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教案

合集下载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做个生态旅游者
1、生态旅游 、 (1)定义: )定义: (2)特点: )特点: (3)功能: )功能: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 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 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 认识自然、 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 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 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 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 重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及如何做个生态旅游者 难点: 难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大量的 游客到 来所带 来的环 境问题 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案例2 九寨沟的水土流失” 案例2“九寨沟的水区之间建立劳务 旅游关系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阅读: 阅读: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
我们应该做到: 我们应该做到:
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 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 片什么也不带走。人类应该诗意 片什么也不带走。人类应该诗意 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在大地之上
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 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 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的促进 旅游活动 对社会经济的促进 旅游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旅游者 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大量的游客使石窟加速风化 故宫的地面因受到游客的践踏而受损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影响,特别是 .充分认识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负面影响,包括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自然环境、 负面影响,包括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自然环境、社会环 境的破坏。 境的破坏。 2.学会按照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保 .学会按照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尽力。 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尽力。

课件7: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课件7: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答案] (1)12.5 0.03 1 000 (2)公园人满为患;餐厅拥挤;用厕困难。造成以上问题的 主要原因是游客人数超过了公园所设计的人数。 (3)不盲从;遵守秩序 加强宣传;加强管理 增加开放公 园的数量,增加开放次数,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宏观管理
教材P76思考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旅游人数过多,践踏过量,导致水 土流失严重;由于大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导致水体 富营养化严重。水土流失和水体富营养化,将严重破坏九寨沟 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最终会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2.限制性措施的采取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游客的数量,是 可行的。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讨论更好的意见或者建议。
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大量游客的到来带来许多环境问题,现归纳总结如下: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旅游者不良的 消费行为 可 生态系统破坏,
破坏动
环境
能促使旅游地居民为眼前利 环境功能减退;
植物资
破坏
益而破坏当地 动植物 资 破坏自然风景,


损毁文物古迹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游人过多,足踏、触摸、呼
10日A公园的游客人均面 积、游客人均餐厅面积和每个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并填入 空格中
游客人均面积__________米2/人; 游客人均餐厅面积__________米2/人; 每个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__________人/个。 (2)根据上述表格,请分析公园免费开放日产生的问题, 试举两例,并分析原因。
危害旅游地居民和 旅游者自身
交通堵塞,占据当
正常社会秩序 对 的冲击
大量旅游者的到来,地居民的生活空间, 以及为接待旅游者 分享当地的公共设 而进行的各项服务 施,生活物品的供

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武威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首页
编写时间:年月日学期总第课时授课者
课题
与朱元思书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主备人
马丽华
集体备课教师
冯海岩张海涛雷文静辛华山




知识
技能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过程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能理解吗?
点拨:鸢,一种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
小结:具有高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笔,补写群峰,扣林深叶茂来突出作者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的观赏之情。
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作业
设计
完成学案内容
教学
反思
武威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续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补充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学案3: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学案3: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知识梳理一、旅游环境问题1.旅游者合理行为的意义2.旅游中产生的环境问题(1)环境破坏(2)环境污染①产生原因:游客数量过多,使大量________排入环境。

②污染类型:大气污染、__________污染和水污染。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①产生原因: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

②后果:旅游者的活动占据当地居民的_________,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使生活物品的供应趋于紧张。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1.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功能(1)定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__________。

(3)功能:观光、_____、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

2.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3.我国生态旅游的对象(1)自然景观。

(2)与自然和谐的__________。

自主测评一、判断题1.旅游是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媒介。

( )2.旅游活动对旅游地造成环境污染,但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3.旅游的发展会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

( )4.生态旅游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的双重责任。

( )5.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 )二、选择题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对旅游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据此回答6~7题。

6.读上面的漫画,图中反映了旅游活动中的( )A.旅游环境污染B.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C.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D.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7.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和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 )①乱丢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②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③在有草地的地方,绕过草地继续观光④遵守旅游规则,有秩序地旅游观光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环境破坏②环境污染③土地荒漠化④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些发达国家。

5.2_参与旅游环境保护__课件共29页文档

5.2_参与旅游环境保护__课件共29页文档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阅读:生态旅游的行为规 范
我们应该做到:
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 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 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 地之上。
思考
1、游客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足踏/ 呼吸/体温/触摸等等……
2、有两观点 (1)可行:故宫与九寨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对它们 进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限制会减少人为损 坏…… (2)不可行:这些限制措施不但不会减少损坏,反而 会由于减少游客数量,使旅游区保护和管理运转的资 金,妨碍对旅游环境的改善和修复。……
2.学会按照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约束自 己的行为,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 影响,以及如何做个生态旅游者 难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 影响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大量的游 客到来所 带来的环 境问题
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案例3“九寨沟的水土流失”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的促 进
旅游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 响
大量的游客使石窟加速风化
故宫的地面因受到游客的践踏而受损
旅 游 活
你 注




