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稻田麦秸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的方式和比例

秸秆还田的方式和比例
秸秆还田是一种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将庄稼收割后的秸秆还留在土地上,用于覆盖或混入土壤中,以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秸秆还田的方式和比例会因地区、作物类型、土壤特性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可以参考以下方式和原则:
覆盖方式:
将秸秆覆盖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覆盖物。
这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壤温度,减缓水土流失,有利于土壤保墒、保肥。
还田方式:
将秸秆切碎或压碎后混入土壤中,以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保肥性。
混作方式:
将秸秆与其他有机物质(如畜禽粪便、菜渣等)混合后还田,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水平。
比例控制:
秸秆还田的比例应该根据土壤状况、作物种类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控。
一般来说,合理的秸秆还田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占据作物留茬面积的20%至50%。
技术手段:
可以利用农机对秸秆进行粉碎、切碎等处理,以便更好地覆盖或混入土壤中。
针对不同地区和作物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如利用覆盖膜、秸秆还田机械等。
农业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农业政策,鼓励农民采取秸秆还田措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补贴政策,以推动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秸秆还田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措施,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提高农民收益。
因此,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政策支持,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比例进行秸秆还田。
水稻秸秆炭化还田技术规程

水稻秸秆炭化还田技术是一种将水稻收割后留下的秸秆通过炭化处理后再归还到田地中的农业技术。
这种技术旨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并减少秸秆直接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以下是水稻秸秆炭化还田的一般技术规程:
1. 秸秆收集:在水稻收割时,将秸秆从田地中收集起来,避免直接焚烧。
2. 预处理:将收集起来的秸秆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如切割或破碎,以减少秸秆的体积,便于运输和炭化。
3. 炭化过程:将预处理后的秸秆送入炭化设备中进行炭化处理。
炭化可以在缺氧或微氧条件下进行,通过高温热解使秸秆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炭和气体。
4. 冷却和破碎:炭化完成后,将炭化物冷却并破碎成小颗粒,以便于还田施用。
5. 还田施用:在适宜的季节,将破碎后的炭化物均匀地撒布在田地表面,然后通过耕作将其翻入土壤中。
6. 土壤管理:炭化物还田后,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适量的施肥和其他土壤管理措施。
7. 监测与评估:对炭化还田后的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优化炭化还田技术。
水稻秸秆炭化还田技术的具体操作规程可能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炭化设备以及作物种植模式等因素有所不同。
因此,实施该技术时应参考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专业机构提供的具体技术指导。
同时,为了确保技术的成功应用和环境保护,应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推广应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推广应用东海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长期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虽然利用了一些秸秆,但是远远不够,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管理者,努力探索旨在实现秸秆的最大利用价值。
