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10大要点和13个步骤

质量管理10大要点和13个步骤
质量管理10大要点和13个步骤

质量管理10大要点和13个步骤

2017-06-05

质量管理的十大要点,对比一下你的工作,做到了吗?

10大要点

1.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对

有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解决,不要等到工人做完了或等到最终检验时才发现,这样太晚了。

如果问题没有在第一时间加以解决,最终将导致产品不良,返工,客人退货,工厂的损失就会相当大,在每一个环节或每一道工序上实施和执行严格的进料检验和制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基中包括在生产线上每一种零部件和材料的加工处理。请注意,第三方检验公司不会发现许多错误,即使是他们发现了,这也太晚。

2.没亲眼看见结果就不要装样子

不要只是告诉你的员工做这个做那个,有些人会听从你

的,但大多数人不会,你必须不断地用你的眼睛去看,去检查,去纠正和指导,不要只是告诉你的员工应该怎么样去做,你应该深入现场一线一遍一遍去看,去观察,去检查员工是否在按照你的要求操作,你必须不断地指导和纠正你的员工,反反复复地去指导和纠正,直到正确的操作变成他们的条件反射,变成他们的工作习惯。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3.不要以为有了模具和夹具就不会出现错误

如果你的模具或夹具是错的,那么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都是错的。要想办法将你的模具和夹具设计成工人只能按照你设计的唯一的,正确的方式放置待加工工件而没其他的选择。

让模具或夹具来控制工人的操作,不要指望让工人来控制模具或者夹具。因为,不管你告诉工人多少次应该怎么去做,有些人会听,但大多数人都不会听。把每天校准夹具的检查机器设备作为一项必须要做到的工作落实安排一个责任人,并且作为部门主管必须亲自检查的一项工作,并做好记录。

4.你怎么知道?

在每天的管理工作中,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你几乎总是会得到合适的回答,然而,实际上是没有人真正知道问题的真相。不要简单地把得到的回复作为正确的

答案,你必须对员工进行持续的培训并亲眼见证他们的确是在正确地做事。必须进行内部审核,建立完善地内审制度以确保工人遵守工厂的标准作业流程。

在工厂内部的实验室测试必须是科学的,可靠的,并且,测试的记录必须能够根据测试日期和批号追究踪到生产线上的零件和产品,否则,该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就跟样品测试一样了。如果他们不能反映大货生产的质量水平,就失去了测试的意义,大货生产的质量就失去了保障。

5.永远不要假设

不要想当然的回答:“我们以前从未有过任何问题,为什么要担心……..”。不要等到出现问题之后才采取行动,或认为问题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要想办法去预防问题的可能发生。不要依靠“关系”(即你认识或熟悉的)来控制供应商的零部件和材料的质量以及品质的稳定性。

要严格实施与操作进料品质检验(即IQC),必要时,一些材料或零配件需要进行全检,有些材或零配件要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抽检,还有一些需要拿到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的要追究踪到具体的进货批次,批号,使用在具哪个合同单号上,如果测试结果不通过,就需要更换或停用那个特定批次的零配件或原材料,要坚持使“先进先出”(FIFO)的物料控制原则。

6.运用基本常识

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需要很高深的知识或技术,许多问题并不需要花钱就能改正。你只需要每天花时间去现场看,不断地观察就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有什么动作不合理或看起来很愚蠢,那么它很可能是错的。

7.创造环境

创建一个稳定的,合理的工作环境来管理你的员工及减少人为操作错误。

不要指望工人来控制环境,也不要指望工人会听从。采取合适的方法使工人的工作更加简便容易,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强产品的工艺稳定性,减少错误的发生,给所有的工作台面,推车,货架等都安装上衬垫,以尽量减少线上组装和包装过程中对零件和产品的损伤。

如果衬垫有磨损,必须及时进行更换,所需要的地方,都要做好衬垫防护,而不能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要将每一件要求的事情做好,并检查到位。给工人提供合适的,使用性能良好的工具,以便他们可以把工作做好,确保工人工位具备良好的照明,使他们可以看清楚他们在做的工作。

8.严格执行现场“5S”

保持所有的工作区域清洁、整齐。将容易产品灰尘的工作区域和那些必须要保持清洁的区域分开,要求所有的工人在就餐后及上完厕所后,在重新返回工作岗位前要洗手。上岗前要戴上发套或工作帽,避免头发掉落在产品上,在某些

特定的工序,要求所有工人戴上手套,包括管理人员,要确保该工作区域没有老鼠和昆虫之类。

每日工作结束前,给工人留出10-15分钟时间让他们把自已的工作区域打扫干净(打扫时间列入上班时间,有工资)。这样,第二天上班时他们可以在清洁的环境里开展工作,而且能养成工人良好的现场清洁管理习惯。

9.授权和鼓励

授权并鼓励你的各级员工发现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报告。

这意味着你应该准许并鼓励你的工人说话,提供意见,指出问题,不要让员工觉得:“只有老板可以说话”或“老板永远是对的”。要鼓励并奖励你的员工提供意见和建议来防止问题发生而不是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去掩饰和隐瞒问题,如果员工帮助工厂减少了浪费和返工的人工损失,要给予其物质上的奖励以表扬和鼓励他(她)们。