免 使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 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包括对旅游 资源和旅游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破 坏。
2、做个生态旅游者的条件:
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 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知识为旅游目 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 和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 尽其所能。

原创4: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原创4: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2、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冲击
大量游客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 ,必然冲击着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例如,旅游者的活动 占据着当地民居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使生 活物品的供给趋于紧张。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生态旅游 1、定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
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也为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的 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大量游客的到来也使景区受到 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个合格的旅游者不仅要尽量减少对旅游 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应当积极参与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做一 个生态旅游者。一、旅游活动环境的影响(一)积极的影响
旅游者的合理行为对促进旅游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及文化建 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消极影响
1、环境破坏
破坏动植物资源,如捕杀珍禽异兽、砍伐森林、乱挖草皮等,
造成生态失衡;游人过多足踏、触摸、呼吸、体温等会使自然景 观和文物古迹受到损坏;在景区内攀木折花、乱涂、乱画,肆意
践踏文物、随地吐痰,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影 响旅游环境。
的旅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3、功能:观光、度假、休闲、科学考察、
探险和科普教育。 4、成为生态旅游者的条件
只要以了解当地文化与自然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够 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 态旅游者 。

课件9: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课件9: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2)__环__境__污__染__。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产生各 类废弃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__大__气__污__染__、固体废弃 物污染和_水__污__染___。 (3)对_正__常__社__会__秩__序__的冲击。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 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冲击当地正 常的__社__会__秩__序___。
(2)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和对
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 )
①乱丢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②在文物古迹上
乱刻、乱画,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 ③在有草
地的地方,绕过草地继续观光 ④遵守旅游规则,有
秩序地旅游观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1)由漫画中文物上刻满了字,体现了游客对文 物古迹等的破坏。(2)在旅游活动中,乱丢废弃物,会造 成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白色垃圾;在文物古迹上乱刻、 乱画,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这些都是旅游者表 现出的不文明行为,都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答案: (1)C (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 价值、旅游地的客源市场及影响因素、旅游生态环境 保护等问题。(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旅游资 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湿地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的价 值主要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经济 价值,其中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是人文旅游资源所具 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 价值。
(1)关于“生态旅游”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扩大旅
游空间 ②旅游者不仅观赏和娱乐,而且参与了保护
环境的实际行动 ③是旅游主体大众化的体现,反映

地理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地理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 2.学会按照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 的行为,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 影响,以及如何做个生态旅游者
• 难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 影响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大量的游 客到来所 带来的环 境问题
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案例3“九寨沟的水土流失”
思考
• 1、游客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足踏/呼 吸/体温/触摸等等……
• 2、有两观点 • (1)可行:故宫与九寨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对它们进
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限制会减少人为损坏…… • (2)不可行:这些限制措施不但不会减少损坏,反而会
由于减少游客数量,使旅游区保护和管理运转的资金,妨 碍对旅游环境的改善和修复。……
2、做个生态旅游者的条件:
• 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 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知识为旅游目 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 和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 尽其所能。
案例4:倡导旅游者参与旅游环境建设
旅游者与旅游区之间建立劳务 旅游关系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 阅读:生态旅游的行为规 范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的促 进
旅游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 响
大量受损






