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高考化学速率平衡图像专题练习题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一、ν-t图像或c-t图像1、对于反应2SO 2(g)+O2(g) 2SO3(g) △H<0,填写改变的条件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t 1时,,平衡向移动。
t2时,,平衡向移动。
t3时,,平衡向移动。
t4时,,平衡向移动。
改变条件,图像一点保持连续;改变,两点突变,__________使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而平衡不移动。
2、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像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3、在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mA(g)+nB(g) pC(g)+qD(g),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变化过程均如右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m+n>p+q D.m+n<p+q4、N2(g)+3H2(g) 2NH3(g) △H<0 在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关系如图,则图中氨的百分含量最低的时间段是( ) ,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 )A.t0-t1B.t2-t3C.t3-t4D. t5-t65、今有X(g)+Y(g) 2Z(g) △H<0。
从反应开始经过t1后达到平衡状态,t2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受到破坏,在t3时又达到平衡,引起t2→t3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A.增大X或Y的浓度B.增大压强C.增大Z的浓度D.升高温度6、右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
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42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教师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42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问题1.【2022年湖南卷】向体积均为1L 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X 和1mol Y 发生反应:2X(g)+Y(g)Z(g) ΔH ,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ΔH>0B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a c n <nC .a 点平衡常数:K>12D .反应速率:a b v <v 正正【答案】BC 【解析】A .甲容器在绝热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可知,刚开始压强增大的原因是因为容器温度升高,则说明上述反应过程放热,即H ∆<0,故A 错误;B .根据A 项分析可知,上述密闭溶液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图中a 点和c 点的压强相等,因甲容器为绝热过程,乙容器为恒温过程,若两者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则甲容器压强大于乙容器压强,则说明甲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此时相比乙容器在减小即气体总物质的量:n a <n c ,故B 正确;C .a 点为平衡点,此时容器的总压为p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可知,在恒容条件下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P T整体之比,根据A 项分析可知,绝热条件下,反应到平衡状态放热,所以T a >T 始,压强:Pa=12P 始,则n a <12n 始,可设Y 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 −1,则列出三段式如下:02X(g)+Y(g)Z(g)2102x xx 22x 1x x c cc ∆-- 平,则有[(22x)(1x)x]mol -+-+<13mol 2⨯,计算得到x >0.75,那么化学平衡常数K=2c(Z)c (X)c(Y)⋅>20.75120.50.25=⨯,故C 正确;D .根据图像可知,甲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短,温度高,所以达到平衡的速率相对乙容器的快,即V a 正>V b 正,故D 错误。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复习目标 1.系统掌握速率、平衡图像的分析方法。
2.加深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理解。
3.能正确解答实际工业生产中有关图像的问题。
考点一常规图像分类突破1.瞬时速率—时间图像(1)当可逆反应达到一种平衡后,若某一时刻外界条件发生改变,都可能使速率—时间图像的曲线出现不连续的情况,根据出现“断点”前后的速率大小,即可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
如图: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仅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
(2)“渐变”类v-t图像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突然增大,v′逆逐渐增大;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t1时v′正突然减小,v′逆逐渐减小;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物的浓度t 1时v′逆突然增大,v′正逐渐增大;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 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生成物的浓度t1时v′逆突然减小,v′正逐渐减小;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生成物的浓度(3)利用图像“断点”判断影响速率的外因图像t1时刻所改变的条件温度升高降低升高降低正反应为放热的反应正反应为吸热的反应压强增大减小增大减小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Δ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t0~t1B.t1~t2C.t2~t3D.t3~t4E.t4~t5F.t5~t6(2)判断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
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F.充入氮气t1时刻________;t3时刻________;t4时刻________。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PPT精品课件

[解题指导] 选 A 根据图象可知A正确;前20 min内A的平 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B错;因为A、B变化的趋 势一样,故x=1,再根据时间—速率图象可知,升高温度反 应逆向移动,因此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30 min时,速 率下降,但平衡未发生移动,故改变的条件是降低了压强, D也错.
(2)如右图,对于化学反应mA(g)
+nB(g)
qC(g)+pD(g),l线
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在上方
(E点),A%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
系中的A%,所以,E点v(正)>v(逆);在下方(F点),A%小于
此压强时平衡体系中的A%,则v(正)<v(逆).
二、方法思路 1.看懂图象
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 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 条线的交点和线的拐点;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即看 是否需要作等温线和等压线;五看定量图象中有关量 的多少.
