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监测的知识

合集下载

监测排卵性激素六项意义要分清

监测排卵性激素六项意义要分清

在对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检查和治疗中,医生常要求患者检测血清内的性激素六项。

通过所测定的血清内多种性激素含量的改变并结合观察到的临床表现,来研究和判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

用于预测排卵时间、对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检测和对不孕不育原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

生理情况下,月经刚开始时脑垂体释放促卵泡激素(FSH)。

FSH的作用是刺激卵巢表面大约20个卵泡的生长,每个卵泡内有一个卵子。

在接下去的两周内,卵泡不断长大,同时卵巢分泌另一个重要激素-雌激素。

雌激素进入血液并向大脑发出负反馈信号。

如果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很高,就会抑制FSH的释放,使得只有一个卵泡能获得足够的FSH刺激并成长为成熟卵泡。

这就是大多数人怀孕只会有一个孩子的原因。

雌激素水平升高又会刺激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LH),LH的大量释放使成熟的卵子从卵泡内释放出来,这就是排卵。

排卵监测不但要确定患者有无排卵或排卵日,还要在排卵前的1~2天内,甚至数小时内预知排卵的发生。

所以其监测方法有:超声、性激素的测定、宫颈评分及基础体温(BBT)的测定等。

各种排卵指标或参数在排卵监测中随着周期的变化有不同的意义,以下只谈性激素的测定在排卵监测中的意义。

检测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性激素的检测时间是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的,可分为: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医生会根据临床需要而要求患者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做检测,以便了解体内的具体内分泌情况。

1.卵泡期检测: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3天内测定血清中的性激素,目的是为了了解卵巢的「基础状态」。

而检测的内容是全部的六项,不可缺少。

因为各项性激素可以反映不同的情况。

如促卵泡素(FSH)过高,说明卵巢的储备功能差,这时可先用药增加卵巢储备,保护卵巢内的激素受体;如雌二醇(E2)过高,考虑病人可能有残存的卵泡,提示不宜进行促排卵治疗;如促黄体生成素(LH)过高,就会影响卵泡质量,卵泡受精力下降,流产率增加,可先行降LH治疗;如催乳素(PRL)过高,也会影响排卵和黄体功能,这时主要用溴隐亭对症治疗即可;如睾酮(T)过高,会影响卵泡的发育,造成无数的小卵泡竞争性发育迟缓或根本不发育。

去医院监测卵泡的流程

去医院监测卵泡的流程

去医院监测卵泡的流程
在备孕过程中,监测卵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排卵情况,选择最佳的受孕时机。

那么,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去医院监测卵泡的具体流程。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间。

通常来说,监测卵泡的最佳时间是在月经周期的第5-9天,这个时间段卵泡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卵泡的情况。

当然,具体的时间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月经周期来确定。

其次,前往医院进行B超检查。

在监测卵泡的过程中,B超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前往医院的妇科或生殖医学中心进行B超检查,通过B超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卵巢内卵泡的数量和大小。

在检查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避免排尿,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到卵巢的情况。

接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下一步操作。

医生会根据B超检查的结果来判断卵泡的生长情况,然后给出相应的建议。

如果卵泡生长正常,医生可能会建议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天内继续监测,直到卵泡发育成熟;如果卵泡生长缓慢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医生可能会
调整治疗方案,比如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或者增加监测频次。

最后,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后续操作。

在监测卵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按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卵泡的生长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监测和调整。

总的来说,去医院监测卵泡的流程并不复杂,但需要我们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进行检查和调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排卵情况,选择最佳的受孕时机。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所有备孕的朋友早日如愿以偿,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

超声如何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

超声如何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582020年 第30期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医学科技的发展,超声检查技术也有着突飞猛进的改进。

近年来,超声检查在妇产科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超声检查,现在已经成为唯一能够直接进行卵泡生长发育、释放观察的检测手段,又由于超声检查技术的安全,无痛无创,无辐射,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等特点,超声检查在众多的卵泡监测手段当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本文将带读者简单了解超声检查如何进行监测卵泡的发育以及卵子释放。

1.超声检查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的意义现如今当代女性的月经不调或不孕的常见病因就在于卵泡发育有无异常或是有着排卵障碍等原因。

尤其是排卵障碍为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在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当中占有1/4的比例。

此时使用超声检查,例如腹部B 超检查,或是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对患有月经不调以及不孕的患者进行日常卵泡发育的监测,可以在患者的排卵周期中观察到卵巢的动态变化,还能够动态监测到具体的卵泡生长、发育、释放等特点,经过卵泡监测,能够发现患者是否患有卵泡发育异常以及排卵障碍等。

