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4-26
目录
Contents
• 吞咽障碍概述 • 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 口腔功能训练技巧 • 咽喉功能训练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01 吞咽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在吞咽过程中出现咽下困难的症状。
紧急处理
对于可能发生误吸的患者,应提前制定紧急处理预案,包括立即 停止进食、清理呼吸道、给予吸氧等措施。
环境安全
确保患者所处环境安全,避免跌倒、烫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策略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选择 合适的营养补充剂或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调整
对于吞咽障碍患者,应根据其吞咽功能情况,调整食物的性状、质 地和口感,以便于患者吞咽。
有效咳嗽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通过深呼吸和用力咳嗽,将痰液 排出。
拍背排痰
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患者,可指导家属或护理人员进行拍背排痰 ,促进痰液松动并排出。
雾化吸入
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稀释痰液 ,促进排痰。
进食姿势调整建议
坐直进食
保持坐直姿势进食,避免头部后仰或前倾,减少误吸风险 。
资源整合与社区支持
01
了解并整合社区内的康复资源,如康复中心、吞咽治疗师等。
02
参加社区组织的吞咽障碍康复讲座和活动,提高家属和患者的
康复意识。
与其他吞咽障碍患者家庭建立联系,分享康复经验和心得。
03
THANKS
唇周按摩
使用指腹轻轻按摩唇部周围肌 肉,有助于放松唇部并促进血
汇报人:xxx
2024-04-26
目录
Contents
• 吞咽障碍概述 • 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 口腔功能训练技巧 • 咽喉功能训练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01 吞咽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在吞咽过程中出现咽下困难的症状。
紧急处理
对于可能发生误吸的患者,应提前制定紧急处理预案,包括立即 停止进食、清理呼吸道、给予吸氧等措施。
环境安全
确保患者所处环境安全,避免跌倒、烫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策略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选择 合适的营养补充剂或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调整
对于吞咽障碍患者,应根据其吞咽功能情况,调整食物的性状、质 地和口感,以便于患者吞咽。
有效咳嗽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通过深呼吸和用力咳嗽,将痰液 排出。
拍背排痰
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患者,可指导家属或护理人员进行拍背排痰 ,促进痰液松动并排出。
雾化吸入
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稀释痰液 ,促进排痰。
进食姿势调整建议
坐直进食
保持坐直姿势进食,避免头部后仰或前倾,减少误吸风险 。
资源整合与社区支持
01
了解并整合社区内的康复资源,如康复中心、吞咽治疗师等。
02
参加社区组织的吞咽障碍康复讲座和活动,提高家属和患者的
康复意识。
与其他吞咽障碍患者家庭建立联系,分享康复经验和心得。
03
THANKS
唇周按摩
使用指腹轻轻按摩唇部周围肌 肉,有助于放松唇部并促进血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法ppt课件

取穴及手法:
下关、颊车、地仓、风池、风府、
廉泉、金津、玉液、天容、天窗、 通里、合谷。下关:用1.5吋毫针垂 直进针1吋,用轻手法提插捻转, 有针感即可;颊车:用1吋毫针垂 直进针0.5吋,用捻转手法,有针感 即可;地仓:用1吋毫针向颊车方 向进针0.5吋,用捻转手法,有针感 即可;
