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综合复习试题全套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秋瑾《满江红》阅读理解复习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秋瑾《满江红》阅读理解复习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秋瑾《满江红》阅读理解复习练习《满江红》秋瑾[原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没有身体,就没有人;心比人强壮。

计算你生活中的肝脏和胆囊,因为人们经常很热。

谁认识我?当英雄陷入困境时。

孟宏辰在哪里找到知己?这件绿衬衫是湿的![简要分析]一、作者简介: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女烈士。

V-Qing这个词名叫京雄,她自称是剑虎女侠和汉侠的女儿。

来自浙江绍兴。

他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

他鄙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

他经常自称花木兰和秦良宇。

他是一个练习文学和武术的英雄。

他喜欢男装。

1907年,他与徐锡林等人策划了一场起义。

事件发生后,他被逮捕,并不屈不挠。

6月6日,他在绍兴古轩亭口被斩首。

他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2、背景资料1903年春,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三、翻译我在京城居住时间不长,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节。

因为花圃里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明净。

四面的唱响的楚歌逐渐停歇了,终于把楚军攻破歼灭了,冲破了家庭婚姻的牢笼。

结婚八年的感受,只思念自己的故乡浙江。

我为上天强行使我成为女子而苦恼,对自己的女性身份很不顾惜。

虽然我的身体不能进入男人的行列。

但我的心比男人更坚强。

我想我这辈子的性情通常是热情的,因为我关心别人。

那些粗俗的人,他们的心,谁能理解我?身处困境的英雄应该忍受苦难和挫折。

在这个广阔的人类世界里,我们在哪里能找到知己?眼泪弄湿了我的裙子。

四、内容理解1.这个词如何表达秋瑾的思想和感情?这首词表现出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婚姻的不满,对自己女性身份的不平,心中涌动的英雄气概和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沮丧情绪。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期末试题卷及答案解析在线练习(2019-2022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舞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期末试题卷及答案解析在线练习(2019-2022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舞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期末试题卷及答案解析在线练习(2019-2022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聒噪/恬淡冠冕/衣冠楚楚面面相觑/徒有虚名B.娉婷/聘请赦免/赫赫有名不折不扣/百折不挠C.分晓/分外勾当/勾心斗角肆无忌惮/箪食壶浆D.调和/和解中伤/中流砥柱应有尽有/随机应变【答案】C【解析】A.guō/tián,guān/guān,qù/xū;B.pīng/pìn,shè/hè,zhé/zhé;C.fēn/fèn,gòu/gōu,dàn/dān;D.hé/hé,zhòng/zhōng,yīng/yìng;故选C。

选择题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存恤打园场茅塞顿开间不容发B.愧赧正气歌根深蒂固相得益章C.叉气潇湘馆行之有效自惭形秽D.墨守现世宝富丽堂皇不攻自破【答案】D【解析】A.打园场——打圆场;B.相得益章——相得益彰;C.叉气——岔气;故选D。

语言表达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义连贯完整。

①_____,让心灵宁静淡泊。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_____,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答案】读书可以防止浮躁贪婪读书让内心在喧嚣中沉淀【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根据后面的“人容易变得浮躁,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等提示,可以概括出第①句是陈述针对这些现状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

可示例:读书可以防止浮躁贪婪。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知识小结及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知识小结及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知识小结及试题汇编(附答案)1.主题解说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期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2.重点突破导致孔乙己成为悲剧人物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一: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他“站着喝酒”说明他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只能与“短衣帮”为伍;但由于受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他却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明他是多么迷恋于自己头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

但孔乙己却没有丁举人那样的幸运,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这就决定了他只能挣扎在社会的底层。

而长期为考科举而埋头苦读的生活已使他手无缚鸡之力,他已经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提示二:是阶级压迫、人际关系的冷漠势利造成的。

丁举人原本也是读书人,考中了举人就成了统治阶级的一员,读书人对读书人下手那么毒辣凶狠,这就表明剥削者对被剥削者是多么的凶狠无情;咸亨酒店里的所有人,都在有意无意地把孔乙己作为嘲弄与取笑的对象,专以揭开他的心灵伤疤为乐,这就表明人情的淡薄与冷漠。

3.难点攻克小说的结尾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提示一:不矛盾。

作者这样写是有深意的,孔乙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谁也不能确切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只能说“大约”,“大约”写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提示二:孔乙己是个好喝懒做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上一口酒,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始终没见孔乙己来,看来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很合乎逻辑的,“的确”写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提示三:结尾处看似矛盾的词语却更加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也加强了小说对吃人的封建制度的控诉和鞭挞的力量。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

