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与冲突

合集下载

82碰撞与冲突 教案 (1)

82碰撞与冲突 教案 (1)

第二课碰撞与冲突(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势,认识世界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的必然性。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亚非拉文学、民族乐派音乐、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背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19世纪中叶亚、非、拉各国文学创作的情况,将其与同时代的欧洲文学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了解,理解社会现实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绘画的深刻影响。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学习,逐步学会运用讨论法、比较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以加深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理解。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民族乐派音乐的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形成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品质。

通过对具体文学艺术内容的了解,促进正确的、积极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9世纪中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民族乐派音乐、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19世纪中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和民族乐派音乐、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难点】19世纪中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和民族乐派音乐、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新课讲授】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产生的背景。

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

资本主义国家未能很好地缓和与协调自身矛盾,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和复杂。

2.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

第2课 碰撞与冲突学案

第2课 碰撞与冲突学案

高二历史专题八第二课碰撞与冲突授课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时间分数【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的文学作品,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价值。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课前预习】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原因:⑴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巩固,但也变得①尖锐。

⑵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人和事的标准。

⑶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

⑷亚非拉人民②,使这一时期的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的碰撞中发展。

2.特点:敢于面对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

3.代表: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公认的经典作家。

⑵英国代表有狄更斯、勃朗特姐妹。

⑶俄国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

⑷美国有马克·吐温。

4.概况二、民族音乐派的音乐1.背景:⑴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各国音乐在继承本国传统同时⑥;⑵东欧北欧空前高涨⑦,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发扬本国民族特色文化。

2.特点:作品旋律、节奏带有民族特点,形成民族派音乐。

3.代表:成就最大是俄国的柴可夫斯基,还有捷克的安东·德沃夏克。

4.概况: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绘画1.背景:⑴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特别是光学)、民主的进步。

⑵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新的内容。

2.特点:现实主义绘画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早期印象主义绘画对效果追求⑧,是绘画技法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3.代表:⑴现实主义绘画代表有法国的库尔贝,俄国的列宾。

⑵印象主义绘画代表有前期法国的莫奈,后期有⑨⑶还有法国雕塑家罗丹。

【当堂检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点在欧洲和亚非地区有何不同?形成的原因各是什么?。

碰撞与冲突 (知识归纳)

碰撞与冲突 (知识归纳)
特点:直面现实、深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
音乐:民族乐派
▲柴可夫斯基
被誉为“旋律大师”
德沃夏克
背景:东欧、北欧各国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民族、民主意识觉醒;艺术家们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发扬和创建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特点:以民族题材为主题,作品旋律、节奏带有民族特点
美术
现实主义
库尔贝
欧洲第一个打出现实主义旗号的画家
19世纪后半期的文学、音乐、美术
领域
代表人物
国家
代表作
特点或地位
文学:批判现实主义
▲司汤达
第一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司汤达是批判现实注意文学的奠基者
▲巴尔扎克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狄更斯
▲列夫·托尔斯泰
其作品充满了战斗力,被列宁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背景:①经济: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②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复杂;②思想: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金钱至上);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
米勒
列宾
特点
写实的手法、人民艺术,反映普通人民的生活
印象主义
▲莫奈
塞尚、高更
塞尚是现代绘画之父
▲梵高
“扑向太阳的画家”
特点:
将“光”和“色”作为研究中心,追求“光”与“色”的效果
雕塑
罗丹
法国
《思想者》、《青铜时代》
背景:①工业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②民主思想的进步;③受光学发展的影响

碰撞与冲突ppt1

碰撞与冲突ppt1

二、民族乐派音乐 1、历史背景 (P163) 2、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 《睡美人》
《胡桃夹子》
柴可夫斯基
旋律大师
代表作品 前 《天鹅湖》 期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
绪 内心的忧郁、 幸福生活的渴 望
后 《第五交响曲》 期 《第六(悲怆)交响曲》
《高利贷者》
社会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
“现实主义大师”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历史背景 (P131) 2、代表人物及作品★★
司汤达(法) 巴尔扎克 (法)
《战争与和平》 列夫· 托尔斯泰(俄) 《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 “俄国革命的镜子”
二、民族乐派音乐 1、历史背景 (P133)
(1)资本主义扩张淡化自然形成的地理界线 (2)东、北欧人民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睡美人》
三、欧洲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
1、历史背景 (P134)
(1)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科学、民主思想的进步
三、欧洲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
1、历史背景 (P164) 2、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生活在低处 灵魂在高处
凡· 高
印象主义 绘画代表
“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 航行,但是我又怎么会知道潮水 会不会上涨,及至淹没嘴唇,甚 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我将奋斗, 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 胜,并赢得生活。”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历史背景 (P160) 2、代表人物及作品★★
司汤达(法)
《红与黑》
司汤达 (奠基者) 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红与黑》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历史背景 (P131) 2、代表人物及作品