风池、风府:用1.5吋毫针向喉结方向 针刺,进针1-1.5吋用轻手法提插捻转 ,针感到喉部,不留针。金津、玉液 :点刺放出血即可。廉泉:用1.5-2吋 毫针向舌根方向直刺,用提插捻转中 等强度的刺激,针感到舌根部。天容 、天窗:用1.5吋毫针直刺,进针1-1.5 吋,用提插捻转中等强度的刺激,针 感到咽喉部。
3、 摄食训练 经过吞咽训练以后,开始摄食训练。
首先应注意选择适于患者进食的体位、 食物形态及进食的一口量。摄食训练前 后应认真清洁口腔。 3.l 体位 由于口腔期及咽喉期同时存 在功能障碍的患者较多,因此开始训练 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又安全的体位。 一般让患者取躯干30度仰卧位,头部前 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辅助者位于 患者健侧。
四、吞咽障碍的评估 (一)、洼田饮水试验:
1.饮水试验 (30ml) (1)能一次饮完,无呛咳及停顿 (2)分两次饮完,无呛咳及停顿 (3)能一次饮完,但有呛咳 (4)分两次饮完,但有呛咳 (5)有呛咳,全部饮完有困难
2.评定标准
(1)正常范围:一次饮完,在5 秒内
(2)可疑:一次饮完,在5秒以 上;分两次饮完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此体位进行训练,食物不易从口中 漏出、有利于食块向舌根运送,还 可以减少向鼻腔逆流及误咽的危险。 颈部前屈也是预防误吸的一种方法。 因为仰卧时颈部易呈后屈位,使与 吞咽活动有关的颈椎前部肌肉紧张、 喉头举上困难,从而容易发生误吸。 但是,适于患者的体位并非完全一 致,实际操作中应该因人而异,予 以调整。
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康复小组)PPT课件

26
11/29/2019
安全 进食
进食体位和进食时时间 食物入口的位置 食物的形态及性状 一口量及进食速速度 饮食器具的选择 进餐环境
11/29/2019
20
吞咽障碍的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患者的意识水平是否适宜进 餐
◆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每日进餐的次数、用餐时间 的长短、摄入食物的种类
◆评估进食的安全性:患者有无吞咽障碍的表现:进 食时有无主诉吞咽困难、食物返流、呛咳
• 评估有无影响患者食欲的因素:食物的色香味, 患者特殊心理状况、疾病、疼痛、情绪
11/29/2019
15
吞咽障碍的常见表现
• 进食时: – 吞咽时喉部升降幅度減少 – 被食物或饮料引致咳嗽 – 清喉咙 – 哽喉
11/29/2019
16
吞咽障碍的常见表现
• 进食时: – 咀嚼能力欠佳 – 食物或饮料从口或鼻倒流 – 逃避进食某些食物或饮料 – 拒绝进食 – 投诉吞咽困难
11/29/2019
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瘢痕性狭窄、食管癌等
神经肌肉病:脑血管意外、脑外伤 、脑瘫、周围神经 病、帕金森病、各种各样的肌病(肌肉萎缩性侧索硬等)
精神性疾病:癔症等
11/29/2019
11
吞咽障碍的常见表现
◆口腔期
• 流涎、唇闭合无力鼓腮不能、伸舌受限、 食物在患侧面颊堆积或嵌塞于硬腭,不能 将食物送入咽部,不能吐出口内或咽内的 分泌物
11/29/2019
9
吞咽障碍发病率
• 脑卒中患者的发生率高达30-45%(急性期 51%)
• 颅脑损伤为27% • 脑瘫为40% • 帕金森为50-70% • 重症肌无力为15-63%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高达
(推荐课件)中风患者吞咽护理PPT幻灯片

11
脑 卒 中:首位致残原因(75%)
吞咽障碍:脑卒中常见并发症(30%~ 65% )
误吸:肺部感染、窒息 可引发
进食困难:营养不良
12
诊断标准
1、钡餐透视吞咽造影(金标准)
13
13
诊断标准
2、纤维喉镜
14
14
诊断标准
3、洼田俊夫饮水试验(简单,易操作,临床最常用)
方法:患者坐位,饮温开水30ml,观察吞咽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
咽期
鼻咽关闭,咽 提肌收缩,喉 入口关闭,食 管入口开放
食管期
食管平滑肌和 横纹肌收缩产 生蠕动波推动 食物入胃
4
4
吞咽
5
6
吞咽的四阶段
食管阶段 咽部阶段 口腔阶段 口腔准备阶段
7
什么是吞咽障碍?(定义)
