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设计步骤
(完整版)抗滑桩设计与计算

其中,α=
αh2—桩的计算深度(m);
mH—水平方向地基系数随深度而变形的比例系数(KN/m4),其余符号同前。
四.根据桩底的边界条件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桩身各截面的变位(位移),内力及侧壁应力等,并计算确定最大剪力、弯矩及其部位。
矩形桩:Bp=Kf*Ka*b=1.0*(1+1/b)*b=b+1
圆形桩:Bp=Kf*Ka*d=0.9*(1+1/d)*d=0.9(d+1)
③根据选定的地基系数及桩的截面形式、尺寸,计算桩的变形系数(α或β)及其计算深度(αh或βh),据以判断是按刚性桩还是弹性桩来设计。
桩的截面形状应从经济合理及施工方便可虑。目前多用矩形桩,边长2~3m,以1.5×2.0m及2.0×3.0m两种尺寸的截面较为常见。
2比较完整的岩质、半岩质地层
桩身对围岩的侧向压应力σmax(kPa)应符合下列条件:
σmax≤K1/. K2/.R0
式中,K1/—折减系数,根据岩层产状的倾角大小,取0.5~1.0;
K2/—折减系数,根据岩层的破碎和软化程度,取0.3~0.5;
R0—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kPa)。
2桩底支承条件
抗滑桩的顶端,一般为自由支承;而底端,由于锚固深度不同,可以分为自由支承、铰支承和固定支承三种,通常采用前两种。
抗滑桩设计的步骤
1抗滑桩设计计算步骤
一.首先弄清滑坡的原因、性质、范围、厚度,分析滑坡的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
二.根据滑坡地质断面及滑动面处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滑坡推力。
三.根据地形地质及施工条件等确定设桩的位置及范围。
①根据滑坡推力大小、地形及地层性质,拟定桩长、锚固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05 抗滑桩设计

mH B p EI
1 5
KH Bp 4 EI
1 4
式中: KH ——K 法的侧向地基系数,KN/m3 ; Bp ——桩的正面计算宽度,m; mp ——m 法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KN/m4 ; E,I ——桩的弹性模量,KPa,桩的截面惯性矩,m4。
§5.2.2 地基反力的确定
1. 地基反力 桩将滑坡推力传递给滑面以下的桩周岩(土)时,桩的锚固 段前后岩(土)体受力后发生变形,并由此产生反力。 反力的大小与岩(土)体的变形状态有关。处于弹性阶段时, 按弹性抗力计算;处于塑性阶段时,情况比较复杂,但地基反力 应不超过锚固段地基土的侧向容许承载力。 2. 地基反力系数 (1)地基反力系数:桩侧岩土体的弹性抗力系数,是地基承 受的侧压力与桩在该位置出产生的侧向位移的比值。也即单位岩 土体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压缩变形时所需施加于其单位面积上 的力。 (2)地基反力系数的三种假设方法: ① K 法 地基系数为常数,试验获取或查表 ; ② m 法 地基系数随深度呈直线变化; ③ C 法 地基反力系数沿深度按凸抛物线增大,Cx=Cx1/2, C为地基反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抗滑桩设计要求和设计内容
(1)抗滑桩提供的阻滑力要使整个滑坡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同时保证坡体不从桩顶滑出,不从桩间挤出; (2)抗滑桩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桩的断面要 有足够的刚度,桩的应力和应变满足规定要求; (3)桩周地基抗力和滑体的变形在容许范围内; (4)抗滑桩的埋深及锚固深度、桩间距、桩结构尺寸和桩
j
H
A1
x
A2 l 0
x0
m
y
m
抗滑桩实施细则范文

抗滑桩实施细则范文抗滑桩是指通过在地下中部设置一定数量和深度的钢筋桩,利用桩的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来增加地基的抗滑稳定性能。
抗滑桩的实施细则如下:一、前期准备工作1.进行地质勘察,确定地基的地层特征和力学性质,为抗滑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2.编制抗滑桩工程设计方案,包括桩型、桩径、桩长等技术参数。
3.配置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钢筋笼等。
二、施工流程1.桩位标定: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的位置和间距,并进行放线标定。
2.钻孔施工:使用钻孔机进行钻孔,在桩位上钻孔至设计要求的深度。
3.镶设麻袋管道:在钻孔的同时,使用麻袋管道保护钻孔壁,防止土方坍塌。
4.爆破开口:在钻孔下部一定深度处,进行爆破开口,以增加桩的侧摩阻力。
