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交通工程复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主要研究的是交通流的()。
A. 运动规律B. 形成过程C. 管理方法D. 经济价值答案:A2. 交通信号灯的三个颜色分别代表的含义是()。
A. 停止、准备、通行B. 通行、停止、准备C. 停止、通行、准备D. 准备、通行、停止答案:C3. 交通流理论中,交通流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A. 流量B. 速度C. 密度D. 车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交通工程中的交通调查包括()。
A. 交通流量调查B. 交通事故调查C. 交通速度调查D. 交通噪声调查答案:ABCD2.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确保交通安全B. 提高交通效率C. 减少环境污染D. 降低能源消耗答案:ABCD三、判断题1. 交通流理论中的“瓶颈效应”指的是在交通流中,由于某些路段的通行能力低于其他路段,导致整个交通流的通行能力受限。
()答案:正确2. 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合理配置交通资源,实现交通流的最大化。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交通流的运动规律、交通设施的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以及交通规划等方面。
2. 描述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基本原理。
答案: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信号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顺序,对不同方向的交通流进行控制,以确保交通流的有序、安全和高效。
五、计算题1. 已知某路段的交通流量为1200辆/小时,交通速度为60公里/小时,试计算该路段的交通密度。
答案:交通密度 = 流量 / 速度 = 1200辆/小时 / 60公里/小时 =20辆/公里。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城市交通拥堵严重,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道路容量不足、交通信号控制不合理、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等。
解决措施可以包括:扩建道路、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加强交通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等。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第一章1、交通工程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运输工程学包括哪五类: 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第二章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具体表现:视力;视野;色感2、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及反应时间: 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
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
反应时间:2.5s3、车辆的交通特性: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快速公交车辆特性4、路网布局的形式及特点: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行等。
5、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主要有:(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征(4)时间特征6、高峰小时系数的定义: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用量之比。
7、设计小时交通量(1)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2)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主要用语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交通工程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学科?A. 道路设计和建设B. 物流管理C. 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D. 车辆工程与技术正确答案:C2.交通工程师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A. 道路交通安全B. 环保交通方式C. 交通设备维护D. 救援服务正确答案:A3.下面哪个是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拥堵C. 保障交通安全D. 满足公众需求正确答案:D4.交通需求是指什么?A. 人们对交通的消费需求B. 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C. 人们对交通设备的需求D. 人们对交通政策的需求正确答案:B5.交通工程中的交通量指什么?A.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B. 道路上的行人流量C. 车辆运行速度D. 交通信号灯的个数正确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交通工程中,最常用的交通流量单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车辆/小时2.交通工程中的“V/C比”是指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与道路容量的比值3.道路交通中最基本的交通流模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自由流4.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大于道路容量5.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人的行为因素第三部分: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交通工程。
