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护理 第六章.()咽部常见病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五官科学第六章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3咽部疾病[可修改版ppt]
![五官科学第六章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3咽部疾病[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e463e9af45b307e9719751.png)
五官科学第六章耳 鼻咽喉科常见疾病3
咽部疾病
一、慢性咽炎
【概述】 咽粘膜、粘膜下层及淋巴组织的慢性弥漫性炎症。
多发生于成人,病程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 【病因】 (一)局部因素 1.急性咽炎或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底。 2.环镜及职业因素 3.邻近器官慢性疾病至长期用口呼吸或炎性分泌物后
流。 (二)全身因素: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等。
于青壮年。 【病因】 1.继发于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或慢性扁桃体炎
急性发作。 2.诱因: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或细菌毒力强特
别上隐窝因炎症堵塞。
扁桃体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 分为前上型和后上型,多发生于一侧 1.前上型:位于扁桃体上极与舌腭弓之间, 多见。 2.后上型:位于扁桃体与舌腭咽弓之间。 症状:1.持续发热或加重。 2.咽痛加剧,吞咽障碍,言语不 清、流涎、张口受限,头偏向患侧。
点或融合成伪膜(如实质化脓可在粘膜表面 见黄白色小脓肿)。 2.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 3.血常规:白细胞增多
二、急性扁桃体炎
【并发症】 1.局部:扁周脓肿(最多见)、中耳炎、鼻
炎、喉炎、咽旁脓肿。 2.全身:急性风湿热、急性关节炎、急性肾
炎、心肌炎、亚急性心
扁桃体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 体征: 前上型:患侧舌腭弓及软腭明显充血隆 起,扁桃体被推向下方。悬雍垂充血水肿移 向对侧。 后下型:咽腭弓红肿呈圆柱状,扁桃体 移向前下方。
扁桃体周围脓肿
【治疗】 1.扁桃体周围炎:足量抗生素加糖皮质激素静滴。 2.脓肿形成:穿刺或切开引流。 (1)穿剌术:表麻,用粗针头于脓肿最隆起处穿剌,
症状明显,咽痛轻,扁桃体及周围伪膜不易 试去。咽拭或涂片培养可见白喉杆菌
二、急性扁桃体炎
【鉴别诊断】
咽部疾病
一、慢性咽炎
【概述】 咽粘膜、粘膜下层及淋巴组织的慢性弥漫性炎症。
多发生于成人,病程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 【病因】 (一)局部因素 1.急性咽炎或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底。 2.环镜及职业因素 3.邻近器官慢性疾病至长期用口呼吸或炎性分泌物后
流。 (二)全身因素: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等。
于青壮年。 【病因】 1.继发于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或慢性扁桃体炎
急性发作。 2.诱因: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或细菌毒力强特
别上隐窝因炎症堵塞。
扁桃体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 分为前上型和后上型,多发生于一侧 1.前上型:位于扁桃体上极与舌腭弓之间, 多见。 2.后上型:位于扁桃体与舌腭咽弓之间。 症状:1.持续发热或加重。 2.咽痛加剧,吞咽障碍,言语不 清、流涎、张口受限,头偏向患侧。
