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的并联运行及其数字均流技术

合集下载

开关电源的并联运行及其数字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的并联运行及其数字均流技术

Ab ta t:A s a te ptt m p o e t e r l biiy a a tt l r ntc p ct fp sr c n a t m o i 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v h e i lt nd f ul o e a a a iy o ow e u a r s ppl y — y s s
维普资讯
第 1 5卷 第 1 期 20 0 6年 3月
淮海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J u n l fH a h iI siu e o c n 1 g ( t r1 ce c sE i o ) o r a u i a n tt t fTe h o o y Na u a S i e dt n o n i
Vol 1 No.1 |5
M a . 2 06 r 0
文 章 编 号 : 6 26 8 ( 0 6 0 —0 9 0 1 7 — 6 5 2 0 ) 10 2 — 4
开 关 电源 的并 联 运 行 及 其 数 字 均 流 技 术
张 天 芳
( 州 理 工 大 学 电 气 与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 肃 兰 州 7 0 5 ) 兰 甘 30 0
摘 要 : 为提 高电源 系统 的可靠性 和 冗余 能力 , 首先 分析 了电 源 的并联 特 性 及 均流 的 一般 原 理 , 又
详 细分 析 了几种 电源 并联均 流 的控制 方案 , 并在 分析 直 流 开关 电 源模 拟量 控 制 均 流技 术 原 理及 特
点 的 基 础 上 , 出 了 以 双 DS 为 控 制 核 心 , 于 CAN 总 线 的 数 字 均 流 技 术 方 案 , 现 了数 字 均 流 提 P 基 实
g od e f c n a t lpr c ie o f e t i c ua a tc . Ke r s: s ic ng p w e up y; c r n h r y wo d w t hi o r s pl ur e t s a e; di t l c nt o ; a a o on r ; CA N s; gia o r l n l g c t ol bu f c d b 1 nc d Clr n or e a a e 1 e t r

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方法[5篇]

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方法[5篇]

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方法[5篇]第一篇: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方法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方法大量电子设备,特别是计算机、通讯、空间站等的广泛应用,要求组建一个大功率、安全可靠、不间断供电的电源系统。

如果采用单台电源供电,该变换器势必处理巨大的功率、电应力大,给功率器件的选择、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的提供带来困难。

并且一旦单台电源发生故障,则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采用多个电源模块运行,来提高大功率输出是电源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并联系统中每个模块处理较少功率,解决了上述单台电源遇到的问题。

在大功率DC/DC开关电源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功率,特别是为了得到大电流时,经常采用N个单元并联的方法。

多个单元并联具有高可靠性,并能实现电路模块标准化等优点。

然而在并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电流不均,特别在加重负载时,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

普通的均流方法是采取独立的PWM控制器的各个模块,通过电流采样反馈到PWM控制器的引脚FB或者引脚COMP,即反馈运放的输入或者输出脚来凋节输出电压,从而达到均流的目的。

显然,电流采样是一个关键问题:用电阻采样,损耗比较大,电流放大后畸变比较大;用电流传感器成本高;用电流互感器采样不是很方便,州时会使电流失真。

一、一种新的电流采样方法如前所述,在均流系统中一些传统的电流采样力法都或多或少有些缺点。

而本文提出的这种新的电流采样力法,既简单方便,又没有损耗。

下面以图l所示的Buck电路为例,说明这种新的电流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电流检测电路由一个简单的RC网络组成,没流过L的电流为iL,流过C的电流为ic,L两端的电压为vL,输出电压为vo上电压为vc,则有vL+iLR1+vo.=vc+icR(1)对式(1)在一个开关周期求平均值得式中:VL是电感上的电压在一个开关周期的平均值,显然VL=O;Vo为输出电压平均值;IL电感电流平均值,等于负载电流ILoad;Ic是电容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充放电电流的平均值,显然Ic=0;R1为电感的等效串联电阻(ESR)。

开关电源并联的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的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的均流技术詹新生1,2(1.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 430068; 2.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40)[摘 要]采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来提供大功率输出是电源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均流技术是实现大功率电源和冗余电源关键。

本文主要讨论了常见开关电源均流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开关电源;均流 中图分类号:TP303+13文献标识码:C1 引 言采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来提供大功率输出是电源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并联运行的各模块特性不一致,可能使电压调整率小的模块承担较大的电流甚至过载,热应力大;外特性较差的模块运行于轻载其至是空载。

