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doc
统计学精彩试题库计算题部分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1、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2、现有某市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单位:亿元)(2)计算标准差(3)计算方差(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7、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工资偏高(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10、甲、乙两钢铁生产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试比较甲、乙Array两企业该月上旬钢材供货的均衡性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12、某公司所属40个企业资金利润及有关资料如下表:求平均利润率。
13、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公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用标准差)知识点五: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2)预测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多少4、1997—2002年某企业职工人数和非生产人数资料如下: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2)计算四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11、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所缺的环比动态指标:知识点六:统计指数(2)编制产量总指数、计算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3)编制出厂价格总指数,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3)对总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三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指数(3)由于价格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各使销售额增加多少?(2)物价总指数(3)由于物价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加或减少额5、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其资料如下:(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8、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资料如下:试计算价格总指数1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试计算:(1)以单位Array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2)单位成本总指数;(3)对总成本进行两因素分析。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复习1(计算题)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解:(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解: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x m m X(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3.5==∑∑=f xf X (元/斤)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50.291001345343538251515=⨯+⨯+⨯+⨯==∑∑fxf X (件)986.8)(2=-=∑∑ff X x σ(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267.0366.9===XV σ甲305.05.29986.8===X V σ乙因为0。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1、 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 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2、现有某市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单位:亿元):要求:(1)计算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2)计算标准差 (3)计算方差(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7、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工资偏高(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10、甲、乙两钢铁生产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试比较甲、乙两企业该月上旬钢材供货的均衡性【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求平均利润率。
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用标准差)!知识点五: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试计算该市“九五”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递增率|(2)预测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多少4、1997—2002年某企业职工人数和非生产人数资料如下: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这种产品第一季度单位产品成本(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2)计算四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年的销售额。
|知识点六:统计指数'(2)编制产量总指数、计算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3)编制出厂价格总指数,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3)对总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三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指数(3)由于价格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各使销售额增加多少[(2)物价总指数(3)由于物价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加或减少额5、&(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8、[.8、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资料如下:试计算价格总指数Array@~'1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 试计算:(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2)单位成本总指数;(3)对总成本进行两因素分析。
统计学计算题整理

:典型计算题一1、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36==∑∑ffxx (元)点评: 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
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
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
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2、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是1991年的105%,1992年实际产值是1991的的1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110%105%116===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
即1992年计划完成程度为110%,超额完成计划10%。
点评: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成都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
3、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是1991年的95%,实际单位成本是1991年的90%,问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 计划完成程度%74.94%95%90==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
即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94.74%,超额完成计划5.26%。
点评:本题是“含基数”的相对数,直接套用公式计算计划完成程度。
4、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比91年增长5%,实际增长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计划完成程度%110%51%161=++=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5、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比1991年降低5%,实际降低10%,问1992年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计划完成程度%74.94%51%101=--=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6、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上期增长5%,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多少? 解:103%=105%÷(1+x ) x=1.9%即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1.9%.点评:计划完成程度=103%,实际完成相对数=105%,设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x ,则计划任务相对数=1+x ,根据基本关系推算出x.7、某煤矿某月计划任务为5400吨,各旬计划任务是均衡安排的,根据资料分析本月生产情况.解:从资料看,尽管超额完成了全期计划(5400=104%),但在节奏 性方面把握不好。
统计学计算题整理

:典型计算题一1、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元)点评: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
