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09 二十五项反措 第14部分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试题库

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管理知识试题库(36、《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16版)第14部分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2018年3月)一、填空题1、对于新建电厂及户外升压站,在中性或酸性土壤地区,接地装置选用热镀锌钢为宜。
2、接地装置接地体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连接至该接地装置接地引下线截面面积的 75% 。
3、变压器中性点应有两根与接地网主网格的不同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
4、重要设备及设备架构等宜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
5、接地装置引下线的导通检测工作应使用试验电流大于5A的试验仪器每 3年进行一次。
6、接地装置引下线的导通检测工作应使用试验电流大于 5A 的试验仪器每3年进行一次。
7、应根据历次接地引下线的导通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开挖检查、处理。
8、输油区及油罐区必须有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
9、油罐接地线和电气设备接地线应分别设置。
10、输油管应有明显的接地点。
11、管道法兰应用金属导体跨接牢固。
12、防静电接地每处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 30Ω,露天敷设的管道每隔20~25m应设防感应接地,每处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
13、220kV及以上线路一般应全线架设双地线,110kV线路应全线架设地线。
14、线路杆塔地线宜同期加装接地引下线,并与变电站内地网可靠连接。
15、切合110kV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空载变压器时,应先将该变压器中性点临时接地。
16、110~220kV不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过电压保护应采用棒间隙保护方式。
17、对于低压侧有空载运行或者带短母线运行可能的变压器,宜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进行保护。
18、10kV及以下用户电压互感器一次中性点应不直接接地。
19、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规定时,应及时装设消弧线圈。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用线路避雷器保护。线路杆塔地线宜同期加装接地引下线,并与变电站
内地网可靠连接。
存在问题:
2、防止雷电过电压事故
2.4加强避雷线运行维护工作,定期打开部分线夹检查,保证避雷线与杆 塔接地点可靠连接。对于具有绝缘架空地线的线路,要加强放电间隙的 检查与维护,确保动作可靠。
存在问题:
2.5严禁利用避雷针、变电站构架和带避雷线的杆塔作为低压线、通信线、
2、防止雷电过电压事故
(3)变电站已发生过雷电波侵入造成断路器等设备损坏。
(4)经常处于热备用状态的线路。 存在问题: 2.3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应按照输电线路在电网中的重要程度、线路 走廊雷电活动强度、地形地貌及线路结构的不同,进行差异化配置,重 点加强重要线路以及多雷区、强雷区内杆塔和线路的防雷保护。新建和 运行的重要线路,应综合采取减小地线保护角、改善接地装置、适当加 强绝缘等措施降低线路雷害风险。针对雷害风险较高的杆塔和线段宜采
求以外,还应对前期已投运的接地装置进行热稳定容量校核,不满足要
求的必须进行改造。
存在问题:
5
1、防止接地网事故
1.5变压器中性点应有两根与接地网主网格的不同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
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主设备及设备架构等 宜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
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注:
2014版、2009版均有)
存在问题: 1.6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预留设备、设施的接地引下 线必须经确认合格,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在 此基础上方可回填土。同时,应分别对两个最近的接地引下线之间测量 其回路电阻,测试结果是交接验收资料的必备内容,竣工时应全部交甲 方备存。(注:2014版、2009版均有)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05

17 防止接地网事故为防止接地网事故的发生,应认真贯彻《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7.1 根据地区短路容量的变化,应校核接地装置(包括设备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容量,并根据短路容量的变化及接地装置的腐蚀程序对接地装置进行改造。
对于变电所中的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低阻或高阻接地系统,必须按异点两相接地校核接地装置的执稳定容量。
17.2 在发、供电工程设计时,要吸取接地网事故的教训,设计单位应提出经过改进的、完善的接地网设计,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
17.3 基建施工时,必须在预留的设备、设施的接地引下线经确认合格(正式文字记录)以及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上,并应分别对两个最近的接地引下线之间测量其回路电阻,测试结果是交接验收资料的必备内容,竣工时应全部交甲方备存。
17.4 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接地试验应符合规定,各种设备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必须可靠,扩建接地网与原接地网间应为多点连接。
17.5 接地装置腐蚀比较严重的枢纽变电所宜采用铜质材料的接地网。
17.6 对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网,在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时,应有完善的均压及隔离措施,方可投入运行。
17.7 变压器中性点应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的要求。
重要设备及设备架构等宜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的要求。
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17.8 接地装置引下线的导通检测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
根据历次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开挖、处理。
17.9 为防止在有效接地系统中出现孤立不接地系统并产生较高的工频过电压的异常运行工况,110?220KV不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过电压保护应采用棒间隙保护方式。
对于110KV变压器,当中性点绝缘的冲击耐受电压≤185KV时,还应在间隙旁并联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间隙距离及壁雷器参数配合要进行校核。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辅导教材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辅导教材内容提要为进一步落实“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完善各项反事故措施,更好地推动电力安全生产,有目标、有重点地防止电力生产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国家电力公司制定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为了配合电力企业各单位认真贯彻《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精神,国家电公司发输电运营部组织编写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辅导教材》一书。
