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学)案

合集下载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如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云南竹楼等。

2. 使学生掌握民居建筑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传统民居建筑的欣赏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民居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北京四合院:介绍四合院的起源、结构特点、文化内涵及现代传承。

3. 陕西窑洞:介绍窑洞的地理分布、建筑特点、生活习俗及现代利用。

4. 云南竹楼:介绍竹楼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民族特色及现代发展。

5. 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讨论民居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及其保护与发展策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地民居建筑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云南竹楼为例,深入剖析其特点及文化内涵。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民居建筑的认识和看法。

4.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探讨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第二课时: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3. 第三课时:陕西窑洞的地理分布、建筑特点及生活习俗。

4. 第四课时:云南竹楼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及民族特色。

5. 第五课时: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民居建筑图片的欣赏能力及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民居建筑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关注程度及见解。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民居建筑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地民居建筑的特色。

3. 准备专家讲座邀请函,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

4. 安排课堂讨论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幅美丽的民居建筑图片,引发学生对民居建筑的兴趣。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的概念,理解民居与人们生活环境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民居建筑特色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民居的定义与特点2. 民居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民居建筑特色。

2. 讲解民居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民居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中国民居建筑特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包括布局、结构、装饰等方面。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居建筑特色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2. 不同地区民居建筑的特色分析教学活动:1. 讲解中国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包括布局、结构、装饰等方面。

2. 分析不同地区民居建筑的特色,如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民居等。

第三章:民居与地域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差异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民居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2. 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案例分析教学活动:1. 讲解民居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2. 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案例,如客家围屋、土家族吊脚楼等。

第四章:民居与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理解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教学内容:1. 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 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特点教学活动:1. 讲解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特点。

2. 分析具体案例,如云南蘑菇房、西藏碉房等,展示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智慧。

第五章: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理解民居建筑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对民居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民居的定义:民居是指人们居住的建筑,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民居的重要性:民居不仅是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文化、传统和历史的载体。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图片,引发学生对民居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民居的了解和印象,引导学生思考民居的作用和意义。

章节二:北京四合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居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四合院是一种传统的北京民居建筑,以院落为中心,四面建有房屋,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2. 北京四合院的历史背景:四合院起源于辽代,经过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演变,成为北京地区特有的民居形式。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北京四合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建筑特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京四合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分享各自的见解。

章节三:云南丽江古城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南丽江古城的建筑特色和民族风情。

2.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民居建筑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云南丽江古城的建筑特色:丽江古城是一种典型的纳西族民居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 云南丽江古城的民族风情:丽江古城是纳西族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遗产。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云南丽江古城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建筑特色和民族风情。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丽江古城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分享各自的观点。

章节四:福建土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福建土楼的建筑特点和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对特色民居建筑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福建土楼的建筑特点:土楼是一种典型的福建民居建筑,以土、木、石为主要材料,具有坚固、抗震、防火等特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教案(精选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教案(精选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教案(精选9篇)小学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难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识民居1、出示CAI课件,说说你认识哪些民居。

2、教师介绍: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小小的礼物,那就是一段介绍各地民居的图片。

民居是人们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使用。

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今天我们就认识其中两个。

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走进文中介绍的傣家竹楼和客家民居中去,看一看两个地方的民居能让我们感受到些什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客家民居或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三、自主研读,合作梳理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这两个地方的民居给我们留下的初步印象。

可以说是零零碎碎的,现在王老师要把大家分成六个小组,如果在相应的时间里面,你们完成了一个民居的介绍,可以接着学习另一个民居。

每个组长手里有两张卡,组长负责把你自己读到的关于民居的特点读给成员听,组员交流讨论,然后发挥你们集体的智慧,运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民居的特点,组长负责记录下来。

明白了吗?3、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四、反馈交流,了解民居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建筑成因: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偏僻、边远的山区,为防盗版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

建筑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成土楼。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习题及答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习题及答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习题及答案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提高学生对民居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

3. 教学难点:分析民居建筑艺术的特点及意义。

4.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5. 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一幅我国各地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民居建筑特点。

(2)新课导入:介绍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如北方四合院、南方园林、西北窑洞等。