5.钢筋笼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将预制的钢筋进行组装,形成钢筋笼。
6.浇筑混凝土:将钢筋笼下沉至桩底,并通过灌注混凝土进行桩身的浇筑。
7.确认桩身质量:对已浇筑的桩进行质量检查,保证桩的强度和质量。
8.后续处理:对已完成的抗滑桩,进行必要的保养和防护措施,确保其长期使用效果。
三、质量控制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桩的位置和间距。
2.在钻孔施工中,注意保护地层和孔壁的完整性,避免土方坍塌。
3.钢筋笼制作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和焊接。
4.浇筑混凝土时,注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顺序,保证桩的强度和一致性。
5.对已完成桩的质量进行检查,如进行桩身试验和质量抽检等。
6.对已完成的抗滑桩进行必要的保养和防护,确保其长期使用效果。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提示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并合理划定施工区域。
2.施工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帽、防护鞋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施工安全。
3.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排除附近的隐患,如电线、管道等。
4.在进行钻孔和爆破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设置警戒线、限制作业人员数量等。
5.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如正确使用施工设备、材料等。
抗滑桩设计(刚性桩)

(在下面
《计算表 即: ymax 通过计算 表计算可
(my0 2m
A)
0.810 y max
(m) 78.28
(t/m2)
6、剪力
根据公式
Qy
QA
1 2
BP
A
y(2
y0
y)
1 6
BP m
y
2
(3
y0
2y)
,有
最大剪力 位置:令
Qy
QA
BP A y0 y
1 2
BP ( A my0 ) y2
2y)
1 2
BP
A
y
2
0
1 2
BP A'( y
y0 )2
My
MA
QA y
1 6
BP
A
y
2
0
(3
y
y0 )
1 6
BP A'( y
y0 )3
1 12
BPm y3(2 y0
y)
式中:
x、
、M
y
、Q
y
y
--分别为桩身任意截面的位移(m),侧应力(t/m2),弯矩(t.m),剪力(t);
--桩的转角,弧度;
(五)、锚固段桩侧应力及桩身内力计算
1、滑动面地基系数的确定
地基系数K=A+my,A值的大小,与应力释放、地层性质、和附加荷载等因素有关。应力释放需视地质年
代中地层的沉积、卸载。削蚀、夷平和各种营力来考虑(考虑超压密作用)。
A、A'值用换算法求得(如右图示)
A
d1m
1 2
a1m
A'
d2m
1 2
抗滑桩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docx

抗滑桩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docx模板范本1:抗滑桩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抗滑桩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的详细说明,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2. 工程概述此工程是为了增强地基的抗滑性能而进行的抗滑桩施工。
工程范围包括地基勘测、材料采购、施工设计等方面。
3. 施工前准备3.1 勘测与设计- 地基勘测及评估:详细勘测地基巩固性能及承载力,评估施工前需要采取的措施。
- 施工设计:根据勘测结果,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
3.2 材料采购- 桩材选用:选择适合的桩材,并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 辅助设备采购:采购所需要的辅助设备,如起重机、钻孔机等。
4. 施工工艺流程4.1 桩基施工准备- 整理施工场地:将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 设定基准线和基准桩:根据设计要求,设定好基准线和基准桩的位置。
4.2 钻孔施工- 钻孔机械进场与安装:将钻孔机械运送到现场,并进行安装调试。
- 钻孔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钻孔作业,包括钻孔深度、直径等参数的控制。
- 桩坑处理:清理钻孔碎屑,确保桩孔底部干净,并进行压实处理。