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农作物秸秆的焚烧作为污染大气环境的因素之一,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
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推广应用途径十分有价值,具有长远的意义。
标签:东海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途径1.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和意义;2.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意义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农作物种植面积及秸秆生产量:东海县作为农作物种植大县,以小麦、水稻和玉米种植为主,少量农户种植花生、豆类、高粱等。
据调察,2017年,东海县种植小麦面积为117万亩,小麦平均产301.4kg/亩,所以东海县小麦总产量达35.26万t,按照每1kg 小麦产生0.9kg秸秆进行计算,东海县小麦共产秸秆31.73万t。
东海县水稻面积98.2万亩,水稻平均产量600kg/亩,水稻总产量达58.92万t,按照每1kg 水稻产生0.9kg秸秆进行计算,东海县水稻秸秆共产秸秆53.03万t。
与此同时,东海县玉米种植面积达20.3万亩,平均产玉米636kg/亩,玉米总产量达12.91万t,按照每1kg玉米产生1.1kg的秸秆进行计算,东海县种植玉米产生的秸秆总量达14.2万t。
2016—1017年,加上花生、豆类、高粱共产生秸秆0.9万t。
经计算统计,2017年东海县农作物累计共产生秸秆高达99.86万t。
目前,东海县主要利用这些秸秆:一是作为火力发电的原料;在房山镇由国家支持建立发电厂,向全国送电,二是秸秆还田,利用秸杆还田机,铡成10厘米一段,还田做肥料;还有田间打捆机随时把把稻麦秸秆打成捆,拖出田间另作他用,还有一样打草苫,用于温室大棚覆盖。
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应对气候变化等都十分重要。
秸杆还田

秸杆还田秸杆还田需做到“三要”一、要补充养分。
一般的禾本科作物秸杆的碳氮丝绸大约为80-100:1,而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要的碳氮比为25-30:1,如果不增施氮肥,微生物分解秸秆必然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氮素与水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所以,秸秆还田的地块除了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补施养分外,还应趁早春土壤返浆时再补施碳铵10-15公斤,如果再配施一些磷肥则效果更好。
二、要补充水分。
土壤墒情好,水分充足是保证微生物分解秸秆的重要条件。
施行秸秆还田的地块,尤其是底墒不足,未浇封冻水的地块,要早浇水,并及时铲蹚,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温度,为微生物活动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条件,以利于秸杆腐解,同时还可以减少秸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有机酸)和有毒气体。
三、要搞好病虫害防治。
由于作物秸秆所带的病菌很容易通过土壤传播(如玉米大、小斑病、黑穗病;小麦赤霉病等)。
所以,在作物生长期间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以确保农作物优质丰产。
秸秆直接还田后要“一防二补”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发布时间:2009-09-18编辑:冯飞秸秆利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粉碎后直接还田,这也是各地大力推广、应用最多的模式。
由于化肥的大量施用,有机肥的用量越来越少,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
而秸秆经粉碎后直接翻入土壤,可有效提高土壤内的有机质,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但秸秆还田方法不当,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小麦出苗不齐、病害发生加重等。
针对这些问题,秸秆直接还田后需要注意“一防二补”。
一防即重防病虫草害据试验,一般条件下,秸秆还田后进行连作,病虫害有加重发生的趋势。