不要用恐吓、等级管理、或者罚钱,虐待、辱骂等这些典型的中国式管理方式。这样做就没有愿意说话,愿意发表意见了,错误也就继续延续,问题就会持续不断发生。这种开放和非开放等级的管理风格只能从高层开始,其他各级管理人员也必须学会这种风格。

10.制订高标准

无论你的客户有没有要求,你都应该采取高标准要求自

已,不要为你做不出“完美”的产品找借口。即使有些产品由于手工制作的原因,确实不能实现100%的完美,如果你用这个理由降低标准,那么你的下属每个人都会降低他们的标准。

如果你的目标是100%完美,并且从各个方面都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那么最终成品的质量将更接100%完美的目标。要追求高标准,摈弃低标准,从你做起,从各级管理人员到普通工人都要转变观念,学会制订并追求高标准。

13个步骤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十三个步骤:

1.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过程和职责

4.对每个过程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性确定测量方法

5.运用测量方法以确定每个过程的现行有效性

6.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7.寻找提高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机会

8.确定并优先考虑那些提供最佳结果的改进

9.为实施已确定的改进对战略,过程和资源进行策划

10.实施改进计划

11.监控改进结果

12.对照预期结果,评价实际结果

EPC项目质量管理要点

EPC项目质量管理要点 一、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我单位将在总包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技术部、质量管理部与材料设备部,全面负责该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各分包单位应成立相应质量机构,协助总包搞好该分包单位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开展全面质量检查与质量问题分析会,各分包定期向总包提交质量月报表,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应用科学的数理 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工程质量发展趋势,通过利用组织、技术、合同、经济的措施,达到“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有效控制,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机构 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机构作为工程质量创优的组织机构,其设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运转。 该机构就是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总工负责,以质量管理部为主体,工程部、技术部、材料设备部参加的质量责任落实的质量管理体系,整个体系协调运作,从而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形成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总工与项目副经理监控,职能部门执行监督,专业分包严格实施的网络化质量体系。 三、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根据本单位《质量保证手册》,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写作业指导书与质量检验计划,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明确质量职责,确定项目创优计划,制定相应的质量制度。 四、对各分包的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我单位将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全员参与质量控制管理,对各专业分包单位施

工质量作全过程、全方位监控。 将各专业分包工程按“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划分,对各阶段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与流程图,在各阶段对分解目标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过程进行循环操作(即PDCA循环)。分包施工过程中收集、整理质量记录的原始记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质量状况与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对各工序施工质量作持续改进,通过工序施工质量控制整体质量。 2、总承包质量控制流程 总包质量控制流程图就是总包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规范总、分包之间质量管理行为的重要方式。 3、施工准备阶段的总包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阶段总包质量控制的目标 ①对尚未进行招标的分包工程,择优选取分包单位。 ②对通过招标确定的分包单位指导与帮助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机构,督促分包单位配备的人员、设备、材料等满足质量技术要求,使各项技术文件、资料及施工现场正常交接,以便分包单位能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 (2)施工准备阶段的总包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 ①参与业主组织的分包招标,优选技术、管理先进的分包单位。 ②组织召开各分包单位参加的技术交底会,将有关设计文件、总包管理依据与程序、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向分包作详细的书面交底。 ③组织有关单位对施工现场的主要坐标、轴线、标高、施工环境及相关技术资料进行交接,确保分包能及时、正确、有序地开展工作。 ④对分包单位的进场报告、开工报告进行审查,确保其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人力

如何制定质量管理规定

如何制定质量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逐步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二质量管理的权责 (一)总经理室为本厂质量管理的领导部门。工艺部门为全厂质量管理的技术部门。 (二)本厂实行“部门内部控制,相关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原则。 (三)各项质量标准与检验规范由工艺部门制订,由总经理室发布。 (四)部门内部质量控制措施由各部门制订、发布。报总经理室备案。 (五)总经理室制订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考核措施并组织落实。 (六)质量异议的最终裁决由总经理负责。 三工艺部门应制订下列质量文件: (一)原材料及外协加工配件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二)在制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三)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四)工序操作标准; 四质量文件的修订 (一)各项质量文件若因①机械设备更新②技术改进③流程改善④市场需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可以予以修订。 (二)工艺部门每年年底前至少重新校正一次,并参照以往质量管理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检查各项标准及规范的合理性,进行修订。 五产品质量确认 下列情况要求质量确认:

