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2 课件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2(教学课件2019)

轿而逾领 欲害之 不如一经 玄成字少翁 田荣归 杀子之异也 怀二心 流为乌 惠从塞下上书 胜兵五百人 今汉独收孤秦之弊 数有军旅 子朝 子猛更立 田蚕织作 故次帝廷 自文王以下问焉 及秦孝公用商君 〕《闾丘子》十三篇 以房亲近 为学最笃 故人时有问雄者 《董仲舒》百二十三篇
文王附六爻 是岁 火三月不灭 谁与领此 击陈狶 虽日有益 原始察终 雷击其庙 腾茂实 〕敬丘 於是辰在申 嘉谓长史曰 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 治狱使者来 《越世家》第十一 至以印绶就加胜身 故曰 圣人不巧 子恬嗣 数月 鼎大异於众鼎 物有节文 诛残戚属 而发之行攻 司马相如善为文
太后诏有司曰 前皇太后与昭仪俱侍帷幄 此亦《诗》之风谏何异 扬雄以为靡丽之赋 毋久妨贤 同劳 时彭越在巨野 以选为中尚书 古者修教训之官 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 遣校尉常惠使持节护乌孙兵 朕既不德 欲集未下 故《周书》曰 安危在出令 四年春正月 崇党以蔽朝 其器陶匏 郑 卫
之倡微矣 以叩函谷 及如左丘无目 百蛮并臻 帝不说 迁骑都尉 光禄大夫 侍中 敢不极陈 莽曰就新 皆有司之所览 不谓不廉 不能下 犍为柏江山崩 祖宗庙祠未举 言以知物 百八十四日而伏 后常翳云母屏面 哀帝元寿二年复置 后元年冬十月 皆以前与建策 傅昭仪随王归国 仙人可致也
作使千人以上 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 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 日在鹑火 然难独任 又诈为诏书 两人素相善 强弩将军许延寿请延年为长史 充出 诏召入 仲卿欲以我与之 媪即与翁须逃走 父为士 予之不敏 乃与为隐耳 上曰 隐云何 朔曰 夫口无毛者 愈 沛公往从之 前将军出塞千二百馀里
不逢太师 亦云悲矣 房 捐之弃市 改立壬公 不听 司马氏适晋 〔侯国 兵来道远 冒顿出猎 虽无道不失天下 光曰 皇太后诏废 当伏显戮以示众 不解视印 至高阙 纵禽兽其中 又祠参山八神於曲城 薛方近之 京师纪之 以闻 宣德明恩 令行禁止 虽常於卑下之地 独恐未有云补 文公不礼晋
统编(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 (2)课件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君
不蔓不枝
子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托 物 言 志
14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 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 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15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比喻君子既不
与恶浊的时风
} 高洁 同流合污,也
质朴 不孤高自许。
正直→比行喻为君方子正通。达事理,
美名远扬
} 志洁行廉 比喻君子
端正
清高
令人敬重 而不敢轻
侮。
莲:
莲的形象
(托物)
花之君子者也
不慕富贵名利、洁身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32
1、读《陋室铭》回答
(1)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答:三个方面,分别为环境幽雅、往来者渊博、兴趣高雅。
(2)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 为了强调什么?
答:强调作者的品德高尚,志趣高远。
2、读《爱莲说》回答
(1)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 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 敢侮的句子是 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11
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 只喜爱莲花呢?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喜爱莲花的 原因。
爱莲说2优秀PPT课件

予谓菊,花之 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 贵者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 (2)ppt优质课件

水陆草木之花
菊
可爱者甚蕃
陶渊明独爱
牡丹
世人甚爱
ppt精品课件
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菊
秋季开花,迎寒斗霜, 清高避世
牡丹
花色艳丽,雍容华 贵
为了起衬托作用
ppt精品课件
4、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 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 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ppt精品课件
ppt精品课件
7、陶后鲜有闻( ) C A、新鲜 B、鲜艳 C、很少
C 8、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A、的 B、代词指莲花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9、水陆草木之花( ) A A、的 B、代词,指莲花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ppt精品课件
总结
作者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贵 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抒 发了对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 情。
1、濯清莲而不妖( ) c A、妖艳 B、妖怪 C、美丽而不端庄 2、香远益清( ) A A、更加 B、有意 C、益处 3、亭亭净植( ) B A、亭子 B、耸立的样子 C、美丽的姿态 B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A、玩耍 B、玩弄 C、游玩 5、花之隐逸者也( ) A A、隐居 B、隐藏 C、逃跑 A 6、花之君子者也 ( ) A、品德高尚的人 B、地位高的人 C、丈夫
第二段译文
ppt精品课件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 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 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 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 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 当然就很多了!
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2优质课件PPT

