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投稿和审稿指南

合集下载

教育发展研究投稿指南

教育发展研究投稿指南

教育发展研究投稿指南
教育发展研究投稿指南
本研究针对教育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研究主题,旨在激发研究者针对多个视角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掌握有效的解决办法,满足公众对教育发展的期望。

一、研究方向
1.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历史,剖析其变迁规律;
2.调查当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趋势和趋向;
3.深入分析国内外教育发展经验,总结成功策略;
4.探讨教育发展中的政策、法规、资源等因素;
5.对当前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投稿要求
1. 投稿文章无字数限制,要求完全按照“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指南”要求编写;
2. 投稿文章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认识角度出发,构建理论框架;
3. 投稿文章要求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普及教育发展知识、推动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4. 投稿文章必须是本人原创,若使用了他人的部分内容,必须标明来源;
5. 投稿文章必须严格遵守本刊的投稿要求,避免出现不得发表的情况。

三、投稿流程
1. 将文章以及附带的文档(研究成果、作者身份证明、证明书等)发送到投稿邮箱;
2. 投稿方发布稿件后,编辑部收到稿件并确认完毕;
3. 在收到稿件后7-1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以邮件形式给出回复;
4. 稿件通过第四步的审核后,在一定范围内,将稿件推荐到投稿刊物;
5.编辑部审稿意见确认后,投稿方可以通过投稿刊物正式发表文章。

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

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
我国已经对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制订了一些国家标准,如 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等。但由于这些标准是从多个学科整体上规范学术论文, 而每一学科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因此,现有的国标还不可能对心理学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作出 规定。在我国目前心理学论文的出版中,还存在许多方面不够统一的问题。各心理学期刊对 摘要、表格、插图、统计表达、参考文献等论文格式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异,致使作者在撰 写论文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参照,这给论文作者及其向期刊投稿带来一些麻烦。鉴于心理 学期刊的出版现状,有必要编写一本我国心理学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
任何问题; ! 不注重深入的分析,报告简单的、没有实质意义的研究结果; ! 缺乏逻辑性,从研究设计到结果讨论,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思路不够统一; ! 实验或分析中缺乏必要的控制,特别是研究中涉及的重要变量未加控制,使解释十
分困难; ! 没有报告效应的大小; ! 抓不住研究的重点,对一个问题的方方面面,无论有否意义,都进行详尽无遗、极
进程来组织的。
1.2.3 理论性论文 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来建构理论,这类文章称为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与综述论文在
结构上经常是类似的,但理论性论文只引用那些对其理论建构有作用的实验资料。作者追溯 理论发展过程是为了提炼其理论框架。作者通常会对已有的理论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 比较说明各理论之间的优劣,并提出新的理论。在这一类论文的理论性分析中,通常作者会 考查一个理论的内部和外部一致性,理论本身是否自相矛盾,以及理论与实验观察结果之间 是否矛盾。与综述论文相似,理论性论文的各部分也是按内在逻辑关系而不是根据研究进程 来编排的。
杨治良 杨玉芳 侯杰泰
沈模卫
漆书青
程灶火
汪向东
前言

心理发展与教育PPT教案

心理发展与教育PPT教案

(三)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教育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制约着个 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双生子爬梯实验
图1-4 双生子训练爬梯的结果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1896-1980)瑞士 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 论的创始人,一生发表40多 部著作和200多篇论文。其 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 言与思维》、《儿童的判 断与推理》、《智慧心理 学》、《儿童的道德与判 断》等。
2、自主对羞愧
控制物体、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自主; 父母的过度保护 ——羞怯。 如果自主对羞愧的危机得到成功解决,在儿童人格中就会
形成“意志”的品质,即进行自由选择和自我抑制的不屈 不挠的决心。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就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 能力。
3、主动对内疚
❖ 支持儿童独立——培养了孩子的主动性 ❖ 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会产生内疚
束缚
抽象逻辑思维
假设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推理
(二)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不主张给儿童提供明显超出其发展水平的 材料 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 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教育要重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三、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与教 育
(一)理论背景
(二)维果斯基生平
运用表象进行思维,不再局限于此时此地。
直觉思维:守恒实验 自我中心 万物有灵论
守恒实验
量的守恒
问儿童:A、B两个杯子中的水是一样多,还 是不一样多?
结果发现:有一部分儿童说,B杯中的水比A 杯中的水多,另一部分儿童则说A杯中的水 比B杯中的水多。
1.两杯等量的水
2.一杯转入高杯