吞咽障碍: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或食道 功能受损,由此产生的进食困难,表现为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过 程发生障碍。
逐渐过渡到经口进食
21
康复护理
间接吞咽训练: 直接吞咽训练: 物理治疗
22
间接——基础训练
舌肌训练
发音训练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有吸入危险的病人则做空吞咽动作, 因为改善吞咽功能最重要的训练。
吸吮训练 (演示)
23
24
25
间接——基础训练
头颈放松训练 咳嗽训练 口面部肌群运动训练
分级 1级为吞咽功能正常 2级为可疑吞咽异常
3级为轻度吞咽功能障碍 4级为中度吞咽功能障碍 5级为重度吞咽功能障碍
方法 5秒内30ml温水一饮而尽,无呛咳。 5秒以上完成吞咽,1次饮尽无呛咳或分多 次以上饮尽无呛咳。 5秒内1次饮完,有呛咳。 5~lO秒内分2次以上饮完,有呛咳。 呛咳多次发生,10秒内不能饮完。
脑 卒 中:首位致残原因(75%)
吞咽障碍:脑卒中常见并发症(30%~ 65% )
误吸:肺部感染、窒息 可引发
进食困难:营养不良
12
诊断标准
1、钡餐透视吞咽造影(金标准)
13
13
诊断标准
2、纤维喉镜
14
14
诊断标准
3、洼田俊夫饮水试验(简单,易操作,临床最常用)
方法:患者坐位,饮温开水30ml,观察吞咽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
咽期
鼻咽关闭,咽 提肌收缩,喉 入口关闭,食 管入口开放
食管期
食管平滑肌和 横纹肌收缩产 生蠕动波推动 食物入胃
4
4
吞咽
5
6
吞咽的四阶段
食管阶段 咽部阶段 口腔阶段 口腔准备阶段
7
什么是吞咽障碍?(定义)
吞咽障碍: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或食道 功能受损,由此产生的进食困难,表现为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过 程发生障碍。
逐渐过渡到经口进食
21
康复护理
间接吞咽训练: 直接吞咽训练: 物理治疗
22
间接——基础训练
舌肌训练
发音训练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有吸入危险的病人则做空吞咽动作, 因为改善吞咽功能最重要的训练。
吸吮训练 (演示)
23
24
25
间接——基础训练
头颈放松训练 咳嗽训练 口面部肌群运动训练
分级 1级为吞咽功能正常 2级为可疑吞咽异常
3级为轻度吞咽功能障碍 4级为中度吞咽功能障碍 5级为重度吞咽功能障碍
方法 5秒内30ml温水一饮而尽,无呛咳。 5秒以上完成吞咽,1次饮尽无呛咳或分多 次以上饮尽无呛咳。 5秒内1次饮完,有呛咳。 5~lO秒内分2次以上饮完,有呛咳。 呛咳多次发生,10秒内不能饮完。
吞咽障碍的康复精品PPT课件

吞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
1
主要讲述内容-评定
❖ 吞咽相关的解剖 ❖ 吞咽障碍的定义 ❖ 吞咽障碍的病因 ❖ 吞咽障碍评定的意义 ❖ 吞咽障碍评定的方法
2
主要讲述内容-治疗
吞咽训练的意义、介入时间 基础训练(间接训练) 摄食训练(直接训练) 综合治疗策略
3
吞咽相关的解剖
4
❖ 对食物的认识 ❖ 进食 ❖ 咀嚼及食块形成 ❖ 食物入咽 ❖ 食块通过咽部 ❖ 食块同过食道
29
❖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
❖ 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 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每日3次。
12
❖ 对于患有意识障碍、高级脑功能障碍 而不能听指令的患者,这种测试施行 有困难。这时可在口腔和咽部做冷按 摩,观察吞咽情形和吞咽发生所需时 间。
13
❖ 判断:食指水平置于甲状软骨和舌骨 之间,甲状软骨越过手指即为吞咽顺 利越过。若无为有吞咽障碍。
14
评定方法:吞咽功能评价
❖ B.“饮水试验”(洼田氏):让患者 喝1-2勺水,如无问题,瞩患者取坐 位,将30ml温水递给患者,让其“像 平常一样喝下”,记录饮水情况。
10
❖ 口腔期:口腔内知觉、味觉、吞送、口腔 内残留;
❖ 咽部期:喉部运动、噎食、咽部不适感、 咽部残留感、声音变化、痰量有无增加;
❖ 食管期:胸口憋闷、吞入食物逆流。
11
评定方法:吞咽功能评价
