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合集下载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晴朗的夜空,往往群星璀璨。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和星星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夜空的诗。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四川省乐山市人。

汉族,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乳名文豹,号尚武。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2000年9月,郭沫若旧居被重庆市政府列为直辖市后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3月,旧居修复工程正式启动,6月30日旧居主体工程竣工,并于9月7日正式对外陈列开放。

郭沫若故居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广场郭沫若先生现代诗歌特点有:1.形式自由;2.内涵开放;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凝练)、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诗歌分类:(1)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2)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

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1.以怎样的语气来读2.注意划分节奏和重音了解本诗的节奏和重音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自由朗读,赏析课文1. 诗人所描写的“天上的街市”共有几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总结:诗人想象的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1892年~1978年),男,汉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两首诗写作手法异同点:这两首诗都是由联想到想象;其次,这两首诗也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以及对他对自由、幸福、安宁和团圆的向往。

异:首先:第一首用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经行改变,是它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第二首则利用张华【博物志】中的(鲛人其眼能泣珠)的传说。

《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均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诗人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期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第20课《天上的街市》-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天上的街市》-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诗 歌 主 旨:
这首诗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描绘 了一幅自由美好、生活幸福的天上街市图, 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黑暗的现实社会,但并不 绝望,仍然怀着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坚定信心, 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拓展
你知道关于月亮的哪些传说?试 展开想象:将来的某一天,假如 你成了中国的宇航员,也登上了 月球,见到了传说中的吴刚、嫦 娥,你将会……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学习目标
1 了解背景和作者; 2 读准字音、节奏及重音;熟练背诵 3 学会联想和想象。
郭沫若(1892-1978),原 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 代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 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 《星空》;戏剧《屈原》、 《蔡文姬》、《棠棣之花》 等。《女神》是中国新文化 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郭沫 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四. 小组合作,总结全诗。
1.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展开的过程是: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 2.作者在想象的时候,多处运用了“定然有(是)”“定能 够”“不信”“是”等极其肯定的词语,这表明什么?请同 学们根据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性格特征来思考。
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 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 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 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 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 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 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 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2.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登高远望,看到了暗空中无数街 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 明星,抬头望 星空,无数明星 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这 一书,诗人把“街灯”比喻成 “明星”,又把“明星”比喻成 “街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 近,形成一种循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赏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赏析

《天上的街市》赏析《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新诗,作者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阵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

诗歌《天上的街市》选自诗集《星空》,创作于1921年。

1921年的中国可以说是政局动荡,满目疮痍,灾难深重,当时,“五四”运动的高潮已过,诗人目睹祖国的现实,理想受挫,思想处于极度矛盾之中。

他对丑恶的现实不满和愤恨,要求对社会作彻底的改革,又希望在超现实的空想境界中寻找美好幸福的境界,这种情结凝结在他的诗之中。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想象丰富、幻想奇特的新诗,但是初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或许不会马上产生这样的感觉。

诗的形象的主体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仅凭这个故事,怎么谈得上想象丰富、幻想奇特呢?所以我们初读的时候,觉这首诗不过如此,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但仔细再读,感觉就不一样了,作者没有拘泥于旧故事,而是对旧故事翻新,岂止是翻新,简直是反其意而用之。

诗品味到这,就有些味道了。

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是一对不能实现理想,受到封建势力压抑的悲剧人物。

他们不仅在人间得不到安宁的生活,就是到了天上也仍然受到专制,没有自由。

但是诗中的牛郎织女是过着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

诗中的形象与民间故事中的形象有两大不同:其一,天河在民间故事中是王母娘娘用来阻隔牛郎和织女,使他们无法渡过的一条又深又宽的大河;在诗中,天河却是浅浅的,而且不甚宽广,很容易渡过。

其二,在民间故事中,王母娘娘只允许牛郎和织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诗中却没有这种限制,他们不但可以自由来往,而且可以在天街闲游。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在民间故事中,牛郎和织女的生活是不自由的,痛苦的,悲伤的;在诗中,他们的生活则是自由的,幸福的,欢快的。