(一)批量生产前的质量确认。 (二)客户要求质量确认。 (三)客户来图来样。 六质量管理作业实施要点 A 进料检验作业实施要点 (一)需用部门依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并将进料厂商、品名、规格、数量等,填入检验记录表内。 (二)判定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示"合格",办理入库手续。 (三)判定不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示"不合格",填妥检验记录表及验收单内检验情况。并即将检验情况通知采购部门,由其依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特采。 1.不需特采,即将进料加以标示"退货",并于检验记录表、验收单内注明退货,由仓储人员及采购单位办理退货手续。 2.需要特采,由综合部经理批准,将进料加以标示"特采",并于检验记录表、验收单内注明特采处理情况,办理入库或扣款等有关手续。 (四)检验时,如无法判定合格与否,则请工专业人员会同验收,会同验收者需在检验记录表内签章。 (五)检验时,抽样应随机化,并不得以个人或私人感情认为合用为由,予以判定合格与否。 (六)回馈进料检验情况,将供应商交货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登记于该供应商交货质量记录卡内,每月汇总制作供应商质量月报表报总经理室。 B 制程质量管理作业实施要点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2015版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注: 1、4.1、4. 2、6.1为管理层主管总体策划性条款; 2、7.1.6组织的知识:管理层和各个区域均涉及; 3、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一般不属于不适用条款 第一部分各部门审核要素分布 一、管理层 Q/E: 4、组织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理解相关方需求与期望 4.3确定管理体系范围(含质量管理体系不适用要求:设计开发一般不可以不适用;确定外包过程) 4.4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1领导作用 5.1.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2 以顾客为着焦点(Q) 5.2方针 5.2.1制定方针 5.2.2沟通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 6.1.2Q/6.1.4E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2 目标及其实现策划 6.2.1目标 6.2.2实现目标的措施策划 6.3变更策划 7.1资源 7.1.1总则 7.1.6组织的知识 7.4信息沟通 7.5.1文件化信息总则 9.1.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 9.3 管理评审 10.1改进总则 10.3持续改进 二、企管部 E/O 6.2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 质量与环境目标 6.2.2实现管理目标的策划 7.1资源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7.1.6(Q)组织的知识(包含环境方面知识) 7.5形成文件的信息 8.1Q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6Q产品和服务的放行(国家监督检验) 8.7Q不合格运行输出的控制 9.1.3Q分析与评价 9.2内部审核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6.1.2E环境因素 8.1E 环境运行策划和控制 三、安全环保部(含污水处理场) E 6.1.1E总则 6.1.2E环境因素 6.1.3E合规性义务 7.4E信息交流(新版标准的重点) 8.1E 环境运行策划和控制 8.2E环境应急准备与响应 9.1.1E环境绩效监视、测量与分析 9.1.2E环境合规性评价(含组织知识管理) 10.2E环境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四、技术部门 7.1.6Q 组织的知识 8.5. 1Q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6Q变更控制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理解相关方需求与期望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2Q/6.1.4E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8.3Q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6.1.2E环境因素 8.1E 环境运行策划和控制 五、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管理) 7.1.3Q基础设施 7.1.4Q过程运行环境 7.1.6Q组织的知识 6.1.2E环境因素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要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个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任何一个组织都要依存于他们的顾客。组织或企业由于满足或超过了自己的顾客的需求,从而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和源泉。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为中心,不断通过PDCA 循环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领导的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二大原则是领导的作用。一个企业从总经理层到员工层,都必须参与到质量 管理的活动中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国的《质量管理法》中规定,质量部门必须由总经理直接领导。这样才能够使组织中的所有员工和资源都融入到全面质量管理之中。 ◆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三大原则就是强调全员参与。在70年代,日本的QC小组达到了70万个,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注册的QC小组已经超过了1500万个,这些QC 小组的活动每年给我国带来的收益超过2500亿人民币。因此,全员参与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核心。 ◆过程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四大原则是过程方法,即必须将全面质量管理所涉及的相关资源和活动都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管理。PDCA循环实际上是用来研究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系统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五个原则是系统管理。当我们进行一项质量改进活动的时候,首先需要制定、识别和确定目标,理解并统一管理一个有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由于产品生产并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因而需要我们组织所有部门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六个原则是持续改进。实际上,仅仅做对一件事情并不困难,而要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千上万次都做对,那才是不简单的。因此,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以事实为基础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乎逻辑和直观的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作为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也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背离了事实基础那就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七个原则。 ◆互利的供方关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八大原则就是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和供方之间保持互利关系,可增进两个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基础,谋取更大的共同利益。因此,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已经渗透到供应商的管理之中。

质量管理体系考试复习要点

质量认证体系课程复习要点 1、写出2008版ISO9000族标准的四个核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2、试简述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见书本第11页 3、QMS通常使用哪几种类型文件? 质量手册;质量计划;规范;指南;形成文件的程序;作业指导书;表格;记录。 4、对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必须要对如下四个问题进行评价 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和适当规定?职责是否予以分配?程序是否被实施和保持?在实现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5、试述质量定义?举例说明“明示要求”和“通常隐含”的要求。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明示的可以理解为是规定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例如银行对顾客存款的保密性、化妆品对顾客皮肤的保护性等。一般情况下,顾客或相关文件(如标准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的规定,供方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作出规定。 6、试述过程、产品、程序的概念? 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产品通常包括四类,如服务类产品对每一项而言应具备三要素:即供方、顾客和发生在供方与顾客之间的活动。许多产品都包括四类中的二类,如餐饮服务中包括了硬件(菜肴)和软件(顾客点菜的信息)但餐饮服务中主导产品仍是服务。 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中也包括三个要素:输入、输出、活动;过程与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序;组织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确定为增值所需的直接过程和支持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接口、职责和权限)这种关系通常是用流程图来表示的。 程序是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为了高效地获得所期望的输出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当形成文件时程序文件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和如何做;应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一个组织程序文件多少与详略程序取决于组织的规模、产品的特点、过程的复

