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卷)
六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明查秋毫B. 风尘扑扑C. 振耳欲聋D. 金碧辉煌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非常谦虚。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C.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参加比赛。
D. 老师要求我们,作业必须认真完成。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桃花笑春风C. 月亮挂在天空D. 河水潺潺流过答案:B4.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是()A. 锦上添花B. 画蛇添足C. 狗尾续貂D. 虎头蛇尾答案:A5.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诸葛亮是蜀国的开国皇帝B. 关羽是曹操的手下C. 赵云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D. 周瑜是孙权的谋士答案:C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在操场上飞奔。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答案:B7.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B. 魑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C. 徜徉(cháng yáng)D. 踟蹰(chí chú)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在操场上飞奔。
答案:A9. 下列成语中,与“对牛弹琴”意思相近的是()A. 画蛇添足B. 狗尾续貂C. 鸡同鸭讲D. 画龙点睛答案:C10. 下列关于《西游记》中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B. 猪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C. 沙僧是唐僧的三徒弟D. 唐僧是孙悟空的师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
心灵有耳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且,谁叫她永远穿着一件又旧又不合身的衣服哩!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
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
“唱得真好!”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______(度渡)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小姑娘惊呆了!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他说完后站起来顾自走了。
小女孩第二天_______(在再)去时,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满脸慈祥地看着她微笑。
小女孩于是又唱起来,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
最后他大声喝彩,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说完,他仍顾自走了。
这样过了许多年后,小女孩成了大女孩,长得美丽窈窕,而且成为小城有名的歌星。
但她忘不了公园靠椅上那个慈祥的老人。
一个冬日的下午,她特意去公园找老人,但她失望了,那儿只有一张小小的孤独的靠椅。
后来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
“他是个聋子,都聋了20年哩!”一个知情人告诉她。
姑娘惊呆了。
那个天天屏声静气聚精会神听一个小女孩唱歌并热情赞美她的老人,竟是个聋子!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孤独——(____)反义词:热情——(____)3.短文两次写到“小姑娘惊呆了”,联系上下文,说说姑娘“惊呆”的原因。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两次写到老人说完话后“顾自走了”,你知道老人为什么这样做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老人的神态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小学语文六年级试题:语文课外阅读竞赛测试卷

三一文库()/小学六年级〔小学语文六年级试题:语文课外阅读竞赛测试卷[1]〕姓名班级得分一、按照要求填空。
(每空2分,总32分)1、白雪却嫌春色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不度玉门关。
3、九州生气恃风雷,。
4、向晚意不适,。
5、明月别枝惊鹊,。
6、中秋节,圆圆的月亮挂在空中,我独自坐在家中,思念着在他乡忙碌的父母,禁不住的,我吟诵起了,这句词。
7、冬天到了,校园里的花儿几乎都凋谢殆尽。
早晨,我从假山旁经过,一阵芳香沁鼻而来,眼前,烂漫的梅花正对我笑。
看着她,我真想说:,。
8、,清泉石上流。
9、大江东去,浪淘尽,。
10、纸上得来终觉浅,。
11、《告诉世界,我能行》,这本书的作者是。
12、春天,我会吟诵;夏天,我来吟诵;秋天,我将吟诵;冬天,我在吟诵。
一年四季,满眼满心,总是诗意!可爱的你,让们一起吟诵吧!二、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每空2分,计20分)1、以下作者中,哪个不是宋朝的诗人?()A 苏轼B 李清照C 李煜D 辛弃疾2、下面的哪句诗,不是在描写春天的景色?()A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B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 小菏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海伦是()国人。
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德国4、伊桑格兰和列那狐是()关系。
A 父子B 兄弟C 朋友D 甥舅5、邓世昌担任的是()管带。
A 致远B 靖远C 经远D 来远6、以下成语中,哪一个不是来自于历史故事的?()A 卧薪尝胆B 四面楚歌C 精卫填海D 破釜沉舟7、《蒋干中计》选自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A 《西游记》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红楼梦》8、下面的哪一句诗不是诗人陆游的作品?()A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C 我劝天空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阅读竞赛及参考答案

六年级阅读竞赛试题助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
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深情地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de dé 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助手连忙答道明白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án )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
他()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
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好的,好的。
我一定(揭竭渴)尽全力地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
可是,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
病入膏盲(huāng má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我一定加倍努力。
”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山山水水五湖四海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
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就闭上眼睛。
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
()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
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
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字和词,并打上“√”。
(7分)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3.“我的蜡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在这句话中,第1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六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一、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一)《春天的画笔》(20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给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1. 短文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4分)2. 短文中的“小草”和“花儿”分别代表了什么?(4分)3. 短文中的“小鸟”在春天里扮演了什么角色?(4分)4.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什么情感?(4分)5.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
(4分)(二)《月亮上的足迹》(20分)夜晚,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大地。
