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ntor 2009的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基于Autodesk Inventor的共轭凸轮设计与运动仿真

基于Autodesk Inventor的共轭凸轮设计与运动仿真笔者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一位使用Inventor产品多年的印刷机械设备用户,困惑于如何借助3D软件提升设计能力——分析其设计难题,例如比较普遍的凸轮设计问题,其中一个共轭凸轮的机构设计尤为难以实现。
本文就是基于解决用户共轭凸轮设计难题的真实案例,介绍了借助Autodesk Inventor设计共轭凸轮的方法及思路。
一、设计要求用户设计某胶订机,其中一台设备使用到一对共轭凸轮,其中一个凸轮是顶升凸轮,带动机构在垂直方向运动,另一个凸轮带动一个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的末端带动一个滑块做水平运动,机构简图如图1。
T形结构FF’E中,端点E与凸轮1的从动件连结,连杆AB的端点A 连接在滑块上,沿FF’平面做水平往复运动,连杆BCD绕C点转动,D点与凸轮2从动件连结,凸轮1和凸轮2绕同一根轴旋转。
1.凸轮1(垂直运动)盘式顶升凸轮(沟槽)做垂直方向往复运动。
凸轮基圆半径为50mm,凸轮升程为30mm,带动T形结构做垂直方向运动,其在一个周期内的运动规律如表所示。
2.凸轮2(水平运动)凸轮驱动连杆机构运动,连杆机构的末端连结到一个滑块,滑块的设计要求为一个往复行程为400mm,为配合机构的运动要求,其速度按照如图2所示规律运动。
本文重点在于说明设计的思路,对于机构的具体尺寸以及系统转速等不做说明,上述的设计参数也仅作示意,不代表实际设计数值。
二、设计分析常见的凸轮形式,包括线性凸轮、盘式凸轮及圆柱凸轮三大类,很多CAD软件没有直接提供凸轮设计工具,需要用户去创建凸轮的轮廓线(通过创建公式曲线,以数据点拟合样条曲线),而轮廓的几何外形仅仅表达了凸轮的位移变化,还无法满足对凸轮性能分析的需求(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和压力角变化等)的分析,造成用户设计效率低下,凸轮优化困难。
Inventor凸轮设计模块集凸轮设计、计算校验于一身,支持上述三种凸轮,其自带了多达13种拟合函数,最高支持七阶多项式,无需用户推导解析函数,即能生成高质量的凸轮轮廓。
matlab凸轮轮廓设计及仿真说明书

偏置盘型凸轮创新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设计题目:偏置盘型凸轮设计院系:机电学院班级: 09机41设计者:彭辉学号: 09294040指导教师:王卫辰学校:江苏师范大学前言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一样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利用图解法能比较方便地绘制出各类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但这种方式仅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结构,用它对复杂结构进行设计那么比较困难,而且利用图解法进行结构设计,作图误差较大,对一些精度要求高的结构不能知足设计要求.解析法能够依照设计要求,通过推导机构中各部份之间的几何关系,成立相应的方程,精准地计算出轮廓线上各点的坐标,然后把凸轮的轮廓曲线精准地绘制出来.可是,当从动件运动规律比较复杂时,利用解析法取得凸轮的轮廓曲线的工作量比较大.而MATLAB软件提供了壮大的矩阵处置和画图功能,具有核心函数和工具箱.其编程代码接近数学推导公式,简练直观,操作简易,人机交互性能好,且能够方便迅速地用三维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表达计算结果、拓展思路口。
因此,基于MATLAB软件进行凸轮机构的解析法设计,能够解决设计工作量大的问题。
本此课程设计基于MATLAB软件进行凸轮轮廓曲线的解析法设计,并对的运动规律凸轮进行仿真,其具体方式为第一精准地计算出轮廓线上各点的坐标,然后运用MATLAB绘制比较精确的凸轮轮廓曲线和推杆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曲线和仿真。
目录前言 1第一章:工作意义 31.1本次课程设计意义31.2 已知条件4第二章:工作设计进程 5 2.1:设计思路 5 2.2:滚子从动件各个时期相关方程 6 2.3:盘型凸轮理论与实际轮廓方程 7第三章:工作程序进程 7 3.1:滚子从动件各各时期MATLAB程序编制 8 3.2:凸轮的理论实际运动仿真程序编制 12 第四章:运行结果 17 4.1:滚子运动的位移图 17 4.2:滚子运动的速度图 17 4.3:滚子运动的加速度图,局部加速度图 18 4.4:滚子运动的仿真图 19 4.5:滚子运动的理论与实际轮廓图 20第五章:设计总结 21 5.1:总结 21第六章:参考文献 22 6.1:参考文献 22第一章:工作意义1.1本次课程设计意义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一样为主动件,作等速回转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讲课教案