如在北方,麦秸还田后春小麦根腐病加重,在南方则小麦全蚀病加重;大豆秸秆还田后大豆根腐病和虫蚀率提高。
因此,秸秆还田更适合建立在轮作的基础上,这样秸秆还田的效果才能充分发挥。
在轮作的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是不会造成病虫害大发生的。
如果在连作情况下还田秸秆,可考虑采用秸秆翻耕还田的方法,而不能采用秸秆耙耕浅层还田的方法。
秸秆还田 水稻直播技术要点

秸秆还田水稻直播技术要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秸秆还田不但能保护大气环境不受烟尘污染,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的保肥蓄水能力,一举多得,值得大力推广。
现对秸秆还田,水稻直播技术作一个介绍,供广大农民朋友使用时参考。
一、中耕灭茬,秸秆还田中耕灭荐前先将麦草均匀平铺于田间,用旋耕机干旋深埋,旋耕深度较常规旋耕深度增加3—4公分,使麦草均匀散布于耕作层中。
二、坚持干旋、干整,防止麦草漂浮水面旋耕后直播稻田一律进行干整,间隔4—5 米做一条生产沟,便于田间操作,板面整平后洇水,洇水切忌过大,防止麦草漂浮,灌水大小以泥踏头为宜。
三、适时“抢”播,提高播种质量直播稻播种时间立足于“抢”,抢灭茬、抢整地、抢播种。
直播品种有:徐稻3号,武运粳21,淮稻7号,杨幅稻8号等,每亩用种5公斤,播种前晒种1—2天,药剂浸种12小时,进行直播,播种后进行踏谷。
提高踏谷质量,减少露籽率,是秸秆还田提高直播质量的技术关键措施之一。
四、播后管理①水浆管理播种后至三叶一心期保持板面湿润,切忌大水漫灌,长时间泡在水中,防止水煮苗。
播后15天(三叶一心后)建立水层灌溉,并经常露田透气,防止有毒物质伤害幼苗根系。
②防除草害播种踏谷后,待板面返白,可喷洒除草药剂,封杀田间杂草,除草剂一般可选用丁草胺,用量:每亩50%丁草胺乳油250—300克。
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切忌板面积水,留有平水缺,保证雨过水降。
③适时化控直播稻根部较浅,分蘖性强,在秧苗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每亩用15%多效唑100—120克喷洒,可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
④肥料运筹总用肥量与栽插稻相当,用肥方法宜少吃多餐,具体为:磷肥:100%基施;钾肥:基肥和拔节肥各占50%;氮肥:基施30%,播后3—5天面施20%,三叶一心期施20%,拔节期20%,抽穗期10%。
水稻田秸秆还田技术

水稻田秸秆还田技术
一、增产机理
秸秆粉碎还田或秸秆直接还田,秸秆中的有机质,有效营养元素返回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据试验每季每亩还草200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年增加0.48g/kg,同时还为当季作物提供部分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
坚持秸秆还田几年后,有利于土壤孔隙度增加,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土壤板结程度减轻,有利于插秧。
二、还田方式
1、秸秆粉碎还田:小麦秸秆还田方式主要有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机和秸秆粉碎机作业两种。
要保证粉碎质量,粉碎的秸秆越细越好,要求长度不超过10cm的秸秆应占秸秆总量的85%以上,一般以5cm为宜,最长不超过12cm。
2、整秆还田:小麦整秆还田适合于机械化水平低的地区,用割晒机或人工收获后,麦秆运出脱粒、土地进行深翻、再覆盖脱粒后的秸秆。
三、配套的农艺措施
一是结合测土施肥,基肥中适当增施10%的氮肥,以补充秸秆分解、腐烂时微生物活动消耗过多的氮素,满足秸秆分解、腐烂的养分需求。
二是及时灌水沤田,秸秆还田时田面水深以3~5厘米为宜。
3至5天后待秸秆软化后再移栽秧苗。
三是栽插水稻秧苗后,水深不宜超过5厘米。
秧苗返青后立即采用浅水勤灌的湿润灌溉法,使后水不见前水,以便土壤气体交换和释放有害气体。
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技术推广及应用

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技术推广及应用随着中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农作物秸秆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和堆积,这种方式不仅污染了环境,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农业技术领域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其中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技术成为了一项热点。
本文将就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进行介绍。
