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文言文要句翻译大全

合集下载

初一上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初一上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初一上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初一上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上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篇1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初一上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篇2原文《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初一上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篇3原文《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初中文言文课文翻译大全

初中文言文课文翻译大全

《论语》十则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口技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客人们围坐在一起。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

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

丈夫也被吵醒。

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

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经典初中文言文及翻译注释

经典初中文言文及翻译注释

经典初中文言文及翻译注释1.经典初中文言文及翻译注释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文言文短句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短句翻译及注释

一、《论语·学而》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注释:1. 学而:学习之后。

2. 时习:按时温习。

3. 说:通“悦”,高兴。

二、《论语·为政》原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处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注释:1. 三省:反省。

2. 吾身:自己。

3. 忠:忠诚。

4. 信:诚信。

5. 传:传授。

三、《论语·八佾》原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翻译:八佾(古代舞蹈队形)在庭院中跳舞,这是可以容忍的,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注释:1. 八佾:古代舞蹈队形,由八行八列组成。

2. 是:这。

3. 可忍:可以容忍。

4. 孰:什么。

四、《论语·里仁》原文:富而不骄,贫而不谄,何如?翻译:富有而不骄傲,贫穷而不谄媚,怎么样?注释:1. 富:富有。

2. 骄:骄傲。

3. 贫:贫穷。

4. 谄:谄媚。

五、《论语·雍也》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注释:1. 己所不欲:自己不愿意承受的。

2. 施:施加。

通过以上翻译及注释,我们可以看出《论语》中的这些短句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

学习这些短句,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为人处世。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些短句,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60句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60句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60句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危险。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5.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6.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7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8.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9.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10.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12.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说说笑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1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成堆的)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1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只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初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初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自己的不足。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件事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孔子说:“不担心自己贫穷而担心贫富不均,不担心自己地位低下而担心社会不安定。

”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最后凋谢。

”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愁。

”这些文言文及翻译都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通过学习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同时,这些语句也富含哲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启示。

在初中阶段,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些文言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言文重点句翻译初中

文言文重点句翻译初中

陶渊明先生,晋人也。

尝为彭泽令,政简刑清,民安其业。

一日,闲步于南村,忽逢渔者,问其所之,答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渊明叹曰:“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渔村,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深时见鹿,溪边时有猿。

随溪而转,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自云:“先世避秦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其地,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渊明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具答之。

问其地,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渊明乃记其事,遂渔于江渚之上,不复出焉。

译文:陶渊明先生,是晋朝人。

曾经担任过彭泽县的县令,他的政治简单,刑罚清正,百姓安居乐业。

有一天,他在南村闲逛,偶然遇到一个渔夫,问他要去哪里,渔夫回答说:“沿着溪流而行,已经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陶渊明感叹道:“这里的人说:‘这些话不值得对外人说。

’”离开渔村,继续前行,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里时而可见鹿,溪边时常有猿猴啼叫。

沿着溪流转了几个弯,再走了几十步,突然一片开阔。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划一,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等。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里面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见到渔夫后,他们非常惊讶,询问他从哪里来。

渔夫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渔夫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渔夫自己说:“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混乱,带着妻子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不再出去,所以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这个地方,渔夫说:“这些话不值得对外人说。

”其他的人各自邀请渔夫到家中做客,都拿出酒食款待。

初中重要文言文及翻译

初中重要文言文及翻译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太元:东晋年号,晋孝武帝的年号。

(2)武陵: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

(3)缘溪行:沿着溪水走。

(4)忽逢桃花林: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

(5)夹岸:两岸。

(6)落英:落花。

(7)甚异之: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8)穷:穷尽。

(9)林尽水源: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

(10)仿佛:隐隐约约。

(11)舍船:把船停下来。

(12)豁然开朗:形容从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13)良田:肥沃的田地。

(14)属:类。

(15)阡陌:田间小路。

(16)咸:全,都。

(17)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18)怡然:快乐的样子。

(19)具答之:详细地回答他。

(20)要:通“邀”,邀请。

(21)乃:于是。

(22)先世:祖辈。

(23)率:带领。

(24)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5)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6)具言所闻:详细地说明自己所知道的事。

(27)叹惋:感叹惋惜。

(28)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29)延:邀请。

(30)志:做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一年级文言文要句翻译大全
初一年级上册: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我心里把它们(蚊子)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3、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
读书,就有危险。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10、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1、未几,高垣睥睨,边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12、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13、楼五架,窗扉皆洞天;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14、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1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16、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17、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18、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19、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20、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初一年级下册: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6、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
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有才能的人几日不见,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北方的寒气传送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军和战士们征战多年,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提着雄兔的两耳,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10、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在座所有宾客,没有人不伸长了脖子,侧着头注意看,微微含笑,默默赞叹,认为表演真是妙极了。

1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凡是火场所应该要有的声音,统统都有了。

即使一个人有百只手,一只手有百只指头,也不能够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1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时所有的宾客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甩甩袖子、伸出手臂,两腿发抖,差点儿就想要抢先逃跑了。

13、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1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

15、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地向东南陷塌,所以江河流水和泥沙都在这里汇集(或流向这里)。

16、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1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8、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1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2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相关文章:
♦初中一年级文言文要句翻译大全
♦初中二年级文言文要句翻译大全
♦初中三年级文言文要句翻译大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