月光下,孩子们追逐嬉戏,留下了一串串快乐的足迹。
这些足迹,是他们童年的美好回忆,也是他们成长的见证。
1. 短文中的“月亮”象征着什么?(5分)2. 孩子们在月光下做了哪些活动?(5分)3. 短文中的“足迹”代表了什么?(5分)4.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什么情感?(5分)二、古诗词鉴赏(共3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一)《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5分)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10分)3. 请描述一下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10分)4.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5分)(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5分)2. 这首诗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10分)3. 诗中的“花落知多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10分)4.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5分)三、作文(共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要求:1. 内容要具体,有真情实感。
2. 语句要通顺,表达清晰。
3. 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但不要脱离实际。
评分标准:1. 内容充实,有深度。
(10分)2. 语言表达流畅,无明显语病。
六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欢迎参加六年级语文竞赛,以下是本次竞赛的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嘹亮B. 缭亮C. 了亮D. 廖亮答案:A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去冒险,就无法获得成功。
B. 不去虎穴,就无法得到虎子。
C. 只有亲自去虎穴,才能得到虎子。
D. 只有亲自去虎穴,才能明白虎子的价值。
答案:A3. 以下哪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非常高兴?A. 喜上眉梢B. 喜出望外C. 喜笑颜开D. 喜气洋洋答案:D二、填空题1. “______,______。
”是《论语》中的名句,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态度。
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______,______。
”是《出师表》中的名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
答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三、阅读理解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柳树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曳,好像在跳舞。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给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1. 文中“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拟人2. 文中“花儿也不甘示弱”中的“不甘示弱”是什么意思?答案:不愿意表现出比他人差。
四、作文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答案:略(作文部分需要考生自己发挥,这里不提供具体答案)以上是本次语文竞赛的试题及部分答案。
希望每位参赛者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你们好运!。
六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六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古诗名句情景题(15分)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此景象真可谓是“,”。
3、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4、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
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
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5、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
”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6、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
二课外阅读(共85分)(一)亲情(15分)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冷了再说。
”老王还在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
”说完就搁下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拔拨)过去,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趁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tì)。
六年级小学语文竞赛试题

六年级小学语文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全部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 手不释卷心旷神怡穿流不息(×)B. 锲而不舍一诺千斤风餐露宿(×)C. 栩栩如生专心致志孜孜不倦(√)D. 信口开河目不暇接风声鹤唳(√)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岳阳楼记》D. 《左传》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C.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来参加今天的活动。
4.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5. 下列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杯弓蛇影C. 画龙点睛D. 桃李满天下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哪首诗?A. 《春晓》B. 《望岳》C. 《登鹳雀楼》D. 《静夜思》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空。
B.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雨滴落在屋檐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D. 太阳从东方升起。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安石9.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锦上添花B. 画蛇添足C. 点石成金D. 一语双关1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滕王阁序》B. 《醉翁亭记》C. 《爱莲说》D. 《岳阳楼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 “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13. “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
”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卷)
(全卷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
一、阅读知识:(20分)
1、亲爱的同学,此题不需作答,只要你在答卷时做到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
(3分)
2、经过小学几年的阅读,请回答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最常用的方法有哪些?(9分)
原因:
方法:
3、填空:(8分)
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要把握文章的,体会文章的。
在此基础上,还要能联系自己的实际和实际想开去,并能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到更多的和。
这样,既读进去,又想开去的好处有。
二、阅读能力:(100分)
1、开学以来,你最喜欢读的课文是哪一篇?为什么?(4分)
课题:(1分)
原因:(3分)
2、本学期,你肯定读了好几本课外书,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本?简要说说主要内容。
(5分)
书名:(1分)
主要内容:(4分)
3、阅读下面两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23分)
(一)(15分)
春天的江南是美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麦田像一片海,xīnɡ lóu qí bÙ的村庄是不沉的舟;zònɡ hénɡ jiāo còu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něn yá,芦笋也钻出来放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大自然的色彩把它打扮的青青翠翠。
真是山山水水都爱骄,好不动人。
在阳光明丽的中午,还可以看到水底一群群游鱼,一动不动地zhènɡěr bā jīnɡ停在那儿,好像待命出发的潜艇队伍。
这时候在整个昆虫世界中,正在掀起一个极其宠大的解放运动,在每一秒钟里都有无数亿个生命从冬眠的壳壳里冲出来,于是春天才有了活力,春天才如此繁富呀!