其结果必然使电源可靠性降低,寿命减小。

因此需要实现均流措施,来保证模块间电流应力和热应力的均匀分配,防止单个模块运行在电流极限值状态[1]。

2 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的方法211 输出阻抗法(下垂法、斜率法)其实质是利用电流反馈调整各模块的输出阻抗或直接改变模块单元的输出电阻,使外特性斜率趋于一致,以达到并联模块接近均流的目的。

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单的大致均流的方法,精度比较低。

图1为输出阻抗法均流原理图,左图为并联开关电源外特性V o =f (I o ),右图中的R 为开关电源的输出阻抗。

图1 输出阻抗法均流原理图 由上图可知,当负载电流为I L =I O1+I O2时,负载电压为V o ,按两个模块的外特性倾斜率分配负载电流,斜率不相等,电流分配也不等;当负载电流增大到I L ′=I O1′+I O2′时,负载电压为V o ′。

可知,模块1外特性斜率小,分配电流的增长比外特性斜率大的模块2增长大。

如果能设法将模块1的外特性斜率调整得接近模块2,则可使这两个模块的电流分配均匀。

只要调整图1中的输出阻抗R ,使各个模块的外特性基本一致即可。

电阻R 不宜选的太大,以减少损耗。

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实现均流的方法,在小电流时电流的分配特性较差,大电流时较好。

缺第29卷 第3期2009年 6月农业与技术Agriculture&T echnology V ol.29 N o.3Jun.2009・136 ・点是:电压调整率下降,为了均流,每个模块必须分别调整;对于不同额定功率的模块难以实现均流。

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1 引言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一台直流稳定电源的输出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不能满足要求,而满足这种参数要求的直流稳定电源,存在重新开发、设计、生产的过程,势必加大电源的成本、延长交货时间、影响工程进度。

因此在实用中往往采用模块化的构造方法,采用一定规格系列的模块式电源,按照一定的串联或并联方式,分别达到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扩展的目的。


 但是电源输出参数的扩展,仅仅通过简单的串、并联方式还不能完全保证整个扩展后的电源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

不论电源模块是扩压还是扩流,均存在一个“均压”、“均流”的问题,而解决方法的不同,对整个电源扩展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目前稳定电源输出扩流应用较多,本文仅讨论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均流的主要任务是:
 (1)当负载变化时,每台电源的输出电压变化相同。


 (2)使每台电源的输出电流按功率份额均摊。

 2 提高系统可靠性方法
 (1)在电源并联扩流过程中,为了提高系统工作稳定性,可采用N+m冗余的方法。

其中m表示冗余份数,m值越大,系统工作可靠性越高,但是系统成本也相应增加。


 (2)采用均流技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在电源并联扩流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办法是自动均流技术。

它通过取样、电子控制调节环路来保证整个系统的输出电流按每个单元的输出能力均摊,以达到既充分发挥每个单元的输出能。

开关电源并联系统的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系统的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系统的均流技术①谢勤岚 陈红(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4) 陶秋生(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 武汉 430074)摘 要针对目前有发展前途的开关电源并联系统,提出了开关电源并联的技术要求,简要分析了实现并联系统均流的基础原理,介绍了几种实现均流技术的方案。

关键词 开关电源 电源并联 均流技术1 引言由于大功率负载需求和分布式电源系统的发展,开关电源并联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并联系统中,每个变换器只处理较小功率,降低了应力;还可以应用冗余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

但是并联的开关变换器模块间需要采用均流措施,它是实现大功率电源系统的关键。

均流措施用以保证模块间电流应力和热应力的均匀分配,防止一台或多台模块运行在电流极限值(限流)状态。

因为并联运行的各个模块特性并不一致,外特性好(电压调整率小)的模块,可承担更多的电流,甚至过载,从而使某些外特性较差的模块运行于轻载,甚至基本上是空载运行。

其结果必然是分担电流多的模块,热应力大,降低了可靠性。

对若干个开关变换器模块并联的电源系统,基本要求是:①各模块承受的电流能自动平衡,实现均流;②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尽可能不增加外部均流控制的措施,并使均流与冗余技术结合;③当输入电压和/或负载电流变化时,应保持输出电压稳定,并且均流的瞬态响应好。

2 均流的基本原理与其它电源一样,开关变换器如图1所示的外特性(或称输出特性)V o=f(I o),R为开关变换器的输出阻抗,其中也包括这个开关变换器模块连接到负载的导线或电缆的电阻。

空载时,模块输出电压为V omax。

当电流变化量为△I时,负载电压变化量为△V,故得该模块的输出电阻为R=△V/△I.对模块来说,当电流增加了△I时,其输出电压降落了△V,因此,此式也代表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调整率。