该书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事故,对重点条文进行逐项、逐条解释和举例说明,内容实际,突出重点要求,针对性强。
具体内容有:防止火灾事故,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防止继电保护事故,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防止开关设备事故,防止接地网事故,防止污闪事故,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防止人身伤亡事故,防止全厂停电事故,防止交通事故,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共二十五项的重点要求(原文)和重点条文解释与举例说明。
本书是电力企业按照“关于贯彻落实《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通知”(发输电发[2000]125号)要求组织学习与落实的指定教材。
因此,各电力制造、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和管理等电力企业应密切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和对校检查,增强防范事故能力,以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和不断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
序随着我国电力工业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和超高压力电网的快速发展,一些近十年来未成发生过的重大事故,如轴系断裂事故、锅炉汽包缺水事故、电缆着火事故以及全厂(所)停电事故又有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人身、设备事故,如发电机烧损事故、汽轮机弯轴事故以及水电站水淹厂房事故又有所抬头。
新版_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保护处修订版第四稿]
![新版_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保护处修订版第四稿]](https://img.taocdn.com/s3/m/35eeaf1c43323968011c9240.png)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二○一一年十二月目录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1)2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 (4)3 防止机网协调及风电大面积脱网事故 (10)4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16)5 防止变电站全停及重要客户停电事故 (17)6 防止输电线路事故 (23)7 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 (29)8 防止直流换流站设备损坏和单双极强迫停运事故 (31)9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事故 (38)10 防止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和并联电容器装置事故 (45)11 防止互感器损坏事故 (51)12 防止GIS、开关设备事故 (55)13 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 (62)14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66)15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 (72)16 防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电力通信网事故 (86)17 防止垮坝、水淹厂房事故 (93)18 防止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 (96)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为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应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关于印发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安监[2011]139号) 、《关于印发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安监[2011]137号)、《关于印发<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防人身事故十二条措施(试行)>、<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安全危险点辨识与预控手册(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营销〔2011〕237 号)、《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0]1020号)、《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0]17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08]696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安监[2008]891号)、《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Q/GDW250—2009)及其它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1 加强各类作业风险管控1.1.1 根据工作内容认真做好各类作业各个环节的风险分析,并提出预控和缓控措施。
国网公司十八项反事故措施12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国网公司十八项反事故措施12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为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应认真贯彻《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T475-199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及其它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2.1防止接地网事故12.1.1设计、施工的有关要求12.1.1.1在输变电工程设计中,应认真吸取接地网事故教训,并按照相关规程规定的要求,改进和完善接地网设计。
12.1.1.2对于220kV及以上重要变电站,当站址土壤和地下水条件会引起钢质材料严重腐蚀时,宜采用铜质材料的接地网。
12.1.1.3在新建工程设计中,应结合所在区域电网长期规划考虑接地装置(包括设备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容量,并提出有接地装置的热稳定容量计算报告。
12.1.1.4在扩建工程设计中,除应满足12.1.1.3中新建工程接地装置的热稳定容量要求以外,还应对前期已投运的接地装置进行热稳定容量校核,不满足要求的必须在现期的基建工程中一并进行改造。
12.1.1.5变压器中性点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
重要设备及设备架构等宜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
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12.1.1.6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预留设备、设施的接地引下线必须经确认合格,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在此基础上方可回填土。
同时,应分别对两个最近的接地引下线之间测量其回路电阻,测试结果是交接验收资料的必备内容,竣工时应全部交甲方备存。
12.1.1.7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各设备与主地网的连接必须可靠,扩建地网与原地网间应为多点连接。
