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划分路由配置

合集下载

IP地址规划方案

IP地址规划方案

IP地址规划方案引言概述:在现代网络通信中,IP地址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资源,它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一个合理的IP地址规划方案可以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和可扩展性,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IP地址规划方案,包括地址分配、子网划分、路由设计、地址保留和地址管理。

一、地址分配1.1 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其中IPv4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版本。

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168.0.1。

IPv6地址由128位二进制数组成,以冒号分隔的八组十六进制数表示,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1.2 IP地址的需求预测在进行IP地址规划前,需要对网络中的设备数量进行需求预测。

可以通过统计历史数据、分析业务需求和预测未来扩展需求等方法来确定所需IP地址的数量。

1.3 地址分配方案根据需求预测的结果,可以制定地址分配方案。

可以采用静态IP地址分配或动态IP地址分配。

静态IP地址分配适用于需要长期固定IP地址的设备,如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动态IP地址分配适用于大量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二、子网划分2.1 子网划分的目的子网划分可以将一个大的IP地址空间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子网,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子网划分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网络需求和设备数量,将IP地址划分为不同的子网。

2.2 子网划分的方法子网划分可以通过子网掩码来实现。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常见的子网掩码有/8、/16和/24等,表示网络地址的位数。

2.3 子网划分的规划根据网络需求和设备数量,可以制定子网划分的规划。

可以根据不同的部门、地理位置或功能来划分子网,以实现更好的网络管理和资源隔离。

三、路由设计3.1 路由器的作用路由器是网络中的关键设备,用于转发数据包。

局域网组建使用网络交换机实现子网划分

局域网组建使用网络交换机实现子网划分

局域网组建使用网络交换机实现子网划分局域网(LAN)是一种用于连接设备的计算机网络,在小范围内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组建局域网可以使用网络交换机来实现子网划分,进一步优化网络性能和管理。

一、局域网组建的背景和意义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学校和机构需要建立自己的局域网,以满足内部通信、共享资源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需求。

而网络交换机作为局域网的核心设备,可以提供快速的数据交换和通信连接,实现子网划分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优化网络。

二、网络交换机的作用和原理网络交换机是一种数据交换设备,通过电路交换方式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

其原理是利用MAC地址表和交换机芯片实现数据包的存储和转发,可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并行通信,提供更稳定和高效的数据传输。

三、子网划分的必要性和优势1. 提高网络效率: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子网,可以减少广播风暴和网络拥塞现象,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2. 加强网络安全:通过子网划分,可以限制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增加网络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3. 简化网络管理:每个子网可以独立配置和管理,方便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资源进行分配和监控,降低运维成本。

四、子网划分的步骤和方法1. 确定网络需求:根据组织或机构的需求,确定网络规模、带宽和功能要求,为子网划分做准备。

2. 设计子网结构:根据网络需求和设备布局,设计子网的拓扑结构和组网方案,确定每个子网的主机数量和IP地址范围。

3. 配置交换机:根据设计方案,配置网络交换机的VLAN(虚拟局域网)和端口设置,将不同的子网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

4. 设置路由器:在需要进行跨子网通信的子网之间设置路由器,并进行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实现子网间的互通。

五、子网划分的注意事项1. 合理规划IP地址:在划分子网时,要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每个子网的IP地址,避免冲突和浪费。

2. 考虑未来扩展:在设计子网结构时,要考虑组织或机构的未来发展和扩张,预留足够的地址空间和网络容量。

配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配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配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配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路由器作为连接互联网的重要设备,配置正确的基本设置对于网络的运行和通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配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一、IP地址的配置IP地址是网络通信中用于标识设备的唯一地址,路由器在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配置一个合适的IP地址。

1. 打开路由器管理页面首先,需要打开路由器的管理页面。

具体的方法因不同品牌的路由器而异,一般是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默认网关地址,例如192.168.1.1或192.168.0.1。

输入正确的地址后,会弹出路由器的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2. 进入网络设置界面登录成功后,找到网络设置或网络配置等相关选项,进入网络设置界面。

