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电力电子的matlab仿真

电力电子的 MATLAB 仿真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资料2010 年 4 月前 言电力电子技术综合了电子电路、电机拖动、计算机控制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形 很强的课程。
由于电力电子器件自身的开关非线性,给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和 困难,一般常用波形分析的方法来研究。
仿真技术为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提供了崭新的方法。
我们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了仿真,对于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起到了良好的 作用。
掌握了仿真的方法,学生的想法可以通过仿真来验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意义,并 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验实训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毕竟是有限的, 也受到学时的限制。
而仿真实训不受时间、空间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课外自行上机。
仿 真在促进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录第一章 MATLAB 基础11.1 MATLAB 介绍11.2 MATLAB 的安装与启动21.3 MATLAB 环境3第二章 MATLAB/Simulink/Power System 工具箱简介 72.1 Simulink 工具箱简介 72.2 Power System 工具箱简介 102.3Simulink/Power System 的模型窗口 132.4Simulink/Power System 模块的基本操作 17第三章 电力电子电路仿真实训 21实训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仿真实训 21实训二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仿真实训 29实训三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实训 35实训四单相桥式全控有源逆变电路仿真实训 42实训五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仿真实训 45实训六 降压斩波电路仿真实训 48实训七 升压斩波电路仿真实训 51实训八 升降压斩波电路实训 54实训九三相半波不可控整流电路仿真实训 57实训十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仿真实训 59实训十一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实训 67实训十二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有源逆变电路仿真实训 72实训十三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仿真实训 75第 1 章 MATLAB 基础MATLAB 介绍 MATLAB 是一种科学计算软件。
Matlab电气仿真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
time
(4) 仿真结果分析: 1. 在变压器输出正弦波的正半周期,二极管 VT1 和二极管 VT4 导通,
二极管 VT2 和二极管 VT3 被施以反压而截止;在变压器输出正弦 波的负半周期,二极管 VT2 和二极管 VT3 导通,二极管 VT1 和二 极管 VT4 施以反压而截止。由于电路中二极管的作用,负载两端 的电压极性一定,达到整流的目的。 2. 二极管导通时管压降理想为零,电流波形与负载输出电流波形保 持一致;二极管截止时,二极管承受反压,电压波形与变压器输 出的负半周期的电压波形相一致,电流为零。 3. 由于电感和电容的作用,输出电压和电流不能突变。使输出电压 波形形成正弦脉动。
-500 -1000
500 0
-500 -1000
500 0
-500 -1000
500 0
-500 -1000
500 0
-500 -1000
500 0
-500 -1000
0
usw1
usw2
usw3 usw4 usw5
usw6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time
触发角:control angle=30°
(3) 仿真波形图:
触发角:control angle=0°
voltage
ub:负载电压输出波形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time
ib:负载电流输出波形
