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重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部编版-精编

七年级历史(下)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南朝的陈统一南北。
2、杨广(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作用: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两诗中的河指的是?3、隋文帝废除隋以前的选官制度(推荐),为科举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诞生。
作用:提高了我国古代官员的整体素质。
意义: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为中国首创,比欧洲早1200年。
4、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表现: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驰道、筑长城、三游江都、远征高丽)。
6、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被誉“天下之雄胜”。
7、618年,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
4、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并且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因此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正是唐太宗的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在魏征去世后如此感叹。
5、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郭沫若形容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了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其后期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强盛的隋唐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定都长安。
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朝消灭江南的陈朝,统一了南北方。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个世纪的分裂局面,为后来唐朝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繁荣——“开皇之治”:人物隋文帝措施隋文帝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在地方,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将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表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史称“开皇之治”2.科举制的创立(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出身门第,普遍士人虽有真才实学却常入仕无门。
(2)创立: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②隋炀帝:增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3)含义: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和差额选拔人才的制度。
(4)影响:①它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通过比较公平的考试,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②使普通士人有机会凭才能入仕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士人读书的风气更加盛行,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各地在文化上和心理上的认同。
3.大运河的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统治开通605-610年,隋炀帝征发数百万劳力,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达余杭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作用①积极: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消极:致使劳役征发过急过重,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4.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了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害,隋朝名存实亡。
5.问题探究:隋朝与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那么它们灭亡的原因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这两个短命的政权又起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呢?(1)原因:相同原因:秦、隋两朝都实行了暴政,秦、隋两朝都因暴政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走向灭亡。
初一下册历史必考归纳

初一下册历史必考归纳随着新学期开始,初一学生们迎来了下册的历史课程。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更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过去的事件,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在的社会和文化。
这篇文档将从下册的历史教材中归纳出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和重要概念,帮助学生在备考中有针对性地复习。
第一单元:我们国家的党领导的伟大事业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我们国家的党领导的伟大事业,重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理想。
在复习这个单元时,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内容: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和意义:检阅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以中国劳动人民为主体,解放和发展社会力量。
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理想:无产阶级政党,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其核心价值观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
3.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工作原则:基本任务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工作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我批评、团结统一、开展群众性工作。
第二单元:古代的中国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的中国,重点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发明等方面的内容。
在复习这个单元时,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内容: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是主要的政治制度。
国君为天子,下设诸侯、大夫、士、农、工、商等阶层。
2. 经济文化:以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也逐渐发展。
教育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强调孝道、忠诚、文化修养等。
3. 科技发明:发明了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重要的科技成果,对世界科技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单元:各国生活的不同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各国生活的不同,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在复习这个单元时,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内容:1. 各国的国土、政治制度和文化: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政治制度和文化习俗都有各自的特点。
学生要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2. 各国的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学生要了解一些世界上著名的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如春节、复活节、圣诞节等。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知识点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封建制度和帝制两种不同的演变过程。
先是封建制度,然后是由宗法制度过度到三纲五常制度。
从商代开始出现封建制度,西周在封建制度上进一步发展。
由周公旦重修周礼,确定宗法制度后出现了三纲五常制度。
2. 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中国的封建王朝在七年级历史课本中有所呈现,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兴衰,如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同时,也要学习这些朝代的特点和代表性人物。
第二章世界文明古国的兴起1. 埃及文明埃及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河流、农业、宗教、金字塔等方面的知识。
2. 希腊文明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希腊文明的兴起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希腊文明的过程中,需要对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城邦、奴隶制度、战争、建筑技术、哲学、戏剧、奥运会等方面有所了解。
第三章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七年级下册历史中,学生需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宗法制度、三纲五常制度、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农民起义等。
2. 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学生需要了解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包括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兴起、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等方面的知识。
第四章近代中国的变局1. 近代中国的动荡七年级历史下册要求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动荡。
从明末清初到辛亥革命,清朝的衰落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等方面都是需要了解的内容。
2. 近代中国的外部侵略和国内割据近代中国受外部侵略的同时,还面临了国内割据的问题。
了解近代中国的外部侵略和国内割据对于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情况至关重要。
第五章世界民主史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生需要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并且了解工农联盟。
2. 世界各国的民主和专制转变历程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国民主和专制转变的历程,包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民主和专制转变过程。
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汇总在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牢牢掌握。
下面就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汇总。
第一部分:中华文明古迹考古发现1. 汉代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丝绸之路上最繁荣的贸易城市之一。
2. 鲁迅故居:位于湖南醴陵市,是著名作家鲁迅的故居,也是现在的鲁迅博物馆。
3. 蓝田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配套墓葬,数量众多,不同姿态,展示了秦代军事力量之雄伟。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1. 三公九卿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设立三公和九卿,主要用来管理各地的政治事务。
2.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由秦始皇和汉武帝建立并完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3.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推行了千年之久。
第三部分:中外文化交流1.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丝绸、茶叶等物品的贸易。
2.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
3. 英法联军侵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侵略事件,导致了中国的国土沦陷和文化的受损,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紧迫性。
第四部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促进古代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技术。
2.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航海和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于战争和生产都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的汇总,我们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进一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了解历史事件在当时和 现在的影响和意义。
分析历史事件中的重要 因素和细节。
考试题型与技巧
01
02
03
04
选择题
注意选项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 处,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和信 息,排除干扰项。
填空题
注意空格前后的内容和上下文 ,确定需要填写的关键词或短 语。
简答题
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注意答 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不要遗 漏要点。
本单元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特 点和影响。
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 趋势。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和思维能力,提高其综 合素质。
掌握本单元涉及的基本 历史事件和人物。
02
单元内容
历史背景
02பைடு நூலகம்
01
03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进行,使得经济快速 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单元内容 • 单元重点与难点 • 单元总结 • 单元测验与考试准备
01
引言
单元简介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 络和重要转折点,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
英国的殖民扩张,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英国的殖 民地,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国际关系紧张。
主要事件
英国的工业革命
这一事件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汇总

