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_促进与作者的沟通

合集下载

沟通换位思考范文

沟通换位思考范文

沟通换位思考范文沟通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沟通中,换位思考是非常有益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情感,从而建立更加良好的关系。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实施它。

首先,换位思考可以增加互信。

当我们能够换位思考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建立起对对方的信任。

尤其是在冲突解决中,换位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立场,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

当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对方也更愿意倾听我们,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也理解他们的立场。

那么,如何实施换位思考呢?下面我将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1.想像自己是对方:当你与他人沟通时,想像自己是对方,试图从他的角度看问题。

思考他的感受、需求和立场。

这样,你会更加全面地理解对方,并更好地回应他的需求。

2.倾听并确认:在与他人沟通时,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感受,并用自己的话语反馈对方的意思。

这样,你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理解,还给了对方肯定和尊重的感觉。

3.提问和澄清:在沟通的过程中,积极提问并澄清对方的意图和观点。

这样,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并减少误解的可能性。

4.尝试共情:试图感受和体验对方的情感并表达对方的情感。

这样,你可以更好地连接对方的情感,并提供支持和理解。

最后,换位思考需要实践和耐心。

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技巧,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和自我反省。

但是,它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技能,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的沟通效果和人际关系。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多多尝试换位思考,并享受与他人更好沟通的乐趣吧!。

主题班会—换位思考

主题班会—换位思考
重要性
换位思考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 的相互理解,减少误解和冲突, 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换位思考的背景与起源
背景
换位思考起源于心理学领域,旨在通过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来改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换位思考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技巧 和方法。
起源
换位思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他们强调通 过理解他人的立场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03 换位思考的方法与技巧
CHAPTER
角色扮演法
定义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让参与者扮演不同角色,从而站在不同角度思 考问题的方法。
实施步骤
首先确定需要换位思考的问题或情境,然后让参与者分别扮演不同 的角色,进行模拟或表演,最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注意事项
角色扮演法需要参与者有较高的表演和沟通能力,同时需要有一个 引导者来控制进程和引导讨论。
04 换位思考在班级中的应用
CHAPTER
师生换位思考
1 2 3
理解学生需求
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
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老师需要灵活调整教学 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 水平。
增进师生关系
通过换位思考,老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想法 和感受,从而建立更加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道德与价值观的传递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是培养个体良好品德和 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换位思 考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
确的道德观念。
价值观的传递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 理解他人的价值观和信仰,从而 在交往中更加尊重和理解对方, 促进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和谐共处

换位思考 心得体会

换位思考 心得体会

换位思考心得体会换位思考是指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换位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从而促进沟通和解决问题。

通过换位思考,我认识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首先,换位思考可以增进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目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或不同意见时,我会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试图了解他们的动机和逻辑,这样可以减少误解和误解,增加尊重和信任。

其次,换位思考有助于培养同理心和情商。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可以感同身受,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

这样可以增进我们对他人的情感和情感的理解,加深与他人的情感联系。

同时,换位思考还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情商,提升我们处理复杂情况、解决问题和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

第三,换位思考有助于创造共赢的解决方案。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从而找到更加合理和有利的解决方案。

在团队合作或商业谈判中,换位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双方共享的利益点和互利的方式,实现共赢。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也可以提升我们的谈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换位思考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并找到改进的空间。

同时,换位思考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自己的沟通和关系管理能力,增加人际关系的质量和深度。

当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时,我们会更加敏锐地察觉他人的需求和期望,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待,提升个人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总之,换位思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应对问题的方法,可以增进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同理心和情商,创造共赢的解决方案,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可以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并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人际沟通换位思考原则

人际沟通换位思考原则

人际沟通换位思考原则
人际沟通换位思考原则是指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要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立场、需求和感受。

换位思考原则有助于增进沟通的效果和质量,避免产生误解、冲突或矛盾。

以下是一些应用换位思考原则的具体方法:
1. 倾听:积极倾听对方的意见、观点和感受,不打断对方,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对方的情绪和表情。

