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创新五大典型模式 建议收藏
推荐几个赚钱的农业新模式

2019/5扶 志 圆 梦一、“苗木+休闲娱乐”模式苗木产业由于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好,在当下的广大乡村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升级选择。
苗木花卉产业本就具备旅游观赏和开发价值。
针对苗木产业,推出情景苗圃基地,名称极为新颖,即通过绿化样板间的形态展示苗木搭配的效果,将苗木产业、休闲游憩、游乐运动整合为一体。
产业依托:苗木种植产业。
规模要求:500亩至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
主要赢利点:苗木种植、销售;游乐、亲子活动等。
二、花卉+婚庆产业花卉产业在旅游开发上,可与婚庆产业进行结合,打造花卉婚庆产业园区,以各种芳香、观赏和经济花卉种植为底色,形成七彩浪漫童话花海,种植本身可以形成大地景观,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产业依托:花卉种植和桑葚种植产业。
规模要求:100亩至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
主要赢利点:花卉种植、销售、鲜切花;花卉深加工、延伸品、婚礼服务;花卉养生、保健、美容等。
三、“林业+游乐项目”模式针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创建“树顶木屋、树中穿越、林下游憩”的三维空间开发理念,即依托树冠可以开发树顶温泉SPA、树顶度假木屋、树顶休闲书吧、树顶瑜伽健身台、树顶观光餐厅等项目,推荐几个赚钱的农业新模式2019/5扶 志 圆 梦将观光与休闲度假项目进行整合发展;树中依托树干通过空中吊桥、藤索、栈道与各种拓展运动结合,打造适合儿童、团队的拓展训练项目;树下利用陆地空间打造度假式营地、森林氧吧、塑料瓶建设的房屋、林下采摘项目等。
产业依托:林业种植产业。
规模要求:200亩至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本项目主要是针对经济林业资源进行开发。
主要赢利点:游乐运动、度假、养生、林下经济等。
四、“果业+创意、体验设计”模式瓜果是目前乡村的主导产业之一,不同地域都拥有自己引以为傲的瓜果品种。
一方面设计好瓜果采摘观光等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丰富瓜果种植品种,提升瓜果种植技术,引入现代科技大棚,实现一年四季都可采摘,不同地带的瓜果都有种植;另一方面将瓜果进行创意化设计,形成以瓜果、花朵及其以吉祥寓意为原型的各种创意性景观、休闲空间、动漫体验项目。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创新模式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创新模式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
他们带着在城市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回到家乡,希望能够在农村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为了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目标,一些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机遇。
首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创新模式之一是农村电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农村物流网络的完善,农村电商成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门选择。
农民工可以利用电商平台将自家的农产品推广到全国甚至全球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和销售。
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工还可以将城市的优质商品引入农村市场,满足农村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为农民工提供了创业机会,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创新模式之二是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社是一种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通过集体经营和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农民工可以通过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其他农民共同经营农田,共享资源和市场渠道。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中面临的土地问题和市场问题,同时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农业合作社的兴起为农民工提供了一个集体创业和共同发展的平台。
此外,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创新模式之三是农村旅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乡村风光的向往,农村旅游成为了热门的消费和休闲方式。
农民工可以利用自己在城市工作期间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家乡开展特色农家乐、民宿或农产品体验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消费。
通过农村旅游,农民工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还能够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最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创新模式之四是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是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和利润空间的一种方式。
农民工可以利用自己在城市期间学到的技术和经验,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如果蔬干、果酱、肉制品等。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收入。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案例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案例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新时代下,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必须进行创新与改革。
下面将以十个小节展开回答,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创新案例。
一、市场导向的农产品定制广东某县靠近大城市,具备丰富的农业资源。
由于资源丰富但信息交流不畅,农产品销售一度面临困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政府引入市场导向的定制模式。
大数据技术被应用于全面了解消费者需求,农产品种植和销售进行精准匹配。
这一创新使农民的收入明显提高,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农业产业链的深度延伸河南某县通过农业产业链的深度延伸成功实现农村经济转型。
该县发展了以果蔬种植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不仅生产基础农产品,还通过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打造差异化产品。
这一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电商的兴起农村电商作为新兴业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川某县充分利用本地特色农产品,通过农村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这一创新不仅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还提高了产品的品牌知名度,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四、农民合作社的兴办吉林某农村地区的农民面临种植技术和资金等问题,导致农业效益不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
合作社集中资金和技术,共同经营农田,集体销售农产品。
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益,还加强了农民间的合作和交流。
五、农村旅游的发展山西某县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为基础,发展了农村旅游。
通过挖掘农村特色,建设文化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
农民通过提供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增加了收入,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六、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的结合江苏某农村地区积极推行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模式。
通过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先进农机设备和智能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科技创新的推动使农业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七、农村金融服务的改革山东某县通过改革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加便利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农村电商的五种典型模式看看你适合哪种?