12.1.1.8对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网,在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时,应采用完善的均压及隔离措施,方可投入运行。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编制说明第4讲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编制说明第4讲黄幼茹【期刊名称】《电力安全技术》【年(卷),期】2014(016)004【总页数】4页(P67-70)【作者】黄幼茹【作者单位】全国电力安全专家委员会,北京100031【正文语种】中文15.1 总体说明本章是在原《二十五项反措》“防止倒杆塔、断线事故”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进行修订的。
根据近年来最新发布实施的输电线路相关标准,本章重点对防止倒塔事故,防止断线事故,防止绝缘子和金具断裂事故,防止风偏闪络事故,防止覆冰、舞动事故,防止鸟害闪络事故,防止外力破坏事故等7类输电线路事故提出重点要求,将输电线路的“防止雷击闪络事故”内容归入“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中。
15.2 条文重点说明(1) 条文15.1.1为新增内容:“在特殊地形、极端恶劣气象环境条件下重要输电通道宜采取差异化设计,适当提高重要线路防冰、防洪、防风等设防水平”,以确保在特殊地形、极端恶劣气象环境条件下重要输电通道保持通畅。
(2) 条文15.1.11为新增内容:“应用可靠、有效的在线监测设备加强特殊区段的运行监测,积极推广直升机航巡,包括成熟的无人机航巡。
”(3) 条文15.3.1为新增内容:“风振严重区域的导地线线夹、防振锤和间隔棒应选用加强型金具或预绞式金具。
”(4)条文15.3.2为新增内容:“按照承受静态拉伸载荷设计的绝缘子和金具,应避免在实际运行中承受弯曲、扭转载荷,压缩载荷和交变机械载荷而导致断裂故障。
”在复合绝缘子质量和地位日益提高、被普遍认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近年来却出现或导致了一些不同以往的线路故障,其基本原因就是适宜承受静态拉伸载荷且按照承受静态拉伸载荷设计的刚性复合绝缘子及配套金具,在实际运行中的恶劣气象环境条件下经常性地承受弯曲载荷、交变/冲击机械载荷而导致疲劳断裂。
随着近年来极端恶劣气候的频繁出现,因承受弯曲载荷以及交变/冲击载荷导致的刚性复合绝缘子及金具故障已呈现上升趋势,如:V串复合绝缘子疲劳断裂、复合相间间隔棒钢脚和安装支架断裂等。
二十五项反措学习考评试题及答案3

二十五项反措学习考评试题31、依据《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事故)》,润滑油系统油泵出口逆止阀前应设置可靠的(),防止油泵启动后泵出口堆积空气不能快速建立油压,导致轴瓦损坏。
A、排油措施B、排水措施C、排气措施(正确答案)D、排毒措施2、依据《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事故)》,直流润滑油泵的()系统应有足够的(),其各级保险应合理配置,防止故障时熔断器熔断使直流润滑油泵失去电源。
A、直流电源;电压B、交流电源;容量C、直流电源;容量(正确答案)D、交流电源;电压3、依据《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汽轮机、燃气轮机事故)》,交流润滑油泵电源的接触器,应采取()措施,同时要保证自投装置动作可靠。
A、高电压延时释放B、低电压瞬时释放C、高电压瞬时释放D、低电压延时释放(正确答案)4、依据《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发电机励磁系统事故)》,励磁变压器高压侧封闭母线外壳用于各相别之间的安全接地连接应采用()。
A、大截面金属板(正确答案)B、导线连接C、接入保护柜D、金属管5、依据《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发电机励磁系统事故)》,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装置原则上应安装于励磁系统柜,接入保护柜或机组故障录波器的转子正、负极采用()且不能与其他信号共用电缆。
A、屏蔽电缆B、控制电缆C、高绝缘的电缆(正确答案)D、高温电缆6、依据《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GIS、开关设备事故)》,加强开关设备外绝缘的清扫或采取相应的防污闪措施,当并网断路器断口外()时不得进行启机并网操作。
A、绝缘积雪B、严重积污C、整洁干净D、绝缘积雪、严重积污(正确答案)7、依据《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防止GlS、开关设备事故)》,敞开式隔离开关与其所配装的接地开关间应配有可靠的机械闭锁,机械闭锁应有足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
故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1版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1根据地区短路容量的变化,应校核接地装置(包括设备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容量,并根据系统短路容量的变化及接地装置的腐蚀程度对接地装置进行改造。
2根据热稳定条件,接地线不考虑腐蚀时,接地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规程要求。
3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接地试验应符合规定,各种设备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必须可靠,扩建接地网与原接地网间应为多点连接。
4接地装置引下线的导通检查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根据历次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开挖、处理。
5对于运行10年以上的接地网,应每3~5年开挖检查一次,发现地网腐蚀较为严重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6认真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2005)中对
接地装置的试验要求,同时还应测试各种设备与接地网的连接情况,严禁设备失地运行。
7接地电阻的测量按照《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475-1992)进行;每4年进行1次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量。
8接地装置应与线路的避雷线相连,且有便于分开的连接点。
当不允许避雷线直接与配电装置构架相连时,接地装置应在地下与避雷线相连,连接线埋在地中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9配电装置构架上的避雷针(悬挂避雷针的构架)的集中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网相连,由连接点至变压器接地点沿接地极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10独立避雷针(线)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
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入口等的距离不宜小于3m,否则应采取均压措施。
在非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
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主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11防止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事故
11.1切合220kV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空载变压器时,应先将该变压器中性点临时接地。
11.2并列运行的220kV主变中性点应保证一台变压器可靠接地。
12防止谐振过电压事故
12.1为防止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断路器断口均压电容与母线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发生谐振过电压,可通过改变运行和操作方式避免形成谐振过电压条件。
12.2为防止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产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应采取以下措施:在电压互感器(包括系统中的用户站)一次绕组中性点对地间串接线性或非线性消谐电阻、加零序电压互感器或在开口三角绕组加阻尼或其它专门消除此类谐振的装置。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