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2、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是1991年的105%,1992年实际产值是1991的的1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即1992年计划完成程度为110%,超额完成计划10%。
点评: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成都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
3、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是1991年的95%,实际单位成本是1991年的90%,问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计划完成程度。
即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94。
74%,超额完成计划5。
26%.点评:本题是“含基数”的相对数,直接套用公式计算计划完成程度。
4、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比91年增长5%,实际增长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计划完成程度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5、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比1991年降低5%,实际降低10%,问1992年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计划完成程度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6、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上期增长5%,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多少?解:103%=105%÷(1+x)x=1。
9%即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1.9%.点评:计划完成程度=103%,实际完成相对数=105%,设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x,则计划任务相对数=1+x,根据基本关系推算出x。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第四章第一部分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4.1 : (1)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5%,比上年增长7%,试计算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2)单位产品成本上年为420元,计划规定今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今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字和实际数字,并计算出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3)按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12%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4.2 :某市三个企业某年的下半年产值及计划执行情况如下:要求:[1] 试计算并填写上表空栏,并分别说明(3)、(5)、(6)、(7)是何种相对数;[2] 丙企业若能完成计划,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说明该市三个企业将超额完成计划多少?4.3 :我国2008年-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自行设计表格:(1)计算各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2)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上年对比的增长率;(3)简要说明我国经济变动情况。
4.4 :某公司下属四个企业的有关销售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1)完成上述表格中空栏数据的计算;(2)若A能完成计划,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3)若每个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都达到B企业的水平,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 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第四章-----第二部分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4.5 :已知某地区各工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情况以及计划产值资料如下:要求:(1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的平均完成程度。
(2)如果在上表中所给资料不是计划产值而是实际产值,试计算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4.6 :已知某厂三个车间生产不同的产品,其废品率、产量和工时资料如下:计算:(1)三种产品的平均废品率;(2)假定三个车间生产的是同一产品,但独立完成,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3)假定三个车间是连续加工某一产品,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
统计学复习题题目——计算题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整理 五.练习题试按计划完成程度作如下的分组表:2.今有某车间40名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单位:件);80,90,63,97,105,52,69,78,109,98,92,83,83,70,76,75,94,81,85,100,70,88,73,78,64,88,61,81,98,89,96,64,75,88,108,82,67,85,95,58(1) 试编制等距数列,并计算各组频率(提示:以50-60件为第一组) (2)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五、计算题1.某企业今年计划产值比去年增长5%,实际计划完成108%,问今年产值比去年增长多少?2.我国2001年高校招生及在校生资料如下:(2)计算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招生人数比;(3)计算成人高校在校生数量占所有高校在校生数量的重。
(2)计算2001年进出口总额比例相对数及出口总额增长速度; (3)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状况。
4.根据下列资料,计算强度相对数的正指标和逆指标,并根据正指标数值分析该地区5.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有关资料如下表,试根据指标之间的关系计算并填写表中所缺数第六章 动态数列习题五、计算题1.某公司某年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上旬的人数变动情况是:10月4日新招聘12名大学生上岗,6日有4名老职工退休离岗,8日有3名青年工人应征入伍,同日又有3名职工辞职离岗,9日招聘7名营销人员上岗。
试计算该公司10月上旬的平均在岗人数。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5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2)计算该地区2001—2005年间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3)计算2002—2005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2)计算该企业第四季度劳动生产率。
(2)应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并计算各年的趋势值。
第七章统计指数习题五、计算题1.某市1999年第一季度社会商品零售额为36200万元,第四季度为35650万元,零售物价下跌0.5%,试计算该市社会商品零售额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和零售量指数,以及由于零售物价下跌居民少支出的金额。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1、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2、现有某市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单位:亿元)(2)计算标准差(3)计算方差(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7、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工资偏高(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10、甲、乙两钢铁生产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 试比较甲、乙两企业该月上旬钢材供货的均衡性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12、某公司所属40个企业资金利润及有关资料如下表:求平均利润率。
13、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公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用标准差)知识点五: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2)预测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多少4、1997—2002年某企业职工人数和非生产人数资料如下: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2)计算四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11、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所缺的环比动态指标:知识点六:统计指数(2)编制产量总指数、计算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3)编制出厂价格总指数,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3)对总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三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指数(3)由于价格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各使销售额增加多少?(2)物价总指数(3)由于物价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加或减少额(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8、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资料如下:试计算价格总指数1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 试计算:(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单位成本总指数;(3)对总成本进行两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
7%-2%=5%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
