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专题练习汇编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附答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练习题(附答案)1. 元素周期表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 碳B. 氮C. 氧D. 氟答案:D2. 下列元素中,最容易失去两个电子的是:A. 钠B. 铝C. 硅D. 磷答案:B3. 下列元素中,电子亲和能最小的是:A. 氧B. 氮C. 氖D. 氟答案:C4. 下列元素中,最容易形成+3价离子的是:A. 铝B. 硅C. 磷D. 硫答案:A5. 下列元素中,最容易形成-3价离子的是:A. 氮B. 磷C. 硫D. 氧答案:B6. 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小的是:A. 锂B. 钠C. 钾D. 铷答案:A7. 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A. 钒B. 铜C. 铁D. 锌答案:B8. 下列元素中,最容易形成+2价离子的是:A. 镁B. 钙C. 锶D. 钡答案:A9. 下列元素中,最容易形成-2价离子的是:A. 氮B. 氧C. 硫D. 磷答案:B10. 下列元素中,电子亲和能最大的是:A. 氧B. 氖C. 氟D. 氮答案:C1.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C. 钾D. 铁答案:A2.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B3.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电子亲和能最大?A. 锂B. 钠C. 钾D. 氖答案:D4.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子亲和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B5.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电离能最小?A. 氢B. 铁C. 氧D. 锌答案:A6.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A7.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电子亲和能最小?A. 氖B. 氧答案:D8.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子亲和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D9.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电离能最大?A. 钠B. 铝C. 铁D. 锌答案:C10.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A11.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化合价最小?A. 钠B. 铝C. 铁D. 锌答案:A12.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D13.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A. 锂B. 钠C. 铁D. 氟14.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B15.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A. 锂B. 钠C. 钾D. 铁答案:C16.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A17.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电子亲和能最大?A. 锂B. 钠C. 钾D. 氖答案:D18.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子亲和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B19.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电离能最小?A. 钙B. 镁C. 锌D. 铁答案:B20.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B21.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化合价最大?A. 钠B. 铝C. 铁D. 锌答案:B22.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D23.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A. 锂B. 钠C. 铁D. 氟答案:A24.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B25.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A. 钠B. 铝C. 铁D. 锌答案:D26.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B27.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电子亲和能最小?A. 钠B. 铝C. 铁D. 锌答案:D28.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子亲和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A29.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电离能最大?A. 钙B. 镁C. 锌D. 铁答案:A30.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A. 呈周期性增加B. 呈周期性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增加后减小答案:A。
培优元素周期律辅导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培优元素周期律辅导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高正价由低到高的顺序:Z、W、X、Y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Z、W、X、YC.Z、W分别与X形成的化合物:均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X、W【答案】A【解析】【分析】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是F元素;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X是O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Z位于第三周期、ⅢA族,Z是Al元素;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W是Si元素。
【详解】A.主族元素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O、F除外),F没有正价,故A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Al>Si>O>F,故B正确;C.Al2O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硅酸盐,SiO2也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水,故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F>H2O> SiH4,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熟记元素及其化合物特殊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明确氟是至今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无正价,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氢氟酸反应。
2.Q、W、X、Y、Z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Q与W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温室气体,W与Y、X与Y组成的化合物是机动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Y和Z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2.24L(标准状况)XQ3被200mL 1mol/L QXY3溶液吸收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元素周期律(习题及答案)

①Cl<S
②F<Mg2<Al3
③Na<Na
④F<Cl<Br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4. 下列各组微粒,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I、Br、Cl、F C.S2、O2、F
B.Al、Si、P D.Mg2、Na、K
5. 第 3 周期元素从左到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A.原子半径: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2
【参考答案】
1. B 2. A 3. B 4. D 5. B 6. D 7. A 8. D 9. C 10. C 11. C
3
径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2. 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原子