由(3)可知,p1压强先到达平衡,故p1>p2, 而C%不变说明m+n=p+q,或条件为 加入了催化剂.
由(4)中(A)、(B)两线可知,p1<p2,m+ n<p+q.由(B)、(C)两线可知,T1<T2, ΔH<0.
4.几种特殊图象 (1)如右图,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qC(g)+pD(g),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 则v(正)>v(逆);M点为刚好达到平衡点.M 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 A%增加,平衡左移,ΔH<0.
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075
高中化学专题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3张ppt)

2.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1)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 (2)根据图像中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判断:若v正>v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反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根据变化过程中速率变化的性质判断:若平衡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增大 (或减小),则平衡向逆(或正)反应方向移动。 (4)根据浓度商(Qc)规则判断:若某温度下Qc<K,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c>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ⅰ)÷2得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I2+2H2O+SO2
4H++SO42-+2I-。
返
解析▶ (3)①B是A的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B比A中H2SO4的浓度大了 0.2 mol·L-1,A与B中KI浓度应相等,则a=0.4。②对比A与B,加入H+可以加快 SO2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B与C,H+单独存在时不能催化SO2的歧化反应;比较A、 B、C,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 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③对比D和A,D中加入的KI的浓度小于A,且D 中多加了I2,反应ⅰ消耗H+和I-,反应ⅱ中消耗I2,D中“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 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反应速率D>A,由此可见,反应ⅱ比反应ⅰ速率快, 反应ⅱ产生H+使c(H+)增大,从而使反应ⅰ加快。
返
四、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
1.比较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
返
2.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返
五、解答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步骤
返
考点1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典型例题
1.(2019年全国Ⅱ卷,27节选)环戊二烯(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图像分析要领2SO2(g)+O2(g)2SO3(g) t随后逐渐增加,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CH4(g)+H2O(g)CO(g)+3H2(g)ΔH>0tmA(g)+nB(g)qC(g)+pD(g) “定一议二”。
m+n>q+p时2NO(g) + 2CO(g)N2(g)+2CO2(g) 先拐先平,先平者高。
T投料比图2SO2(g)+O2(g)2SO3(g) △H<01.b应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n2.T3.平衡向右移动,分数先增大后减小定位题组1.对于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2.工业上可利用CH 4(g)+H 2O(g)CO(g)+3H 2(g)反应生产合成氨原料气H 2。
已知温度、压强和水碳比[)()(42CH n O H n ]对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影响如下图:图1(水碳比为3) 图2(水碳比为3) 图3(800℃)(1)降低反应的水碳比平衡常数K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选正反应或逆反应)。
(2)图2中,两条曲线所示温度的关系是:t 1_____t 2(选填>、=或<);图1中,在800℃、2MPa 比1MPa 时的甲烷含量_______(选填高、低或不变),3.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 4和H 2O 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1)将1.0 mol CH 4和2.0 mol H 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 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 4(g)+H 2O(g) CO(g)+3H 2(g)……Ⅰ,CH 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①已知100 ℃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 。
则用H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C
练习1: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 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 表示( AD )
A.B物质的转化率 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A% D.平衡体系中的C%
Y
300℃ 200℃ 100℃
P
练习2:
对于可逆反应 2AB3(g) A2(g) + 3B2(g) (正 反应吸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BD )
v
v正 v逆
t1 t2
t
若对一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 温度,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 v - t 图。
对于mA(g)+nB(g) pC(g)+qD(g),改 变压强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逆 反应 增大 增大或减小),平衡向______ ______( < 方向移动,m+n______(> 、<、=)p+q。
T2P2 T1P2 T1P1
pC(g)+qD(g)
t
判断m+n与p+q的关系?正反应是放热 还是吸热?
