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告教案+反思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劝告》是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
这一课重在引导学生面对他人的不良言行,使用合适的语气进行劝告,通过讲道理使别人接受意见,改正错误,从而提高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也乐于就生活中的情景进行交际。
教材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常见情景进行交际。
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从生活攫取素材,以当前孩子们最重视的、与生活最接近的疫情中的校园生活与课本内容相结合,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3.学习相关防疫知识。
教学重点: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引出交际话题1.情境创设:我们都知道,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新年伊始,一场疫情从内陆腹地,迅速席卷全球。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无数抗疫英雄冲锋在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为你我驱散疫情阴霾。
如今,经过无数抗疫英雄的努力,疫情逐渐得到稳步控制,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作为一名学生,你们可以为抗击疫情做出哪些努力呢?2.是啊,作为一名学生,首先我们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有人却做了一些危险的事情。
(内容:不戴口罩、人员聚集等。
)看到这些场景,你们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呢?3.揭示课题,了解劝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不良的现象,需要我们站出来进行劝说,通过我们说的话帮助他人纠正错误的做法,改掉不良的习惯。
二、创设情境,讨论劝说的艺术1.播放音频,情境再现。
(出示)一位同学课间不戴口罩。
三位同学都对他进行了劝告,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播放音频)甲:“你赶紧把口罩戴上,要不我们就不和你玩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1.根据交流,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如: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每组推荐2~3名同学参加班级交流。
2.明确交流要求:
(1)发言人语言要洪亮、吐字清晰。
(2)讲完后耐心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允许别人持不同的意见。
(3)有相似经历或相同感受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同学们,多留心身边的人,多留心身边的事,你们会发现,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语言,就如同窗外这明媚的春光一样,受不同的声音。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对当事人进行劝告。同时学会赞扬别人和劝说别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七、拓展劝说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积累。
口语交际 劝说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感悟语言的技巧,与人交流态度真诚。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说别人。
3.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鼓励学生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的地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的劝说。
4.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说通顺。
(2)劝说的技巧:劝慰别人要情感真挚,语言真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另外还要看清劝说的对象,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明确劝说的目的。(板书:情感真挚,语言真诚,弄清因果,明确目的。)
(3)我会这样劝说那个小同学:你好,小朋友,楼梯扶手又陡又滑,你这样玩儿会摔伤的。以后不要再这样了,好吗?
3.教师小结:通过交流,我们明白了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但需要赞扬和鼓励,更需要善意的暗示和规劝,要善于听取并接受别人的意见。
五、结合实例,自由劝说。
1.同学们天天在一起学习,你可能发现你的某个同学在某方面存在着缺点,请你对该同学进行劝说。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 劝说 人教部编版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劝告》是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
这组教材围绕把事物写清楚,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事物。
《劝告》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感悟劝告的语言和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告别人。
设计理念: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大方自信地表达自己交流的内容,是这节课设计主旨。
这节课通过教师搭建好交流平台,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热情和欲望,让学生了解和感悟劝告的语言和技巧。
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劝告别人,使别人容易接受。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习惯,提升他们的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劝告别人。
教学难点: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劝告过别人吗?或者接受过别人的劝告吗?说说你是怎样劝告别人的?2.你的劝告别人接受了吗?质疑:为什么有的劝告很容易被别人接受?而有的就不会呢?3. 到底该怎样来劝告别人呢?今天,我们就关于“劝告”展开一次口语交际!板书课题“劝告”并讲解意思。
二、对比分析,学会劝告1. 自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了解劝告的原因。
2. 抽生朗读后说说:假如看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劝告他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正确、连贯地表达,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3.高年级的三位同学也看到了这个情况,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劝告的呢?⑴认真读三个人的劝告语,(在屏幕出示)然后模仿他们的语气来劝劝这位同学。
