3__第三节__河流地貌的发育

合集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广东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广东版

(2)河流凹凸岸。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使凹岸水面略 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 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 凸岸发生堆积。
[知能拓展] 河流流向的判定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答案:1.D 2.C
(2020·天津高三三模)我国许多聚落的名称可以体现 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我国某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垸”。 “垸”是指在沿江、湖边地区围绕房屋、田地等修建的 像堤坝的防水构筑物或堤坝所围住的地区。据此,完成 3~4 题。
(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 流向:
(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5)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在城市规划中,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应位 于河流上游;会造成水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应位于河流 下游。上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思维导图]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项目
侵蚀 地貌
时期(或 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初期
以①向下和向②源头 侵蚀为主,侧蚀为辅
河谷不断③加深和 延伸,形成“④V”
型谷
中期
下凹蚀岸减⑤弱侵,蚀侧,蚀凸加岸强,河连谷续⑦的河弯湾曲,出现 ⑥堆积
成熟期 以侧蚀作用为主
河谷进一步展宽, 呈“⑧U”型
续上表
A.长江干流北移 B.南支不断淤塞
C.北支河槽发育 D.南支径流量大 解析:河漫滩和河心岛虽然都是泥沙沉积形成的,但
高度不同,河心岛沉积体高于最低水位水面,长期出露。
河漫滩只在低水位时露出。第 3 题,从图中等深线分析,

高中地理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判断流水侵蚀类型
巫 峡
峡谷
下蚀
弯曲河道
侧蚀
瀑布
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
不断侵蚀
a b c
河谷的演变
河谷发育初期 _下___蚀__和__溯__源__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_V__形
中期
_下__蚀__减弱,_侧__蚀__加强
成熟期 _侧__蚀__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_槽__形
V型谷
槽型谷
堆积
侵蚀
图为南半球某河流
河口
三角洲 平原
1.洪积扇的位置在哪?为什么会在此出现? 【提示】山前;因为山前山谷出口处,地势平缓开 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能力下降,堆积而成。 2.三角洲的位置又在哪?泥沙为什么会在此处堆积? 【提示】入海口处;河道开阔,河水流速减慢,搬运 能力下降,堆积而成。
洪积---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河漫滩
洪积---冲积平原
Hale Waihona Puke 洪积---冲积平原扇顶到扇缘: 由粗到细 由陡到缓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三角洲
1.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平缓 2.海水的顶托作用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
三角洲
二、河流的堆积地貌
出现位置
山前
河流中下游
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扇 平原
河漫滩 平原
中国地形图
长江源 虎跳峡
长江 中下 游平 原
长江三角洲
荆 江
长江源
虎跳峡
巫峡
荆江
荆江——九曲回肠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入海口
长江三角洲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1 河流的侵蚀地貌
2 河流的堆积地貌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41
山区聚落:
①为防御洪水,聚落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度的地带, ②要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整理版课件
42
读课本81活动图4.23聚落的位置与发展回答: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 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答:①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
整理版课件
河谷展宽,谷坡后
退,河流向横向发

7
河谷的演变
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初期:
沟谷
降水、冰雪 融水汇聚
沟谷流水
下蚀、 溯源侵蚀
沟谷加深和延长 地下水补给 河谷
河谷深而窄, 谷壁陡峭
河流发育初期, 落差大,流速快, 能量集中。
[思考] 河谷与沟谷的区别:是否有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即沟谷一旦获得稳定的水源补给就变成了河谷。黄土高原
整理版课件
43
总结
整理版课件
44
读某河道示意图 , 回答下列问题 :
(1)某港务局拟在 A 、 B 两 处河段建港 , 请问是选在 A
处还是 B 处好 ? ( A)
理由是: 因为 A 处位于河流的
凹岸 , 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 河床深。
(2) 勘探队在 C 处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 , 请 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 粘土、粉砂、砂、砾石
降水、沟 沟 冰雪 谷 下蚀 谷 融水 流 溯源
汇聚 水 侵蚀
河谷
初期
成熟期