农村电商的五种典型模式看看你适合哪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商市场的日益成熟,农村电商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需求,而电商的出现为农村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同时也为广大农民带来了新的商机。
在农村电商领域中,一种经营模式的选择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命运,因此,本文将介绍农村电商的五种典型模式,并且帮助你判断哪种模式最适合你。
一、互联网+农产品模式所谓互联网+农产品模式,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售卖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干货等,旨在实现供需对接,提高销售效率,同时缩短物流环节,帮助农民增收。
这种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农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但品质较高2.市场较为集中,主要面向城市消费者3.相对于传统销售模式,物流环节更加简化该模式主要适合于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如有机蔬菜、绿色果蔬等。
二、电商+农产品模式电商+农产品模式则是一种以电商平台为载体,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
它主要以综合电商平台为主,利用电商优势,实现各品牌农产品集中销售。
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农产品种类较多,涵盖蔬菜、水果、粮食、肉类、水产品等2.渠道更为广泛,可面向全国消费者3.物流配送更加规范,提高配送效率该模式适合于经营规模较大,需要面向广大消费者销售的企业。
三、跨境电商模式跨境电商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跨越时空壁垒,将本国产品销往海外市场的电商模式。
随着海外市场对中国农产品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通过跨境电商扩大销售。
该模式的特点包括:1.以综合电商平台为主,主要面向国外消费者2.商品种类随需求不断扩展,涵盖蔬菜、水果、肉食等3.需要遵守海外市场的进口规定,提高质量要求该模式适合于面向国际市场销售的农产品企业。
四、服务扶贫模式服务扶贫模式是指针对农村贫困户和无技能农民,提供电商培训、售后服务和金融支持等帮助,帮助他们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产值和农民收入。
该模式的特点包括:1.面向于农村贫困户和无技能农民2.通过电商平台,提高农产品的销售和收益3.需要为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和售后服务该模式适合于对技术和销售渠道有所限制的农产品企业,同时有意愿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
农业发展创新模式

农业发展创新模式
农业发展创新模式是指通过引入新的科技、技术、管理方法和商业模式等,创造新的农业发展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农业发展创新模式:
1. 精准农业模式: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遥感技术、无人机和物联网等,实现对农田、作物和畜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确性和效率。
2. 农业物联网模式:通过连接和监测农业设备、农田、农作物和畜牧等,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共享,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实时决策依据,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3. 农业生态模式:强调土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 农业合作社模式: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成立农业合作社,集中力量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和谈判能力。
5. 农产品电商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农产品的线上交易渠道,直接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农产品购买和销售方式。
6. 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通过将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增加农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仅为常见的农业发展创新模式,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创新模式,每个地区和国家都有其特定的创新实践和经验。
农业发展创新模式的核心是借助科技和市场手段,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十八种新模式,很新颖,非常实用(一)2024

农业十八种新模式,很新颖,非常实用(一)引言概述:在当前农业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率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农业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模式。
本文将介绍十八种新颖且实用的农业模式,包括......正文:一、科技与农业的结合1. 引入大数据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确指导2. 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农田监测和物联网管理3. 应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农田巡查和作物喷洒4. 发展农业机器人,提高种植和收割效率5. 推广智慧农业系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1. 建立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产品的统一生产和销售2. 引入股份制经营,激发农民积极性3. 专业合作社实施科学种植管理,提高产品质量4. 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合作,拓展市场份额5. 政府扶持和金融支持,促进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三、农业生态循环模式的应用1. 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2. 实施农田水肥一体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 建立农田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4. 发展农田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5. 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四、农业种养结合的新模式1. 以畜牧业为基础,发展农田饲养模式2. 实施畜禽与农作物的循环利用3. 开展农田养殖合作,形成良性互动4. 利用农田养殖废弃物进行有机肥料生产5. 培育农田养殖新品种,提高养殖效益和产能五、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1. 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2. 推广电子支付和物流配送,提供便捷服务3. 开展农村电商培训,提高农民网络经营能力4. 引入电商平台直供模式,减少居间环节5. 建立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总结:当前农业领域正不断涌现出十八种新颖且实用的模式,包括科技与农业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农业种养结合以及农村电子商务等。
