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故事:汗血宝马
中国关于马的神话故事

中国关于马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马一直被崇拜为神圣的动物,被视为力量、速度和荣耀的象征。
这些古老的故事描绘了马的神奇能力和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为您讲述几个有关中国关于马的神话故事。
一、众神之马--汗血宝马在中国神话中,汗血宝马被誉为天上的神兽。
这匹马身上有赤色的斑点,血液也呈现红色。
根据传说,它是由月亮女神嫦娥所驯服,它们出现在月亮上,为广大人们带来好运和平安。
汗血宝马不仅在神话故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形象。
许多绘画和戏剧作品都描绘了它的形象,使人们更好地欣赏和了解这个神奇的动物。
二、神行万里--追风马在中国神话故事中,追风马被描绘为速度非凡的马匹。
它们有着超越常人的奔跑能力,能在瞬间穿越长江、跨过高山。
追风马可由神仙驾驭,它们被用来传递消息或运输物品。
追风马的出现往往暗示着来自神仙或重要人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喜庆和好运。
在中国文化中,追风马也象征着勇气和冒险精神。
三、天马行空--飞天马飞天马是另一个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经常出现的马。
它们被描绘成拥有展翅飞翔的能力,能够腾云驾雾。
飞天马通常与仙女和神仙一起出现,它们是仙境和天界的居民。
在故事中,飞天马也常常被用来展现它们的智慧和灵性,它们给人们带来智慧和启迪。
飞天马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精神的象征,鼓励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思考和觉悟。
四、守护神--金光马金光马是在中国民间故事中非常受欢迎的一个马神。
它的身上散发着金色的光芒,被视为护佑人们的神兽。
根据传说,金光马是一匹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的守护神。
它在各种婚礼和庆典仪式中经常出现,被认为能够给新人带来幸福和繁荣。
金光马也是中国文化中“马到成功”这一成语的象征。
人们相信,只要拥有金光马的保佑,他们将能够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和进步。
以上所述,只是中国关于马的神话故事中的一部分。
这些故事不仅是娱乐和文化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马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了力量、速度和荣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汗血宝马》读书笔记

《汗血宝马》读书笔记第一篇:汗血马美的赞歌——杨牧《汗血马》诗歌鉴赏杨牧是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汗血马他最初的代表作。
诗作采用借物言志的手法,将比喻性形象的描述与理性思辩结合起来,充分地显示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特色,典型地表现了诗人的雄放、豪迈的诗歌风格。
汗血马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
《史记》中记载:张骞出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
”故在中国,两千年来这种马一直被神秘地称为:“汗血宝马”。
汗血马,是“汉天子梦求的良驹”,“波斯王艳羡的神骥”,其“汗中透血”,“虎豹一样的毛色”,拥有“剽悍、强壮、洒脱、倜傥”的性格。
汗血马原是草原上的野马,后被人们驯服,由此和中国人民结下不解之缘。
尤其是在西北部更加倍受青睐,西北民族爱马,与马的情谊更是深入骨髓。
西北的民族,西北的汗血马对杨牧的思想是有感染的。
杨牧生活机遇不顺,在那个年代里文人空有抱负,现实无法施展,所以心中多有怀才不遇的牢骚,还有为生活中的琐事郁闷。
但是在此作品中却充满了自豪坦荡的文化精神与生命意识的歌唱——用美的眼睛,美的视野歌唱。
一.时空的跳跃美跳跃,是现代诗歌写作中最常运用的技巧之一,最具现代的审美情趣。
它遵循想象、情感的逻辑,常常由这一端一跃而到另一端,或由过去一跃而到未来,超越了时间的樊篱,空间的鸿沟,可以使诗句留下大量的艺术空白,产生语义张力的弹性,使诗的意境含蓄而开阔,任读者自己去补充想象,增大作品的蕴含量。
读杨牧的《汗血马》,就有一种时空的跳跃美。
“从古边塞诗的第一页,蹄声踏踏,一直驰进两千年后的草原之夜。
”诗作一开始就描写了汗血马从古边塞的第一页即历史时间,向着两千后的草原之夜即现在疾驰而来。
两千多年的“汗血马史”,运用时空的跳跃,高度浓缩在了短短的三行诗里,使汗血马从辽远的地平线腾起,并形象生动地浮现在读者眼前……超越了时间的樊篱,空间的鸿沟。
三.马的性感美性感,是某个人的身材相貌或穿着打扮或动作,容易让观察者产生冲动的感觉,叫性感。
汗血宝马的传说——历史故事丛之一,写给孩子们

汗血宝马”究竟有哪“三奇”?在冷兵器时代,人们最渴望得到削铁如泥的宝剑、穿透铠甲的长枪,此外,与之匹配的是金鞍玉辔,宝马良驹。
古人爱剑,犹如现代人爱枪。
古人爱马,就像现代人爱车。
古代一匹纯种良马,足以超过现代的“劳斯莱斯”、“本特利”……古代中国,名气最大的坐骑叫做——“汗血宝马”。
历代帝王,围绕这种宝马垂涎三尺。
