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总论-1章2章3章答案.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复习题与答案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复习题与答案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复习题与答案第一章绪论一、交通工程设施系统概念、组成及功能1、概念: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理、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有效、快速、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交通工程设施系统是指根据交通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是道路网整体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排除故障、恢复交通运行最快,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提供车辆安全、快速、高效、舒适、环保行驶,适应道路现代化管理,能回收信贷资金而建立的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系统。

2、组成:1)交通安全设施系统: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护栏、隔离设施、防眩设施、视线诱导设施、速度控制、其它安全设施(避险车道、防撞桶、减速带、减速丘)。

2)管理设施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3)服务设施系统: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3、总功能:确保行车安全,为用路者提供良好的服务,通过科学管理以充分发挥公路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具体功能1)通过主动引导,被动防护,全是保障,隔离封闭,提高交通安全性2)提高通行能力和交通运行效率3)保证车辆连续运行4)加快建设资金的回收速度5)降低交通能耗和交通对环境的影响6)提高出行的舒适和方便程度二、公路设计新理念及改善交通安全的主要工程策略:1.新理念:a.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b.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c.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d.坚持合理选用标准,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e.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f.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2.主要工程策略:1)防止车辆因各种原因驶离正常行驶车道,冲向路侧区域;2)尽量避免冲出路外的车辆侧翻或路侧危险物发生碰撞;3)如冲出路外车辆不可避免地将与路侧危险物发生碰撞,尽可能减低碰撞事故的严重性。

交通工程课后题答案—TrafficEngineering

交通工程课后题答案—TrafficEngineering

L
1376 .87 ds
Sf 71.21 ft / s 48.44mi / h
t = 3.5s:
d r 308.70 ft
Sf 77.16 ft / s 52.49mi / h
t = 4.0s:
d r 352.80 ft
Sf 82.68 ft / s 56.24mi / h
t = 4.5s:
d r 396.90 ft
Sf 87.85 ft / s 59.76mi / h
tan 22.5
244.35 818.51 sin 8.6
462.21 f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origin and T.S. is : 1280 -Ts =1280 - 462.21 = 817.79 ft The station of T.S. is 800+17.79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origin and S.C. is : 817.79 + Ls = 817.79 + 244.35 = 1062.14 ft
L.C. 2R sin
2 900 sin 26 789.07 ft
2
M R 1 cos 2
900 (1 cos26 ) 91.09 ft
E T sin
M 438.96 sin 26 91.09 101.34 ft
2
5729.58 5729.58
3-2.Answer: R
818.51 ft
D
7
The length of the spiral transition curve is :
allowable grade is 7%, the critical length of grade is seen to be approximately 610 ft.

《交通安全工程》第1章-绪论

《交通安全工程》第1章-绪论

模型化原则
模型化是使系统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重要途径,通 过对真实模型的实验,可以具体分析系统的运行状况, 也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定量描述。
交通安全工程 第1章 绪论
14/46
二.工程

定义:工程(Engineering)将科学理论或技术应用于特 定目的的各项工作的总体。这里的工程具有广泛的意义, 不仅指与物质、能量等有关的工作,而且包括信息处理、 人的行为、心理研究等各个方面。
本章内容: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 交通安全工程基本概念 交通安全工程研究内容
复习思考题
重点:
交通安全工程基本概念、交通安全工程研究内容
交通安全工程 第1章 绪论 2/46
第1节 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
首先:体会不安全与事故的感性认识
视频案例1:交通事故视频. 请同学们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交通安全工程?
交通安全工程 第1章 绪论
23/46

危险 作为安全的对立面,可以将危险定义为:危险 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 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危险与安全一样,也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过程, 是一种连续型的过程状态。 危险包含了尚未为人所认识的以及虽为人们所 认识但尚未为人所控制的各种隐患。
1、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相关专业知识; 2、而且让学生终生受益,因为交通安全已经成为人生 旅途中的最为重要的安全问题 。 因此,一定要树立“安全的理念”,在将来的工作与 生活中贯彻下去。
交通安全工程 第1章 绪论
3/46
第1节 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
一.系统 1.定义

系统(System)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 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五个基本要素 (1)功能。系统将一定的输入(外界对系统的作用) 转换为一定的输出(系统对外界的作用)的能力,且 这种输入不等于输出。 (2)组元或组成。组元(Component)是指组成系统 的成分;“组成”是指系统组元的集合,每个系统 都有两个以上的组元。通常人们将组元理解为相对 独立、具有特定功能的部件或要素。系统的组元依 相对运动的特性可以分为三类:固定组元、运转组 元和流动组元。