点或融合成伪膜(如实质化脓可在粘膜表面 见黄白色小脓肿)。 2.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 3.血常规:白细胞增多
二、急性扁桃体炎
【并发症】 1.局部:扁周脓肿(最多见)、中耳炎、鼻
炎、喉炎、咽旁脓肿。 2.全身:急性风湿热、急性关节炎、急性肾
炎、心肌炎、亚急性心
扁桃体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 体征: 前上型:患侧舌腭弓及软腭明显充血隆 起,扁桃体被推向下方。悬雍垂充血水肿移 向对侧。 后下型:咽腭弓红肿呈圆柱状,扁桃体 移向前下方。
扁桃体周围脓肿
【治疗】 1.扁桃体周围炎:足量抗生素加糖皮质激素静滴。 2.脓肿形成:穿刺或切开引流。 (1)穿剌术:表麻,用粗针头于脓肿最隆起处穿剌,
症状明显,咽痛轻,扁桃体及周围伪膜不易 试去。咽拭或涂片培养可见白喉杆菌
二、急性扁桃体炎
【鉴别诊断】
第6章第二节咽科患者护理

扁桃体炎
护理措施 .急性扁桃体炎 )全身:足量抗生素,首选青霉素。中医中药。 )局部:含漱选用复方硼砂溶液、甲硝唑液或:呋 喃西林溶液;各种喉片。 )一般疗法:休息,多饮水,进营养易消化食物。 )反复发作或形成扁周脓肿者手术切除
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 ()保守治疗:如免疫疗法、抗生素疗法、
中医药疗法、局部隐窝冲洗等。 ()扁桃体切除术:仍为主要方法,应严格
咽炎
临床表现 一、急性咽炎 症状:急起病,咽部干燥、灼热、粗糙感,明 显咽痛,可伴全身症状 体征: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 滤泡隆起,表面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悬雍垂 软腭水肿, 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咽炎
二、慢性咽炎 症状: 咽部感觉异常:异物感,干痒,灼热,微痛等;
粘稠分泌物 ,引起患者晨起刺激性咳嗽;无 痰或有颗粒藕粉样物咳出;萎缩性咽炎患 者有臭味痂皮咳出 体征:见下表
患儿男,岁。咽痛伴发热天。检查:体温 ℃,脉搏次分,血压;咽部充血,扁桃体 明显肿大,表面有黄白色脓点。血常规检 查: ×、 。
问题:.该患者拟诊为何病?
.如何治疗和护理
扁桃体炎
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分类:急性、慢性 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卡他性、急性化脓性
扁桃体炎
病因
病原体+诱因→急性 → 慢性
、术后护理:
①体位:局麻半卧位,全麻未醒者半俯卧位。
②注意出血:经常巡视病人。若大口鲜血或 全麻未醒有频繁吞咽动作,提示出血,应 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③饮食护理:术后无出血者,可进冷流质。 次日白膜生长完整,改半流。一周后普食。
④预防感染:术后第二天起多漱口;遵医嘱 给予抗生素; 如白膜形成不完整或颜色紫 黑,伴发热、咽痛等,提示感染。
第六章 咽科患者的护理

咽科患者的护理
急性咽炎
为咽粘膜、粘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为上呼吸道感 染的一部分。
重症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轻症为病毒感染。 病因 急性鼻炎向下蔓延引起。 全身抵抗力下降的诱因下发病。 刺激:鼻咽部的其它病灶刺激及理化刺激。
护理评估
1、健康史:居住生活环境;烟酒嗜好;理化刺激;邻近病灶。 2、症状与体征: 症状---全身的感染中毒症状;局部咽干、灼热、咽痛。 体征---咽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淋巴滤泡充血肿胀;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1、健康史:是否患有上呼吸道疾病;烟酒嗜好;理化刺激;邻近病灶。
2、症状与体征:
症状:全身表现为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小儿可因发热而抽搐,惊厥等。局 部表现为咽痛,影响吞咽。
体征:下颌淋巴结肿大;血常规白细胞增多。
1)卡他性扁桃体炎:病变局限在粘膜,以扁桃体的急性充血为主,咽部可有轻度的 充血,无渗出物,多为病毒感染。