名师教案—《碰撞与冲突》

名师教案—《碰撞与冲突》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二碰撞与冲突名师说课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势,认识世界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的必然性。

通过学习,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亚非拉文学、民族乐派音乐、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背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19世纪中叶亚、非、拉各国文学创作的情况,将其与同时代的欧洲文学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了解,理解社会现实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绘画的深刻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学习,逐步学会运用讨论法、比较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以加深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理解。

通过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民族乐派音乐的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形成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品质。

通过对具体文学艺术内容的了解,促进正确的、积极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亚非拉文学、民族乐派音乐、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背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19世纪中叶亚、非、拉各国文学创作的情况,将其与同时代的欧洲文学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了解,理解社会现实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绘画的深刻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学习,逐步学会运用讨论法、比较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以加深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民族乐派音乐的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形成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品质。

《碰撞与冲突》教案1

《碰撞与冲突》教案1

二、《碰撞与冲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探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知道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世界艺术主要特点和成就,探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过程与方法列表归纳文学艺术成就,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把握所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好文学艺术的几个重要特点:(1)鲜明的时代性。

文学艺术作为人文领域的文化现象,作为上层建筑,必定是对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2)相对的独立性。

尽管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它自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前后之间有着连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3)有着很强的可读性与欣赏性。

教学策略(1)重点难点重点: 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难点: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理解,并且能结合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理解文学的文学艺术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2)教学手段本课主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结合教师讲述法,师生阅读法、比较法、情感体验法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3)学法指导:1、课前依据导学案,通研教材,清理、掌握基本知识框架,并用不同颜色笔标出重点、难点。

2、自主完成知识整合,完成补充材料。

并作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上课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课堂。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教师总结,引入丹纳的观点)投影:“丹纳(法国艺术评论家)的一段话”“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设计思路]感兴趣的问题着手,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有助于帮助他们明确“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自然地引入丹纳的观点,并为接下来“从历史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文艺主要流派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方法论。

投影:课题:二、“碰撞与冲突”——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的文学和艺术第一站:文学之旅:批判现实主义探究文学出现碰撞与冲突的原因以及特点具体:结合视频、材料、图片以及教材,教师层层设问,学生思考回答,最后完成一系列任务:背景,代表,特点。

碰撞与冲突PPT教学课件

碰撞与冲突PPT教学课件
二 碰撞与冲突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_法__国_____,_司__汤__达___和 ___巴__尔__扎__克____是公认的经典作家。 2.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具有强烈的俄罗 斯民族风格,同时旋律又异常优美动人,因此他被 誉为“___旋__律__大__师_____”。 3.法国的___库__尔__贝___是欧洲第一个打出_现__实__主__义___ 旗号的画家。 4.凡·高的作品色彩极为强烈,富有个性,充满了 火一样的热情,被称为“__扑__向__太__阳__的__画__家____”。
总结
一、情绪的基本类型:喜、怒、哀、惧 二、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生活 1。情绪对智力影响 2。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3。情绪对理智和政党水平的影响
练习1
练习2
图1
图2
图3
图4
课后练习
• 提问:学习了情绪对智力的影响,对同学 们有什么启发呢?在学习方面应该怎么做 呢?
参考答案: 在学习中,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做到“乐 学”,这样会提高学习效果。因为,消极的情绪 不仅对提高学习成绩没帮助,而且会影响学习的 效果。积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智力的发展, 有助于人取得好成绩。
重点:
情绪对人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情绪的基本类型;
情绪
1.当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 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时,图中人感到: 激__动_、__高_兴__、_兴__奋
2.当你看到中国足球在世界杯比赛中以4:0输掉, 你会感到:____失__望_____
3.当你看到以军轰炸巴勒斯坦平民时,你会感到: ______气__愤_
绘画
特点:将“光”与“色”结合
印象主 代表:⑥ 莫奈 的《日出·印象》;⑦ 凡·高 的《向日葵》、

人民版必修3《碰撞与冲突》word学案

人民版必修3《碰撞与冲突》word学案

专题八佃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二碰撞与冲突编写人:高二历史组审核人:审批人:【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依据导学案问题导引,预习自学课本内容,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力争全部掌握。

2.A层同学需要做本导学案所有内容,带※号C层可不做,带※※号B、C层均可不做。

3•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人人争取得A。

【学习目标】(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丨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问题引导】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巩固,但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和复杂。