心理发展与教育权威期刊

心理发展与教育权威期刊
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基于潜在剖面分析加绿色通道扣扣1696156180
大学生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焦虑与拖延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自我决定动机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儿童表征深度的微观变化:路线、速度及来源
儿童数字线表征的发展——心理长度的影响
综合影响因子: 1.123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心理发展与教育
创刊时间:198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期刊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学术期刊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Q:2830509794。
《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期刊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创业知识的中介作用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介
《心理发展与教育》是一份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心理学学术刊物。其国内统一刊号:CN11-1608/B,国际刊号:ISSN1001-4918,本刊为双月刊,出版地:北京市。本刊自1985年创刊以来,主要发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该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制定)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制定)来源期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制定)统计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来源期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

李董平

李董平

李董平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人员。

本硕博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曾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一年(2010年9月—2011年8月)。

主要研究方向为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发展以及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

目前已在“Psychological Bulleti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Journal of Adolescenc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CBSN),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现担任CBSN、《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等多个期刊审稿人。

学术论文[1]Evans, G. W., Li, D., & Sepanski Whipple, S. (in press). Cumulative risk and child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2]Li, D., Li, X., Wang, Y., Zhao, L., Bao, Z., & Wen, F. (2013). Schoolconnectedness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n adolescent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and self-control.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1, 1231-1242.[3]Li, X., Li, D., & Newman, J. (2013). Parental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control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control.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6, 442-447. [4]Li, D., Zhang, W., Li, X., Li, N., & Ye, B. (2012). Gratitude and suicidal ideationand suicide attempt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Direct, mediated, and moderated effec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5, 55-66.[5]Zhen, S., Xie, H., Zhang, W., Wang, S., & Li, D. (2011). Exposure to violentcomputer games and Chinese adolescents’ physical aggression: The role of beliefs about aggression, hostile expectations, and empath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 1675-1687.[6]Li, D., Zhang, W., Li, X., Zhen, S., & Wang, Y. (2010).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1-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by adolescent females and males: A mediated moderation mode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 1109-1207.[7]李丹黎, 张卫, 王艳辉, & 李董平. (2013). 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 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36, 411-416.[8]鲍振宙, 张卫, 李董平, 李丹黎, 王艳辉. (2013). 校园氛围与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9, 61-70.[9]杨雪, 王艳辉, 李董平, 赵力燕, 鲍振宙, 周宗奎. (2013). 校园氛围与青少年的自杀意念/企图: 自尊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9, 541-551.[10]李董平, 张卫, 李丹黎, 王艳辉, 甄霜菊. (2012). 教养方式、气质对青少年攻击的影响: 独特、差别与中介效应检验. 心理学报, 44, 211-225.[11]李霓霓, 王瑞明, 王穗苹, 李董平, 范小月. (2012). 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影响目标语言的时间进程. 心理科学, 35, 148-152.[12]李丹黎, 张卫, 李董平, 王艳辉. (2012). 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早期攻击和社会退缩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 201-209.[13]王艳辉, 张卫, 李董平, 李丹黎, 张晓丽. (2012). 青少年的气质与烟酒使用:交互效应检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 292-300.[14]叶宝娟, 李董平(通讯作者), 陈启山, 王艳辉. (2011). 青少年感觉寻求与烟酒使用的关系: 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 417-424.[15]王静琼, 张卫, 朱祖德, 甄霜菊, 麦玉娇, 李董平. (2010). 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 心理学报, 42, 262-270.