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作用的观察
围产期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评价

维普资讯
塞 匡堂窒
芏笪 . 鲞笙 鱼塑
93 7
围产期高危儿早期 干预 的效果评价
安 涛 郭 晓清 蒲 秀红 李 茜 邱 萌 吴 琼 谭 焱兰
摘 要 目的 : 评价早 期干预对 防治 围产期 高危儿神 经 系统生长发 育异 常的 临床 价值 。方法 : 所有 高危儿进 行 早期 干预 。 新 生 儿 期 采 用 N N 法 进 行 评 价 , 儿 期 采 用 5 神 经 运 动 检 查 法 进 行 评 价 。 时进 行 体 格 测 定 BA 婴 2项 同 结果 : 纠正年龄 l周及 4周 时, 高危 儿组除 高胆红 素血症组 患儿( P>00 ) , .5 外 其他 各 因素 高危 患儿组 N N B A评 分 与正常儿组之 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0 ) .5 。生后 l 周及 4周 比较 各组新 生儿 N N B A评 分均 获得 显著进步 ( P< 00 ) 在婴 幼儿期 , 、5 。 随着干预 的进行 , 高危儿各组与 正常儿组之 间神经运动发 育的差距逐 渐缩小 , 高胆 红素血症 且 组 有超 前现 象。在体 重 、 身高、 头围方面 , 高危 儿各 组除 高胆红素血症组 外在 3个月时与正常 儿组 比较 仍存 在明显 差异 ( P<00 ) 经过 干预 , l 月时与正常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 , 5 于 2个 P>00 ) . 。结论 : 期干预治疗效果显著 。 5 早
高危儿早期家庭康复干预方案

高危儿早期家庭康复干预方案引言:高危儿是指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发生了一些不良情况,出现了潜在的发育和行为问题或疾病的儿童。
早期家庭康复干预方案是一种全面、系统地对高危儿及其家庭进行干预的方式,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和家庭和谐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危儿早期家庭康复干预的重要性,并提出实施方案。
一、高危儿早期家庭康复干预意义早期干预能够在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提供支持,将有助于改善高危儿的康复效果。
同时,家庭康复干预还可以帮助家长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养育水平和抚养能力,增加家庭的和谐氛围。
二、高危儿早期家庭康复干预方案的内容1. 评估与监测:准确评估高危儿的发育状况和问题,进行定期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康复训练:为高危儿提供相应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等,以促进他们的发育和功能恢复。
3. 情感支持:提供情感支持给高危儿的家庭,增加信任和沟通,缓解家庭的紧张氛围,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4. 家长培训:开展家长培训课程,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照顾高危儿,促进其发展。
5. 社会支持:提供社会支持给高危儿的家庭,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如经济困难、就业问题等。
三、高危儿早期家庭康复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1. 早期识别与筛查:通过对新生儿和婴幼儿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结合相关的发育评估工具,早期识别高危儿。
2. 家庭访问和评估:在早期发现高危儿之后,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家庭访问和评估,了解家庭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3. 制定个性化干预计划:根据高危儿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家庭康复干预计划,并明确实施目标和方法。
4. 支持和指导家庭: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家庭理解干预方案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信心和能力。
5. 实施干预方案:根据干预计划,实施相关康复训练、情感支持、家长培训等活动,并定期评估干预效果。
6. 过程监测与调整:对干预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实际效果及时调整干预方案,确保干预效果的最大化。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预后的观察

