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体育课》教案语文S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体育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3h

的魅 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阅读课前提示:想想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
1 2 3
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4 说说这个相声或听听其他相声,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三
、根据目标学习全文
1. 自己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交流: ( 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 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 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
(3)为什么涅利的母亲低着头从学校外面走过 件,让学生说说学完后的 去,不敢往学校这边看? 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6.教师小结:是呀,这么多的理由其实都源自 达能力。
一个字,那就是“爱” , 一个母亲对儿子深沉而无私
的爱。 (四)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 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 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展示课件第六屏)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是一节感人的体育课,更是一节对 涅利来说永生难忘的课。因为同学们没有嘲笑涅利 的瘦弱,反而给予了他真诚的鼓励和赞赏,这使自 强、自立的涅利变得更加自信了。我们要像涅利那
臂、饶、憋、握”10 个生字,掌握“伤疤、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 碟、双臂、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 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 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7 体育课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 文:17一节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情。因为涅利太瘦弱,妈妈认为他做不 了爬横木这样的体育活动, 所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 但是, 涅利在老师、
语文S版五年级下 17体育课 教学设计

17 体育课1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书写“饶”字,并能够运用已有知识拓展练习。
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的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前四年的语文素养的积淀,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课文内容的预习,解决文中字词的障碍,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能力,能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及思想情感。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的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的。
教学难点: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前展示:诗歌《体育颂》(一)导入:的确,体育是一种精神,更传递着一种力量,有时还伴随着爱与感动,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样一节让人难忘的体育课。
(先写板书)活动2【讲授】细读课文,探究感悟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涅利的同学们纷纷爬上了横木,那么身体瘦弱的涅利是怎样爬横木的呢?(板书:涅利)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那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相关段落,在感受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交流体会:(1)“饶”字强调右上角没有点,悬空书写,组词。
谁能把这个字换个偏旁?换字组词(2)出示重点句:可怜的家伙……(学生汇报,谈感受)①谁愿意再来朗读一下这句话?(你把朗读秘诀分享一下)②你认为哪些词语应加重语气读,为什么?③谁愿意当个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板书)(3)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涅利?(自强、坚持不懈)④让我们再次读出他的自强与坚持师:假如,你就是涅利,此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生谈)师:文中的涅利,仍在坚持不懈地向上爬着,可我觉得他随时都会头朝下栽下来。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体育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p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17 体育课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文重点讲在一节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情。
因为涅利太瘦弱,妈妈认为他做不了爬横木这样的体育活动,所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
但是,涅利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爬上了高高的横木顶。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童趣,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教学时,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以读为本,以悟为魂,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饶、憋、握”10个生字,掌握“伤疤、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教学步骤: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
1.教师: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你上体育课的时候,是否遇到过有难度的项目或难以顺利完成的动作?这时,你是自强、自信,迎难而上还是畏首畏尾,知难而退?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一节充满爱和感动的体育课,看看文中的那位同学是怎么做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静读课文。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体育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l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7 体育课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文重点讲在一节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情。
因为涅利太瘦弱,妈妈认为他做不了爬横木这样的体育活动,所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
但是,涅利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爬上了高高的横木顶。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童趣,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教学时,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以读为本,以悟为魂,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饶、憋、握”10 个生字,掌握“伤疤、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教学步骤:双臂握手嘲笑旁若无人(二)理清文章条理。
1.指名反馈: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全文围绕“涅利”上体育课,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锲而不舍地爬上了横木这件事,分几部分来写的?3.集体反馈。
第一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因为涅利太瘦弱了,妈妈认为他做不了那样的活动,所以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但涅利硬是不同意。
第二部分(第六至十三自然段):在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爬上了横木顶,站到了平台上。
第三部分(第十四至十五自然段):妈妈来接涅利,了解到体育课上涅利的表现,感到很快乐。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体育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p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17 体育课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文重点讲在一节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情。
因为涅利太瘦弱,妈妈认为他做不了爬横木这样的体育活动,所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
但是,涅利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爬上了高高的横木顶。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童趣,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教学时,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以读为本,以悟为魂,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饶、憋、握”10个生字,掌握“伤疤、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教学步骤: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
1.教师: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你上体育课的时候,是否遇到过有难度的项目或难以顺利完成的动作?这时,你是自强、自信,迎难而上还是畏首畏尾,知难而退?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一节充满爱和感动的体育课,看看文中的那位同学是怎么做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静读课文。
语文S版五年级下17体育课 教学设计