卵泡监测,就是用于不孕患者的一种主要检查方式,是指使用B 超等超声检查,连续监测卵泡的发育过程,以及有无排卵的情况。

2.超声检查在监测卵泡发育以及排卵方面的具体应用在进行超声卵泡监测前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是原始卵泡只有一个大的初级卵母细胞和其周围的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所组成,在新生儿卵巢皮质当中大约有将近100万个原始卵泡,但其中大多数都不能达到成熟阶段就会相继萎缩退化形成闭锁卵泡。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女性从出生以来,就有着一个庞大数量的原始卵泡,但随着年龄增长,原始卵泡的数量就不断下降,会在发育过程当中闭锁而死亡,只有少数卵泡能够成功成熟,继而释放。

在不孕症患者的诊断当中,通常会采取超声检查来监测卵泡发育以及排卵。

这是由于不孕症患者通常需要了解自身排卵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排卵出现了障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时,更加需要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医生指导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患者性生活等。

怎么测试排卵呢?

怎么测试排卵呢?

怎么测试排卵呢?
事实上测试排卵的方法比较多,而且有些方法也是比较方便简单的,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就是通过排卵试纸监测排卵,也可以通过B超的方法监测排卵,而这种方法更加的准确有效。

一. 基础体温监测排卵:
基础体温是机体在静息状态下的体温。

因此需要在睡眠6-8小时以上,不起床、不进食水、不说话时测得。

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甩好的水银柱体温表,含在舌下5分钟,然后将度数记录在体温表上。

测量基础体温需要坚持不中断,至少测一个周期(就是从月经的第一天测到下次月经的前一天)。

用线将每一个点连起来,就成了一条属于你自己的体温曲线了。

一般在月经的前半周期,体温常常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称为低温期。

排卵后,体温经过2-3天达到高温平台,称为高温期。

体温曲线呈现的这两个台阶,我们称之为双相体温。

高温和低温的平均差异为0.3至0.5度。

当月经来潮的前一日或当日,体温骤然下降,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周期。

双相体温表明卵巢有排卵。

二. 排卵试纸监测排卵
到市面上买排卵试纸检测排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排卵试纸阳性的那一天称为A点,通常排卵发生在此点之后24-48小时。

见到阳性的那一天就要同房,隔日一次,连续3次!
三. B超监测排卵
B超监测排卵可以告诉你许多别的方法不能的替代的信息,例如告诉你:卵泡在那一侧生长?多大?究竟有没有排除去?促排卵药物的效果怎样?有没有过度刺激?等等。

但是B超需要多次到
医院离去,通常一个周期要检测4-6次甚至更多,需要时间和金钱的花费,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过利用的。

B超也不能像基础体温一样,告知你黄体功能怎样。

超声如何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

超声如何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

超声如何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不孕是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绝大多数女性在婚后一定时间内有生育需求,而是否能够顺利怀孕则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女性是否正常排卵对于能否成功受孕起决定性作用,确定女性排卵情况不仅能够发现不孕的原因,同时也能够为给予受孕的女性提供相应的指导工作。

在临床工作中常采用超声监测的方式来明确卵泡发育以及排卵情况。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损检查形式,其具有方便快捷、无辐射、无其他损害等诸多优势,在相应时期采取超声检查的方式明确卵巢内具体情况,可以了解女性卵泡发育状况以及排卵情况。

通过超声检查明确卵泡具体情况可以了解女性排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安排同房,能够大大增加受孕几率。

相信绝大多数普通群众对于超声检查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的相关内容还不甚了解,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查手段,超声检查在该方向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向读者朋友们详细介绍女性卵泡发育以及排卵的具体情况,同时向大家讲述如何利用超声来进行卵泡发育及排卵的监测工作。

想了解卵泡发育阶段情况自然要从卵巢说起,卵巢作为女性重要生殖器官,其不仅具有排卵功能,同时也是保持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稳定的重要器官。

女性约有50万个卵泡,这些卵泡都有机会发育成为成熟的卵子并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但女性排卵次数是有限的,根据当前研究结果显示,女性一生中只有约400个卵泡能够发育成熟成为卵子,其余卵泡会逐渐退化。