(2)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金钱成为衡量人和事物价值的重要标准。

(3)浪漫主义不适应社会现实,出现敢于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文学家。

(4 )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掀起反帝反殖斗争..,也表现在文化领域。

2•特点:关注社会问题,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

3•成就(1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①司汤达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②巴尔扎克代表作《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①狄更斯,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等。

②勃朗特姐妹:《简•爱》、《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3)俄国:①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将俄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俄国的革命镜子”。

②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4)美国:马克•吐温(5 )亚、非、拉地区:埃及的巴鲁迪和中国的黄遵宪。

其中黄遵宪的代表作有《哀旅顺》、《台湾行》等。

【特别提示】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因此被高尔基成为“批评的现实主义文学”,通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碰撞与冲突 标准要求 知识能力目标 ------ 了解 19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末这段时间内,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亚 非拉文学、 民族乐派音乐、 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文学、 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背景, 提高学 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 19 世纪中叶亚、非、拉各国文学创作的情况,将其与同时代的欧 洲文学进行对比,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 品的了解,理解社会现实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绘画的深刻影响。 过程方法目标 ------ 通过对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学习,逐步学会运用讨论法、比较法、 分析法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以加深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理解。 情感态度目标 ------ 通过了解 19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末民族乐派音乐的主要作品, 理解 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 多样性和民族性,形成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 各民族文 化传统的品质。 通过对具体文学艺术内容的了解, 促进正确的、 积极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 成。 学习要点提炼 1、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⑴ 19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资本主义国家未能很好地缓和与协调自 身矛盾,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和复杂。 ⑵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 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 ⑶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 于是出现了一批敢于直面现 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实的文学家。 ⑷资本主义各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并加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为争取民族独立, 亚、 非、拉地区的人民积极地进行着反帝、反殖斗争。 这种斗争也反映在文化领域,使这一时期 的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的碰撞中发展。 在斗争中,亚、 非、拉地区特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也迅速 崛起。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以及主要代表人物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公认的经典作家; 英国——查尔 斯?狄更斯、勃朗特姐妹;俄国——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 ?托尔斯泰和美国的马克 ? 叶温( 1835— 1910)等人。 2、 司汤达的历史地位以及代表作。 ⑴历史地位—— 1830 年,法国作家司汤达( 1783— 1842)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 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也使司汤达成为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者。 ⑵代表作—— 《红与黑》 的情节围绕着一个出身低微却颇有才干的青年于连展开。 通过 对于连人生经历的描述, 司汤达猛烈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 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 的贪婪与卑劣,真实地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的社会状况。 4、巴尔扎克的历史地位、代表作及其地位。 ⑴历史地位——巴尔扎克(1799 —1850)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⑵文学特色、代表作及其地位。 他善于揭露金钱社会中的罪恶与丑陋。 他的许多著作, 如《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 《高利贷者》等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巴尔扎克将自己的作品合成了《人间喜剧》 ,其中 包含九十多部小说, 作品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 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 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 5、狄更斯作品的特点和代表作。