m+n<p+q 正反应吸热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A 的 转 化 率
pC(g)+qD(g)
1.01*107Pa
1.01*106Pa 1.01*105Pa
T1
T2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五、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v
v正 v逆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练 习 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1.速率-时间图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
2.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常见的形式有下图所示的几种(C%指某产物百分含量,B%指某反应物百分含量),这些图像的折点表示达到平衡的时间,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确定T(p)的高低(大小),水平线高低反映平衡移动的方向。
3.恒压(温)线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 ),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p),常见类型如下图:
小结
1.图像分析应注意“三看”
(1)看两轴:认清两坐标轴所表示的含义。
(2)看起点:从图像纵轴上的起点,一般可判断谁为反应物,谁为生成物以及平衡前反应进行的方向。
(3)看拐点:一般图像在拐点后平行于横轴则表示反应达平衡,如横轴为时间,由拐点可判断反应速率。
2.图像分析中,对于温度、浓度、压强三个因素,一般采用“定一议二”的方式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练习
一、ν-t图像或c-t图像
1. ν-t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
动的影响。
【练习1】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 △H<0,填写改变的条件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t1时,,
平衡向移动。
《
t2时,,
平衡向移动。
t3时,,
平衡向移动。
t4时,,
平衡向移动。
小结:改变条件,图像一点保持连续;改变,两点突变,_____________使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而平衡不移动。
【练习2】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如右图所示,
则图像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
…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练习3】在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mA(g)+nB(g) pC(g)+qD(g),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
新达到平衡,变化过程均如右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
是(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C.m+n>p+q D.m+n<p+q
【练习4】应N2(g)+3H2(g) 2NH3(g) △H<0 在某一
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关系如图,则图
中氨的百分含量最低的时间段是( ) ,氨的百分
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 )
-t1 -t3
-t4 D. t5-t6
}
2. c-t图像: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为反应物,浓度增大的为生成物,分清消耗
浓度和增加浓度,反应物的消耗浓度和生成物的增加浓度之比,等于化学方程
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练习5】今有X(g)+Y(g) 2Z(g) △H<0。
从反应
开始经过t1后达到平衡状态,t2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
受到破坏,在t3时又达到平衡,引起t2→t3曲线变化的
原因是( )
A.增大X或Y的浓度B.增大压强
C.增大Z的浓度D.升高温度
【练习6】右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
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
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
~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平衡图像
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先拐先平”。
在转化率-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时间
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练习7】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A(g)+2B(g) 3C(g)+D(s) △H<0,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
该反应的过程,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A的浓度B.缩小容器的容积
C.加入催化剂D.升高温度
;
【练习8】现有可逆反应A(g)+2B(g) nC(g) △H<0,在相同温
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其
中结论正确的是( )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练习9】对于可逆反应A(g)+B(g)C(g) △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练习10】可逆反应:aA(g)+ bB(g)cC(g)+ dD(g)
根据图回答:
①压强P1比P2(填大或小);
②(a +b)比(c +d)(填大或小);
③温度t1℃比t2℃(填高或低);。
④正反应热(填吸或放)。
【练习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g) + N(g) R(g) + 2L,此反应符合右图,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练习12】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的总体积(V)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2.受两个变量(P、T)影响的图像:分析依据“定一议二”。
转化率或百分含量等因素受到
压强、温度两个变量的影响,先确定一个变量,分析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如
确定温度分析转化率受压强的影响。
!
【练习13】可逆反应2A+B2C(g) △H<0,随温度变化气体平均
相对分子质量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可能都是固体B.A和B一定都是气体
C.若B为固体,则A一定是气体
D.A和B可能都是气体
【练习14】反应L(s)+aG(g) 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
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
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 )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 a>b D. a<b
【练习15】某可逆反应L(s) + G(g) 3R(g) ΔH>0,右图表示
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
试判断图中Y轴可以表示( )
~
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
B.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
C.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量分数
D.达到平衡时L的转化率
【练习16】反应mA(s) + nB(g) eC(g) + f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化学方程式中n>e +f
《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右移
【练习17】如图所示,可逆反应:2A(g)+B(g) 2C(g) △H<0
的图像正确的是()
【练习18】对于可逆反应,A 2(g)+3B2(g) 2AB3(g)△H<0,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练习19】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图中曲线表示反应
|
2NO(g)+ O2(g) 2NO2(g) △H>0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
温度的关系,图上标有A、B、C、D、E点,其中表示未达平
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
A.A或E B.B点
C.C点D.D点
【练习20】反应A 2+B22AB在不同条件下,产物AB百分含
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情
况,c为300℃时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则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
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
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
为固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
(
【练习21】两种气态单质按下列反应
X2(g) + Y2(g) 2XY(g),X2与Y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不同温度下
经一定时间反应,混合物中X2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试确定该
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参考答案
练习题
1.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向;降低温度;正向;增大压强;正向;使用催化剂小结:浓度;温度或压强;使用催化剂
;A 6.(1)A(2)40%(3)2A B+3C
10.小、小、高、吸
21.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