2. 积极反馈:在沟通中及时给予对方积极的反馈,鼓励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对方感到被重视和理解。

3. 理解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对方的立场、利益和需求,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行为。

4. 表达共鸣:在合适的时机表达对对方感受的共鸣和理解,让对方感到被理解和认同。

5. 避免批评和指责:在沟通中避免使用批评和指责的语言,尊重对方的意见,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

6. 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如果发现问题或矛盾,可以提出合适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以促进双方的理解和共赢。

总之,人际沟通换位思考原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提高沟通
效果的重要原则,通过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促进双方的理解和共识。

信息对等、换位思考

信息对等、换位思考

信息对等、换位思考信息对等、换位思考: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一、背景介绍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和获取变得越来越便捷。

然而,由于信息的过载和不对称,人们在沟通中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等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传达信息,以实现信息对等,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二、信息对等的重要性信息对等是指在沟通中,双方拥有相同的信息和理解,能够准确地传达和理解对方的意思。

信息对等的实现可以避免误解和歧义的产生,促进有效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关系的质量。

三、换位思考的意义换位思考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意见和立场。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可以摆脱自我中心的视角,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减少冲突和误解,增进和谐与合作。

四、如何实现信息对等和换位思考1. 倾听和尊重:在沟通中,要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耐心倾听对方的需求和问题,避免打断和争辩。

2. 清晰表达:在表达观点和意见时,要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确保对方能够准确理解。

3. 提问和澄清:在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见时,可以适时提问和澄清,确保自己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4. 探索共同点:在交流中,要注重发现和强调双方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为沟通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1. 工作沟通:在工作中,与同事、上司和下属进行信息对等和换位思考,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家庭沟通:在家庭中,与家人进行信息对等和换位思考,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和谐,改善家庭关系。

3. 服务行业:在服务行业,与客户进行信息对等和换位思考,可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满意度。

六、总结信息对等和换位思考是促进有效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方法。

通过倾听、尊重、清晰表达、提问和澄清,以及探索共同点,我们可以实现信息对等和换位思考,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用心倾听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用心倾听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用心倾听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通过用心倾听他人,我们可以建立起更好的沟通和理解,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倾听并不仅仅是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

本文将详细探讨倾听和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并为读者提供一些实践技巧。

一、倾听的重要性倾听是一种尊重和关心他人的表现,通过倾听,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对方的需求、感受和观点。

首先,倾听让对方感到被重视和被关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感。

当我们用心倾听他人时,对方会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真诚,从而愿意与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其次,倾听有助于解决问题和化解冲突。

当我们主动倾听他人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此外,倾听还能够降低沟通中的冲突和误解,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和不满。

最后,倾听有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学习。

通过倾听他人,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观点和经验,开阔自己的思维,增加自己的见识。

倾听可以让我们从他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二、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倾听的核心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

换位思考意味着我们要超越自我,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立场。

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增强我们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换位思考有助于建立起更好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我们会更加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待。

这种关注和尊重会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和融洽。

此外,换位思考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当我们能够换位思考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我们能够更好地预见问题和后果,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三、倾听和换位思考的实践技巧1. 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当他人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诉说自己的困惑时,我们要保持耐心,不要急于打断或给予评价。

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对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换位思考教学反思

换位思考教学反思

换位思考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取代。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教师主动运用自己的教学角色,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本文中,将对换位思考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探讨。

首先,换位思考教学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通过换位思考,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学生的困惑,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只有真正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其次,换位思考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通过换位思考,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换位思考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再次,换位思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灌输和记忆,而换位思考教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换位思考,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学生也能够从教师的思考方式中汲取灵感,培养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最后,换位思考教学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与沟通。

通过换位思考,教师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心理,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质量。

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

总之,换位思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与沟通。

人与人之间换位思考的例子

人与人之间换位思考的例子

人与人之间换位思考的例子换位思考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尽量理解他人的立场、感受和需求。