600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总2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字)起止时间: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教研室: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摘要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是对单相交流电的电压进行调节的电路。
用在电热控制、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灯光控制和交流稳压器等场合。
与自耦变压器调压方法相比,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便,调节速度快,装置的重量轻、体积小,有色金属消耗也少。
这次设计主要做了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触发电路与驱动电路,主电路,保护电路,能较好的实现调压电路的功能。
主电路用晶闸管组成。
保护电路主要由电压保护电路和电流保护电路组成,触发电路用集成芯片TCA785构成。
画图使用Multisim和Altium 软件,仿真软件使用Matlab/Siumlink,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阻性负载和阻感性负载波形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引起的。
关键词:交流;调压;Matlab;目录第1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电子技术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文研究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流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

主电路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参数设置。
主电路主要由电动机本体模块、电机测量单元模块、逆变器和电源组成。电机测量模块参数根据仿真需要进行设置,本次仿真是为了观测定子磁链波形,故只选择了定子磁链物理量。电源模块参数设置为780V,电机本体参数设置有一些特点。在第六章对于电压空间矢量控制分析中已经指出,当忽略定子电阻时,定子三相绕组合成电压方向就与磁链方向正交。为了说明电压空间矢量调速系统的意义,故把交流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阻取为零,其它参数如图8-17所示。逆变器也是选用Universal bridge ,在参数设置的对话框中桥臂数Number of bridge arms取3,电力电子器件取理想开关器件Ideal Switches。其它为参数默认值;交流电动机的负载取1。
电流跟踪滞环调速系统仿真模型
主电路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主电路模型是由异步电动机本体模块、电机测量模块、逆变器模块、直流电源等组成。电动机模块和负载模块与上节相同。直流电源参数改为780V。在电机测量单元模块定子电流输出上,采用Demux模块把三相定子合成信号分解,目的是为了检测一相电流波形。然后再用Mux模块把三个定子电流信号合成输入到电流滞环控制器;逆变器是选用Universal bridge ,在参数设置的对话框中桥臂数Number of bridge arms取3,电力电子器件取IGBT/Diodes。其它为参数默认值;负载转矩取5。
交流电机参数对话框
控制电路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参数设置
控制电路中由Clock模块、Matlab Fcn模块组成。Clock路径为:Simulink/Sources/Clock。参数设置Decimation为100。此模块表示输出时间。在控制电路中,本次仿真采用Matlab Fcn模块,其路径为Simulink/User-Defined Functions/Matlab Fcn。此模块参数设置如图8-18所示,即在Matlab function编辑框中写入一个函数名chenzhong37。
仿真报告

单相相控交流调压电路MATLAB仿真实验报告指导老师:温志明学生姓名:董飞飞102039104 唐浩102039134完成时间:2012/12/18一、项目要求1、掌握单相相控交流调压电路在电阻电感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2、理解触发角大小与负载电压波形间的关系。
3、了解单相相控交流调压电路电路带电阻负载,触发角小于、等于和大于负载阻抗抗角时输出的负载电压情况。
二、仿真工具MATLAB/Simulink/SimPowerSystem。
三、电路原理把两个晶闸管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通过对晶闸管的控制就可以控制交流电力,称为交流调压电路。
这种电路不会改变交流电的频率。
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的控制,可以方便的调节调压电路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由晶闸管控制的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如图1所示,反并联连接的晶闸管VT1和VT2组成了交流双向开关,在交流输出电压的正半周,VT1导通,在交流输入电压的负半轴,VT2导通,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时刻,可以调节负载两端的电压。
