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家十四字养生决”

读“道家十四字养生决”
读“道家十四字养生决”

读“道家十四字养生决”

在楼观台道观进了大门两侧有两块石碑,在石碑的靠门侧各刻有七个字,

这七个字在现在的《字典》里很难找到,在《康熙字典》里也只能找到个别字,据说这十四个字是道教鼻祖——太上老君所造。这几个字当然都是由繁体字

组成,我现在录在这里共赏,不过你得自己拿笔按排列书写才能看到字的原貌,因为计算机字库里没有这些字:

“身宝”(左右排列),读“玉”。意思为:人有精、气、神三宝,至坚

如玉。

“身丹”(左右排列),读“炉”。意思为:人身是一个天然的炼丹炉。

“丙火”(上下组合),读“烧”。意思为:真丹须经命门真火烧炼,以

使心肾相交坎离交合。

“木”傍后面“石土”上下组合,读“炼”。意思是:须调动肝木,肺金,脾土之精微,以使五行俱全,相生相克,共同烧炼。

“命心”(上下组合),读“延”。意思为:只有性命双修才能使生命延续,只有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

“千万”(左右排列),读“年”。意思是:只要修炼得法,人的寿命可

以千秋万岁。

“自家”(左右排列)后与“水”(上下组合),读“药”。意思为:自

身的精血、津液就是珍贵大药的原料,务须节欲,使之充盈。

“正青”(左右排列),读“正”。意思为:修炼者要遵循正道,按正确

的程序,一生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炼五脏,修五志,从平熄肝木之怒气开始。

“人”傍后面“道寸”(上下组合),读“道”。意思为:应在得道之人

的导引下步入修炼的正道。

“人”傍后面“法心”(上下组合),读“行”。意思为:要虚心学习得

道者的体会,修正自己的行为。

“至成”(左右排列),读“修”。意思为:必须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才算修炼成功。

“三点水”傍后面“天井”(上下组合),读“益”。意思为:修炼到天水,井水交汇的程度,其延年益寿之功效就会显现出来。

“人”傍后面“在内”(上下组合),读“寿”。意思为:能否高寿,就

在于人体内精、气、神修炼的程度。

“九”字傍后弯勾里一个“真”字,读“丹”。意思为:只有长久不懈,

持之以恒地修炼,才能炼得真丹。

以上这十四个字组成一副联:

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

正道行修益寿丹”

在我的印象中,道教是讲究修心、修性、修身。所以到道观中无论你烧不

烧香火,只要心正、心诚、心真,就是不烧香火也会得到保佑;反之,你烧再

多的香火也白搭。其于劝人心善为目的。你说呢?

【原创】将道家十四字养生口诀和大家分享——临风堂主

在楼观台拍到的道家养生十四字决

到终南山下道教圣地楼观台行旅,看到说经台里有一处标注为“太上老君所作的一幅七字楹联,此联由十四个从未见过的冷僻字

所组成,俨若天书,着实让许多游人观罢不得其解。吾故于此专门

作注以究。

听道士讲:其上联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文字如上右联),意思是说像“延年药”这个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的东西,其实不

须外求,自身就有原料,自己就是最好的冶炼炉,可以烧炼出来。

此联的意义既深刻又易懂,一语道破了道家修炼的奥秘。下联读作“正道行修益寿丹”(文字如上左联),其意可理解为“道”是方法,亦可作“规律”来理解。“正”是区别词,与“邪”相对立。“正道”就是正常的或固有的规律。“行修”含有下苦功夫修炼的

意思。这一联的意义,就是说人若按照正常的方法下苦功夫去修炼,就能炼就益寿的真丹来。此联中的“益寿丹”与上联的“延年药”

意思基本相同。

其实,这十四个字都是按照道教经义,依从六书构字中的会意

之法而创造出来,具有特定的含义。联中有此地道长任法融大师于

一九八三年四月对这幅石刻楹联的释义,读来其联意更加显现,现

将部分字注释如下:

