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总论1章2章3章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交通工程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学科?A. 道路设计和建设B. 物流管理C. 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D. 车辆工程与技术正确答案:C2.交通工程师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A. 道路交通安全B. 环保交通方式C. 交通设备维护D. 救援服务正确答案:A3.下面哪个是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拥堵C. 保障交通安全D. 满足公众需求正确答案:D4.交通需求是指什么?A. 人们对交通的消费需求B. 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C. 人们对交通设备的需求D. 人们对交通政策的需求正确答案:B5.交通工程中的交通量指什么?A.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B. 道路上的行人流量C. 车辆运行速度D. 交通信号灯的个数正确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交通工程中,最常用的交通流量单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车辆/小时2.交通工程中的“V/C比”是指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与道路容量的比值3.道路交通中最基本的交通流模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自由流4.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大于道路容量5.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人的行为因素第三部分: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交通工程。
答:交通工程是研究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道路设计和建设、交通设备运行维护等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了交通流量、交通设施、交通安全等方面,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满足公众对交通服务的需求。
2.请简要解释交通需求是什么。
答:交通需求指的是人们对交通服务的需求,即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
交通需求主要包括对交通流量和流量结构的需求,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来得到。
3.请简要解释交通量和交通流量的区别。
答: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通常以车辆/小时作为单位。
而交通流量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流动的情况,包括车辆的密度、速度、流量等参数。
交通项目工程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思考题规范标准答案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 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 -车 -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 1 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 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 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 4 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 1 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12.对某公路段上一紧接行驶的车队作垂直正投影的空中摄影,摄影范围相当于
路段长度 150 米,拍摄某一张照片后,隔 3 秒钟再摄第二张、两张照片摄得
车辆位置如下表,试计算:
a、摄第一张照片后 3 秒钟时,150 米路段内车流密度及空间平均车速?
b、在拍摄地点、断面上 10 秒内的交通流量及时间平均车速?
4. 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的类型如何选定?如何设置?
5. 地点车速调查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有缺点?要注意哪些事项?
6. 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包括哪些项目?各要调查什么内容?
7. 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
8. 如何进行密度调查?用出入量法调查交通密度时,如何测定初期密度值?
9. 何谓车辆换算系数?路段和交叉口该系数是否相同?你认为应如何求算较合
8∶45- 8∶50
8∶50- 8∶55
8∶55- 9∶00
5 分钟交
115
106
104
118
110
107
通量
17.下表 2 是高速公路观测的交通量,计算:
a、小时交通量 b、5 分钟高峰流率 c、15 分钟高峰流率 d、15 分钟高峰小
时系数
表2
统计时间
5 分钟交通量
5∶00-5∶05
201
5∶05-5∶10
2
1
9
2.73
41
0
0
10
2.41
31
1
0
11
2.80
35
0
1
12
2.48
38
0
1
求该路车流流量及平均车速。
18.测试车在长 1500 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 12 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第一章1、交通工程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运输工程学包括哪五类: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第二章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具体表现:视力;视野;色感2、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及反应时间: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
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
反应时间:2.5s3、车辆的交通特性: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快速公交车辆特性4、路网布局的形式及特点: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行等。
5、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主要有:(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征(4)时间特征6、高峰小时系数的定义: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用量之比。
7、设计小时交通量(1)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所谓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30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2)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主要用语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章 :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交通工程总论

第一章绪论1.交通工程学定义:我国《交通工程手册》给出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是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2.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1)交通特性(2)交通调查(3)城市公共交通系统(4)交通流理论(5)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6)交通组织管理与监控、诱导的理论、技术与方法(7)交通事故的预测、预防、交通安全的评价、对策与交通违法处理(8)停车需求与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管理(9)交通环境保护、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10)自行车交通的特性,通行能力,使用条件及线路的规划设计(11)道路交通立法、条例等(12)新交通体系及各种交通设施等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1.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2.驾驶人的生理、心理特性:(1)视觉特性:①视力②视野③色感(2)反应特性: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
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
反应时间:2.5s3.道路交通特性:(1)道路网体系(2)道路网布局(3)路网密度(4)道路线形(5)道路结构4.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平均交通量=1/n(求和)Q i(Q i 为各规定时间段内的日交通量(辆/d),n为各规定时间段的时间(d)5.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主要有:(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征(4)时间特征6.交通量特征的分析,一般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交通量的时间按分布特性(2)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3)交通量的构成特性7.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1)月变化: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称为交通量的月变化系数K月=AADT/MADT,K月最大时,该月是一年交通量最少的一个月(2)周变化:指一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也称日变化(3)时变化:①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②高峰小时系数PHF, PHF t=高峰小时交通量/[(t时段内最高交通量)*60/t]8.交通量的空间分布:(1)城乡分布(2)在路段上的分布(3)交通量的方向分布,方向分布系数K D=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双向交通量*100%(4)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9.设计小时交通量:工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大多数小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适当的小时交通量座位设计小时交通量,第30位最高小时是最合适的.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交通工程学定义的多样性与功能作用如何?你是怎么认识的?
答: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2、交通工程的发展与学科的建立及其发展的关系如何?试简析之。
答:交通工程学创立的初期,主要是交通管理,诸如给驾驶人发执照,设立交通标志,安装手动信号机,进行路面划线等,以减少交叉路口的阻塞。
交通工程学的中期,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汽车数量激增,美、英、前联邦德国、法、日等国的每公里公路平均汽车密度逐渐趋于饱和。
3、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今后如何发展?