交通土建工程第一章总论

交通土建工程第一章总论
第三节 道路的等级划分
公路分级 公路为什么要分级原因: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规划交通量、路网建设和功能等的要求,公路必须分等级建设。 分级的依据 功能:拟建公路是作为干线公路[采取措施控制出入]、集散公路还是支线公路。 适应交通量:由各级公路服务水平[四级:自由流.稳定流.饱和流.强制流]与所具有的通行能力决定的。
一.道路的分类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公路分类 公路按其在公路网中的地位与作用分为以下四类:国家干线公路.省干线公路.县公路.乡公路 路面类型分为铺装路面、简易铺装路面和砂石路面。按路面力学特性分类柔性路面.半刚性路面.刚性路面 桥涵分类的方法很多,主要按建设规模大小、桥梁结构类型、用途、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建筑材料、跨越障碍物的性质、上部结构中行车道所在的位置等进行分类。 隧道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可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河底和海地)以及城市隧道等;隧道按其横断面形状分为圆形、椭圆形、马蹄形、眼睛形(孪生形)等;隧道按其用途可分为交通隧道(包括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城市隧道、人行隧道等)和运输隧道(包括输水隧道、输气隧道、输液隧道等)。
公路存在的问题
全国公路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数量少,公路网密度低,只相当于印度的1/5,美国的 1/7,日本的1/30。 质量差、标准低。 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是: 中国高速公路总量不足,覆盖能力有限,尚未形成网络 规模效益 。 对各地高速公路建设缺乏强有力指导和协调手段,不利 于合理利用交通通道资源,不利于搞好跨区域通道的布 局和衔接。
2015年我国公路发展目标
(二)城市道路发展现状
2008年在除拉萨以外的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13个,占4.55%;200万-400万人口城市为28个,占9.79%;100万-200万的城市81个,占28.32%;50万-100万人口城市为110个,占38.46%;50万以下的城市为54个,占18.88%。 2008年底,城市(城镇)人口60667万人。农村人口为72135万人。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程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交通⼯程学:交通⼯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效、快捷、舒适的⼀门技术科学。

(构成要素:⼈、车、路;⼿段:探讨、规律;建⽴:法律、法规;⽬的:安全、快捷、⾼效)2、交通⼯程发展:①步⾏时代;②马车时代;③汽车时代;④⾼速公路时代;⑤智能运输时代。

3、交通⼯程学科的建⽴与发展:①基础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40年代末);②交通规划理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③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④智能化交通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4、交通⼯程学科的外延(相关学科):①社会科学⽅⾯;②⾃然科学⽅⾯;③⼯程设计⽅⾯。

5、交通⼯程学的性质:是⼀门兼有⾃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6、交通⼯程学科的特点:①系统性;②综合性;③交叉性或复合性;④社会性;⑤前瞻性;⑥动态性。

第⼆章交通特性分析1、驾驶⼈的交通特性:⑴驾驶⼈的职责和要求,⑵驾驶⼈的反应操作过程,⑶驾驶⼈的⽣理、⼼理特性:①视觉特性:视⼒、视野、⾊感;②反应特性;③驾驶⼈的⼼理特点和个性特点。

2、乘客的交通特性:①乘客的交通需求⼼理;②乘车反应;③社会影响。

3、道路交通特性:⑴道路⽹体系;⑵道路⽹布局;⑶道路⽹密度。

4、车辆交通特性:①设计车辆尺⼨;②动⼒性能:最⾼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最⼤爬坡能⼒;③制动性能: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时汽车的⽅向稳定性;④快速公交车辆特性。

5、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某⼀断⾯或某⼀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机动车交通量和⾏⼈交通量,⼀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向的车辆数。

6、平均交通量(ADT)以辆/d为单位,表达式为:(1)年平均⽇交通量(AADT)(2)⽉平均⽇交通量(MADT)(3)周平均⽇交通量(WADT)7、交通量的时间分布:⑴⽉变化:⼀年内各⽉的交通量变化成为⽉变化;⽉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与⽉平均⽇交通量之⽐称为交通量的⽉变化系数(或称为⽉不均衡系数,⽉换算系数),公式:⑵周变化:指⼀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称⽇变化;周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除以某周⽇的平均交通量。

交通工程习题集

交通工程习题集

《交通工程习题集》第一部分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工程学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及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2.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一些国家在各个时期强调不同的方面?3.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它与汽车工程学、道路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何不同?4.我国交通工程学的近期任务是什么?从我国目前的交通现状和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来看,你认为我国交通的发展方向应如何?当前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5.交通工程师的基本任务和作用是什么?第二章人的交通特性1.解释名词:视觉,动视力,暗适应,视野,反应时间,驾驶疲劳。