❖ A.“反复唾液吞咽测试”:被检查者采取 坐位,或放松卧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 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 速反复吞咽,观察30 s内喉结及舌骨随着 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 位的次数。当被检查者口腔干燥无法吞 咽时,可在舌面上注入约1ml水后再让其 吞咽。高龄患者做3次即可。
1
主要讲述内容-评定
❖ 吞咽相关的解剖 ❖ 吞咽障碍的定义 ❖ 吞咽障碍的病因 ❖ 吞咽障碍评定的意义 ❖ 吞咽障碍评定的方法
2
主要讲述内容-治疗
吞咽训练的意义、介入时间 基础训练(间接训练) 摄食训练(直接训练) 综合治疗策略
3
吞咽相关的解剖
4
❖ 对食物的认识 ❖ 进食 ❖ 咀嚼及食块形成 ❖ 食物入咽 ❖ 食块通过咽部 ❖ 食块同过食道
29
❖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
❖ 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 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每日3次。
12
❖ 对于患有意识障碍、高级脑功能障碍 而不能听指令的患者,这种测试施行 有困难。这时可在口腔和咽部做冷按 摩,观察吞咽情形和吞咽发生所需时 间。
13
❖ 判断:食指水平置于甲状软骨和舌骨 之间,甲状软骨越过手指即为吞咽顺 利越过。若无为有吞咽障碍。
14
评定方法:吞咽功能评价
❖ B.“饮水试验”(洼田氏):让患者 喝1-2勺水,如无问题,瞩患者取坐 位,将30ml温水递给患者,让其“像 平常一样喝下”,记录饮水情况。
10
❖ 口腔期:口腔内知觉、味觉、吞送、口腔 内残留;
❖ 咽部期:喉部运动、噎食、咽部不适感、 咽部残留感、声音变化、痰量有无增加;
❖ 食管期:胸口憋闷、吞入食物逆流。
11
评定方法:吞咽功能评价
❖ A.“反复唾液吞咽测试”:被检查者采取 坐位,或放松卧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 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 速反复吞咽,观察30 s内喉结及舌骨随着 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 位的次数。当被检查者口腔干燥无法吞 咽时,可在舌面上注入约1ml水后再让其 吞咽。高龄患者做3次即可。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ppt课件

固体食物卡住,流质食物没问题 食管上端括约肌无力 •粘滞在食管壁上甚至反流 •自觉胸闷不适,胃灼热 食管下端括约肌关闭不全 •胃内容物反流至喉部或者咽部 •声音嘶哑、甚至喉痉挛
•一侧大脑半球病变————数周内自然恢复 •双侧大脑半球病变————口腔期障碍,吞 咽反射存在 •脑干病变————咽期障碍,吞咽反射减弱 或消失,误吸较明显,治疗效果欠佳
带有录像功能的X线光机,记录整个吞咽过 程 表情肌电图 超声检测
面、颊、唇等肌肉的功能训练
如练习吹气、吹口哨、吹口琴、缩唇、 微笑来练习唇运动,加强唇力量
方法: 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以 推压,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 然后突然松手(声门打开,呼气发声) 可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 有助于去除咽部残留物
三、低头吞咽 吞咽时颈部尽量前屈,会厌向后移位, 使会厌谷空间扩大,避免食物渗入喉前庭, 利于保护气道 四、点头吞咽 吞咽食物后,先颈部后屈,然后颈部尽 量前屈,同时做空吞咽动作。颈部后屈时 会厌谷变狭小,可挤出残留食物。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主 要见于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患者, 单侧皮质脑干束受损的患者也可出现一过 性的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16%—— 50%。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主要表现 进食困难,吞咽后呛咳,食物粘附感, 疼痛感,发音不清晰和不明原因的肺炎 不能安全的把食团由口送入胃而无误吸
Hale Waihona Puke 营养不良 误吸 隐性误吸 脱水
认知期:认识食物,决定进食速度,同时 预测口腔内的处理方式 口腔准备期:食物在此阶段经唇齿舌颊颚 等部位的协调动作咀嚼磨碎形成食团 口腔期:舌头将食团向后方推送引起吞咽 反射 咽部期:吞咽反射引起将食团推进食道上 方 食道期:食团经食道上方入胃