“身宝”读玉(yu),含珍贵之意。家有珍贝为宝,天有日、月、星三光

为宝,人有精、气、神三品为宝。相传老君对修炼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

所研究,故造作此字。会意身内有宝,珍贵如玉。常人因凡情萦扰,恣情纵欲,而不能常保。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意

即为人生由於有分外贪求,造成烦恼妄想,不觉轻失珍宝,以致疾病夭亡。故

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求长生。

“身丹”读炉(lu),指冶炼器具。道家的养生炼丹有两种:采外药(草、木、山石、银、砂),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者为外丹,而此字是指炼内丹而言。从字的构成应理解为: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的作用,

就可以炼就养生的真丹。道家《丹经·悟真篇》中写道“先把乾坤为鼎器,次

搏乌兔药来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炼丹的鼎器,也有炼丹的元素。“身丹”字反映了道家关於修养的基本方法。

“丙火”读烧(shao)。按任道长注释:一、内、火。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内有水、有火也。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木石土”

去顽矿,要其精正,“九真”砂“丙火”、“木石土”自身心性,不能散失,

得成大“自家水”,便得长生不老之术。这个解释,与道家修炼丹法经义亦相

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时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节到,寒冷

至极,在天干为壬癸,在地支为亥子,在卦为坎,在四方为正北。按老君太极

图意,阴极生阳,故曰“冬至一阳生”。四时运行,阴极生阳。水者万物之所

伏生,喻人身亦有阴极生阳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时,寝寐静极,真气冲动,

肾水沸腾,岂不是天一生水?火在时令为夏,在四方为正南,在卦为离,在天

干为丙丁,在地支为己午,在三光为日,在人身则为心神。故修炼家在天一生水,真精冲动时,必须立即用心意(火)招摄使其不致泄漏。道家《丹经》提到:“火逼金行者,实即心火下降,肾水上腾,阴阳交会成为烧炼之意”。

“木石土”读炼(lian)。意为需调动肝木,肺金、脾土之精微,以使五行俱全,相生相克,共同烧炼。

“命心”读延(yan)。意为只有性命双修,才能是生命延续,只有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

“千万”读年(nian)。意为只要修炼得法,人的寿命可以千

秋万岁。

“自家水”读药(yao)。意为自身的精血、津液就是珍贵大药的原料,务须节欲,使之充盈。

“正青”读正(zheng)。意为修炼者要遵循正道,按正确的程序,一生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炼五脏、修五志,从平息肝木之怒气

开始。

“人道寸”读道(dao)。意为应在得道之人的引导下步入修炼的正道。

“人法心”读行(xing),此字由人、法、心、组成。“人”指人体。“法”是师法。“心”指人的心性。道家《清静经》云:“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人心本来是清静的,然而不能

保持者,是因私欲牵绕,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宁心澄虑,取法自然清静之意。修养家把此意称之为还“本来面目”。又《阴符经》云:“心生於物,死於物”。《定观经》云:“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为一”。《大洞经》云:“静之为性,心在其

中矣,动之为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道德经》第十九章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上讲的都是绝去私欲,

养我常静常清之心。

“至成”读修(xiu)。此字由至、成两字合成。“至”是达到,“成”

是成功,整个字喻有坚持不懈的意思和决心。以上各字已说明人身精、气、神

的珍贵,阴阳交会的至理,心、肾,即水、火的妙用。如能遵循自然之道,久

持不懈,诚心修炼,就一定能够成功。故道教《玉皇心印经》说:“回风混合,百日功灵”。其意就是收视返听,经百日即可见修炼之效。

“天水井”读益(yi)。此字由水、天、井组成。任道长注:“天水井”