动 难



使







教学目标
• 1.充分认识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 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包括对旅游资源 和旅游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破坏。
做个生态旅游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包括对旅游资源和旅游
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破坏。
2.学会按照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做个生态旅游者
难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学用具:景观图片、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对旅游地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是
为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文化建设做出贡献,消极影响是大量游客的到
来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图5.15石窟损坏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以下内容:石刻、雕塑、壁画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一旦破坏,所造成的
损失几乎是无法补救的。我国的三大石窟在自然风化与人为原因(游客涌入改变石窟小气候)的双重作用
下,受到的损坏极为严重。所以,对这类文物旅游资源而言,保护是首要任务。
图5.16故宫地面破坏和图5.17黄山植被破坏
通过对这两幅图片及注释的阅读,了解到: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或破坏,有些是
无意的,我们每一个普通游客的正常旅游活动也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一、旅游者行为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1、环境破坏。
①如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林木、乱挖草皮等,破坏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造成生态系统失
衡;
②游人过多,足踏、触摸、呼吸、体温等,会使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损坏;
③由于一些游客缺少社会公德,在旅游区内攀木折花、乱涂、乱写、乱刻、乱画、肆意
践踏文物、随地吐痰等,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的破坏。
2、环境污染。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当然会产生各类废弃物。尤其是当游客数量过多而使大量
废弃物排入环境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
秩序。
图5.18对文物古迹产生破坏的行为
漫画反映的是对旅游资源的故意破坏,那些缺乏社会公德的游客应该受到谴责、批评,甚至是严
厉的处罚。
案例③九寨沟的水土流失
通过案例,进一步说明:旅游者的正常旅游活动也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
措施解决问题。
小结:每个游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因此需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日常
生活的小事做起,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
思考
1.上述现象和案例说明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对旅游发展有
何危害?
点拨:根据图5.15、5.16、5.17和案例3的分析,游客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其有意识
的和无意识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如由于游人过多,足踏、呼吸、体温、触摸等,使我国的三大石窟和北
京故宫的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游人踩踏使黄山和九寨沟的土壤板结、植被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并造成
水土流失。同时,由于游人过多也带来旅游废弃物排放量增加,如旅游垃圾、生活废水等,从而造成环境
污染,如九寨沟的水体富营养化。按照游客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大致有三类,即直接的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和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负面影响轻则损害旅游地的旅游形象、降低游客的旅游满意度,
导致旅游经济滑坡;重则造成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被破坏,从而丧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环境
条件。
2.为控制游客数量超载,许多旅游区采取了一些限制性措施,例如故宫要求游客购买专门的鞋套以保
护地面,九寨沟提高门票价格等。你认为这些措施是否可行?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点拨: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1)认为可行。故宫与九寨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对它们进行保护是非常
必要的。这些限制性措施可以减少人为的损坏,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认为
不可行。采取限制性措施不但不会减少损坏,反而会由于减少游客数量,使旅游区保护和管理缺乏运转的
资金,妨碍对旅游环境的改善和修复。另外,这样消极的限制性措施对存在经济条件差异的游客来说也是
不公平的。
意见和建议:对游客进行广泛的宣传,倡导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环境建设,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游客加以引
导等等。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1、生态旅游
(1)定义: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
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3)功能: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
(4)生态旅游的对象: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景观。
图5.19观鸟生态旅游
图片展示:北戴河沿海湿地鸟儿自由嬉戏、飞翔的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观鸟游客。
2、做个生态旅游者的条件:
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
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尽其所能。
案例④倡导旅游者参与旅游环境建设
案例从国内外的实例说明:旅游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破坏环境;而且要能够主动地
参与旅游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思考
1.什么叫劳务旅游关系?建立劳务旅游关系如何使游客承担起生态旅游的双重责任?
点拨:劳务旅游关系是旅游者在旅游区个人付出劳务,一方面赚取旅费以延长逗留时间,游览更多地
方;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工作可以接触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简单来说就
是“一边挣钱一边旅游”。游客通过与旅游区建立劳务旅游关系,使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民族风俗
和传统文化得以完整地保护,不至于因为旅游的开发导致当地人文、自然环境的破坏。
2.在珠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有什么特点?
点拨:珠峰地区气候寒冷、干旱,旅游废弃物分解难;清理困难。丢弃在高海拔地区的废弃物,除非
组织专业登山队员,否则很难清理。
3.你还知道国内外在加强旅游者参与当地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其他做法吗?
(提示: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的途径收集资料,然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阅读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
通过阅读,了解并掌握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不仅对保护旅游区的资源环境有利,而且
为旅游者提供了个人如何更好地获得更大旅游收益的方法和途径。
活动
“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这是美国旅行者
协会制定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准则之一,但作为普通游客也应该做到。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一次关于生
态旅游的专题讨论会,讨论“诗意地栖居”的含义和意义。
提示:可按一下步骤进行
1.确定讨论会的准备时间(如一周)。
2.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确定一个选题,可自定题目,例如:
(1)什么是生态旅游?
(2)生态旅游为什么有利于保护环境?
(3)学校附近有哪些旅游区适合开展生态旅游?
(4)如果你去旅游,你会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
(5)介绍一个国内外著名的生态旅游区。
3.各组分别收集资料,进行组内讨论,并撰写课题报告。
4.各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各自的研究和看法。
课堂小结:略

板书提纲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一、旅游者行为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1、环境破坏
2、环境污染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1、生态旅游
2、做个生态旅游者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