中风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吞咽功能训练
• 发音训练
由于吞咽障碍时咽喉反射是不随意的,而体内器官很难接近,从 发音和语言器官考虑皆和咽下有关,可用言语进行康复训练。 如属患者张口发“a”音,并向两侧运动发“yi”音,然后再发 “wu”音。也可嘱患者缩唇然后发“f”音,像吹蜡烛、吹哨动作。 发音训练一般在晨间护理后及午睡起床后进行,每次每音发3次, 连续5—10次。通过张闭口动作促进口唇肌肉运动。
• 食物选择
根据老年人饮食特点及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易 被患者接受的食物,尤其要注意南方人喜稻米, 北方人爱面食的饮食习惯,再由营养食堂配以鲜 牛奶、蔬菜汁和果汁等。将食物做成冻状或糊状 以便进食。
进食的协助
• 当患者开始进食时,护士可协助患者将食物放在 口腔健侧,一般食团摄入每次以1汤匙大小为宜, 放入食团后可将匙背轻压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 吞咽。每次进入小食团后,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 以使食物全部通过咽部,每咽下一口应清理口腔 一次。
• 在协助患者进食过程中,可适当给患者喝一口白 开水,一般不用吸管,以免液体误入气管。为防 止吞咽时食物误吸入气管,在进食时先嘱患者吸 足气,吞咽前及吞咽时憋住气,这样可使声带闭 合封闭喉部后再吞咽,吞咽后咳嗽一下,将肺中 气体排出,以喷出残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残渣。
• 对因真性球麻痹而致口腔或咽部运动障碍,不能 维持由口摄入足够饮水量与热量的患者,可用鼻 饲的方法进行鼻饲,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有效后 再行经口饮食训练
心理护理
• 做好心理护理是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老年脑中风吞咽障碍患者由于还同时存在不同程 度的肢体瘫痪或失语、语言不清等,表达力差, 加上年老体弱、唾液分泌减少、牙齿脱落等原因 不能进食而易出现烦躁、易怒和情绪抑郁,有的 甚至拒食。而吞咽障碍的康复又不是一朝一夕能 够实现的。
中风后吞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PPT课件

西医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写的《中国脑血
管病防治指南》(2010年)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或 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吞咽障碍符合脑卒中后延髓麻痹 诊断标准。
症候诊断
主证:吞咽障碍、饮水呛咳、构音障碍
兼证:
风痰阻络证---肢体麻木拘急、关节酸痛、舌质淡红、
苔薄白腻、脉弦滑。
固体食物还需“磨碎咀嚼”(下颌 做上下、回旋运动,舌体左右活动、 使食物在臼齿上磨碎)以形成食块。 此时软腭与舌根之间(口峡部)闭 锁,避免食物进入咽部。
摄食-吞咽阶段
4.食物入咽(口腔期)
咀嚼完成以后,舌上举,食块沿硬腭从舌尖被推至舌根, 抵达诱发吞咽反射的部位,随之,口唇闭锁,下颌固定不动, 将发生吞咽动作。舌肌运动障碍者完成困难。
正常:1级,5秒之内;
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
异
常
:
3
~
5
级
吞咽障碍量表-3
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 步分级,分为1~6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
咽
喉
肌
:
1级:双软腭上举有力
2级:一侧软腭上举有力
3
级
:
软
腭
上
举
无
力
4
级
:
软
腭
不
能
上
举
吞咽障碍量表-6
吞咽功能的分级, 评 定 难 度 最 小 。
1 级 : 完 全 胃 管 进 食 2级:口腔与胃管混合进食 3级:完全口腔进食,但需辅以代偿合适应等方法 4级:完全口腔进食,无需代偿适应等方法
管病防治指南》(2010年)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或 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吞咽障碍符合脑卒中后延髓麻痹 诊断标准。
