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资料整理版)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GTJ08-2100-201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GTJ08-2100-2012)
种植在人 工 湿 地 中,具 有 一 定 的 耐 污 能 力 和 污 染 物 去 除 功 能 ,同 时 具 有 一 定 景 观 效 果 的 植 物 。 2灡1灡5暋人工湿地填料 substratesofconstructedwetland
放置于人工湿 地 中,为 人 工 湿 地 植 物 提 供 支 持 载 体,为 微 生 物提供附着表面的功能性介质材料。 2灡1灡6暋前处理 preprocessing
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1灡 总则;2灡 术语与符号;3灡 工艺流程; 4灡 设计;5灡 施工与验收;6灡 运行与管理。
本规程由上海市 政 工 程 设 计 研 究 总 院 (集 团)有 限 公 司 负 责 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 议,请 将 相 关 资 料 寄 送 上 海 市 政 工 程 设 计 研 究 总 院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地 址 :上 海 市 中 山 北 二 路 901 号 ,邮 政 编 码 :200092),以 供 今 后 修 订 时 参 考 。
2012暋 上 海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
沪 建 交 [2012]358 号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关于批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规程》
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 团)有 限 公 司 主 编 的《人 工
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规 程》,经 市 建 设 交 通 委 科 技 委 技 术 审 查 和 我 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 市 工 程 建 设 规 范,统 一 编 号 为 DG/TJ082100-2012,自 2012 年 6 月 1 日 起 实 施 。
潜流和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有效容积为人工湿地处理区填料堆积 体积与填料净体积之差。 2灡1灡12暋填料有效粒径比例 effectivesizeratioofsubstrates

主要技术内容

主要技术内容
2018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进步奖 (含推广类、 含推广类、科普类、 科普类、直报类) 直报类)公示表
项目名称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净化低污染水的 净化低污染水的技术 净化低污染水的技术研发 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发与应用 推荐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1
3 3பைடு நூலகம்3 2 3
项目简介:
(3)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用一种均匀集布水和内部机理准确掌握的人工湿地装置及人 工湿地技术设计城市河流和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 5 项,新增税收 5296.05 万元。 (4)北京远浪潮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技术合作设计与施工了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人工湿地处理 工程共 9 项,新增税收 2316.37 万元。共计:新增税收为 1.304 亿元,增收节支总额为 3065 万元, 合计:1.61 亿元。
、主要技术内容 (1)8 套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脱氮除磷技术:把垂直流与水平流、水平流与垂直流、垂直流 与水平流一体化、垂直流与表面流、复合垂直下行流、复合垂直上行流、复合潮汐流以及复合水平 潜流分别组合成 8 套复合系统,都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2)3 项单级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技术:包括:1)缺氧-好氧型(A/O 型)垂直流人工湿地:利 用单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完成脱氮除磷功能;2)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多层预埋微生物和填充除磷脱 氮湿地填料,形成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单级人工湿地;3)折流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折流、 垂直折流和复合折流等水流方式,并填充高效除磷基质,形成折流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技 术。 (3)3 项人工湿地新型脱氮除磷技术:1)采用多种组分配合聚羟基脂肪酸酯类物质作为固相 缓释碳源和反硝化细菌的载体,使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总氮去除率达到 80%以上。2)微生物乙酸钠氧 化反硝化脱氮除磷技术:把异养反硝化菌群引入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利用乙酸钠作为电子供体,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模拟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 NH -N、NO -N、TN、COD 和 TP 的去除率分别 为 90.0、91.1、62.5、82.2 和 86.5%,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3)亚铁氧化硝酸盐还原脱氮除磷技 术:利用富铁基质和有机碎屑作为电子供体,把异氧反硝化细菌引入垂直流人工湿地中,亚铁氧化 后使硝化盐还原脱氮,同时三价铁与磷结合沉淀,达到同时除磷的目的。其对模拟尾水中 NO -N、 COD 和 TP 去除率分别达到 73.3%、80%和 90%。 2、授权专利情况 共申请专利 20 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3 件,实用新型专利 4 件;受理发明专利 1 件,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 2 件。 3、技术经济指标 (1) 单级垂直流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 TN 和 TP 的去除率分别为 30-45%和 60-70%; 占地面积分别为 1.5~2.5 m /m .d;但是复合人工湿地能够提高 TN 和 TP 的去除率。 (2)传统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不能同时解决氨氮的硝化与同时反硝化脱氮的技术难题,TN 的去 除率低于 30%,但是缺氧-好氧型垂直流湿地能够提高到 66%以上,减少复合人工湿地占地面积约 50%。 (3)多层预埋微生物和填充除磷脱氮湿地填料,形成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 技术,并投加缓释碳源为反硝化细菌提供碳源,使其对 TN 去除率从 66%提高到 87%以上。 4、应用及效益情况 (1)华南农业大学采用垂直流与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技术设计城镇污水处理厂 4 项,农村污水 处理工程 400 多项,增收节支总额为 3065 万元。 (2)中山市环保产业有限公司采用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设计城镇污水及二级生化出水处理 厂 60 多座,已创造产值 10 亿元,实现利润 2 亿元。开具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应用证明 11 个,新增税收 5440 万元。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1. 概述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人工构造,通过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水平流湿地、垂直流湿地和后处理等步骤。