汉武帝曾为它们发动过两场对外战争。
隋炀帝则迷恋上天的真龙“配种”,还专门牵了一群发情的母马,在西域的天池边游荡,试图配上“天马”。
汗血宝马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就是“阿哈尔捷金马”,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等。
这种马有三大特征:一,体形健美:二,速度极快;三,汗出如血。
正因它与众不同,才作为很多国家历代宫廷的御用马匹。
比如,亚历山大〃马其顿、成吉思汗,都曾以这种“顶级坐骑”。
当然很健美,这种马匹原产于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绿洲,历经三千多年培育而成: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
风驰电掣的漂亮宝贝,谁不待见呢?难怪,刘邦和匈奴人“白登大战”的时候,剽悍的匈奴骑兵,叫刘邦瞠目结舌。
对方的精良装备,不但有钢口极好的长矛快刀,还有令人过目不忘的“汗血宝马”。
这种健美的马匹,大大提升了匈奴骑兵的战斗力,对大汉军队造成了严重威胁。
跑得自然快。
据说,汗血宝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显然,这是文学化的描述。
一般说老,马的极速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也不过200多公里。
如果再提速一倍,恐怕就得活活累死。
目前,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
看来,这种马奔跑的速度,也是相对而言。
快,而且耐力十足,奉为珍宝也很正常。
最奇特的就是“汗出如血”,其实,“汗血”也是一种诗情画意。
据说,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那些枣红色或深栗色毛的马匹,出汗之后,局部颜色就会更鲜艳,远远望去,酷似鲜血浸染一样。
况且,马膀子、马脖子是汗腺最发达的地方,因此,飞跑起来,浑身上下便血色泛光,煞是醒目。
九方皋相马的故事

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一、九方皋相马的来历九方皋相马,又称“汗血宝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奇马。
相传,它是由神话中的黄帝所驾驭,能登高越岭、四蹄飞跑、飞马奔腾、千里一日等。
因马身上常有汗珠凝结成血滴,故称其为汗血宝马。
二、九方皋相马的特点九方皋相马体形高大、壮硕,毛色亮泽、光滑如绸,眼睛明亮有神。
它步履轻盈,速度极快,在长途驰骋中不易疲劳。
而且,它野外生存能力强,十分耐寒,可在极寒的环境下依然精神矍铄、健壮强健。
三、九方皋相马的传说故事在古代,九方皋相马被视为一种神兽,因其血色如红绸,人们普遍认为,只要骑上这匹马,就能踏上荣耀之路。
那时的古代王朝,都有人驾驭过这匹传说中的汗血宝马。
其中,最为著名的则是晋惠帝司马衷。
他曾驾乘美丽的九方皋相马,遨游山野,无拘无束,倍感惬意和快乐。
另外,传说中还有一个技艺高超的骑马人,他就是拓跋珪。
据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跟九方皋相马打交道。
而后他练成了马术的王牌,最终以来多次殊荣。
四、九方皋相马的变迁历程关于九方皋相马的变迁历程,历经千年的沧桑变迁,它的传说故事早已经成为经典。
在不同时期的历史记载中,人们对于九方皋相马充满了敬意和崇拜。
这匹传说中的神马,曾拥有无数的忠实拥趸。
它曾经陪伴过无数的皇帝,见证了一个个王朝的兴衰。
然而,九方皋相马也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次的波折和变迁。
它的传说中的“汗血”也逐渐被人们解释为极度劳累时的一种现象。
五、九方皋相马的现状现如今,九方皋相马虽然已成为历史的传说,但还是被广大群众所津津乐道。
很多文艺作品中,都有九方皋相马的影子。
在当代马术植根的大地上,中国的马术运动,正在逐渐的发展壮大,生产的马匹也越来越多。
六、总结九方皋相马是历史的传说,同时也是中国马术文化的瑰宝。
它的故事就像历史的痕迹一般,记录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智慧与勇气。
但是,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中国马术文化一定会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汗血宝马,传说中是一匹在缥缈的古代中华大地上出现过的奇异动物,据说它身上隐隐有马、鹿、龙、凤、花纹等混乱而又神秘的图案,血液则是深红色或黑色。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作为一个神秘的存在,一直是令人向往的动物。
关于汗血宝马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最普遍的传说是汗血宝马出自西域。
西汉时期,大宛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王国。
骑兵是大宛国的特色之一,这里的种马数量极为丰富。
当时,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就是从大宛国被带到中国的。
其它一些传说则认为汗血宝马来自东北、西南或者四川等地,但至今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些说法。
汗血宝马的形态和特征,也有许多不同的描述。