合意为添,满,是天井中有水。长满不缺为“天水井”。这是指人口中津液如

天井之水,故人口中有水即活,七日口中无水即死,若人能津液常咽之,可得

虚其心,实其腹,便是长生之根本也。此解释基本符合老君修炼之法。所谓天、井、水者,是指人用功到虚极静笃时,阴阳交会,心平气和,只觉口内上腭有

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润百骸。故《道德经》云:“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吕洞宾《百字碑》中说:“白云潮顶上,甘露洒须弥”。都是指

其理。

“在人内”读寿(shou)。此字由在、人、内三字组成。“人”指道家的

所谓真身(修养家称内产婴儿)。“内”是指人身内的精、气、神就凝成一种

结晶物。故道教《丹经》中说金丹长成以后的形态是“类如鸡子,黑白相扶,

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因它类若鸡子,所以便叫丹,又因为它长成以后,和婴儿一样,

所以又叫做“婴儿”。但这时的丹在人身内,还没有成熟,似妇妊娠,尚未分娩,所以是在、人、内,即“在人内”字。如果人身内成就此丹,便可长寿在望。

“九真”读丹(dan)。此字由九、真组成。“九”喻炼功长久,“真”

是真实之意。此字古字汇中虽无从考据,但含义并不怪异,如泡制中药就有

“九蒸九晒”之说。这和修炼家所说修炼功成时,“九转成丹”大意相同。所

以道教《丹经》中说“三千功满”。所谓“三千”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这

里的“九”不能理解为绝对的九次或九年,确切地说,“九”就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修炼。比如炼金,次数愈多,纯度愈高。“炼丹”也必须是

久修久炼,真丹才能炼就。

阐释了这十四个字,就会发现这幅联语概括了道家为了养生而

进行自身修炼的基本内容。亦符合道家的养生修炼之道。即:清心

寡欲,凝神静虑,保持血气调和,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使生命延长

到应有极度、避免夭寿之目的。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庚寅年仲夏长安南塬临风堂主人整理

中医药养生功法 六字诀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 六字诀 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其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史源流 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歌云: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六字诀流传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循行规律。 六字诀与脏腑的关系 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因此,在六字的脏腑对应上,“呵(hē)——心,呬(sī)——肺,嘘(xū)——肝,呼(hū)——脾,吹(chuī)——肾,嘻(xī)——三焦”。六字都为清音平声。 六字诀功法特点 一、读音口型,系统规范 本功法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别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嘘、呵、呼、呬、吹、嘻”六种特定的吐气发声方法,进而达到调整脏腑气机平衡的作用,在众多气功功法中独具特色。在六字的读音和口型方面,“健身气功六字诀”作了新的

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 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著,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著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著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

大白菜-一个道家的奇效秘方-清肠排宿便之利器

大白菜-一个道家的奇效秘方-清肠排宿便之利器 这是一个道家的奇效秘方,不仅清肠,排宿便,甚至可以清除五脏的毒素!每个人在家就可以做到,而且没有风险副作用。 无意间和萧道长聊起浙江有位医生秦兆虎指导病人用大白菜治高血糖和便秘等病,萧道长有点惊讶: “这位xx先生是道门中人吗?” “他和道门颇有渊源。” “难怪!”道长一捋胡子,“这白菜在咱们道家上清派被称为四秘之一,非常不得了!”大白菜非常不得了?这话听起来就像有人说“筷子能当枪使,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记得辟谷结束我给你吃什么吗?”“哦,大白菜”,想起来了,好一大盆,带点姜丝辣椒,道长说大白菜“刮肠”很厉害。“有些肠胃病怎么也治不好的人,只要认真吃一阵子大白菜,一定有奇效!” “要想长生,五脏当清!”道长说现在不是很多人期待辟谷排毒、治病、养生、补气吗?不必千里迢迢满世界找大师指点,每个人在家就可以做到,而且没有风险副作用,赶紧记下来吧: 大白菜,以叶为主(少量菜帮)加水煮,不加油盐,可适量放少许辣椒、花椒或是去皮生姜(生姜皮性寒,姜肉性热)。每天肚子饿了就吃,连吃三天,不吃别的食物,第三天除了吃白菜叶外可再喝些白菜汤。白菜要煮得烂一点。 这种吃法排毒效果奇佳,对便秘或者肠胃不健康的人是一次大扫除。如果每个月能坚持一次,或者一次能增加到七天更佳。吃了以后会排出宿便,刚开始黑色,吃的时间长的会排出果冻一样的宿便,坚持二十一天以上的人会排出五种颜色的大便,那是把五脏的毒都清了...... “这样吃不会走不动路了吧?”我这是替很多喜欢提问的网友问的啊。 “呵呵,保证你跑得比吃草的马还快!”道长哈哈大笑。不过他建议大家吃白菜的三天最好放在周末,避开社会应酬社交活动,静心在家读书打坐。