N
S
O
Si
半径 r/×1010 m 0.75
1.02
0.73
1.11
根据以上数据判断,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
A.1.06×1010 m C.0.70×1010 m
B.0.80×1010 m D.1.20×1010 m
3. 比较下列各组微粒的半径,正确的是( )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稳定性:HF>HCl>HBr 8.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微粒半径:S2>Cl ②还原性:S2>Cl>Br>I
③氧化性:S>Se>Te
④非金属性:F>Cl>S
A.①②③④ B.仅①③ C.仅①④ D.①③④ 9.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
元素周期律100道题汇编(有解析)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酸性:H2CO3<C6H5OH<H3COOHB.碱性:Ba(OH)2<Ca(OH)2<KOHC.熔点:MgBr2<SiCl4<BND.沸点:PH3<NH3<H2O【答案】D【解析】A项中酸性正确的顺序为:C6H5OH<H2CO3<CH3COOH,故A项错;B项碱性正确的顺序为:Ca(OH)2<Ba(OH)2,故B型错;SiCl4为分子晶体,MgBr2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于分子晶体,所以SiCl4的熔点小于MgBr2,C项错误;H2O、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而H2O的沸点为100℃,NH3在常温时为气体,所以H2O的沸点高于NH3,故D 项正确。
【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酸性、碱性、熔点、沸点的变化规律。
2.同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B. 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D.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答案】C【解析】根据W、X的最外层电子数比为3:2,而且是原子序数递增的主族元素可知W 是C,X是Al,则Z是Cl。
根据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Cl>C>Si或Cl>S>C等,A项错误;根据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可知一定有Al>C,即B项错误;若Y是Si,则C正确;若Y是S则CS2中σ键与π键的比为1:1,D项错误。
【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 B.X+、Y3+C.Y3+、Z2- D.X+、Z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推出W为O,X为Na,Y为Al,Z为S。
(完整word版)必修2元素周期律经典习题

第一章元素周期律2、、、均为短周期元素,、处于同一周期,、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和,和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单质沸点:C。
离子半径: D.原子序数: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C。
离子半径: C3—〉D—>B+〉A2+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4、已知、位于同一周期。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B.热稳定性:C。
还原性:D。
酸性:5、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C。
原子半径:T〉Q>R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示酸性6、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A。
一定是离子键B。
一定是共价键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C。
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 38、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
其中A、B处于同一周期,A、C处于同一主族.C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1。
写出C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第周期族.2.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结构式:.3.C的氧化物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元素周期律1.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 分别是(C)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氢原子C.碳原子和铝原子D.氮原子和氧原子解析:A原子的M层比B原于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 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A、B为第2、第3周期元素;L层最多排8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 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B元素L层有8个电子,A元素的L层有4个电子,故A是碳;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故B为铝。
2.已知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W同周期,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B.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W、Y、Z、X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W、X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解析: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单质是气体,则X为O;Y为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Y为F,W的单质广泛用于半导体材料,则W为Si,Z元素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且与W同周期,则Z为Al。
进而依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和原子结构特点判断叙述正确与否。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6、7、3、4,则由多到少顺序为Y 、X 、W 、Z ,A 项正确;依据原子序数,可知B 项错误;非金属性:F>O>S ,C 项错误;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 2O>SiH 4,D 项错误。
3.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D )A .原子半径:钠>硫>氯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 4>H 2SO 4>H 3PO 4C .最高正化合价:氯>硫>磷D .热稳定性: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解析:钠、磷、硫、氯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随着原予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练习题答案汇编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1. 元素X、丫、Z原子序数之和为36, X、丫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 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B. 原子半径X>丫离子半径X+ >Z2—C. 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D. 同周期元素中丫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解析】井析题给条件可推知:X是钠觸、¥是轨口)、£是氧⑹。
原子半徑但F■血J与芒W)电子层结枸相同』寓子半g 曲乙【答和B【点评】在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因周期表结构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判断。
①第I A、U A族元素,相差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
②第川A〜%A族元素,相差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含有的元素的种数。
(2)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判断。
①I A、U A元素或川A〜%A相邻元素相差1。
②U A、川A元素:若为第二或第三周期则相差1,若为第四或第五周期相差11,若为第六或第七周期则相差25。