由图1可见,开关变换器的负载电压V。

与负载电流I o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V o=V omax-RI o.572003年第4期 舰船电子工程 ①收稿日期:2002年12月17日,修回日期:2003年3月3日图1 开关变换器的外特性 对两台相同容量,具有相同参数的开关变换器相互并联的情况,如图2,则有下式V ol =V omax -R 1I o1,V o2=V omax -R 2I o2图2 两台并联的开关变换器及外特性R 1、R 2分别为模块1及模块2的输出阻抗(包括电缆电阻)。

电源并联系统的均流技术研究

电源并联系统的均流技术研究
彳 亍业 应 用 与 交 流
n d u s t r i al App l i ca t i on s a n d Co m mun i c a t i on s
自 动 化 技术 与 应 用 》 2 0 1 3 年 第3 2 卷 第o 3 期
电源并 联 系统 的均 流 技 术 研 究
黄天 辰 , 郭 宇龙 . 董士英 。 王 康
( 军械工程学 院 , 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0 3 ) 拟控制均流方法的基础上 , 引出数字化均流技术的原理 , 并重点介绍 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数字化均 流 的开 关电源并联 系统 。 并联系统的监控模块 以S TC 8 9 C 5 8 单片机 为控 制核 , 利用模数转换器T LC 2 5 4 3 X  ̄ 各单元模块及整个 系统 的电压 、 电流值实 时测量 , 而软件根据所采集到 的信息调整数模转换器 T L V5 6 1 6 的输 出电压 , 从而实现均 流。 实践表 明 , 数字化均流精度高且灵活性强 。
Abs t r a c t :S o me c o mm o n me t h o d o f c u r r e n t s h a r i n g ba s e d o n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s i mu l a t e d c o n t r o l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 Th e n t h e t h e o r y o f
s y s t e ms , t h e n t h e s o f t wa r e r e g u l a t e s t h e o u t p u t s o f 1 2 一 b i t d i g i t a l — t o — a n a l og c o n v e r t e r TL V5 6 1 6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n f o r ma -

浅析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

浅析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

浅析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随着我国人数逐渐增加,用电程度中也在逐渐提高。

在开关系统中,利用并联的方式进行供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每户人口提供用电。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容易出现用电分配不均,并且在使用时,电压不稳定。

因此,论文通过对开关电源并联系统造成电流不均匀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的有效方式。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能够解决在电源并联系统中,电流分布不均问题,促进用户用电的安全以及用电稳定性。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China,the degree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also gradually improving. In the switching system,power is supplied in the mode of parallel,which can provide electricity to each household in a certain degree. However,in actual use,it is easy to hav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ity,and the voltage is unstable when in use. Therefor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current inhomogeneity caused by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parallel system,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ffective way of automatic current-sharing technology in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parallel system.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even distribution of current in power supply parallel system and to promot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power consumption.标签: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术1 引言电力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用电量不足时,可以利用开关电源将电源多个模块进行并联,从而解决供电不足或者输出功率较小的问题。

