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稻飞虱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合集下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一种常见的害虫,严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

为了防治水稻稻飞虱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1.适当增加稻田的生态环境,使稻田中的天敌数量增加。

例如,增加爬行动物数量、种植鱼类等。

这些生物可以帮助控制稻飞虫的数量。

2.采用抗病、抗虫的品种,例如用不同的水稻品种交叉生产,实现物种多样性。

这样可以帮助降低稻田害虫数量。

3.利用菌剂或者病毒进行杀虫。

例如,水稻稻飞虱可以被特定病毒感染,这些病毒可以在稻田中广泛传播,对稻飞虫的数量产生毒性影响。

同时,一些真菌、细菌等微生物也能够从稻田中生长,对稻飞虫产生杀伤作用。

二、化学防治:1.施播农药是目前最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但是需要非常谨慎,以避免对环境的伤害或者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应该在稻田中均匀地使用,以便杀死害虫。

最好使用针对稻飞虫的农药。

2.进行防治的时机应该要到稻飞虫的发生高峰期。

这样可以阻止稻飞虫数量进一步上升,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水稻发生损失和减产。

三、其他防治方法:1.适当改善稻田的亚健康环境,例如整地、深耕、灭茬、通水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稻稻飞虱的栖息和生长环境。

同时,这些措施也有利于加强水稻的生存环境,提高收成和质量。

2.促进稻田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例如,适当引入天敌、增加植物多样性等措施,有利于繁衍和繁殖天敌,从而有效地控制稻飞虫的数量。

总之,为了控制水稻稻飞虱对水稻造成的危害,需要运用多种综合手段,调整田间、种植做法等等,同时利用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这样才能达到更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在实际生产中,应按照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减少稻飞虫对水稻带来的损失,提高稻田的产量和质量。

如何防治稻飞虱

如何防治稻飞虱

皮肤或吸入农药。
避免产生抗药性
轮换使用农药
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会使稻飞虱产生抗药性,因 此应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进行防治。
掌握防治适期
在防治稻飞虱时,应掌握在稻飞虱的若虫期进行 防治,此时防治效果最佳,避免在成虫期防治。
注重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改善 稻田环境,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稻飞虱的为害症状
水稻症状
稻飞虱主要在水稻茎杆和叶片上为害,刺吸水稻汁液,导致 植株失水出现枯黄,严重时水稻出现死亡,形成“落窝”、 “冒穿”等症状。
产量损失
由于稻飞虱的为害,会导致水稻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
稻飞虱的习性
01
02
03
迁飞性
稻飞虱具有迁飞性,主要 受气候和食料的影响,如 干旱季节会促使稻飞虱迁 入有水源的地区。
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天敌
稻飞虱的天敌有寄生蜂、蜘蛛、瓢虫等,在防治稻飞虱时,应保护好这些天敌,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稻飞虱,如使用苏云杆菌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5
结论
结论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 之一,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都 有严重影响。
防治稻飞虱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 理、合理施肥、选用抗虫品种 等。
结论
生物防治措施包括保护和利用天敌 、使用生物农药等。
化学防治措施包括使用化学农药进 行喷雾、熏蒸等。
物理防治措施包括使用灯光诱杀、 色板诱杀等。
在防治稻飞虱时,需要综合考虑各 种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确 保水稻的高产优质。

稻飞虱等病虫害该如何防治

稻飞虱等病虫害该如何防治

稻飞虱等病虫害该如何防治稻飞虱是稻作中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其害虫主要为水稻飞虱和水稻蓝颈长管蚜。

飞虱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稻飞虱的防治非常重要。

以下是防治稻飞虱的具体方法:1.勤于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飞虱的生长繁殖场所。

保持田间整洁,注意田间排水保证水稻生长良好,避免水稻秧苗病虫害的发生。

2.适时掌握稻飞虱的发生动态:飞虱主要为两期,在水稻生长初期和结实期出现。

在这两个时期,要加强对稻飞虱的监测,及时发现飞虱的危害程度和分布情况。

3.合理施肥和灌水:合理施肥和灌水,可以提高水稻的抵抗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避免施用过量的氮肥,以免导致稻飞虱的繁殖过度。

