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作文指导4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一事一议”的“事”是指: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一幅漫画、一种说法等。
“一事一议”的“议”是指:从某一角度集中阐明自己的某一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
每个人对材料的看法不同,所以议论的角度也各不相同。
“一事一议”的关键是:看懂材料,从多角度提炼观点,才能展开议论。
如何提炼观点1.看懂原材料,分析材料的含义,概括中心。
2.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即所写文章的论点。
写“一事一议”作文的几个步骤:1.文章开头首先要概述材料(1)抓关键句和词语(2)用简明的语言来概括2.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注意:提出的观点一定要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
常采用陈述性的判断句。
例如:我认为……;我觉得……;我悟出了……;故事说明……等3. 不能就事论事,要联系实际展开联想,由此及彼.4就事论理5.可以回扣材料,收束全文(图见课件)百看不厌对于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已家喻户晓。
而对于乌龟那种执着、认真的态度,更是人们的美谈。
大家敬重他,并以他的故事教育子女。
可是,正由于此,乌龟变了,变得骄傲了。
他停住了前进的脚步,总是洋洋得意地回首自己那已经成为过去的辉煌,所以他再也没有取得过任何成就。
看到这个情景,我想了很多很多。
在我们奋斗的道路上,嘲讽、迫害、挫折、贫困、病残……这些打击也许都不能将我们征服。
可是,有一个“敌人”却容易使我们不攻自溃、不战而降,那就是成功后的骄傲。
骄傲使成功者得意忘形、固步自封,以至于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因此说“成功的考验比失败的考验更严峻”。
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领几十万大军,一举攻下了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
但是,李白成和他的助手们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滋长了安享太平的麻痹思想,把几十万大军闲置于北京城内外,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最终丧失了胜利的成果。
建国初期,以赫赫战功肩负天津党政要职的刘青山、张子善却在敌人的糖衣炮弹面前打了败仗。
他们居功自傲,目无党纪国法。
初中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事”的形式:
“一事是具体的,带有普遍 意义的。如:一个童话、一则真人 真事、一篇文章、一条新闻、一个 事件、一种形象、一幅漫画、一首 诗、一段歌词、一组素材、一句格 言、一个成语、一个典故……
议的要点:
“一议”是对“一事”的分析,是从这
“一事”中揭示出来的深刻道理,或表 扬,或批评。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要 做到:使人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 有很多事物、现象中,包含着不止一个 方面的道理,我们只能选取一个方面进 行议论,决不可“一事二议”、“一事 三议”。
‚别对哨子花太多的钱‛,我把钱省了下来。及至长大成人, 来到大千世界,观察人的一举一动,我遇到了许许多多‚对哨 子付出了太多的钱‛的人。 有的人渴望得到宫廷的青睐,把时间浪费在宫廷会议上, 放弃休息、自由、美德,甚至朋友。我认为,‚这种人对他的 哨子付了过高的代价‛。有的人争名夺利,时常参与政事,忽 视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后因此而堕落。我认为,‚这种人对他 的哨子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 有的守财奴为了敛财致富,不惜置一切舒适、一切与人为 善的快乐、别人对他的尊敬和友谊的欢乐于不顾。我说,‚可 怜的人啊,你为你的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专事寻欢作乐 的人,不努力提高自己的志向或社会地位,忽视健康,只沉溺 于眼前的良辰美景。我说,‚错了,你这样做适得其反,在自 己找苦吃,你对你的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有的人热衷于 修饰仪表,讲究衣着,欲置备美轮美奂的住宅、精雕细琢的家 具和富丽堂皇的马车又力所不能及,结果债台高筑。‚哎呀,‛ 我感叹道,‚他对他的哨子付出了太高太高的代价。‛总而言
结构模式:
概述事件 提出观点
证明论点 结束全文
一、选择有理可讲、有话可说的事件。 在确定事件时,我们必须选择自己身边的事情, 自己熟悉、感受深的事情来写,这样才能使后面的说 理有理可讲,有话可说。 二、学会提炼事实的观点,选择合适的论点。 根据事例提炼观点,要透过事物的表象发现其本 质,通过事件的个性寻找存在于个性之中的共性。也 就是说,本文所写的事只是个例,但它蕴涵的道理却 有普遍意义。当然,事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但不能贪 多,应该将自己最有话可说的某一个观点确立为论述 的中心。一般说来,一篇议论文讲清一个道理就行了。 动笔之前,就要用一句话将要写的事理表述出来,这 就是下一步文章的中心论点。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一事一议_初中作文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一事一议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一事一议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
