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课程要点_934301106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第二章第8讲-两个重要极限二课时教案首页

这是因为令u(x)则u0于是
((x)0)
二、第二重要极限: =e4根据数列收敛准则可以证明极限 存在
设 现证明数列{xn}是单调有界的
按牛顿二项公式有
比较xnxn1的展开式可以看出除前两项外xn的每一项都小于xn1的对应项并且xn1还多了最后一项其值大于0因此
《高等数学》课程课时教案
课题名称
第八讲两个重要极限(二)
课次
8
授课日期
10.20(1、2)
10.21(1、2)
10.21(3、4)
10.24(3、4)
授课班级
14热电1
14化工
14化设
14煤化
授课地点
14热电1
14化工
14化设
14煤化
教学目标
与
教学要求
1.会用第二重要极限求极限。
2.理解第二重要极限的推广形式。
例1求 10min
解:
例2求 8min
解:令 则 当 时, 所以有
例3求 6min
解:
例4求 10min
解:令
解得 当 时,
例5求 6min
解令tx则x时t于是
或
总结:1、 5min
2、 ((x)0)
课后作业
P36:45 46 47.
教学反思
重点难点
及
解决办法
重点:第二重要极限的应用。
解决办法: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学生有针对性的做典型习题。
难点:第二重要极限形式的推广。
解决办法:用对比法推广第二重要极限。
教学设计
引课:上节我们学了第一重要极限,今天我们再学用第二重要极限求极限
的方法。5min
培训资料全面介绍培训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点

培训资料全面介绍培训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点在进行任何培训活动之前,全面了解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要点至关重要。
培训资料是帮助学员获取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关键资源。
本文将对培训资料的详细内容进行全面介绍,为读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培训资料的定义和作用。
培训资料是指为培训课程准备的各种材料,包括教材、课程大纲、讲义、案例研究、练习题等。
这些资料旨在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培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指导。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培训资料的内容和学习要点。
培训资料应当根据特定课程的目标和学员的需求来设计和编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培训资料内容和学习要点:1. 课程大纲:课程大纲是整个培训课程的纲要和框架。
它应该清晰地列出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
学员可以通过阅读课程大纲来了解培训的整体架构,并为学习做好准备。
2. 教材:教材是培训课程的核心资源。
它提供了详细的知识和概念,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相关主题。
教材应当具备清晰的结构和逻辑顺序,并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以便学员可以轻松理解和吸收知识。
3. 讲义:讲义是对教材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
它可以包括额外的实例、图表、表格等,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讲义应当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可以起到重点知识点的概括和总结作用。
4.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培训中常用的学习工具。
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拟的案例,学员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案例研究应当具有实际意义,并能够激发学员的思考和主动学习。
5. 练习题:练习题是培训中的重要学习资料。
它们用于巩固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练习题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案例分析等不同形式,帮助学员自我评估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培训资料还可以包括其他补充性资源,如参考书目、学习链接、学习小组讨论等。
这些资源为学员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渠道和互动机会,有助于拓展其知识和视野。
高中数学理科基础知识讲解《93圆的方程》教学课件

考点3
考向4 建立目标函数求最值问题例6设圆x2+y2=2的切线l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B,当|AB|取最小值时,切线l的方程为 . 思考如何借助圆的几何性质求有关线段长的最值?
x+y-2=0
--
考点3
考向5 利用对称性求最值问题例7(2019河北衡水联考,14)已知A(0,2),点P在直线x+y+2=0上,点Q在圆C:x2+y2-4x-2y=0上,则|PA|+|PQ|的最小值是 . 思考如何求解折线段和长的最值问题?
9.3 圆的方程
--
知识梳理
1.圆的定义及方程
定点
定长
(a,b)
r
--
知识梳理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点M(x0,y0),(1)(x0-a)2+(y0-b)2 r2⇔点在圆上; (2)(x0-a)2+(y0-b)2 r2⇔点在圆外; (3)(x0-a)2+(y0-b)2 r2⇔点在圆内.
--
考点3
对点训练3(1)(2019湖南长沙模拟,14)已知圆(x+2)2+y2=1,则x-2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4)(2019安徽六安一中模拟,14)已知点P(x,y)为圆x2+y2=1上的动点,则x2-4y的最小值为 .
-4
--
考点3
--
考点3
--
考点3
(3)因为动点P在直线a:x-2y-2=0上,动点Q在直线b:x-2y-6=0上,直线a:x-2y-2=0与直线b:x-2y-6=0互相平行,动点P在直线a上,动点Q在直线b上,所以PQ的中点M在与a,b平行,且到a,b的距离相等的直线上,设该直线为l,其方程为x-2y+m=0,
课程的知识点总结