浅析开关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方法

浅析开关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方法




浅析开关 电源模 块并联均 流方法程 学院
7 1 0 0 6 5 )
摘要 : 随着高频 开关 电源技术 的不断发展 , 大 功率直流 电源 系统 可 以用多 台开关 电源 模块并联 的方式实现 , 于是各 电源模 块 之 间均 流技 术的重要性与 日俱增 。 本文在对开关 电源模 块并联运行时不均流 的原 因进行 分析, 还介 绍了现有 的开关 电源模块 并联运行 时常用 的几种均流 的方法 , 总结了这 些方 法的优缺 点。 并指 出, 随着可编程控制器件在开关 电源模块控制系统中广泛 的应用 ,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数 字均 流方 法也将 以其灵 活性 、 精确性 、 抗干扰能力强等各方面的优点将取代其他均流方法 关键词 : 开 关 电源 ; 并联 ; 均 流
( X i ’a n S h i y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7 1 0 0 6 5 )
Ab 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i n g o f t h e h i g h f r e q u e n c y s w i t c h m o d e l p o w e r s u p p l y , h i g h — p o w e r s u p p l y c a n b e m a d e u p b y m a n y s w i t c h p o w e r s u p p l y m o d e l s ,S O t h e c u r r e n t — s h a r i n g m e t h o d b e t w e e n e a c h s w i t c h p o w e r s u p p l y m o d e l i S b e c o m i n g m o r e a n d m o r e i m p o r t a n t ,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i n t r o d u c e s o m e c u r r e n t — s h a r i n g m e t h o d s b a s e o n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r e a s o n o f c u r r e n t i m b a l a n c e , s u m m i n g u p t h e m e r i t S a n d d e m e r i t s f o r t h e s e m e t h o d , a n d p o i n t o u t t h a t t h e c u r r e n t — s h a r i n g m e t h o d w h i c h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o g r a m m a b l e d e v i c e w i 1 1 r e p l a c e t h e e x i t e d m e t h o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较小功率,解决了单台电源遇到的问题。 大功率输出和分布式电源,使电源模块并联技 术得以迅速发展。然而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模块输出 问直接进行并联,必须采用均流技术以确保每个模 块分担相等的负载电流,否则,并联的模块有的轻载 运行,有的重载甚至过载运行,输出电压低的模块不 但不为负载供电,反而成了输出电压高的模块的负 载,热应力分配不均,极易损坏。因而实现开关电源 并联运行的核心是均流技术。若采用多个电源模块
2传统并联均流方案与模拟控制方式
传统的并联均流方案有改变输出内阻法、主/从 法、平均电流自动均流法、外接控制器法、热应力自 动均流法及最大电流均流法等,这些均流方法多数 采用的是模拟量控制,由于模拟控制是连续的信号 处理,其带宽允许范围很大,有许多集成芯片实现成 熟的控制。图1为,z个并联模块中一个模块按平均 电流自动均流的控制原理图。
监控模块和各个模块都以DSP为控制核心,监 控模块检测输入输出总电压、电流及温度等参数,进 行欠压、过流、温度等保护,同时检测模块个数,经过 处理,设定各模块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电流值或电压 值,通过CAN总线通信,进行强制均流,并且通过 闭环反馈达到闭环控制目的。还可实现热插拔并联 冗余,当故障模块自动退出并发出报警,剩余模块按 照总控设定的工作模式自动均分负载。选用 82C250为CAN控制器与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电 路,它能够提供对总线的差动接收和发送功能,以实 现总线上各节点间的电气隔离,高达1 Mbps通信 速率完全可满足数字均流技术实时通信的目的。
基准电压【,,和均流控制电压【,。的综合△U,它与 反馈电压比较放大后产生电压误差U。,控制PWM。 U;为电流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它与每个模块的 输出电流成正比。当n=2时,也就是两个模块并联 运行状态下,己厂i。和己,i。分别为模块1和2的电流信 号,它们都经过阻值为R的电阻接到均流母线上。 当流入母线的电流为零时,
实时通信的要求。通过CAN,能够实现并联工作的 各电源模块问的数据通信,且硬件接口简单,但 CAN总线采用了OSI参考模型的3层协议物理层 和数据链路层,仅可实现节点间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其他层的协议可根据需要自己定义。 许多单片机(包括DSP控制器)都有内置通信 模块。选用这些单片机片内的通信模块实现数据通 信,无论对于增加可靠性,还是简化软硬件设计都有 很大的帮助。TMS320LF2407A控制器具有较高的 A/D转换速率、较小的封装,并且带有CAN模块。 可作为主电路的控制核心。
万方数据
30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3月
并联供电,不但可提供所需电流,而且可形成n+仇 冗余结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谓一举两得。 本文先从电源的并联均流一般原理出发,介绍 几种传统的并联均流方案,并结合简单电路图,讨论 其工作原理及优缺点,最后详细介绍强迫均流的模 拟控制方式和数字控制[1]。 1
and the general
current,
principle of
current
share.Besides,it clarifies several control plans of parallel balanced
current on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verage power supply,and presents DSP

图1模拟控制均流原理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analog
controlled average current
并联各模块的电流放大器输出端(以点),通过 取样电阻R接到均流母线上。电压放大器输入为
万方数据
第1期
张天芳:开关电源的并联运行及其数字均流技术
3l
控制方法灵活的特点,很容易做到单个模块故障时 不影响与其并联的其它模块的正常运行。要实现模 块之间的自动均流,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是必需的 功能。因此,实现数字均流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通信 技术。采用何种通信方式、制订怎样的通信协议,既 能够实现数据的可靠和高速交换又能使通信接口简 单,是数字均流技术首先要研究的内容。 CAN总线是为控制系统设计的,属总线式串行 通信网络,支持分布式和实时控制,与一般通信总线 相比,CAN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对