质量管理部门管理要点

质量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不仅影响到工作效率,职责错位还容易导致人心不稳。 第一:质量管理部门管理要点、职责和岗位设置 1、质量管理组织内部管理要点: ·应有文件化的品管组织和隶属关系; ·品管内部的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职位说明书); ·文件化的品管权限-如原料,半成品,成品放行权等; ·有培训计划和培训执行记录; ·有内部奖惩制度,并与工资挂钩; ·要对产品质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与部门及责任人绩效挂钩。 2、质量管理部门的一般职责: ·进料检验-原料,辅料,包装物料等; ·过程监控-人、机、料、法、环; ·成品检验-人员,时机,依据,权限; ·监视测量装置的校准与管理; ·品质保证能力-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推进; ·品质计划-产品标准,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记录; ·客户投诉相关过程的管理-原因分析,就正措施,程序化; ·样品管理。 3、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岗位 ·原料/辅料/包装物料验收员(原料专员); ·品管员-过程监控和监督,客户投诉的处理与跟踪; ·质检员-半成品、成品感官检验,检测样品取样; ·化验员-化验室检测; ·发货监装员; ·体系推进和考核; ·标准化管理员-官方文件的接收和处理,企业标准起草、备案,本部门第三层文件起草、修订,计量器具管理。 4、质量部门设置及分工是什么? 质量检验工作:制程(生产过程)质量检验(IPQC),进料质量检验(IQC),装配质量检验,出货质量检验(OQC);质量体系(QS),品质工程(QE),品质保证(QA),供应商质量管理(SQA)。 5、质量部工作的主要考核项目和指标:

·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制度是否完善; ·产品质量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是否完善、有效; ·计量检验器具是否定期校准,质量标准贯彻执行的情况; ·对关键生产工序的质量检验制度执行的情况; ·对原材料、外购件、成品的质量检验是否到位,是否有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全面、有效。 (2)主要指标: ·产品质量合格率; ·制成不良率; ·监测和测量仪器校准率; ·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率; ·质量计划指标完成率; ·管理评审整改措施完成率; ·抽检不良率; ·纠正措施的有效率; ·原材料消耗下降率; ·质量成本指标完成率。 6、质量部门应达到的标准: ·质量管理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质量检验贯穿于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产品状态标识易于识别和可追溯; ·建立起规范的不合格品的鉴别、识别、记录、评审和处置办法; ·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制订有效的纠正措施标准,以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以及顾客不满意的情况; ·建立并实施采购检验标准,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质量记录完整、规范,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按计划执行,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良好。 第二:质量管理部门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 1、进料管理: ·有明确的检验标准; ·验收流程要清晰; ·抽样的方法需正确; ·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评估;

质量管理10大要点和12个步骤(附质量口诀)

质量管理10大要点和12个步骤(附质量口诀) “质量”一词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品质是企业的名片,要想树立好的品牌,质量与品质必须有保障。高质量的产品是高质量的团队制造出来的,高质量的团队是管理出来的。因此,今天要分享的是质量管理10大要点和12个步骤: 01 10大要点 1.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对 有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解决,不要等到工人做完了或等到最终检验时才发现,这样太晚了。 如果问题没有在第一时间加以解决,最终将导致产品不良,返工,客人退货,工厂的损失就会相当大,在每一个环节或每一道工序上实施和执行严格的进料检验和制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其中包括在生产线上每一种零部件和材料的加工处理。请注意,第三方检验公司不会发现许多错误,即使是他们发现了,这也太晚。 2.没亲眼看见结果就不要装样子 不要只是告诉你的员工做这个做那个,有些人会听从你的,但大多数人不会,你必须不断地用你的眼睛去看,去检查,去纠正和指导,不要只是告诉你的员工应该怎么样去做,你应该深入现场一线一遍一遍去看,去观察,去检查员工是否在按照你的要求操作, 你必须不断地指导和纠正你的员工,反反复复地去指导和纠正,直到正确的操作变成他们的条件反射,变成他们的工作习惯。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3.不要以为有了模具和夹具就不会出现错误

如果你的模具或夹具是错的,那么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都是错的。要想办法将你的模具和夹具设计成工人只能按照你设计的唯一的,正确的方式放置待加工工件而没其他的选择。 让模具或夹具来控制工人的操作,不要指望让工人来控制模具或者夹具。因为,不管你告诉工人多少次应该怎么去做,有些人会听,但大多数人都不会听。把每天校准夹具的检查机器设备作为一项必须要做到的工作落实安排一个责任人,并且作为部门主管必须亲自检查的一项工作,并做好记录。 4.你怎么知道? 在每天的管理工作中,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你几乎总是会得到合适的回答,然而,实际上是没有人真正知道问题的真相。不要简单地把得到的回复作为正确的答案,你必须对员工进行持续的培训并亲眼见证他们的确是在正确地做事。必须进行内部审核,建立完善地内审制度以确保工人遵守工厂的标准作业流程。 在工厂内部的实验室测试必须是科学的,可靠的,并且,测试的记录必须能够根据测试日期和批号追究踪到生产线上的零件和产品,否则,该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就跟样品测试一样了。如果他们不能反映大货生产的质量水平,就失去了测试的意义,大货生产的质量就失去了保障。 5.永远不要假设 不要想当然的回答:“我们以前从未有过任何问题,为什么要担心……..”。不要等到出现问题之后才采取行动,或认为问题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要想办法去预防问题的可能发生。不要依靠“关系”(即你认识或熟悉的)来控制供应商的零部件和材料的质量以及品质的稳定性。 要严格实施与操作进料品质检验(即IQC),必要时,一些材料或零配件需要进行全检,有些材或零配件要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抽检,还有一些需要拿到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的要追究踪到具体的进货批次,批号,使用在具哪个合同单号上,如果测试结果不通过,就需要更换或停用那个特定批次的零配件或原材料,要坚持使“先进先出”(FIFO)的物料控制原则。 6.运用基本常识