⑴作品特点一一狄更斯出身贫寒,深知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他的作品是我们了解 19 世纪英国社会状况的好教材。 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许多小人物的形象, 并对他们寄予深深的 同情。狄更斯的作品大多以圆满结局而结束, 表达了他对真爱和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坚定信 心。 ⑵代表作—— 《匹克威克外传》 是狄更斯的成名作, 也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雾 都孤儿》和《双城记》 都是狄更斯很有影响的作品, 描述了封建贵族对下层人民的残酷迫害, 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实。 6、 列夫 ?托尔斯泰的历史地位和代表作。 ⑴历史地位——列夫 ?托尔斯泰( 1828—1910)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 生写了二百多部作品, 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 托尔斯泰的作品充满了战斗力,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 ⑵代表作一一《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三部 长篇巨著。其中, 《安娜 ?卡列尼娜》是他艺术上最完美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述了贵妇安 娜对爱情自由的追求, 而安娜卧轨自杀的悲惨结局则深刻揭露了当时俄国上流社会的腐败以 及道德的沦丧。 7、 亚非拉地区现实主义文学的崛起。 ⑴时代背景与文学特色一一这一时期的亚、非、拉地区不断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因此, 这些国家的人民为捍卫自己的祖国, 积极地进行着反帝、 反殖的斗争。 在斗争中, 亚、 非、拉地区特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也迅速崛起。 这些文学作品以反帝、反侵略为主要题材,充 满了爱国主义激情。 ⑵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点。 ① 埃及的巴鲁迪(1838 — 1904 )创作了大量诗歌,以此作为战斗檄文和政治宣言书。 ② 被誉为中国“诗界革命”旗帜的黄遵宪( 1848 —1905),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也写了大 量的纪实感怀诗歌,如《哀旅顺》 、《台湾行》等,以此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任人践踏的 痛苦心情。 ③ 拉丁美洲也出现了大批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 8、 民族乐派音乐产生的背景及其艺术特点。 ⑴产生的背景。 ① 19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张逐渐淡化了自然形成的地理界线,世界各国音 乐在继承本国音乐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开始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 ② 东欧和北欧各国民族、 民主运动空前高涨, 促进了这些国家人民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 醒。艺术家们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发扬和创建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文化。 ⑵艺术特点——他们以民族题材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音乐, 其作品的旋律、 节奏 等都带有民族特点,形成了民族乐派音乐。 9、 俄国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的历史地位、主要作品、艺术特色和代表作及其 特色 ⑴历史地位、主要作品与艺术特色。 俄国民族乐派音乐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彼得 ?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1840—1893)。柴 可夫斯基一生创作了 6部交响乐, 10 部歌剧, 3部舞曲(《天鹅湖》 、 《睡美人》 、 《胡桃夹子》 ), 以及大量的钢琴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充满了激情, 具有强烈的俄罗斯 民族风格, 同时旋律又异常优美动人, 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 因此, 柴可夫斯基被誉为 “旋 律大师”。 ⑵代表作及其特色。 他的音乐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 正值俄国农奴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年代, 年轻的柴 可夫斯基心中充满了斗争的激情, 因而作品中也充满了乐观明朗的情绪, 如《罗密欧与朱丽 叶》幻想序曲、 《天鹅湖》等;后期则值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因此 大部分作品都表现出内心的忧郁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如《第五交响曲》 、《第六(悲怆)交 响曲》以及《睡美人》等。 10、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德沃夏克的历史地位、代表作和艺术特色。 ⑴历史地位——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捷克的安东 ?德沃夏克 ( 1841— 1904)。德沃夏 克自幼热爱音乐,是捷克民族乐派中最重要的作曲家。 ⑵代表作和艺术特色。 他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大量吸收了捷克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内容。 其著名的交响曲 《自 新大陆》 充分表明, 音乐创作应当从丰富的民间旋律中吸收有艺术价值的成分, 从而创造一 种属于自己国家的民族音乐。 11、世界其他地区音乐的发展。 除了欧洲外,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诸如美国、 日本、 埃及、大洋洲和非洲等地的音乐也 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12、现实主义绘画的产生及其艺术特色。

⑴产生——现实主义绘画是随着 19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民主思想 的进步而掀起的一种艺术思潮,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收新的内容而形成的。 ⑵艺术特色一一现实主义绘画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13、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的历史地位、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

⑴历史地位与艺术特色。 欧洲第一个打出现实主义旗号的是法国的居斯塔夫 ?库尔贝 (1819—1877)。库尔贝十分 喜欢观察社会生活, 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事社会活动。 库尔贝将自己的创作与真实的生活 紧密联系起来, 是第一个把自己称为 “现实主义者” 的画家, 也是现实主义画派的核心人物。 ⑵代表作—— 1848 年,库尔贝参加了“六月起义” ,失败后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劳动人民 生活的作品。 《石工》 就是一幅深刻描述贫苦工人艰苦劳动的作品。 《奥尔南的葬礼》 则表现 了一群普通奥尔南农民的形象, 其中有悲痛的送葬男女, 也有面无表情的教士, 二者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这两幅画都是用真人大小的形象来描绘的。 14、 19 世纪法国绘画的繁荣。

19 世纪,法国的绘画获得了全面繁荣,绘画风格上不仅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 主义,同时,这一时期的印象主义绘画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15、 印象派绘画的产生、艺术特色、历史地位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⑴产生——印象派绘画产生于 19 世纪 70 年代。 ⑵艺术特色——受当时光学发展的影响, 印象主义画家认为,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 光的角度来体现,但也离不开与色彩的结合。他们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企图 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与“色”的生动明快效果。 ⑶历史地位一一印象派这种对“光”和“色”效果的追求,是绘画技法上的一次重大革 命。 ⑷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莫奈(1840 —1929)的《日出?印象》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日 出?印象》里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结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 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 16、 后期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

后期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尚 (1839—1906)和凡?高( 1853—1890),其中 又以荷兰伟大的画家凡 ?高最为著名。他的作品色彩极其强烈,富有个性,充满了火一样的 热情,他被称为是“扑向太阳的画家” ,代表作有《向日葵》 、《星月夜》等。 17、法国杰出的雕塑家——罗丹的艺术特色、历史地位和代表作。 ⑴艺术特色及历史地位。 罗丹( 1840—1917)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雕塑作品有很深的思想内涵,每一件作品的 表情、 动作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情感。罗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 是活的雕塑,他对世 界近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