3. 配置IP地址在网络设置界面中,找到IP地址的配置选项。

一般会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静态IP地址,另一种是动态获取IP地址(DHCP)。

如果你的网络提供商提供了一个静态IP地址,那么你可以选择静态IP地址,并在相应的输入框中输入提供商给你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信息,可以联系网络提供商进行获取。

如果你选择动态获取IP地址(DHCP),则路由器会自动从网络提供商那里获取一个IP地址,并将其分配给连接到路由器的设备。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家庭用户选择使用动态获取IP地址的方式。

完成IP地址的配置后,保存设置并重启路由器,使其生效。

二、子网掩码的配置子网掩码用于划分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正确配置子网掩码有助于网络通信的顺利进行。

1. 进入网络设置界面同样,在路由器管理页面中找到网络设置或网络配置等选项,进入网络设置界面。

2. 配置子网掩码在网络设置界面中,找到子网掩码的配置选项。

一般情况下,路由器会自动根据IP地址进行子网掩码的配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进行修改。

通常,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是最常见的配置,它将IP地址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局域网组建中的多子网互联与路由器设置

局域网组建中的多子网互联与路由器设置

局域网组建中的多子网互联与路由器设置在局域网组建中,多子网互联和路由器设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多子网互联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设置路由器来实现互联。

一、多子网互联的必要性在一个大型的网络环境中,单一的子网往往无法满足全部的需求。

多子网的划分能够更好地管理网络资源,并且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同时也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通过多子网的互联,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二、子网的划分在局域网组建中,子网的划分是十分关键的。

通过合理的划分,可以有效地管理不同子网之间的设备,并且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子网的划分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规模来进行,通常是基于地理位置、职能和安全级别等因素进行划分。

三、子网间的互联为了实现多子网之间的互联,需要使用路由器来进行跨子网的数据传输。

路由器作为一个网络设备,能够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交换和路由选择。

通过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可以实现对多子网的互联。

四、路由器的设置在进行路由器的设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IP地址设置:每个子网都需要一个唯一的IP地址范围。

在设置路由器时,需要对每个子网进行IP地址的分配,确保各个子网的IP地址不会产生冲突。

2. 子网掩码设置: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的边界,并确定IP地址中哪些部分用于网络地址,哪些部分用于主机地址。

通过正确设置子网掩码,可以确保路由器能够正确识别不同子网中的设备。

3. 路由表配置:路由表决定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时的路径。

在路由器设置中,需要配置正确的路由表,以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地转发到目标子网。

4. DHCP配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用于为局域网中的设备分配IP地址。

在路由器设置中,可以启用DHCP服务器功能,以简化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

5. 防火墙设置:为了保护局域网的安全性,可以在路由器上设置防火墙。

防火墙能够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以防止潜在的安全威胁。

通过合理设置路由器,可以实现多子网之间的互联,提高局域网的性能和安全性。

子网掩码和划分子网

子网掩码和划分子网

能够提高网络安全性,防 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配置和管理相对复杂,需 要专业的网络管理员进行 维护。
03
划分子网的必要性
缓解IP地址紧张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IP地址的需求量不断 增加,而IPv4地址资源有限,因此需要通过划分 子网来缓解IP地址紧张问题,提高IP地址的利用 率。
通过划分子网,可以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多个 小的子网,每个子网分配一个子网掩码,从而实 现IP地址的精细化管理,使得每个子网能够独立 分配和管理IP地址。
静态子网掩码
定义
静态子网掩码是手动配置的,不会随时间 或网络状况的变化而改变。
优点
易于管理和配置,能够提供稳定的网络环 境。
适用场景
适用于固定不变的网络环境,例如企业内 网或某些特定的网络应用。
缺点
缺乏灵活性,无法适应动态变化的网络需 求。
动态子网掩码
定义
动态子网掩码是自动配置 的,可以根据网络状况、 用户数量或其他因素动态 调整。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使 用子网掩码来确定路由的精确匹配度,以实现 最佳的路径选择。
子网掩码对路由协议性能的影响
01
路由表大小
路由计算
02
03
网络安全
子网掩码的使用可以减少路由表 的大小,从而提高路由器的性能。
子网掩码可以帮助路由协议更准 确地计算路由的开销,从而更快 地选择最佳路径。
路由协议如何使用子网掩码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 使用子网掩码来确定网络段,并根据子网掩码 计算路由的开销,选择最短路径。
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EIGRP使用子网掩码来 确定网络的可靠性和带宽,以选择最佳路径。