4.3 桩基浇筑- 配筋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进行安装,并进行必要的固定措施。
- 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确保完整性和质量。
4.4 桩基灌注与养护- 灌注施工:对桩基进行灌注,确保灌注浆液充分填充桩孔。
- 桩顶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桩顶进行处理,包括砼柱头浇筑、打底等。
- 养护作业:对已完成的桩基进行养护,确保强度和稳定性。
5. 质量控制与安全施工- 质量控制措施: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 安全施工措施:制定安全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6. 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工程勘测报告- 施工设计图纸- 材料采购单据- 钻孔机械安装调试记录7. 法律名词及注释- 抗滑性能:指地基在受到侧向力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不引发地质灾害。
抗滑桩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抗滑桩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一、抗滑桩开挖前准备工作1、抗滑桩平面位置以应根据施工图纸坐标进行放样。
2、整平孔口地面,做好桩区地表截、排水及防渗水工作。
在雨季施工时,孔口应搭雨棚,孔口地面下0.5m内应先做好加强衬砌,孔口地面上加筑适当高度的桩井锁口。
3、备好各项工序的机具器材和桩孔内排水、通风、照明设备。
4、设置好对滑坡变形、移动的观测设施。
5、做好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6、开挖前应做好人行爬梯。
二、抗滑桩的开挖1、抗滑桩开挖必须在旱季进行,间隔两桩、按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跳槽分批开挖,并且每桩浇筑完成7d后,方可开挖相邻桩孔,避免桩坑过多而引起坡体变形增大,影响滑坡体的稳定度。
2、桩孔开挖时,应特别注意安全,桩坑口设置防护措施,包括防土石等杂物掉落和防水等措施;随桩坑下挖,由上而下筑成钢筋混凝土护壁,同时要有保证施工人员上、下的安全措施,包括爬梯、安全绳、照明、通风和必要时抽水等。
3、抗滑桩挖出的土体必须及时清理运至弃土场,严禁就地堆弃。
4、每个桩孔应分节开挖,每节高度宜为1〜1.5m,挖一节应立即支护一节,护壁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
围岩较松软破碎或有水时,分节应较短。
分节不应在土石层变化和滑床面处。
5、孔下工作人员不宜超过2人,必须戴安全帽。
随时测量孔下空气污染浓度,如超过规范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三级标准时,应增设通风设施。
6、孔下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井水抽水泵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7、孔内爆破应采用松动爆破,不得放大炮。
8、挖孔所用设备卷扬机必须覆盖足够的砂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出现倾覆等情况。
9、经理部技术人员应随时检查挖孔设备的工作状态,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
10、桩孔开挖结束时,桩底应用C30混凝土铺底,厚10cm。
11、桩孔在没有开挖时,应采用防护措施,及时掩盖,以策安全。
三、锁口及护壁1、抗滑桩的护壁支护采用C30混凝土。
每挖掘1米时,即立模(木模)灌筑混凝土护壁,两节护壁间空隙不大于25cm,以方便混凝土灌注,灌注后,空隙应立即填满。
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

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抗滑桩专项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设计方案的制定。
勘察工作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土壤情况、周边环境等因素,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施工机具设备的选择等。
二、材料和设备准备。
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抗滑桩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做好材料的保管和验收工作。