卵泡会受卵巢及垂体分泌的激素影响,随着卵泡不断生长发育,卵泡会逐渐趋于成熟,成熟的卵泡破裂,卵子由卵巢排出,由输卵管伞部拾取后进入输卵管,卵子会在这一区域等待与精子结合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并进一步下行进入子宫定植发育。

从卵泡发育的全过程来看,卵泡发育共分为三个阶段,从最初的原始卵泡到受到激素刺激后逐渐生长,这一过程属于生长卵泡,而生长卵泡继续发育会形成成熟卵泡。

卵泡发育与月经周期之间息息相关,要做好相应的卵泡发育及排卵监测工作,要依据个人月经周期情况来决定具体的检查时间。

正常卵泡有多大

正常卵泡有多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正常卵泡有多大
导语:正常卵泡有多大呢?怎么检测呢?卵泡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其周围许多小型卵泡细胞所组成。

女人进行卵泡监测,能够了解卵巢是否正常的生长、发育
正常卵泡有多大呢?怎么检测呢?卵泡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其周围许多小型卵泡细胞所组成。

女人进行卵泡监测,能够了解卵巢是否正常的生长、发育、排出等,对女人成功受孕有关键意义。

那么,女人们怎么做卵泡监测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请问正常卵泡大小是多大呢?根据卵泡发育过程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可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三个阶段。

女性的原始卵泡是与生俱来的,新生儿两侧卵巢就有70万~200万个原始卵泡,到青春期约有4万个原始卵泡。

怎么做卵泡监测?
卵泡监测一般都是通过B超监测,卵泡监测是自月经结束开始做超声检测,监测卵泡的大小、数量。

到月经第14天左右,卵泡可达到15-25毫米,这时即为成熟卵泡了,能够排卵了,这时最容易受孕。

如果监测不到成熟卵泡,就不会受孕。

监测卵泡一般采用阴道B超,无需憋尿。

一般情况下,自月经周期的第8天起,每2天B超监测1次,当发现卵泡直径达17毫米时,必然改每天监测1次,当卵泡发育成熟直径达20-23毫米时,必要时每天测2次,直至排卵为止。

关于正常卵泡大小是多大呢有一定的了解了吧,能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我们生儿育女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这里建议大家,当您不能正常受孕的时候,要去医院做卵泡监测,监测女人排卵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上述的了解,相信女人们必然有了自己的认识。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

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

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观察卵泡生长、发育、排卵及治疗不孕症的价值。

方法经阴道超声对58个自然周期和75个促排卵周期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自然周期卵泡平均每天增长1.6mm,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为19.98mm。

促排卵周期卵泡平均每天增长2.22mm,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为22.85mm,成熟卵泡内大多可见到“金字塔”样点状高回声。

排卵前卵泡生长快慢不一。

结论经阴道超声是一种有价值的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手段。

仔细观察卵泡发育及盆腔变化对发现不孕原因、指导药物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超声检查经阴道不孕症女性月经周期【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249-01我所近年来使用经阴道超声对不孕妇女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门诊对80例不孕妇女坚持经阴道超声检查,共监测133个周期。

本组年龄23~40岁,平均28.23岁,不孕年限2~19年,平均4.86年。

在观察的133个月经周期中,58个为自然周期,75个为促排卵周期,后者在月经周期5~9天服用克罗米芬50~150mg/日。

2.方法采用美国GE的LOGIQ C5/C5 PRO 实时扇形超声,阴道探头频率6.5MHz 。

以卵泡最大切面两条垂直经线的平均值定为卵泡直径。

根据月经周期长短,从第10天至14天开始监测。

每半天或一天检查一次,直至卵泡发育成熟、排卵为止。

如未排卵,则一直跟踪监测到下次月经前。

二.结果1.阴道B超显示卵泡生长情况本组自然周期中,52个周期显示卵泡发育,每天平均增长1.60mm,排卵前24小时内卵泡直径在16~26mm,平均19.98mm;另有6例平素月经周期正常,在监测的6个周期跟踪检查至月经来潮,均未见卵泡生长。

在75个促排卵周期中,10例15个周期无卵泡发育,经加大药物剂量后卵泡生长发育正常;60个卵泡生长正常的粗排卵周期,其卵泡每天平均增长2.22mm,排卵前24小时内卵泡直径在20~27mm之间,平均22.85mm。

排卵相关 关于卵泡超声监测的各种数据参考

排卵相关 关于卵泡超声监测的各种数据参考

排卵相关关于卵泡超声监测的各种数据参考常月经周期卵泡发育超声表现如何?超声监测卵泡的内容和时间你又了解吗?常月经周期卵泡发育超声表现(1)卵泡出现时间:每个月经周期开始有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但一般仅1个或2个卵泡发育至成熟,称主卵泡(优势卵泡),其余卵泡相继闭锁。

