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

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明·课程标准MINGKECHENGBIAOZHUN对应学生用书学案P471.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能结合实验及事实进行说明。

2.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能基于化学键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品·高考真题PINGAOKAOZHENTI对应学生用书学案P47真题细研1.(2022·全国甲卷)Q、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Q与X、Y、Z位于不同周期,X、Y相邻,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非金属性:X>QB.单质的熔点:X>Y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Q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解析】Q、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Q与X、Y、Z不在同一周期,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Q应为第二周期元素,X、Y、Z位于第三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Y为Si元素,X、Y相邻,且X的原子序数小于Y,则X为Al元素,Q、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Q、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3-4=1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7,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F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P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O元素,则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S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N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Cl元素;综上所述,Q为N或O或F,X为Al,Y为Si,Z为Cl或S或P,据此分析解题。

X为Al,Q为N或O或F,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减弱,故非金属性:Q>X,A错误;由分析可知,X为Al属于金属晶体,Y为Si属于原子晶体或共价晶体,故单质熔点Si>Al,即Y>X,B错误;含有氢键的物质沸点升高,由分析可知Q为N或O或F,其简单氢化物为H2O或NH3或HF,Z为Cl或S 或P,其简单氢化物为HCl或H2S或PH3,由于前者物质中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后者物质中不存在,故沸点Q>Z,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P、S、Cl的非金属性均强于Si,因此最高价含氧酸酸性:Z>Y,D正确。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7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共84张PPT)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7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共84张PPT)
审题技巧 ①a是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的短周期元素,可知为H;②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依 据“阴前阳后”规律,即阴离子在前一周期,阳离子在后一周期,可知c的原子序数大。
4.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 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答案 D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基础知识。由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推出Z为O;由Y、Z 同周期且相邻,Y的原子序数小于Z,推出Y为N;由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可知W为 Na;因X原子序数最小且为主族元素,又知只有Y、Z处于同周期,推出X为H。A项,原子半径 r(Y)>r(Z);B项,NaOH为强碱;C项,N2的氧化性比O2的弱;D项,HNO3(或HNO2)为共价化合物, NH4NO3为离子化合物。
答案 C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A项,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溶 解度;B项,Cl元素的非金属性比P元素的强,所以HCl比PH3稳定;D项,Li元素的金属性 比Be元素的强,所以LiOH的碱性强于Be(OH)2的碱性;C项,乙醇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使乙醇的沸点高于C2H5SH。
易错警示 C项未指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不能判断酸性强弱;D项对磷酸形成的铵 盐不熟悉而错选。
教材研读
二 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教材研读
二 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原子序数
周期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多
增大
减小 减小 >
+1 +7
-(8-主族序数)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含解析)A组基础必做题1.(2022·陕西延安期中)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8个纵列B.除0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25D.同主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32[解析]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列,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Ⅷ族,A项正确;除0族元素外,其他的非金属元素都属于主族元素,过渡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项正确;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二三周期)、11(四五周期)或25(六七周期),C项不正确;同主族上下相邻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2、8、18、32,D项正确。

2.(2022·北京丰台区一模)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虚线左侧是金属元素B.As处于第五周期第ⅤA族C.Si、Ge可作半导体材料D.Sb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解析]结合图示可知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简称“分界线”)左侧为金属元素,右侧为非金属元素,A项正确;As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B项错误;Si和Ge均位于分界线附近,可作为半导体材料,C项正确;Sb等处于分界线两边的元素,往往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D项正确。

3.(2022·河南南阳月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两两相邻的5种元素如图所示,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B、D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B.E、B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8、18或32C.5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可能为5a+10D.A、E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7[解析]根据5种元素的位置关系可知,D应为第二周期元素,且A、B、C 三种元素是连续的,即均为第ⅢA族~0族间的元素,则第二、三周期同族原子序数相差8,即B、D原子序数相差8,A项错误;B的核电荷数为a,则第四周期同主族元素E的原子序数为a+18,即E、B的原子序数只能相差18,不可能相差8和32,B项错误;A、C、D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1、a+1和a-8,则5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a-1)+a+(a+1)+(a-8)+(a+18)=5a+10,C项正确;A、E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1、a+18,两者相差19,D项错误。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一轮复习小题训练(原卷版)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一轮复习小题训练(原卷版)