评 定 , > 2 d 用 5 项 运 动 神 经检 查 法 ) 8采 2 。 高危 儿 从 出生起 便建 立 医疗档 案 ,进行 定期随 访 ,并且 进行 早期 干预 ,可及时 发现 1 3统计 学处 理 . 各 组数 据用 x ± s 表示 ,各组 间采 用单 脑瘫 高危 儿并使 其在 生长 发 育的关键 期得 到 有针 对 性 的干预 治疗 ,以尽早 赶上 同龄 儿童 因素方差分 析。 . 的发 育水平 。对 高危 儿在 生长 发育 的关 键期 和 代偿 期进 行早 期干 预 ,对预 防和 减少 脑瘫 2结果 2 1 各组 婴儿 M 、P l . DI D 比较 的发生 率 ,提 高 人 口素 质起 到 了积 极作 用 。 3在 早期 干预 中的体会 干预 组患 儿 在 l 岁 时 ,其 MD , D 3. 、2 IP I 均 高 于 对 照组 ,两 组 相 比 差 异具 有 显 著性 早 期 干 预 首 先 要 取 得 家 长 的 配 合 ,在 差 异 ( < .5 , 达正 常 组水 平 ,与正 医生 的指 导 下 ,采 取 评 价 一训 练 一评 价 的 P均 O 0 )可 常 组 比较 无显 著 差 异 ( >0 0 ) 而 对 途 径 ,不 断 修 正 个 体 化 训 练 方 案 ,采 取 行 P均 .5 , 照组 则无 论 在 1 岁或 2 其 MD , DI 低 之 有 效 的 干 预 措 施 ,从 而 达 到 好 的 效 果 。 岁 IP 均 于 正 常化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参考文献 P .l M DI PDI 【】 1 鲍秀 兰 . 生儿行 为和 0 3 的教 育 [ . 新 - 岁 M】 北 京 :中 国 儿童 出版 社 , l 9 ,1 O 9 5 7一 22 . 预后 204, 27 9-29 9. 干 预 组 3~9个 月 出 现 中 枢 性 协 调 障 2 高危 儿 保 碍 7 ,1 例 岁时均痊 愈 ,无 1 例发 展为脑瘫 ; 【】谢 鹏 ,林义 雯 ,关 昭琳 ,等 . 对 照 组 中 出现 中枢 性 协调 障碍 1 3例 , l 岁 健 和 脑 损 伤 的早 期 诊 疗 [ . 沙 :湖 M】长 后 发 展 为 脑 瘫 的 为 4 ,两 组 预 后 比较 差 例 南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2 0 ,l . 0 l 一4 【] 范存 仁 . 幼 儿智 能 发 育册 [ 】北 京 : 3 婴 M .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0 0 ) 病 人分 为 高 危 儿 干 预 组 4 例 ,高危 儿对 照组 4 例 ,同期 出生 正 常 O O 新 生 儿 4 例 为 正 常对 照组 。 干 预 组 和对 照 0 组 患 儿 在 性 别 , 出生 体 重 ,分 娩 方 式 , Ap a 评 分 ,社会 因素 ,疾病 构成 ,母 亲 文 gr 化 程 度 ,NB NA 评分 等 经 统计 学 处 理 差 异 均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P .5 ,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分析

期 间我院新生儿科 的 1 0 0例高危儿 5 0 例 ( 男2 3例,女 2 7例)为干预组,设立同期 的高危 儿5 O例 ( 男2 1 例 ,女 2 9 例 )为对照组 ,遗过
量 表评 估结 果进 行 分析 ,并 对 两组 惠 儿的 高危 因素 :孕妇 年龄 、 出生体 质 量 、分娩 方 式、胎 位 、妊娠 并 发症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结 果 干 预 组神 经心 理 发育 商和运 动 发育 商均显 著 高于对 照 组 神 经 系统后 遗症 发生率 明 显低 于对 照组 并对 孕妇年 龄 、出生体 质 量 、分娩 方式 、 胎位、 妊娠 并 发症 分析 发现对 照 组、治疗 组无 统计 学意 义。结 论 早 期干 预 对 高危 儿智 能发育 有明 显促 进 作 用 , 并能 防治神 经 系统后 遗疵 以 医院、
Ana l ys i s of t he Ef fe c t of Ea r l y I nt e r v e nt i o n f or r ngh—r i s k I nf a nt s
G E N GZ h i - n i n g , W A NGL i n g , W A N GH o n g  ̄ u a n , Z H A N GS h u - P t H A NJ u n
2 0 1 3年 8月第 1 1 卷 第2 2期
・
论
著 ・3 9 9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 分析
耿 志 宁 王 玲 王 红 娟 张 淑 梅 韩 军
( 新疆独 山子石化 医院儿科 ,新疆 克拉玛依 8 3 4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对 高危 儿进 行早期 干预 和 定期 评估 ,通 过 发育量 表 来评 价 早期干 预 的治疗 效 果 。方 法 选择 2 0 1 0 年 1 月至 2 0 1 1 年 1 2月
高危儿的管理方案与措施

高危儿的管理方案与措施高危儿是指出生后出现各种生命危险的婴儿,其生理、心理、营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风险。
为了保障高危儿的健康和安全,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案与措施。
一、早期评估与筛查对于高危儿,首先要进行早期评估与筛查,以确定其具体的风险程度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评估包括婴儿的出生史、家族史、产程情况等,筛查则包括婴儿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评估、听力筛查等。