养生旅游项目策划方案

养生旅游项目策划方案 西沟生态村简介: 西沟生态村位于两省(河南、山西)、三县(辉县、修武、陵川)交界处的薄壁镇境内,面积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800---15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95%,河水流径10余公里,是国家级重点生态林和太行猕猴保护区。 西沟生态村主要特征是:高山林立、奇峰怪石;峡谷万丈、壁立陡峭;泉涌溪流、瀑大潭深;古树参天、鸟语花香;野果遍坡,桃梨满园;深秋时节,红叶漫山;名贵药材,亨誉中原;自然冰雕,别有洞天。生态村内现有景点:潭头瀑布、西沟四级瀑、龙浴湖、黑龙洞、黄龙潭、龙王寨、青苔岩、小寨河、千年龟石、香炉石,还有众多奇峰待命名,这里集雄、秀、奇、幽于一体,揽山、水、林、洞于一沟。专家赞誉西沟生态---贵在原始,美在天然----。 一、项目背景分析 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虽包罗万象,但无外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养生旅游项目策划方案养生旅游项目策划方案。我国众多的旅游胜地中,有的以自然资源突出为特色,有的以人文资源突出为特色。随着人们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改变,自然资源成了旅游中最具魅力的优势资源,并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而西沟生态村却隐藏着与世隔绝的自然资源。 (一)国家对旅游产业开发的政策形势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产业,争取把中国发展成为旅游强国,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位居世界第7位,但与世界

旅游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产业政策养生旅游项目策划方案文章养生旅游项目策划方案出自。 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中国旅游业将尽快改变政府的主导地位,变政策调节为市场调节,以加速与国际旅游市场的接轨步伐。 (二)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1.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对景区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众多旅游专家一致认为,生态、绿色、极限、人与自然、度假、文化、体育等将是未来旅游业的主题。 2.中国旅游景点的开发将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 AnG 3.旅游市场越来越呈现出细分化的特点养生旅游项目策划方案策划书。 (三)西沟生态村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1.成功点 (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景区内的水、空气、植被等未受污染和破坏) (2)近三年来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在河南省内) 2.不足点 (1)配套设施几近空白(住宿、饮食、娱乐等设施匮乏) (2)景区自然景观尚未开发(峡谷内没有步道和安全保护); (3)景区运营机制未制定(国家所有国家开发的运行模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4)尚未市场定位。

100条养生小常识

100条养生小常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 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13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14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15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16 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17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18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 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1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22 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23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24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25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26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27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28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29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31 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 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文详解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 六字诀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着,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着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着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功协会及部分地区医疗部门的积极组织、推动下,在大江南北掀起了经久不衰的练习健身气功的热潮。 着名武术家、老中医、气功大师马礼堂老先生(1903~1989年,原名马步周)也根据自己多年练功和为人疗病的亲身实践,创编了自己的养气功六字诀,并在晚年致力于养气功六字诀的推广,为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目录: 一、导引行气 二、守静 三、挖掘生命体的奥秘 四、回光返照 五、呼吸停止后的神通 六、超人的养生法 七、遗精与走 八、睡功修炼 佛教称人生为一大苦难场,生、老、病、死都是人的一辈子必须承受的折磨,所以希望人看破红 尘,对人生不要有什么留恋。与此相反,道教则对现实的生命极为看重,因为它认为,人只有有了生 命,才能享受人世的种种乐趣。如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就说:“凡人之所汲汲者,势利嗜欲也。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权,金玉成山,妍艳万千,非我有也。”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更是直截了当 地说?“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正因为道教重视生命,所以他们特别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所谓生命质量的提高,就是让生命排除生、老、病、死的干扰,更好、更多地享受生命。