答:交通工程是研究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道路设计和建设、交通设备运行维护等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了交通流量、交通设施、交通安全等方面,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满足公众对交通服务的需求。
2.请简要解释交通需求是什么。
答:交通需求指的是人们对交通服务的需求,即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
交通需求主要包括对交通流量和流量结构的需求,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来得到。
3.请简要解释交通量和交通流量的区别。
答: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通常以车辆/小时作为单位。
而交通流量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流动的情况,包括车辆的密度、速度、流量等参数。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下列方法中可用于交通分布预测的方法是()。
A.回归分析法B.重力模型法C.变量分析法D.数字模拟法【答案】B2、确定城市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等级的唯一要素是()。
A.交叉口车道数B.xx车道数C.交叉口的渠化措施D.每辆车的平均停车延误值【答案】D3、设车流的“速度-密度”关系为,则该车流的最大流量为()。
A.1210辆/hB.968辆/hC.1320辆/hD.1000辆/h【答案】A4、道路设计时,常选用下列哪个小时交通量作为确定道路建设规模的控制流量()。
A.第8位最高小时交通量B.年最大小时交通量C.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D.高峰小时交通量【答案】C5、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节点的点权是()A.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小者B.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积C.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大者D.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答案】D6、某年某道路路段发生了35起交通事故,其长度为20公里,平均交通量为5000辆/日,则该路段事故率为A.97.22(次/HMVK)B.95.89(次/HMVK)C.9.589(次/HMVK)D.100(次/HMVK)【答案】B7、下列特征不属于交通标志基本要素的是()。
A.安装高度B.颜色C.图形平面形状D.文字符号【答案】A8、下列哪一个参数不是单点信号的参数()A.时差B.周期时长C.绿信比D.相位【答案】A9、在选用速度-密度数学模型时,符合使用“格林伯对数模型”的交通条件()。
A.交通密度为0B.交通密度很小C.交通密度适中D.交通密度很大【答案】D10、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节点的点权是()A.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小者B.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积C.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大者D.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答案】D11、关于交通量在路段上的方向分布系数取值范围,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资料

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北京工业大学任福田关于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
它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的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运营管理;研究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2、交通系统构成的要素:人/物 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环境、规则、信息3、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涉及5E 工程、执法、教育、环境、能源)交叉性和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4、影响驾驶人的交通特性:心理、视觉(静视力、动视力、夜视力)、反应5、明、暗适应:由明亮处进入暗处,眼睛习惯后视力恢复成为暗适应,反之称为明适应6、炫目:视野内有强光照射,使人的眼睛有不舒服的感觉形成视觉障碍7、疲劳和饮酒对于驾驶员特征的影响:反应时间显著增长 操作能力下降 判断失误增多8、物流对车辆的使用要求:①、车辆的运输效率高 ②、车辆承载方便舒适 ③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好 ④车辆运营成本低 ⑤车辆对环境的污染小9、车辆的行驶条件:①、驱动力必须大于各项阻∑F②驱动力不能大于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F<φz F 式中的φ为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路面处于干燥状态为0.5~0.7,路面处于潮湿状态0.3~0.4,泥泞冻结状态为0.1~0.2 ,GK 为驱动轮负荷,小客车为汽车总量的0.5~0.65,货车为汽车总量的0.65~0.8.10、与公路相比较,城市道路具有如下特点:①功能多样;②组成复杂;③行人交通量大;④车辆多、类型杂、车速差异大;⑤交叉口多;⑥沿路两侧建筑密集;⑦道路交通量分布不均衡;⑧政策性强。
11、进入交叉口的车辆,由于行驶的方向不同,相错位交叉口;相互交错的方式有以下3种: (1)分流点——来自同一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行驶时的分叉点(2)交汇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向同一方向行驶时的汇合点 (3)冲突点——两股车流轨迹线呈交叉形的交汇点 。