元素周期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F是最活泼非金属,Li是最活泼金属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VIII族,共16纵行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IIA族2.某些含硒(Se)药物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Se 与S元属素于同主族元素,Se位于S的下一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H2S> H2SeB.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VIA族C.Se2-的结构示意图为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2SeO43.(2020·江苏化学卷)下列关于Na、Mg、Cl、B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的碱性比Mg(OH)2的强B.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C.原子半径r:r(Br)>r(Cl)>r(Mg)>r(Na)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n(Na)<n(Mg)<n(Cl)<n(Br)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a W3+、b X+、c Y2-、d 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d>b B.原子半径:W>X>Y>ZC.离子的氧化性:X+ >W3+D.元素的非金属性:Z>Y5.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溴单质与H2的反应比碘单质与H2的反应更剧烈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C.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熔沸点都逐渐降低D.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原子的原子核不发生变化,核外电子可能会发生变化B .同一主族中,相邻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8、18或者32C .目前第七周期元素已经排满,该周期一共有32种元素D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相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减弱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半径(r):()()+2-r Na <r O B .若存在简单阴离子-X ,则X 一定属于第ⅦA 族元素C .S 和Se 属于第ⅦA 族元素,H 2S 的还原性比H 2Se 的弱D .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ⅦB 族到第ⅦB 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8.下列有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 .金属性:Na>Al>MgB .原子半径:I>Br>ClC .氢化物稳定性:H 2O>H 2S>H 2SeD .酸性:HClO 4>H 2SO 4>H 3PO 49.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

《好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经典复习题(含答案)

《好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经典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设某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gC.碳原子质量为w 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A.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B.元素的金属性:X<YC.简单离子半径:X>W D.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氨水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W与Y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Y、Z组成的化合物可做耐火材料B.原子半径:r(X)<r(Y)<r(Z)<r(W)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由X、Y组成的化合物只有两种4.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同价态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nA+16(A+N-10)mol B.NA(A+N-6)molC.(A−N+2)mol D.nA+16(A-N+8)mol5.已知X、Y、Z、W四种元素中,X元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W元素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元素的原子不存在同位素现象B.Y元素在自然界仅以游离态存在C.Z元素的原子性质很活泼,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D.W单质具有强还原性,能将Fe还原到+3价6.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型分子O4。

关于O4和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为同素异形体B.等质量的O4和O2所含原子数相同C.它们的摩尔质量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O4和O2所含原子数之比为2:17.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甲、乙、丙、丁,W的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常温下用0.1 mol/L甲溶液滴定同浓度的20 mL乙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甲、乙、丁均可与丙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C.金属性:Y>ZD.Z、W所形成的化合物电解可冶炼Z8.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A.4x+10B.4x+8C.4x+6D.4x9.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氢元素与其他元素既可形成共价化合物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 > NH3 > SiH4C.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D.下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 > C > Si10.X、Y、Z、W 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 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X 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1 个,X、Y、Z 为同一周期元素,X、Y、Z 组成一种化合物(ZXY)2的结构式为:。