2. 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 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A<B<CB. 原子半径:A>B>CC. 离子半径:A2 —>C— >B2+D.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A>C>B【解析】严和L具有相同电子层結村说明R的原子序数大于®而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粒子』都杲随橈电荷如博子序数)的增扣而粒子半径减小所以由于□在C的下一周期,且A的最低价离子为A二所以原子序数:直孑半胫:原子半轻;3>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为直【答案肮3. 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
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时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A. Li, FB. Na,FC. Na,ClD. Mg,Or【解折】越活泼的金属与越活泼的非金属化合^越易形成离子键,所形成的代学键中合有鎭裕锥越少。
(word完整版)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试题答案及解析汇总,推荐文档

高中化学组卷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练习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VIA族B.第二周期V A族C.第三周期VIA族D.第三周期V A族2.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ⅠA ⅡA ⅢA ⅣAQX YA.非金属性:W>ZB.原子半径:X>Y>Z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D.氢化物稳定性:Q>W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第四周期元素中,锰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B.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依次减小C.卤素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的原因是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最小D.价层电子对相斥理论中,π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X<Z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ClO4>H2SO4>H3PO4B.氢氧化钙比氢氧化镁碱性强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D.最外层电子数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6.已知Cl、S、P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PH3B.非金属活泼性:S<Cl<PC.原子半径:Cl>S>PD.原子序数:S<P<Cl二.填空题(共3小题)7.针对下面10种元素,完成以下各小题.回答下列间题.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ⅤⅡA 02 C N F Ne3 Na Mg Al Si S Cl(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填名称).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2)S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Mg和Al中,原子半径较小的是;(4)N的氢化物的分子式,该物质中N元素与H元素的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N﹣14 H﹣1),其水溶液呈性.(5)元素硅的氧化物常用于制造(填一种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的名称);(6)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呈两性的是(填化学式);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3)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4)ZX的电子式为;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族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周期二①②③④三⑤⑥⑦⑧⑨⑩(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下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2)第三周期元素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填元素符号),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3)⑤⑥⑦单质的活泼性顺序为>>(填元素符号),判断的实验依据是(写出一种).三.多选题(共1小题)10.X、Y、Z、W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连续的四个主族,相对位置如图所示.Z 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WZ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Y<X<W<ZB.Y的单质和Z的单质能够发生反应C.X的单质都是熔点高、硬度大的物质D.工业上利用电解Z、W的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备对应的单质四.推断题(共1小题)11.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请用化学用语(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相关问题: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表中序号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常见离子是.(3)表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物质的电子式为,酸性最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物质的化学式是.(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③和⑧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探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填序号)A.比较两种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B.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C.通过和铁反应,比较得电子能力D.通过置换反应(5)由①和②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同条件下与氧气密度相当,请写出该分子的电子式.(6)⑦与⑨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⑦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高中化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7•嘉兴模拟)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VIA族B.第二周期V A族C.第三周期VIA族D.第三周期V A族【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元素,其原子序数为8,核外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据此判断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元素,其原子序数为8,核外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则氧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IA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地壳中元素含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2.(2017•湛江校级模拟)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ⅠA ⅡA ⅢA ⅣAQX YA.非金属性:W>ZB.原子半径:X>Y>Z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D.氢化物稳定性:Q>W【分析】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由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X 为Na元素、Y为Al元素、Q为碳元素元素.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者处于同族,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令W的核电荷数为a,则Z的核电荷数为2a,故a+8=2a,解得a=8,故W为O元素、Z为S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由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X为Na元素、Y为Al元素、Q为碳元素元素.