谷 加 深 和 延
V 地下水 字

补给 河 谷
侧 蚀



现 侵蚀 形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漫滩平原和三角 洲
河流地 貌条件
发育于其上的深切 河谷地势低、气候温 暖,两岸泥沙淤积而 成的河漫滩平原土 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水 或地表水资源比 较丰富,并淤积有 肥沃的土壤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 富,而且河网密布,有 便捷的内河航运和 海上运输

聚落 分布
高原地区
山区Βιβλιοθήκη 平原大多呈条带状分布 在深切河谷两岸狭 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4)判断河流不同部位的外力作用类型。 河流上游以向源头侵蚀为主;河流中游以搬 运作用和向两岸的侧蚀作用为主;河流下游以 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5)判读河流横剖面的形态。河流上游河谷 呈“V”形;河流中下游河谷呈槽形。
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三角 洲
河流 入海 口的 海滨 地区
河流到达海洋入海口时,流速极 多呈三角形,地势
缓,河流携带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 平坦,河网稠密,河
前方,加上海水顶托作用,形成三 道由分汊顶点向海
角洲
洋呈放射状
【例1】 下图表示一条河流流经不同性质的岩层地区。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1)该地将会出现的地理景观是( )。
2.河流堆积地貌。 (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 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 (2)典型地貌的类型、位置和形成。
类型
位置
洪积—冲 一般位于河流上
积平原 游,发育于山前
河漫滩 一般位于河流
平原
中下游
三角洲
河流入海口的海 滨地区
形成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 相互连接而成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河流为聚 河流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的发育豆丁文档 2010年八月份友情收集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一课时) 重点与考点:1(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分析河谷的演变过程,理解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3(认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探究学习主干知识:(一) 河流地貌的分类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地貌和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与作用有关。

(二) 河流侵蚀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侵蚀方式作用2(河谷的发育过程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发育而来。

降水汇集流水量加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沟谷地表径流常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冰雪融水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侵蚀作用加强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槽型河谷“V”字形河谷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O(?_?)O豆丁网友友情分享欢迎阅读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湾,最终将河谷展宽,河谷内泥沙堆积豆丁文档 2010年八月份友情收集3.发育初期的河谷与成熟期的河谷的差异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面积比较 ,横剖面呈字形,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 ,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 .这时河谷发育进入 .成熟期的河谷比较 ,横剖面呈 .重点解析:1.列表表示河流侵蚀方式河流侵蚀概念作用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头方向延伸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像横向发展2.河流不同发育期的特征发育时期集水面积横剖面发育初期的河谷小“V”字型发育成熟期河谷大槽形典题解析:例 1 .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D、河流的深蚀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溯源侵蚀是指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它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下蚀是指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它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1

《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河流地貌的种类及其形成过程;2. 学会通过观察和实地调查分析河流地貌;3. 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填空题目:河流地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冲积平原等类型。

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作用和_______作用。

2. 分组调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点进行实地调查,重点观察_______地貌的形成过程。

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解释说明。

3. 提交作业:每组提交一份调查报告,包括实地观察结果、分析过程和结论。

报告应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整理和撰写。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能抄袭或使用其他方式获取答案。

2.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时,学生应携带必要的工具和设备,注意安全,尊重当地环境,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 报告质量:提交的调查报告应清晰、准确,逻辑严密,能够充分展示小组的分析能力和观察力。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主要依据其完成质量、实地调查报告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主要对整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而学生互评则可以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五、作业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学生对河流地貌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2. 根据收集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3.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反馈,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高中地理课程《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河流地貌的种类及其形成过程;2. 学会通过观察和实地调查分析河流地貌;3. 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填空题目:河流地貌包括河谷、河床、河床沉积物和冲积平原等类型。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溯源侵蚀:是指地表径流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 a 初期或上游
“V”型河谷
b、c 中后期或 中下游
槽型河谷
A
B
B A
冲 积 扇
三角洲
二、河流堆积地貌 河漫滩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影响聚落的布局: 沿河分布,越往河流下游,聚落越多。
①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②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利于农业的发展:水产品、种植业。
2、影响聚落的规模: 耕地连片,聚落集中,规模大;耕地破碎,聚落分散,规模小。
3、河流形成的自然灾害影响聚落位置:
平原地区聚落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山区聚落分布在地势 相对较低处,且要注意洪水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崩 塌、泥石流多发区。