[16]李董平, 张卫, 孙文强, 邢文利, 李霓霓, 吴欣欣, 金淼. (2010). 儿童亲职化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 一项回溯性研究. 心理科学, 33, 639-642.[17]王建平, 李董平, 张卫. (2010). 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22-32. [18]文超, 张卫, 李董平, 喻承甫, 代维祝. (2010). 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6, 598-605.[19]代维祝, 张卫, 李董平, 喻承甫, 文超. (2010). 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 感恩与意向性自我调节的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 796-798, 801.[20]黄时华, 李冬玲, 张卫, 李董平, 钟海荣, 黄诚恳. (2010). 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6, 308-314.[21]黄月胜, 郑希付, 王海涛, 李董平, 侯盛炜. (2010). 汶川地震灾区儿童归因方式、焦虑感受性与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 750-752, 759.[22]李董平, 张卫, 陈洁, 廖春明. (2009). 中学生课堂笔记发展特点的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2), 36-38.[23]李霓霓, 张卫, 李董平, 麦玉娇, 王晶晶, 邢文利. (2009). 青少年的依恋、情绪智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5(2), 91-96.[24]李董平, 张卫, 李霓霓, 麦玉娇, 余苗梓. (2008). 未来时间洞察力、目标定向、社会联结与大学生学习适应. 心理发展与教育, 24(1), 60-65.[25]张卫, 李董平, 谢志杰. (2007). 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104-112.[26]余苗梓, 李董平, 王才康, 谢晰君, 周柳梅, 郑小蓓. (2007). 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 747-750.[27]李董平, 余苗梓, 王才康, 谢晰君, 周柳梅, 朱训明. (2006). 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4), 83-90. [28]岳颂华, 张卫, 黄红清, 李董平. (2006).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3), 93-98.[29]张敏强, 朱训明, 李董平, 梅光耀. (2006). 胜任特征测量述评. 见杨鑫辉(编). 心理技术应用论丛(第五辑) (pp. 92-107).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30]李芷若, 张会娟, 刘少燕, 古兴裕, 李董平. (2006). 当前高师教育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应性的调查报告. 教育科学论坛, (6), 26-28.会议论文[1]李董平, 夏冰, 鲍振宙, 王艳辉, 赵力燕. (2013年, 9月). 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对青少年抑郁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分组报告, 泰安, 山东.[2]王艳辉, 李董平. (2013年, 9月). 意志控制与青少年烟酒使用: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分组报告, 泰安, 山东.[3]孙文强, 李董平, 张卫, 张燕贞. (2013年, 9月). 家庭物质困难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 中介与调节效应检验.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分组报告, 泰安, 山东.[4]Li, D., & Evans, G. W. (2013, April). Cumulative risk and helplessness inadolescent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maternal responsiveness and difficult temperament.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SRCD), Seattle, WA.[5]Li, D., Zhang, W., Li, X., Li, N., & Ye, B. (2011, April). Gratitude and suicidal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Direct, mediated, and moderated effect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SRCD), Montreal, Canada.[6]Li, D., Zhang, W., Li, X., Zhen, S., & Wang, Y. (2010, March). Stressful lifeevents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by adolescent females and males: A mediated moderation model.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SRA), Philadelphia, PA.[7]Zhen, S., Zhang, W., Xie, H., Wang, S., & Li, D. (2010, March). Exposure toviolent video games and aggress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Mediat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Poster submitted to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SRA), Philadelphia, PA.[8]李董平, 张卫. (2009年, 12月). 累积情境风险与青少年学业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子女责任感的有限补偿和缓冲效应. 首届全国心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张贴报告, 北京.[9]Zhang, W., Li, D., Li, Y., Lerner, R. M., Zhen, S., Li, J., & Wang, S. (2009, June).Parent-adolescent attachment, school connectedness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inearly adolesce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normative belief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Regional Workshop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ISSBD):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Changing Societies, Nanjing, China.[10]李董平, 张卫, 李霓霓, 麦玉娇, 余苗梓. (2007年, 11月). 未来时间洞察力、目标定向、社会联结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关系. 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分组报告, 开封, 河南.。

心理发展教育杂志 投稿指南

心理发展教育杂志  投稿指南

《心理发展与教育》稿件格式规范写作的规范性是科学论文基本的要求,请作者重视。

凡拟投稿本刊的文章,必须严格按照本刊格式规范撰写,否则不予审稿或发表。

建议您在每次投稿(包括修改稿)前,认真根据下面的要求,逐条修改完善您的论文。

内容具体要求1.题目限20 字以内,能准确反映文章主要内容(如核心变量),必要时可用副标题。

2.中文摘要限300字以内,准确、独立、简练具体。

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应以第三人称客观叙述(不要用“本文”、“我们”等第一人称)。

