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交通工程复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主要研究的是交通流的()。
A. 运动规律B. 形成过程C. 管理方法D. 经济价值答案:A2. 交通信号灯的三个颜色分别代表的含义是()。
A. 停止、准备、通行B. 通行、停止、准备C. 停止、通行、准备D. 准备、通行、停止答案:C3. 交通流理论中,交通流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A. 流量B. 速度C. 密度D. 车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交通工程中的交通调查包括()。
A. 交通流量调查B. 交通事故调查C. 交通速度调查D. 交通噪声调查答案:ABCD2.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确保交通安全B. 提高交通效率C. 减少环境污染D. 降低能源消耗答案:ABCD三、判断题1. 交通流理论中的“瓶颈效应”指的是在交通流中,由于某些路段的通行能力低于其他路段,导致整个交通流的通行能力受限。
()答案:正确2. 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合理配置交通资源,实现交通流的最大化。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交通流的运动规律、交通设施的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以及交通规划等方面。
2. 描述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基本原理。
答案: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信号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顺序,对不同方向的交通流进行控制,以确保交通流的有序、安全和高效。
五、计算题1. 已知某路段的交通流量为1200辆/小时,交通速度为60公里/小时,试计算该路段的交通密度。
答案:交通密度 = 流量 / 速度 = 1200辆/小时 / 60公里/小时 =20辆/公里。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城市交通拥堵严重,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道路容量不足、交通信号控制不合理、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等。
解决措施可以包括:扩建道路、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加强交通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等。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第一章1、交通工程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运输工程学包括哪五类: 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第二章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具体表现:视力;视野;色感2、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及反应时间: 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
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
反应时间:2.5s3、车辆的交通特性: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快速公交车辆特性4、路网布局的形式及特点: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行等。
5、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主要有:(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征(4)时间特征6、高峰小时系数的定义: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用量之比。
7、设计小时交通量(1)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2)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主要用语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交通工程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学科?A. 道路设计和建设B. 物流管理C. 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D. 车辆工程与技术正确答案:C2.交通工程师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A. 道路交通安全B. 环保交通方式C. 交通设备维护D. 救援服务正确答案:A3.下面哪个是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拥堵C. 保障交通安全D. 满足公众需求正确答案:D4.交通需求是指什么?A. 人们对交通的消费需求B. 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C. 人们对交通设备的需求D. 人们对交通政策的需求正确答案:B5.交通工程中的交通量指什么?A.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B. 道路上的行人流量C. 车辆运行速度D. 交通信号灯的个数正确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交通工程中,最常用的交通流量单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车辆/小时2.交通工程中的“V/C比”是指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与道路容量的比值3.道路交通中最基本的交通流模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自由流4.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大于道路容量5.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人的行为因素第三部分: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交通工程。
答:交通工程是研究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道路设计和建设、交通设备运行维护等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了交通流量、交通设施、交通安全等方面,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满足公众对交通服务的需求。
