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绪论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世纪伟人”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1、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3、英国于1825年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生产过剩危机4、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对象的变化:最初,资产阶级联合无产阶级对抗封建地主阶级;之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5、工人运动科学理论6、三大理论来源: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路.费尔巴哈(1804-1872)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创造了唯物主义。

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亚当.斯密(无形的手),大卫.李嘉图** 但一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公正性”就荡然无存**他们极力掩饰资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7、乌托邦*的含义:1)道德上,福地乐土2)历史上,乌有之乡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共产主义)*相信人性本善柏拉图《理想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托马斯.康帕内拉《太阳城》欧文:对乌托邦的实践。

特征:1)天才人物的思想和愿望(决定性因素)。

2)通过道德示范、典型试验,向社会呼吁来实现。

3)为未来描绘详尽周密图景的嗜好。

8、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施旺、施来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焦耳)、进化论(达尔文)9、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个人主观条件:有双重优点,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10、“不创新,就不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1、1848年,共产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的辩证观(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列宁主义的产生和形成:1917年10月,无产阶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绪论1-含清华学生问过的问题9问清华韦正翔教授制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绪论1-含清华学生问过的问题9问清华韦正翔教授制作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体系。 (第2页)
清华学生由此联想到或关心的问题:
如何保证在无产 阶级成了切蛋糕 的人后,还是最 后取蛋糕的人?
如何证明马克思 主义是科学?
为什么从无产阶 级的利益出发就 可能公正不偏?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 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第2页)
清华学生由此联想到或关心的问题:
教材体系用 的是狭义还 是广义的马 克思主义?
自然、社会 和思维之间 有什么必然 联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三个不可分 割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 主义。(第2页)
清华学生由此联想到或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不可 分割?它们 之间有什么 因果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 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第2页)
三、马克思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
掌握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清华大学韦正翔教授制作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
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 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清华学生由此联想到或关心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部分

课后思考题
❖ 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 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 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 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 世纪之交,以其解构主义而享有盛名的德里达 不仅继续葆有在后现代主义理论领域的权威性, 而且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德里 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大声疾呼:“不 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 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 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 得有他的某种精神。”“现在该维护马克思的 幽灵们了。”
❖ 2、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 1、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 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 3、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 1、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 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 夫,在掌握基 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 践上下功夫。
❖ 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 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 3、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和坦四于马 进、的分克 化万相别思 论有对名高 的引论列居 提力的第榜 出的创二首 者发立、, 达现者第得 尔者爱三票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999年第二次英国路透社评选
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 第一的是爱因斯坦。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 是印度的国父“圣雄”甘地,牛顿和英国 前首相丘吉尔并列第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 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 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1.绪论从总体上介绍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本质特征,以后各章是从不同方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2013年版本之前的“绪论”有个标题,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而2013版教材将这一标题删掉了,为何这样做?其目的就在于:不给同学们“先入为主”的界定,而是逐步的明确、逐步的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样式、精神品质和理论内容。

而且,“绪论”不加“标题”也是通行的一种学术惯例。

3.作为“绪论”,我们所要回应的一个基本的态度是什么?不是直接的内容,而首先应该是一种精神的把握。

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深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时代变革、历史转折的巨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当代性价值在于其始终是与资本主义紧密相关的一种思想,而且是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最深刻、最丰富的一种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今天的意义和价值,其实就是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极度繁盛、全球化资本主义占据时代的主流的情形紧密相关的。

面对欧美强大的“资本主义”,我们如何在道义上、逻辑上讲出超越他们的“大道理”?这个时代是需要“大道理”的时代,是一个讲究“主义”的时代,而不是沉溺于个人小天地的“小时代”、“微时代”。

但是,每个人的切身体会都是自己的“小天地”最真实。

当下社会,消费主义已经大行其道,制造出更多的“小世界”,以至于“私人定制”成为一种时尚。

殊不知,这里存在着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严重偏向。

对于无产阶级、普通劳动大众而言,许多“词汇”仅具有电影美学的含义,而对现实的改变没有太大价值。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教学时间:4学时课程导入:1.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影响力事例一: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光明日报》1999年12月30日载:在千年交替之际,西方媒体最近纷纷推出自己评选的千年风云人物,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在多家西方媒体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名列第一或第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部分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部分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部分内容摘要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从创造者和继承者的角度看,……;从阶级属性上看,……;从内容上看,……。

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5、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所谓时代精神也就是对一定时代的本质、主题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发展趋向方面的主题、任务及其精神需求,它渗透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引着无产阶级时代前进,推动文明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自觉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吮吸自己的生命之泉,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检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首先,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讲义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讲义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稿)导语1.正确理解和对待学习的“知识”有的知识作为工具,用于谋生;有的知识,是为了净化心灵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越高,与经济利益越远。