2. 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2.1 进水调节根据进水水质变化和处理要求,通过调节阀门控制进水流量和浓度。

2.2 格栅除渣将进水通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如塑料袋、树叶等。

2.3 砂沉池将经过格栅除渣后的水通过砂沉池,使较小颗粒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3. 水平流湿地水平流湿地是指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均匀地流经湿地表面,通过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水平流湿地包括以下步骤:3.1 原水分配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通过管道均匀分配到湿地表面。

3.2 植物栽培在湿地表面种植适应性强、生长快、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湿地植物,如芦苇、菖蒲等。

3.3 水质净化污水在湿地表面缓慢流动,经过植物根系和湿地底部的沉积层,被植物吸收和降解,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3.4 水体收集经过水平流湿地处理后的水体收集到下方的集水井中,用于后续处理或回用。

4. 垂直流湿地垂直流湿地是指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从上方向下方垂直渗透过滤,通过填料层和湿地植物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垂直流湿地包括以下步骤:4.1 污水进水经过预处理的污水从上方进入垂直流湿地。

4.2 填料层处理污水经过填料层,填料层由粗颗粒、中颗粒和细颗粒依次排列,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4.3 湿地植物栽培在填料层上栽培适应性强的湿地植物,增加植物根系对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降解。

4.4 水体收集经过垂直流湿地处理后的水体收集到下方的集水井中,用于后续处理或回用。

5. 后处理后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出水质量,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工程设计方案二零一三年八月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工程设计方案二零一三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项目概况 (1)设计依据 (1)设计内容 (2)第二章项目背景 (3)区域概况 (3)项目意义 (7)第三章水处理工艺选择 (9)污水深度处理常规工艺 (9)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 (10)工艺确定 (14)第四章总体设计 (17)总体设计理念 (17)工程任务和规模 (17)应急设计 (18)预期效果 (18)设计特色 (18)第五章水处理设计 (19)设计原则 (19)水质设计 (19)水处理流程 (19)水量平衡 (20)平面与高程 (21)填料与植物 (21)水处理区域公共工程 (21)水处理季节影响预测 (22)第六章生态与景观设计 (24)设计原则 (24)形式设计 (24)芦苇设计 (24)声、色设计 (25)第七章工程设计 (26)水处理工程设计 (26)生态景观工程设计 (30)电气设计 (33)第八章环境保护 (34)环境效益 (34)环境影响 (34)环境保护措施 (35)结论 (36)第九章投资概算 (37)编制说明 (37)投资概算 (38)运行与维护费用 (41)资金筹措 (41)第一章总论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二)项目建设单位: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实业有限公司。