也正是为了提高这一生命质量,道士们在几千年的修炼实践中,摸索出了种类繁多、行之有效的道教 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涵盖极广,诸如服食、行气、导引、存思、坐忘、内丹、外丹、房中等等都属于道教 养生术的范围。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妙无穷、潜能无限的机体,对这一生命体采取一定的 方式加以锻炼,便可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如行辟谷术,你就可以省去营求饮食带来的烦恼, 同时还能使你身轻体健;如行胎息术,你就可以不用呼吸,同时又能去除各种顽疾;如行内丹术,在 身体中就能充实生命根本,使你容光焕发…… 当我们以这种态度来看待道教养生术时,便会发现,行气导引对于强健筋骨、延缓衰老确实有其 神奇功效;静坐存思对于获得心灵的宁静,甚至对于一些常见病诸如失眠、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特 殊的疗效;内丹术对于打通大小周天、疏通全身筋络、防止疾病侵袭更是匪夷所思;房中禁忌则为我 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性保健知识…… 我们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道教养生术的有关内容,澄清人们对气功的种种误解和迷惑,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导引行气 --激发体内生命力的捷径

足疗养生会所项目策划书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述 1.1.1 项目名称 *******足疗养生会所项目 1.1.2 承办单位 *******休闲会馆 1.1.3 承办单位概况 *******休闲会馆是一家专业提供足疗养生、休闲娱乐为主的服务会所。 *******休闲会馆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原则,立足***,以优良的休闲环境,不断提升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打响*******的品牌。 独特的人才机制、先进的管理模式、优越的服务水准是*******休闲会馆在市场经济中立身不败的根本,完善的经营理念体系更将使*******休闲会馆如虎添翼,振翅高飞。会馆将多年如一日,从经理到员工都时刻关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为使*******足疗养生会所成为更专业、环保的休闲会所,打响*******休闲会馆在***的市场品牌。

1.2 项目概况 1.2.1 建设场址 ***区南一路258号,***步行街4号楼。 1.2.2 建设规模和工程方案 本项目确定为*******休闲会馆项目,正常年的年营业收 入约为399万元。 本项目总用地455.2平方米(约0.68亩),总建筑面积 910.39平方米,各类包房37间(楼下15间、楼上22间),最大客容量120人/天,实际客流量按最大容纳量的60%计。本项目所用土地及房屋性质均为租赁所得,年租金383600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 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项目总用地 ㎡ 455.2 约0.68亩 2 总建筑面积 ㎡ 910.39 2.1 各类包房 ㎡ 577.49 租赁 2.2 员工拼盘操作间、储藏室 ㎡ 26.6 租赁 2.3 员工值班室及休息室 ㎡ 71.6 租赁 2.4 公共卫生间 ㎡ 15.6 租赁 2.5 大厅及走廊 ㎡ 219.1 租赁 3 容积率 2.0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00 5 总投资收益率 % 39.43 6 内部收益率(税后) % 34.19 7 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3.8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不仅告诉你怎样拥有个好身体,而且告诉你一些做人之道,非常值得一看哦!!!!!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