四、项目内容1、以图一为原理图,在Simulink中建立单相相控交流调压带电阻电感负载的电路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
2、利用Simulink中的示波器模块,显示u2、ug1、ug2、uvt1、uvt2、ivt1、ivt2、ud和id的波形。
3、根据仿真结果分析触发角大小与负载电压波形间的关系。
五、具体步骤1、建立如下图电路模型2、模块参数设置交流电压源中锋只设置为“220*sqrt(2)”,频率设置为“50HZ”。
电阻和电感负载设置为1欧和0.01HZ。
脉冲发生器中电压幅值设置为3V,周期设置为0.02S,脉冲宽度设置为10%,相位延迟则用于设置触发角,设置值根据vt1中0.02*(触发角/360),vt2中0.02*(触发角/360)+0.01进行计算。
在本实验中,VT1和VT2的触发角之间必须相差180度。
晶闸管和信号分解器的参数可保持默认设置。
示波器根据需要输出的波形个数设置输入端口数。
单相交流调压器仿真

单相交流调压器仿真摘要:基于单相交流调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一种基于Matlab的仿真模型,具有原理清晰,仿真时短,占用资源少的优点。
关键词:单相交流调压器、晶闸管、MATLAB仿真1. 交流调压电路概念: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的控制来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原理: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通过对晶闸管的控制就可控制交流电力。
应用:交流调压电路(1)灯光控制(如调光台灯和舞台灯光控制);(2)异步电动机软起动;(3)异步电动机调速;(4)供用电系统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5)在高压小电流或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6)用于调节变压器一次侧电压。
2. 主要元件晶闸管介绍⑴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晶闸管T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K与电源和负载连接,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装置连接,组成晶闸管的控制电路。
静态特性:① 当AK 之间加上反向电压时,不论门极是否有触发电流,晶闸管都不会 导通;② 当AK 之间加上正向电压时,仅在门极有触发电流的情况下晶闸管才能 开通;③ 晶闸管一旦导通,门极就失去控制作用;④ 要使晶闸管关断, 只有使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晶闸管的开通和关断过程波形① 开通特性 延迟时间td :从门极电流阶跃时刻开始,到阳极电流上升到稳态值的10% 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tr :阳极电流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稳态值的90%所需的时间; 开通时间tgt 为以上两者之和:tgt=td+ tr普通晶闸管延迟时间为0.5~1.5 s ,上升时间为0.5~3 s 。
② 关断特性通常采用外加反电压的方法将已导通的晶闸管关断。
突加反向阳极电压后,由于外电路电感的存在,晶闸管阳极电流的 下降会有一个过程,当阳极电流过零,也会出现反向恢复电流,反向电流 达最大值IRM 后,再反方向快速衰减到接近于零,此时晶闸管恢复对反向 电压的阻断能力。
电流过零到反向电流接近于零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向阻断恢复时间trr 。
晶闸管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延迟6 O 。 后, VTl 导 通 ,由于 VT1导通 1 8 0 。 后, VT2导通 ,所
以 VT 2的 设 置 时 间比 VT 1 多0 . 0 1 s , VT1 和 V Tl 触 发 脉 冲 设 置 的时 间分 别为 :
感 没有储 能 , 所 以在 =6 0 。 到来之 前 , 负载的 电压 为 O , 当触 发 角 到 来时, VTI 导通 此 时 负载的 波形 为“ 的波 形 当 为反 方向 电位时 , 由于 电感的 存在 会形成 回路 , 因此 , V T1 不会 立刻关 断, 负载 的 波 形和“ 的波 形一 样 , 由于 电感储 存的 能量 较大未 出现断流 。 ( 2 ) 当口= 9 0 。 时, 阻感 参数 为 : R=4 D . , L=0 . 0 2 2 0 5 H
计算 机 技 术
晶 闸管单 相交流 调 压电路 的设计及仿真
欧 阳蜂 许昌学院电气 ( 机电) 工程学院
摘要: 本文对晶闸管单相交流调压 电路和 交流调功 电路进行 了 主电路 设计, 并对接 阻感性负载的交流调压电路 利用 M A T L A B进行 了 仿真 和 计算。 通过 调整参数值, 得到 了不 同情况下的输 出波 形。 关 键 词:晶闸管 单相交流调压 单相交流调功