子网划分路由配置步骤

子网划分路由配置步骤

子网划分路由配置步骤在本实验中,为您指定了一个网络地址 192.168.9.0/24,您将对它划分子网,并为拓扑图中显示的网络分配 IP 地址。

路由器全部使用2621XM ,交换机全部使用2960。

该网络的编址需求如下:• BRANCH1 的 LAN 1 子网需要 10 个主机 IP 地址。

• BRANCH1 的 LAN 2 子网需要 10 个主机 IP 地址。

• BRANCH2 的 LAN 1 子网需要 10 个主机 IP 地址。

• BRANCH2 的 LAN 2 子网需要 10 个主机 IP 地址。

• HQ 的 LAN 子网需要 20 个主机 IP 地址。

• 从 HQ 到 BRANCH1 的链路的两端各需要一个 IP 地址。

• 从 HQ 到 BRANCH2 的链路的两端各需要一个 IP 地址。

(注意:请记住,网络设备的接口也是主机 IP 地址,已包括在上面的编址需求中。

)1. 设计子网2. 分配IP 地址(网关地址使用子网的第一个可用地址)LAN1LAN2 LAN2LAN1Fa0/1Fa0/03. 连接网络(路由器之间使用DCE电缆连接到串行口)4. 配置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

5. 配置路由器每个端口的IP地址6. 设置路由器中的路由表。

路由表设置要求网络中每个子网之间都可以连通,不考虑总结路由。

【BRANCH1的配置】下面是配置BRANCH1的IP地址的过程,其它两个路由器的配置自行完成(1)关闭路由器电源(2)安装模块WIT-2T。

(3)进入CLI(4)进行以下操作(蓝色文字是需要输入的命令,红色文字是说明)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n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进入控制台模式Router>en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修改路由器名称Router(config)#hostname BRANCH1配置Fa0/0的IP地址BRANCH1(config)#int f0/0BRANCH1(config-if)#ip addr 192.168.9.33 255.255.255.240BRANCH1(config-if)#no shutdown%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配置Fa0/1的IP地址BRANCH1(config-if)#int f0/1BRANCH1(config-if)#ip addr 192.168.9.49 255.255.255.240BRANCH1(config-if)#no shutdown%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配置S0/0的IP地址。

路由器的网络拓扑和子网划分解析

路由器的网络拓扑和子网划分解析

路由器的网络拓扑和子网划分解析网络拓扑和子网划分是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网络架构中重要的概念和步骤。

本文将解析路由器的网络拓扑和子网划分的原理、目的、步骤和一些最佳实践。

一、网络拓扑的概念和原理网络拓扑指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物理连接方式和结构布局。

常见的网络拓扑包括星型、环形、总线型、树型、网状等。

在路由器的网络拓扑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星型拓扑和树型拓扑。

星型拓扑是指将所有的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都连接到一个中央设备(路由器)上的方式。

这种拓扑结构简单、易于管理和扩展,但容易造成单点故障。

树型拓扑是指将终端设备通过交换机连接到路由器,形成层次化的网络结构。

每个设备只与上一层的交换机或路由器相连,数据传输更稳定可靠,但需要更多的交换机,增加了成本和管理复杂度。

二、子网划分的概念和目的子网划分是将一个大型的IP网络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子网,每个子网都具有独立的网络地址,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网络流量。

主要目的如下:1. 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划分子网,可以实现对子网之间的访问控制,限制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 降低广播域的范围:广播是网络中的一种通信方式,当网络中的设备较多时,广播会占用大量的带宽和资源。