课程的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导论本章将介绍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目标,包括课程的背景和意义、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要求等内容。
学完本章后,学生应该对整个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章:数据结构概述本章将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数据结构的定义、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等内容。
学完本章后,学生应该对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章:线性表本章将介绍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和常用操作,包括顺序表、链表、栈和队列等内容。
学生应该掌握线性表的定义和特点,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和操作方法,并能够运用线性表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树和二叉树本章将介绍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二叉树的定义和性质、二叉树的遍历和线索化等内容。
学生应该掌握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熟练掌握树和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和操作方法,并能够运用树和二叉树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图本章将介绍图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图的定义和术语、图的存储结构、图的遍历和最短路径求解等内容。
学生应该掌握图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熟练掌握图的存储结构和操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图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排序本章将介绍排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内容。
学生应该掌握不同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熟练掌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第七章:查找本章将介绍查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顺序查找、折半查找、哈希查找、二叉查找树等内容。
学生应该掌握不同查找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熟练掌握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查找算法。
第八章:高级数据结构本章将介绍高级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堆、图的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哈希表、并查集等内容。
学生应该掌握不同高级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熟练掌握高级数据结构的操作方法,并能够运用高级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习课2课件-课程总复习V

串联复习法
总结:串联复习法是一种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复习 的方法,通过将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 解和记忆。
04
复习计划
每日复习计划
01
早上复习
每天早上花费30分钟时间,对 前一天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强化记忆。
02
下午巩固
下午利用课余时间,对上午学 习的知识点进行巩固,确保掌
握。
03
晚上总结
晚上临睡前,花10分钟时间对 当天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形成知识体系。
周复习计划
周四
对上周学习的知识 点进行复习,强化 记忆。
串联复习法要求学习者在复习时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串联 ,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比较和联系不同知识点,学习者可 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提高记忆效果。
模拟考试法
总结:模拟考试法是一种模拟真实考 试情境进行复习的方法,通过模拟考 试可以检测学习者的掌握程度和应试 能力。
VS
模拟考试法要求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模拟试卷,通过模拟考试的过 程,学习者可以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 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复习策略,提 高应试能力。同时,模拟考试也可以 帮助学习者适应考试压力和时间限制 ,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介绍学习论坛,鼓励学生 参与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和疑问。
学术网站
推荐相关学术网站,为学 生提供前沿学术信息和研 究成果。
THANKS
重点知识回顾
深入理解核心内容
对课程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深入复习,把握其内在逻辑和关联,能够在实际问题中 加以应用。
高数2课程简介.doc

贵阳学院课程介绍填表单位:机电系 ____________ 填表时间:2010.2课程编号140049、140322周学时4总学时72课程名称高等数学(2)学分4开课单位机电系授课教师王娟、ID荣亮、梁昱先修课程是丿否授课对象本科V 专科所属领域人文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文学与艺术课程属性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劳动课活动课体育与社会交往其他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公选课课程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学正日益成为各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高等数学是近代数学的基础,是理科各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管理、人文科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门课程。
因此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处理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以微积分学为核心内容,首先介绍了微积分研究的对象--函数及微积分研究的重要基础--极限论。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的连续、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的概念、理论和应用,多元函数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空间解析儿何和向量代数,并介绍了微积分学的有关理论的应用。
作为微积分学的延伸和应用,本课程在最后介绍了概率统计和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解法。
在安排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要求的过程屮,必须认真处理好继承和更新的关系,通过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常握微积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1'可想象能力,计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多年的反复实践、研讨和修订,我们的教学具有了以下特点:1・注重数学素质: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为第一。
09民法专题二侵权责任法第一讲、第二讲

(二)侵权责任与国家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没有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 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 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 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 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属于《国家赔偿法》赔偿事由的,依照《国 家赔偿法》的规定处理。
(三)侵权责任与责任保险的关系
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依法应 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责任保险强化了对受害人的救济、分担 了加害人的责任、削弱侵权责任的预防 和惩戒功能;但责任保险制度不能取代 侵权责任制度
《侵权责任法》第6章关于机动车交通事 故侵权责任一章第48到53条强制责任保 险的规定
每次使用一个课时共6次组1组1第四章34条35条用人者责任组2第四章36条网络侵权责任组3第四章3740条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及教育机构的责任组4第五章产品责任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组5第六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组6第十一章物件损害责任第四章34条35条用人者责任第一讲侵权责任概述侵权?侵权?侵权行为?侵权责任?侵权责任与其他责任之间的关系真题练习?真题练习一受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权利或者利益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组1、第四章 34条-35条用人者责任 组2、第四章36条网络侵权责任 组3、第四章37-40条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 责任及教育机构的责任 组4、第五章 产品责任 第七章 医疗损害 责任 组5、第六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组6、第十一章 物件损害责任
第一讲 侵权责任概述
侵权 侵权行为 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与其他责任之间的关系 真题练习
课程讲解示范