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

传统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预备式: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舌抵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头脑清空,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如Figure 3.1, “松静站立”所示。 Figure 3.1. 松静站立 整套功法都从预备式开始。每变换一个字都从预备式起。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多站一会儿,以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当放松之时,心中默念、头脑松、肩背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臂、心空、腹松、腰脊松、臀部松、两腿松、膝松、足部松、五趾松、两臂十指都放松。微觉轻微摇摆,松弛如肉之欲坠,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呼吸法:六字诀功法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收腹敛臀,二阴微提),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此为踵息法),注意不要有憋气感。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气吐尽则胸腹空,天空之清气自然由鼻孔吸入,万不可着意,否则吸气时流入经络之气难以下来,留于头部易头晕,留于胸部易胸闷。所以说呼有意吸无意。无意即顺其自然,头脑空,肌肉松,头顶悬则气下沉。

六个字均用这种呼吸法。 调息: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稍事休息。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采用自然呼吸法,舌抵上腭(也可采用顺腹式呼吸)。 具体做法是:两臂从体侧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如Figure 3.2, “调息1”所示。 Figure 3.2. 调息1 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使小臂外旋,转至手心向上,如Figure 3.3, “调息2”所示。

Figure 3.3. 调息2 随即曲肘使指尖向上,高度不超过眉毛,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手指相对,如Figure 3.4, “调息3”所示。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文详解审批稿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 文详解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 六字诀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着,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着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着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功协会及部分地区医疗部门的积极组织、推动下,在大江南北掀起了经久不衰的练习健身气功的热潮。 着名武术家、老中医、气功大师马礼堂老先生(1903~1989年,原名马步周)也根据自己多年练功和为人疗病的亲身实践,创编了自己的养气功六字诀,并在晚年致力于养气功六字诀的推广,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之苦,影响很大。直到今天,自发地习练马礼堂养气功六字诀的人仍然数不胜数。

道家养生六大饮食禁忌

道家养生六大饮食禁忌 *导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道教主张人们养生养心,它的养生之道对人们很有吸引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道教主张人们养生养心,它的养生之道对人们很有吸引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道教养生中饮食的秘决。 * 一、饮食之患超过声色 世人万病滋生,生命夭折,很多都是由于饮食不当而埋下的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说,饮食给人们带来的祸害,比声色祸害还要普遍和严重。因为人们可以完全杜绝声色达一年之久,而饮食却不可一日短缺:正由于它对人们的益处非常广,所以,它的为害也特别深。加上在各种各样的食物中,有的彼此之间气味互相冲突,若是在食物搭配上无意中触犯了禁忌,就更会在机体内沉积下毒素,缓慢地沉积经年而形成疾病,危害人的生命。 * 二、肉必新鲜切忌异味 如果食肉类,必须保证它的新鲜。如果有其他异味,就不能食,食后会损脏伤气,这一定要谨慎。 * 三、调养胃气切忌饮食不当 太乙真人《七禁文》第六条说:饮食得当,可养胃气。彭鹤

林说:脾为脏,胃为腑,脾胃的气是互为表里的。胃是水谷之海,主受水谷;脾居中央,能消磨水谷,运化为血气,以滋养全身,灌溉五脏。所以修身的人,不能不美其饮食,所说的美,并不是说要具备一切异品珍馐,而是要注意不食生冷、精硬的东西,不要强迫自己饮食。应在有些饥饿时才进食,但不可过饱;在有些渴意时饮水,但不能过多。这正如孔子的腐败变味、鱼馁而肉败的不食等语。凡各种不宜食的食物,都损胃气,不仅会使人生病,也会伤身。要少疾长寿,对这些都要深戒,养老奉亲与自我保养的人也应当知道。 * 四、少食少睡切忌饱食安眠 现在的人以饱食安眠为有生的乐事,却不知多食使气凝滞,多睡使人神志昏,这是养生的人所忌讳的。过去,应璩诗中说一老人长寿的缘由:“量腹节所受。”《博物志》上说:“所食愈少,心愈开;所食愈多,心愈塞,寿愈。”孙思邈在《方书》中说:“口中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依照这三少,神仙诀了。”这都是古人相传养生的秘诀,现在也可得到验证。 *五、五味不可过偏偏则伤五脏 甜、酸、苦、辣、咸五种滋味,不能食之过多。所以多吃酸味会损伤脾,多吃苦味会伤肺,多吃辣味会伤肝,多吃咸味会损伤心,多吃甜味会损伤肾。 *六、早食宜饱午后宜少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 一、六字诀功法的起源 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从文献考证的依据看,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二、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演化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隋代高僧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