有作者报道,90%以上的周期只有一个卵泡迅速生长至成熟,5%-11%有2个主卵泡发育。

卵泡超声显像最早时间可在月经周期第5-7天,显示的最小直径为4-5mm。

(2)卵泡生长速度:超声在月经周期第3-5天,可在卵巢内发现小卵泡,以后逐渐长大,平均第14天最大,可发生排卵。

月经第5天到排卵前,主卵泡平均每日增长1.5mm;第10天前平均每天增长1.2mm,排卵前4天平均增长1.9mm,至卵泡发育成熟。

成熟卵泡可显示如下特征:①卵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达15-30mm(21.2 -0.53mm),卵泡内呈无回声区,清亮纯净,边界清晰,壁菲薄。

②20%成熟卵泡在排卵前一天,可见卵丘(Cumulus oophorus)图像,在卵泡内近壁处呈短强回声。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对54个正常自然周期主卵泡生长发育情况的超声测值见下表。

(3)临近排卵卵泡超声图像:①卵丘出现率约20%,大多出现在>18mm成熟卵泡中,预测排卵发生在24小时内。

②卵泡周围透声环,随LH值上升,膜组织水肿,粒层细胞从膜层细胞分离而形成。

预测排卵发生在24小时内。

目前超声显示机率很低。

③卵泡壁粒层细胞与膜组织底层完全分离,出现卵泡壁齿状54个自然周期生长卵泡直径月经周期(日)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卵泡直径(mm)7.6 8 9.1 10.1 12.5 13.5 15.9 17.4 19.7 21.2x–士t0.05n∫–x 2.22 1.54 1.04 1.24 1.63 1.15 0.73 0.57 0.78 0.53改变,预示排卵发生在6-10小时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泡监测的知识超声监测卵泡发育不孕症患者常需了解排卵是否正常,若排卵障碍,进行药物治疗时,更需监测卵泡发育,以指导临床用药,指导性生活、人工受精和卵泡穿刺。

1.正常月经周期卵泡发育超声表现(1)卵泡出现时间:每个月经周期开始有多个卵泡同是雪育但一般仅1个或2个卵泡发育至成熟,称主卵泡(优势卵泡),其余卵泡相继闭锁。

有作者报道,90%以上的周期只有一个卵泡迅速生长至成熟,5%-11%有2个主卵泡发育。

卵泡超声显像最早时间可在月经周期第5-7天,显示的最小直径为4-5mm。

(2)卵泡生长速度:超声在月经周期第3-5天,可在卵巢内发现小卵泡,以后逐渐长大,平均第14天最大,可发生排卵。

月经第5天到排卵前,主卵泡平均每日增长1.5mm;第10天前平均每天增长1.2mm,排卵前4天平均增长1.9mm,至卵泡发育成熟。

成熟卵泡可显示如下特征:①卵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达15-30mm(21.2+-0.53mm),卵泡内呈无回声区,清亮纯净,边界清晰,壁菲薄。

②20%成熟卵泡在排卵前一天,可见卵丘(cumulus oophorus)图像,在卵泡内近壁处呈短强回声。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对54个正常自然周期主卵泡生长发育情况的超声测值见下表。

(3)临近排卵卵泡超声图像:①卵丘出现率约20%,大多出现在>18mm成熟卵泡中,预测排卵发生在24小时内。

②卵泡周围透声环,随lh值上升,膜组织水肿,粒层细胞从膜层细胞分离而形成。

预测排卵发生在24小时内。

目前超声显示机率很低。

③卵泡壁粒层细胞与膜组织底层完全分离,出现卵泡壁齿状54个自然周期生长卵泡直径月经周期(日) 5 67891011121314卵泡直径(mm) 7.6 8 9.1 10.1 12.5 13.5 15.9 17.4 19.7 21.2x╟士t0.05n∫╟x 2.22 1.54 1.04 1.24 1.63 1.15 0.73 0.570.78 0.53改变,预示排卵发生在6-10小时内。

超声显示机率极小。

有作者认为成熟卵泡直径在18-25mm,妊娠机率大,卵泡直径<18mm不易妊娠。

(4)排卵后超声表现:①成熟卵泡消失,约占80%周期;②卵泡体积缩小,壁厚,边界模糊,内部出现光点;③卵泡呈多孔状,24小时内消失;④约40%周期排卵后子宫直洱窝内见少量液体,厚径约4-6mm。