症候诊断
主证:吞咽障碍、饮水呛咳、构音障碍
兼证:
风痰阻络证---肢体麻木拘急、关节酸痛、舌质淡红、
苔薄白腻、脉弦滑。
固体食物还需“磨碎咀嚼”(下颌 做上下、回旋运动,舌体左右活动、 使食物在臼齿上磨碎)以形成食块。 此时软腭与舌根之间(口峡部)闭 锁,避免食物进入咽部。
摄食-吞咽阶段
4.食物入咽(口腔期)
咀嚼完成以后,舌上举,食块沿硬腭从舌尖被推至舌根, 抵达诱发吞咽反射的部位,随之,口唇闭锁,下颌固定不动, 将发生吞咽动作。舌肌运动障碍者完成困难。
正常:1级,5秒之内;
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
异
常
:
3
~
5
级
吞咽障碍量表-3
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 步分级,分为1~6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
咽
喉
肌
:
1级:双软腭上举有力
2级:一侧软腭上举有力
3
级
:
软
腭
上
举
无
力
4
级
:
软
腭
不
能
上
举
吞咽障碍量表-6
吞咽功能的分级, 评 定 难 度 最 小 。
1 级 : 完 全 胃 管 进 食 2级:口腔与胃管混合进食 3级:完全口腔进食,但需辅以代偿合适应等方法 4级:完全口腔进食,无需代偿适应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级:
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或不能吞咽;
2级:
3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
3级:
具备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
4级:
如选择适当食物,则基本上无误吸;
5级:
如注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
6级:
吞咽正常。
2010.
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 吞咽困难亚量表
评分标准
没有异常; 有一定困难,吃饭或喝水缓慢,喝水时停顿比 通常次数多; 进食明显缓慢,避免一些食物或流食; 仅能吞咽一种特殊的饮食,如单一的或绞碎的 食物; 不能吞咽,必须用鼻饲管。
光纤内窥镜结合气流刺激吞咽功能检查法
通过用光纤内窥镜观察以一定压力和时间喷出的气流是否 引起杓状软骨的内收反射,来评价吞咽功能。
这是目前最可信的吞咽障碍检查,但需要一定的设备,故其使 用范围受到限制。
2010.
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标准:
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2010.
食物吸入(或称误咽):
• 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吸入物的性质和量以及患 者通过反射或主动咳嗽清洁气道的能力。
• 吸入的量较少时,仅引起摄食时及摄食后的咳嗽、 发声异常。如果吸入的食块较大,则引起咳嗽、喘 息、呼吸困难、发绀、心动过速等。
• 如果喉及声门下区的敏感性丧失,吸入物进入气管 后也不能引起咳嗽反射,常导致发热和肺炎等。
患者能完成3次即可,少于3次即为吞咽反射引发低下,这常是假 性球麻痹等功能性吞咽障碍的主要表现。
2010.
饮水试验
患者坐位,让其按习惯喝下温水30ml,根据饮水结果进行分 级。
• Ⅰ级:能1次喝完,无噎呛; • Ⅱ级:分2次以上喝完,无噎呛; • Ⅲ级:能1次喝完,但有噎呛; • Ⅳ级:分2次以上喝完,仍有噎呛; • Ⅴ级:频发呛咳,难以全部喝完。
• 对于Ⅱ、Ⅲ级患者,处理的重点是给予进食方法的指导,Ⅳ、 Ⅴ级患者则需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
2010.
中风患者的吞咽障碍 主要出现在口腔期及咽期
表现为随意性运动障碍
• 吞咽开始动作延迟,与吞咽有关的肌肉 运动协调性功能低下
2010.
康复训练越早,脑的可塑性越大,吞咽功能及其他 功能恢复的也就越好
得分 0分: 2分:
4分: 5分:
6分:
2010.
反复吞咽唾液试验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患者的喉结(甲状软骨) 及舌骨处,嘱患者尽量快速反复吞咽唾液,如因口腔干燥无法吞 咽时,可在舌面上滴1ml水再让其吞咽,如感觉喉结和舌骨随着 吞咽动作越过手指上、下移动,即为吞咽动作完成。
一般情况下,应观察30秒,确认完成的吞咽次数。
2010.