第三讲流水地貌的发育

第三讲流水地貌的发育
[题型特点]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问题一 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 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二是分析 形成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 影响该地貌的;三是描述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形
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完成3~4题。
)
D.④②①③ D.流水沉积
[温馨提示]
(1)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②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2)用“凹凸”两字掌握河流的凹凸岸。
读“河曲及河床剖面图”,回答1~2题。
1.右侧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沿M—N的河床和水流 特征的是 ( ) A.A B.B C.C D.D 2.以下关于这种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详见考点二) 1.河流对聚落的形成有哪些作用?
答案:①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②方便对外联系
和运输;③河流的冲积平原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地区
河网密布区 河网稀疏区
耕地状况
破碎 连片
乡村规模
较小 较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 沿河呈线状 分布。
本章总结
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形成
陆地的基本骨架,外力作用对其进行“修饰”。地质构造和风
力、流水地貌是本部分重点,复习时要特别关注。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解析: 高 低 高 辅助线 结果:
(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流 向 垂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河流堆积地貌
1.洪积一冲积平原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
思考: 冲积扇组成物质的颗粒从顶端到边缘怎样变化?
由粗到细
(原因:颗粒大 , 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 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2.河漫滩平原:
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 广的河漫滩平原
思考: 河岸A、B最有可能首先出现浅滩的是: A 原因:
组成部分
洪积一冲积 平原
分布
山前 河流 中下 游 河口 地区
形成机制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 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 →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 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成扇 形,冲积扇顶端到 边缘,堆积物颗粒 由粗到细
河漫滩平原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 河 漫 滩 → 河 流 改 道 , 河 漫 滩 被 废 弃 地势平坦、宽广 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多呈三角形,地势 人 海 处 水 下 坡 度 平 缓 , 河 水 流 速 减 慢 平坦,河网稠密, 泥沙堆积→三角洲→相连形成三角洲平原 河道由分汊顶点向 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地貌
(一)分类: 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
质,形成侵蚀地貌
2.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
(1)侵蚀的类型: 以瀑布为例
② ③ ① ①下 蚀: 瀑布逐渐形成

②溯源侵蚀: 使瀑布跌水不
断向上游后退 ③侧 蚀: 使瀑布展宽
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 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 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 环境。
P79 案例③: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思考:
黄河三角洲以较
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的原因。
P79 案例③: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较强,往往凹岸 侵蚀,凸岸堆积,而A为凸岸
讨论: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 请说明理由。 B B为凹岸受侵蚀,河床深。
3.三角洲平原:
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思考:
目前我国主要大河三角洲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哪一个?
黄河三角洲
案例③
•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
沟谷流水
地下水补给
河谷
有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②中期: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 河湾。下蚀作用减落,侧蚀作用加强
凹岸 凸岸
a
b
a
b
思考: 凹岸与凸岸相比, 哪里更适合建码头? 凹岸
③成熟期:
以侧蚀为主,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最终 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
槽 型 谷
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
P81 活动:
P81 活动: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 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 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 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
P81 活动: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侵蚀类型 下 蚀
概念
对河流的影响
使河床加深,河谷 向纵的方向发展 使河谷不断向 源头方向伸长
垂直地面的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退, 河流向河谷向发展。
(2)对河流的影响:河谷的演变 ①初期: 降水、冰 沟谷 雪融水汇聚 沟谷加深和延长
V 型 谷 下蚀 溯源侵蚀
三角洲平原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活动
冲积平原凭借水源、土壤、交通等优势条件, 往往成为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区
2.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河网密度和水源获得的难易程度影响聚落的规模
3.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自然灾害的威胁
河流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多方面的有利条 件主要表现在: (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思考:黄河三角洲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的原因。
①河流输沙量大 ②入海口潮差小 ③潮流搬运能力弱
图4.21 聚落规模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图4.21 聚落规模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图4.22
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造成的影响
图4.22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造成的影响
•水是文明的摇篮
富的大河流域
动画课堂
世界主要的文明发祥地多产生和发展于水资源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