2. 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施工机具设备,包括挖掘机、钻机、搅拌机等,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施工效率。
三、施工工艺。
1. 桩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桩基的处理工作,包括清理桩基、修整桩基等,确保桩基的平整度和牢固度。
2. 钻孔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钻孔工作,确保孔洞的直径和深度符合要求,同时要注意孔洞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3. 钢筋加固,在完成钻孔工作后,进行钢筋的加固工作,确保钢筋的数量和布置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钢筋的防锈处理。
4. 浇筑混凝土,在完成钢筋加固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同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四、施工安全。
在抗滑桩专项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五、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测。
包括对材料的验收、工艺的监督、施工过程的检查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六、施工验收。
在抗滑桩专项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施工验收工作。
验收包括对施工质量、施工工艺、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七、施工总结。
在抗滑桩专项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施工总结工作,包括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的施工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以上就是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抗滑桩设计步骤

沙伟奇 2抗滑桩设计步骤 1、选定桩的位置。
一般设置在坡体的前缘。
2、根据滑坡推力,地基土性质、桩用材料等资料拟定桩的间距、截面形状和尺寸和埋置深度 间距:单桩不考虑间距截面形状及尺寸:钢筋混凝土桩的截面形状有矩形、圆形。
当滑坡推力不能确定时,多采用圆形桩。
埋置深度:桩长宜小于35m ,锚固深度约为全桩长的1/2~1/4 3、计算作用在抗滑桩上的各力 滑坡推力:由前步骤计算得知桩前土抗力:滑动面以上的桩前土抗力,可由极限平衡时滑坡推力曲线在设置桩处的值,桩前被动土压力确定,二者选小值。
桩前滑坡体可能滑走时不考虑桩前土抗力。
锚固段岩土体抗力,通常由弹性地基系数法确定。
4、地基反力计算、确定地基系数,K 法,M 法1) 地基反力:yypCB P XyP ——地基反力(KN/m 2) C ——地基系数(kpa/m )pB ——桩的计算宽度(m ) yX——地层y 处的位移量(m )2) 地基系数20()C m y y =+m ——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 n——随岩土类别而变化的比例常数 0y——与岩土类别有关的常数①K 法当n=0,C 为常数,即C K = 适用于较完整的硬质岩层,未扰动的硬粘土和性质相近的半岩质地层。
②m 法当1n = ,0y = 时,C my = ,C 值呈三角形变化规律,适用于一般硬塑至半坚硬的沙粘土、碎石类土或风化破碎呈土状的软质页岩以及密度随深度增加的地层。
参考:表5-1、表5-2 3) 抗滑桩的计算宽度 矩形桩 1pb B =+b ——桩的宽度圆形桩 0.9(1)pd B=+d ——桩的直径5、计算桩的变形系数α或β及换算深度αh 或βh ,来判断按弹性桩 或刚性桩来计算 a) K 法β=1h β≤ 刚性桩1h βf 弹性桩b) m 法α=2.5h α≤ 刚性桩 2.5h αf 弹性桩6、受荷段内力计算,确定滑面处的弯矩(M 0)、剪力(Q 0)按材料力学计算 7、锚固段内力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伟奇201306030107抗滑桩设计步骤 1、
选定桩的位置。
一般设置在坡体的前缘。
2、
根据滑坡推力,地基土性质、桩用材料等资料拟定桩的间距、
截面形状和尺寸和埋置深度 间距:单桩不考虑间距
截面形状及尺寸:钢筋混凝土桩的截面形状有矩形、圆形。
当滑坡推力不能确定时,多采用圆形桩。
埋置深度:桩长宜小于35m ,锚固深度约为全桩长的1/2~1/4 3、
计算作用在抗滑桩上的各力 滑坡推力:由前步骤计算得知
桩前土抗力:滑动面以上的桩前土抗力,可由极限平衡时滑坡推力曲线在设置桩处的值,桩前被动土压力确定,二者选小值。
桩前滑坡体可能滑走时不考虑桩前土抗力。