3.关键词关键词3-5个,其间用分号(;),最后无标点。

如文章与心理发展有关,关键字应包含发展阶段,如:幼儿,老年等。

4.首页脚注首页脚注包括基金项目(如果有需注明)和通讯作者(注明单位、职称、学位、E-mail)。

请严格按照样例格式(宋体小五号)书写,不能缺项。

例如: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B2000356)通讯作者:张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

E-mail: zhangsan @ 5.标题层次标题仅限三级:一级用“1”,二级用“1.1”,三级用“1.1.1”,依次类推。

正文中如需显示顺序,可于段首句前用“(1)”、“(2)”这类数字表示。

6. 字体字号(1)论文题目用宋体四号居中格式;(2)正文各级标题一律左对齐,一级用宋体四号,二级和三级均用黑体五号。

(3)正文一律用五号字体,中文为宋体,其余英文、数字、符号等均用Times NewRoman字体。

(4)中文摘要用小五号字,其中中文为宋体,其余英文、数字、符号等均用TimesNew Roman字体。

(5)英文摘要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其正文为五号,题目四号。

(6)表和图的标题为黑体小五号字;表和图中的所有文字一律用小五号字体,其中中文为宋体,其余英文、数字、符号等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7.字母符号(1)严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名词、术语。

心理发展与教育》投稿和审稿指南

心理发展与教育》投稿和审稿指南

心理发展与教育》投稿和审稿指南《心理发展与教育》投稿和审稿指南为协助作者投稿以及审稿人更全面地审阅稿件,以共同提高稿件质量,《心理发展与教育》编辑部编制了本投稿和审稿指南,仅供大家参考使用。

刊物定位:《心理发展与教育》作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权威学术刊物,主要发表有关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高质量研究报告(每期约20篇)和少量理论文章(每期约2-3篇)。

本刊欢迎能体现重要课题成果的研究报告和论文。

研究报告要求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欢迎涉及新观点、新理论、新领域、新方法的稿件,不发表没有理论意图和框架,而只是报告性别或年龄差异的稿件。

理论文章要求有自己的实证研究基础或独到的理论以及方法论方面的见解,对于一般的介绍性综述文章不予发表。

审稿所用语言应客观、具体、准确、公正,不用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评价论文,更不能评价作者。

审稿和写作中应该考虑如下要点:1 选题意义1.1 理论意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ν为该领域指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或有可能改变未来的研究方向ν1.2 实践意义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如教育实践价值ν用重要的方式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或直接探讨了现实中的问题ν1.3 适切性适合《心理发展与教育》及其读者群,如心理学、教育、发展、社会等领域人员ν在方法、理论等方面是个有待研究的新选题ν和目前的研究潮流一致或能引导今后的研究潮流ν2 “引言”或“问题提出”中的文献综述2.1 包括最重要的文献参考了以往重要的相关文献ν参考了新近出版的文献ν参考了相关重要领域的文献ν2.2 在文献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研究问题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的ν文献综述能够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发展状况ν文献综述能够说明该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ν2.3 文献的把握和处理文献综述表明作者理解文献所反映的研究现状ν对各类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整合,不是堆砌文献ν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推论适当,没有误解、误用或仅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文献ν用批判的眼光进行文献综述,指出了以往研究的局限、矛盾和模糊的地方ν文献组织条理清晰,能促进读者对这一领域的了解ν2.4 文献的完备和准确主要参考第一手文献,不过度依赖已有的综述、专著或教材ν检索的文献范围广泛,但不要引用与研究关系不大的文献,也没有必要穷尽所有文献ν能够帮助其他专业的读者熟悉该研究领域,并籍此评估作者后面进行的研究ν3 问题提出3.1 研究问题的恰当性研究分析的单元正确,如刺激、行为、个人、小组还是组织ν研究集中于关键的变量,即那些已知的有潜在影响的变量,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变量,不选择其他的有关变量ν清楚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多因素,还要指出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中介/调节作用、因果关系等ν假设可以证伪ν考虑了各种相关的理论观点以及相反的理论观点ν3.2 逻辑正确研究变量界定清楚,指明与类似变量的区别ν研究基于的理论能够自洽ν从文献综述到研究假设的提出,逻辑严密,思路清晰ν研究目的、假设、问题和预期的独特贡献表述清楚ν对某种理论或观点的推论符合逻辑ν基于理论或事实提出研究假设,表述清楚ν对基本的观点解释恰当,能够让该领域外的读者看懂ν4 研究方法4.1 被试被试取样适合研究问题,有代表性ν要交代被试的特征,说明样本总体的特点、样本大小以及可以统计的人口学特征ν不写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被试变量ν应给出被试的选取办法ν如果用学生被试,应说明被试是否适合研究问题ν4.2 设备和材料设备和材料适合研究问题ν特殊的实验设备需描述特征ν研究材料需给出来源或挑选方式ν问卷或量表要有信度、效度指标ν如果可能,应该使用经过标准化的、被认可的测验,如果不用,应该解释原因ν如果是新测验,应把测验或测验的示例放在附录中,且要有参考文献ν4.3 研究设计和过程研究设计可以回答研究的问题ν设计的类型:实验、准实验还是相关研究?组间还是组内?是否用了多种测量,如果是,考虑到平衡了吗?ν被试在不同条件的组中是如何分配的ν自变量是如何控制的ν因变量是如何测量的ν变量要给出操作定义ν研究程序应按步骤来说明ν描述的细节要充分适当,以可以让别人重复为准。

