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陈情表(人教版)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陈情表(人教版)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陈情表(人教版)一、文言实词(一)文言通假1、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多之疾病死伤 )。

2、零丁孤傲: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终鲜兄弟:鲜,同”无”。

4、常在床蓐:蓐,同”褥”,草褥子、草席。

5、除臣 * :洗,又作”先”,前驱的意思。

6、猥以卑微:猥,犹”鄙”,自谦之词。

7、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有,同”又”。

(二)古今异义古义今译1、零丁孤傲,至于建立:成人自立组织机构等筹办成功,开始存在2、郡县强迫:指郡县的官员古代的行政区划3、臣欲奉旨奔驰:驾马飞驰快跑4、实为狼狈:骑虎难下的情状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5、则告诉不准:申述对说6、是以区区不可以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交数目少7、听臣微志:任,允许用耳朵接受声音8、九岁不可以:不可以行走拒绝别人的话(三)词类活用1、臣待汤药:名作动,喝水吃药2、躬亲抚育:名作状,亲身3、且臣少仕伪朝:名作动,当官4、诏书特下:方向名词做动词,下召5、催臣上道:方向名词作动词,上(路)6、则以刘病日笃:名作状,一每日7、臣具以表闻:使动,使知道8、是以区区不可以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9、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使动,使过完10、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词作名词,处境,绵延词(三)一词多义1、矜1)自夸不矜名节2)怜悯,怜悯愿陛下矜愍愚诚犹蒙矜育二、文言虚词1、以连词,表因果:由于臣以险衅是以区区不可以废远臣以奉养无主但以刘每况愈下连词,”无以”,没法臣无祖母,无以致今天连词,表目的:来谨拜表以闻动词,用臣具以表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表依靠:凭,按猥以卑微2、见:”我”慈父见背3、所:的事,的状况实所共鉴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有所希冀4、既终:又又既无叔伯,终鲜兄弟5、且:连词,何况且臣少仕伪朝三、文言句式(一)判断句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是以区区不可以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二)宾语前置句是以区区不可以废远(三)定语后置句(四)介词构造后置句急于星火(五)省略句何尝废离 (祖母 )则告诉 (陛下 )不准逮(吾)奉于圣朝,洗浴 (于)清化(六)被动句而刘夙婴疾病慈父见背洗浴清化寻蒙国恩犹蒙矜育。

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陈情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名篇,也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陈情表》的学习,不仅能够展现出学生扎实的文学素养,更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进行语文学科、文化素质和国情教育的有机结合。

下面从几个方面总结《陈情表》的知识点。

一、《陈情表》的背景和历史价值《陈情表》是张居正派遣陈琳向蜀中巨宦孙权请援时所写。

文中所述的“外有强敌,内有虎狼,天数已定,社稷安危,历在此时,方期讨贼安存,不可坐以待亡”反映了当时明朝的形势十分危急,需要向外求援,才能保住国家和家园。

通过学习《陈情表》,能够了解明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而且能借此了解古代的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

二、《陈情表》的文学价值和技巧1、表现手法。

《陈情表》通过罗列事实,提出问题,倡导理性,表现了作者蕴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较高的艺术水准。

2、运用典故和比喻。

作者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例如:“百川归海”、“马放南山”,极大丰富了文章情趣。

3、语言运用。

《陈情表》运用了平易近人词汇和语言组织形式,清晰明了,寓意深刻。

三、《陈情表》的人物形象塑造1、陈琳。

《陈情表》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一位正直、守信的忠臣,有较高的政治智慧和口才。

他在向外求援时是如此得有力和清晰,令人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形象地传递了明朝末年忠臣为国家而维护家园的精神主题。