质量管理10大要点和13个步骤

质量管理10大要点和13个步骤 2017-06-05 质量管理的十大要点,对比一下你的工作,做到了吗? 10大要点 1.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对 有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解决,不要等到工人做完了或等到最终检验时才发现,这样太晚了。 如果问题没有在第一时间加以解决,最终将导致产品不良,返工,客人退货,工厂的损失就会相当大,在每一个环节或每一道工序上实施和执行严格的进料检验和制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基中包括在生产线上每一种零部件和材料的加工处理。请注意,第三方检验公司不会发现许多错误,即使是他们发现了,这也太晚。 2.没亲眼看见结果就不要装样子 不要只是告诉你的员工做这个做那个,有些人会听从你

的,但大多数人不会,你必须不断地用你的眼睛去看,去检查,去纠正和指导,不要只是告诉你的员工应该怎么样去做,你应该深入现场一线一遍一遍去看,去观察,去检查员工是否在按照你的要求操作,你必须不断地指导和纠正你的员工,反反复复地去指导和纠正,直到正确的操作变成他们的条件反射,变成他们的工作习惯。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3.不要以为有了模具和夹具就不会出现错误 如果你的模具或夹具是错的,那么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都是错的。要想办法将你的模具和夹具设计成工人只能按照你设计的唯一的,正确的方式放置待加工工件而没其他的选择。 让模具或夹具来控制工人的操作,不要指望让工人来控制模具或者夹具。因为,不管你告诉工人多少次应该怎么去做,有些人会听,但大多数人都不会听。把每天校准夹具的检查机器设备作为一项必须要做到的工作落实安排一个责任人,并且作为部门主管必须亲自检查的一项工作,并做好记录。 4.你怎么知道? 在每天的管理工作中,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你几乎总是会得到合适的回答,然而,实际上是没有人真正知道问题的真相。不要简单地把得到的回复作为正确的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参考要点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参考 General Checklist – ISO 9001:2008 for Document Assessment and Site Audit 通用检查表—— ISO 9001:2008文件审核及现场审核 Company公司: Current Address现地址: ....................................................................................... Post Code邮区编号:................. Tel电话: ................................. Fax传真: .......................................... Current Contacts现联络人: ....... ........................ Current Employees现员工总数: Assessment Scope审核范围: Washing and cleaning the Anti-static clothes and cleaned clothes............. Exclusions删减: 7。 3 ...........................Documents Submitted已提交之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Doc Assess Date文件审核日期: 2007-08-28 ..............Prog Date计划日期: Sep,12-13,2007.................. Site Assess Date现场审核日期: Sep,12-13,2007 ...... Lead Auditor主任审核员:............................... Team Members(s)小组成员: ...................................... Comments备注: ............................................................................................................................... ................................................................................... .................................................................... ............................................................................................ This document or attached notes shall be completed in sufficient detail to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depth and content of the audit. 文件及所附记录应充分且详尽地提供审核深度和内容的证据 (E) = enhancement/clarification澄清Compared to ISO 9001:1994 (N) = new requirement新要求 These notes are for guidance only and reference should be made to the specific terms of the ISO 9001:2000 standard. 本检查表仅提供指南,应参考ISO9001:2008标准的条款

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管理制度(1) 为保证本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逐步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细则。二质量管理的权责 (一)总经理室为本厂质量管理的领导部门。工艺部门为全厂质量管理的技术部门。 (二)本厂实行“部门内部控制,相关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原则。 (三)各项质量标准与检验规范由工艺部门制订,由总经理室发布。 (四)部门内部质量控制措施由各部门制订、发布。报总经理室备案。 (五)总经理室制订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考核措施并组织落实。 (六)质量异议的最终裁决由总经理负责。 三 工艺部门应制订下列质量文件: (一)原材料及外协加工配件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二)在制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三)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四)工序操作标准;四

质量文件的修订 (一)各项质量文件若因①机械设备更新②技术改进③流程改善④市场需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可以予以修订。 (二)工艺部门每年年底前至少重新校正一次,并参照以往质量管理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检查各项标准及规范的合理性,进行修订。 五 产品质量确认下列情况要求质量确认:(一)批量生产前的质量确认。 (二)客户要求质量确认。 (三)客户来图来样。六质量管理作业实施要点A 进料检验作业实施要点 (一)需用部门依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并将进料厂商、品名、规格、数量等,填入检验记录表内。 (二)判定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示"合格",办理入库手续。 (三)判定不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示"不合格",填妥检验记录表及验收单内检验情况。并即将检验情况通知采购部门,由其依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特采。 1、不需特采,即将进料加以标示"退货",并于检验记录表、验收单内注明退货,由仓储人员及采购单位办理退货手续。