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技术是指将秸秆经过粉碎、喷粪等处理后,直接还田在土地中,这种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
稻麦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碳、氢、氧等元素,经过还田处理后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技术能够保护水土资源。
通过机械化还田处理,可以避免秸秆的焚烧和堆积,从而减少空气污染和土壤侵蚀,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
这种技术有利于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
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工作量大,现代化的机械化处理方式不仅能够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技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种技术的推广及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农作物秸秆处理问题,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技术,国家和地方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研发,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其推广。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
在政策上,我国各级政府在土地利用政策中鼓励农民采用机械化还田技术,并为其提供一系列的资金、税收等支持政策,例如对机械化还田设备的购置给予一定的补贴,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
农业技术领域不断推出稻麦秸秆处理的新技术。
通过技术研发,不断改进相应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方法,降低其成本,提高其效率和稳定性,促进其应用和推广。
国家和地方还加大了对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
通过农业机械化展览会、技术交流会、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在农民中深入宣传机械化还田的意义、方法和技术,鼓励和指导农民采用机械化还田技术。
秸秆返田技术

1、机械收割粉碎直接还田技术模式1.1.1水稻秸秆粉碎与处理:水稻收获时,选用带秸秆粉碎铡刀的收割机留低茬(5-7厘米)收割,将水稻秸秆粉碎为5-7厘米的小段后,人工将粉碎后的秸秆均匀地铺于田面。
1.1.2水稻秸秆的翻压:水稻秸秆粉碎后, 1-2天内立即用配套功率75马力以上的反旋旋耕机翻压,直接起畦。
如1-2天内不能翻压,于每天上午将水稻秸秆喷水一次,以保持水稻秸秆湿润,等机械到位后再翻压。
1.1.3种植作物:与常规的移栽油菜或播种小麦技术相同。
2、覆盖还田技术模式2.1.1稻茬免耕种麦的田块:在施足基肥,按正常播种量均匀播种,施用除草剂后盖草,再用墒沟泥均匀撒盖。
盖草量:每亩150~200公斤,均匀撒盖在麦田上。
秸秆碳氮比大,分解初期有一个氮素固定过程,特别是在速效氮含量较低的土壤上,会产生明显的与苗争氮现象,每盖草100公斤,可增施尿素3-5公斤,以防小麦前期脱氮。
2.1.2移栽油菜覆盖稻草的田块:一般在冬至前后,可结合追施腊肥,用稻草保温防冻,亩用量200-350kg ,稻草铡成20cm左右(或整草铺于行间),均匀撒铺于地面或油菜苗上,并保持土壤湿润。
油菜收后将稻草翻入土中作水稻基肥。
2.1.3油菜免耕覆盖稻草的田块:在水稻收后,除草施足底肥,播种时将油菜种子按规格播于稻桩内,播后均匀覆盖稻草300-400kg/亩,保持土壤湿润。
3、堆沤腐熟还田技术模式3.1.1堆腐:选择在地势平坦,靠近水源和堆腐材料的运输和操作方便的村头或路边空闲地,按每1000kg稻草准备1kg秸秆速腐剂、5kg尿素、10kg过磷酸钙。
按稻草干重1.8倍加水,使其充分湿透,水足是堆腐成败的关键,要求吸足水的稻草含水率达65%(抓起稻草手拧有水滴出即可)。
根据堆腐稻草量的多少,将其堆成宽2m,高1.5m,长度不等的料堆。
高度分3层,一、二层各厚60cm左右,第三层厚30-40cm。
将准备好的秸秆速腐剂、尿素和磷肥等,均按4:4:2的用量比,自下而上分别撒在各层上,轻轻拍实后立即取土泥封,泥封厚度3-4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 械收 割 小麦 的同 时进 行 秸秆 切 碎 , 求 留茬 高度 在 要 5 lc 进入 大 忙季 节 , 械 手在 收 割 时 , 能 单纯 为 了加 ~ O m。 机 不 快收割进度或 是为了节 油 。 麦秆留茬过 高 , 将 一般不应高 于 1 5 cl n 以上 , 以免影响下茬整地 质量 。 田秸 秆量在 37 0 g m 。 还 5 k/ 2 h 麦秸 切碎长 度 以 5 8m 为宜 , ~c 确保 9 %以 上麦草 埋入 土 中 。 0 尽量 做到 早腾 茬 、 早灌 水泡 田 , 使秸秆 早泡 软 、 腐烂 , 促 早 缩