高三复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三复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IA IIA外延;IIIA~IIVA内推
例1.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
A
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
核外电子总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
电子总数多5个,则A、B两元素
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 )
A. A3B2
B.A2B3
B
C.AB3
D. A B 2
B
C
例2.设X、Y、 Z代表三种元 素,已知:
① 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许多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因此原子的种类大大超过元 素的种类。
d.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 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e.同位素的质量数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化学性质相同。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是化学性质几乎 相同的不同单质。(如H2、D2、HD)
R2O ROH
RO
R2O3 RO2 R2O5 RO3
R2O7
R(OH)2 R(OH)3 H4RO4 H3RO4 H2RO4 HRO4
碱性渐弱,
酸性渐强
最低负价
-4
-3
-2
-1
对应氢化物 稳定性
RH4 RH3 H2R HR 逐渐增强
溶于水酸碱性
碱性渐弱,酸性渐强
假定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那么周期表也是有限的。 根据元素周期律作出一些假说和预测:
202X
高三化学总复 习
物质结构 基本理论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原子组成
0
两个关系式
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阴、阳离子=?)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核组成符号 AZX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原子序数与位置】1、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例1】:已知某主族元素R 的原子序数为31,依据元素周期律对该元素的性质进行预测。

对下列性质的预测,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B 、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C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 、最高价氧化物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 根据中学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很难知道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训练1: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于近期成功地合成了113号元素,这是亚洲科学家首次合成的新元素。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瑚珊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宇亮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

该元素所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A 、第6周期,ⅣA 族B 、第7周期,ⅣA 族C 、第6周期,ⅢA 族D 、第7周期,ⅢA 族2、由位置推断原子序数1)同周期相邻主族的原子原子序数 【例2】.已知a 为IIA 族元素,b 为IIIA 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 和n ,且A .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A .n=m+11B .n=m+25C .n=m+10D .n=m+12)“+”型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规律【例3】.(1)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A 和B 的离子A m+和B 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推断:①A 和B 所属周期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 和B 的核电荷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 ③ B 和A 的族序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2)A 、B 两元素,A 的原子序数为x ,A 和B 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 和n 。

如果A 和B 同在ⅠA 族,当B 在A 的上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当B 在A 的下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如果A 和B 同在ⅦA 族,当B 在A 的上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当B 在A 的下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元素周期表命题点1元素的概念与分布1.磷灰石陶瓷性质优良,可制造人造骨和人造假牙。

这里的“磷”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电子层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核外电子数3.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A.质子数B.中子数C.体积D.相对原子质量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Al B.Si C.Fe D.O6.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O B.Ca C.Na D.H7.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铁B.铝C.硅D.氧命题点2元素周期表8.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侯德榜D.道尔顿9.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的元素符号是Cu 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10.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是58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D.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11.C919大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

其机壳采用了铝锂合金材料。

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1)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2)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机壳采用铝锂合金材料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12.锂是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

图1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1)锂原子的质子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师大学良乡附属中学 焕亮 平英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本节课学生运用周期律知识完成、改编典型例题,交流改编成果,自主复习周期律知识,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通过学生思维的冲撞、渗透、磨合,带领学生进入理解和感悟的空间,促使学生学会跳出题海,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资源共享精神。

2、教学容分析 元素周期律专题是高三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容。它的教学容主要包括(1)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和应用贯穿了整个中学化学学习的始终,是学习中学无机化学的理论指导。高三对于元素周期律这部分知识、能力的要求高于高一、高二的水平,它要求学生熟悉元素周期律在高考命题中的主要题型,掌握其解题规律和技巧,同时能应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研实际问题。

“元素周期律专题”分2个课时完成。 第1课时:重建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 第2课时:应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来解决问题

3、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结构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不是很高,但沟通能力强、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信息素养分析:学生能够从文字资料中筛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但对信息的审读能力不是很全面。遗漏信息、误读信息是学生完成习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

学习需要分析:从短期目标高考分析,进入高三的学生高考意识比较强,需要强化高考题,强化高考题中的热点问题,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长期目标个人的长远发展分析他们需要提高表达、与人合作、处理信息的能力。