⑵抽同学劝告。
⑶你们劝说得真好!那位滑楼梯扶手的同学能不能接受呢?换个角度,假如你是那位滑楼梯扶手的同学,你会愿意接受谁的劝告?为什么?⑷大家都愿意接受第三个同学的劝告,那么,我们来看看,她说的话妙在哪里呢?出示第三句话,分析这样劝的好处在哪里?(亲切、充满关心)⑸听到这么亲切而温暖的话,谁都肯定会接受劝告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第1篇】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2.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进行得体的劝告。
教学难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劝说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设计一组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情境创设():有一个同学叫王小军,他的教室在三楼,下楼时别的同学都能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唯独他喜欢坐在楼梯的把手上往下滑。
2.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了这个同学的行为,你会怎么做呢?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大家都想劝劝她,这节课,我们就来争当小小劝告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来创设口语交际的话题,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
】二、讨论劝说的艺术1. 播放视频:是啊,王小军的行为太危险了,三个高年级的同学看见了,都对他进行了劝告。
(1)课件出示:第一个同学: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第二个同学: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第三个同学:小同学,别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王小军同学,你会更乐意接受谁的劝告呢?为什么?2.汇报交流,明确劝说的艺术。
(随机板书)(1)第二个同学的劝说:指责的口吻,对方不易接受。
为什么不接受第二个同学的劝告?(不指责、注意语气——二年级时就强调说话时要注意语气)师:第一个同学和第三个同学的语气都不错,你为什么乐意接受小兰的劝告呢?(2)第一个同学的劝说:指出他的错误行为,但只从别人的角度劝说。
(3)第三个同学的劝说:不光指出错误的行为,还从他自己的角度劝说,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为对方着想)小结:正是第三位小姐姐态度陈恳、语气委婉、理由充分,才使那个小同学乐意接受,不再滑楼梯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重点】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板块一视频图片导入,引出话题1.播放视频:我们都知道,养成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有人却做着一些危险的事情,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视频内容:一名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
)2.师提问:看到这个场景,你们想对这个同学说些什么呢?预设1:你这样做太危险了。
预设2:你这样会撞到别人的。
预设3:你这样做会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伤害的。
3.师小结:实际上,刚才你们对这名同学说话的过程就是在“劝告”他不要做危险的事情。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创设真实的情境,提供来自生活的素材,有效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板块二解读事例,体验方法1.“劝告”不是简单地对别人说几句话,其中是大有学问的。
我们来看一看三名高年级同学是怎样劝告他的,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大家来体会一下。
2.出示教材中三名同学劝告的话,指3名生读。
3.比较这三名同学的劝告,你觉得那名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为什么?预设1:我认为小同学更可能接受第三名同学的劝告。
第三名同学说话时很亲切,而且她说的内容都是为这名小同学着想的。
预设2:我也认为小同学更可能接受第三名同学的劝告。
第三名同学没有指责他,而是在讲道理。
预设3:第一名同学和第二名同学批评的语气更明显,我想那名同学不容易接受,而第三名同学表达了为这名小同学着想的意思,这名小同学听到这样的劝告更容易接受。
预设4:我通过他们的表情判断,第三名同学的态度更和蔼。
4.师小结:是啊!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
看来,我们在劝告他人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不要用指责的口吻;要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才更容易被人接受。
另外还要注意,实际生活中,劝告不一定都会成功,同时要注意安全问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劝告》是统编教材三下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引导学生面对他人的不良言行,使用合适的语气进行劝告,并能多为对方着想,站在“被劝人”的角度讲道理,使人接受意见,改正错误,从而提高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教材共有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小同学滑扶梯”的劝告情境,三位高年级同学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劝告,三段劝告语例及三位学生的神情,通过图文的方式,在教材中呈现,引发辨析“你觉得哪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第二部分以小贴士的形式提炼对别人进行劝告的要点“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第三部分创设“同学横穿马路”和“表哥整天玩电脑游戏”两个生活情境,提出劝告任务以供学生练习劝告。
学情分析:我们三年级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但不够深刻,语言组织能力欠缺。
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站在别人的角度劝告别人。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你见过这些场景吗?看到这些场景你一定有话想说,你想说什么?2.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劝告)二、互动讨论,感知劝告1.出示图画: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
高年级同学看到了,劝他别这么做。
2.提出问题:看到这个同学的行为,你会怎么做呢?3.组织讨论:对那位同学的不当行为,应该怎样进行劝告?(1)出示教材中的三种不同的“劝告”。
(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那位同学,你更乐意接受谁的劝告呢?为什么?4.全班交流,归纳总结。
三、实践尝试,巩固要点1.创设情境,练习劝告。