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例如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胡文焕的《类修要诀》。 此次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编创工作,除吸收众多的古代六字诀经验外,还参考了现代流传的各种六字诀功法,例如养生功六字诀、马家气功六字诀、大雁六字诀、六字真言、八卦气功呼吸八法、五行掌等。在创编过程中,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对历代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发音的历史演变,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对六字诀气功的健身效果做了临床观察。 由于六字诀起源于道家和医家,因此其功法带有道家和医家的学术特点。但其运用又不局限于道家和医家,例如隋代倡导六字诀的天台高僧智顗就属于佛家。 从六字诀练功的特点看,它是以调息为主的气功功法。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体的身心锻炼技能。明代以后的六字

道家十二时辰养生法

道家十二时辰养生法 道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卯时(上午5-7时):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揉搓两耳五六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 辰时(上午7-9时):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早餐宜吃饱吃好。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巳时(上午9-11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午时(11-1时):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饮茶。静坐或午休。 未时(午后1-3时):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申时(午后3-5时):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 酉时(午后5-7时):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戌时(晚7-9时):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睡时宜“卧如弓”,向右侧,以防压迫心脏,以利胆汁排泄。 亥时、子时(晚9时至次日凌晨1时):“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宜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流通气血。环境宜静,安睡宁神以养元气。 丑、寅时(凌晨1-5时):此时精气发生,阴茎勃起。人以精气为宝,老年人宜节制房事,但又不宜强制。老人以二十日或一月行房一次为宜。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 一、六字诀功法的起源 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从文献考证的依据看,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着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着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着名的中医学家。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二、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演化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隋代高僧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

津等预备功。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例如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胡文焕的《类修要诀》。 此次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编创工作,除吸收众多的古代六字诀经验外,还参考了现代流传的各种六字诀功法,例如养生功六字诀、马家气功六字诀、大雁六字诀、六字真言、八卦气功呼吸八法、五行掌等。在创编过程中,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对历代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发音的历史演变,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对六字诀气功的健身效果做了临床观察。 由于六字诀起源于道家和医家,因此其功法带有道家和医家的学术特点。但其运用又不局限于道家和医家,例如隋代倡导六字诀的天台高僧智顗就属于佛家。 从六字诀练功的特点看,它是以调息为主的气功功法。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体的身心锻炼技能。明代以后的六字诀配有动作,这次新编创的健身六字诀也配有动作,但这些动作是配合吐纳调息的,并不占主导地位。了解六字诀功法中以调息为核心,有助于在练功中抓住重点。 此外,六字诀在古代也有称“六字气诀”的,这就更强调了调息吐纳的重要性。六字诀的六个字嘘、呵、呼、呬、吹、嘻在练功中要读出来,但读的目的是为了调气息,而不是听声音。宋代邹朴庵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就是此意。读不同的字要有不同的口型和发音位置,从而引导不同的气息呼出。“六字气诀”的名称就强调了引导气息的重要性.即强调了发音的目的。理解了六字诀中发音与气息的关系,对练好六字诀也