2.监测内容和时间(1)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内容,要求测量双侧卵巢的大小,卵泡数量、大小、形态,边界是否清晰,内部回声。

同时要测量子宫大小、形态,回声有否异常以及宫腔内状况。

测量卵泡大小要求在卵泡最大切面测量3条径线,排卵前2-3天须每天监测1-2次。

(2)监测时间,一般在月经周期第9-10天;正常周期可在10-11天,药物诱导周期要求提前1-2天监测卵泡发育。

3.药物诱导周期卵泡超声表现药物诱导排卵治疗不孕已广泛应用,并取得巨大成就。

正常诱导周期一般于周期5-7天起可见卵泡图像,多卵泡发生率为35%-80%。

多个卵泡分布在一侧或两侧卵巢内,互相挤压变形。

不少文献报道诱发周期的卵泡每天生长速度和排卵前卵泡最大直径与自然周期无明显差异,也有作者认为诱导周期的卵泡发育显著大于自然周期。

笔者与后者认识一致。

排卵发生在hcg给药后36-48小时,多个卵泡可在同一天破裂,也可分别相隔1-2天破裂。

诱导周期的排卵期和黄体期的超地热异常表现为自然周期无明显不同。

(1)克罗米醛(clomiphene):又称氯菧酚胺,其卵泡期与自然周期相似或稍长,主卵泡大多超过1个,通常1-2个以上卵泡成熟。

其成熟卵泡直径比自然周期大,平均约23mm(18-25mm)。

超声监测必须连续进行,近排卵前2-3天应每天监测。

(2)尿促性腺激素(hmg):含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或用纯fsh诱发排卵治疗。

其卵泡超声表现可呈不规则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一个卵巢内的多外卵泡大小不等。

用hcg后卵泡进一步增大,平均卵泡直径25.6mm(18-30mm)。

排卵后直肠窝暗区较多。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hmg或fsh诱发排卵,是目前治疗不孕症,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ft)较理想方案。

它有效抑制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h)分泌,避免过早lh峰形成,能增加细胞采集率、受精率及妊娠率。

(十一)超声监测子宫内膜正常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分泌的影响发生周期变化。

子宫内膜生长环境适宜与否是胚胎着床成败的关键,在ivf-et中,内膜对胚胎植入的敏感性也极为重要。

因此应用超声连续观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变化,对不孕症患者治疗结果的重要价值已被公认。

1.监测子宫内膜的方法及时间(1)方法:tvs监测子宫内膜优于tas已被实践证明和接受。

要求在tvs显示子宫体矢状面,在距宫底下2cm处测量前后子宫肌层与内膜交界面的距离。

内膜实际厚度包括两层子宫内膜,一般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2.时间:监测时间在子宫内膜增生(滤泡期)和分泌期(黄体期)的早、中、晚期进行。

增生期:早期---月经第5-7d;中期---月经第9-11d;晚期---周期第12-13d。

分泌期:早期---第3-4d;中期---第6-8d;晚期---第12-13d。

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肌注或出现黄体生成素(lh)峰值计算。

2.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超声表现正常育龄妇女,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也有相应的周期改变,不同期的子宫内膜超声表现也不同。

(1)增生期子宫内膜超声表现:增生早期,宫内膜呈一薄回声线,厚约4-6mm。

增生中期,子宫内膜逐渐显示三条强回声线,其间低回声区为两层功能内膜,内膜厚度约8-10mm。

增生晚期,三线二区更加清晰可见,内膜厚度加宽,约9-10mm。

(2)分泌期子宫内膜超声表现:排卵后,功能层内膜腺体内粘液和糖原积聚,低回声转变为强回声,三线征逐渐消失;分泌早期,由于内膜光点增加,使三线模糊,但仍可区分,宫腔中线回声仍清晰;分泌中期,三线消失,宫内膜光点明显增强,呈均匀一致强回声;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呈强回声。

分泌期子宫内膜厚度,早、中、晚期变化不明显,但与增生期明显相关,一般约厚10-20mm。

如月经来潮,内膜厚度可略变薄并显示不均强回声;若能受孕,子宫内膜受妊娠黄体的影响,厚度可达20-24mm,回声更增强。

(十二)异常卵泡周期超声表现卵泡的正常生长受卵巢自身功能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复杂影响。