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1、叙事例、明对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目睹许多事情,这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
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
身边的事情,自己熟悉;感受深的事情,有看法可言。
如同学中出现的助人为乐、自觉参加环保活动及抄作业、过生日请客等现象,都可以成为议论的对象。
选定了确有其感、确有其理的事情,还要明确怎样叙.对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又要简约,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
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
如《实力最重要》一文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损无缺。
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
同样是这件事,《要善于宣传自己》一文则是这样开头的: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
据说这1 / 3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损无缺。
'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
'--原来如此!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
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2、谈看法、说见解一事一议的文章,虽然是由叙生议的,但重在发表议论,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议论,这是一事一议的文章区别于记叙文的本质特征。
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
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
对事情的分析清楚了,议论的内容也就明确了。
一事一议的议,就是针对事情谈见解。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doc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一事一议一、框题解说1. 一事一议的概念:一事一议是较简单的议论文,篇幅短小,结构也不复杂。
其中的“一事”指现实生活中某一件或某一种现象,它是具体的,带冇普遍意义的。
这些事又是人们日常牛活中经常遇到的,但乂是认识不深,处理不当和需要去解决的,或者是需要去弘扬的。
“一议”是对“一事”的分析,是从这“一事”中揭示出来的深刻道理,或表扬,或批评。
无论怎样,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要做到:使人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 一事一议的文章结构:“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
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彳亍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概括事实——提岀论点——证明论点——收束全文二、写法指导一事一议的文章基木写法,一般是以简洁精练的文笔,先要言不烦地介绍事件或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一个要点,一个中心进行议论。
冇很多事物、现象中,包含着不止一个方面的道理,我们也只能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议论,决不可“一事二议”、“一事三议”。
(一)叙事部分。
叙事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牛看法的基础。
议论中的叙述耍注意以下几点:1. 叙事要有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的事情很多,我们要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
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而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C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
2. 叙事耍清处、简约。
対所叙的事情的叙述,既要清处,以便丁•议论,又要简约。
还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
与说理有关的部分要叙述得详一些,反Z, 与之无关的要少叙或不叙。
(二)议论部分〃一事一议〃的文章,总由〃叙〃生〃议〃,但垂在〃发表议论〃。
议论时要注意以下儿点:1. 议论要有针对性。
就是要针对事情谈见解。
针对〃好事〃谈见解,耍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法指导

说理的中心不同, 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
二、分析材料,提炼论点
角度不同,观点不同,论 点也就不同,要从最佳角 度提炼论点。
注意:1、论点的提出要正确鲜明 2、语言表述要简洁、明确 3、用表判断的陈述句
材料一:
一次,苏州师范学院附中的一位学生, 碰到了当代著名小说家陆文夫,学生 便问:“陆老师,我想问你,你是怎 样一举成名的?”陆文夫笑了,幽默 地说:“年轻人,有一举成名的事吗? 你看,那举重运动员举一举打破世界 纪录成名了,可你知道他在这‘举一 举’之前,举过多少举啊!”
