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流水地貌的发育

合集下载

第三讲-河流地貌

第三讲-河流地貌

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 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 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 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2.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 分 部分 布
形成
对农业
优化:应用升华P73 读我国某假想地区等高(深)线(单位:m)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角度分析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河流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但现在我们 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请分析图中甲处形 成港口城市的主要自然原因。
[考点一线串]
高原地区
山区
自然 高原地区地势高、

条件
气候寒冷
冲积平原 较好
河流 地貌 类型
深切的河谷
山前的洪积扇、 冲积扇和河流两 岸狭窄的河漫滩
平原
冲积平原
[考点一线串]
高原地区
山区
冲积平原
发育其上的深切河
土壤肥沃、水
地势平坦,地
谷地势低、气候温
资源丰富,而
河流
下水或地表水
暖,两岸泥沙淤积
且河网密布,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题,从图中P处的位置可知,P位于山前, 从放大图上可知形状呈扇形,故为洪积扇。第(2)题, 从Q处放大图上看乙处地势较高,等高线稀疏,又靠近 河流,因此是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 答案:(1)B (2)B
例题2
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C.甲—c—沉积—兴建仓库 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2、下列河岸易受侵蚀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的北岸
( C)
B.尼罗河的西岸
C.伏尔加河的西岸
D.密西西比河东岸
3、河漫滩是 ( D ) A.枯水季节沉积下来的堆积地带 B.在洪水季节被侵蚀而减小 C.在河谷的凹岸堆积形成的地带 D.在凸岸堆积形成的水下堆积体,到枯水季节露出 水面
4、右图所示的地貌是 ( A ) A.三角洲 B.冲积平原 C.冲积扇 D.沙丘
凸岸泥沙容易淤积 A B 第九码头
第三阶段
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 堆积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河谷较宽, 横剖面呈槽形
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形成原理
降水
沟谷
冰雪 融水
汇聚
沟谷 下蚀 流水 溯源
侵蚀
沟谷和河谷的区别:
沟谷加深 和延长
地下水 河谷
补给
在于是否有稳定的水源,即沟谷一旦获得稳定的水 源补给就变成了河谷。
冲(洪)积扇 ——发育在山前
B
知识点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或突发性 洪流在山口堆积而成的扇形堆积体。河流携 带大量泥沙,砾石搬运物,到出山口由于坡 度急剧变缓、因而大量的碎屑物散开形成以 出山口为顶点,向外辐射状的扇形堆积体。
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洪水期 枯水期
河漫滩
河床:平水期河水占据的谷底 河漫滩:经常被洪水淹没的谷底部分
B、b----甲 D、c----乙
你认为下列三个河段河床的横断面应分别与 甲,乙,丙哪幅河流的横断面图相对应?
虎跳峡河谷 荆江河段河床 长江下游地区河床
二、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运能力弱 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41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41张)
要原因是 B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B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随堂训练
辽河三角洲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泥沙沉积而成。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辽河 三角洲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河口湾)—浅海—三角洲的沉积演化过程。读辽河 三角洲区域图(下图)。据此完成10~12题。
A.入海河流数量最多 B.河流的流量最大
C.河流的含沙量最大 D.河流流程达最长
随堂训练
(2022·太原检测)关洲岛位于长江中游的关洲河段,其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到上呈 现细—粗—细的变化。颗粒粗细不同的三个地层分别对应关洲岛形成的三个阶段( 如下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关洲岛形成过程中,该河段流速 D
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
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题。
7.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
坡C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8.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小的主
10.在河道(湖沼)至浅海沉积演变阶段,该区域海岸线的整体变化过程是 C
A.先向北后向南移
B.先向南后向北移
C.向北移
D.向南移
11.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导致海退的主要因素是 B
①海平面上升 ②泥沙沉积速度加快
③海平面下降 ④地壳变动频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三讲:流水地貌

第三讲:流水地貌
岛屿状(多岛型)三角洲。河流含沙 量不多而有潮汐作用的河口区,如恒 河三角洲。
准平原: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 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 态。
山麓面: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 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 原有坡面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 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沙波:河床上由泥沙堆积而成起伏不平的波状
地形称为沙波。
壶穴和岩槛:基岩河床中被水流侵蚀冲磨的深
穴为壶穴。基岩河床中较坚硬岩石横亘于河床 底部而成岩槛。
边滩
通常边滩堆积在河流的凸岸,是由弯道 处的(单向)横向环流所致。 单向环流,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弯 道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过水断 面形成的单一闭合的横向环流。 弯道处表层的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底 层的水流由凹岸补偿流向凸岸,使得凸 岸出现堆积,凹岸出现侵蚀。
第三讲:流水地貌
一、流水作用
地表流水可以分为:坡面流水、沟谷流水、河 流;其中坡面流水无固定的流路由股流组成; 沟谷流水通常发生在山区也叫暂时性流水。 流水的侵蚀按作用方向可分为:下切侵蚀(加 深)、侧蚀(加宽)、溯源侵蚀(加长)。 流水搬运的形式有:推移、跃移、悬移、溶移
二、坡面流水地貌
坡面径流的作用强度
被夺河上游改道,下游因失去源头成为断头河。
而被夺河原有谷地的一部分成为劫夺河与断头 河的分水岭,即所谓的“风口”。
河口地貌
河口类型:根据河流作用与海洋作用的对 比关系可分为: 建设型河口(河道型河口),河流作用 为主;如黄河口。 破坏型河口(河港型河口),海洋作用 为主。如钱塘江口。
河口三角洲
体积 15%-40%
重量>1.5T/m3
重量<1.5T/m3
搬运பைடு நூலகம்质