卵泡发育异常是不孕的原因之一,约占不孕症患者的15%-25%。

在月经周期规律、bbt双相的妇女中,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有13%-44%的周期卵泡发育和排卵异常。

卵泡发育异常也可发生在不孕症患者诱发排卵治疗过程中,其超声表现与自然周期大致相同。

1.无卵泡发育超声表现为无卵泡生长,或可见一个或数个卵泡发育,但直径<14mm即停止生长或消失。

2.小卵泡发育小卵泡发育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有学者推测与黄体早熟有关。

在连续超声监测中,卵泡测值及日平均增长速度均明显小于正常周期,卵泡张力不大,内壁模糊,生长缓慢,发育到一定程度即停止生长,排卵前卵泡是大径线常>14mm,<18mm。

3.大卵泡发育在不孕症患者或诱导排卵治疗患者中,超声表现为排卵前卵泡直径>30mm。

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有作者报道卵泡直径>30mm没有妊娠者。

4.黄体化卵泡不破裂(luf)luf是指卵子未从卵泡中排出而分泌已达到黄体水平。

其病理尚不十分清楚,不孕患者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精神因素造成高泌乳素血症有关,促排卵治疗患者出现luf 现象,有作者认为是由于服用克罗米酚后血清中fsh不适当增加,引起相对应的黄体组织结构异常所致。

超声表现:①在预测排卵日卵泡体积不变,囊壁逐渐增厚或内部回声逐渐增多,2-4天后卵泡内充满大量光点并逐渐消失;②卵泡体积迅速增大至30-50mm或更大,可持续存在至周期末或下周期初甚至更长时间。

所不同的是在诱导排卵中的luf现象虽然存在,但其它卵泡仍可排卵发生。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超声表现有以下特征:(1)双侧卵巢增大,可为正常的2-3倍,主要是厚度增加,最大径线可达50mm。

(2)卵泡包膜增厚,声像图显示卵巢轮廓清晰,表面回声增强,周围可出现一薄强回声环。

(3)卵巢皮质层内见多个小卵泡暗区,多达20-30个不等,其直径约2-5mm,很少见到超过10mm的卵泡。

(4)髓质水肿,表现为卵巢中央髓质部见一强回声区。

正常情况下声像图不显示卵巢髓质回声。

(5)子宫正常大小或稍大。

(6)长期无排卵或闭经时间较长者见宫腔内有强回声区,为增厚的子宫内膜。

6.卵泡囊肿超声监测可见主卵泡发育至成熟卵泡大小,但无排卵声像表现。

在预定排卵日后卵泡持续存在或进一步增大,可达40mm,月经来潮后开始萎缩。

此类患者bbt呈单相,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呈增殖期表现,可与黄体化卵巢不破裂(luf)鉴别。

在卵巢囊性肿瘤小于5cm时,超表现与卵泡囊肿和luf相似。

但可于月经后复查,若缩小或消失,则为卵泡囊肿或luf;否则为卵巢囊性肿瘤。

通过连续超声追踪,鉴别更为可靠。

7.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ohss是诱发排卵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尤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hmg+hcg治疗的病人更容易发生。

其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

过度刺激的卵泡内雌激素含量极高,但只有在注射hcg后黄体形成才会发生此并发症。

根据临床表现及卵巢大小分为轻、中、重三度,其超声表现如下。

轻度:卵巢直径在60mm以下,双侧卵巢可呈小网眼状,但张力不大,盆、腹腔内可见少量暗区,为少量腹水。

患者无明显不适。

中度:卵巢直径在60mm以上或达100mm,盆、腹腔内见游离暗区,子宫可飘浮于暗区中,患者腹部稍重度:卵巢可极度增大,腹部可扪及,有发生破裂或扭转的危险。

腹腔内见大量腹水或同时伴有胸水。

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等。

8.多卵泡卵巢(mfo)mfo为青春期妇女的一种无排卵月经失调。

超声表现为双侧卵巢偏大,内见多个小卵泡,直径约5mm,有时易与pcos混淆,但mfo与pcos有如下不同:①mfo卵巢虽偏大,但无饱满感;②无包膜增厚,表面回声不增强;③皮质层小卵泡较pcos之小卵泡稍大,而卵泡数目较pcos少;④无髓质水肿;⑤子宫通常偏小,显示子宫发育不良;⑥临床无多毛、肥胖等表现。

有人认为mfo为一过渡阶段卵巢,可发展为正常卵巢,或成为pco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