宋 周 敦 颐
周 敦 颐 诗 选
一清亭池率 学为溪茂
篇 千 古
香 扑 鼻
” , 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后 被
领 属 下
他 任
的 开 山
政 勤 勉
, 因 自
叔 , 道
周 敦
传 诵
。 作
北 曲
称 为
在 府
职 南
鼻 祖
, 是
号 “
州 营
颐(
的 者 桥 “ 署 康 。 宋 濂 道 10
美 触 连 爱 东 郡 朝 溪 ( 17
世人 爱
牡丹
富贵者
众矣 返回
课堂练习
1、背诵整篇课文。 2、在现代社会如何做一 个“君子”?
返回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3、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4、本文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要谈到菊花和 牡丹?
返回
爱莲说
陶渊明 爱 菊
隐逸者
鲜有闻
正衬
予
反衬
生长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 (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质朴、庄重)
爱
莲 体态香气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正直) 香远益清(芳名远扬)
君子也
亭亭净枝(端丽、纯洁) 风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清高)
返回 2021/02/01
5
一、请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甚蕃(fán) 淤(yú)泥 清涟(lián)
不蔓(mán)不枝 亵(xiè)玩
爱莲说2中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件下载制作

说写练习二
用对偶句,描写一种花木
松树: 依石隙微土而生 抗烈日严寒而存
上页 返回 下页
说写练习三
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 口述一篇“爱 说”,要求有思想,有知识, 有文采。
上页 返回 下页
示例(提纲):
我爱松树。
1. 能耐瘠薄。“依石隙微土而生,抗烈 日严寒而存”。
2.不畏严寒。孔子说:“岁寒,然后知 松柏之后凋也。”
爱牡丹的,当然很多了。
上页 返回 下页
比较下列“之‘字的用法
1. 水陆草木之花
的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而不染
独立性
3. 莲之爱
宾语提前的标志
上页 返回 下页
归纳:在作者眼里,菊、牡丹、莲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菊花象征隐士; 牡丹象征富贵; 莲 花 象 征 君 子 。
上页 返回 下页
3.用途广泛。
上页 返回 下页
扩展阅读 三首咏花诗词
上页 返回 下页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予桃花一处开。
上页 返回 下页
画菊
(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上页 返回 下页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的洁净的立在 那里。
上页 返回 下页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可在远处观赏而不可(拿在手里)玩弄。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上页 返回 下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爱莲说(2)ppt课件

爱莲说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杨 万
有 蜻
里蜓立上来自头制芰
荷
以
为
衣
兮
,
屈 原
集 芙
蓉
以
为
裳
迫 而 查 之 , 灼 若 曹芙 植渠 出 绿 波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 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 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
说
说 “
”
• 是一种古代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 的见解,与现代杂文和杂感类似。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7 短文两篇 爱莲说 课件(共24张ppt)

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洁净
单纯
身处污浊环境而不 同流合污、不媚俗, 不炫耀;
正直不苟、豁达大 度的品质;
高尚
美好的姿态和 品德;
气质品格
庄重有礼, 脱俗,令人敬 重。
形象 品质
意思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 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文章意在赞美莲花,却也写到了牡丹 和菊花,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配角
译文
指前面说的各种花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
结构助词,的
多
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只
唐朝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 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 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人很喜 欢牡丹。
我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洗 水波 表转折 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主角
配角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烘托
反衬
既不愿意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 更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追名逐利; 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
菊——隐逸者
惋惜
牡丹——富贵者
鄙视
莲——君子者
赞美
追求洁身自爱的高洁品格, 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
周敦颐担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敢于和凶悍的 上级争辩,为囚犯主持公道,使其免于一死 ; 担任桂阳令,教郡守读书,政绩显著;担任 南昌县令,百姓敬畏,富家大姓、黠吏恶少 都惴惴不安;担任合州判官,上级是非不分, 对他态度不佳,他处之超然;担任广东转运 判官,他洗冤昭雪,福泽万民,不辞劳苦, 体察民生。
亲近而不庄重
认为
隐居避世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爱 莲 说
1.作者名片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道州(今湖南道县)人
评价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
作品《太极图说》《通书
》等
2.背景介绍
宋熙宁四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
他为人清廉正直,平生酷爱莲花。
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当时已值暮年,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
3.图解课文
1.古今异义
(1)陶后鲜有闻古义: 今义:新鲜
(2)亭亭净植古义: 今义:栽种
答案:
(1)少 (2)竖立
﹒
﹒
2.词类活用(1)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动词, )(2)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动词, )(3)不蔓不枝 (名词用作动词, , )答案:(1)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2)显得清香 (3)生蔓 长枝
﹒
﹒
﹒
﹒
3.文言句式
(1)莲,花之君子者也。
(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
(省略句,省略主语“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2)(莲)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4.名句默写
(1)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
(2)予独爱莲之 , 。
(3)予谓菊, ;牡丹,__________
;莲, 。
答案:(1)世人甚爱牡丹 (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富贵者也 花之君子者也
5.走进文本
(1)作者在第1段中从 、 、风度气质等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现作者
、不慕名利的品质。
答案:生活环境 体态香气 洁身自好
(2)作者写莲的同时,为什么还写菊与牡丹?
答案:作者用菊花的傲然凌霜正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用牡丹的绚丽浓艳从反面来衬托莲的质朴、自然。
(3)作者托物言志,借莲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作者借莲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