据传说,它的身上长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纹,有的像马、有的像鹿、有的像龙、有的像凤等等。
传说汗血宝马每年夏季,兽毛变成柔软丝状,如白云飘逸,而在寒冬则厚如毛茸,有如岩石之上的白雪,如天地之壮烈。
另外,汗血宝马的血液也非常的神秘,据说陵墓出土的汗血宝马骨骼中,就曾经检测到过深红色或黑色的血迹。
这种珍贵的血液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也是迄今无法确知的。
汗血宝马的传说在历史上主要流传于中古时期,而汗血宝马的神秘面纱却至今未解开。
据考证,南北朝到唐代都有大量的汗血宝马传说,尤其是唐代文学作品有很多描写。
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唐玄宗时,有一位职官设宴招待来自西域的宾客,当他们听到汉地有汗血宝马的传说时,都十分兴奋。
他们不仅对汗血宝马的美丽外表充满了赞美,更是对它们的驾乘性能和生理特征非常感兴趣。
史书记载,当时有位叫李贺的大诗人,就曾写过一首《汗血宝马行》的诗,来歌颂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动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族文化和马文化相互交融,汗血宝马的神秘也被逐渐淡忘。
直到明清时期,关于汗血宝马的记载才再次出现。
据《明史》记载,漳州刘氏家族族人入葬时,常以“汗血宝马”作马车,据传为《会昌墓志》中载的“汗脚”“五陵傍”古马之始祖。
可见在明代,汗血宝马的神秘曾经达到了顶峰。
汗血宝马的记载并不是只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中。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阅读附答案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阅读附答案汗血宝马是指一匹传说中出现过的马,它的汗液是血红色的,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传说也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下面,我们将介绍有关汗血宝马的历史和传说。
搜寻汗血宝马的历史汗血宝马的真实历史始于汉朝时期。
当时的中国各地都有一些名贵的马匹,其中一种名为汗血马。
这种马匹体型瘦长,顶端尖锐,步伐轻盈,能在沙漠和高山环境中长途奔跑。
在战争和贸易中,汗血马被广泛使用,并被认为是中华文明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据传,汗血马的血液是红色的,然而这种说法可能是不正确的。
血液的颜色取决于其在空气中的氧化程度,这与血液本身的颜色无关。
马匹的汗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使其颜色在阳光下呈现出淡黄色或浅红色。
这只是汗血宝马传说中的一个例子,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传说而否认真实历史。
古代人们曾尝试繁殖汗血马,以期获得更多的这种名贵动物。
他们使用各种方法来训练和照顾这种马匹,例如喂养特定的食品,或注入不同的补剂。
其中一些马匹可能拥有疾病或缺陷,被意外地被认为是汗血马。
这些错误的辨认可能导致了传说中汗血宝马数量的夸大。
汗血宝马的传说由于汗血马的珍贵和神秘,其传说在各种文化和宗教中广泛传扬开来。
以下是一些与汗血宝马有关的传说:1. 伊斯兰教传说:伊斯兰诗歌中的马,常被认为是一匹汗血马。
这匹马在古代拥有许多不同的名字,但通常被描述为美丽而温顺的动物。
它的血液能治疗各种疾病,并被认为是一种奇迹。
2. 中国传说:在中国传说中,汗血马是一匹千年古马,能够吞噬各种毒虫和毒蛇,具有永生的能力。
汗血宝马也被描述为夜行不眠、生命力强大的动物。
在中国的古籍中,汗血马被描述为“鞍直一日行千里,千里无尘足不蹔”。
3. 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中出现过一匹名叫“珀洛索斯”的汗血马。
这匹马是赫拉克勒斯所征服的,它的血液据说具有治愈死亡的力量。
总的来说,汗血宝马的出现和传说是由于汉代的汗血马和古代人们对此的想象力结合而成的。
初中语文文摘(生活)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那匹枣红色的汗血野马已经是第七次晃过君玛德力的眼帘了。
从他第一眼见到那匹野马时,他那颗已日趋平静的心就再也不能够安安稳稳地待在他的胸腔里了。
祖先遗传下来的桀骜不驯的血质又重新在他的体内复苏和高涨起来。
他终于想起了父亲的遗训,父亲为了最终捕住这匹野马的父母亲——它们也是一对枣红色的汗血野马,因劳累过度,咯血而死。
而它们的儿子却逃进了那一片原始的胡杨林里。
临终前,父亲向年纪尚幼的君玛德力讲述了那匹野马的故事。
据说是它的祖先的祖先的祖先……曾是威震世界驰骋亚洲东西南北的成吉思汗胯下的坐骑。
后来成吉思汗在一次同阿勒泰西部的哈萨克乃蛮部落的作战中负了伤,才与坐骑分开。
但那匹有灵性的马为了不受擒俘之辱,毅然在寻找主人七天七夜之后,闯进了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的原始胡杨林。
那是从来没有人敢进去的地方。
多少年了,它的家族与君玛德力的家族结下深深的仇怨。
谁不知道,君玛德力的爷爷和爸爸是整个卡多斯大草原上最最优秀的牧人:只要挥动套马杆,任何一匹暴烈的马终将乖乖就范于他们的胯下。
五十年前,君玛德力的祖父就是用这根浸了熊油的红松木套马杆捕住了它的祖父。