食管期障碍
• 此种障碍包括食管平滑肌蠕动障碍、环状 咽肌和食管、胃括约肌的弛缓不能或关闭 不全,从而引起吞咽后胸部憋闷或吞入食 物返流至口咽部。
2010.
预防吸入性肺炎 避免因饮食摄入不足导致的液体缺失和营
养不良 重建吞咽功能 提高患者独立进食能力
2010.
中风后吞咽障碍应——
咽期:在正常情况下,当食团触及腭舌弓刺激舌咽神经时,即可触 发自发性吞咽反射,进入吞咽的进入此期后。主要由舌肌、咽喉 肌参与;
食管期:经过一系列神经肌肉的反射性活动遮盖鼻咽腔和喉腔, 食团快速通过口咽和喉咽,通过开放的食管上括约肌进入食管, 再通过食管的蠕动经贲门入胃,完成吞咽动作。
2010.
咽及吞咽运动的适应性极强,能根据吞咽物的特性做出不同 的反应,并调整咽的收缩速度和吞咽强度。
早期诊断、早期评定、早期治疗
• 所有中风患者在给予饮食前均应确定有无 吞咽困难或误吸的危险。
• 在进行吞咽障碍的评定时,应仔细了解病 史、观察进食情况。
2010.
吞咽障碍的评定
录像吞咽影像检查
浓稠钡剂吞咽检查是评估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异常和手术选 择标准的有效手段。如果食管上括约肌处或下咽部钡剂残 留量>咽下量的50%,提示括约肌开放不良。
当咽部某一结构出现欠缺或活动受限时,其附近的结构可以 做出弥补性或代偿性活动,使吞咽仍能顺利进行,称为吞咽 障碍代偿期。
当结构或功能欠缺程度超过弥补性活动所能达到的范围和限 度时,出现失代偿,亦即吞咽障碍。
明显的吞咽障碍很容易识别,症状不明显者(又称“不显性” 吞咽障碍)则易被忽视。
2010.
2010.
吞咽障碍的治疗
康复技术 电刺激 针刺
2010.
康复技术
(1)面颊、唇等吞咽相关肌群的功能训练:需 根据障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措施,可用指间扣 机、冰块击打唇周、短暂的肌肉牵拉和抗肌肉 运动、按摩等。颌运动可促进咀嚼所需要的转 动运动,唇运动可以改善食物或水从口中漏出。
2010.
中风后的吞咽障碍
• 吞咽障碍是脑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 文献报道,中风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 41%,慢性期为16%,脑干卒中吞咽障 碍发生率为51%。
• 主要是脑干与吞咽功能有关的颅神经核受 损引起的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 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
2010.
2010.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马力
2010.
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的评定 吞咽障碍的治疗 吞咽障碍的注意事项
2010.
吞咽
2010.
正常的吞咽 包括:
准备期(口腔前期) 口腔期 咽期 食管期
2010.
2010.
口腔期:属随意性运动,主要由口轮匝肌、咬肌参与;称为吞 咽的自控阶段。
如果口腔控制食物的能力降低则可导致食物过 早地进入咽部,甚至进入(吸入)喉和气管,即发生 “吞咽前吸入”。
2010.
咽期障碍
吞咽期吸入
• 吞咽时,食物逆流入鼻腔,如误入喉及气管 则引起呛咳。
吞咽后吸入:
• 吞咽动作完成后,部分食物残留在咽壁、 会厌谷和梨状窝,随时有可能溢入喉及气 管而引起呛咳。
多数患者伴有构音障碍和摄食困难,难以 实现语言交流。
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并 发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甚则窒息等, 危及生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10.
通常将吞咽障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口腔准备期及口腔期障碍 咽期障碍 食管期障碍
2010.
口腔准备期及口腔期障碍
此种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开口、闭唇困难,流口水, 食物从口中洒落,咀嚼费力,食物向口腔后部推进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