子网划分可以将广播域的范围缩小,减少广播带来的负荷。

3. 提高网络性能:通过子网划分,可以将网络流量分散到不同的子网中,降低网络拥塞的风险,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和性能。

三、子网划分的步骤和最佳实践1. IP地址规划:在进行子网划分之前,需要进行IP地址规划。

首先确定网络的主干IP地址,然后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划分出每个子网所需的IP地址数量。

2. 子网掩码设置:子网掩码用于确定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根据子网掩码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大小的子网。

常用的子网掩码有/24(255.255.255.0)、/16(255.255.0.0)等。

3. 路由配置:在路由器上配置子网划分的路由表,确保不同子网之间可以正常通信。

子网划分基础的方法步骤详解

子网划分基础的方法步骤详解

子网划分基础的方法步骤详解现在我们用的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多,需要掌握的网络技能也很多,那么你知道子网划分方法的方法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子网划分方法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子网划分的方法大家都知道,为了确定子网,分开主机和路由器的每个接口,从而产生了几个分离的网络岛,接口端连接了这些独立的网络的端点。

这些独立的网络中的每个都叫做一个子网(subnet)。

我们知道IP地址是一个4字节(共32bit)的数字,被分为4段,每段8位,段与段之间用句点分隔。

为了便于表达和识别,IP地址是以十进制形式表示的如210.52.207.2,每段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数最大不超过255。

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即网络号(Network ID)和主机号(Host ID)。

网络号标识的是Internet上的一个子网,而主机号标识的是子网中的某台主机。

网际地址分解成两个域后,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优点:IP数据包从网际上的一个网络到达另一个网络时,选择路径可以基于网络而不是主机。

在大型的网际中,这一点优势特别明显,因为路由表中只存储网络信息而不是主机信息,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路由表。