健康养生会馆项目实施策划方案

健康养生会馆策划书 一、项目投资估测 健康养生市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分支,一直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想象空间。目前福州市场专业健康管理类健康养生会馆的稀缺,可以认为是行业介入的绝佳阶段,行业目前正值萌芽期,进入壁垒较低,其针对的消费者群体应为有消费能力、追求健康生活并易于接受新的健康理念与模式的高端人群。通过初步调研可知,福州市的目标消费群体多集中在部委、机关、军队,企业高管等。 经营模式:以发展高端团体客户为主,以承接散客为辅。以会员制优惠经营模式为主。对于零散客人一律实行适当优惠政策,加入会员后享受会员制待遇,会员将出台会员管理细则。根据养生馆的规模决定会员的养生方案,可根据会员自身的身体状况决定实施哪一套养生方案。 项目进度安排(2个月内,从立项到完成): 一阶段:项目规划,前期选址装修 二阶段:招聘各岗位员工20—30人 三阶段:各岗位员工培训,会员制营销系统设计。 四阶段:健康营销讲座传播模式引导消费。销售健康产品(中医大贴牌或者自主研发的保健品或者养生器械) 通过研究发现,消费者对生理需求、安全与保健需求、社会形象需求和信息需求成为对健康养生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理需求:

即身体不适感的消除,有关于减压、调节睡眠、抗衰老、减轻肠胃、关节炎、风湿等的疼痛率、降低血糖、提高免疫力的字眼多次被提及。 ◆安全与保健需求: 即维持或提高精神状态,更强调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调节,希望通过健康养生会馆的服务,使身心得到充足的放松。 ◆社会形象需求: 即树立自身形象,通常高端人群的社交群体具有稳定性、多样性的特点,树立自身形象,增强自身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社交形象也是这类消费者的外在诉求。 ◆信息需求: 即对健康、养生知识、理念的需求,以及对特定的保健品、保健器材的需求。希望通过健康养生馆这个平台,接触到更多的健康讲座或养生信息。 结论:高端消费者对特色中医健康养生会馆大多充满期待和需求,他们希望有这样一个有品牌、信誉好,并集养生、健康交流的平台,并可获得高端养身体验。 二、养生馆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分三类: ◆主动客户群,无病但需养生(欲望需求强烈类、高端客户、领导干部、白 领阶层)。 ◆亚健康人群、高端客户、领导干部、公务员、白领阶层、社会群体。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1)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道以治身,佛以治心,儒以治世。中国古代养生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养生文献典籍,不啻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道家养生文化最为丰富。道家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炼丹术等一系列养生方法,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为中国养生学作出了让世人瞩目的独特贡献,随着现代养生科学的发展,以道家养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模式逐渐为世人所瞩目,其文化内容和价值逐渐被揭示和肯定。它以其系统而博广的义理,为人们阐释了一种科学的保健养生观。 道家的养生观是一种自然之道的养生观,是顺应自然、适性重生的生命观,重视精神养生,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子的自然观, 如道生一, 冲气以为和, 道法自然, 神形合一, 守静笃,不妄费, 保精气等见解,都对医学的阴阳学说和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观念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对道家的养生观的形成起到了抛砖引玉、积极推动的作用, 是道家养生思想的先河和开创者, 也是道家养生思想的集中体现。道家的养生思想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古名摄生,道生,即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的方法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一种养生观。 1 . “道法自然”“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老子认为,“道”及由它而派生的天地万物按其本性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并非人为如此的。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生疾病,导致衰老。所以,老子在养生上极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即在物质世界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过程生生不息。这一切就是现实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规律--道。可见, 任何人和事物都离不开道,这里的道既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又是指的客观世界本身。在老子看来,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人在自然界产生, 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变化。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是从“人天同律”的思想出发,主张养身必须自觉地保持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钟吕传道集》说:“气液升降为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这揭示了“人天同律”的客观法则。既然人天同律,那么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应当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互勾通,保持平衡。 〔2〕是从“人天同构”的理论出发,主张人体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道家学者看来,人和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人完全可以同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抱朴子·至理》也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这都从一个角度告诉人们,气构成了人体,人们要实现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使人体小宇宙同自然大宇宙息息相通,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有益于生命的精气。 2 . “重人贵生”“形神相依”的心身整体养生观。 “重人贵生”是道家养生理论的又一重要原则。《老子》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和天地看作同等重要的物,“重人”这一点是先秦诸子的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