通过早期评估与筛查,可以及早发现高危儿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二、个体化的护理计划针对不同的高危儿,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包括疾病诊断、发育情况、营养需求等,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措施。
护理计划应包括婴儿的喂养、生活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确保高危儿得到全面的照顾和支持。
三、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高危儿的营养需求较高,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
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疾病特点,制定适宜的喂养方案。
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可以采用母乳喂养或特殊配方奶粉喂养,同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对于存在吞咽困难或消化功能不良的婴儿,可采用管饲或其他途径进行喂养。
四、密切监测与观察高危儿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与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监测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包括皮肤颜色、呼吸状况、喂养情况等方面的观察。
通过密切监测与观察,可以及时发现高危儿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五、良好的环境管理高危儿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一个安全、温暖、舒适的环境。
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噪音和刺激性气味的干扰。
此外,还需要注意婴儿床的选择和使用,保持床铺的清洁和舒适。
六、心理支持与亲子关系建立高危儿的父母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需要得到相应的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应积极与家属沟通,为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还需要帮助高危儿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增强婴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婴儿 脑损 伤 (ri jr) ba i uy 是指 出生前 到 1岁 各 nn
种 原 因所 致 的非进行 性脑 损伤 。婴儿 脑损 伤将有 可
( 多胎 + 兆流产 +母 亲服 药 + 膜早 破 等 )0例 。 先 胎 1
家长 不愿 意参加 早 期 干预 的脑 损 伤 高危 儿 6 0例 为
cnr opa l gae , o ssc bly e . h ee p et u tn etog u s a s nf at ieetP< . 1 . ot l u ta ugss r , i ait,t T edvl m na q oe tnt o p s i ic f rn( 0 0 ) og r n p t oa l i c o l i i h w r w g in df
Efet fe ry h at d c t n o hlrn wihb an ij r f cso a l e l e u ai nc i e t ri nu y h o d
ZHANG ixin TI Zh — a g, AN n f n He g—e g
( eatetfP darsB n b it e l S o i lB n b n u 2 30 ,hn ) Dp r n o eitc, eg uFr o e s t ,eg uA h i 3 0 0 C i m i sP p H p a a [ b tat A s c]Obet e T u ma z h e osade et o er n ret no eaittn o hlrnwt ba nuy r jc v : osm retem t d n f c f al it vni n rhb i i f i e i ri i r. i i h s y e o lao c d h n j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新生儿行为能力共6项(1~6项) (1)对光刺激反应减弱: 也称对光刺激习惯化。在睡眠状态下(状态1和2),婴儿对手电筒短暂照射眼睛产生不愉快的反应后,重复光刺激有反应减弱的能力。 (2)对格格声反应减弱: 此项测查新生儿对于扰乱性听刺激抑制能力。
(3)非生物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 这是一种在婴儿觉醒状态时对格格声刺激反应的测查方法。如果对初次刺激未引出反应,在以后检查中可以重复刺激。 (4)非生物视定向反应(对红球反应): 大多数新生儿觉醒状态时有注视物体和简短地追随物体运动的能力。