(三)项目设计单位:(四)项目建设地点: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U2地块。

(五)项目建设投资:万元。

(六)项目主要目标:①利用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处理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标准及以上;②以芦苇为主要植物元素构建兼具水处理、生态、景观、休闲功能的人工湿地园。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资料整理版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资料整理版

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的研究进展关艳艳等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人工湿地类型主要有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以及组合人工湿地系统 3 类。

其中潜流人工湿地根据水流形态又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两类。

Dongqing Zhang 等人比较了国内表面流、水平潜流、垂直潜流和组合系统的人工湿地运行数据,指出组合系统对TSS,BOD5,COD 和TP 的去除率是最高的。

相对于垂直潜流系统,水平潜流湿地对BOD5和TP 的去除率较高,对TN 的去除则呈现出明显的优势,而垂直潜流系统对TSS 有较高的去除率。

2.1 表面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SF)是各类型湿地中最接近自然湿地的一种。

绝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是由长在植物水下茎、杆上的生物膜来完成,因而不能充分利用填料及丰富的植物根系目前国内较少采用,具体到应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这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

2.2 潜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常用的植物有香蒲、芦苇、风车草、再力花、灯芯草等。

在美国,大约40%的潜流型湿地只种植香蒲一种植物。

欧洲国家多数种植芦苇,也有一些是种植多种植物的系统。

我国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多采用多种植物交叉栽种。

2.2.1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F)系统污水在填料床内部流动,水位较深,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生物膜和丰富的植物根系、表土层以及填料的截留等作用,处理效果较好。

同时,该种系统的保温性较好、处理能力受气候影响小、卫生条件好,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人工湿地系统。

香蒲根系发达,植株较矮,去污能力强,特别是应用在人工湿地系统中时对氮和磷去除能力较强,适合用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处理低浓度废水,而其处理高浓度废水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在TN 的去除中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占据重要作用,并且这两种菌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而有机物的去除主要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转化,填料介质对磷的物理截流占总除磷量的70%左右,SS 的去除主要是植物根系和填料的吸附和截流作用,所以,温度的变化对氨氮的去除有较明显的影响,对COD、TP、SS 的影响不明显。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onstructed wetlands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20××-××-××发布 20××-××-××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I目次目次 (Ⅰ)前言 (Ⅱ)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水量和水质 (5)5 总体设计 (6)6 工程工艺及人工湿地设计 (9)7 主要设备及材料 (14)8 检测与过程控制 (15)9 辅助工程 (16)10 施工与环境保护验收 (17)11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9)12 运行与管理 (19)附录 A(规范性附录)符号 (22)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人工湿地工艺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与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人工湿地工艺的污水、雨水处理及河流、湖泊水质改善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
人工湿地是一种生态环境工程,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功能,利用湿地植被和微生物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的目的。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包括了多个环节,下面将介绍其主要流程。

首先,进水预处理。

进水预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式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如通过格栅过滤和沉淀池去除大颗粒杂质,以保护后续的湿地生物和植物的健康生长。

其次,人工湿地处理。

进入人工湿地后,水体会通过不同类型的湿地单元,如浅水区、湿地水体深水控制带、湿地上植物生态带和湿地植物根带。

这些湿地单元会有利于藻类吸取养分、水体自然沉淀和植物吸收磷、硝酸盐和有机物等,从而有效净化水质。

最后,净化水体排放。

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水体中的污染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去除,经过净化水体排放后可以进入下游水体或用于其他用途,如农田灌溉等。

综上所述,《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了进水预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和净化水体排放三个环节,通过这一流程,能够有效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考试资料:人工构筑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技术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考试资料:人工构筑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技术

环保工程师考试资料:人工构筑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技术第6章污水自然净化工程实践污水自然净化技术有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两种,优点是:投资和运行费用低、运行管理方便、能够实现污水资源化。