石大自然地理学课件05地貌-3流水地貌

石大自然地理学课件05地貌-3流水地貌
• 气候变化与地壳上升可使洪积扇受到切割,形 成洪积扇阶地。
• 常年径流形成类似扇形地貌,称为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洪积平原均可统称为 冲积平原,冲积平原组成物质常粗细相间。
➢ 扇形三角洲:前缘受海浪作用,岸线圆滑
➢ 尖头状三角洲:波浪作用强,前缘沉积物多受 波浪改造
➢ 多岛型三角洲:受潮流控制汊流河口多形成喇 叭型,口门外有长条状潮流沙坝。
•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区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 在河流出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 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 洪积扇相连可形成山麓洪积倾斜平原
第三节 流水地貌
一、流水作用 流水在运动过程中,使沿程物质发生侵蚀、搬运
和堆积,形成各种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这类 由流水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称为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可分为:坡面流水、沟谷流水、河流三 类。
坡面流水的侵蚀呈片状; 沟谷流水与河流的侵蚀呈线状,并有下切、侧蚀
与溯源侵蚀三种形式;
流水对泥沙的搬运:推移、悬移。
环流:河道中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横向运动,表层 与底层的横向水流方向相反,在过水断面上横 向水流形成封闭系统,即环流。
旋涡流:在天然河道不规则河岸附近及河底起伏 的后面,由于水流的离解,液体常以质点群的 形式围绕一个公共轴转动,称漩涡流。 河岸 附近绕垂直轴旋转的直轴旋涡,常对岸边产生 强烈冲蚀,引起河岸崩塌。 河床底部岩槛及 沙坡等起伏处形成的横轴漩涡流,会使床底发
➢ 过渡性泥石流
➢ 粘性泥石流:固体含量0.55-0.78,在缓坡上不 发生散流,前锋突起,破坏力大。
➢ 塑性泥石流:流动性弱而滑动明显。
• 泥石流地貌的类型:泥石流沟谷与泥石流扇
• 泥石流沟谷上段为松散物质区;中段为通过区 多深切峡谷;下段为堆积区,形成独特泥石流 扇。

地貌学 第三章 流水地貌

地貌学 第三章  流水地貌

第三章流水地貌地表流水是最主要的地貌外力之一。

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形态的侵蚀沟谷,同时又将被侵蚀的物质沿途堆积,形成各种各样的堆积地貌。

凡由地表流水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的各种地貌,统称流水地貌。

根据流水的特性,地表流水可分为坡面水流和沟谷水流两种。

前者包括坡面上薄层的片流和细小股流,往往发生在降雨时或雨后很短的时间内,以及融冰化雪时期;这种短时期出现的流水,称暂时性流水。

后者是指沟谷及侵蚀沟中的水流,在一些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或汇水面积较小的沟谷中,水流往往也是暂时性的,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沟谷中,仅在暴雨或大量融冰化雪的季节才有水流,其他时间几乎无水。

在湿润地区,河床中终年保持一定的水量,称经常性流水。

无论是暂时性流水或经常性流水,他们对坡面或沟谷的塑造是很明显的,只不过作用的方式不同而已。

第一节流水作用一、水流的基本特性(一)层流与紊流层流的水质点有一定的轨迹,与邻近的质点作平行运动,彼此互不混乱。

这种流动仅在水库及高含沙量的浑水中或坡面薄层缓流中可能存在。

而在沟槽中很少发生。

由于层流没有垂直于水量方向的向上分力作用,所以一般不能卷起泥沙。

紊流的水质点是呈不规则的运动。

并且互相干扰,在水层与水层之间夹杂了大小不一的旋涡运动。

旋涡的产生,是由于上下各水层流速不同,分界面上形成相对运动,这种分界面极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微弱的波动;这种波动逐渐发展,最后在交界面上形成一系列的旋涡。

层流水是否失去稳定性取决于作用于水体的惯性力与粘滞力(viscosity)的对比关系。

一般沟槽、河道中的水流总是属于紊流性质,只有坡面薄层缓流才是层流(Only in a thin zone along the bed and channel of a smooth-walled stream, where frictional drag is high, is the velocity low enough for laminar flow to occur.)。