实际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
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
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求中位数: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加下限700+74.286=774.286求众数:D1=1050-480=570D2=1050-600=450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加下限:700+55.882=755.882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64.43(件/人)(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
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去年增长5%。
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试分析:(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3.33V %7.44V /8.1x /5.1x ====乙甲乙甲人)(件人)(件9.在计算平均数里,从每个标志变量中减去75个单位,然后将每个差数缩小10倍,利用这个变形后的标志变量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各个变量的权数扩大7倍,结果这个平均数等于0.4个单位。
试计算这个平均标志变量的实际平均数,并说明理由。
7910.某地区1998~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试计算1998年和1999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1998年 22.4% 37.9% 39.7% 1999年 19.5% 39.3% 41.2% 比例相对指标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8年 1 : 1.7 : 1.8 1999年 1 : 2 : 2.1 11.某产品资料如下:要求:按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该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
1.03(元/斤) 12.根据某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某种工业产品在该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生产 量达到56万吨,该产品在五年计划最后两年的每月实际产量如下:试根据表列资料计算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及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时间。
112.5% 4个月又五天13.某厂的劳动生产率(按全部职工计算),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计划执行的结果仅提高4%。
试计算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
96.3% 14.某企业工人完成产量定额资料如下:要求:分别计算各月份的众数和中位数。
7月份:中位数为122.33(%)众数为122.14(%) 8月份:中位数为114.08(%)众数为111.9(%)15.某种商品在两个地区销售情况如下:试分别计算甲、乙两个地区该商品的平均价格。
(甲、乙两个地区该商品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20(元/件) 1.23(元/件))16.有人提出有三种萍果,一种是每元买2斤,一种是每元买3斤,一种是每元买4斤,现在各买1元,用了3元,买了9斤,当然是每元平均买了3斤,可是用调和平均数计算每元只买了2.7斤[即:3/(1/2+1/3+1/4)=2.7斤],少了0.3斤,因而否定调和平均数,你怎样回答这个问题?17.兹有某地区水稻收获量分组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 283.3(千克/亩)众数 294.4(千克/亩)(2)计算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277.4(千克/亩)(3)计算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全距275(千克/亩)平均差41.3(千克/亩)标准差50.9(千克/亩)(4)比较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说明本资料分布的偏斜特征。
为左偏18. 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个工人,各人日产的件数如下:第一组:20 40 60 70 80 100 120第二组:67 68 69 70 71 72 73这两个组每人平均日产件数都是70件,试计算工人日产量的变异指标:(1)全距(2)平均差(3)标准差,并比较哪一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第一组第二组(1)全距 100(件) 6(件)(2)平均差 27.7(件) 1.7(件)(3)标准差 31.6(件) 2(件)19. 某零售商业企业包括20个门市部门,它们的商品零售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表:试计算各门市部完成零售计划的平均百分比。
106.4%20.某无线电厂生产某型号收音机,按计划规定,1992年每台成本要求在1991年84元的基础上降低2.94元,而1992年的实际每台成本为80.85元。
试计算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99.74%21.在计算平均数里,从每个标志变量中减去120个单位,然后将每个差数缩小10倍,利用这个变形后的标志变量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各个变量的权数缩小5倍,结果这个平均数等于0.5个单位。
试计算这个平均标志变量的实际平均数,并说明理由。
12522. 某商业企业1992年的营业额计划完成105%,比上年增长10%。
试计算该企业计划规定比上年的增长程度。
4.76%23.某商品在三个农村集市贸易市场上的单位价格和贸易额资料如下表:试计算该商品的市场平均价格。
1.27(元/件)24.某企业164人的日产量资料如下:试确定其中位数与众数。
中位数80.83(千克)众数76.89(千克)25. 根据某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某种工业产品在该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生产量达到803万吨,该产品在五年计划最后两年的每月实际产量如下试根据表列资料计算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及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时间。
124.16% 8个月又7天26.某企业6月份生产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试计算该厂各生产车间和全厂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
甲 110% 乙90% 丙 105% 全厂 101.8%27.某地区粮食生产资料如下:试计算该地区粮食耕地亩产众数和中位数。
中位数 877(斤/亩) 众数 875(斤/亩)28.某采购供应站工作人员工资分组如下:要求:试用上述资料(1)计算算术平均数X A;78.8(元)(2)计算全距R、平均差A D、标准差σ;全距 60(元)平均差 7.46(元)标准差 9.36(元)(3)计算标准差系数Vσ;离散系数 11.88%(4)计算众数Mo;78.18(元)(5)用皮克逊关系式换算出中位数Me。
78.59(元)29.设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
第一组工人人数占工人总数的30%,第二组占工人总数的50%。
要求:试计算这三组工人的平均年龄。
7.8(年)30.指出下面的统计分析报告摘要错在哪里?并把它改写.(1)本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应比去年同期降低10%,实际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8%,仅完成产品成本计划的80%。
(8%/10%=80%)102.2%(2)本厂的劳动生产率(按全部职工计算),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计划执行的结果仅提高了4%,劳动生产率的计划任务仅实了一半。
(即4%/8%=50%)96.3% 31.某厂两个车间生产同一产品的产量和成本资料如下:(1)计算产量结构相对指标。
(2)各车间单位成本不变,全厂单位成本下降20元,试分析原因。
1977年 1978年甲车间 40% 60%乙车间 60% 40%32.区分下列统计指标是属于总量指标、相对指标、还是平均指标。
(1)某年某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2)某年全国粮食总产量;(3)某年全国工业总产量;(4)资金利润率;(5)某市某年的工业产品产值;(6)某月份某工厂工人出勤率;(7)商品流通费率;(注: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额/实际销售额)(8)某市某年的工业净产值;(9)某地区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10)某年华东地区粮食产量为华北地区粮食产量的82%;(11)某个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12)单位产品成本;(13)某年某月某日的全国人口数;(14)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33.某种商品在三个地区销售的情况如下:要求:(1)试分别计算甲、乙、丙三个地区该商品的平均价格(2)通过平均价格的计算,说明哪个地区销售该种商品的价格比较高,为什么?甲、乙、丙三个地区该商品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20(元)1.23(元)1.18(元)34.设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
第一组工人人数占工人总数的30%,第二组占工人总数的50%。
要求:试计算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
7.8(年)35.甲、乙两单位职工及工资如下:要求:(1)计算哪个单位职工的工资高;(2)据上表资料计算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并说明哪一个单位的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3)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只需计算标准差而不必计算标准差系数,就可以比较出不同资料的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为什么?平均工资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甲单位 74.85(元) 21.34(元) 28.51%乙单位 67.58(元) 21.40(元) 31.66%第五章1. 1991~1996年某企业职工人数和工程技术人员数如下:试计算1991~1996年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5.41%2.某地区1995~1999年各年末人口数资料如下:要求:(1)判断人口数发展的趋势接近于哪一种类型。
(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适当的曲线方程。
(3)预测该地区2000年底人口数。
`3. 某贸易企业1998年第一季度各月份商品的流转速度资料如下:试计算企业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及季度流转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