数字均流原理
(TMS320LF2407A)控制的数字均流原理框图。
(1)电源单元和监控单元的软件。高频开关电 源单元主要由数据采集、电压电流输出给定、键盘和 LED显示、故障处理及与监控单元通信等子程序组 成。监控单元主要由键盘和液晶显示,EEPROM
图2数字均流原理图
Fig.2
以及与电源单元和DSP通信等子程序组成。如果
大容量、安全可靠、不间断供电的电源系统。如果采 用单台电源供电,该变换器势必处理巨大的功率,电 应力大,给功率器件的选择、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的 提高带来困难,且一旦电源发生故障,则整个系统崩 溃。采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来提供大功率输出 是电源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其系统中每个模块处
收稿日期:2005—10—20;修订日期:2006一Ol—10 作者简介:张天芳(1976一),女,山东威海人,兰州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大功率开关电源的研究, (E-mail)jnztf@sohu.corn。
as a
of analog control for DC switching CAN field bus and taking double
current
digital control project based
its control center.The project realizes intelligent control of digital average
Abstract:As
an
attempt make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fault tolerant capacity of power supply
current
sys—
tems,this
paper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allel
于100 ms级响应时间的均流控制来说,能够满足其
3.2.2单个模块的工作原理
图3为数字开关电
源原理图,每个模块都有其单独的处理单元,在控制 上采用双环控制,以电流环为内环,电压环为外环, 既可恒压控制也可恒流控制。通过霍尔元件检测本 身的输入输出电流电压,然后与监控单元设定的工 作电流或电压进行比较,并按照监控单元设定的工 作模式不断调整数字PWM,达到强制均流。每个 模块的输出端接有单向导通二极管,即使模块发生 故障也不会使模块之间产生电流环路。
即母线电压U是U;。和【,;z的平均值,也代表了模 块1和2的输出电压平均值。【,;与U6之差代表均 流误差,通过调整放大器输出得到用于调整用的电 压。当U;一Ub时,Uc一0表明已经实现了均流。一
旦电流分配不均,则U;≠阢,【,。≠0,以此来调节
AU,从而控制PWM,达到均流的目的。 传统均流技术模拟量控制可精确地实现均流, 容易构成冗余系统,且均流模块的数量理论上可以 不限。但传统方案也有缺陷,如改变输出内阻法调 整精度不高,每个模块必须个别调整,若并联模块功 率不同,容易出现模块间电流不平衡;主/从法一旦 主模块失效,则整个系统崩溃;平均电流自动均流法 当公共母线CSB发生短路或接在母线上的任一电 源模块单元不工作时,会促使各电源模块输出电压
3.2.1
Fig.3
图3数字开关电源原理图
Schematic diagram of digital switching power supply
3.2.3数字控制的实现
本文采用软件控制强迫
均流,是通过软件计算比较模块电流与系统平均电 图2为采用双DSP 流,然后再调整模块电压,使其电流与平均电流相 等。软件方式易于实现,均流精度高,但其瞬态响应 较差,调节时间长。软件控制时实现恒流控制的算 法较多,采用增量式PI控制算法控制效果较好。
with
good effect in actual practice. Key words:switching power supply;current share;digital control;analog control;CAN bus; forced ba】anced
current

引言
计算机、通讯、空间站等的广泛应用,要求组建
下调,甚至达到下限,引起故障。尤其是大系统中, 系统稳定性与负载均流瞬态响应的矛盾很难解决。
3并联强迫均流与数字均流控制实现
3.1并联强迫均流 所谓强迫均流,就是通过监控模块实现均流。 实现方式主要有软件控制和硬件控制两种。从对传 统均流技术的分析,笔者发现采用模拟均流控制存 在一定的问题,若采用数字方法实现,采用通信方式
并联均流一般原理
并联电源系统中各模块按照外特性曲线分配负
(%一Ub)/R+(己,i2一U。)/R一0,
根据式(1)可得
Ub一(Un+Ui2)/2,
(1)
(2)
载电流,外特性的差异是电流难以均分的根源。正 常情况下,各并联模块输出电阻为恒值,输出电流不 均衡主要是由于各模块输出电压不相等引起。均流 的实质即通过均流控制电路,调整各模块的输出电 压,从而调整输出电流,以达到电流均分的目的。一 般开关电源是一个电压型控制的闭环系统,均流的 基本思想是采用各自输出电流信号,并把该信号引 入控制环路中来参与调整输出电压。选择不同的电 流信号注入点,可以直接调节系统基准电压、反馈电 压误差、或者反馈电流误差,形成多种均流方案,以 满足不同的稳态性能和动态响应。
张天芳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