子网划分的例子网络地址:10.0.0.0;子网掩码255.255.0.0(/16)1.子网数=2 的8次方-2=2542.主机数=2 的16次方-2=655343. 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255=1,2,3,......; 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0.1.0.0, 最后1 个为10.254.0.0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个子网和最后1 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0.1.255.255 和10.254.255.255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0.1.0.1 到10.1.255.254;最后1 个是10.254.0.1 到10.254.255.254子网划分的基础子网划分(subnetting)的优点1.减少网络流量2.提高网络性能3.简化管理4.易于扩大地理范围怎么样创建一个子网:如何划分子网?首先要熟记2 的幂:2 的0 次方到9 次方的值分别为:1,2,4,8,16,32,64,128,256和5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查看 IP 地址配置情况。 BRANCH1#show ip int bri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FastEthernet0/1 Serial0/0 Serial0/1 IP-Address 192.168.9.33 192.168.9.49 192.168.9.129 unassigned OK? Method Status YES manual up YES manual up YES manual up Protocol up up up
BRANCH1
BRANCH2
PC1 PC2 PC3 PC4 PC5
2 / 10
3. 连接网络(路由器之间使用 DCE 电缆连接到串行口
3、
配置每个路由器的接口 IP :
3 / 10
5
配置每台计算机的 IP 地址
4 / 10
6. 设置路由器中的路由表。
【BRANCH1 的配置】
下面是配置 BRANCH1 的 IP 地址的过程,其它两个路由器的配置自行完成 (1)关闭路由器电源 (2)安装模块 WIT-2T。 (3)进入 CLI (4)进行以下操作(蓝色文字是需要输入的命令,红色文字是说明) 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n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进入控制台模式 Router>en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修改路由器名称 Router(config)#hostname BRANCH1 配置 Fa0/0 的 IP 地址 BRANCH1(config)#int f0/0 BRANCH1(config-if)#ip addr 192.168.9.33 255.255.255.240 BRANCH1(config-if)#no shutdown %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配置 Fa0/1 的 IP 地址 BRANCH1(config-if)#int f0/1 BRANCH1(config-if)#ip addr 192.168.9.49 255.255.255.240 BRANCH1(config-if)#no shutdown %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配置 S0/0 的 IP 地址。因为 BRANCH1 是 BRANCH1 和 HQ 之间串行通信的 DCE 设备,所以需要配置时钟频率。 BRANCH1(config-if)#int s0/0 BRANCH1(config-if)#ip addr 192.168.9.129 255.255.255.252 BRANCH1(config-if)#no shutdown %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0, changed state to up BRANCH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0, changed state to up 返回到控制台模式。Exit 命令返回到上一层,使用 Ctrl+Z 可以直接返回控制台。 BRANCH1(config-if)#exit BRANCH1(config)#exit 5 / 10 End with CNTL/Z.
实验原理:
在本实验中, 为您指定了一个网络地址 192.168.9.0/24, 您将对它划分子网, 并为拓扑图中显示的网络分配 IP 地 址。路由器全部使用2621XM,交换机全部使用2960。
该网络的编址需求如下: • BRANCH1 的 LAN 1 子网需要 10 个主机 IP 地址。 • BRANCH1 的 LAN 2 子网需要 10 个主机 IP 地址。 • BRANCH2 的 LAN 1 子网需要 10 个主机 IP 地址。 • BRANCH2 的 LAN 2 子网需要 10 个主机 IP 地址。 • HQ 的 LAN 子网需要 20 个主机 IP 地址。 • 从 HQ 到 BRANCH1 的链路的两端各需要一个 IP 地址。 • 从 HQ 到 BRANCH2 的链路的两端各需要一个 IP 地址。 (注意:请记住,网络设备的接口也是主机 IP 地址,已包括在上面的编址需求中。 )
【HQ 的配置】
(1)关闭路由器电源 (2)安装模块 WIT-2T。 6 / 10
(3)进入 CLI (4)进行以下操作(红色文字是说明) 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n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Router>en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Router(config)#hostname HQ HQ(config)#int f0/1 HQ(config-if)#ip addr 192.168.9.1 255.255.255.224 HQ(config-if)#no shutdown %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HQ(config-if)#int s0/0 HQ(config-if)#ip addr 192.168.9.130 255.255.255.252 HQ(config-if)#no shutdown 配置 IP 地址 %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0, changed state to up HQ(config-if)#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0, changed state to up HQ(config-if)#int s0/1 HQ(config-if)#ip addr 192.168.9.134 255.255.255.252 HQ(config-if)#no shutdown 配置 DCE 设备的时钟频率。HQ 是 HQ 和 BRANCH2 之间的 DCE 设备。 %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1, changed state to up HQ(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HQ(config-if)#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1, changed state to up HQ(config-if)#^Z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查看 IP 地址配置情况 HQ#show ip int bri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FastEthernet0/1 Serial0/0 Serial0/1 IP-Address unassigned 192.168.9.1 192.168.9.130 192.168.9.134 OK? Method Status YES manual up YES manual up YES manual up Protocol up up up YES manual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n End with CNTL/Z.
YES manual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n
按此方法配置其它两个路由器,此时可以测试各个子网和网关的连通情况。 (5)添加路由表。这里没有使用路由总结。 BRANCH1#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BRANCH1(config)#ip route 192.168.9.32 255.255.255.240 f0/0 BRANCH1(config)#ip route 192.168.9.48 255.255.255.240 f0/1 BRANCH1(config)#ip route 192.168.9.0 255.255.255.224 192.168.9.130 BRANCH1(config)#ip route 192.168.9.64 255.255.255.240 192.168.9.130 BRANCH1(config)#ip route 192.168.9.80 255.255.255.240 192.168.9.130 返回控制台 BRANCH1(config)#^Z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查看路由表 BRANCH1#show ip route 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 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192.168.9.0/24 is variably subnetted, 6 subnets, 3 masks S C C S S C 192.168.9.0/28 [1/0] via 192.168.9.130 192.168.9.32/28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 192.168.9.48/28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 192.168.9.64/27 [1/0] via 192.168.9.130 192.168.9.64/28 [1/0] via 192.168.9.130 192.168.9.128/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