质量管理体系重点

一、选择/填空 1. ISO 9000全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P1) 2.ISO 9000发展中经历了1987(86)版、1994版、2000版、2008版这四个版本。(P3) 4.“过程方法”的定义(P18) 为使组织有效进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注: 另一套卷的提问形式:解释过程方法。 5. 组织在采用过程方法时,应做到识别组织过程、策划过程、实施和测量过程、分析过程和改进过程四步过程。(P19) 6. 根据 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要求(如:GB/T19001)的认证。 7. “质量”的定义(P25)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8.“产品”的类别(P27) ①服务(如运输); ②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③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④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9.“过程”的定义(P27) 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10.“组织”的定义(P28) 组织是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11.GB/T19001—2008的名称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P34) 12. 4.2文件要求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什么?(P42) 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 质量手册;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d. 组织确定的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13. GB/T19001—2008要求至少在6个方面应有形成文件的程序有:(P43) ①文件控制 ②记录控制 ③内部审核 ④不合格品控制 ⑤纠正措施 ⑥预防措施 14.“记录”的作用(P45) ①为产品符合要求和过程有效提供证据; ②在有需要的时候实现可追溯性; ③记录中的信息和数据成为持续改进的输入。 15.质量目标确定的原则是SMART原则。(P49) 16.包括哪几个方面以及沟通内容。(P62) ①提供之前(售前)沟通—产品信息 ②提供之中(售中)沟通—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 ③提供之后(售后)沟通—顾客反馈 17. 7.3设计与开发包括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63)18.7.4采购中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P70) 二、简答 19.八项管理原则(P9) 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②领导作用 ③全员参与 ④过程方法

ISO各部门审核要点

I S O各部门审核要点 一、最高管理者审核要点: 1. 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幺?是如何制订出来的?制订的依据是什幺?有书面的质量方针吗?是否沟通到组织的全体员工? 2. 组织的质量目标有哪些?是否包含组织的总目标?各职能部门目标和各层级的目标为何?制订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幺?目标是否可以测量?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在期限内达到?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 3. 目前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对于未达成的质量目标是否采取了有关措施? 4. 最高管理者是通过什幺方式把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沟通到组织的各个层级和全体员工的?我们是如何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 5.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知道组织的资源需求?是否提供了适用的资源? 6. 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是通过什幺途径什幺方式了解顾客的满意度?对于顾客不满意项是如何处理的? 7. 顾客投诉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没有发生顾客投诉,是否就意味顾客满意呢? 8. 组织有哪些激励员工的措施?最高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满意度吗? 9.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分配各个部门的职能?如何分配各级管理人员权责? 10. 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持续改进?有哪些地方需要持续改进?是否有具体规划?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如何? 11.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产品质量的?监控的结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2.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工作的绩效?目前采取的手段有效吗? 13.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的工作质量?又是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 14. 组织是否制订了经营计划?哪些人知道公司的经营计划?质量目标是否包含在经营计划中? 15. 所有的生产过程、各个班组(包括白班与夜班),是否设置了质量控制人员?当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有停止生产的权力?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开具过生产停工单?最高管理者参与了吗? 16. 当出现质量问题,该信息是否第一时间报告到有采取纠正措施权力的管理阶层? 17. 是否设置了管理代表?管理代表的职责是什幺?管理代表参加了哪些质量活动? 18. 是否设置了顾客代表?顾客代表的职责是什幺?顾客代表是否参加了组织内一些质量会议或质量活动?顾客代表是否就选择特殊特性、制定质量目标、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产品的设计等方面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采纳了吗? 二、管理代表审核要点: 1. 组织是否建立了书面化内部审核程序?内部审核的相关记录是否被维持? 2. 组织是否对审核的方案进行策划?方案是否考虑到过程的重要性,区域的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3. 是否规定了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内部审核是否涵盖了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 4. 审核员是如何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什幺?审核员有无审核自己的工作? 5. 受审区域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审核员是否跟踪及验证了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6. 是否有制造过程的审核计划,是否已经进行了制造过程审核?审核结果如何? 7. 组织是否规定了适当频率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对产品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如何? 8. 管理者代表是如何提升整个组织对顾客需求认知水平的? 9. 管理者代表是否不定期或定期的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了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提出了那些改进的建议? 10. 当组织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时,管理者代表是否参与了处理? 三文控中心的审核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及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及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及方法九三二三厂质管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及方法标准条款(过程)审核要点审核策略/方法范围 1、组织QMS覆盖范围和过程是否有缺失?询问/确认 2、组织QMS对标准条款是否剪裁?如有,所剪裁条款中过程确凿没有?查问/确认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1、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QMS?概况切入审核 2、组织QMS过程是否被确定和管理?过程间顺序及关系是否被确定和管理?概况切入审核 3、组织QMS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是否充分,足以支持过程有效运行和监控?选择过程审核 4、组织QMS及过程测量和监控点是否确定并有效?对测量和监控结果是否有分析、改进活动?概况切入审核 5、组织是否存在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外包过程?如有,在组织QMS是否明确,实施了控制?提问、确认 6、组织是否接受顾客对过程的监督,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军标要求)概况切入审核关于对