这种思考方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互相理解和信任。

下面是一些人与人之间换位思考的例子,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1.家庭争执:想象一对夫妻在家庭决策上发生争执。

妻子希望买一辆新的家用车,而丈夫则认为现在换车并非明智之举。

妻子可以试着换位思考,站在丈夫的角度考虑问题。

她可以思考为什么丈夫不希望换车,可能是因为经济压力、财务规划或者其他因素。

理解对方的考虑,她可以更好地与丈夫沟通,寻找解决方案,达成共识。

2.学生与老师:想象一个学生觉得老师对他不公平。

他可以换位思考,试着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他可以思考为什么老师会有这样的行为,也许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全面的信息、有其他考虑因素,或者以为这样做对整个班级有利。

通过换位思考,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师的立场,并尝试以积极的方式与老师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职场冲突:想象在工作场所中发生了冲突。

两个同事对于项目的执行方式存在分歧,并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他们可以试着相互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观点和利益。

他们可以思考为什么对方持有这样的观点,也许是因为他们接收到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经验或者有不同的目标。

通过换位思考,他们可以更好地沟通,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4.跨文化交流:想象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文化中旅行。

当他遇到不同的风俗习惯或者观念时,他可以尝试换位思考,从当地人的角度看问题。

他可以努力理解当地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方式。

通过换位思考,他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避免误解和冲突。

5.社会问题:想象一位政治家面临一个社会问题,例如贫困。

他可以从贫困者的角度换位思考。

他可以思考为什么贫困问题如此普遍,可能是因为社会结构、经济条件或者政策不当。

通过换位思考,政治家可以更好地理解贫困者的需求和挑战,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来解决问题。

这些例子说明了换位思考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 第3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 l 30No 32007年06月Jo ur nal of Y ang tze U niversity(So cial Sciences)Jun.2007收稿日期:20070318作者简介:龚晓宁(1961-),广西三江人,副编审,硕士,主要从事科技期刊编辑研究。

换位思考,促进与作者的沟通龚晓宁(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在期刊编辑活动中,常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其成因有其产生背景条件及主客观原因,要处理该类问题编辑应该换位思考,加强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形成和谐统一的编辑环境。

关键词:期刊;编辑活动;换位思考分类号:B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2007)03-0139-02一、问题的提出期刊编辑活动指的是编辑主体从获取社会文化信息,拟订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发排校样、图书宣传、审读评价、编辑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发生的行为。

编辑活动系统包括三要素:编辑、作者和编辑环境。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期刊的编辑活动过程中,常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例如抄袭剽窃、盗用基金号、一稿多投、研究结果作假、论文署名混乱(包括窃名、争名、挂名)等。

这些不良现象给期刊出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重复发表的问题,一是浪费出版资源,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严重的还会引起版权纠纷;二是影响期刊的声誉,影响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

学术期刊所载论文的原始性,创新性越大,其学术价值越大,期刊所起的作用和所享有的声誉地位也就越高。

有人对挂名发表等署名混乱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1],认为 挂名 者并未参加文章内容的研究与撰写,却以不正当手段在他人文章上署上自己的姓名,不仅侵犯了他人著作权,而且降低了文章与作者对应关系的可信度和评职称的真实性。

同时由于 挂名 现象是不劳而获的行为,它还败坏了文化人特有的奋斗、求是、攀登、攻关、克难、进取的传统风尚。

由于上述不良现象严重干扰学术期刊的正常出版和学术质量,引起编辑行业同仁的广泛关注,已有不少文章谴责这些行为,矛头大都指向作者。

笔者认为,在追究这些作者的主观责任的同时,我们不妨从客观上分析产生的背景,尽可能地消除产生不良现象的环境,促进与作者的沟通。

二、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换一种立场看待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

换位思考在人际沟通上是非常重要的,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

如果我们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考虑,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应全归在作者身上的。