于是作品的主题出现了:作者正是通过这奇特的幻想,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达了对光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再来体会诗歌中丰富的想象。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引导语:《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 家郭沫若 于 1921 年 10 月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

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字词注释 ①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②定然:必定,表示肯定。

③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④珍奇:稀有而珍贵。

⑤甚:很。

⑥流星:划过夜空的天体形成的亮光。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天上的街市》 这首诗, 是一首“沉静调”的清朗隽美的夜歌。

就在写作 《天 上的街市》 的半个月之前, 郭沫若在致郁达夫的一封信里表示自己向慕“平和洁 净”的诗的世界,呈现在《天上的街市》里的,正是一幅“平和美丽清净”的想 像世界的图画。

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诗人通过互喻,将天与 地连成一体。

“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 无数明亮的灯 与星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在诗的第一段中,诗人将明星比作街灯。

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 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街灯则是平常的景象,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

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 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

由此 可见,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诗的第二段至第四段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

在这十二行 诗句 中, 诗人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 其肯定的语气是对一定会有美 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3、比读小结:
• (1)结构相似 两诗 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都 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 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 • (2)意境相似 这两 首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夜 空明净的世界,极空灵、 美丽、优雅,带有浪漫主 义的全新色彩,真切、新 美,了无荫翳,更能有力 地鞭笞现实,引人向上。 • (3)音律和谐 这两 首诗节奏舒缓,有着古典 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 朗读。
比较探究
天上的街市
对光明、自 由、幸福、 美好生活的 向往、追求
静 夜
对时代失望和 对祖国、家乡 和亲人思念的 淡淡的哀伤。
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对前 途感到渺茫,表达出诗人朦胧的理 想和追求。
两首诗的比较:
结构上: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 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 写法上:《天》先写景,再以此表 达自己的情感、愿望; 《静》借助传说故事表现诗的内容, 推动情节的发展。
答:作者想起这个凄美、哀婉的神话传说,联系到自
己当时的处境,不禁流下了眼泪。表达了作者淡淡的
哀伤、惆怅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对国家命运的忧心。
思考:
“远远的海雾模糊”就是回答,即 “天河就在那远远的、海雾模糊的 地方”。这说明了“天河何处”是 个设问句。
1.第二节有否回答“天河何处”的问题?
4. 第二节的“天河何处”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不知道天河在哪里?
答:承上启下,引发联想。因月、星自然联想到 天河,又因"白云团团"而不见天河,故而引出了 "天河何处"的发问。
5.作者看着天河,想到了一个什么神话传说?
答:“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6.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是表达了一 种 什么感情呢?
• 月光/淡淡, •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 白云/团团, • 漏出了/几点/疏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天上的街市》选⾃郭沫若第⼀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最苦闷的时期,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

⽽《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虽然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郎织⼥的传说,却⼜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对此传说进⾏了全新的反传统的诠释,诗内想象的内容正代表着诗⼈的向往和追求。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 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

那隔河的⽜郎织⼥, 定能够骑着⽜⼉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 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

教案 ⼀、教学⽬标: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

⼆、重点: 品味诗歌语⾔。

三、难点: 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 ⼀课时。

四、教学过程: (⼀) 情境导⼊: 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隐约闪着⼏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光?我请⼤家⼀起来看图⽚,领略星空的美景。

Powerpoint(下⾯简称PP):星空图⽚。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彩图,那在诗⼈眼⾥星空⼜是怎样的?请⼤家打开课⽂《天上的街市》,⾛近郭沫若,⾛进他的星空世界。

(⼆) 简介作者: 问:⼤家以前有⽆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章? 出⽰投影:郭沫若先⽣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诗⼈学者,代表诗集有《⼥神》、《星空》等。

(三) 整体感知 1、请⼤家打开课⽂,⾃由⼤声地读⼀读,完成两件事: ①圈出不熟悉的字词,借助⼯具书或询问⽼师解决。

②要求读准字⾳、节奏,读得流利。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赏析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赏析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赏析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赏析:郭沫若的诗一向以强烈情感宣泄著称,他的《凤凰涅磐》热情雄浑,他的《天狗》带着消灭一切的气势,他的《晨安》,还有《炉中煤》曾经让我们的心跳动不止,但是今天晚上我们欣赏到的这首《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却是非常的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的。