交 流到 交流变 流电路 可以把 交流 电从一 种形式 变到 另一种形
式。 在交 交变 流 电路 中, 调 整 电压 、 电流或 控 制 电路 的 通断 , 如 果 不 改 变频 率称 为交流 电力控制 电路 , 如 果改 变频 率的 称为 变频 电
电感 L的参 数计算 :
z = √ + ( L ) = 4 4 + ( 1 0 0 n - x 0 . 0 2 2 0 5 ) = 4 . 1 o Q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MATLAB仿真

目录一、电路的选定 (1)1.1单相交流调压 (1)1.2 三相交流调压的设计选择 (1)二、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与分析 (2)三、交流调压电路触发信号 (4)3.1单脉冲触发方式 (4)3.2宽脉冲触发方式 (5)四、主电路器件的选择 (7)五、仿真系统的建立 (9)5.1.Simulink建模方法 (9)5.2.Simulink建模的步骤 (9)5.3.主电路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10)5.4.三相交流电源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11)5.5.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器的建模 (11)5.6脉冲的设置 (12)5.7负载的设定 (13)六、仿真结果 (13)七、仿真结果分析 (15)结束语 (16)一、电路的选定1.1单相交流调压所谓交流调压就是将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控制晶闸管开通相位,可以方便的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下面是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图1.1。
图1.1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正、负半周α起始时刻(α=0),均为电压过零时刻。
在t ωα=时,对VT1施加触发脉冲,当VT1正向偏置而导通时,负载电压波形与电源电压波形相同;在t ωπ=时,电源电压过零,因电阻性负载,电流也为零,VT1自然关断。
在t ωπα=+时,对VT2施加触发脉冲,当VT2正向偏置而导通时,负载电压波形与电源电压波形相同;在2t ωπ=时,电源电压过零,VT2自然关断。
1.2 三相交流调压的设计选择根据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可设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常用的三相交流调压线路有星型联结,支路控制三角形联结和中点控制三角形联结。
其中星型联结有分为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如图 1.2,1.3。
三相四线时,相当于三个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组合,三相互相错开120度工作,电流中有基波和奇次谐波。
组成三相电路后,基波和3的整数倍以外的谐波在三相之中流动,不流过中性线。
因此,中性线会有很大的3次谐波电流及其他3的整数倍次谐波电流,当控制角α=90°时,中性线电流甚至和各相电流的有效值接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 (2)1.主电路设计 (3)1.1.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 (3)1.2设计内容 (3)1.3.工作原理 (3)1.4.建模仿真 (9)2.仿真 (11)2.1.电阻性负载仿真波形 (11)2.1.1.波形分析 (16)2.2.阻感性负载(H=0.01) (16)2.2.1.波形分析 (20)2.3.阻感性负载(H=0.1) (20)2.3.1.波形分析 (23)3.触发电路的设计 (23)4.保护电路的设计 (25)4.1过电压的产生及过电压保护 (25)4.2.晶闸管的过电流保护 (26)5.设计体会 (27)参考文献 (28)前言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研究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
由于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情况与负载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交流调压电路可以带电阻性负载,也可以带电感性负载,如感应电动机或其它电阻电感混合负载等。
交流调压电路是采用相位控制方式的交流电力控制电路,通常是将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每相交流电源与负载之间。
在电源的每半个周期内触发一次晶闸管,使之导通。
与相控整流电路一样,通过控制晶闸管开通时所对应的相位,可以方便的调节交流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从而达到交流调压的目的。
其晶闸管可以利用电源自然换相,无需强迫关掉电路,并可实现电压的平滑调节,系统响应速度较快,但它也存在深控时功率因数较低,易产生高次谐波等缺点。