远处转移。 (2)鼻部:早期回吸性血涕,晚期可大出血、鼻塞。 (3)耳部:耳鸣、耳闷及听力减退。 (4) 脑神经症状:常先侵犯Ⅴ、Ⅵ出现剧烈头痛、内斜、复视。继而可
累及第Ⅱ~ XII脑神经而产生相应症状。 2. 检查: (1)鼻咽部:鼻咽顶后壁或咽隐窝新生物,易出血。活检可确诊。 (2)影象学检查:CT和MRI检查了解肿瘤大小、颅骨破坏情况。 (3)血清学检查:EB病毒壳抗原—免疫蛋白A(EBVCA-IgA)可作为
普查、诊断及随访依据。
治疗原则
以放疗为主。配合化疗、 中医药、免疫及手术治疗。
护理诊断
1.恐惧 与预后和放射治疗有关。 2. 出血倾向 与肿瘤侵犯血管有关。 3.疼痛 剧烈头痛与肿瘤侵犯脑神经 有关。
护理措施
1.酌情讲解有关知识,采取疏导措施,指导放松 、分散注意,动员各方力量关心支持,增强其 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性咽炎
为咽粘膜、粘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为上呼吸道感 染的一部分。
重症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轻症为病毒感染。 病因 急性鼻炎向下蔓延引起。 全身抵抗力下降的诱因下发病。 刺激:鼻咽部的其它病灶刺激及理化刺激。
护理评估
1、健康史:居住生活环境;烟酒嗜好;理化刺激;邻近病灶。 2、症状与体征: 症状---全身的感染中毒症状;局部咽干、灼热、咽痛。 体征---咽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淋巴滤泡充血肿胀;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1、健康史:是否患有上呼吸道疾病;烟酒嗜好;理化刺激;邻近病灶。
2、症状与体征:
症状:全身表现为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小儿可因发热而抽搐,惊厥等。局 部表现为咽痛,影响吞咽。
体征:下颌淋巴结肿大;血常规白细胞增多。
1)卡他性扁桃体炎:病变局限在粘膜,以扁桃体的急性充血为主,咽部可有轻度的 充血,无渗出物,多为病毒感染。
远处转移。 (2)鼻部:早期回吸性血涕,晚期可大出血、鼻塞。 (3)耳部:耳鸣、耳闷及听力减退。 (4) 脑神经症状:常先侵犯Ⅴ、Ⅵ出现剧烈头痛、内斜、复视。继而可
累及第Ⅱ~ XII脑神经而产生相应症状。 2. 检查: (1)鼻咽部:鼻咽顶后壁或咽隐窝新生物,易出血。活检可确诊。 (2)影象学检查:CT和MRI检查了解肿瘤大小、颅骨破坏情况。 (3)血清学检查:EB病毒壳抗原—免疫蛋白A(EBVCA-IgA)可作为
普查、诊断及随访依据。
治疗原则
以放疗为主。配合化疗、 中医药、免疫及手术治疗。
护理诊断
1.恐惧 与预后和放射治疗有关。 2. 出血倾向 与肿瘤侵犯血管有关。 3.疼痛 剧烈头痛与肿瘤侵犯脑神经 有关。
护理措施
1.酌情讲解有关知识,采取疏导措施,指导放松 、分散注意,动员各方力量关心支持,增强其 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官科护理学第六章 耳鼻咽喉科护理概述

《》教学课件
二、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后常规护理
• 护理评估 (1)评估麻醉方式,采取不同体位。 (2)评估耳鼻候腔渗血情况及患者呼吸情况。
(3) 评估患者的伤口疼痛情况和心理状态。
《》教学课件
二、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后常规 护理
• 护理措施
(一)耳科患者术后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 全麻清醒后,平卧、健侧卧位或半卧位如无 发热、头痛、眩晕,次日可起床轻微活动,人工镫骨手术需绝 对卧床48小时。
肾功能、心电图等,专科检查要齐全,包括电测听、前庭功 能、耳部CT、面神经功能等。
《》教学课件
一、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前常规 护理
• 护理措施 (1)一般准备:
1、术前沐浴、剪指(趾)甲,做好个人卫生 2、充足睡眠 3、定血型和交叉配血 4、做抗生素皮试,术前用药 5、全麻者禁食禁水8小时,局麻者术前可进少量干食 6、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和女患者月经来潮,暂缓手术