4.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利用稻飞虱的天敌来控制其数量。

常见的天敌有寄生蜂、瓢虫和蝙蝠等。

可以在稻田附近种植花卉来吸引这些天敌,进而减少稻飞虱的数量。

5.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当稻飞虱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对人畜和环境造成污染。

6.种植抗虫病品种:通过选择抗虫病品种,可以减少稻飞虱的发生。

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不同地区和生态环境的特点进行选择,确保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7.轮作和间作: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将水稻与其他作物轮作种植,可以减少连作障碍,减少稻飞虱的数量。

总结起来,防治稻飞虱的方法有很多种,从田间管理、施肥灌水到选择抗虫病品种等多个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

合理的防治措施能够减少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并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治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

水稻稻飞虱的综合防控方案

水稻稻飞虱的综合防控方案

繁殖
雌性稻飞虱可多次交配, 一生可产卵数千至上万粒 。
迁徙
稻飞虱可随气流进行长距 离迁徙,如褐飞虱可随季 风从南方迁入北方。
02
稻飞虱的危害与影响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01
稻飞虱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水稻汁液,导致水稻营养 供给不足,影响正常生长。
02
稻飞虱大量繁殖,形成虫灾,造成水稻成片枯萎, 产量大幅下降。
加强稻飞虱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 能。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 经验,共同应对稻飞虱等农业害虫的威胁。
THANKS
感谢观看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稻飞虱防控技术,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和 创新应用。
06
稻飞虱防控的成效评估 与改进
防控成效评估
评估指标
包括稻飞虱的数量减少程度、防 治区域的扩大范围、防治效果的 持续时间等。
评估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法、随机抽样调查 法和专家评估法等多种方法进行 综合评估。
评估结果
01
稻飞虱大量繁殖,增加农药使用量,对农田生态环境
造成污染。
02
稻飞虱传播病毒,引发其他植物病害,破坏农田生态
平衡。
03
稻飞虱防治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对水源、土壤等环
境造成污染,威胁生态安全。
03
稻飞虱的监测与预警
监测方法
人工调查
定期对稻田进行人工踏查,观察稻飞虱的数量及分布 情况。
灯光诱捕
利用特定波长的灯光诱捕稻飞虱,统计诱捕数量,了 解稻飞虱种群动态。
化学防治
科学用药
01
选择合适的药剂,避免过量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和天敌的负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寄生虫,其口器发达,吸食水稻叶片汁液,导致水稻生长和产量受到影响。

因此,稻飞虱的防治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措施1.寄生性昆虫防治。

一些害虫的天敌,如天蜘蛛、蚨蝽、龟甲虫等,可以吃掉稻飞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

此外,还可以利用人工培养寄生性昆虫,如寄生性蜂类、蜘蛛、螳螂等,来控制稻飞虱。

2.微生物防治。

北方地区多采用菌肥防治稻飞虱。

使用菌肥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稻田生态环境的效果,使稻田成为有利于寄生拮抗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

同时,利用微生物防治可以达到杀虫效果,对环境无污染。

3.化学防治。

利用杀虫剂进行喷洒,来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目前常用杀虫剂有乙氨基甲酸盐类杀虫剂、吡虫啉等。

但是,使用化学防治时需要注意剂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物理防治措施1.加强田间管理。

通过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在每个农业生长季节、每到稻飞虱高危期,采取适当的抗虫措施,调整施肥、清除半枯黄萎叶等,可以减少稻飞虱的数量。

2.覆盖办法。

可以在水稻田中采用覆膜的办法来防治稻飞虱,覆膜可以减轻水分蒸发,在温度等环境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减少稻飞虱的数量。

3.机械性防治办法。

利用机械性防治办法,如用网完成的物理屏障或灯光诱杀的方法,吸引稻飞虱进入灯罩被集中杀死,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对其进行防治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

在防治措施方面,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协调控制措施的实施。

稻谷栽培如何防治稻飞虱

稻谷栽培如何防治稻飞虱

稻谷栽培如何防治稻飞虱稻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ål)是稻田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对稻谷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稻谷产量和农民的利益,如何有效地防治稻飞虱成为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稻谷栽培中防治稻飞虱的方法和策略。