假如我是作者,为何一稿多投:作者的心血急于得到承认,希望早点发文,但又不知道哪个刊物发得早,只好普遍撒网,谁发得快就上谁家。

由于编者缺乏责任心、专家审稿不及时、邮递延误等人为原因,超过国家著作权法规定的时间或与作者双方约定的时间,作者未得到取用通知,合法将相同稿件他投,之后该刊和他刊又都同样刊登,造成了责任在编者的重复出版;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发表,得到社会的承认,除了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愿望外,更重要的是注重报道的时效性,希望期刊编辑能在时效性上为他们争取机会,因此,在向核心期刊投稿的同时,也向其他期刊投同样的论文,以争取更大几率和更短的时间;还有的作者不相信一些期刊编者的评审眼光或对自己稿件质量没有把握,为了提高投中稿件的概率,将文章复印几份,同时投给几家期刊,这样一稿多投,也易造成重复出版[2]。

大环境(国家职称评定制度、考核奖励、晋升的量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化标准,获取学位的必备条件等)的不适宜导致作者急功近利。

首先,科研评价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科研、高校、卫生、出版系统晋升职称都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另外,年度考核及评优也与发表论文数量和发文刊物级别紧密相联;其次,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弊端,为了鼓励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多出成果,许多学校要求硕士生至少在 核心期刊 上发表论文,博士生则要求的篇数更多,方可拿到学位证书(事实上,一个研究生从进校到毕业一般只有3年时间,硕博联读也不过5年,除去一年的基础课程,从开题到完成实验一年时间算是少的,即使这时完成论文投稿,加上期刊的发刊周期,一般情况下很难在答辩之前发表论文)[3]。

换个角度,作者也设身处地为编者着想:政府对学术期刊投入不足,我国的很多学术刊物由于经费不足,出版发行的正常运行颇为困难,随着发文需求量的增加,不少期刊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纷纷缩短刊期,增大发文数量,稿件处理量大增,对一些来稿难免有处理不及时情况。

另外,审稿人审稿时间的拖延,或不愿意审而退回稿件而耽误时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关于盗用基金号、挂名等现象的解剖:由于在期刊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评刊活动中,基金项目所占比例均作为评刊的重要指标,在论文中基金号的作用已被放大,编辑部在采用稿件时对有基金项目的都比较优惠,或是发文时间上优先,或是稿酬优惠,编辑部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有其无奈。

三、沟通无限以上只是换位思考中的极小部分例举,意在提出在期刊编辑活动中,可以通过换位思考,促进沟通。

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了解别人的心理需求,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将沟通进行到底;可以让我们揣摩到对方的心理,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5]期刊的编辑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这个环境包括作者、读者、编者的沟通,换位思考,促进交流犹为重要。

对于编者而言,应注意如下方面事项:1.明确区分不同情况,以开放心态对待冲突一方面,对恶意不端行为的投稿者,要严肃批评,甚至可以采用封杀今后来稿的惩罚措施。

编辑出版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著作权法及有关编辑出版方面的具体规定的宣传力度,让作者了解著作权法规定的稿件处理时限,在时限内一稿多投是品质问题。

抄袭更是道德败坏,甚至要负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对有意一稿多投者,编辑部应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如以后不再发表该作者的任何文章,扣发重复发表论文的稿酬,对给编辑部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其经济责任或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应调整好编辑的心态,从利于作者投稿出发,编辑出版者及作者都应明确哪些情况不属于重复发表现象,以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例如:全文发表后又作为文摘在其它刊物上发表;先以报道的形式在报刊上将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再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在内部资料或无出版号的会议论文集上发表后,又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同一论文以不同的文字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后的科研成果经删节、修改,以通俗的文字发表在科普类刊物上,等等。