越来越接近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心灵。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为我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让我们站得更高,视野更开阔,更好的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视频资料: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风这个视频启示,马克思他有卓越的才华,完全可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他却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身于一项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事业,并为此创造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活动。

恰恰表明了马克思的无私和伟大之处。

图片:马克思的墓志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课程考核课程成绩=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 4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衡量指标:➢学习态度表现占10%(出勤率、发言效果、听课状态)➢实践成绩占30%(原创,有新意,格式符合要求)3.课程介绍本课程是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课堂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共3学分。

教材的结构包括绪论和七章容。

绪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介绍;后七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讲解,其中,又包括了三个部分。

第一至第三章是哲学部分;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就是形而上,从现象探究其根本,即追根溯源。

如大千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规律可循?等等问题。

第四至五章是政治经济学部分;剖析了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即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阶段性爆发的根源,即私有制的存在导致全社会生产存在盲目性,解决的出路是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第六至第七章是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描绘了马克思对未来的理想社会的憧憬。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全版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全版本)

•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234 1234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 力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思想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 彻底性的缺陷,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地说明了社会的物质性。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3 •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1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鲁底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 庄子
•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 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其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 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94页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国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即面临着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马

马克思原理绪论

马克思原理绪论

(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对资本主义社会
的阶级关系及其经济根源作了初步的探讨分析。
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
(2)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对未来社会的作了天才的构想,对新的社会
制度产生的必然性问题进行了阐述。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3)德国古典哲学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2、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 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理论和奋斗
都应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四)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 个人主观条件
1、一方面,马克思 和恩格斯具有科学家和思 想家的素质——进行艰辛 的理论探索。 2、另一方面,马克思 和恩格斯具有革命家和政 治家的素质——参加伟大 的革命实践
请同学们看看下面两段话,说明了他们的什么品格?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的理论表现。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 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 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
第三,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
• 马克思主义是始终自觉地与实践保持密 切联系的理论体系。它强调理论必须由 实践赋予活力,必须付诸于实践,发挥 指导实践的功能,并由实践来检验,由 实践来修正。 •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实践,其发展历程中 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也都与实践的要求 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绪论
北京西北有座山
山里有座庙
庙里有个和尚
龙泉寺:清华北大分校?
龙泉寺:清华北大分校?
问题1
如果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准备出家,你会 否给出一些好的建议?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 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 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三、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 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 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
——马克思
三、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2、哲学的民族性 1)不同的民族共同体都有自己不同的哲学 2)哲学的民族性表现在各种哲学在思维方 式、范畴运用、价值观念和作品风格都有 自己的民族特点
四、马哲实现的哲学变革
1)马哲的理论来源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国古典哲学
2)马哲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五、马哲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课后作业(选作)
你有梦想的话就得 去捍卫它!
——Chris Gardner
廖平 liaopingg@
1、先有鸡,还是先有cleidin-17(OC17),而这种蛋白质 只专属于鸡。
——谢菲尔德大学工程材料系 John Harding教授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何者为第一性? 2)是否具有同一性?
3、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康德、休谟、庄子
问题2
用一个词来描述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 你会用哪个词?
A 、迷茫; B、忙乱; C、痛苦; D、快乐; E、幸福
学习马哲的意义
1、以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 2、工具价值
一、何为哲学?
1、Philosophy,爱智慧。PHD 2、西周将“Philosophy”译为哲学。 3、在古汉语中,没有“哲学”一词。这并不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恐龙首先建造了类 似鸟窝的巢穴,产下 了类似鸟蛋的蛋,这 很明确,蛋先于鸡之 间就存在了。鸡是由 这些产下了类似鸡蛋 的肉食恐龙进化而成。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古生 物学家达拉·泽勒尼茨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意味着古代中国没有哲学,而是体现了中 国哲学不拘泥概念的特征。 4、中国哲学中与现代意义的哲学相对应的词 是“道”。
一、何为哲学?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 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 ——孔子 目击道存 ——庄子
一、何为哲学?
5、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6、哲学的抽象性和思辨性; 7、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 8、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希腊哲学:最为思辨,充满着论辩、推理 和证明等说理方式。
—中国哲学:较多地采用警句箴言、引证比 喻,这些表达方式介于说理与说教之间。
三、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3、哲学的阶级性 1)某种哲学体系的阶级属性,并不完全取 决于哲学家本人的阶级出身。 2)判断一个哲学体系阶级性质的标准 3)哲学的党性不等于阶级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