当君玛德力的祖父踌躇满志地用一只烧得通红的烙铁,在它的祖父身上烙下了一个象征征服的黑黑的蹄形烙印之后,它的祖父整整三天不吃不喝,一直面对着那片胡杨林的方向,悲声长嘶,力竭而死。
而君玛德力的父亲在二十年前还是用这根套马杆捕住了它的父亲。
但也就是在这厄运般的套马杆套上它的父亲的一刹那,它的父亲狂跳起一丈多高,悲嘶一声,肺裂而死。
临死时还踹了君玛德力父亲一蹄,这愤怒的最后一击也使他的父亲从此再未醒来。
但它却在那片深不可测的胡杨林里,孤独又顽强地长大了。
而君玛德力也在大草原冬不拉的乐曲声中和奶茶的浇灌下,倔强地长大了。
但是如今,它又再次挑战般地出现在卡多斯大草原上的时候,让所有的人包括君玛德力都再次热血沸腾。
连着一周内,已经有五个卡多斯大草原上最好的骑手因为追捕这匹汗血野马而受伤了。
“汗血宝马”成大宛灭国导火索 汉武帝两征大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汗血宝马”成大宛灭国导火索汉武帝两征大宛导语:汉朝认识大宛,是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张骞告诉汉武帝:大宛有一种宝马,叫汗血马。
又,传说这种马日行千里,奔跑时流的不是汗,而是血。
汉汉朝认识大宛,是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张骞告诉汉武帝:大宛有一种宝马,叫汗血马。
又,传说这种马日行千里,奔跑时流的不是汗,而是血。
汉武帝当时就对此十分感兴趣。
随着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不断往来,汉使说:“张骞说的汗血宝马是真,但大宛不愿把汗血马献给大汉,马就藏在贰师城。
”汉武帝听说大宛有汗血马是真的,也不管大宛愿不愿给,就高兴得不得了。
因为他非常喜欢好马,《史记·乐书》说:汉朝在西边屯田和防守的士兵,曾在水边发现一匹从西域跑过来的好马,就将它捉住,献给了朝廷,汉武帝高兴地作了一首《太一之歌》。
(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乐书》虽不出自司马迁之手,但汉武帝喜欢宝马确是事实。
于是,他就派壮士车令为使者,携带千金和金马等礼物,请求与大宛交换汗血马。
大宛已有了很多大汉的财物,对黄金和金马不感兴趣,国王与大臣们商议说:“大汉离我们有万里之遥,他们使团来时要经过盐泽,盐泽是绝地,在那死的人特别多。
若不走盐泽,他们从北边来,有匈奴阻拦。
从南边来,他们难觅水草,人烟稀少,饮食匮乏。
所以,大汉使团每次出发时是几百人,路上常常死的人都超过了一半。
像这样艰难的路程,他们怎能派大军前来?不能派大军,他们就对我们无可奈何。
况且,贰师城的汗血马,是大宛的国宝,国宝不能随便给人。
”于是,就拒绝了大汉的请求。
车令等人气得发疯,骂了许多狠话,把金马砸坏,扬长而去。
大宛的贵族们也愤怒了,说:“大汉的使者太小看我们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的故事:汗血宝马
记得金庸《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小红马吗?那是一匹传说中的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在中国历史上传说已久,史书上最早是汉武帝时代张謇通西域时的事情。
说是张謇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
”
汗血宝马,在古代中国又被称之为“天马”和“大宛良马”。
叫它“大宛良马”,那是因为它的产地在大宛国一带,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一带。
实际上汗血宝马的原产地是今天的土库曼斯坦,方位相差也不远。
叫它“天马”是这样的说法。
《史记·大宛列传》:“(汉武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
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当时附会说这是与野马的杂交品种云云。
今天我们知道汗血宝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众多名马的祖先:“汗血宝马”,本名阿哈尔捷金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
阿哈尔捷金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
当前,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
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
阿哈尔捷金马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
阿哈尔捷金马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
亚历山大、马其顿、成吉思汗等很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
据说,史书中的“血汗宝马”即源自阿哈尔捷金马。
如今仅存2000匹:阿哈尔捷金种马场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于1922年,前身为里海养马厩,1992年改名为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
阿哈尔捷金马总数约2000匹,曾多次作为国礼赠给外国领。
神奇的汗血宝马,马中之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