资源与环 境科 学
《 代农 业科技 } o o年 第 5期 现 2l
东海县 稻 田麦 秸还 田技 术
张效 明 李 毅 徐宗进 汪洪洋 张立智
( 苏 省东 海 县 张 湾 乡 农技 推 广 站 , 苏 东海 2 2 0 ;。 海 县 农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 ) 江 江 230 东
解 。 为还 田后 稻苗 长 势不如 常规 稻 , 大 了秸秆 还 田推 广 认 加
现 象 。 的农 民将 秸 秆 随意 抛 弃 于 田头地 边 , 由其 腐烂 , 有 任 从 而 导 致水 源环 境 的污 染 , 同时废 弃 的秸 秆 为农 作 物 害 虫
提 供 了 良好 越冬 场所 ; 多 的秸秆 则 是在机 械收 割后 , 更 直接 在 田中燃烧 , 重污 染环 境和 影 响交通 _ 近 年 来 , 海 县对 严 l _ 。 东
下难 以达 到要 求 , 响 了秸秆 还 田技术 的推 广应 用速 度 。 影 砂 壤土 通 气性 能 好 , 适宜 秸 秆还 田 ; 而黏 土 、 土类 型 稻 田还 浆 田后对 水 分管理 较 为 困难 , 水干 田时 间较 长 , 排 灌水 后 又很
快 回 烂 , 别 是届 期 更 要 早断 水 , 免 群体 过 大 、 特 避 倒伏 和 贪 青。 这就 要 求不 同类 型 田块排 灌水 时 间不一 致 。
农 民生 活水 平 的 不断 提 高 , 民 目常 生 活所 用 燃料 发 生 了 农 巨 大变 化 , 由以 往 的烧 草 、 煤 改 为使 用燃 气 , 烧 加之 农 业 生 产机 械化 普及 , 靠畜 力耕 作 的很 少 , 作物 秸秆 出现 过 剩 依 农
于秸 秆 还 田的 田块 , 苗有 一个 僵苗 期 , 易使农 民产 生误 稻 容
摘要
总结 了 东海县稻 田麦秸秆 还 田技 术 , 包括提 高埋 草质 量 、 学施 肥 、 科 田问水 分调 控 、 害防治 , 草 以期 促 进秸 秆 充分 利 用 , 挥其 发
经 济 效 益 与 生 态效 益 。
关 键 词 稻 田 ; 秸 还 田 ; 草 质 量 ; 肥 ; 分 调 控 ; 苏 东 海 麦 埋 施 水 江 中 图 分 类 号 ¥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7 9 2 1 ) 5 0 7 一 l 38 0 7 5 3 (0 0 0 — 2 2 O
主要 是杂 草 的防除 , 为秸秆 还 田后要 求 浅水 勤灌 , 因 干 干湿 湿 , 利于 杂 草 的萌 发和 生长 , 有 要根 据 不 同 杂草草 相 、
出草 高峰 . 在草 龄较 小时 适时 用药 。
5 结 语
东海 县地 处淮 北地 区 , 水稻 移 栽期水 源 紧张 , 再加 上农 时 紧 , 民 都急 于 放水 , 农 因此 一有机 会就 补水 , 成 田 间水 造
东 海县 中 东部 地 区农 作 种植 方 式 主要 是 稻 麦轮 作 , 常
年 水 稻 种 植 面 积 6万 h 上 , 麦 约 为 66 m 以 小 . 7万 h 随 着 m。
3 田 间 水 分 调 控
麦秸秆 腐烂 过程 中除分解产 生氮 素外 , 还产生 硫等有 害 物 质 , 制稻 苗生 根 和吸 收 功 能 , 抑 由此 造成 分 蘖期 僵 苗 。 由
验 , 步探 索 出 东海 地 区秸 秆 还 田技 术 , 行 了 示范 应 用 , 初 进
取得 了 良好 的经 济效 益和 社会 效益 。
1 提 高 埋 草 质 量
秸秆 还 田后 土壤 保水 能力提 高 , 移 栽后 3 4 在 ~ d就 要 轻
脱水 通 气 , 然后 再复 水 , 保 稻 苗 活 棵 分 蘖 期 都 是 干 干 湿 确 湿。 排水 一 干 田一 复水 操 作 , 这在 东海 县水 源 较为 紧缺 情况
太深 , 麦秸 漂浮现 象严 重 , 着机 械旋 耕 , 随 将麦 草携 带堆 积 , 从而 影响 埋草 质量 。 海地茬 过高 、 草 质量差 均易 影响 插秧 手 的速度 , 埋 为求速 度 势
量 , 进秸 秆 降解 , 排 出 有毒 物 质 , 轻对 稻 苗 造成 不 良 促 并 减
的影响 。
秸秆 综合 利 用进行 了积 极探 索 , 利用秸 秆 燃烧 发 电 、 如 造纸
等 , 由于 各种 原 因 , 能 完全 解 决秸 秆 问题 。 但 未 而秸 秆 还 田 是秸 秆 综合 利 用 的重 要途 径 , 过试 验 示范 和 借鉴 先 进 经 通
难度 。 僵苗 表现 为 : 色淡 , 体小 , 系少 , 叶速 度慢 , 叶 苗 根 出 分
蘖 少而 慢 。 就 要 求在 水 稻 移栽 后 , 须保 持 田间 湿润 、 这 必 水 层浅 , 进稻 苗 扎 根成 活 , 促 活棵 后 要排 干 田间水 , 落干 后 稍
再复 水 , 主要 原 因 是增 加 土壤 通 气 能 力 , 有毒 气体 排 出 , 将 防 止僵 苗 的发生 。 分蘖 期仍 需湿 润 灌溉 , 以增加 土壤 中含 氧
4 草 害 防 治
短秸 秆在 田腐烂 时 间 , 减轻 对稻 苗 的不 良影响 , 进稻 苗 早 促
长根 、 分 蘖 。 外 , 地 时 要 浅 水 旋 耕 , 般 泡 田 后 l 早 此 整 一 d, 田面 保持瓜 皮水 即可 , 主要 用烂 泥将 麦秸 掩埋 , 以提高 埋草
质量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