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者处于同族,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令W的核电荷数为a,则Z的核电荷数为2a,故a+8=2a,解得a=8,故W为O元素、Z为S元素,A.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O>S,即W>Z,故A正确;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Na>Al>S,即X>Y>Z,故B正确;C.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故碱性:X>Y,故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2O>CH4,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注意整体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元素周期律.3.(2016•海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第四周期元素中,锰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B.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依次减小C.卤素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的原因是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最小D.价层电子对相斥理论中,π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分析】A、第四周期元素中,外围电子排布为nd x ns y,且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B、同周期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C、HF分子间存在氢键;D、价层电子对相斥理论中,σ键和孤对电子对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而π不计入.【解答】解:A、第四周期元素中,外围电子排布为nd x ns y,且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即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1,此元素为铬,故A错误;B、同周期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所以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依次减小,故B正确;C、HF分子间存在氢键,HCl分子内没有氢键,故C错误;D、价层电子对相斥理论中,σ键和孤对电子对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而π不计入,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氢键和价层电子对理论等,难度不大,注意选A在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注意能级处于全满、半满、全空时的稳定状态.4.(2016春•南宁校级期末)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 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X<Z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分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则X是钠;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说明这种盐不水解,Z只能是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属于强酸,则Z是氯;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W在第二周期且是非金属元素,可能是氮和氧;W与Y同族,Y在X与Z之间,位置关系如图:,据此解答.【解答】解: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则X是钠;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说明这种盐不水解,Z只能是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属于强酸,则Z是氯;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W在第二周期且是非金属元素,可能是氮和氧;W与Y同族,Y在X与Z之间,位置关系如图:,A.X、W离子的电子层为2层,Z离子即氯离子电子层为3层,电子层多半径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序小半径反而大,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W<Z,故A错误;B.W在第二周期且是非金属元素,可能是氮和氧,与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氮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它们与水反应都能生成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C.W与Y处于同于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则W>Y,故C错误;D.Y与Z处于同同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则Z>Y,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正确推断各元素为解答关键,在答题时,画出各元素的位置关系使解题更快也更准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5.(2016•淄博校级模拟)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ClO4>H2SO4>H3PO4B.氢氧化钙比氢氧化镁碱性强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D.最外层电子数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B.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D.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大小取决于得电子能力.【解答】解:A.非金属性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A正确;B.金属性Ca>Mg,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B 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大小取决于得电子能力,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无关,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以及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判断,把握比较角度,难度不大.6.(2016•吴忠校级模拟)已知Cl、S、P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PH3B.非金属活泼性:S<Cl<PC.原子半径:Cl>S>PD.原子序数:S<P<Cl【分析】同周期从左向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增强、原子半径减小,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非金属性Cl>S>P,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Cl>H2S>PH3,故A正确;B.非金属性Cl>S>P,非金属活泼性为Cl>S>P,故B错误;C.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为P>S>Cl,故C错误;D.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大,则原子序数为P<S<C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二.填空题(共3小题)7.(2016•晋江市校级模拟)针对下面10种元素,完成以下各小题.回答下列间题.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ⅤⅡA 02 C N F Ne3 Na Mg Al Si S Cl(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填名称).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Ne(填元素符号).(2)S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Mg和Al中,原子半径较小的是Al;(4)N的氢化物的分子式NH3,该物质中N元素与H元素的质量比为14:3,(相对原子质量:N﹣14 H﹣1),其水溶液呈碱性性.