《》教学课件
(三)应急处理程序
发生窒息
清理呼吸道
吸氧
报告医生
心肺脑复苏
监测病情
遵医嘱给药
据病情处理
查找原因
防止再次窒息
记录和交接班
《》教学课件
三、气管切开意外拔管应急预案
(一)防范措施 (二)处理措施 (三)应急处理程序
《》教学课件
(一)防范措施
1.套管系带松紧适中,结扎牢固,防止外套管脱出。
《》教学课件
二、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后常规护理
(三)咽喉科患者术后护理措施 1 、体位 全麻者按全麻护理常规护理,清醒后半卧位。 2 、 观察渗血情况 切口敷料渗透和吐出口中分泌物情况 3 、观察呼吸情况 有无剧烈咳嗽、及时排出咽喉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 要时吸氧。 4、 的患者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 5、 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6、 对症治疗 止痛、止血、雾化吸入、抗感染 7、 饮食护理 局麻或表麻者,术后2H可进温冷流质或半流质,全麻者术后6H开始 进流质。 8、 预防口腔感染。
二、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后常规护理
• 护理评估 (1)评估麻醉方式,采取不同体位。 (2)评估耳鼻候腔渗血情况及患者呼吸情况。
(3) 评估患者的伤口疼痛情况和心理状态。
《》教学课件
二、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后常规 护理
• 护理措施
(一)耳科患者术后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 全麻清醒后,平卧、健侧卧位或半卧位如无 发热、头痛、眩晕,次日可起床轻微活动,人工镫骨手术需绝 对卧床48小时。
肾功能、心电图等,专科检查要齐全,包括电测听、前庭功 能、耳部CT、面神经功能等。
《》教学课件
一、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前常规 护理
• 护理措施 (1)一般准备:
1、术前沐浴、剪指(趾)甲,做好个人卫生 2、充足睡眠 3、定血型和交叉配血 4、做抗生素皮试,术前用药 5、全麻者禁食禁水8小时,局麻者术前可进少量干食 6、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和女患者月经来潮,暂缓手术
《》教学课件
(三)应急处理程序
发生窒息
清理呼吸道
吸氧
报告医生
心肺脑复苏
监测病情
遵医嘱给药
据病情处理
查找原因
防止再次窒息
记录和交接班
《》教学课件
三、气管切开意外拔管应急预案
(一)防范措施 (二)处理措施 (三)应急处理程序
《》教学课件
(一)防范措施
1.套管系带松紧适中,结扎牢固,防止外套管脱出。
《》教学课件
二、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后常规护理
(三)咽喉科患者术后护理措施 1 、体位 全麻者按全麻护理常规护理,清醒后半卧位。 2 、 观察渗血情况 切口敷料渗透和吐出口中分泌物情况 3 、观察呼吸情况 有无剧烈咳嗽、及时排出咽喉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 要时吸氧。 4、 的患者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 5、 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6、 对症治疗 止痛、止血、雾化吸入、抗感染 7、 饮食护理 局麻或表麻者,术后2H可进温冷流质或半流质,全麻者术后6H开始 进流质。 8、 预防口腔感染。
五官科病人常见护理

.
〔三〕出 院 指 导
1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防止情绪冲动,适当 参加锻炼,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防止挤压,碰撞鼻部,改掉挖鼻等不良习惯。 3冬春季节外出带口罩,减少花粉,冷空气对鼻粘膜
的刺激。 4遵医嘱正确鼻腔冲洗,鼻腔喷药,清洁鼻腔鼻窦内
的干痂,预防感染。 52个月内防止游泳。 6一周后门诊复查,以后根据情况由医生告知复查时
.