2.驾驶员在交通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职责是什么?3.诚述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4.你对交通工程的理解。

第三章交通量调查1.解释名词: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第30小时交通量,MADT,WADT。

2.什么叫高峰小时交通量?什么叫高峰小时系数?如何计算确定?有何用途?3.交通量资料有何应用?4.试述用流动车法测定交通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交叉口流量、流向调查如何进行?其结果如何表示?6.交通量调查有哪些方法?各有何优、缺点?7.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的类型如何选定?如何设置?第四章车速调查1.地点车速、行驶车速、区间车速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有何区别与联系?3.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4.车速资料有何应用?5.人工法测地点车速如何进行?第五章行车延误调查1.什么叫延误?延误有几种?2.如何绘制交叉口引道延误示意图?3.影响行车延误有哪些因素?4.延误资料有何应用?5.点样本法、抽样追踪法测交叉口延误如何进行?第六章交通流量、速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1.交通流中三参数间的关系如何?在交通分析中有何作用?2.交通密度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有何用途?3.如何进行密度调查?用出入量法调查交通密度时,如何测定初始密度?第七章交通流理论1.车流量泊松分布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可用泊松分布表示?什么情况下不能用泊松分布拟合车流量?试举例说明。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第一章1、交通工程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运输工程学包括哪五类: 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第二章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具体表现:视力;视野;色感2、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及反应时间: 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

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

反应时间:2.5s3、车辆的交通特性: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快速公交车辆特性4、路网布局的形式及特点: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行等。

5、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主要有:(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征(4)时间特征6、高峰小时系数的定义: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用量之比。

7、设计小时交通量(1)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2)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主要用语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doc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doc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交通工程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3、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既从自然科学方面研究交通的发生、发展、时空分布、分配、车辆运行、停驻的客观规律,并作定量的分析计算、预测、规划、设计等,又从社会科学方面研究交通的有关法规、教育、心理、政策、体制与管理等。

因此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4、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1、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1)驾驶人的交通特性(2)乘客交通特性(3)行人的交通特性2、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的定义(P31)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或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征(4)时间特征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的特点:一般是指在同一时间或相似条件下,随地域、乡城、路线、方向、车道等的差别而变化的情况。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a城乡分布b在路段上的分布c交通量的方向分布d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5、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主要用语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

车流(交通)密度是指某个瞬间内单位道路密度上的车辆数目,反映一条道路上的交通密集程度。

7、交通流指汽车在道路上连续行驶行车的车流8、设计车速的定义道路交通及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1、交通工程学定义的多样性与功能作用如何?你是怎么认
识的?