(5)元素硅的氧化物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填一种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的名称);(6)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填化学式),呈两性的是Al(OH)3(填化学式);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Al(OH)3=NaAlO2+2H2O.【分析】(1)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2)S原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6,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6;(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4)N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为NH3,其水溶液呈碱性;(5)二氧化硅可以制造光导纤维;(6)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解答】解:(1)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上述元素中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稀有气体Ne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故答案为:氟;Ne;(2)S原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6,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6,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Mg>Al,故答案为:Al;(4)N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为NH3,分子中N、H元素质量之比为14:3 其水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NH3;14:3;碱;(6)二氧化硅可以制造光导纤维,故答案为:光导纤维;(6)上述元素中Na的金属性最强,故NaOH的碱性最强,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故答案为:NaOH;Al(OH)3;NaOH+Al(OH)3=NaAlO2+2H2O.【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侧重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注意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比较基础.8.(2016春•龙海市校级期末)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H2S(写化学式).(3)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O3、ClO2(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4)ZX的电子式为;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分析】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是H 元素;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且Y原子序数大于Y原子序数,所以Z是Na元素;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所以Y是O元素,M是S元素,G是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G是Cl元素(不考虑稀有气体),据此解答,【解答】解: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是H元素;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且Y原子序数大于Y原子序数,所以Z 是Na元素;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所以Y是O元素,M是S元素,G是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G是Cl元素(不考虑稀有气体),(1)Y是O元素,O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2)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这几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所以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HClO4,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强,还原性最强的气态氢化物是硫化物H2S,故答案为:HClO4;H2S;(3)Y的单质O3、G的单质Cl2、二者形成的ClO2可作消毒剂,故答案为:O3、ClO2等;(4)ZX为NaH,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氢负离子构成,电子式为,Na 与水反应是氢氧化钠与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为:NaH+H2O=NaOH+H2↑,故答案为:;NaH+H2O=NaOH+H2↑.【点评】本题以元素推断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能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4)中NaH电子式书写氢负离子的电子式2个电子成对,不能分开.9.(2016春•伊犁州校级期末)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族周期二①②③④三⑤⑥⑦⑧⑨⑩(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填元素符号,下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2)第三周期元素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填元素符号),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Al(OH)3.(3)⑤⑥⑦单质的活泼性顺序为Na>Mg>Al(填元素符号),判断的实验依据是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写出一种).【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N,③为O,④为F,⑤为Na,⑥为Mg,⑦为Al,⑧为S,⑨为Cl,⑩为Ar,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N,③为O,④为F,⑤为Na,⑥为Mg,⑦为Al,⑧为S,⑨为Cl,⑩为Ar,(1)以上元素中第二周期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在第ⅦA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F的非金属性最强,碳元素形成的有机物种类最多,故答案为:F;C;(2)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Cl的原子半径在第三周期最小,以上元素中Na的金属性最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的碱性最强,A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Al(OH)3的具有两性,故答案为:Cl;NaOH;Al(OH)3;(3)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在减弱,则Na、Mg、Al单质的活泼性为Na>Mg>Al,可利用单质分别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验证,故答案为:Na;Mg;Al;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熟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即可,难度不大.三.多选题(共1小题)10.(2016•海南校级模拟)X、Y、Z、W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连续的四个主族,相对位置如图所示.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WZ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Y<X<W<ZB.Y的单质和Z的单质能够发生反应C.X的单质都是熔点高、硬度大的物质D.工业上利用电解Z、W的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备对应的单质【分析】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则Z原子M层电子数为2,故Z为Mg元素;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W为Al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解答】解: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则Z原子M层电子数为2,故Z为Mg元素,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W为Al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大小为:N <C<Al<Mg,即Y<X<W<Z,故A正确;B.Y的单质和Z的单质分别是氮气、镁,它们点燃生成氮化镁,故B正确;C.X是碳,它的单质有金刚石,金刚石的熔点高、硬度大,其他单质石墨质软,足球烯是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小,故C错误;D.