第四节 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常规护理
〔二〕术后护理 1.局麻者术后取半卧位,以减轻头部充血,利于口内分泌物吐出,有虚脱
现象者,改为平卧位。全麻后未清醒者,宜采用平卧位侧头位,防止血液 和分泌物误吸。术后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由于手术刺激、术后鼻腔填塞等原因,使病人鼻面部胀痛,影响其呼吸 睡眠,常出现焦虑。做耐心的解释,消除其不安的情绪,使之保持良好的 心态。 3.遵医嘱给予止痛、止血。抗感染治疗,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出血情 况。嘱病人有血流入咽部时应及时吐出。切勿咽下。注意观察鼻及面部肿 胀是否消退。 4.嘱病人尽量防止打喷嚏,如欲打喷嚏时,可张口做深呼吸,或用下切牙 咬住上唇以抑制之,抑制不住时那么采用张口打喷嚏方法,以免鼻内填塞 物松动、脱出、导致出血。 5告知患者纱条将于术后24-48小时抽出,次日行鼻腔冲洗。 6.术后鼻腔填塞,用口呼吸,病人感觉口干,可给予含漱,加强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舒适。 7.当医生取出鼻腔填塞物后,应注意观察鼻腔有无出血,嘱病人不要用力 擤鼻,鼻腔少量出血者遵医嘱给1%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或要观察鼻腔内有无脓性分泌物以及脓液来源,鼻内镜检查
更全面的观察鼻腔各部,包括鼻窦开口及鼻腔内的情况,也可以在直视 下取活检。 体位引流:及上颌窦穿刺冲洗对于鼻内未发现脓液但又疑为鼻窦炎者, 可通过体位引流进一步观察。体位引流方法,以上颌窦为例,用1%麻 黄碱滴鼻液收缩鼻腔粘膜开放窦口,嘱病人固定于要求体位15分钟, 然后做起来检查鼻腔,观察有无脓性分泌物流入鼻腔,诊断上颌窦疾病, 可采取上颌窦穿刺冲洗。
〔三〕出 院 指 导
1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防止情绪冲动,适当 参加锻炼,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防止挤压,碰撞鼻部,改掉挖鼻等不良习惯。 3冬春季节外出带口罩,减少花粉,冷空气对鼻粘膜
的刺激。 4遵医嘱正确鼻腔冲洗,鼻腔喷药,清洁鼻腔鼻窦内
的干痂,预防感染。 52个月内防止游泳。 6一周后门诊复查,以后根据情况由医生告知复查时
.
第四节 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常规护理
〔二〕术后护理 1.局麻者术后取半卧位,以减轻头部充血,利于口内分泌物吐出,有虚脱
现象者,改为平卧位。全麻后未清醒者,宜采用平卧位侧头位,防止血液 和分泌物误吸。术后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由于手术刺激、术后鼻腔填塞等原因,使病人鼻面部胀痛,影响其呼吸 睡眠,常出现焦虑。做耐心的解释,消除其不安的情绪,使之保持良好的 心态。 3.遵医嘱给予止痛、止血。抗感染治疗,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出血情 况。嘱病人有血流入咽部时应及时吐出。切勿咽下。注意观察鼻及面部肿 胀是否消退。 4.嘱病人尽量防止打喷嚏,如欲打喷嚏时,可张口做深呼吸,或用下切牙 咬住上唇以抑制之,抑制不住时那么采用张口打喷嚏方法,以免鼻内填塞 物松动、脱出、导致出血。 5告知患者纱条将于术后24-48小时抽出,次日行鼻腔冲洗。 6.术后鼻腔填塞,用口呼吸,病人感觉口干,可给予含漱,加强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舒适。 7.当医生取出鼻腔填塞物后,应注意观察鼻腔有无出血,嘱病人不要用力 擤鼻,鼻腔少量出血者遵医嘱给1%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或要观察鼻腔内有无脓性分泌物以及脓液来源,鼻内镜检查
更全面的观察鼻腔各部,包括鼻窦开口及鼻腔内的情况,也可以在直视 下取活检。 体位引流:及上颌窦穿刺冲洗对于鼻内未发现脓液但又疑为鼻窦炎者, 可通过体位引流进一步观察。体位引流方法,以上颌窦为例,用1%麻 黄碱滴鼻液收缩鼻腔粘膜开放窦口,嘱病人固定于要求体位15分钟, 然后做起来检查鼻腔,观察有无脓性分泌物流入鼻腔,诊断上颌窦疾病, 可采取上颌窦穿刺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