一、了解稻飞虱的特点和危害程度稻飞虱是一种小型昆虫,主要在稻田中以飞行和跳跃方式活动。

它们以吸食稻株的汁液为生,会造成稻株黄化、凋萎和叶片卷曲等现象。

较高密度的稻飞虱侵袭会导致稻谷的减产,严重影响粮食安全。

二、优化田间管理1.合理选择品种:选择具有抗稻飞虱特性的优良品种,如抗虫性强的杂交稻品种。

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飞虱的危害程度。

2.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稻株的健康生长。

过量施肥会使稻株过于茂盛,容易吸引稻飞虱。

3.及时灌溉:保持稻田土壤湿润,减少稻株受旱的情况。

旱情发生时,稻飞虱会向新开沟灌溉的稻田集中迁飞,加大危害程度。

三、生物防治方法1.引进天敌:释放捕食稻飞虱的天敌,如寄生蜂、蝗虎、蚜小蜂等。

这些天敌能够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减少损失。

2.利用微生物防治:使用一些对稻飞虱有较强致病活性的微生物,如绿僵菌、白僵菌等。

将这些微生物进行合理施用,能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繁殖。

四、化学防治方法1.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稻飞虱的生物特性和发生规律,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剂量的准确控制,以避免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轮作和防治:通过合理的轮作方式,将多年栽培的稻田改为其他农作物,可有效减少稻飞虱的滋生和传播。

此外,合理灌溉、及时清理杂草等措施也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五、综合防治措施1.监测和预警:定期巡查田间,观察稻株生长情况和稻飞虱数量变化。

可以利用黄板、白板等工具监测稻飞虱的密度,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合理施药:在稻飞虱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处理。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下面是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一、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对稻飞虱的栖息和繁殖环境进行改变,以减少或消灭稻飞虱的数量。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下列措施:1.清除杂草、杂菜等生长在稻田周围的植物,减少稻田周围的虫源。

2.深翻土地,促进腐熟、灭绝虫卵。

3.调整间作,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减少稻飞虱的单一栖息环境。

4.利用机械或水流进行稻田的清洗或溢出,清除稻飞虱的幼虫和卵。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制剂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害虫的数量,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下列措施:1.利用鸟类、蝙蝠、青蛙等天敌进行稻飞虱的防治。

这些天敌会主动捕杀稻飞虱,减少害虫的数量。

2.利用假单胞菌、锯蚋菌等寄生菌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这些寄生菌通过感染稻飞虱,导致其死亡。

3.利用生物农药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生物农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用安全可靠。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化学防治主要包括下列措施:1.喷洒药剂。

采用喷洒药剂的方式进行稻飞虱的防治,常用的药剂有乙胺唑、吡虫啉等。

2.土施药剂。

施用土施药剂可以在整个生长期内防治稻飞虱,常用的药剂有光氢化脲、苯酚醚等。

四、种植防治种植防治是指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通过选用抗病、抗虫的品种和改进种植技术来实现稻飞虫的防治。

种植防治主要包括下列措施:1.选用抗稻飞虱的品种。

根据不同地区和季节选择适合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抗虫能力。

2.增施有机肥料,提高水稻的营养水平,促进生长。

3.合理施肥,减少肥料过量的情况,避免诱发稻飞虱的生长和繁殖。

总之,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栽培方式来设置。

采用多种方式的联合防治能够更好地防止和控制稻飞虱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产量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会给水稻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降低水稻产量和品质。

针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措施1. 天敌调控利用稻田中天敌来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促进稻田中生态平衡的形成。

放养蚜茧蜂、细腰茧蜂等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降低虫害发生。

2. 鸟类防治在稻田周围设置一些适宜栖息的树木和杂草,吸引一些食虫鸟类聚集在稻田中,通过它们天然的捕食行为来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

3. 放养鱼类在水稻田中适当放养一些能捕食水稻稻飞虱的鱼类,比如鲤鱼、鲫鱼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减轻虫害的危害。

1. 田间排水在水稻田中适当进行排水,保持稻田内的水质流动,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孳生和交配。