课程讲解示范第一节课:编程的基本概念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介绍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编程语言的分类。
编程是指通过编写一系列指令来告诉计算机如何执行特定任务的过程。
编程语言是一种人与计算机交流的方式,常见的编程语言有Python、Java、C++等。
我们将重点介绍Python语言,因为它易于学习且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第二节课:编程环境的搭建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如何搭建编程环境。
编程环境包括代码编辑器和解释器/编译器。
我们将使用Anaconda作为代码编辑器,它集成了Python解释器和许多有用的库。
通过安装Anaconda,我们可以轻松地编写和运行Python代码。
第三节课:变量和数据类型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变量和数据类型的概念。
变量是存储数据的容器,可以通过给变量赋值来保存数据。
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布尔型、字符串等。
我们将学习如何声明变量和使用不同的数据类型,以及如何进行基本的数值运算和字符串操作。
第四节课: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
条件语句用于根据条件的真假来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常见的条件语句有if语句和switch语句。
循环结构用于重复执行相同的代码块,常见的循环结构有for循环和while循环。
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来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第五节课:函数和模块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函数和模块的概念。
函数是一段可重用的代码,可以接受参数并返回结果。
模块是一组相关的函数和数据的集合,可以通过导入模块来使用其中的函数和数据。
我们将学习如何定义和调用函数,以及如何创建和使用模块。
第六节课:文件操作和异常处理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文件操作和异常处理。
文件操作包括读取和写入文件,我们将学习如何打开文件、读取文件内容和写入文件内容。
异常处理用于处理程序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try-except语句来捕获和处理异常。
第七节课:面向对象编程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风景园林学导论
2013-2014秋季学期
授课教师:杨锐
讲课要点
第二讲:现代风景园林学的创始阶段
1 境其地之“其”
思想者-实践者
1. Downing, Andrew Jackson(1815-1852)
2. Olmsted, Frederic Law, Sr., 1822-1903
3. Calvert Vaux (1824-1895)
4. Eliot Charles(1959-1897)
5. Olmsted, Frederic Law, Jr., (1870-1957)
6. Jekyll, Gertrude 1843-1935
7. Shurcliff, Arthur Asahel(1870-1957)
8. Frarand, Beatrix Jones, (1872-1959)
9. Hubbard, Henry Vicent (1875-1947)
10. Peets,Elbert, 1886-1968
2 地境的拓展
从庭院到公园再到国家公园
从庭院到乡村再到城市
从庭院到城市居住区到机构园林
从庭院到校园
从建设性用地到保护性用地
3 境道
唐宁的思想与贡献
• 乡村景观和乡村建筑的营建
• 为中产阶级服务的景观设计
(“apostel of taste”)
• 美国的“公园之父”
奥姆斯泰德的贡献
• 美国“风景园林学之父”
• 公园-公园道-公园体系-国家公园-(保护地体系)
• 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
• 对城市规划的贡献。
其他先驱的思想与贡献
• Eliot的翡翠项链和生态思想
• 小奥姆斯泰德的城市设计思想
• 哲基尔的“建筑与园林一体化”设计思想
• 阿瑟·舒克利夫的历史场所保护
• 文森特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思想
4 境法
2
• 从Landscape Gardening到Landscape Architecture
• 规划方法的介入
• 城市设计方法
• 多专业合作
• 遗产保护方法的起源
4 境理
• <论造园学的理论与实践A Treatise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andscape
Gardening>
• <园艺师,乡村艺术和乡村品位>(The Horticultuirst, and Journal of Rural Art and
Rural Taste)
• 《乡村住宅建筑学》
• <别墅与农舍(Villas and Cottages)>
• <美国六座旧乡村别墅(Six Old American Country Seats)>
• <景观设计研究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dscape Design)>
•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1925>
• Peets,Elbert, 1886-1968
<城市艺术>.
5 境术
• Haha ;桥梁技术的应用 ;铸铁工艺的引入;立体交通的萌芽;水资源和风景资源的保护
和管理;鸟瞰图的作用 ;园艺的作用
6 境用
• 中产阶级;城市居民与乡村居住者;富人与穷人;大学师生;业主(包括设计师本人) ;男
性与女性;政府与机构
7 境制
•
社会:中产阶级的力量;政治:民主与议会的作用;经济:富人要做出贡献,同时给与
回馈
8 境象
•
尺度的变化;从点到面再到线;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影响;哲基尔的绚丽与法兰德的优雅;
美国城市郊区面貌的形成; “美丽的”与“如画的”
9 境意
• 自然;大气磅礴;朴素亲切,以人为本;多样统一
思考题:
1. 城市和乡村的理想模式是什么?乡村以及乡土景观对于人居环境有什么重要性?
2. “Picturesque”在风景园林学中到底是什么含义?与“Beautiful”有什么样的区别?
3. 景观规划设计为谁服务?
第二讲课外阅读文献
:
1. Norman T. Newton, Design on the L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267-289.
2.
Elizabeth Meyer. Situating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m Theory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
Reader). Edited by Simon Swaffiel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2. (有中文翻译版本,希
望同学们中英文对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