这些新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对于提高农业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0个典型乡村振兴成功模式,值得借鉴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为了推动乡村振兴,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下面就介绍20个典型乡村振兴成功模式,希望对其他地方乡村振兴工作有所借鉴。
1.农业科技示范模式:选择当地适合发展的农作物,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向周边农户推广,以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2.特色产业模式: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和传统工艺,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知名品牌,产品销售市场化,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3.乡村旅游模式: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游客,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4.生态农业模式:积极倡导生态农业理念,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广有机种植和生态养殖,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
5.乡村建设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风貌,提高乡民生活品质。
6.文化创意模式:发掘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利用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吸引人才和资金,推动乡村振兴。
7.教育扶贫模式:加大对乡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8.科技创新模式:引进高新技术,打造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9.农民合作社模式: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10.乡村金融模式:建设乡村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扶持乡村经济发展。
11.乡村治理模式:建立健全乡村自治组织和制度,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12.乡村消费模式:积极引导农民适度提高消费水平,拉动农村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13.产业扶贫模式:选择壮大当地产业,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14.乡村人才引进模式: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创业和工作,提升乡村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15.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组织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16.政策扶持模式:制定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给予税收减免和财政扶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产业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技术与模式

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技术与模式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技术和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培育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研发智能化农机具等手段,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是由于品牌建设的不足,这些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通过创新农产品品牌,打造独特的地理标志和特色品牌,农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溢价能力,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现代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合作社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加强合作经营的模式。
通过合作社,农民可以共同承担生产风险、分享技术和信息资源,提高社员的生产效益和收益水平。
同时,现代农业合作社还可以带动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和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农村电商模式农村电商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和物流网络,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打通农产品流通的瓶颈,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和销售。
通过农村电商,农民可以直接面对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六、农村旅游发展农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等业态,农村地区可以利用自然风景和农耕文化等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农村旅游不仅可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还可以促进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保护。
七、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民的金融包容性和金融服务水平,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例如,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农民专属金融产品的推出都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
八、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农村人力资源培育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可以进一步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创业创新五大典型模式 建议收藏)!