6.1人工构筑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是由一些浮水或潜水性植物以及处理水饱和状态的基质层和生物组成的复合体,通过一系列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6.1.1人工构筑湿地的优缺点优点:①人工湿地系统的特点是基本不耗能。

②运行费用低。

③能保持全年较高的水力负荷;④若设计合理,运行管理严格,其处理废水效果稳定,出水B O D等明显优于生物处理出水。

⑤对于小流量污水及间歇排放的废水处理更为适宜,耐污及水力负荷强,抗冲击负荷性能好。

⑥不仅适合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而且对某些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矿山酸性废水以及液态污泥也有较好的净化能力。

⑦既能净化污染物,又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

缺点:需要土地面较大,对恶劣气候抵御能力弱,净化能力受作物生长成熟程度的影响大。

6.1.2人工构筑湿地的类型与构成1.人工构筑湿地的类型人工湿地可以按湿地中主要植物的种类、废水在湿地中的流经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湿地中主要植物种类,人工湿地可分为浮水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和沉水植物系统三种。

根据废水在人工湿地中流经的方式,人工湿地可分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三种。

(1)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废水在填料表面漫流,能维持一定的水层厚度,一般为10~30c m.水流呈推流式前进,流至终端而流出,并完成整个净化过程。

污水投入湿地后,在流动过程中,与土壤、植物,特别是与植物根茎部生长的生物膜接触,通过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反应过程而得到净化。

这种湿地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以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是未能充挥填料和丰富的植物根系的作用、占地面积较大、水力负荷率较小、去污能力有限,卫生条件不好,夏季有孳生蚊蝇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的研究进展关艳艳等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人工湿地类型主要有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以及组合人工湿地系统 3 类。

其中潜流人工湿地根据水流形态又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两类。

Dongqing Zhang 等人比较了国内表面流、水平潜流、垂直潜流和组合系统的人工湿地运行数据,指出组合系统对TSS,BOD5,COD 和TP 的去除率是最高的。

相对于垂直潜流系统,水平潜流湿地对BOD5和TP 的去除率较高,对TN 的去除则呈现出明显的优势,而垂直潜流系统对TSS 有较高的去除率。

2.1 表面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SF)是各类型湿地中最接近自然湿地的一种。

绝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是由长在植物水下茎、杆上的生物膜来完成,因而不能充分利用填料及丰富的植物根系目前国内较少采用,具体到应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这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

2.2 潜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常用的植物有香蒲、芦苇、风车草、再力花、灯芯草等。

在美国,大约40%的潜流型湿地只种植香蒲一种植物。

欧洲国家多数种植芦苇,也有一些是种植多种植物的系统。

我国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多采用多种植物交叉栽种。

2.2.1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F)系统污水在填料床内部流动,水位较深,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生物膜和丰富的植物根系、表土层以及填料的截留等作用,处理效果较好。

同时,该种系统的保温性较好、处理能力受气候影响小、卫生条件好,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人工湿地系统。

香蒲根系发达,植株较矮,去污能力强,特别是应用在人工湿地系统中时对氮和磷去除能力较强,适合用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处理低浓度废水,而其处理高浓度废水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在TN 的去除中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占据重要作用,并且这两种菌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而有机物的去除主要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转化,填料介质对磷的物理截流占总除磷量的70%左右,SS 的去除主要是植物根系和填料的吸附和截流作用,所以,温度的变化对氨氮的去除有较明显的影响,对COD、TP、SS 的影响不明显。

夏季氨氮去除率可达70%左右,但冬季水温降低到15℃以下时,氨氮去除率降低到30%以下,而温度对人工湿地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很小。