交流调压电路主要应用在电热控制、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交流稳压器等场合,主要有灯光调节,温度调节(如工频加热、感应加热、需控制的家用电器等),泵及风机等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交流电机的调压调速,随电机负载大小自动调压,变压器初级调压(在高压小电流或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如采用晶闸管相孔整流电路,需要很多晶闸管串联或并联,若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变压器初级调压。
其电压电流值都比较合理,在变压器次级只要用二极管整流即可,从而达到减少体积、减低成本的目的)。
与自耦变压器调压方法相比,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便,调节速度快,装置的重量轻、体积小,有色金属消耗也少。
1.主电路的设计1.1.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计算机仿真具有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与电力电子电路(或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
计算机仿真不仅可以取代系统的许多繁琐的人工分析,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分析和设计能力,避免因为解析法在近似处理中带来的较大误差,还可以与实物试制和调试相互补充,最大限度降低设计成本,缩短系统研制周期。
可以说,电路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大大加速了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通过本次仿真,学生可以初步认识电力电子计算机仿真的优势,并掌握电力电子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方法。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电路参数要求:电源电压220V,工频50Hz,阻感负载。
R=10Ω,电源侧功率因数0.4-0.65可调。
1.2设计内容⑴制定设计方案⑵主电路设计及主电路元件选择⑶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器件选择⑷绘制电路原理图⑸总体电路原理图及其说明1.3工作原理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组感性负载时的电路以及工作波形如上图所示。
之所产生的滞后由于阻感性负载时电流滞后电压一定角度,再加上移相控制所产生的滞后,使得交流调压电路在阻感性负载时的情况比较复杂,其输出电压,电流与触发角α,负载阻抗角φ都有关系。
当两只反并联的晶闸管中的任何一个导通后,其通态压降就成为另一只的反向电压,因此只有当导通的晶闸管关断以后,另一只晶闸管才有可能承受正向电压被触发导通。
由于感性负载本身滞后于电压一定角度,再加上相位控制产生的滞后,使得交流调压电路在感性负载下大的工作情况更为复杂,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与控制角α、负载阻抗角φ都有关系。
其中负载阻抗角)arctan(RwL=ϕ,相当于在电阻电感负载上加上纯正弦交流电压时,其电流滞后于电压的角度为φ。
为了更好的分析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在感性负载下的工作情况,此处分φαφαφα<=>,,三种工况分别进行讨论。
(1)φα>情况图1-3电路图图1-4工作波形图(φα>工况)上图所示为单相反并联交流调压电路带感性负载时的电路图,以及在控制角触发导通时的输出波形图,同电阻负载一样,在i u 的正半周α角时,i T 触发导通,输出电压o u 等于电源电压,电流波形o i 从0开始上升。
由于是感性负载,电流o i 滞后于电压o u ,当电压达到过零点时电流不为0,之后o i 继续下降,输出电压o u 出现负值,直到电流下降到0时,1T 自然关断,输出电压等于0,正半周结束,期间电流o i 从0开始上升到再次下降到0这段区间称为导通角0θ。
由后面的分析可知,在φα>工况下, 180<φ因此在2T 脉冲到来之前1T 已关断,正负电流不连续。
在电源的负半周2T 导通,工作原理与正半周相同,在o i 断续期间,晶闸管两端电压波形如图1-4所示。
为了分析负载电流o i 的表达式及导通角θ与α、φ之间的关系,假设电压坐标原点如图所示,在αω=t 时刻晶闸管T 1导通,负载电流i 0应满足方程 L 0Ri d d tio +=i u =i U 2sin t ω 其初始条件为 i 0|αω=t =0,解该方程,可以得出负载电流i 0在α≤t ω≤θα+区间内的表达式为 i 0=])sin()[sin()(2tan /)(2φαωφαφωω-----+t ie t L R U .当t ω=θα+时,i 0=0,代入上式得,可求出θ与α、φ之间的关系为sin (θα+-φ)=sin (α-φ)e φθtan /-利用上式,可以把θ与α、φ之间的关系用下图的一簇曲线来表示。
图1-5θ与α、φ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中以φ为参变量,当φ=00时代表电阻性负载,此时θ=180 -α;若φ为某一特定角度,则当α≤θ时,θ=180 ,当α>φ时,θ随着α的增加而减小。