2、李时中。

李时中的形象塑造了古代贪官污吏的形象。

他滥用职权,腐化堕落,拒不给予支持和帮助,阻挠国家危难时期国家实现自我救赎的动力。

四、《陈情表》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陈情表,能够理解和体现尊重知识、激励人才的文化价值,要求人们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同时,切实保障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化艺术方面人才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了解《陈情表》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陈情表》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国际文化视野和文学素养,培养其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文化人才的自觉认同感,也有助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具有更高的人文关怀和国家情感。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归纳【篇一】1.字音识记倒涎(xián)锱(zī)铢(zhū)岑(cén)寂付梓(zǐ)王嫱(qiáng)憎(zēng)恶尺牍(dú)没镞(zú)嚼(jiáo)咬文嚼字(jiào)倒嚼(jué)咀嚼漂(piào)漂亮(piǎo)漂洗(piāo)漂泊乘(chéng)上乘(shèng)千乘之国藉(jí)狼藉(jiè)蕴藉隽(juàn)隽永(jùn)隽秀鲜(xiān)鲜活(xiǎn)寡廉鲜耻2.字形辨识辑(jí)辑录揖(yī)作揖楫(jí)舟楫缉(jī)通缉牍(dú)案牍犊(dú)牛犊渎(dú)渎职黩(dú)穷兵黩武椟(dú)买椟还珠蝉(chán)蝉联婵(chán)婵娟惮(dàn)肆无忌惮殚(dān)殚精竭虑涓(juān)涓涓细流娟(juān)娟秀绢(juàn)手绢3.词语释义援例:引用成例。

援,引用。

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点铁成金:神仙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

比喻把不好的作品改好。

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

后泛指写定著作。

尺牍:书信。

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

索然无味:也写作“索然寡味”,形容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4.词语辨析斤斤计较·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顺畅·通畅顺畅:顺利通畅,没有阻碍。

通畅:(1)运行无阻。

(2)(思路、文字)流畅。

高中语文必修五的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五的知识点

⾼中语⽂必修五的知识点知识给⼈以爱,给⼈以光明,给⼈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类⽣命的⾳乐!下⾯⼩编给⼤家分享⼀些⾼中语⽂必修五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中语⽂必修五的知识1第⼀单元1.林教头风雪⼭神庙1、作家作品_《⽔浒》__是我国⽂学史上第⼀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说,作品概括了农民起义_发⽣_、_发展__⾄__失败___的过程。

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说家。

课⽂节选⾃原书第⼗回,原来的题⽬是《林教头风雪⼭神庙,陆虞侯⽕烧草料场》,主⼈公是__林冲___,原是京城的⼋⼗万禁军教头。

2、①⽣难字注⾳:仓廒(áo ) 酒馔(zhuàn) 尴尬(gāngà) 髭须(zī)央浼(měi ) 朔风(shuò) 搠倒(shuò) 迤逦(yǐlǐ) 庇佑(bìyòu)②多⾳字辨析:反省(xǐng ) 提防(dī) 模样(mú) ⼲事(gàn ) 赍发(jī)省事(shěng ) 提⾼(tí) 模型(mó)⼲涸(gān ) 赏赉(lài)③形似字辨析:陪(奉陪 ) 眷(眷恋 ) 瑕(⽩璧微瑕 ) 漱(洗漱 )赔( 赔偿) 券(⼊场券 ) 暇(应接不暇) 嗽( 咳嗽)沽(沽名钓誉 ) 啜(啜泣) 缀(点缀) 撼(震撼 ) 玷(玷污 )诂(训诂 ) 掇(拾掇 ) 辍(辍学) 憾( 遗憾) 拈(拈轻怕重 )④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我因恶了⾼太尉恶wù:冒犯、触怒。

(今义:讨厌;憎恨。

)但有⾐服,便拿来家⾥浆洗缝补。

但:只要。

(今义:转折连词。

)⼩⼆换了汤,添些下饭。

下饭:菜蔬、菜肴。

(今义:就着菜把主⾷吃下。

)后来不合偷了店主⼈家钱财。

不合:不该迤逦不想来到沧州。

迤逦:颠沛流离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总结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语言形式之一,文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中语文必修五大纲中,文言文是必修内容之一,其中包含了多篇文言文课文。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言规则和特点,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文言文必考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文言文。

一、文言文的基本语言规则和特点文言文是汉语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以下的语言规则和特点:1.词汇:文言文运用的词汇来自古代汉语,大多比现代汉语用词更简单,语义较为明确且重视精准用词。

有很多专有词汇,也有很多字现在语言中已经不再使用。

2. 语法: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较为繁琐,句子经常长达十几到几十个字。

文言文注重修辞,重视“清”、“丽”、“妙”,构成华丽辞藻和文化内涵,也重视语言的平衡和对称。

3.标点:文言文的标点很少,常见的标点符号有句号、“、”、“。

、”等符号。

4. 发音: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发音更为复杂,且音节发音规则也与现代汉语不同。