17 体育课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信、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2重点难点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信、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温故导入,问题再现1、听写生字词。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7课,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活动2【讲授】二、细读课文,深入学习,探究感悟.师:我们还记得,上体育课前,涅利的母亲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但是,涅利的态度是?指名回答。
体现了他的?1、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节体育课,看一看同学们是怎样爬横木的?齐读课文第6至7自然段。
结合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比喻句。
2、师:看来,体质不同,爬横木的效果也不同,涅利的身体瘦弱,还有点驼背,他是怎样爬横木的?3、细读课文,抓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读、领悟。
屏幕出示:A.合作学习:(1)默读涅利爬横木的段落,用~~画出描写涅利爬横木的神态、动作的语句,反复读几遍,还可以把读的感受写在文章边上。
(2)看到涅利吃力地爬横木,老师、同学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用——画出来。
B、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师:涅利是怎样爬横木的?(一)屏幕出示句子1: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
(1)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3)抓住这些重点词读出感受。
(个别读、小组读)(4)假如你就是“涅利”,能告诉大家向上爬时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吗?(7)读出你的坚定,再来读读这句话。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体育课》教案设计2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体育课》教案设计2
教学设计2
(一)导入。
教学时,可进行如下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上体育课的时候,是否遇到过有难度的项目或难以顺利完成的动作?这时,你是自强、自信,迎难而上还是畏首畏尾,知难而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体育课》中的一位同学,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写上体育课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涅利是怎样爬到横木顶上的?同学、老师和母亲是怎样关心、鼓励他的?并画出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
2.组织交流。
(1)母亲为什么要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涅利是什么态度?。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体育课》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t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17 体育课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文重点讲在一节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情。
因为涅利太瘦弱,妈妈认为他做不了爬横木这样的体育活动,所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
但是,涅利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爬上了高高的横木顶。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童趣,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教学时,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以读为本,以悟为魂,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饶、憋、握”10个生字,掌握“伤疤、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教学步骤: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
1.教师: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你上体育课的时候,是否遇到过有难度的项目或难以顺利完成的动作?这时,你是自强、自信,迎难而上还是畏首畏尾,知难而退?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一节充满爱和感动的体育课,看看文中的那位同学是怎么做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静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
1.学会“疤、嘘”2个会认字,“疤、洛、膝、碍、碟”等10个会写字。
掌握“君临天下、碍手碍脚、小菜一碟、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到横木顶上的故事。
3.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到横木顶上的故事。
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小黑板。
2课时
一、导入
出示《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封面
1看到这个书名,你会想到什么?
2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一个小故事读一读。
二、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课吗?为什么?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一节充满爱和感动的体育课。
(板书课题齐读)
2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
(问题预设:体育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节体育课?……)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自己不懂的内容。
4听写
伤疤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
金发碧眼握手双臂君临天下旁若无人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围绕“涅利上体育课,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锲而不舍地爬上横木”这件事,分几部分来写的。
(默读、分段)
第一部分(1—13段):写上体育课的情景。
第二部分(14、15段):主要写上体育课以后的情况。
2讨论、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字词。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体育课》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因为涅利太瘦弱了,妈妈认为他做不了那样的活动,所以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
但涅利硬是不同意。
在体育课上,涅利用他那瘦削的手抱住横木往上爬,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涅利终于爬到了横木顶,站到了平台上。
)
2谁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涅利、加仑、德洛西……)
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写上体育课的段落,用笔画出描写涅利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文章边上。
2组织交流。
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
(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使出全身力气、憋紫、汗珠滚落……)
(3)抓住这些重点词,读出感受。
(4)假如你就是涅利,能告诉大家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吗?(一定要坚持)
(5)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坚定。
(6)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涅利的坚持不懈,找出来读读。
3换位体验。
(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鼓励他、帮助他)
(2)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a.对自己说……
b.对老师说……
c.对妈妈说……
d.对同学说……
三、深入探究,引发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体育课》,第6至13自然段已经把体育课上的故事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段落呢?那不是画蛇添足吗?
2学生讨论。
3组织交流。
学习时,重点阅读上体育课这部分内容。
一方面抓住描写涅利爬横木时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他自强、自立、锲而不舍的精神;另一方面抓住描写周围的同学为涅利加油喝彩的语句,感悟涅利爬到横木顶上的艰难,以及老师、妈妈和同学对他的关心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