4、1中外包过程的审核提示:外包过程:是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的,由组织外部机构履行的过程。 外包过程的控制: 4、1的意图是强调组织一旦选择使用影响其提供合格产品能力的外包过程,就应该重视该过程,必须表明,对该外包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该过程的运行符合标准相关过程要求,并且符合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控制的程度、种类:视其重要程度和涉及的风险而定。应通过与外包过程提供者签订合同或协议规定以下内容:过程规范;或确认要求;法律法规或法则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包括过程的监视测量方法,过程实现目标和结果报告,组织实施现场检查,验证和/或审核等。 审核时注意:组织是否识别了外包过程?对外包过程的控制是否满足要求? 4、1 总要求注意与采购过程的区别,对外包过程控制中存在:没有与采购过程区别,还未控制到过程的情况,注意理解标准 4、1的意图。 案例1:某厂关键件(火炮身管)热处理外包:要求提供必须满足的整个过程的技术参数规范;要求供方表明进行炮身热处理部件的时间和温度域值控制图、记录;其质量管理体系满足GJB9001A—2001要求。

年度质量管理工作要点

二〇XX年质量管理工作要点 20XX年,公司将按照“近期求生存,长远谋发展”的工作主线,以“两化、三抓、一推动”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七院质量工作要求,紧密围绕公司质量方针,着力抓好内部质量管理,确保年度质量目标实现。20XX年质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继续强化员工质量意识教育,进一步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技术状态管理,规范过程控制;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确保各项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一、质量目标、指标 1.整机一次交检合格率≥96%; 2.产品出厂交付合格率100%; 3.顾客满意率≥95%; 4.重大质量事故为零; 5.质量总成本占总产值的比率≤0.6%; 6.质量指标考核项目

考核的方式和奖惩按Q/SK.G(QMS)50001-2009《质量考核与奖惩办法》执行。 二、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要点 (一)各部门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和公司20XX年经营目标的要求,按Q/SKG(QMS)5301-2009《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管理办法》要求,制定本部门的年度目标分解实施计划。 (二)各部门充分利用看板、会议、质量知识宣讲等多种形式和方法,

大力宣传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使各级领导、各部门、员工在质量工作中有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在工作中形成实施目标管理的良好质量氛围,做到人人心中有目标、肩上扛指标。 (三)由科技质量部狠抓内审和体系的维护、建设,编制20XX年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并负责按审核计划要求全面组织开展内、外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确保体系有效运行,不出现严重不符合项,实现外审一次通过的目标。 (四)在贯彻质量法规性文件方面,主要是狠抓2008版(A版修订)体系文件的宣贯和程序文件、三层次文件的落实工作,规范流程意识,严格按文件要求执行。 三、质量管理工作 (一)以质量案例为基础,进一步抓好质量意识培训,落实质量责任制,广泛开展班组质量文化建设。 1.开展典型案例剖析讲解,强化各级各类人员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确保责任落实到人,真正将责任制转化为责任心,提升全员质量意识,确保各项质量要求有效落实。 2.各部门第一责任人应亲自抓质量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必须实施质量否决权,对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和质量指标的完成与否实施严格的考核。科技质量部是代表公司行使质量否决权的重要参谋部门,必须客观公正地严格地执行Q/SK.G(QMS)50001-2009《质量考核与奖惩办法》。 3.加强两级质量分析,提高质量分析的针对性,重点加强共性问题分析、典型质量案例分析,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述 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准则 1.审核目的 第一方(公司):◇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确定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为迎接外审做好准备。 第二方(顾客):◇选择合格供方; ◇对已建立合同关系的供方进行控制。 第三方(机构):◇为顾客提供信任; ◇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认证注册,证实能力。 2.审核准则,即依据的要求 ◇GB/T 19001 idt ISO 9001、YY/T 0287 idt ISO 13485; ◇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相关法律法规; ◇产品标准、合同等。 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 ◇被审核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是正规的,清晰的;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一项正式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一个抽样过程,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局限性;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通过过程评价进行的。 三.审核原则 1.以下原则与审核员有关 ◇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 ◇公正表述: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2.以下原则与审核有关 ◇独立性:是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客观性的基础; ◇基于证据的方法 四.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审核方案 ◇审核方案的授权; ◇审核方案的制定; ◇审核方案的实施; ◇审核方案的监视与评审; ◇审核方案的改进。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一.审核活动 依据ISO19011:2002,典型的审核活动氛围下列几个阶段: ◇审核的启动; ◇文件评审的实施; ◇现场审核的准备; ◇现场审核的实施;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审核的完成。 二.审核的启动 本阶段包括如下活动和内容: ◇指定审核组长; ◇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确定审核的可行性; ◇选择审核组; ◇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 1.指定审核组长 ①审核组长的职责 ◇根据审核方案确定本次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 ◇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编制审核计划; ◇与受审核方和委托方进行沟通; ◇组织、指导审核组工作,控制、协调审核全过程; ◇组织得出审核结论; ◇编制并提交、分发审核报告; ◇负责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并报告结果。 ②审核组长应具备如下条件: ◇经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培训合格; ◇有一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审核的经验; ◇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了解本组织产品涉及到的专业技术内容; ◇与审核区域和活动没有直接责任关系。 2.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①审核目的 每次内审的目的应在审核方案中明确规定。但审核组长在接受任务时,应与方案管理人员沟通做进一步确认。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按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安排有效实施; ◇寻求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机会;