诗歌郭沫若做这首诗的时候正在日本留学,和那个时候的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他心中有着对祖国的怀念,有着对理想未来的迷盲,诗歌要借助大自然来思索这些,经常在海边彷徨。

在一个夜晚,诗人走在海边,仰望美丽的天空,闪闪的星光,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诗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于是,他在诗中将这种理想写了出来,那似乎是天国乐园的想象。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诗人将明星比做街灯,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街灯其实是我们平常最常见的景象了,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

这是诗人的幻觉,还是诗人想把我们引入那缥缈的空中。

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我们再往下读,“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这几句让我们联想,那缥缈的空中有一个街市,繁华美丽的街市,那陈列着很多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人间的珍宝。

诗人并没有具体写出这些珍奇,留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带给我们心灵宁静而舒适的东西。

再往下,“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诗写于1921年,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此时的郭沫若,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感到极大的愤怒和伤感,但他并没有绝望,仍执着的寻求光明和理想。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本班的学生积极性很高,非常乐意举手回答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索能力。

学生很喜欢读书,对诗人有所了解。

【重点难点】
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3.赏析语歌的语言
【课型方法】新授课启发式讨论式
【电教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等。

《女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三、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21年,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此时的郭沫若,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感到极大的愤怒和伤感,但他并没有绝望,仍执着的寻求光明和理想。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

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

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 街灯/ 明了,
好像/ 闪着/ 无数的/ 明星。

天上的/ 明星/ 现了,
好像/ 点着/ 无数的/ 街灯。

我想那/ 缥渺的/ 空中,
定然有/ 美丽的/ 街市。

街市上/ 陈列的/ 一些物品,
定然是/ 世上没有的/ 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 天河,
定然是/ 不甚/ 宽广。

那/ 隔着河的/ 牛郎织女,
定能够/ 骑着牛儿/ 来往。

我想/ 他们/ 此刻,
定然/ 在天街/ 闲游。

不信,请看/ 那朵流星,
是他们/ 提着灯笼/ 在走。

五、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解读全诗。

(一)、先出示联想、想象的定义。

(透影)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而想到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两事物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点和相关点。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

但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二)、研讨与赏析:
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
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想像?
3、诗人所想象的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世界?(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
1、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街灯联想到明星;明星联想到街灯。

)
2、想到天上(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闲游)
3、光明、美丽、富饶、自由、幸福的世界。

(三)、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明确: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探究。

1、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它与传说中的故事有何不同?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

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

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生活得自由幸福美满。

他们骑着牛儿来来往往,他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

2、诗人这样的想象合理吗?他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改造?
——诗人的想象是合理的。

他是依据星象来想象的,因为淡淡的银河,看上去确是浅浅的,也不很宽广。

作者这样写是借想象牛郎织女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来反衬当时人间社会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大众苦难的同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七、品析语言
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诗歌需要语言富有表现力,节奏和谐,富有音乐性。

同学们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使诗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说说看。

例句:一朵(颗)流星(“朵”字说明了流星如花儿般的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
(如: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明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

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

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又如:在短短的16行诗中,反复用了四个“定然”的作用:使人感到诗人的形象真
实可信,形象鲜明;表示诗人坚信那样理想的世界是一定会有的。

八、完成有关联想和想象的题目。

1、根据示例, 请同学们经过四至五步联想,使两个意义很远的词联系起来。

①雪花茶
②钢笔月亮③夏夜鲜花
示例: 木头足球
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2、(老师、爸爸或妈妈……)的眼睛(生气、思考或高兴……时)像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根据提供的情景,编一则小故事.
海豹高原啤酒
九、拓展、迁移
你知道关于月亮的哪些传说?试展开想象:将来的某一天,假如你成了中国的宇航员,也登上了月球,见到了传说中的吴刚、嫦娥,你将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