2.请简要解释交通需求是什么。
答:交通需求指的是人们对交通服务的需求,即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
交通需求主要包括对交通流量和流量结构的需求,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来得到。
3.请简要解释交通量和交通流量的区别。
答: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通常以车辆/小时作为单位。
而交通流量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流动的情况,包括车辆的密度、速度、流量等参数。
交通工程总论1章2章3章答案

第一章绪论1、交通工程学定义的多样性与功能作用如何?你是怎么认识的?答: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2、交通工程的发展与学科的建立及其发展的关系如何?试简析之。
答:交通工程学创立的初期,主要是交通管理,诸如给驾驶人发执照,设立交通标志,安装手动信号机,进行路面划线等,以减少交叉路口的阻塞。
交通工程学的中期,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汽车数量激增,美、英、前联邦德国、法、日等国的每公里公路平均汽车密度逐渐趋于饱和。
3、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今后如何发展?答:社会科学方面: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效学、行为科学;自然科学方面:高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物理学、动力学、预测学、汽车学、电子学、运输学、控制理论、系统工程;工程设计方面;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城市规划、轨道工程、运输工程、环境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通信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4、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如何?你是怎么认识的,有何建议?答:交通工程学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与能源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应用。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5、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交通工程发展的特点,外因内因如何?答:现代交通发展的特点:高效益、高效率;(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化、远程化;(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3)城市内外部交通的延续和相互渗透;(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在城市外围的出入口附近建设“货物流通中心”,将主要货运交通设施集中布置;以车站为节点,将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机动交通与非机动交通相衔接,方便客运转乘;6、对如何认识及实现我国交通工程学科近期主要任务,你有哪些想法和建议?答:现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有许多问题进一步研究,必须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基本理论的同时,从我国的交通工程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工程理论和方法,建议重点研究以下一些问题。
交通工程考试题库及答案

交通工程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交通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确保交通安全B. 提高交通效率C. 减少交通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D2. 交通流理论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描述交通流的基本参数?A. 流量B. 密度C. 速度D. 车辆类型答案:D3.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目标是什么?A. 减少车辆延误B. 增加车辆通行量C. 减少交通事故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 交通工程中的“绿波带”是指在一定路段内,通过信号控制使车辆能够连续通过多个交叉口。
(对)2. 交通工程中不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
(错)3. 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提高城市的交通服务水平。
(对)三、简答题1. 简述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
答案:交通流三参数包括流量(Q)、密度(K)和速度(V)。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流量-密度关系(Q=KV)来描述。
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下,流量与密度成正比,与速度成反比。
当密度增加时,流量会减少,速度也会降低。
2. 描述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则。
答案: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确保交通安全:通过信号控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提高交通效率:合理分配信号灯的时间,减少车辆延误。
- 平衡交通需求:根据各个方向的交通流量合理分配绿灯时间。
- 适应交通变化: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调整信号控制策略。
四、计算题1. 某路段在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为1200辆/小时,平均速度为40km/h,求该路段的平均交通密度。
答案:首先,将速度转换为小时单位,即40km/h = 40/3.6 m/s ≈ 11.11 m/s。
然后,根据流量-密度关系 Q = KV,可得密度 K = Q / V = 1200 / (11.11 * 3600) ≈ 0.033 辆/m。
2. 某交通信号灯周期为120秒,其中绿灯时间为60秒,求该信号灯的周期使用率。