针对冬季运行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可以在湿地表面覆盖一层地膜。

研究表明,在湿地表面覆盖塑料地膜后,氨氮平均去除率由29.4%上升到67.6%,COD的平均去除率由29.0%提高到46.6%,证明覆盖地膜能有效地提高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此外,除了采用塑料膜,还可以考虑覆盖秋季收割的湿地植物保温(因为植物被水浸泡会释放一定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所以该种方法只适用于正常运行的水平潜流湿地,不适用于表面有积水的表面流和垂直潜流湿地)或通过增加水力停留时间来适当弥补。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潜流湿地系统净化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HRT 较小时,随着HRT 的延长,COD、TN、TP 的去除率均不断增加,当HRT 超过一定时间之后,去除率变化不再明显。

这种变化是因为一定量的植物和一定体积填料上的生物膜能处理的有机物负荷等有一定的限值,同时植物和微生物的吸收和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

SS的去除基本不受HRT 的影响。

填料的选择是构建人工湿地系统时应该认真考虑的一方面内容。

相对于其他污染物质来说,由于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填料对不溶性磷的吸附和沉积作用,不同填料对磷的去除有较大影响,因此若待处理的污染河水中磷的含量较高,人工湿地最好选择飞灰或页岩为填料,其次是铝矾土、石灰石、膨润土。

另外,填料的堵塞问题是影响人工湿地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

研究表明,填料的孔隙堵塞现象主要发生在系统的前段,堵塞物质主要为无机颗粒物。

在低负荷运行的系统中,植物对填料堵塞问题的改善作用并不显著。

因此,为防止低负荷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填料堵塞,需增加能够有效去除无机颗粒物的预处理工艺。

2.2.2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F)系统的水流运行综合了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特点,例如下行垂直流湿地,水流在填料床中基本呈由上向下的垂直流动,水流流经床体后被铺设在出水端底部的集水管收集而排出处理系统。

这种湿地系统节约建设面积,利于脱氮、除磷,而且处理效果稳定,单位面积处理效率高,硝化能力高于水平潜流湿地,但其建造要求较高,较易滋生蚊蝇,目前应用不多。

考虑到除污效率,在以往的研究中,单独采用上行或下行垂直潜流系统的研究应用较少,多数采用复合垂直流方式(IVF)。

近几年,对于复合垂直流的研究日益兴起,其中应用于处理污染河水的研究也越来越普遍。

通常该种类型湿地由下行流和上行流两池组成,两池中间设有隔墙,底部连通。

下行池和上行池中均填有不同粒径的砂和砾石作为填料,为了保证水流的顺畅,下行池填料层比上行池的填料层要高10~20 cm,两池底部均设颗粒较大的砾石层连通。

总的来说,复合垂直流的整体处理效果要高于水平潜流系统,高于表面流系统。

2.3 组合湿地系统废水的来源多种多样,一般来说,用一种单一的湿地系统处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组合湿地系统(Hybrid wetland systems) 是由多种类型的湿地系统串联而成的,这种系统在欧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多种类型的人工湿地最佳组合方式取决于目标污染物。

对于总氮含量较高的污染河水,由于单级人工湿地无法同时提供有氧和无氧的条件,因此单级人工湿地对总氮的去除率不是很高,为了提高氮的去除率,经常将水平潜流与硝化作用较好的垂直潜流组合应用,并且这种组合方式已经证明是有效的。

另外,国内还有将垂直潜流和表面流串联起来处理污染河水的实例。

除了将多种类型的湿地系统进行组合之外,也可以考虑将湿地系统与各种物理化学处理系统(如砂滤系统、絮凝沉淀、接触氧化、微曝气系统等)进行组合。

采用低溶解氧接触氧化与微曝气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解决了人工湿地在高负荷下运行时易堵塞和效率低的问题。

增设预处理设备固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出水水质,但是相应的也会增加处理费用,因此,实际工程应用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城市富营养水体的应用研究黄新等(例1.表面流人工湿地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相结合)一、武汉紫阳湖公园复合人工地湿地系统的组成复合人工地湿地系统位于武汉市紫阳湖公园湖心岛西侧,面积2190m2,水力表面负荷为1m3/(m2·d)。