县域参考
1周前
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扎实推进农村创业创新,通过抓政策、育
主体、建机制、搭平台、搞服务,为农村双创创造了良好环境。
到2017年底,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达740万人,农村本地非
农自营人员3140万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万家,新型职业
农民1400万人,农村网民规模突破2亿人。大量的人才返乡、
企业回乡和资金下乡,催生了一大批适用于农村的新技术新产业
新业态,涌现出一大批农村双创的典型模式。通过考察研究,农
业农村部总结推出全国县域农村五大双创典型模式。
第一,“特色产业拉动型”典型模式
该模式围绕特色产业,强化产业链创业创新,沿着产业链上中下
游,面向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生产与服务需求,开展创业创
新活动,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并立,各类经营主体集聚,产业集群
持续壮大的创业生态系统。产业特色立足地区资源特色,并将其
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形成农村双创的核心竞争力。四川省金堂
县依托食用菌、黑山羊、油橄榄、柑桔等优新特产业,建成农村
双创园区105个、产业基地1453个,创业人数达3.1万人,带
动就业22万人。创业者依托特色产业创造的机会开展双创,开
办各类特产企业和配套企业。福建安溪县以铁观音茶产业为主导,
建成安溪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产业引领区、技术装备集
成区、创业创新孵化区、创业创新示范核心区等建设,实现涉茶
双创实体总产值超90亿元,茶叶种植和产品加工年产值56.18
亿元。农村双创扩大了特色产业规模,提升了特色产业档次,打
造了特色产业品牌,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紧
密相连。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引导双创人员从事梅花鹿养
殖、加工、营销和休闲旅游,设立鹿产品创业一条街,为创业者
提供创业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创业者创业活力。
第二,“返乡下乡能人带动型”典型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返乡农民工、中高校毕业生及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
人员通过创办、领办企业和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带
动周边农村双创。这些创业者有头脑、懂技术、能经营、善管理,
一个人创业,引领带动周边人员乃至整村或整乡共同发展。山西
省阳城县皇城村党支部书记、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陈晓拴,带领
村民挖掘历史文化,修缮皇城相府,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发展
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打造“旅游景点+宾馆酒店+文化演艺
+农家乐”发展模式,形成了游、购、娱、吃、住、行“一条龙”产
业链条,带动农村双创。北京密农人家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孔博,
创建密农人家电商平台,经营生鲜农产品,带动68名新农人创
业者共同创业,带动300余农户生产种植转型,2016年销售额
突破2600万元。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第三,“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型”典型模式
该模式依托龙头骨干企业优势,带动当地农村双创为企业配套服
务,引领当地经济发展。龙头引领,产业特色鲜明。河南新郑好
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将红枣种植加工、冷藏保鲜、科技研发、
贸易出口、观光旅游集为一体,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
牌知名度,目前已成为红枣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种
类最多、销售网络覆盖最全、辐射带动最广、市场占有率最高的
龙头企业,带动红枣产业成为农村双创的主导产业。带动创业,
配套服务企业。广东云浮市新兴县温氏集团将主业放在业务流程
上投资额大,技术含量高,风险高的环节,包括饲料生产、种苗
供应、销售网络的建设等,把养殖环节和配套服务等交给创业者
创业,双方紧密结合,实现了互惠双赢、互促共进。
第四,“双创园区(基地)集群型”典型模式
该模式以双创园区(基地)和农业企业为主的平台载体,聚集要素、
共享资源、产业关联,为农村双创提供见习、实习、实训、咨询、
孵化等多种服务的模式,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一是资源聚集度
高,推动农村双创。福建晋江市建设海峡创业园,构建“三创园(创
业、创新、创意)”、国际工业设计园、智能装备产业园、新区创
新中心、高校科教园等五大科技创新载体,聚集双创要素,为双
创提供空间,入驻创业项目和企业超200个。二是基础设施条件
较好,带动农村双创。长春国信农业投资建设了70万平方米的
众创空间及创业孵化基地等涉农孵化器,打造了有机农业种植标
准化双创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孵化园等12个
综合性园区,接纳双创人员,为双创人员服务,提供实习就业创
业岗位4000多个。三是政策服务到位,驱动农村双创。四川成
都市郫都区将7个系列专项支持政策,集成落实到农村双创园区
(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等,打造菁蓉·成都现代农业创业
创新空间,孵化新创企业,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2017年涉农
双创项目政策扶持资金累计达到1.67亿元,其中农业双创园区道
路、沟渠、高标准农田改造、“互联网+物联网”和园区孵化办公条
件等基础设施完善项目资金投入1.41亿元。
第五,“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型”典型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围绕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双创
活动,加速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与重组。一
是电商聚集融合。通过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提供电商服务,
吸引生产加工企业入驻园区。福建安溪弘桥智谷电子商务产业基
地以电商服务聚集生产企业和创业者,形成了“电子商务+仓储服
务+商品集散”的运营模式,吸引了茶叶、铁艺、鞋服和休闲食品
产业等众多规模企业和一大批创业者入驻园区创业。二是休闲旅
游带动融合。四川成都郫都区青杠树村遵循“小规模、组团式、生
态化、微田园”理念,以川西民居特色为主基调,规划建设9个聚
居组团、共9.7万平方米的农民新居,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产业
培育、公共配套、环境优化、社会治理和农村双创,建设幸福美
丽乡村,成为成都及周边市民周末休闲度假好去处。三是行业横
向融合。三农创咖利用大数据为涉农企业提供咨询、规划、融资
等服务,成功地把工商企业大数据配套服务移植到农村双创企业。
成都坊田·天空农场立足楼顶平台,发展绿色循环都市农业,既利
用了城市楼顶平台的优质资源,又拓展了农业的观光科普体验功
能,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双创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