心理分析:学生进入高三后,既想跳出题海,又不敢跳出题海。忙于做完题,做很多题而不是清清楚楚去做一道题,做到举一反三。

4、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结合有关数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等)的关系。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设计选项、改编例题中,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重组,培养了学生知识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跳出题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2)发展性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所给典型例题,学生自主设计选项,改变例题,进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重组和考查。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建立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设计成果,一方面促进思维的冲撞、渗透、磨合。另一方面也带领学生进入理解和感悟的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资源共享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 元素周期律知识是高考的热点,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它贯穿了整个中学化学学习的始终。学好了元素周期律知识,学生不仅能在高考中受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化学素养,掌握了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理论。

(4)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教学难点:学生信息的审读能力和自主复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通过合理设计信息,从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推断元素,并完成选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然后通过学生改编习题、自主设计选项,建立元素周期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跳出题海,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

5、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措施 通过提供一道典型例题,学生分析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接着通过立体投影展示各个学生完成的学案,进行资源共享、交流。

(3)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措施 利用一道典型例题,让学生对这一道题进行改编,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复习和应用,从而构建元素周期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跳出题海,能够举一反三,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措施 通过提供表格,让学生筛选信息、处理数据,完成例题,从而巩固周期律基础知识。接着提出问题:如何重新设计选项、改编例题,并写出自己设计选项所考查的对应知识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最后学生互评、补充,激发思维的火花,完善知识体系。 (5)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1 引入

[创设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 如何寻找新的农药 载人飞船供氧剂成分推断 聆听、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环节2 分析材料 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推断元素,并说明自己的分析过程。 学生观察表格中所给信息、分析数据。 运用周期表知识来设计选项,促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

环节3 改编例题 善于倾听,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通过回顾元素递变性、相似性及进行知识迁移预测未知元素性质。根据这些知识点,设计选项,并展示。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周期律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复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4 学生互评,互相补充

及时进行点评和引导学生有序归纳总结知识体系 认真思考,踊跃发言 提供开放性的课堂文化,激发学生的智慧

环节5 教师小结 完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要学会跳出题海,深层剖析、挖掘经典题的涵,从中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新的复习方法

使学生系统掌握

识;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总结出方法、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6、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共从4个方面设计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学案反馈、纸笔测试、课后咨询。 问卷调查:85%的学生比较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85%的学生认为自己较好的掌握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但6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解题能力没有得到大的提升。40%认为这节课教学有助于其跳出题海。学生积极发言,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巩固了知识并提升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建立了较完善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

学案反馈:可以看出学生能够跟着老师思路走,但独立构建的知识体系不完善,知识存储零乱。

纸笔测试:通过几次测验,元素周期律知识正答率都在80%以上。学生掌握该知识点较好。周期律考查往往结合元素化合物及物质结构等知识考查。学生容易在知识结合点丢分。

课后咨询:学生比较满意这节课教学方式,但个别学生习惯老师整理知识,自己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认为自己收获不大。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最后能给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7、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通过问卷调查,90%的学生比较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85%的学生认为自己较好的掌握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但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解题能力得到大的提升。40%认为这节课教学有助于其跳出题海。 2.通过学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能够跟着老师思路走,但独立构建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知识存储零乱。在完成本节课教学后学生知识存储有序,建立了较完善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体系。

3.通过几次测验,元素周期律知识正答率都在80%以上。学生掌握该知识点较好。 4.课后咨询:学生比较满意这节课的教学方式,认为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得很轻松,也有所收获。

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位置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在对材料进行分析,重新设计选项,改编例题过程中,既跳出题海又挖掘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分享彼此的设计成果过程中,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团结协作、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文化

改进之处: 整节课理论知识的运用较多,与生活生产联系较少。在设计选项时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没有在这方面展开。元素周期律对与生活生产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

附一:学案 学案 材料: 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最高正化合价及负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089 0.143 0.102 0.074 化合价 +2 +2 +3 +6,-2 -2

据此可推断元素:L_______; M________; Q_______; R_______; T________; 设计选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LB.Q、T两元素间可形成两性化合物 C.R、T两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L、R两元素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可能相等 分析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什么知识: A 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 要求: (1)如何重新设计选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其他相关知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