根据地形特点,同时为保证对湖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设计成在垂直方向表面流人工湿地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进行复合的人工湿地系统。

由集水池、进水配水渠、表面流人工湿地及其正下方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间配水池等五大部分组成。

人工湿地处理抽取的紫阳湖污水流程如下:富营养湖水→进水配水渠→表面流人工湿地→中间配水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集水池→出水管排出。

见图1。

二、污染物去除机制及效果2.1 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相关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主要通过系统内部微生物吸附降解、植物吸收及填料的物理化学作用去除。

2.2 对TN 的去除效果有研究表明:氮是靠湿地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去除的。

下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TN去除效果较上层表面流人工湿地要高50%。

(这是因为在本复合人工湿地系统中,下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床层填料中的反硝化细菌比上层表面流人工湿地植物根系的微生物丰富同时水流在下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滞留时间比上层表面流要长4 h,因而下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床层中的微生物分解代谢TN的效果要比上层表面流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效果好。

)2.3 对TP 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除磷机理包括:基质的吸附沉淀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及微生物的转化作用,且有研究表明,基质的吸附是磷去除的主要过程,其次是植物和微生物本实验结果表明,下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TP去除效果较上层表面流人工湿地要高40%。

这是因为下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基质填料(含钙、铁、钴)对磷有较强的吸附沉淀作用,另外,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污染物是随水流从基质表面漫流而过停留时间较短。

因此,相对于上层表面流人工湿地而言,下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效果更为明显。

三、总结复合人工湿地不同结构单元是影响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重要因素,且因不同去除机理而去除效果不同,上层表面流人工湿地单元对高锰酸盐指数、TN、TP的去除率达到23.5%、13.3%和14.2%,下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对高锰酸盐指数、TN、TP的去除率达到24.5%、23.1%和23.3%。

总体上看,上、下层人工湿地单元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相近;对TN去除效果,下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比上层表面流人工湿地高50%;对TP 的去除效果,下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比上层表面流人工湿地高40%。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设计方法及净化效果吴振斌等2003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各地气候条件、水生植物特点等因素,最好经过小试取得一定的设计参数后进行设计.而水力负荷、有机物负荷、工艺流程选择、配水集水系统、基质类型以及栽种植物等诸多因素均影响到IVCW合理设计。

2.1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选址确定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建设地址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同时应符合有关的法律规定.虽然作为潜流型构建湿地的一种,IVCW能有效地控制蚊蝇的滋生和臭味的传播,但在选址时仍然应该尽量避免选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及其他公众暴露的场合。

IVCW应尽量建设在平地或者坡度较小的地方以减小土方开挖量,降低投资.在坡度很大的地方,可以将下行池和上行池分别建设在不同的高程,中间通过跌水相连,以增加上行池中的溶解氧,促进硝化作用。

2.2 IVCW的工艺组合与运行方式根据需要,IVCW可以建设成单系统、串联系统、并联系统以及IVCW与氧化塘以及推流床等的组合形式.单池系统设计简单,建造经济,但是运行灵活性差;串联系统可以用在污水的深度处理以及出水修饰;并联系统运行灵活,是最主要的形式.污水根据水力负荷按比例分配到各池中,当某一池需要维修时,其他各池仍可正常工作。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既可以连续运行,又可以间歇式运行.但是间歇运行便于在较低水力负荷时的均匀布水,充分地利用湿地的表面积;同时间歇式进水更有利于氧气进入湿地基质层中,促进微生物生长,加快有机物的降解,因此推荐采用间歇式运行。

2.3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预处理对于悬浮物或者有害物质含量高的污水,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预处理设计不当而造成湿地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并不鲜见[16].通常可以采用格栅(筛)、沉砂池、初沉池、除油池以及氧化塘或者水解池等作为IVCW的预处理.在有条件时,采用投加絮凝剂的方法来强化预处理对于湿地系统运行是有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