材料二的论点:
由此,使人联想到了做 人··哑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 ·· ·· —实力是一个人成功哑人无言是出于无奈,但我们 确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实力 之外,要善于展示、宣传自己, 这可以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功! 《要善于宣传自己》
材料与论点的衔接
……使我认识到了……
议论文写作入门
一事一议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2、能简练的概述材料,并从材料中提炼出 正确的观点; 3、能够恰当的运用论据证明论点;
4、完成一篇简单的一事一议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论点要正确,有意义) 要有根有据(即摆出论据) 能有一些分析(论证过程)
议的要点:
“一议”是对“一事”的分析,是从这“一 事”中揭示出来的深刻道理,或表扬,或批 评。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要做到:使人读 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有很多事物、现象中,包含着不止一个方面 的道理,我们只能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议论, 决不可“一事二议”、“一事三议”。
结构模式:
概述材料
概述材料:要与材料意思相符
概述一: 一次,陆文夫在回答一个人 如何“一举成名”的问题时说: “举重运动员在破世界纪录的 一举前,举过多少举啊!”
一事一议 写作指导

我们应该像王岚那样,敢管“闲事”。 王岚同学管“闲事”留下的疤痕,应该引 起我们深思。要发扬正气,就要批评错误 的说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只有大家 都有正义感,才能有更多像王岚那样的好 同学涌现出来。
“一事一议”议论文的结构:
①叙 ②议 ③联 ④结
简述“一事”
评
论
联想到类论文写作指导
看例文,分析结构 这件事该管 前几天,我在《青年报》上看到这样一则 消息:一个叫王岚的同学在路上看见几个小男 孩用毛毛虫吓唬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她上前用 身体护着小姑娘。男孩们见王岚是个女孩好欺 负,就说:“多管闲事!”当王岚正要去夺男 孩手中的毛毛虫时,不料,另一个男孩拾起一 块小石头,把王岚的前额打得鲜血直流。从此, 在她前额上留下一块疤痕。
叙
注意事项
1、选材典型。 2、叙事简明。 3、如果叙事过详,所占篇幅长, 喧宾夺主,成了记叙文,看不清 楚作者的观点。
一次,苏州师范学院附中的一位学生, 碰到了当代著名小说家陆文夫,学生 便问:“陆老师,我想问你,你是怎 样一举成名的?”陆文夫笑了,幽默 地说:“年轻人,有一举成名的事吗? 你看,那举重运动员举一举打破世界 纪录成名了,可你知道他在这‘举一 举’之前,举过多少举啊!”
比较好的题目
学生自杀之后给人的启示
论大学生自杀事件
小议“没有空调,大学生竟自杀”
论溺爱的后果
生命换来的教训 不能溺爱子女 宠之过 学会自立
例文 人应当从小学会自立
不久前,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某大学的学生刚住校 两天,因为不习惯寝室生活,加上没有空调,竟从六楼 跳下来,当场身亡。
(叙)
据悉,此寝室设施还算完备,每人配备一张写字台 和一个小书架,装有吊扇。但他为什么还要自杀呢?我 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家娇生惯养,没有自立能力的 缘故吧。
【免费下载】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课时建议:1——2课时训练过程:一.活动导入:师:初中生写议论文首先要学习“一事一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三年级议论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写出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做到论点明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
那么什么是“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呢?生:“一事一议”,就是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个问题、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该事对自己的启示。
.导入:有些同学对议论文望而生畏,他们总感到阐述观点、分析问题是件挺神秘的事情。
其实,议论来源于生活,我们在生活中时时要用到它。
比方说,一个3岁小孩,你问他喜欢爷爷还是奶奶,也许他会说“奶奶”,这便是小孩的观点(也叫论点)。
你再问他为什么喜欢奶奶,他也许会说,奶奶不打我,爷爷有时打我(对比论证);他还说,奶奶经常带了去公园玩(举例论证)。
你看,连3岁小孩都街道知道怎样阐述观点,我们怎么不行呢?关键问题在于,不要在些抽象的概念上兜圈子,而应当在生活中学会议论师:文章的特点是就事论理,理从事来。
由此我们知道,一事一议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是将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引出议论,议论以叙事为基础。
因而写好这种文章,关键在于如何将叙议结合,也就是考虑并处理好叙与议的关系二例文导学请大夫云江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
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