《心理发展与教育》审稿指南

《心理发展与教育》审稿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1 / 7 《心理发展与教育》审稿指南《心理发展与教育》投稿和审稿指南 为协助作者投稿以及审稿人更全面地审阅稿件,以共同提高稿件质量,《心理发展与教育》编辑部编制了本投稿和审稿指南,仅供大家参考使用。

:刊物定位:《心理发展与教育》作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权威学术刊物,主要发表有关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高质量研究报告(每期约 20 篇)和少量理论文章(每期约 2-3 篇)。

本刊欢迎能体现重要课题成果的研究报告和论文。

研究报告要求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欢迎涉及新观点、新理论、新领域、新方法的稿件,不发表没有理论意图和框架,而只是报告性别或年龄差异的稿件。

理论文章要求有自己的实证研究基础或独到的理论以及方法论方面的见解,对于一般的介绍性综述文章不予发表。

审稿所用语言应客观、具体、准确、公正,不用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评价论文,更不能评价作者。

审稿和写作中应该考虑如下要点:1选题意义 1.1 理论意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该领域指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或有可能改变未来的研究方向实践意义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如教育实践价值用重要的方式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或直接探讨了现实中的问题适切性适合《心理发展与教育》及其读者群,如心理学、教育、发展、社会等领域人员在方法、理论等方面是个有待研究的新选题和目前的研究潮流一致或能引导今后的研究潮流引言或问题提出中的文献综述 2.1 包括最重要的文献参考了以往重要的相关文献参考了新近出版的文献参考了相关重要领域的文献2.2 在文献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研究问题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的文献综述能够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发展状况文献综述能够说明该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文献的把握和处理文献综述表明作者理解文献所反映的研究现状对各类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整合,不是堆砌文献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推论适当,没有误解、误用或仅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文献用批判的眼光进行文献综述,指出了以往研究的局限、矛盾和模糊的地方文献组织条理清晰,能促进读者对这一领域的了解2.4 文献的完备和准确主要参考第一手文献,不过度依赖已有的综述、专著或教材检索的文献范围广泛,但不要引用与研究关系不大的文献,也没有必要穷尽所有文献能够帮助其他专业的读者熟悉该研究领域,并籍此评估作者后面进行的研究问题提出3.1 研究问题的恰当性研究分析的单元正确,如刺激、行为、个人、小组还是组织研究集---------------------------------------------------------------最新资料推荐------------------------------------------------------3 / 7中于关键的变量,即那些已知的有潜在影响的变量,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变量,不选择其他的有关变量研究集中于关键的变量,即那些已知的有潜在影响的变量,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变量,不选择其他的有关变量清楚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多因素,还要指出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中介/ 调节作用、因果关系等调节作用、因果关系等假设可以证伪考虑了各种相关的理论观点以及相反的理论观点逻辑正确 研究变量界定清楚,指明与类似变量的区别研究基于的理论能够自洽从文献综述到研究假设的提出,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研究目的、假设、问题和预期的独特贡献表述清楚对某种理论或观点的推论符合逻辑基于理论或事实提出研究假设,表述清楚对基本的观点解释恰当,能够让该领域外的读者看懂研究方法 4.1 被试 被试取样适合研究问题,有代表性要交代被试的特征,说明样本总体的特点、样本大小以及可以统计的人口学特征不写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被试变量应给出被试的选取办法如果用学生被试,应说明被试是否适合研究问题4.2 设备和材料 设备和材料适合研究问题特殊的实验设备需描述特征研究材料需给出来源或挑选方式问卷或量表要有信度、效度指标如果可能,应该使用经过标准化的、被认可的测验,如果不用,应该解释原因如果是新测验,应把测验或测验的示例放在附录中,且要有参考文献研究设计和过程研究设计可以回答研究的问题设计的类型:实验、准实验还是相关研究?组间还是组内?是否用了多种测量,如果是,考虑到平衡了吗?设计的类型:实验、准实验还是相关研究?组间还是组内?是否用了多种测量,如果是,考虑到平衡了吗?被试在不同条件的组中是如何分配的自变量是如何控制的因变量是如何测量的变量要给出操作定义研究程序应按步骤来说明描述的细节要充分适当,以可以让别人重复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发展与教育》投稿和审稿指南
为协助作者投稿以及审稿人更全面地审阅稿件,以共同提高稿件质量,《心理发展与教育》编辑部编制了本投稿和审稿指南,仅供大家参考使用。