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汇总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统一的时间、意义?时间:581年 人物: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 统一时间:589年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2、隋文帝的统治内容,意义?经济: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同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数量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3、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人物、概况、评价?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人物:隋炀帝概况: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二千七百多千米;三点: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hán)沟、江南河;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评价:①(积极)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②(消极)劳民伤财,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4、科举制创立的时间、标志、影响(①②③④)?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影响:①政治上: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②教育上: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文化上: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5、隋朝灭亡的时间、原因?618年;灭亡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618年 唐高祖李渊 长安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名臣有哪些?治国效果?①用人上:虚心纳谏、广纳贤才。
名臣:魏征——“镜子”, 房玄龄、 杜如晦(房谋杜断)②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就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南北: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2、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
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当时为什么能够开通这条河?(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4)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唐朝的建立:年,在太原起兵的反隋贵族,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就是唐高祖。
2、李世民即位:唐高祖退位后,传位给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年号。
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①唐太宗认识到的伟大,吸取了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政府要;皇帝要;大臣要,统治才能。
②唐太宗重视;同时注意。
他还下令。
③唐太宗注意。
2、“贞观之治”的形成:贞观年间,唐朝的政治比较,经济发展,国力逐步。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三、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称帝:武则天本是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
2、武则天的开明统治:武则天当政时期,继续实行的政策,使唐朝的社会经济,国力。
人们称她的统治为“”。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开元之治”:统治前期,他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等人当宰相。
他还特别重视,把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
开元初年,他还命人烧毁,表示。
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史称。
2、“开元盛世”:统治前期,政治,经济,仓库,人口,唐朝进入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重点
1. 年,北周外戚__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杨坚
..就是隋文帝。
2. 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_________
__。
4.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自北向南分为、、邗沟和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6年,继承
皇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6. 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7 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省替皇帝起草政令,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8.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9.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10.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1.武则天巩固统治的措施:①重用酷吏,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将武氏列为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列入其中;③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④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12.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
“贞.观遗风
..
...”。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13
..
“开元盛世
”.。
....
14.在农业生产方面,和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15.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创立于隋朝(隋炀帝),完善于唐朝
16.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和
17.饮茶习俗在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唐
代,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18.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含义是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19.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20.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21.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作用:鉴真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22.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到达天竺研习佛法。
作用: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23.唐朝都城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24. 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5.唐末,雕版印刷业已比较发达。
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做交易凭据的印刷品——“”。
成都、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2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
27.唐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28.唐朝末年,开始运用于军事。
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
29. 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著名工
匠。
他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
30.唐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时代。
31.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和。
李白为“诗仙”。
杜甫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32.唐代时期的乐舞也十分发达。
相传唐太宗创作的《》和唐玄宗创作的《》就很有名。
33.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故事为主。
二.简答题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运河的开凿有何重大意义?(互动第3页)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互动第7页)
3.简述科举制的实行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
(互动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