3 复习要点
5.主要人物概览 第四类 真儒士
真儒士鄙视功名富贵,不热衷科举考试,不愿出世做官;精神上儒道互补,内 心淡泊名利和追求自由。 1.王冕 (1)王冕在放牛时,经常把好东西包好,带回家给母亲吃;后文也多次提到他赡 养母亲的事迹。在山东时,他看到难民,联想到了母亲,于是就立即回家。母亲 临终前和他说的不要去做官,他也严格遵守。 (2以 卖画为生;京官危素、知县时仁要见他,他都避而不见。 (3)他听说朝廷要改革科举制度,预测到这种八股取士制度的种种不良后果,便 反对八股科举,到山中隐世。 (4)王冕形象:孝顺善良。才华横溢,磊落洒脱;不事权贵,淡泊名利。超凡脱 俗,见解独到。
3 复习要点
5.主要人物概览 第五类 假名士
2.杜慎卿 (1)杜慎卿初上场,作者极笔墨之能事,用一堆食物来衬托他的不俗,鲥鱼、樱 、笋、软香糕,还有雨水煨的毛尖,都是样样带典的雅致物件。 (2)鲍廷玺向他借钱,他推说家里有银子,但要备着求功名的,让他跟杜少卿去 借。 (3)他具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是江南数一数二的才子。朋友鼓吹他为了子嗣 要纳妾,可是当别人给他介绍女人时,他又骂女人没有好的。然而,在骂女人臭 的同时他仍然是纳了妾。 (4)杜慎卿形象:具有谈吐不凡、雅致风流的名士风度。他口中称要做雅士,其 实也十分热衷于科举取士之道。热衷仕途、追名逐利。虚伪狡诈,歧视女性。
3 复习要点
3.主题思想 《儒林外史》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
朽糜烂的现状。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 系和整个社会风气。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 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吴敬梓 的讽刺显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宣泄了大多数心有同感的读书人对人性卑 劣、社会黑暗的控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含解析)《作业推荐》——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含解析)《作业推荐》——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解析版)
(1)考查应用文通知的拟写。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据此拟写即可。
【答案】(1).(1)示例:
通 知
九年级全体同学:
兹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播放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同学们准时前来观看。
校团委
2019年5月20日(2).(2)①…… 的成就(3).②助推了中国腾飞(4).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示例:追个人小梦,筑祖国大梦。
【解析】
【分析】
【详解】
B.缺少宾语,可在免刑加“的热情”;
D.语序不当,把“许多”与“内地”位置互换。
故答案为C。
7.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五四百年来的历史,铭刻着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卓著功勋;;;;。
①预示着国家民族的灿烂前程、美好未来
②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光荣奋斗
③记录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C.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答案】B
【解析】
【分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疲弊.(bì) 陛.下(bì) 陟罚臧否.(p ǐ) B .行.阵(háng) 驽钝.(dùn) 裨补阙.漏(qu ē) C .崩殂.(cú) 恢弘.(hóng) 夙.夜忧叹(sù) D .以彰其咎.(chù) 妄自菲.薄(f ěi ) 攘.除(r ǎng )2.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陟罚臧.否(赞扬) 性行淑均.(公正、公平) 夙.夜忧叹(早) B .中道崩殂..(死) 悉以咨.之(询问) 此皆良实..(忠良、诚实) C .平明之理.(治理) 臣本布衣..(平民) 以彰.其咎(表明、显扬) D .咨诹.善道(询问) 引喻失义.(道理)危急存亡之秋.(时候) 3.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 .庶竭.驽钝——殚精竭.虑 C .三顾.茅庐——顾.此失彼 D .猥.自枉屈——猥.琐不堪4.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必能裨补阙漏B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C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 .臣不胜受恩感激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也叫“奏章”或“奏疏”。

B .本文是奏章,全文以议论为主,同时在议论中融入叙事和抒情,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C .诸葛亮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向刘备提出了三条建议。

D .《出师表》表达出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6.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名著《儒林外史》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名著《儒林外史》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儒林外史》期末复习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__________。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__________小说,全书共56回。

2.在《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

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3.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__________。

4.《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书中第一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5.__________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令人感动,却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虚伪小人。

6.__________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爹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为妻,但他后来却撇下妻子。

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7.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

【甲】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选段中【甲】指的是_________,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8.【乙】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是的?”【乙】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秋瑾《满江红》阅读理解复习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秋瑾《满江红》阅读理解复习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秋瑾《满江红》阅
读理解复习练习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___”这两句表达了___对家乡浙江的思念和对楚国的悲愤。

楚国是古代著名的战国国家,但最终被秦国所灭,这里的“四面歌残”暗示着楚国的覆灭。

而“八年风味徒思浙”则是对自己结婚八年的感叹,同时也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两句词语简练,表达深刻,展现了___的豪迈情怀和爱国情感。

___的《满江红》一词基调高昂,表现出词人的坚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她运用了多个典故,既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担忧,又表现出对自己女性身份的不满和对婚姻家庭的疏离。

语言刚健清新,表达了词人的自信和坚定,同时也展现出她的才华和文学造诣。

整首词充满了激情和力量,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优秀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