刊物定位:《心理发展与教育》作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权威学术刊物,主要发表有关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高质量研究报告(每期约20篇)和少量理论文章(每期约2-3篇)。

本刊欢迎能体现重要课题成果的研究报告和论文。

研究报告要求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欢迎涉及新观点、新理论、新领域、新方法的稿件,不发表没有理论意图和框架,而只是报告性别或年龄差异的稿件。

理论文章要求有自己的实证研究基础或独到的理论以及方法论方面的见解,对于一般的介绍性综述文章不予发表。

审稿所用语言应客观、具体、准确、公正,不用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评价论文,更不能评价作者。

审稿和写作中应该考虑如下要点:
1 选题意义
1.1 理论意义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为该领域指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或有可能改变未来的研究方向
1.2 实践意义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如教育实践价值
用重要的方式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或直接探讨了现实中的问题
1.3 适切性
适合《心理发展与教育》及其读者群,如心理学、教育、发展、社会等领域人员
在方法、理论等方面是个有待研究的新选题
和目前的研究潮流一致或能引导今后的研究潮流
2 “引言”或“问题提出”中的文献综述
2.1 包括最重要的文献
参考了以往重要的相关文献
参考了新近出版的文献
参考了相关重要领域的文献
2.2 在文献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
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研究问题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的
文献综述能够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发展状况
文献综述能够说明该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
2.3 文献的把握和处理
文献综述表明作者理解文献所反映的研究现状
对各类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整合,不是堆砌文献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推论适当,没有误解、误用或仅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文献
用批判的眼光进行文献综述,指出了以往研究的局限、矛盾和模糊的地方
文献组织条理清晰,能促进读者对这一领域的了解
2.4 文献的完备和准确
主要参考第一手文献,不过度依赖已有的综述、专著或教材
检索的文献范围广泛,但不要引用与研究关系不大的文献,也没有必要穷尽所有文献能够帮助其他专业的读者熟悉该研究领域,并籍此评估作者后面进行的研究
3 问题提出
3.1 研究问题的恰当性
研究分析的单元正确,如刺激、行为、个人、小组还是组织
研究集中于关键的变量,即那些已知的有潜在影响的变量,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变量,不选择其他的有关变量
清楚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多因素,还要指出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中介/调节作用、因果关系等
假设可以证伪
考虑了各种相关的理论观点以及相反的理论观点
3.2 逻辑正确
研究变量界定清楚,指明与类似变量的区别
研究基于的理论能够自洽
从文献综述到研究假设的提出,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研究目的、假设、问题和预期的独特贡献表述清楚
对某种理论或观点的推论符合逻辑
基于理论或事实提出研究假设,表述清楚
对基本的观点解释恰当,能够让该领域外的读者看懂
4 研究方法
4.1 被试
被试取样适合研究问题,有代表性
要交代被试的特征,说明样本总体的特点、样本大小以及可以统计的人口学特征
不写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被试变量
应给出被试的选取办法
如果用学生被试,应说明被试是否适合研究问题
4.2 设备和材料
设备和材料适合研究问题
特殊的实验设备需描述特征
研究材料需给出来源或挑选方式
问卷或量表要有信度、效度指标
如果可能,应该使用经过标准化的、被认可的测验,如果不用,应该解释原因
如果是新测验,应把测验或测验的示例放在附录中,且要有参考文献
4.3 研究设计和过程
研究设计可以回答研究的问题
设计的类型:实验、准实验还是相关研究?组间还是组内?是否用了多种测量,如果是,考虑到平衡了吗?
被试在不同条件的组中是如何分配的
自变量是如何控制的
因变量是如何测量的
变量要给出操作定义
研究程序应按步骤来说明
描述的细节要充分适当,以可以让别人重复为准。