稳定的水流可以阻断稻飞虱的繁衍,减少虫害的数量。

2. 手工捕杀定期在水稻田中进行人工捕捉水稻稻飞虱,手工捕杀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手段,可以减少虫害的数量,保护水稻的生长。

1. 农药喷洒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洒,及时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

在虫害发生初期,可选用吡虫啉、嘧菌酯等农药进行喷洒,每隔7-10天进行一次,连续喷3-4次即可有效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

2. 农药调控对于水稻稻飞虱的防治,研究表明药物的轮换使用会更加有效。

通过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轮换施用,可以避免虫害对某一种农药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1. 种植抗虫品种选用抗虫性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稻稻飞虱的数量。

选择抗虫品种是一种重要的生态防治措施,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2. 种植伴作物在水稻田中适当种植一些芳香植物,比如薄荷、迷迭香等,可以有效地驱避水稻稻飞虱,减少虫害的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生态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卉稻飞虱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由于稻飞虱均为不完全变态昆虫,所以成虫与若虫都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水稻汁液为危害特征,并大部分聚集在水稻植株的中下部位啃食茎秆与叶片。

成株期受害的水稻茎秆,表面会呈现一些长条形状的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整个植株生长缓慢,明显变矮,那么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物理机械防治虫害方法有多种,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等各方面,不过农村普通的种植户,最适宜常采用的还是农田蜘蛛、黑肩绿盲蝽等是飞虱天敌,黑肩绿盲蝽吮食飞虱卵液,蜘蛛捕食活动的飞虱,生产中可以通过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来减少对天敌的伤害,田埂种植大豆来提供天敌栖息条件,不用菊酯类和三唑磷农药来防止害虫再猖獗和刺激产卵。

2、加强田间调查,实时监测预警。

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要切实做好飞虱田间调查监测,及时预警,一般分蘖期百丛虫量200-400只
3、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稻飞虱是刺吸式口器害虫,在基部以口针吸食汁液为害,所以在选用农药时,应选择内吸性强的药剂,以利药剂在稻株体内的吸收传导,同时稻飞虱成虫、若虫在稻株基部相对郁蔽的空间栖息,空气流通稍差,有利于熏蒸杀虫,故而
具熏蒸作用的药剂(毒死蜱等)效果较好;当然触杀作用也是重要的,可以直接接触虫体而起效;综合考量,在稻飞虱药剂选用上应当选内吸、触杀、熏蒸作用强的,速效与持效药剂结合。

预防用药生产实践中根据田间稻飞虱优势种群类别和发生程度来选用高效对应农药防治用药,如早稻和一晚早期田间以白背飞虱为主,预防可以用噻虫啉、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噻虫胺等烟碱类药剂;而以褐飞虱为主的一晚田中后期及二晚田则以吡蚜酮单剂或吡蚜酮与烟碱类复配剂为主。

噻嗪酮只对低龄若虫有抑制蜕皮作用,且见效较慢,对成虫无效,所以近年来基本淘汰了。

4、预防用药参考。

10%吡虫啉20-30克/亩、25%噻虫嗪16-20克/亩、20%呋虫胺20克/亩,这几种药剂对白背飞虱有效;50%吡蚜酮15-20克/亩、80%烯啶·吡蚜酮10-15克/亩,这两个配方对三种飞虱都有效。

暴发用药当田间虫量较多呈暴发态势时,就应速效与持效药结合使用,才能在短时间内降低虫口基数,减少损失,如用毒死蜱等+吡蚜酮/吡蚜酮和烟碱类复配剂,同时添加有机硅等高效助剂提高杀虫效果,有机硅要用质量好的,暴发的时候一桶水要加到10g。

暴发期用药参考:每桶水用45%毒死蜱(或35%硫丹)75-100毫升+50%吡蚜酮10克(或80%烯啶吡蚜酮8-10克)+有机硅10克于早、晚时段喷雾,田间保持寸水层5-7天,亩打2-3桶水。

5-7天后视情形加固一次。

田间无水干旱条件则采用毒土法,于晴天上午9时后,亩用毒死
蜱200毫升+80%敌敌畏300毫升与30-40斤干细土拌和制成毒土全田撒施。

确定施肥量,一般每株每次施1.5~2.5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