工业上利用电解Z(镁)的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备对应的单质镁,而铝不能用三氯化铝,因为三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能导电,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结构位置性质关系应用,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试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四.推断题(共1小题)11.(2016春•西安校级期末)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请用化学用语(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相关问题: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2)表中序号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常见离子是S2﹣.(3)表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物质的电子式为,酸性最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HClO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物质的化学式是HF.(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③和⑧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探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填序号)A.比较两种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B.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C.通过和铁反应,比较得电子能力D.通过置换反应(5)由①和②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同条件下与氧气密度相当,请写出该分子的电子式.(6)⑦与⑨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⑦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Si(s)+2Cl2(g)=SiCl4(l)△H=﹣687kJ/mol.【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N,③为O,④为F,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S,⑨为Cl,(1)⑥元素为Al;(2)第三周期中阴离子大于阳离子半径,且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3)NaOH的碱性最强,高氯酸的酸性在所有含氧酸中酸性最强,HF在氢化物中最稳定;(4)利用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气化合的难易、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得电子能力比较非金属性;(5)由①和②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同条件下与氧气密度相当,则化合物为N2H4;(6)Si与Cl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Cl4,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由于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则常温下SiCl4为液态,据此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解答.【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N,③为O,④为F,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S,⑨为Cl,(1)⑥元素为Al,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2)第三周期中阴离子大于阳离子半径,且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表中序号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常见离子是S2﹣,故答案为:S2﹣;(3)表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物质为NaOH ,其电子式为;高氯酸的酸性在所有含氧酸中酸性最强,其化学式为HClO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物质的化学式是HF,故答案为:;HClO4;HF;(4)A.比较两种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水中含氢键沸点高,但一般不能利用熔沸点比较非金属性,角度不合理,故A选;B.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可知非金属性,故B不选;C.通过和铁反应,比较得电子能力,则O得到电子能力强,可比较非金属性,故C不选;D.通过置换反应,如氧气与硫化氢反应生成S,可比较非金属性,故D不选;故答案为:A;(5)由①和②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同条件下与氧气密度相当,则化合物为N2H4,电子式为,故答案为:;(6)Si与Cl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Si的最高价化合物SiCl4,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则常温下SiCl4为液态,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2Cl2(g)=SiCl4(l)△H=﹣687kJ/mol,故答案为:Si(s)+2Cl2(g)=SiCl4(l)△H=﹣687kJ/mol.【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周期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第11页(共1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律专题练习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①粒子半径:K +>A|3+>S 2「>C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I>H 2S>PH 3>SiH 4③离子 的还原性:S ->c 「>B 「>「④氧化性:Cl 2>S>Se>Te ⑤酸性:H 2SO 4>H 3PO 4>H 2CO 3>HCI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Mg<Ca<KA .只有①B .①③C .②④⑤⑥⑦D .①③⑤2.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 3+> b X 十、c Y 2「、d 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 正确的是( )A .质子数c>dB •离子半径Y 2「>Z 一C .氢化物的稳定性 H 2Y>HZD .原子半径X<W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 .已知Ra 是第七周期第n A 族的元素,故Ra (OH )2碱性比Mg (OH ) 2强B •已知As 是第四周期第V A 族的元素,故 AsH 3比NH 3稳定C .已知Cs 的原子半径大于 Na 的原子半径,故 Cs 与水反应比Na 与水反应更剧烈D .已知Cl 的核电荷数比Al 大,故Cl 的原子半径比Al 的小 4.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 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W 位于第三周期第V A 族 B •元素Y 的氢化物水溶液呈酸性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Z > WD . Z 的最高化合价为+5价5.已知X 、Y 、Z 、W 、R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元素的最高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 Z 的核电荷数是 Y 的2倍,W 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 3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Z > W >RB .利用Y 、R 的单质与H 2化合的难易可判断非金属性 R v YC .对应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 > WD .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6. A 、B 、C 为短周期元素,A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3倍,B 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Z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C的氯化物是氯碱工业的原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A 是O ,B 是ClB. A、B、C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A>C>BC. B的气态氢化物比A的稳定D .