上述电路在控制角为α时,交流输出电压有效值U O 、负载电流有效值I o 、晶闸管电流有效值I T 分别为U o =U iπθααθ)22sin(2sin +-+ I 0=2I m ax o I T *I T =2 I m ax o I T *式中,I m ax o 为当α=0时,负载电流的最大有效值,其值为I m ax o =22)(l R U iω+I T *为晶闸管有效值的标玄值,其值为I T *=φπθφαθπθcos 2)2cos(sin 2++- 由上式可以看出,I T *是α及φ的函数下图给出了以负载阻抗角φ为参变量时,晶闸管电流标幺值与控制角α的关系曲线。
1-6 晶闸管电流标幺值与控制角α的关系曲线当α、φ已知时,可由该曲线查出晶闸管电流标幺值,进而求出负载电流有效值I 0及晶闸管电流有效值I T。
(2)α=φ情况当控制角α=φ时,负载电流i 0的表达式中的第二项为零,相当于滞后电源电压φ角的纯正弦电流,此时导通角θ=1800,即当正半周晶闸管T 1关断时,T 2恰好触发导通,负载电流i 0连续,该工况下两个晶闸管相当于两个二极管,或输入输出直接相连,输出电压及电流连续,无调压作用。
图1-7α=φ情况下的输出波形(3) φα<情况在φα<工况下,阻抗角φ相对较大,相当于负载的电感作用较强,使得负载电流严重滞后于电压,晶闸管的导通时间较长,此时式仍然适用,由于φα<,公式右端小于0,只有当 180)(>-+φαθ时左端才能小于0,因此 180>θ,如图所示,如果用窄脉冲触发晶闸管,在α=wt 时刻1T 被触发导通,由于其导通角大于180 ,在负半周)(πα+=wt 时刻为2T 发出出发脉冲时,1T 还未关断,2T 因受反压不能导通,1T 继续导通直到在)(πα+=wt 时刻因1T 电流过零关断时,2T 的窄脉冲2G u 已撤除,2T 仍然不能导通,直到下一周期1T 再次被触发导通。
这样就形成只有一个晶闸管反复通断的不正常情况,0i 始终为单一方向,在电路中产生较大的直流分量;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采用宽脉冲或脉冲列触发方式。
图1-8窄脉冲触发方式1.4建模仿真1.建立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
在 MATLAB 的菜单栏上点击 File,选择 New,再在弹出菜单中选择 Model,这时出现一个空白的仿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绘制电路的仿真模型。
2.在simulink菜单下面找到simpowersystems从中找出所需的晶闸管,交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阻感负载等。
3.将找到的模型正确的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4.参数设置⑴触发脉冲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其中将周期(period)设置为0.02触发脉冲宽度(pulse width)设置为5相位滞后(phase delay)也就是触发角可设为0-0.01之间的任意数,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⑵负载参数设置如果负载为电阻性负载,则将电感(inductance)设为0,电容(capacitance)设为inf,本次仿真中的负载为阻感性,其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⑶电源参数设置电源电压设为220V,频率设为50Hz,相位角设为0,如需改变可另行设置采样时间设为0,⑷仿真器设置为便于观察波形,将仿真时间设为0.06(三个周期)仿真算法(solver)设为ode23t,其他参数设为默认,设置好后的参数如下图所示:2仿真参数设置好后,点击(start simulink)开始仿真,为便于比较,先将负载设为电阻性负载,改变触发角,观察波形变化,不同触发角时的波形如下2.1电阻性负载仿真波形R=10,触发角为0°R=10,触发角为30°R=10,触发角为90°R=10,触发角为150°2.1.1波形分析以上各图分别为触发角α为0°,30°,45°,90°,120°,150°,180°时所得的仿真波波形,,图中第一个波形为触发脉冲的波形,第二个波形为负载电流的波形,第三个波形为负载电压的波形。
当负载为电阻性负载时,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波形一致,随着触发角的增大,波形的占空比减小,电流和电压出现断续。
当触发角为0°时,波形为完整的正弦波;当触发角为度时180°时,波形为一条直线,由此可以说明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的触发角α的取值范围为0°-180°。
2.2阻感性负载(H=0.01)将负载设为阻感性,电感值设为0.1H,改变触发角,观察仿真波形R=10,h=0.01,触发角为0°R=10,h=0.01,触发角为30°R=10,h=0.01,触发角为90°R=10,h=0.01,触发角为150°R=10,h=0.01,触发角为180°2.2.1波形分析以上各图分别为触发角α为0°,30°,45°,90°,120°,150°,180°时所得的仿真波波形,,图中第一个波形为触发脉冲的波形,第二个波形为负载电流的波形,第三个波形为负载电压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