答: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
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
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
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
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2、交通工程的发展与学科的建立及其发展的关系如何?试
简析之。
答:交通工程学创立的初期,主要是交通管理,诸如给驾驶
人发执照,设立交通标志,安装手动信号机,进行路面划线等,
以减少交叉路口的阻塞。
交通工程学的中期,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汽车数量
激增,美、英、前联邦德国、法、日等国的每公里公路平均汽车
密度逐渐趋于饱和。
3、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今后如何发展?
答:社会科学方面: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
学、工效学、行为科学;自然科学方面:高等数学、统计学、运
筹学、物理学、动力学、预测学、汽车学、电子学、运输学、控
制理论、系统工程;工程设计方面;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建筑
工程、城市规划、轨道工程、运输工程、环境工程、隧道工程、
岩土工程、通信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4、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如何?你是怎么认识的,有
何建议?
答:交通工程学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
性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与能
源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应用。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复合性、
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5、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交通工程发展的特点,
外因内因如何?
答:现代交通发展的特点:高效益、高效率;(1)交通工
具的高速、大型化、远程化;(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3)城市内外部交通的延续和相互渗透;(4)高速干道系统、
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
化;(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在城市外围的出入口附近
建设“货物流通中心”,将主要货运交通设施集中布置;以车站
为节点,将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机动交
通与非机动交通相衔接,方便客运转乘;
6、对如何认识及实现我国交通工程学科近期主要任务,你
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答:现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有许多问
题进一步研究,必须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基本理论的同时,
从我国的交通工程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工程理论
和方法,建议重点研究以下一些问题。
1、交通流基础理论研究;2、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3、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4、适应我国交通特
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5、交通综合治理理论、方法与
措施研究;6、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第四章 交通特性分析
1、路网两大体系的各自功能与相互联系如何理解,试细分
析。
答:路网体系一般分为公路网和城市道路网两大体系,并且
这两大体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公路网主要服务于区域城际及乡
村的交通联系,城市道路网主要服务于城市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交
通联系。
2、道路交通的要素是什么?试述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是人(包括驾驶人、行人、乘客及居民)、车(包括客
车、货车、非机动车)、路(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
相关设施)、环境(包括路外的景观、管理设施和气象条件。)
人的因素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关键因素;驾驶人是系统的理
解者和指令的出发者及操作者,是系统的核心,其他因素必须通
过人才能起作用。这四个要素协调运作才能实现道路交通系统的
安全性要求。
3、道路网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道路网特征因素?
答:道路规划、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点、一条线,而应
从整个路网系统着眼。路网布局的好坏对整个运输系统的效率有
很大的影响,良好的路网布局可以大大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增
加路网的可达性,节约大量的投资,节省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
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对于不同的区域、
不同的城市,不存在同一的路网布局模式。路网布局必须考虑所
在区域的自燃、社会、经济情况来选取。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
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杈形。
4、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意义是什么?是如何确定的?与
一般的统计交通量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意义是工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大多数小
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
低,投资效益不高。根据美国的研究,认为第30为最高小时交
通量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顺序
排列 排在第30为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车道数和路幅
宽度,通过准确的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对于双车道公
路,由于车道数已定,设计小时交通量主要用于计算各不同时期
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
5、交通密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 ?
答: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条路道路的车辆的数量,用来评
定这条道路的利用率,来决定是否该扩建或重新修路。另外也能
体现某个地区的发达程度。
6、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展改建。经调预测得该公路在规划年
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两小气车/日,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K=0.15,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两小汽车/h,试问
该公路该修几车道?
答:
DDHV=AADT*K/100*Kd/100=5000*0.15*0.5=3750pcu/h
n=DDHV/C单=3750/1500=2.5
该公路应该修双向六车道。
7、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80km/h,阻塞密度=105辆
/km,速度—密度用直线关系式,求:(1)在该路段上期望得
到的最大流量?(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
答:(1)因为速度一密度符合直线关系式
所以,Qmsx=0.5*Kj*0.5*Vf=0.25*80*105=2100pcu/h
所以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为2100pcu/h
(2)有Q=KjV(1-V/Vf)得,V²-80V+1600=0,
Vm=40km/h
此时对应的车速是40km/h
第五章 交通调查与分析
1.交通调查的目的、内容是什么?
答:目的: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道路交通的
需求越来越强,同事对交通服务水平的额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
求交通工作者能够在准确交通现状及其变化规律的条件下为未
来的交通需求提供相应的道路工程设施及交通管理控制手段。
内容:(1)交调流要素调查(2)交调出行调查(3)交通
事故调查(4)交调环境调查
2.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方法有几种?你认为何
种较为满意?
答:在实测交通量时,一般分车型计测车辆数,这是由于在
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其对占有的空间资源的消耗的的不同,
而在交通运营中常常需要将其换算成某种单一车型的数量,通称
之为交通量换算。不同类型车辆的换算,小客车:1、0 中型
车:1、5 大型车:2、0 拖挂车:3、0.
3.人工测定地点速度时应注意是什么?
答:人工测定地点车速时,只有选定的路段不长,且车辆可
以匀速通过该路段时,所测得的平均速度才可以作为该路段内任
一断面处的地点车速;为使测量记录方便、迅速,事先应制好记
录表格;为提高测量精度,所选路段不能过短,一般以车辆通过
时间2~3秒为宜,最短也在1.5秒以上。
4.用出入量法调查交通密度时,如何测定初期密度值?
答:测试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段内通过终点的车辆数A
即为原始车辆数,除以空间即得初始密度值。有超车和被超情况
下,应在车辆数A的基础上加上超车数并减去被超车数。
5.行车速度调查地点与调查方法如何选择?
地点车速调查:(1)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
(2)作为交叉口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3)交通事故分析,评
价交通改善措施成效;(4)确定限制车速、设置交通标志、局
部地点交通改善设计。
6.简述交叉路口延误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答:交叉口延误是指车辆透明火锅交叉口范围的时间延误,
其调查方法随所需资料不同而不同。(1)行车时间调查:通过
行车时间的调查即可求得延误由于交叉口处的调查涉及范围一
般较小,所以调查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行车时间时,也可在通视条
件良好处,由1人用秒表直接测定车辆通过的行驶时间。使用此
方法应注意抽样的随机性并应保证抽样数量。(2)停车延误调
查:由调查人员用秒表和计数器测定车辆通过交叉口时的额停车
数量及累计停车时间。定时段测定,选择测时段,由调查人员记
录每时段内通过和停车的车辆数,然后计算求得延误。使用此法
只要选择合适,可使实测精度相当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