向AlCl 3溶液中加过量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得白色沉淀7. 短周期的X、Y、Z三种主族元素,已知原子序数的关系为X + Z===2Y,且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若X是0,则YX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 .若X是Na,则Z的最高正价一定为偶数C.若Y是0,则非金属性X>Y>ZD .若Y是Na,则X、Z不可能是同一主族元素& X、Y、Z、W是分别位于第二、三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Y<Z<WB. Z的最高价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C. 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D .室温下,0.1 mol/L 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等于8B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r Y>r z>r w>「QC.离子丫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相同D .元素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强A.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B .元素⑦位于第二周期第V族C.元素④⑤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11请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W的单质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⑶铜片、碳棒和ZX3溶液组成原电池,写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4)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几滴浓ZX3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5) 以WX3溶液为原料制取WX36H2O 晶体,主要的实验操作是 , 以WX3 6H2O 晶体制取无水WX3 , 应在_________ 条件下加热WX 3 6H2O 晶体,其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
12反应情况 点燃时易化合 加热化合加热难化合不能直接化合⑴硒的熔点范围可能是 ______________ 。
⑵碲的化合价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 。
(3) 硫、硒、碲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填化学式)。
(4) 氢硒酸有较强的 _______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因此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其可能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⑸工业上 Al 2Te 3可用 来制备H 2Te ,完成下列化学方 程式: ()===2AI(0H) 3 J+ ____ H 2Te是原子序数均小于 20的四种元素。
A 与B 同主族,且能形成 BA 3 型分子。
B 、C 、D 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 B 、C 、D 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D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 将C 单质的水溶液滴加到 B 与D 所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其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实验室里除去 BA 2气体,可用下列试剂中的 ___________ (填字母)。
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浓H 2SO 4 C . NaOH 溶液D .品红溶液(4)由A 、B 、D 三种元素所组成的某种盐的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五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数据如下:Al 2Te 3 +(6)氧族元素单质与 族中某一元素的单质,则a 、b 、c 、d 分别表示氧13. A 、B 、C 、D H 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⑵关于Y、Z两种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
a. 简单离子的半径:Y>Z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比Z强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比Y强(3) 甲是由T、X两种元素形成的10e「分子,乙是由Y、W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甲的浓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 固体中,烧瓶中即有甲放出,原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X0 2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之一。
它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是:2X0 2 + 2NaOH===M + NaX0 3 +出0(已配平),产物M中元素X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1解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粒子半径S2- >CI ->K + >A|3 + ,①错误;②、④、⑤、⑥、⑦均正确;离子的还原性:S2>I ->Br->CI -,③错误。
答案:B2答案:B3答案:B4答案:D5答案:B6解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的短周期元素是0,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氯碱工业的原料是NaCI,可推知C为Na,明显A错误;原子半径:Na>0>F , B错误;HF比H20稳定,C正确;向AICI 3溶液中加过量NaOH,可生成溶于水的NaAI02, D 错误。
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7解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得出Z元素的可能情况只有三种:N、S、CI。
然后再根据题中所给的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偶数,则X与Z的原子序数一定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进而再利用例证法求解。
Z可能是氮元素、硫元素或氯元素,若X 是0, Z只能是硫,则Y是镁,MgO是离子化合物,A项正确;若X是Na , Z可能是N 或CI,其最高正化合价均是奇数,B项错误;若Y是0、Z只能是N,则X是F,非金属性X>Y>Z , C项正确;若Y是Na , X、Z可能是P和N,处于同一主族,D项错误。
答案:AC8解析:解这种题目,首先要找到突破口,如本题“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推知Y为Al ,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且原子序数比Y大,可知Z为Si, X为C,而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可知W为Cl。
原子半径Y>Z,可判断A错;Z的最高价氧化物一一SiO2不能与水反应,B正确;Al能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C正确;室温下,0.1 mol L^1 W的气态氢化物一一HCI的水溶液的pH = 1, D错误。
答案:BC9答案:BD10解析:①只有—2价,可知①为氧。
③⑥只有+ 1价,由原子半径关系可知③为锂,⑥为钠。
④⑦为第V A族,由原子半径关系可知④为磷,⑦为氮。
⑤的最高化合价为+ 7, 则⑤为氯(氟无正价)。
②为第n A族元素,由原子半径关系可知②为镁(比③锂大),同理⑧为铝。
A中①⑧形成的氧化铝具有两性,A项正确。
B中⑦应位于第二周期第V A族。
C中形成的PCb或PCI5均为共价化合物。
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D项正确。
答案:AD11解析:由题目信息知,X元素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满足该条件的只有0、Cl两种元素,单质为黄绿色,故X为Cl;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易溶于水,且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故Y为Na;Z为Fe;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故W为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