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1. 历史背景文言文知识点中常涉及到作者及其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如《孔乙己》中的“洋务派”、“地契”,《岳阳楼记》中的“乾隆时期”,《滕王阁序》中的“唐朝贞观年间”,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才能深入理解文本。

2. 文言文常用结构文言文中常见的结构包括“因果结构”、“举例结构”、“转折结构”、“并列递进结构”等,学生需要能够准确识别各种结构类型,并灵活运用。

3. 文言文修辞手法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誓、排比、铺垫、绝句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及应用,以及学会通过修辞手法寻找文本的表达意义。

4. 词语辨析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需要能够辨析一些易混淆的词语,如“君子”与“小人”、“正义”和“邪恶”等,考试中会以此作为试题,考察学生对于文言文词汇的掌握。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知识是智慧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烈焰;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入生活的荒径,就能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1《归去来兮辞》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 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 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 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 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 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 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 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 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 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 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 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 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 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语文高考必修五知识点

语文高考必修五知识点

语文高考必修五知识点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语文高考备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而在语文高考中,必修五是重要的考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我们的高考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结合必修五的知识点,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古代文学必修五中涉及到了古代文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作品选读以及文学名句等。

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文学的源流。

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现代文学在必修五中,我们也会学习到现代文学的相关内容。

现代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作家。

通过学习现代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现代作家对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的表达。

三、修辞与修辞手法修辞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语文高考中重要的考点之一。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拟人等等。

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阅读理解与写作高考语文中,阅读理解和写作是重要的考点。

在必修五中,我们会学习到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和策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

同时,也需要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写作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也是对自我思考和观点表达的一种训练。

五、修辞与写作修辞和写作是高考语文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修辞和写作技巧,我们能够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修辞手法是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我们需要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写作是我们表达观点、展开思维的重要工具,通过写作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在必修五中,我们也会学习到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文言文阅读和鉴赏的技巧,对于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和理解古代哲学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1、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是南朝宋代小说家刘义庆写作的《世说新语》。

2、典宝:协司宝掌玉玺。

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3、难句翻译:1、其如是,孰能御之?译: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他呢?2、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译:(梁襄王)突然问(我)说:“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4、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5、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6、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7、比:bǐ ①并列,挨靠在一起。

《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成语有“栉比鳞次”。

[比邻]近邻。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齐等,同等。

《战国策•荆轲剌秦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8、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9、文学常识:1.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诗人。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2.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10、词义-奄奄黄昏后:晚上7点到9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12、三山:蓬莱方丈瀛洲13、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14、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15、法国:①莫里哀,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

代表作《悭吝人》《伪君子》均为讽刺喜剧。

②司汤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描写于连野心勃勃的长篇小说《红与黑》。

③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词多义梳理
①事、事故、变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②旧、往昔、过去的、原来的:豫章故郡
③故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故④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⑤故意、特地: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依然、依旧: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③因果连词,所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①完:担中肉尽(《狼》)
②全部用出或极力完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尽③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④所有的:尽人皆知
⑤极:尽善尽美
属(以下读shǔ)①统属、隶属、届寸::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类、辈: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以下读zhǔ③连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撰写: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⑤嘱托,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②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即③就是:此即风景之尤胜者也
④假如:即有如不称。

妾得无随坐乎
⑤当、当前:成功在即
⑥通“则”,就:且壮士不死即已
⑦如同: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①却、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且②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③姑且、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边……边,又……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⑤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⑥尚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
胜中秋尤胜——盛大
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山水
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
数不胜数——尽,能承受
错纷错如织——交错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磨刀石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通“措”,处置
状雷锟电霍,无得而状——描述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形态
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观
状河伯留客之久——估计
寻而病寻作,余既岂归——不久
未果,寻病终——不久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
八尺为寻——量词,一寻
二、词类活用
名作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禁,带:以……为带;名词意动用法无得而状——形状,描摹形状
缓板而歌——板:敲撞板,歌:唱歌
最可觞客——觞:请饮酒
面北为平远堂——面:面对着
祠韦苏州——祠:筑祠堂
吏吴两载——吏:做官
名作状: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星:像星辰一样
栉比如鳞——像梳子齿密密麻麻
檀板丘积——像小山/樽壘云泻——像云彩
形容词作动词。

独以近城故——近:靠近
迟月生(于)公石上——迟:等待
形容词作名词:宾主尽东南之美
数量词作动词。

才三四辈——三四辈:有三四人。

动词作名词
台隍枕夷夏之——交:交际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