质量管理要点整理

根据存在形式的不同,可将质量成本分为显见质量成本和隐含质量成本 所谓质量成本的构成,指的是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4种成本在质量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来说,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越高,质量就会越高;而质量越高,质量损失成本就越低。 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每项特性合格情况的一种活动/过程。目的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取得证据。 职能:鉴别职能保证职能预防职能报告职能 抽样检验:利用所抽取的样本对产品或过程进行检验 样本必须对总体具有代表性; 随机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等距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类型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集团随机抽样) 百分比抽样方案貌似公平合理,其实是一种错觉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同时规定对生产方的质量要求和对使用方的质量保护的抽样检验过程 计数挑选型——概念及使用范围:预先用规定的抽样方案对批进行初次检验,判为 合格的批直接接收,判为不合格的批必须经过全数检验,将批中不合格品一一挑出换成合格品后再提交检验的过程。适用情况:产品一批接一批入库,各工序间的半成品交接,向指定用户连续供货….不适用于破坏性检验情况 保证质量的两种方法::控制LTPD(批允许不合格品率),保证每批的质量… 控制AOQL(平均检出质量),保证多数批的平均质量 抽样方案:使ATI(平均检验总数)最小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根据已检验过的质量信息,随时按一套规则“调整”检验的严格程度的抽样检验过程。正常检验、放宽检验、加严检验 可接收质量界限(AQL) 是指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抽样时,可允许的最低过程平均质量水平。 检验水平IL::一般检验水平 I 需要的判别能力比较低时采用。II 正常检验水平III 需要的判别能力比较高时采用 正常检验:设计原则:当过程质量由于AQL时,应以很高的概率接收检验批,以保证生产方的利益 加严检验:为保护使用方的利益而设立。。。。加严检验带强制性 两种实现检验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样本量不变,改变A(降低) 在A较小(等于0、1)时,增加样本量 放宽检验:设计原则:当批质量一贯很好,为了尽快得到批质量信息、情报并获得经济利益,

质量管理部组织架构

质量管理部门管理要点、职责和岗位设置 1. 质量管理组织内部管理要点: ?应有文件化的品管组织和隶属关系; ?品管内部的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职位说明书); ?文件化的品管权限-如原料,半成品,成品放行权等; ?有培训计划和培训执行记录; ?有内部奖惩制度,并与工资挂钩; ?要对产品质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与部门及责任人绩效挂钩。 2. 质量管理部门的一般职责: ?进料检验-原料,辅料,包装物料等; ?过程监控-人、机、料、法、环; ?成品检验-人员,时机,依据,权限; ?监视测量装置的校准与管理; ?品质保证能力-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推进; ?品质计划-产品标准,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记录; ?客户投诉相关过程的管理-原因分析,就正措施,程序化; ?样品管理。 3. 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岗位 ?原料/辅料/包装物料验收员(原料专员); ?品管员-过程监控和监督,客户投诉的处理与跟踪; ?质检员-半成品、成品感官检验,检测样品取样; ?化验员-化验室检测; ?发货监装员; ?体系推进和考核; ?标准化管理员-官方文件的接收和处理,企业标准起草、备案,本部门第三层文件起草、修订,计量器具管理。 4. 质量部门设置及分工是什么? 质量检验工作:制程(生产过程)质量检验(IPQC),进料质量检验(IQC),装配质量检验,出货质量检验(OQC);质量体系(QS),品质工程(QE),品质保证(QA),供应商质量管理(SQA)。 5. 质量部工作的主要考核项目和指标: (1)主要项目: ?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制度是否完善;

?产品质量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是否完善、有效; ?计量检验器具是否定期校准,质量标准贯彻执行的情况; ?对关键生产工序的质量检验制度执行的情况; ?对原材料、外购件、成品的质量检验是否到位,是否有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全面、有效。 (2)主要指标: ?产品质量合格率; ?制成不良率; ?监测和测量仪器校准率; ?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率; ?质量计划指标完成率; ?管理评审整改措施完成率; ?抽检不良率; ?纠正措施的有效率; ?原材料消耗下降率; ?质量成本指标完成率。 6. 质量部门应达到的标准: ?质量管理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质量检验贯穿于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产品状态标识易于识别和可追溯; ?建立起规范的不合格品的鉴别、识别、记录、评审和处置办法; ?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制订有效的纠正措施标准,以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以及顾客不满意的情况; ?建立并实施采购检验标准,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质量记录完整、规范,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按计划执行,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良好。 质量管理部门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 1. 进料管理: ?有明确的检验标准; ?验收流程要清晰; ?抽样的方法需正确; ?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评估; ?定期统计供应商的所供原料的品质状况; ?供应商的产品品质发生异常应及时与其沟通; ?应有明确的供应商考核办法; ?供应商连续出现质量问题应有相应的处理办法; ?供应商产品质量进行改进后要及时跟踪; ?明确规定因供应商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责任承担办法,并在相应的合同中予以明确; ?进料检验组人员的应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