(1)提出问题:如果你看到下列现象,会怎样劝告呢?课件出示情境:①有同学乱穿马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含反思)(精品)

6.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
7.能主动提出问题与他人交流。
8.能流利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教学重难点]
了解和感悟语言的技巧,与人交流态度真诚。了解和感悟劝说的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说别人。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说通顺。
培养学生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的习惯,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同学们,多留心身边的人,多留心身边的事,你们会发现,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语言,就如同窗外这明媚的春光一样,受到大家的欢迎!希望同学们既能接受那些热情的话语,又能听进不同的声音。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对当事人进行劝告。同时学会赞扬别人和劝说别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七、拓展劝说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积累。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有相同经历的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发言,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言的同学要耐心回答。语言要诚恳,说得详略得当,条理清晰。
2.各组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阅读范例,掌握技巧。
1.独立阅读课本上对下课时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的小同学的三个高年级同学的不同劝说。思考:
(1)你觉得那个小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说?为什么?
(2)劝说的技巧:劝慰别人要情感真挚,语言真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另外还要看清劝说的对象,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明确劝说的目的。(板书:情感真挚,语言真诚,弄清因果,明确目的。)
(3)我会这样劝说那个小同学:你好,小朋友,楼梯扶手又陡又滑,你这样玩儿会摔伤的。以后不要再这样了,好吗?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这些言语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在平时交流中语言的艺术性,这节课我们就围绕以上谚语展开口语交际。(板书课题:说说自己的感受)
口语交际:劝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口语交际:劝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口语交际中的“劝说”。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劝说”的技巧进行表达。
2.学生能够加强自信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请学生们讲述在家中或学校中,曾经有过劝说别人的经历。
2. 教学方法
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劝说的技巧。
3. 教学内容
在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a. 目的
进行劝说的前提是要有明确的目的。
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劝说别人改变他们的行为或做法。
b. 方法
在进行劝说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他人的想法和需求。
需要采用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们要引导对方将注意力集中在劝说的内容上。
c. 练习
让学生们模拟劝说的情景,并与同学们进行互动。
4. 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劝说的技巧,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四、作业
请学生们回家时,模拟劝说情景,将其记录下来,并写一份学习总结。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程的实施和作业的提交,可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劝告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站在别人的角度劝告别人。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
2.提出问题:看到这个同学的行为,你会怎么做呢?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劝告)
二、互动讨论,感知劝告
1.播放视频,组织讨论:对那位同学的不当行为,应该怎样进行劝告?
(1)出示教材中的三种不同的“劝告”。
(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那位同学,你更乐意接受谁的劝告呢?为什么?
2.全班交流,归纳总结。
三、实践尝试,巩固要点
1.创设情境,练习劝告。
(1)提出问题:这周轮到我们班执勤,如果你看到下列现象,会怎样劝告呢?课件出示情境:
①下课了,一年级小朋友在走廊里追逐打闹。
②午饭后,几个高年级同学随手把餐盒扔在地上。
③午间休息时,几个男生在阅览室里大声喧哗。
(2)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话题练习。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辨析:哪些劝告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哪些劝告是不成功的?可以做哪些改进?
(提醒学生依据“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展开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3.依据教材,提供情境。
(1)提出问题:刚才的劝告都是发生在校内,如果在校外看到这些情况,你会怎样劝告他们?
①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②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2)小结:注意劝告的场合要适宜,在劝告的同时,还可以提出建议。
劝告有时候未必会成功,在规劝他人时要注意对象的反应,保护好自己。
四、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内容练习“劝告”,和伙伴合作练一练。
①看到小伙伴在河上窄桥追逐打闹。
②看到家长在室内抽烟。
[教学反思]
本节口语交际课上,我先创设情境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为后续讨论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然后创设校园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中练习“劝告”,巩固所学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