”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就昏迷过去了,而且再也没有醒来……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洁无比,厚重无比(简述“一事”)。
这位老人就是夏衍。
谦恭是一种深刻的教养,它扎根于心灵(只一句评论)。
我不禁想起了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人物——老葛朗台(联想到一个反面的例子)。
老葛朗台就要死了,却怎么也舍不得他的万贯家财。
当神父将镀金的十字架贴近他的嘴边,让他亲吻一下好让他的灵魂升天时,他的眼睛突然奇迹般地亮了,还极力做出一个想把那十字架抢过来的姿势,于是,这最后的努力也就彻底地断送他的性命。
一事一议作文构思指导

弄清“一事”“一议”
“一事”是指现实生活中某件事件、某个问 题、某种现象或学习生活中读到的某则材 料,它是具体的,带有普遍意义的。
“一议”是对“一事”评。
“一事一议”的文章由两部分组成
一,叙事部分。 1,叙事要清楚简约。 对所的事件既要清楚,又 要根据说理的需要有所取 舍。 2,叙事要有选择。应 该选择引起大家重视、自 己感受最深的事情来写, 可以是正面的,可以是反 面的,可以是具有时代感 的。
二,说理部分。 1,议论要有针对性。针 对事情谈见解。 2,议论的角度要新颖。 同一件事情应从不同的角 度进行思考,挖掘不同的 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 看法。
如何编拟标题
1,引用借鉴。 2,巧用修辞。 3,借鉴符号。
4,借鉴旧题。
思路导引
1,采用“引—议—联—结”的结构模式。“引”是引材 料,“议”是发议论,“联”是联古今中外的论据, “结”是做结论。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 紧扣材料展开,明确中心论点。随后选用典型论据,采 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是论证具有说服力。结尾又回扣材 料。如《吴汉何尝杀妻》
分析得出:
1,不忘本分,坚守职责。
2,不能贪图享受,要负起自己的责任。
3,不要坐享其成,要坚持奋斗。
一事一议”作文构思指导
—— 正安五中 刘福洪
习作目标
1.要针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有感而发,不 要空发议论。 2.叙事应简明扼要,议论要有针对性,不 要仅仅就事论事,要注意由此及彼、由表 及里,展开联想和思考。 3.掌握记叙文中的是“叙事”与议论文中 的“叙事”的区别。 4.学习几种结构模式,并运用到作文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事一议作文的写法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事一议”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用以指导学生的写作。
2、分步训练,培养学生写一事一议作文的能力,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文章。
学习重点:
叙述与议论的结合
学习难点:
观点的提炼,精当的议论
学习准备:
提供一些记叙文和可以从多角度分析的简短事例
学习:1——2课时
过程:
【板块一、活动导入】
初中生写议论文首先要学习“一事一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三年级议论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写出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做到论点明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
那么什么是“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呢?
“一事一议”,就是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个问题、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该事对自己的启示。
文章的特点是就事论理,理从事来。
由此我们知道,一事一议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是将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引出议论,议论以叙事为基础。
因而写好这种文章,关键在于如何将叙议结合,也就是考虑并处理好叙与议的关系
【板块二、例文导学】
请大夫
云江
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
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
”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就昏迷过去了,而且再也没有醒来……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洁无比,厚重无比(简述“一事”)。
这位老人就是夏衍。
谦恭是一种深刻的教养,它扎根于心灵(只一句评论)。
我不禁想起了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人物——老葛朗台(联想到一个反面的例子)。
老葛朗台就要死了,却怎么也舍不得他的万贯家财。
当神父将镀金的十字架贴近他的嘴边,让他亲吻一下好让他的灵魂升天时,他的眼睛突然奇迹般地亮了,还极力做出一个想把那十字架抢过来的姿势,于是,这最后的努力也就彻底地断送他的性命。
夏衍走了,葛朗台也走了。
但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间的表现居然有这么大的反差,一个绝美,一个绝丑(两相对照,合并议论,爱憎分明)。
读了例文,一事一议文章的写法,你明白了多少呢?这种文体的叙述与记叙文中的叙述有什么区别?议论有何特点?文章模式有什么特点呢?