既不能太简略,也没有必要说明所有的细节
4.4 数据收集、管理和统计分析
正确处理实验中的极端数据和无效数据
问卷回收率和无效问卷比例需在可接受范围,努力提高回收率,分析被试不接受调查和被试丢失带来的影响
控制数据的质量(数据采集和录入)
给出统计软件及版本
5 数据分析和结果
5.1 统计分析
统计方法使用正确
被试量满足统计要求
如果需要,使用多因素统计方法
对于不必要的高级统计给与惩罚
数据转换的方法正确
5.2 结果表达
数据分析的顺序要符合研究逻辑,即与文献综述和讨论部分的表述顺序(思路)相一致
先文字,后数字。

行文不要以统计数据开始
先呈现描述统计,然后再给出推论统计
不应只报告统计结果,还要表述为合理的心理学结果
为方便以后的综述和元分析,需给出基本的统计数据(平均数、标准差、样本数等)正确使用图表,有助于清楚表达研究结果,但图表内容不要与正文重复
每个统计分析都要报告自由度,并计量报告效应值
显著性不要写p=0.000,因为概率不可能为0
5.3 公正客观
不要只报告对自己有利的数据
不要报告远离研究主题的数据分析
6 讨论和结论
6.1 结果的解释
在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推论
把研究结果和初始的研究假设和目的联系起来
对结果解释,既不要解释过度,也不要解释不足
不要简单地重复结果,要解释研究结果的含义
要区分客观的结果描述和自己的主观解释
尽量少讨论与研究主题偏离较远的问题
如果可能,要探讨能否对研究结果进行相反的解释
要联系其他同类研究的结果
如果必要,要在一个较广阔的研究背景下讨论结果
考虑对结果进行最简单的解释
不要忽视或弱化与研究假设相反的结果
解释意外的研究结果
结论或对结果的小结要简明
6.2 研究意义
从研究结果到理论的提升要恰当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具体
指出未来研究的逻辑方向和创新方向
6.3 研究局限
对研究的局限和缺点进行恰当的实事求是的自我批评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局限都要考虑
要说明推论时的限制条件,不管是已知的还是可疑的
7 文稿的呈现
7.1 写作质量
行文流畅,简捷清晰,不绕口,不罗嗦,可读性强,让人读不懂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客观、无偏、专业(指论文写作受过训练,不是指满篇专业术语)
在文章的开头就能让读者明白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论文各部分之间有清晰的逻辑联系
尽可能用提高读者兴趣的方式写作
写作认真,准备充分,没有低级的细节性错误
写作中不包含政治和宗教问题、种族歧视问题、性别歧视问题
7.2 符合期刊投稿要求
题目和摘要充分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献列表中正确给出所有参考文献
符合《心理发展与教育》的风格和格式要求
8 研究的贡献
8.1 总的贡献
理论贡献,如提升、挑战而不仅仅是应用现有的理论
实践贡献,如研究结果不是实际工作中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方法上的贡献,如研究工具、研究策略、分析技术等
有建设性的重复研究,如虽是重复研究,但在重要的方面扩展了已有的研究
8.2 文献价值
弥补了目前的知识空白
超越了以往的文献
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做出了贡献
激发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
报告了其他文献未报道的大量数据和观点
反映了重要研究计划(重大基金项目)的主要方面(数据、观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