答案:周期使用率是指信号灯在一个周期内绿灯时间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周期使用率 = 绿灯时间 / 信号灯周期。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信号周期时长等于A.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和黄灯时长的总和B.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C.全部相位所需黄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D.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黄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答案】A2、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节点的点权是()A.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小者B.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积C.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大者D.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答案】D3、作停车需求预测时,采用的“产生率模型”,其理论依据是()。
A.土地使用状况B.商用土地价格C.人口与土地使用关系D.土地使用类型与停车产生率的关系【答案】D4、车辆停发方式为佳的是()A.前进式停车,前进式发车B.后退式停车,前进式发车C.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发车D.后退式停车,后退式发车【答案】A5、道路上车流行驶车速为30km/h,测得的平均车头间距为20m,则该路段的交通量是()。
A.1500辆/hB.1600辆/hC.1400辆/hD.1800辆/h【答案】A6、下列不属于交通标志的要素的是()A.数字B.形状C.符号D.色彩【答案】A7、下列特征不属于交通标志基本要素的是()。
A.安装高度B.颜色C.图形平面形状D.文字符号【答案】A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交通量的周变化是指一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B.交通量的周变化是指一月或一年内各周交通量的变化;C.交通量的周变化,本质上是一周内的日变化;D.交通量的周变化,又可称为交通量的周日变化。
【答案】B9、用事故率法鉴别高事故地点时,正确的说法是A.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低时会出现假象B.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大时会出现假象C.事故率法不考虑交通的使用状况D.事故率法没有缺点【答案】A10、画于路段中央,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禁止车辆跨越超车或压线行驶的标线,必须用()。
A.黄色单虚线B.黄色双实线C.白色单虚线D.白色双实线【答案】B11、小型环形交叉口其中心岛的直径尺寸应该是()。
交通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四、名词解释题:解释下列名词的词义。
1.设计(或实用)通行能力2.智能公共交通系统3.设计速度4. 自由流速度5.交通工程学6.行程速度和行程时间7.基本通行能力8.临界密度五、简答题:简要回答以下各项问题。
1.OD 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2.制定交通规划方案的原则有哪些?3.交通事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4.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作用?5.怎样通过减少遭遇和冲突来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6.简述交通规划的意义。
7.公共交通线路的调整手段有哪些?8.我国区域信号控制的面控系统的应用必须考虑的条件有哪些?六、计算题:解答并写出主要计算步骤。
1.一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主要道路的双向交通量为1500辆/h ,车辆的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次要道路上的车辆所需穿越的临界车头时距0t =6s 。
车辆跟驰行驶的车头时距t=3s 。
求次要道路上的车辆可穿越主要道路车流的数量。
2.一条公共汽车线路,配备BK661铰接公共汽车。
该车车身长l6m ,额定容量180人,3个车门。
经分析,找到乘客上下车最多的站点,该站的K=0.3。
一个乘客上下车平均占用时间 0t =2.4s 。
计算该线路的设计通行能力。
3.某信号交叉口的周期为c=80秒,有效绿灯时间为g=40秒。
在有效绿灯时间内排队的车流以V=900辆/小时的流率通过交叉口,在绿灯时间外到达的车辆需要排队。
设车流的到达率为q=36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求到达车辆不致两次排队的周期数占周期总数的最大百分比。
4.如下表所示,在某路段上4个车辆以各自行驶速度匀速通过相距50m 的O 、D 两点,请计算时间平均速度t v 和区间平均速度s v 。
参考答案名词解释题:解释下列名词的词义。
1.设计(或实用)通行能力设计(或实用)通行能力是指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设计中的公路的一组成部分的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h 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汽车)的最大数量。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
A. 道路交通B. 自然科学C. 政治经济D. 社会正确答案:A2、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
A. 交通现象B. 密度C. 交通量D. 排队正确答案:A3、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步行时代、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和()。
A. 航空时代B. 大航海时代C. 智能运输时代D. 黄金时代正确答案:C4、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
A. 工程设计B. 医疗卫生C. 农业科学D. 海洋渔业正确答案:A5、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主要有系统性、综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A. 交叉性或复合性B. 整体性C. 复杂性D. 两面性正确答案:A6、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不包括()。
A. 系统性B. 综合性C. 交叉性D. 经济性正确答案:D7、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车和()。
A. 信号灯B. 轮船C. 路D. 环境正确答案:C8、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力、视野和()。
A. 瞳孔B. 乘客C. 色感D. 知觉正确答案:C9 、视力可分为静视力和()。