(1)把文中用拼音代替的词语按顺序写出来。
(8分)
、、、。
(2)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2分)
错别字:,改正:;
错别字:,改正:。
(3)作者写春天,紧扣“活力”,写出了柳枝的,芦笋的,水中的,将细微之处清晰地呈现你眼前,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一句紧扣春天活力的句子:(5分)
(二)(8分)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积累,是一种知识积累,是一种智慧积累。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但是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2分)
智慧——; 优秀——。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2分)
文明——; 一无所知——。
(3)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
(4分)
病句:,
改正:。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68分)
(一)(20分)
我家有件泥塑上釉的精致工艺品高达一尺长约五寸塑的是山中之王狮子
一只昂首仰视的雄狮横卧在一块峥嵘嶙峋的岩石上狮子的整个身子是白色的发出微微的银光下面的岩石是青绿色的和白色的卧狮形成鲜明清晰的对照
狮子的头部长约三寸,头上的毛发一绺一绺的清晰可瓣。
有的卷曲着,像一根根的鱼钩;有的四散的,像朵朵盛开的菊辨。
狮子前项和下巴的毛都向后飘,似乎正被风吹拂。
在它的长发中,隐约可以分辨它那一对蒲扇似的耳朵。
它的双眼怒视前方,眉骨略突起,张开大口,露出獠牙巨齿,显出一副威严难犯的神情。
()()
狮子的身子较短,比头部还要稍短一点,中间部分向外凸起,可以看出一根根肋骨。
狮子的身躯十分光滑。
它的两只前腿向前伸着,利瓜紧收,前部向下弯着,有一只爪子已越出了岩石,悬在空中。
两只后腿蜷曲着,右边半跪,左爪完全被身子盖着,使身子那一部分微微高起。
它的尾巴卷曲在背上,尾端特别大,像钢鞭的头缨一样。
()()
狮子下面的岩石,像天上的一朵云彩一样,又像力负万钧的石基,有力地衬托出石狮的威严。
正个工艺品,显得那样的奇异美妙,不能不令人惊叹不己。
()()
(1)短文中3、4、6自然段中有错别字,请用“”画出,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5分)(2)给第1、2自然段加上标点。
(6分)
(3)用“”画出第4、5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4分)
(4)给短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
A.我可爱的工艺品;B.我可爱的狮子;C.雄狮;D.卧狮。
(5)填空:作者观察卧狮时,先看,再从到一部分一部分地看。
(3分)
(二)(20分)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
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
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不好意思地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姑娘仍旧微笑地对他说:“您不用付钱。
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其实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是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
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
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住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
来到病床前,他一眼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
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
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帐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
可是,当帐单送到她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会花去她所有积蓄,或许还不够。
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地清单。
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起来:“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
(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它显得有些巧合。
人们之所以传诵这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的高尚品德。
(3分)
(2)“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是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至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5分)
(3)故事里的医生(男孩)和姑娘,你更喜欢哪一位?为什么?(8分)
(4)这个故事有好多照应的地方,请你至少找出一处运用照应写法的地方来。
(4分)
(三)(8分)
午后的一场大雨,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的小水坑。
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小心翼翼地避开人行道上的积水,哪晓得一辆疾驶而过的计程车,溅起一片水花,将三人身上溅了许多水。
母亲极其懊恼,旁边的大儿子却兴奋地对母亲说:“遇水则发,我们要发了。
”另一个稍年幼的孩子也
高兴地说:“对呀!有人浇水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发芽了。
”正在生气的母亲听到这样可爱的童言稚语,也不禁莞尔一笑,三人就快快乐乐地踩着积水回家了。
大仲马说:“烦恼与欢欣,成功与失败,仅系一念之间。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小心翼翼——
疾驶而过——
(2)读故事后,用一句话说说我们遇到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应该如何对待?(4分)
(四)小乌鸦和小狐狸(20分)
那只上了老狐狸当掉了肉片的老乌鸦,十分沉痛地向小乌鸦讲了自己当年上当受骗的经过,要小乌鸦永远记住乌鸦家庭的这个奇耻大辱,提防奉承话里可能隐藏着的阴谋诡计。
小乌鸦连连点头说“是。
”
有一天,小乌鸦衔着一片肉,停在一棵树上,心里想:“要是我碰上狐狸,保准不会上当。
”
巧得很,这时,一只小狐狸走过来,看见了小乌鸦,随即嬉皮笑脸地走到树跟前,甜言蜜语,又耍起老狐狸那套哄老乌鸦的把戏。
但是,小乌鸦牢记先辈的教训,不去理会他。
小狐狸有些懊丧,他转了转眼珠子,换了一副嘴脸,破口大骂:“该死的小乌鸦!你听着,世上再也没有你们家族更坏的东西了。
你们是灾祸的传播者,谁碰上你们,谁就要倒霉,谁听到你们的声音,谁就要遭殃……”
听到小狐狸这样放肆地诽谤咒骂乌鸦家族,小乌鸦顿时火冒三丈,“呱”地一开口,正想呵斥小狐狸:“闭上你的臭嘴!你们狐狸家族才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家伙哩!”可是,就在这一刹那间,肉片一下子从口中滑落到地上了。
小狐狸像老狐狸一样,立刻把地上的肉片一口吞下去。
接着小狐狸转过身,对着树上无限懊悔的小乌鸦,抹了抹嘴巴,挤了挤眼睛,洋洋得意地说:“谢谢你,朋友,你的警惕性是够高了,可是这一回,你又该吸取一个什么教训呢?”
(1)用“”画出描写小狐狸神态的语句。
(6分)
(2)文中哪两个自然段写小狐狸骗小乌鸦的方法?(8分)
第自然段,写;
第自然段,写。
说明小狐狸。
(3)从这则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