交通工程总论课后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作业参考答案P86 习题1 解: P=0.25k n Kk n k P P C P --=)1( 121121)25.01(25.0--=C P 375.0)25.01(25.021211=-⨯=-PP86 习题2解: 20=n P=0.25k n Kk n k P P C P --=)1(00317.0)25.01(25.002000200=-=-C PP86习题4解: tk k e k t P λλ-=!)( ==-355!5)3(e P 0.1008P87 习题5解:泊松分布: m=λt=450/3600×40=5辆,P 0=由递推公式!)(K e m K P mk -⨯=)(1)1(K P K mK P +=+K P (K ) ∑P (K+1) 0 0.00674 0.00674 1 0.03369 0.04043 2 0.08422 0.12465 3 0.14037 0.26502 4 0.17548 0.4405 5 0.17548 0.61598 6 0.14622 0.7622 7 0.10444 0.86664 8 0.06528 0.93192 90.036270.9681910 0.01813 0.98632因此,每小时在设计上具有95%置信度的每个周期的来车数为不大于9辆(或小于等于8辆)。
P128 习题1解: (a )1、车道宽度修止系数f w该道路宽度为3.25m ,f w =0.94 2、侧向净空修止系数f cw一侧路肩宽度为1.25m ,另一侧路肩宽为0.75m ,参照日本标准P97表5-17,按两侧净空不足进行修正(路肩宽度不足,取修正系数的平均值),f cw =(0.92+0.81)/2=0.865 3、纵坡度修止系数f HVf HV =14、视距不足修止系数S 1视距不足占20%,查P100表5-23得,S 1=0.88 5、沿途条件修止系数S 2沿途有少量的建筑物,查P100表5-25得,S 2=0.91 按P95表5-13 N 理论=2×900=1800辆/小时21S S f f f N N H V cw w ⨯⨯⨯⨯⨯=理论实际小时辆实际/114791.088.01865.092.01800=⨯⨯⨯⨯⨯=N道路服务等级为三级,查P93表5-6,V/C=0.48小时辆设计/55148.01147=⨯=N(b )换算交通量为:N 换算=743×2+4×4+12×1.0+16×2+120×0.2+3×4=1582辆/小时 因此,实际交通量超过了设计交通量。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下列形状中,用作警告标志图形的是()。
A.圆形B.四边形C.八角形D.顶角朝上的三角形【答案】D2、某路段长度为55m,测得该路段的行程时间为29.5秒,停车延误时间为18.1秒,则该路段的行程车速V1和行驶车速V2分别为()A.V1=6.71公里/小时,V2=13.71公里/小时B.V1=14.37公里/小时,V2=6.71公里/小时C.V1=17.37公里/小时,V2=6.71公里/小时D.V1=6.71公里/小时,V2=17.37公里/小时【答案】D3、下列不属于交通标志的要素的是()A.数字B.形状C.符号D.色彩【答案】A4、关于交通量观测站,正确的说法是A.控制测站亦称间隙观测站B.控制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C.辅助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D.辅助测站亦称补充测站【答案】B5、在M/M/1系统中,设ρ为利用系数,没有顾客的概率P0为()A.P0=ρB.P0=1-ρC.P0=1+ρD.P0=1/ρ【答案】B6、以下关于流量Q、速度V、密度K之间关系式,正确的是A.K=Q/VB.K=Q+VC.K=QVD.K=V/Q【答案】A7、下列形状中,用作警告标志图形的是()。
A.圆形B.四边形C.八角形D.顶角朝上的三角形【答案】D8、关于某一路段的行驶车速和行程车速,正确的是A.行驶车速不小于行程车速B.行程车速大于行驶车速C.行驶车速小于行程车速D.行驶车速和行程车速是一回事【答案】A9、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通常取为()A.4~6秒B.4~5秒C.2~3秒D.5~6秒【答案】C10、以下关于流量Q、速度V、密度K之间关系式,正确的是A.K=Q/VB.K=Q+VC.K=QVD.K=V/Q【答案】A11、下列方法中可用于交通分布预测的方法是()。
A.回归分析法B.重力模型法C.变量分析法D.数字模拟法【答案】B12、某交叉口设三相位信号,已知三个相位的绿灯时间分别为20秒、25秒和20秒,黄灯时间都是3秒,则信号周期时长为()A.48秒B.74秒C.68秒D.65秒【答案】B13、关于第85%位车速和第15%位车速,正确的是()A.第85%位车速是指在行驶的全部车辆中有85%达到的车速B.第15%位车速是指在行驶的全部车辆中有15%未达到的车速C.第85%位车速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小限制车速D.第15%位车速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14、关于汽车废气的影响因素,正确的是A.废气排放与燃料有关B.废气排放与汽车行驶状态无关C.废气排放与车速无关D.废气排放与气温无关【答案】D15、绿波宽度是指()A.干道交通流所能利用的通车时间B.次要道路交通流所能利用的车速C.次要道路交通流所能利用的通车时间D.干道交通流所能利用的车速【答案】A16、某交叉口设三相位信号,已知三个相位的绿灯时间分别为20秒、25秒和20秒,黄灯时间都是3秒,则信号周期时长为()A.48秒C.68秒D.65秒【答案】B17、在公路养护中推行的“公路标准化、美化”作业工程,用汉语拼音缩写为()。
交通工程总论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共计20题

Qw 2
5
Nm t AQw1 667
15 167veh 60
最大停车数为 167 辆。 (2)停过的车辆总数:
ts t AQw1 167 0878h 52.7 min Qw2 Qw2 857 667
tB ts t A 52.7 15 67.7
一条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Csl Cs (1
l
2
) 547 (1
0.3 ) 465 2
一条直左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Cslr Ce Csl 465
该交叉口的总通行能力为 C总 =2 (602+465)=2134pcu/h 。
第7章
7.1 解
停车设施规划
7.2
494 =28 692 198 39 =11 692
高峰期周期为 45s,南北向绿灯时间 28s,东西向绿灯时间 11s。
11
第9章
9.1 解:
8 106 A 5.48(次/MEV) 365 4000
道路交通安全
9.2
解:
A 26 106 24.7(次/HMVK) 12000 365 24
2 一条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
Csl Cs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
2
) 588 0.95 559
3 一条直左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
Cslr Ce Csl 559 Cl Ce l 559 0.1 56
Cl' 3n 3 60 180 Cl
交通工程总论
(习题解析) 目录