A. 动视力B. 近视C.远视D. 普通视力正确答案:A10、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鞍式列车和()。
A. 快速公交B. 载货汽车C. 火车D. 普通汽车正确答案:B11、汽车动力性能包括最高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和()。
A. 最大爬坡能力B. 发动机C. 散热器D. 车身密封性正确答案:A12、确定汽车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
A. 上坡路段B. 水平路段C. 下坡路段D. 转弯路段正确答案: B13、汽车加速时间是指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 )。
A. 超车加速时间B. 停车制动时间C. 加速度时间D. 启动时间 正确答案: A 14、确定汽车爬坡能力时的路面条件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交通工程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运输工程学包括哪五类: 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第二章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具体表现:视力;视野;色感2、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及反应时间: 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
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
反应时间:2.5s3、车辆的交通特性: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快速公交车辆特性4、路网布局的形式及特点: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行等。
5、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主要有:(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征(4)时间特征6、高峰小时系数的定义: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用量之比。
7、设计小时交通量(1)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所谓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30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 (2)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主要用语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
8、行车速度:地点车速 ;行驶车速;运行车速 ;行程车速;临界车速;设计车速9、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中位车速;85%位车速;15%位车速与速率波动幅度10、时间平均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点车速,这些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
区间平均车速: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11、交通流三参数:交通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 。
Q=KV12、交通密度:指某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数目,k=N/L(辆/km)13、平均车头时距h及平均车头间距h分别为流量及密度的倒数dt第三章1、交通调查的目的和内容目的:在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规划、道路规划设计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中都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参变量,为此必须适时进行交通调查。
内容:a、交通流要素调查 b、交通出行调查 c、交通事故调查 d、交通环境调查2、交通量调查的基本要求:a、调查中必须对对应于某些条件下进行的予以注明。
b、交通检查与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应视实测目的予以选择,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c、要求调查人员要有较好的素质,广泛的协作和良好的组织。
d、调查开始就要进行总体设计,使调查成果既能满足要求,但又无不必要的多余数据。
3、交通量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时间:(1)常年观测(2)抽样观测(3)当以每天部分时间的实测交通量换算全天交通量(4)进行高峰小时交通量调查时应选择包括高峰小时在内的连续3个小时。
地点:(1)不受平面交叉口交通影响的路段。
(2)交叉口各入口停车线处。
(3)交通设施的出入口处(4)特定地点,如分界线与道路交叉口等处。
方法:(1)人工观测法。
(2)试验车移动调查法。
(3)车辆感应器测定法。
(4)仪器自动计测法(5)摄影法。
各个调查方法的优缺点4、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由于在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其对占有的空间资源的消耗的不同,因此在交通运营中进行交通量换算5、地点速度调查方法:人工测定法;使用测速仪器测定速度;车辆感应器测速6、区间速度调查方法:试验车观测法;车辆牌号对照法;驶入驶出测量法7、行车时间的概念:指汽车沿一定路线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从一处到达另一处行车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和延误)。
行车时间=行走+停车+延误8、延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人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
9、延误产生的原因:(1)基本延误主要在车辆过交叉口时,由信号、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及平交道口等原因造成(2)运行延误是因受其他车辆或行人干扰而产生的。
10、交叉口延误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内容:延误调查实际上是对不同条件下的行车时间调查方法:(1)行车时间调查:与区间行车时间调查方法相信,通过行车时间的调查即可求得延误(2)停车延误调查:a、由调查人员用秒表和计数器测定车辆通过交叉口时的停车数量及累积停车时间。
b、定时段测定。