锚固段岩土体抗力,通常由弹性地基系数法确定。
4、
地基反力计算、确定地基系数,K 法,M 法
1) 地基反力:
y
y
p
CB P X
y
P ——地基反力(KN/m 2
) C ——地基系数(kpa/m )
p
B ——桩的计算宽度(m ) y
X
——地层y 处的位移量(m )
2) 地基系数
2
0()
C m y y
=+
m ——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 n ——随岩土类别而变化的比例常数
y
——与岩土类别有关的常数
①K 法
当n=0,C 为常数,即C K =适用于较完整的硬质岩层,未扰动的硬粘土和性质相近的半岩质地层。
②m 法
当1n =,0y =时,C my =,C 值呈三角形变化规律,适用于一般硬塑至半坚硬的沙粘土、碎石类土或风化破碎呈土状的软质页岩以及密度随深度增加的地层。
参考:表5-1、表5-2 3) 抗滑桩的计算宽度 矩形桩1p b B =+
b ——桩的宽度
圆形桩0.9(1)p d B =+
d ——桩的直径
5、
计算桩的变形系数α或β及换算深度αh 或βh ,来判断按弹性
桩或刚性桩来计算 a) K 法
β=
1h β≤刚性桩
1h β 弹性桩
b) m 法
α= 2.5h α≤刚性桩 2.5h α 弹性桩
6、
受荷段内力计算,确定滑面处的弯矩(M 0)、剪力(Q 0)
按材料力学计算 7、
锚固段内力计算。
根据桩底的边界条件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求
算滑面处的水平位移和转角及其下若干点(刚性桩一般每深1m 取一点,弹性桩0.2m )的侧向弹性力、截面剪力,弯矩等,同时求出最大剪力及其位置,最大弯矩及其位置。
a)K 法
123423412322341222323
41323444444A A A y A A A A y A y A A A
A y A A A A M Q
x x EJ EJ
M Q
x EJ EJ M M Q x EJ EJ EJ
Q M Q x EJ EJ EJ ϕϕϕϕϕβββϕϕβϕϕϕϕβββϕϕϕϕϕββββϕϕϕϕϕββββ⎫
=⋅+
++⎪⎪
⎪⎛⎫=-+++⎪
⎪⎝
⎭⎪⎬⎪=--⋅++⎪⎪
⎪
=--⋅-+⎪⎭
当桩底为固定端时
2
2132334
223
2
42141121234133122
2421421444444A A A A A A M Q x EJ EJ M Q EJ EJ ϕϕϕϕϕϕϕβϕϕϕβϕϕϕϕϕϕϕϕϕϕϕβϕϕϕβϕϕϕ⎫--=⋅+⋅⎪++⎪⎬++⎪
=-⋅-⋅⎪++⎭
当桩底为铰支端时
22
341242
231314231422
3412412223122314444444444444A A A A A M Q x EJ EJ M Q
EJ EJ ϕϕϕϕϕϕβϕϕϕϕβϕϕϕϕϕϕϕϕϕϕϕβϕϕϕϕβϕϕϕϕ⎫++=⋅+⋅
⎪--⎪
⎬++⎪=-⋅-⋅
⎪--⎭
当桩底为自由端时
2
413231422323243342
34122
122223233244444444444A A A A A A M Q
x EJ EJ M Q EJ EJ ϕϕϕϕϕϕϕβϕϕϕβϕϕϕϕϕϕϕϕϕϕϕβϕϕϕβϕϕϕ⎫+-=⋅+⋅⎪
--⎪
⎬+-⎪
=-⋅-⋅⎪--⎭
b)m 法
1111
2322222323333233444423A A A y A A A A f A A A A y A A A A y A M Q x x A B C D EJ EJ
M Q x A B C D EJ EJ M Q M EJ x A B C D EJ EJ M Q Q EJ x A B C D EJ EJ ϕαααϕϕααααϕααααϕαααα⎫
=+
++⎪⎪
⎛⎫⎪=+++ ⎪
⎪⎝⎭⎪⎬
⎛⎫
⎪
=+++ ⎪⎪⎝
⎭⎪
⎛⎫
⎪
=+++ ⎪⎪⎝⎭⎭
1.当桩底为固定端时
12121212231212111212121212212121212A A A A A A M B C C B Q B D D B x a EJ A B B A EJ A B B A M C A AC Q D A A D EJ A B B A EJ A B B A αϕαα--⎫
=
⋅+⋅
⎪--⎪
⎬--⎪
=⋅+⋅⎪--⎭
2.当桩底为铰交端时
131313132313131313131313
132********A A A A A A C B B C D B B D M Q x EJ B A A B EJ B A A B AC C A A D D A M Q EJ B A A B EJ B A A B ααϕαα--⎫
=
⋅+⋅
⎪--⎪
⎬--⎪=⋅+⋅⎪--⎭
3.当桩底为自由端时
34343443
22
34343434
34343434234343443A A A A A A B C C B B B B D M Q x EJ A B B A EJ A B B A C A A C D A A D M Q
d EJ A B B A EJ A B A B ααϕαα--⎫=
⋅+⋅⎪--⎪⎬--⎪
=⋅+⋅⋅⎪--⎭
8、 校核地基强度
9、
绘制作用于桩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10、 对于钢筋混凝土桩进行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