分娩期高危因素: 产时窒息,难产、剖宫产、产伤等。 新生儿期高危因素: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黄疸过深、时间过久),严重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等。 婴幼儿期高危因素: 颅内感染、颅外伤、颅内出血、中毒以及缺乏刺激、生活环境不良、缺乏刺激、反复感染等。
测查环境:测查者应在新生儿两次喂奶中间进行, 检查环境宜安静、半暗。测查室温应为22~27℃。检查在10分钟内完成。
新生儿行为能力主要表现:
1.视觉: 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能注视物体和移动眼睛和头追随物体移动的方向,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完整性的最好预示因素之一。 2.听觉: 如在新生儿耳旁柔声呼叫或说话,觉醒状态的新生儿会慢慢转过头和眼睛向发声的方向,有时已会用眼睛寻找声源,但声音频率太高,强度过大时,新生儿的头反而转离声源或用哭声表示拒绝这种干扰。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方法 简称NBNA
20项行为神经测查分为5个部分: 行为能力(6项) 被动肌张力(4项) 主动肌张力(4项) 原始反射(3项) 一般估价(3项) 每项评分为三个分度,即0分、1分和2分, 满分为40分,35分以下为异常。 适用范围: NBNA方法只适用于足月新生儿, 早产儿需要等胎龄满40周后测查,因为早产儿肌张力较低,NBNA评分低下不能反应其正常与否。但早产儿可有视听反应。 足月窒息儿可以生后3天开始测查,如果评分低于35分,7天应重复,仍不正常者12~14天再测查。因为该日龄测查有预测预后的意义。
不同时期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预后的影响

d rn u . 2 0 oDe. 2 0 ,9 n 0 ifnsr ciig itr e t n l r ame twihn 3 mo t sa d atr3 mo t s u igJ n 0 4 t c 0 5 3a d 8 na t eevn n ev n i a te t n t i n h n fe nh o
C nr l o p tl e t a s i ,C o g i g 4 4 0 ,Ch n H a h n qn 0 0 0 ia
[ b t c] Obet e T t d e f c o al tr e t n i df r n e i so r g o i o t ehg i — A sr t a jc v : o su y t f t f r i e v n i i ee tp r d n p o n s f h i r k i i h e e e yn o n f o s h s n
【 要】 目的 : 摘 研究不 同时期早期干预对脑瘫 高危儿预后 的影 响。方法 : 脑瘫 高危儿 2 6例 , 中 9 4 其 3例 于≤3个月
开 始 干 预 治 疗 为 超 早 组 , O 于 3 月 后 开 始 干 预 为早 期 组 ,3 放 弃 治 疗 为对 照 组 。超 早 组 和早 期 组 患 儿 均 接 受 营 8例 个 7例
维普资讯
中 国康 复 ・ 0 7年 8月 ・ 2 20 第 2卷 第 4期
2 3 4
不 同 时期 早期 干 预对 脑 瘫 高危 儿 预 后 的影 响
饶 钒 ,余 秀 兰 ,余 德 兵 ,张 红兵
( 峡 中心 医 院 儿 童 分 院脑 损 伤 干 预 中 心 , 庆 4 4 0 ) 三 重 0 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作用的观察
作者:张淑梅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4期
【摘要】目的探讨对高危儿进行实施早期干预的措施及作用。
方法采用Ameil-Tisom的1岁以内神经运动检查方法及Gesell的3岁以内小儿智能发育诊断方法等,对我院出生的120例高危儿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
结果干预组小儿的体重、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干预训练应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应进行高危儿群体监测和群体干预。
【关键词】高危儿;高危因素;监测;早期干预
作者单位: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在高危儿中,除了一些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后遗症,如脑瘫、智力低下、视力听力障碍、惊厥、精神发育异常等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存在轻度脑功能异常,在婴儿期看来还正常,既孩子的身高、体重及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但到了学龄前期或学龄期时会出现学习障碍或学习困难[1]。
为了减少高危因素所致的不良后果,降低伤残儿发生率,我科于2008年开始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出生的高危儿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60例,其中出生窒息13例,早产20例,低出生体重9例,高胆红素血症21例,颅内出血2例;对照组60例,其中出生窒息11例,早产16例,低出生体重25例,高胆红素血症23例。