2.平等是前提,也是本质编辑人员要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尊重作者的劳动。

编辑多为作者着想,作者写论文不容易,需要尊重、肯定和理解。

编辑应该摸清作者的心思和思路,减少稿件处理环节中的失误,这样才能与作者沟通对话,才能协调修改好书稿。

有人说 编辑拥有作者朋友的数量,应该与其业绩成正比 [4]。

要优化编辑加工程序,尽量及时处理稿件:收稿及时回复,在稿件处理过程中加强与作者的联系,缩短发文周期,审稿有结果后向作者确认是否决定刊发(为了限制一稿多投的现象,收取一定的审稿费可减少编辑部审稿经费的损失)。

编者应在编辑上下功夫,注重排除稿件中的非信息成分,使有限的版面容纳最大的信息量,以此缩短出版时滞,减少重复出版。

特别注意发稿日期,因故延时处理欲采用的稿件,要先与作者联系,问其是否他投别刊,这是杜绝重复出版的又一有效办法。

[5](P2)3.增强编辑的情报意识,提高辨别力现代传播手段的不断提高使防止重复出版的愿望成为可能,利用电子文献进行检索能及时掌握出版情况,避免重复出版。

编辑部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脑管理设备对刊出的稿件进行存档和检索。

4.编辑活动中人性化运作经常与作者联系,通报稿件处理的进程,表示编辑部一直在关注他的稿件,不让人感觉是石沉大海。

作者也应体谅编辑部的难处,有的客观因素是编辑部无法解决的,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应自觉地用道德良心来约束自己,自觉抵制不良现象的发生,特殊情况应主动向编辑部通报。

如已一稿多投,得到某方编辑部的发表通知,要及时告知他方,或在刊发的文中申明,这样可避免一部分重复出版。

(下转第145页)140第30卷第3期石 薇:浅谈佛教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等的心对待每一个消费者、每一个上级、下级或平级,去掉我,体现 无我 的境界。

据调查,2/3的人在处理和判断问题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企业管理者只有心存 无我 的心态,才有 利他 的结果,才能使客户在接受产品的同时,接受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本身,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积极进取、团结敬业、精诚合作的氛围。

佛教的行为规范最为突出。

这些规范传达了僧团人人成佛的理想目标,指出只有按照 众恶莫做,众善奉行 的思想行事才能修成正果。

同时寺庙也建立起了严格的组织机构,在方丈之下有24个序职、24个列职、24个杂职,一般寺庙设有4大堂口、8大职事,分工明确,纪律严明,各司其职,责任到人。

这种戒律管理体系保障了佛教历经千年流传至今,也树立了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企业管理也需借鉴佛教的规章体系,明确高尚的企业目标,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并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从日常工作中来规范员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每位员工的工作有章可循,让企业的管理进入良性运转,才能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目的。

责任编辑韩玺吾Influence of Religiou s C ulture onto Business ManagementSH I Wei(Scho ol of M anagement,Jinan U niversit y,Guang zhou G uangdong528300) Abstract Buddhism cultur e is g radually absor bed into business by manager s.Its culture o pinion is expressed in business manag ement and become part o f it.Key words Buddhism;cultur e;business manag ement;influence(上接第140页)参考文献:[1]赵德富,金虹.对文章 挂名 现象的剖析[J].科技与出版,1997(6).[2]张丽君,熊爱民.论期刊的重复出版[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李松,杨钟红.论文 版面费 ,无处不在的学术腐败[J].记者观察,2005(6).[4]续维国,包广厚,王现.英美两家 百年老刊 给予我们的启示[J].编辑学报,1998(3).[5]周东海,邱小群.换位思考:一个成功的伟大细节作者[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胡号寰Promoting Communication with Author by Thinking in Another PositionGONG Xiao ning(Edit or ial Boar d of Jo ur nal,W uhan Inst itute of T echno lo gy,Wuhan Hubei430074) Abstract Some ex amples o f unseemliness behav ior s in editing jo ur nal were g iven and the backgr ound and causes w ere ana lyzed.T hinking in ano ther po sitio n can decrease the unseemliness behavior s,promo te co mmunicatio n w ith aut ho r and obtain the har monio us edit conditions.Key words journal;edit ion;thinking in ano ther po sitio n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