03-第三章流水地貌

03-第三章流水地貌

36 次课
(四)形成地貌特点
1、源头和上游

侵蚀为主,沟谷快速被蚀深、展宽,沟槽顺 直,横剖面多呈宽陡的槽形。
2、中游:大多表现为峡谷
若峡谷段岩性较单一:沟床顺直,谷壁陡而 光滑,表面可见泥石流磨蚀或撞击产生的痕迹及 泥石流最高泛滥线留下的泥痕。 若沟谷地段岩性不一:则形成沟谷形态宽窄 不一,常出现多级跌水,在束窄段落或弯道的谷 壁上,一般残留少量的泥石流物质。
(一)集水盆
集水盆是沟谷上游的小型盆 状集水洼地。盆底受后期流 水切割常有小型侵蚀沟谷发 育。
(二)沟谷主干
沟谷主干是集水盆的水和沙 的通道 。在洪水或暴流作用 下,沟谷受到强烈的冲刷, 沟床下切深,谷坡陡峻,沟 床纵向坡降大,跌水发育。
36 次课
(三)洪积扇
自沟谷出山口后,坡降骤减,流速也降低,再 加水流分散成放射状,搬运能力受到限制,沟 谷水流所携带的物质 大量堆积,形成的 以沟口为顶点的半 圆形扇状堆积体。
photo from:
37 次课
由于河水中泥沙过多,使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而不 断抬高,有些地方河底已经已经高出两岸地面, 成为“悬河”。
photo from:
38 次课
第四节 河流地貌
一、河谷基本形态

河谷基本形态包括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 一般由河床和河漫滩组成,谷坡上常发育一些阶 地,如图:河谷横剖面图。
37 次课
photo from:
37 次课
四、河流的沉积
当河流能量降低,不再有足够的能力来搬运其 原来所搬运的泥沙时,就要发生泥沙的沉积。随 河流速度下降,从上游向下游,由粗粒向细粒过 渡逐渐沉积的现象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由沉积作用在河道沉积下来的碎屑物称冲积物

第四章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四章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
(2)冲积扇 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
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
二、综合题 5.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
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分析图示地区2012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 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3)2012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减少,耕地增加,
C
D
)
A.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A.地壳上升 C.变质作用
B.②③④①
D.④②①③ ( ) B.断裂下沉 D.流水沉积
4.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二、综合题 5.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
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水流流出山口, 地势趋于平缓, 水流变慢,泥沙 洪积 山 沉积,形成冲积 —冲积 前 扇或洪积扇,各 平原 个洪积扇或冲积 扇连接形成洪 积—冲积平原
土壤深厚肥沃, 既不旱也不涝, 是高产田所在 地
组成 分布 部分
形成
地貌 特点
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 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 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 土壤肥沃, 河漫 河流 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 地势平坦、 易旱易涝, 滩平 中下 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宽广 粮食产量不 原 游 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 稳定 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 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 漫滩平原
(4)河流的下游常常形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 和特征如何? (4)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 它们是河流带 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的情况下以及海潮的顶托下
沉积形成的,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特点]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问题一 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 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二是分析 形成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 影响该地貌的;三是描述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形
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完成3~4题。
)
D.④②①③ D.流水沉积
[温馨提示]
(1)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②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2)用“凹凸”两字掌握河流的凹凸岸。
读“河曲及河床剖面图”,回答1~2题。
1.右侧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沿M—N的河床和水流 特征的是 ( ) A.A B.B C.C D.D 2.以下关于这种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详见考点二) 1.河流对聚落的形成有哪些作用?
答案:①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②方便对外联系
和运输;③河流的冲积平原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地区
河网密布区 河网稀疏区
耕地状况
破碎 连片
乡村规模
较小 较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 沿河呈线状 分布。
本章总结
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形成
陆地的基本骨架,外力作用对其进行“修饰”。地质构造和风
力、流水地貌是本部分重点,复习时要特别关注。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解析: 高 低 高 辅助线 结果:
(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流 向 垂线
(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
流流向。
A流量平稳, 位于湖泊的下 游,B位于其 上游。
(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CD位于弯曲河岸处,其河床 深浅受水流的冲刷,即C岸为 凸岸,堆积河床浅,D岸为凹 岸,侵蚀河床深。 若该河位于北半球,则河流 流向是自南向北;南半球则 自北向南。 AB位于平直河岸处,其河床 深浅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即A岸堆积,B岸侵蚀。

中期
成熟期

沟 谷 地下水 “ 加 补给 V” 深 形 延 河 长 谷
出 “ 侧蚀 现 侧蚀 U” 河 堆积 形 湾 河 谷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答案:3.C
4.D
3.按河谷发育阶段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A.①②③④ A.地壳上升 B.②③④① B.断裂下沉 C.③①②④ ) C.变质作用 4.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三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高考重点)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地貌的发育 2.流水地貌
1.河谷的形成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 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河 初期
降水、 沟 沟 冰雪 谷 下蚀 谷 融水 流 溯源 侵蚀 汇集
答案:1.A
2.D
2.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 平原
河漫滩平原
黄河宁夏段
三角洲平原
[温馨提示]
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
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
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
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就没有堆积成三角洲。
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 冲积平原 向 山坡 过
渡的地带。
[温馨提示]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差异:河流的侵蚀地 貌对聚落没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河流堆积地貌对聚落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因地势平坦、土壤
某河谷一处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 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 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7~8题。
读“地貌模式图”,回答9~10题。
材料2:某河流分布图(图甲)。材料3:弯道水速示意图(图 乙)。
13.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