第2章 第4章 第5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交通特性分析 .......................................................................................... 2 交通流理论 .............................................................................................. 3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 7 停车设施规划 .......................................................................................... 9 交通控制与管理 .................................................................................... 10 道路交通安全 ........................................................................................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交通工程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运输工程学包括哪五类: 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第二章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具体表现:视力;视野;色感2、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及反应时间: 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
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
反应时间:2.5s3、车辆的交通特性: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快速公交车辆特性4、路网布局的形式及特点: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行等。
5、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主要有:(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征(4)时间特征6、高峰小时系数的定义: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用量之比。
7、设计小时交通量(1)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2)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主要用语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
8、行车速度:地点车速 ;行驶车速;运行车速 ;行程车速;临界车速;设计车速9、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中位车速;85%位车速;15%位车速与速率波动幅度10、时间平均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点车速,这些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
区间平均车速: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11、交通流三参数:交通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 。
Q=KV12、交通密度:指某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数目,k=N/L(辆/km)13、平均车头时距h t及平均车头间距h d分别为流量及密度的倒数第三章1、交通调查的目的和内容目的:在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规划、道路规划设计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中都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参变量,为此必须适时进行交通调查。
内容:a、交通流要素调查 b、交通出行调查 c、交通事故调查 d、交通环境调查2、交通量调查的基本要求:a、调查中必须对对应于某些条件下进行的予以注明。
b、交通检查与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应视实测目的予以选择,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c、要求调查人员要有较好的素质,广泛的协作和良好的组织。
d、调查开始就要进行总体设计,使调查成果既能满足要求,但又无不必要的多余数据。
3、交通量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时间:(1)常年观测(2)抽样观测(3)当以每天部分时间的实测交通量换算全天交通量(4)进行高峰小时交通量调查时应选择包括高峰小时在内的连续3个小时。
地点:(1)不受平面交叉口交通影响的路段。
(2)交叉口各入口停车线处。
(3)交通设施的出入口处(4)特定地点,如分界线与道路交叉口等处。
方法:(1)人工观测法。
(2)试验车移动调查法。
(3)车辆感应器测定法。
(4)仪器自动计测法(5)摄影法。
各个调查方法的优缺点4、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由于在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其对占有的空间资源的消耗的不同,因此在交通运营中进行交通量换算5、地点速度调查方法:人工测定法;使用测速仪器测定速度;车辆感应器测速6、区间速度调查方法:试验车观测法;车辆牌号对照法;驶入驶出测量法7、行车时间的概念:指汽车沿一定路线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从一处到达另一处行车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和延误)。
行车时间=行走+停车+延误8、延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人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
9、延误产生的原因:(1)基本延误主要在车辆过交叉口时,由信号、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及平交道口等原因造成(2)运行延误是因受其他车辆或行人干扰而产生的。
10、交叉口延误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内容:延误调查实际上是对不同条件下的行车时间调查方法:(1)行车时间调查:与区间行车时间调查方法相信,通过行车时间的调查即可求得延误(2)停车延误调查:a、由调查人员用秒表和计数器测定车辆通过交叉口时的停车数量及累积停车时间。
b、定时段测定。