答:社会科学方面: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效学、行为科学;自然科学方面:高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物理学、动力学、预测学、汽车学、电子学、运输学、控制理论、系统工程;工程设计方面;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城市规划、轨道工程、运输工程、环境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通信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4、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如何?你是怎么认识的,有何建议?
答:交通工程学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
性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与能源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应用。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5、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交通工程发展的特点,外因内因如何?
答:现代交通发展的特点:高效益、高效率;(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化、远程化;(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3)城市内外部交通的延续和相互渗透;(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在城市外围的出入口附近建设“货物流通中心”,将主要货运交通设施集中布置;以车站为节点,将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机动交通与非机动交通相衔接,方便客运转乘;
6、对如何认识及实现我国交通工程学科近期主要任务,你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答:现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有许多问题进一步研究,必须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基本理论的同时,从我国的交通工程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工程理论和方法,建议重点研究以下一些问题。
1、交通流基础理论研究;
2、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3、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4、适应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5、交通综合治理理论、方法与措施研究;
6、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
1、路网两大体系的各自功能与相互联系如何理解,试细分
析。
答:路网体系一般分为公路网和城市道路网两大体系,并且这两大体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公路网主要服务于区域城际及乡村的交通联系,城市道路网主要服务于城市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交通联系。
2、道路交通的要素是什么?试述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是人(包括驾驶人、行人、乘客及居民)、车(包括客车、货车、非机动车)、路(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环境(包括路外的景观、管理设施和气象条件。
)人的因素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关键因素;驾驶人是系统的理解者和指令的出发者及操作者,是系统的核心,其他因素必须通过人才能起作用。
这四个要素协调运作才能实现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3、道路网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道路网特征因素?
答:道路规划、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点、一条线,而应从整个路网系统着眼。
路网布局的好坏对整个运输系统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路网布局可以大大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增加路网的可达性,节约大量的投资,节省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对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城市,不存在同一的路网布局模式。
路网布局必须考虑所在区域的自燃、社会、经济情况来选取。
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杈形。
4、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意义是什么?是如何确定的?与一般的统计交通量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意义是工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大多数小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
低,投资效益不高。
根据美国的研究,认为第30为最高小时交通量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顺序排列排在第30为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的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对于双车道公路,由于车道数已定,设计小时交通量主要用于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
5、交通密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
答: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条路道路的车辆的数量,用来评定这条道路的利用率,来决定是否该扩建或重新修路。
另外也能体现某个地区的发达程度。
6、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展改建。
经调预测得该公路在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两小气车/日,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两小汽车/h,试问该公路该修几车道?
答:DDHV=AADT*K/100*Kd/100=5000**=3750pcu/h n=DDHV/C单=3750/1500=
该公路应该修双向六车道。
7、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80km/h,阻塞密度=105辆/km,速度—密度用直线关系式,求:(1)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
答:(1)因为速度一密度符合直线关系式
所以,Qmsx=*Kj**Vf=*80*105=2100pcu/h
所以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为2100pcu/h
(2)有Q=KjV(1-V/Vf)得,V²-80V+1600=0,Vm=40km/h
此时对应的车速是40km/h
第三章交通调查与分析
1.交通调查的目的、内容是什么?
答:目的: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道路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强,同事对交通服务水平的额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交通工作者能够在准确交通现状及其变化规律的条件下为未来的交通需求提供相应的道路工程设施及交通管理控制手段。
内容:(1)交调流要素调查(2)交调出行调查(3)交通事故调查(4)交调环境调查
2.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方法有几种?你认为何种较为满意?
答:在实测交通量时,一般分车型计测车辆数,这是由于在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其对占有的空间资源的消耗的的不同,而在交通运营中常常需要将其换算成某种单一车型的数量,通称之为交通量换算。
不同类型车辆的换算,小客车:1、0 中型车:1、5 大型车:2、0 拖挂车:3、0.
3.人工测定地点速度时应注意是什么?
答:人工测定地点车速时,只有选定的路段不长,且车辆可以匀速通过该路段时,所测得的平均速度才可以作为该路段内任一断面处的地点车速;为使测量记录方便、迅速,事先应制好记录表格;为提高测量精度,所选路段不能过短,一般以车辆通过时间2~3秒为宜,最短也在秒以上。
4.用出入量法调查交通密度时,如何测定初期密度值?
答:测试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段内通过终点的车辆数A 即为原始车辆数,除以空间即得初始密度值。
有超车和被超情况下,应在车辆数A的基础上加上超车数并减去被超车数。
5.行车速度调查地点与调查方法如何选择?
地点车速调查:(1)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2)作为交叉口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3)交通事故分析,评价交通改善措施成效;(4)确定限制车速、设置交通标志、局部地点交通改善设计。
6.简述交叉路口延误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答:交叉口延误是指车辆透明火锅交叉口范围的时间延误,其调查方法随所需资料不同而不同。
(1)行车时间调查:通过行车时间的调查即可求得延误由于交叉口处的调查涉及范围一般较小,所以调查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行车时间时,也可在通视条件良好处,由1人用秒表直接测定车辆通过的行驶时间。
使用此方法应注意抽样的随机性并应保证抽样数量。
(2)停车延误调查:由调查人员用秒表和计数器测定车辆通过交叉口时的额停车数量及累计停车时间。
定时段测定,选择测时段,由调查人员记录每时段内通过和停车的车辆数,然后计算求得延误。
使用此法只要选择合适,可使实测精度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