(3)实例分析: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民居建筑艺术的特点及意义。

(6)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民居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二、习题及答案:1. 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北方民居的特点?(A. 四合院B. 砖瓦结构C. 园林景观D. 暖气设备)答案:C. 园林景观答案:B. 土楼2. 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我国北方民居的特点。

答案:我国北方民居的特点主要有四合院、砖瓦结构、注重保暖等。

(2)请谈谈你对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的认识。

答案:我国民居建筑艺术体现了各地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论述题:请结合实例,分析民居建筑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答案:民居建筑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在建筑风格、布局、装饰等方面。

例如,南方园林民居注重布局的合理性、景观的优美性,既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又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

民居建筑艺术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六、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提高学生对民居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8、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的特点。

体会中化民族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3、在写作中运用不同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做引用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前置性作业,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6个民族,有句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何为民居呢?民居是建筑史上最早唇线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出示图片: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蒙古包)这(7)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各层房屋的用途惊人地统一。

2、傣家竹楼的特点(学生通过图片形式)(1)傣家竹楼“藏在竹林”。

(2)傣家竹楼“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主要是因为他们住在亚热带,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3)傣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

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

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4)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

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

(5)傣家竹楼结构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通风也很好。

(6)傣家建造竹楼的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

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

同时还要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这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团结友好。

3、同学们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提炼的很准确,总结一下,作者是从地理位置,作用,结构和文化特征几个部分来写的,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座别具特色的民居,要求写出民居的1-2个具体特点,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优秀6篇)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优秀6篇)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来聊聊我国的民居,你们都知道我国都有哪一些有特色的民居呢?(生交流)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孕育五十六个古老民族,织就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受特点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画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2、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画出了他们怎样的特点?师:老师在下面看见咱们同学都找得非常好,那你能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客家民居──宏伟壮观世界民居奇葩,那么奇葩是什么意思?坚固傣家竹楼别致美观绿色之家同学们掌握得不错,那么,让我们再次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细细地体会他们独特的风格吧!(课件出示民居图片)三、小组交流了解民居特点1.老师这里有一些自学的要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活动。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习题及答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习题及答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习题及答案一、教案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各地民居的建筑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2. 教学内容(1)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如布局、结构、材料、装饰等。

(2)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适应地形、气候、光照等。

(3)民居建筑的人文风俗特点:如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宗教信仰等。

3. 教学方法(1)采用图片展示、视频介绍、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案例分析为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民居建筑的特点。

(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课堂互动性。

4.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地民居建筑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民居建筑的关注。

(2)讲授基本特点:介绍民居建筑的布局、结构、材料、装饰等基本知识。

(3)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具体案例为例,讲解民居建筑如何适应地形、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

(4)探讨民居建筑的人文风俗特点:分析不同地域、民族、宗教背景下的民居建筑风格。

(5)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习题1. 选择题A. 布局B. 结构C. 材料D. 功能(2)适应我国南方潮湿气候的民居建筑特点是?A. 墙体厚实B. 屋顶坡度大C. 窗户较小D. 通风良好2. 简答题(1)请简述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请举例说明民居建筑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特点。

3. 案例分析题以福建土楼为例,分析其建筑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答案1. 选择题答案(1)D (2)B2. 简答题答案(1)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表现在:适应地形、气候、光照等方面,如南方建筑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北方建筑墙体厚实,保暖性强。

(2)民居建筑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的例子:福建土楼,体现了客家文化;北京四合院,体现了北方官式建筑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各具特色的民居
执教:榕
教学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8、各具特色的民居》。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习积累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过程和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小组合作探究,老师作适当指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中化民族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涵。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学、设计表格,引导学生深读探究。

学法:默读、批注、填表、合作探究。

学习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教学手段
关于各地民居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出示图片:如石库门、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揭示目标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这节课,我们就是要通过阅读了解客家民居与傣家民居的特点。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承前祖和俭、启后子读与耕
四、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五、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
相补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

(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运用学习“客家民居”的方法,自己填写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交流自学的结果。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傣家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七、拓展延伸
除了今天在课本上接触到的两种各具特色的民居外,我国还有许多十分有特色的民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了解相关知识,并且说说都运用了些什么说明方法。

(出示陕北窑洞、羌族民居等资料图)
八、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的特点,感受了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实,在我国像这样的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还有许多,希望大家课后多多收集一些民居方面的资料,开阔眼界。

九、板书设计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