两组婴儿在月龄、性别、出生体重、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水平、高危因素构成、干预前体格检查、神经运动检查、Gesell评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早期干预方法和内容干预组:召开家长培训会,讲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传授小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指导婴儿操及按摩,介绍干预计划的具体做法。
计划实施从满月开始,并安排在出生4、7、12个月复诊,检查干预效果并指导下一步干预计划,指导家长按计划训练婴儿。
对照组:由家长进行正常的生活照顾,不参加家长培训,不提供干预计划,仍然安排在孩子出生4、7、12个月复诊。
检查孩子在无额外帮助下神经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情况。
具体方法是: 42 d时家长带小儿回院学习婴儿抚触、主被动操以及1~3个月阶段小儿感知觉动作训练的方法,并配以指导处方和VCD。
生后3、6、9、12个月时, 家长带小儿来早教门诊应用儿-心量表进行智能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指导家长训练和应用北京幸福泉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早教软件制定1份书面的个
体化的教育方案给家长[2]。
每月1次亲子活动或科学育儿、早期教育的健康教育讲座。
亲子活动内容包括不同年龄组的精细动作、大动作、语言等各方面的训练操作方法和比赛活动,讲座内容包括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儿童营养,玩具的选择、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婴幼儿动作发育规律及训练、儿童气质、儿童心理保健等知识。
2 结果
2.1 评价方法两组儿童1岁时进行智能测定。
智能测定用北京儿研所的儿-心量表,测出适应性、精细动作、大动作、语言、社交行为的发育商(DQ)。
2.2 结果两组智能发育情况见下表,提示干预组小儿的体重、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高危儿早期干预组智能发育情况
检查次数
运动能区应物能区言语能区
xs xsx s
第1次91.9311.6991.0811.4295.5912.89
第3次 101.93 8.31 101.03 6.39102.177.29
t值4.72695.2311 3.3782
P值
表2
高危儿对照组智能发育情况
检查次数
运动能区应物能区言语能区
xs xsx s
第1次 93.839.41 91.2210.52 95.4111.88
第3次94.135.59 91.02 7.21 92.9110.09
t值 0.52931.0591 1.7124
P值 >0.05 >0.05>0.05
3 讨论
3.1 神经智能发育有问题的孩子一年就约有1 500人左右,而智能发育迟滞的婴儿可达100人左右。
这组数字相当惊人,将直接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影响婴儿神经智能发育的主要高危因素是产前及产时的缺氧性因素,特别是宫内的慢性缺氧。
因此,加强孕产期的管理及对产前缺氧性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是减少产前脑损伤的重点。
加强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及转运的管理是减少产时损伤的关键。
妊高征也是影响婴儿中枢神经发育的主要因素,并且随着妊高征程度的加重,出现问题的比例也增加。
即使是轻度妊高征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也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因此,对妊高征的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护,对巨大儿的监护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3.2 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高危儿的智能发育速度,改善高危因素的不良影响。
而未经干预的婴儿发育商分数提高很慢,有些孩子还呈下降趋势。
这在2~3次的复查中有很明显表现。
说
明高危因素确实造成了婴儿的脑损伤,不经干预不易恢复。
因为在实施干预计划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孩子从出生开始训练的容易度要大于半岁以后,而1岁后的训练难度要大于1岁前。
所以,干预训练应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
参考文献
[1] 童梅玲,陈荣华,邓静云.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2, 10 (5): 289.
[2] 赵萍,邹小兵,周春梅.高危儿行为发育的早期干预治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 12 (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