第四章1、交通流统计分布的类型是什么?包括哪些数学模型?适用条件是什么?分布类型:(1)离散型分布(2)连续性分布分布类型数学模型适用条件离散型分布:a、泊松分布车流密度不大,其他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的b、二项分布车辆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连续性分布:a、负指数分布有充分超车机会的单列车流和密度不大的多列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b、移位负指数分布不能超车的单列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和车流量低的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2、排队论的基本原理:各种类型的行人或车辆按怎样的规律到达,到达后按照怎样的次序接受怎样的服务。
“排队”单指等待服务的,不包括正在服务的,而“排队系统”既包括了等待服务的,又包括了正在被服务的车辆。
3、“排队系统”3个组成部分:(1)输入过程(2)排队规则(3)服务方式4、排队系统最重要的数量指标:(1)等待时间(2)忙期(3)队长5、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的方法,探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队列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并且借数学模式表达并加以分析阐明的一种理论6、M/M/1系统:由于排队等待接受服务的通道只有单独一条,也叫“单通道服务”系统。
第五章1、道路通行能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概念: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能够疏导或处理交通流的能力。
影响因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其他条件(必要时需展开回答)2、道路通行能力的类别(1)较长路段畅通无阻的连续行驶车流的通行能力(2)在有横向干扰条件下,时通时断、不连续车流的通行能力(3)在合流、分流或交叉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4)交织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
3、服务水平的概念: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4、道路服务水平分级: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主要以密度作为主要指标,其相应的服务水平和运行状态为:一级为自由流,二级为稳定流上线,三级为稳定流下限,四级为饱和流5、按交通流运行特征性的变化,可将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分为基本路段、交织区和匝道及通道连接单个部分。
基本路段系指道路不受匝道立交及其附近合流、分流、交织、交叉影响的路段,它是道路的主干和重要组成部分。
4、基本路段的定义:指道路不受匝道立交及其附近合流、分流、交织、交叉影响的路段,它是道路的主干和重要组成部分。
6、理想通行能力的定义及理想条件定义:是指道路与交通处于理想情况下,每一条车道(或每一条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N=1000v/l(辆/h) l车头最小间距00最大理想条件: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65m (我国公路则为3.75m),路旁的侧向余宽不小于1.75m。
纵坡平缓,并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平面线型和路面状况。
7、实际通行能力的定义及修正系数定义:指已知道路设施在实际的道路交通与控制条件下,该路的某车道或断面上的特定时间段内(常为15min)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C=C*宽度修正*重车修正*纵坡实修正修正系数包括:a、道路条件的修正系数:(1)车道宽度修正系数(2)侧向净空受限的修正系数(3)纵坡度修正系数(4)视距不足修正系数(5)沿途条件修整系数。
b、交通条件修正系数8、规划设计通行能力的定义:指道路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按不同服务水平条件下所具有的通行能力,也就是要求道路所承担的服务交通量。
C=C*服务交通量/通行能设计力9、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1)同:都是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数,表示方法相同(2)异交通量是指道路上实际运行着的交通体的观测值,其参数具有动态性和随机性;通行能力则是根据道路的几何特点、交通状况及规定运行特性所确定的最大流量,其数值具有相对稳定性及规律性(3)内在联系:道路通行能力C反映了交通的容量,交通量Q反映了道路的负荷量,V/C表征了道路符合程度和利用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当Q<C时,车流为自由流状态,车速V高,行驶自由度大,随着Q增加,车流的运行状态恶化,当Q接近C时,车流为强制流状态,将出现车流拥挤、阻塞现象10、交织的概念:是指行驶方向大致相同而不完全一致的两股或多股车流,沿着一定长度的路段,不借助于交通控制与指挥设备,自主进行合流而后又实现分流的运行方式定义为交织。
11、交织运行效率的两个主要参数:交织长度与交织断面车道数12、交织区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密度、流速和服务流率,行车密度V/C比。
13、平面交叉口的分类:一类为不加任何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二类为中央设圆形岛的环行交叉口,三类为设置色灯信号交叉口。
14、不设信号灯交叉口分类:一是暂时停车方式,一是环行方式。
而暂时停车方式的交叉口又可分为两面停车和四面停车两种。
15、环行交叉的优缺点和分类优点:车辆可以连续行驶,安全,无需管理设施,平均延误时间短,很少制动、停车,节约用油,随之噪声低、污染少。
缺点:占地大,绕行距离长,当非机动车和行人过多及有直向行驶的电车时不宜采用。
分类:(1)常规环行交叉口(2)小型环行交叉口(3)微型环行交叉口交通工程作业参考答案P86 习题1解:P=0.25kKn?k)?CPP(1P?nk112?1)25(1?0P?C0.25.2112?1?)0.25375(1?0.25.P?2?01P86 习题2n?20 P=0.25解:kKn?k)??CPP(1P nk0020?0?)250.25?C0.00317(1?0.P200P86习题4k?)t(?t?P?e解:k k!5)(3?3P?e?0.100855!P87 习题5解:泊松分布: m=λt=450/3600×40=5辆,P=由递推公式0k?m em?m?)P(KP(K?1)?P(K)!KK?1P(KK)∑P(K+1)0.0067400.006740.0404310.033690.124650.0842220.2650230.140370.440540.175480.615980.1754850.76220.1462260.86660.10440.93190.06520.96810.03620.986310.0181因此,每小时在设计上具95置信度的每个周期的来车数为不大辆(或小于等于8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