议论文中的叙述很简洁,少有生动的描述性的语言。
议论都是在叙述的基础之上,自然而发。
观点鲜明。
它的议论往往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引申开去,说明一个普遍意义的道理。
可以说的上是就事论理。
这种文章总是先叙事,在议论,有很强的针对性。
同学们回答得很有自己的见解。
【板块三要点点拨】
1、文章开头首先要概述材料。
用简明的语言抓住关键句和词语去概括。
选材尽量典型,叙事尽量简明。
弥留之际,十分难受,还纠正秘书的“叫”大夫;不文明到给罗汉的手指夹上点燃的香烟,这些都够典型的了(话题作文提供事例,那就没办法选择了)。
叙事过详,篇幅过大,喧宾夺主,成了记叙文,看不清楚作者的观点。
这两篇例文的叙事都比较简明,恰到好处。
一般说来,600~800字的一篇中考作文,叙事部分占200~300字比较合适。
2、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提出的观点一定要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常常采用陈述性的判断句。
例如:我认为……,我觉得……;我悟出了……;故事说明了…….等。
3、找准论点,叙议结合。
议论要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事情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在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
此外,还应尽量展开联想,分析尽量深刻。
在议论部分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反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像第一篇那样,使是非更加分明;也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似的事例,像第二篇那样,使论据更加充分;还可以联想自己的思想与做法,使论述更加真实、亲切。
联想能使分析深刻,讲清道理也能使分析深刻,说实在的,上述两篇例文,因篇幅所限,分析部分都略嫌不足,如果同学来写可以展开些。
4议论的角度要新颖。
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挖掘出不同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5、拟题尽量新颖。
如果不用“请大夫”,而用“要有礼貌”;不用“罗汉也吸香烟吗?”而用“要做文明游客”,主题倒是鲜明了,但不新颖,不能吸引读者,没有留下任何悬念。
6、写作要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
引要简明;议要精当;联要深入;结要有力。
【板块四、实战演练】
学生接着下面的事例写一篇题为《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的议论文。
1987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
有人问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老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老者答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老者的话,代表了到会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
……
【板块五、拓展阅读】
(一)议中学生高消费
现在我们青少年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这些人出门打的士,穿名牌,吃的要贵,用的要高级,他们只讲铺张浪费,不注意勤俭节约。
我认为:这是极不适宜的。
高消费不符合国情。
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
但是,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一些边远地区的少年儿童没钱上学。
在这种情况下,高消费是行不通的。
据国家统计,一年里国人用于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钱,能承办两届奥运会。
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
高消费是一种腐蚀剂。
它使青少年挥霍别人的劳动果实,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辛勤劳动的基础上。
有些青少年为了要一双“耐克”苦求爹妈,这对那些拿工资的家长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我们在学校中上课是不创造价值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珍惜别人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条件。
我们青年人正处于人生最适宜播种理想的时候,切莫沉醉于追求物质享受,折断自己理想的翅膀。
香港的“船王”包玉刚家财万贯,却依然以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
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样一个亿万富翁,买一辆小汽车又算什么,何至于“抠门儿”到这个地步?其实他并不是吝惜那几个钱,而是时时告诫自己切莫贪图享受,追求奢侈生活。
“俭以养德”。
方志敏烈士有这样一句话:“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由此可见,事业离不开俭朴。
物质生活像一面镜子,悬挂在每个青年的面前。
它可以映出胸怀大志,情趣高尚者的英姿,也可以显出贪图安逸,浑噩庸碌者的身影。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过:“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也就飞不起来了”。
我们个人的事业想有所成就,我们的国家想要强大,我们的社会想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提倡俭朴。
尤其是中学生,应该反对高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