第四章1、交通流统计分布的类型是什么?包括哪些数学模型?适用条件是什么?分布类型:(1)离散型分布(2)连续性分布分布类型数学模型适用条件离散型分布:a、泊松分布车流密度不大,其他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的b、二项分布车辆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连续性分布:a、负指数分布有充分超车机会的单列车流和密度不大的多列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b、移位负指数分布不能超车的单列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和车流量低的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2、排队论的基本原理:各种类型的行人或车辆按怎样的规律到达,到达后按照怎样的次序接受怎样的服务。
“排队”单指等待服务的,不包括正在服务的,而“排队系统”既包括了等待服务的,又包括了正在被服务的车辆。
3、“排队系统”3个组成部分:(1)输入过程(2)排队规则(3)服务方式4、排队系统最重要的数量指标:(1)等待时间(2)忙期(3)队长5、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的方法,探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队列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并且借数学模式表达并加以分析阐明的一种理论6、M/M/1系统:由于排队等待接受服务的通道只有单独一条,也叫“单通道服务”系统。
第五章1、道路通行能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概念: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能够疏导或处理交通流的能力。
影响因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其他条件(必要时需展开回答)2、道路通行能力的类别(1)较长路段畅通无阻的连续行驶车流的通行能力(2)在有横向干扰条件下,时通时断、不连续车流的通行能力(3)在合流、分流或交叉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4)交织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
3、服务水平的概念: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4、道路服务水平分级: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主要以密度作为主要指标,其相应的服务水平和运行状态为:一级为自由流,二级为稳定流上线,三级为稳定流下限,四级为饱和流5、按交通流运行特征性的变化,可将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分为基本路段、交织区和匝道及通道连接单个部分。
基本路段系指道路不受匝道立交及其附近合流、分流、交织、交叉影响的路段,它是道路的主干和重要组成部分。
4、基本路段的定义:指道路不受匝道立交及其附近合流、分流、交织、交叉影响的路段,它是道路的主干和重要组成部分。
6、理想通行能力的定义及理想条件定义:是指道路与交通处于理想情况下,每一条车道(或每一条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N最大=1000v/l0(辆/h) l0车头最小间距理想条件: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65m(我国公路则为3.75m),路旁的侧向余宽不小于1.75m。
纵坡平缓,并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平面线型和路面状况。
7、实际通行能力的定义及修正系数定义:指已知道路设施在实际的道路交通与控制条件下,该路的某车道或断面上的特定时间段内(常为15min)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C实=C*宽度修正*重车修正*纵坡修正修正系数包括:a、道路条件的修正系数:(1)车道宽度修正系数(2)侧向净空受限的修正系数(3)纵坡度修正系数(4)视距不足修正系数(5)沿途条件修整系数。
b、交通条件修正系数8、规划设计通行能力的定义:指道路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按不同服务水平条件下所具有的通行能力,也就是要求道路所承担的服务交通量。
C设计=C*服务交通量/通行能力9、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1)同:都是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数,表示方法相同(2)异交通量是指道路上实际运行着的交通体的观测值,其参数具有动态性和随机性;通行能力则是根据道路的几何特点、交通状况及规定运行特性所确定的最大流量,其数值具有相对稳定性及规律性(3)内在联系:道路通行能力C反映了交通的容量,交通量Q反映了道路的负荷量,V/C表征了道路符合程度和利用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当Q<C 时,车流为自由流状态,车速V高,行驶自由度大,随着Q增加,车流的运行状态恶化,当Q接近C时,车流为强制流状态,将出现车流拥挤、阻塞现象10、交织的概念:是指行驶方向大致相同而不完全一致的两股或多股车流,沿着一定长度的路段,不借助于交通控制与指挥设备,自主进行合流而后又实现分流的运行方式定义为交织。
11、交织运行效率的两个主要参数:交织长度与交织断面车道数12、交织区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密度、流速和服务流率,行车密度V/C比。
13、平面交叉口的分类:一类为不加任何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二类为中央设圆形岛的环行交叉口,三类为设置色灯信号交叉口。
14、不设信号灯交叉口分类:一是暂时停车方式,一是环行方式。
而暂时停车方式的交叉口又可分为两面停车和四面停车两种。
15、环行交叉的优缺点和分类优点:车辆可以连续行驶,安全,无需管理设施,平均延误时间短,很少制动、停车,节约用油,随之噪声低、污染少。
缺点:占地大,绕行距离长,当非机动车和行人过多及有直向行驶的电车时不宜采用。
分类:(1)常规环行交叉口 (2)小型环行交叉口 (3)微型环行交叉口交通工程作业参考答案P86 习题1解:P=0.25k n K k n k P P C P --=)1(121121)25.01(25.0--=C P375.0)25.01(25.021211=-⨯=-PP86 习题2解: 20=n P=0.25k n K k n k P P C P --=)1(00317.0)25.01(25.002000200=-=-C PP86习题4解: t kk e k t P λλ-=!)( ==-355!5)3(e P 0.1008P87 习题5解:泊松分布: m=λt=450/3600×40=5辆,P 0=由递推公式!)(K e m K P m k -⨯= )(1)1(K P K m K P +=+于8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