不同点 线位移 角位移
问题的关键:以 哪点作为研究对 象来切入
第三节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
一、偏置尖顶推杆盘形凸轮轮廓线设计
1、问题导入:案例剖析 2、训练项目:
用CAD技术设计一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2、训练项目:
工程实例:
已知送料机构凸轮的基圆半径r0=15mm, 偏距e=7.5mm,凸轮以等角速度ω沿逆时 针方向回 转,推杆行程h=16mm,运动规律:
δ=0~120°,推杆等速上升h δ=120~180°,推杆远休 δ=180~270°,推杆正弦加速度下降h δ= 270~360°,推杆近休
试设计此尖顶直动推杆盘形凸轮轮廓线。
工作要求:
1、采用计算机 辅助设计。
2、课堂仅设计
推程段凸轮轮廓 线,其它课后完 成。
第三节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
判断下面的设计正确否 提示:1、反转法使用正确否
2、从动件运动轨迹确定正确否
第三节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
二、其它类型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结论:反转法把凸轮轮廓线的设计转化成求从动 件端部的运动轨迹。
第三节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
主要内容
偏置尖顶推杆
盘形凸轮
轮廓曲线的设计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用图解法设计偏置 尖顶推杆盘形凸 轮轮廓 曲线的方法
难点
1、深化对反转法的认识。 2、根据工程上给定的运动
规律,在设计图纸上确 定从动件与凸轮接触的 瞬时位置
机电与汽车工程系 程荷枝
图解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第三节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
✓ 反转法原理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基于Inventor的凸轮轮廓参数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基于Inventor的凸轮轮廓参数化设计及性能分析作者:金兴伟石存秀侯玉荣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01期[摘要]通过分析凸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利用Inventor软件设计凸轮轮廓,并根据生成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图判断凸轮轮廓曲线性能的优劣。
该方法融合了图解法和解析法两者的优点,使得凸轮轮廓曲线设计更为简便、精确,对缩短设计周期以及后续凸轮数控加工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Inventor;凸轮轮廓;参数化;性能分析[中图分类号]TH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12)01-0101-03凸轮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便可使从动件得到任意的预期运动,因此在自动机床、轻工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食品机械、包装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设计方法主要有图解法和解析法。
图解法简便、直观,但作图误差较大,难以获得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的精确坐标,故按图解法所得的凸轮轮廓在加工方面比较困难。
解析法精度高,能够精确计算出凸轮轮廓曲线和刀具运动轨迹上各点的坐标值,方便在数控机床上加工,但计算繁杂。
利用Inventor软件的参数化设计功能,则可将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实现既简单又精确的目标,同时输出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曲线,由此分析凸轮轮廓曲线动态性能。
凸轮轮廓设计完成之后可以导出设计所得的数据,方便数控加工。
本文将通过Inventor软件介绍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盘形凸轮轮廓的方法。
1.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条件及要求从动件在推程过程中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在回程过程中作简谐运动,凸轮转向为逆时针方向,设计参数见表1。
2.参数化设计过程参数化设计就是以其强有力的尺寸驱动修改模型,为初始产品设计、产品建模和修改系列产品设计提供有效手段,同时可满足设计具有相同或相近几何拓扑结构的工程系列产品及相关工艺装备的需要。
2.1基本参数的输入打开Inventor软件,新建零部件后进入“设计”界面,选择“盘形凸轮生成器”,在相应的对话框中输入凸轮设计的基本参数,如图1所示。
《凸轮轮廓设计》课件

绘制理论廓线
确定基圆半径
根据凸轮机构的具体形式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合适的基圆 半径。
绘制理论廓线
根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基圆半径,绘制出凸轮的理论廓线。
检查理论廓线的正确性
检查理论廓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满足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凸轮实际廓线修正
1 2
考虑压力角的影响
根据凸轮机构的压力角限制,对理论廓线进行修 正,确保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凸轮机构的有效性。
圆锥凸轮
总结词
具有锥形轮廓的凸轮
详细描述
圆锥凸轮的轮廓呈锥形,通常用于实现高速、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尤其适用于需要较小接触面积的场 合。
特殊形状凸轮
总结词
非传统常规形状的凸轮
详细描述
特殊形状凸轮如抛物线形、椭圆形的等,通常用于特殊运动需求的场合,如高速、精密或特殊轨迹的控制。
03
凸轮轮廓设计步骤
考虑接触应力的影响
根据凸轮机构的接触应力限制,对理论廓线进行 修正,确保凸轮机构的可靠性和寿命。
3
考虑加工工艺的影响
根据凸轮机构的加工工艺限制,对理论廓线进行 修正,确保凸轮机构的加工可行性和经济性。
凸轮结构设计
确定凸轮材料
01
根据凸轮机构的工作环境和载荷情况,选择合适的凸轮材料。
设计凸轮结构
02
详细描述
凸轮机构的动态特性对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 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优化凸轮机构的动态 特性,设计师应关注机构的动态响应分析, 并采取措施减小振动、冲击和噪声。例如, 优化凸轮和从动件的材料和结构,改善润滑 条件等。
优化凸轮廓线设计
总结词
优化凸轮廓线设计是指通过改进凸轮廓线的形状和尺寸,以提高凸轮机构的性能和使用 寿命。
基于Autodesk Inventor的共轭凸轮设计与运动仿真

基于Autodesk Inventor的共轭凸轮设计与运动仿真笔者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一位使用Inventor产品多年的印刷机械设备用户,困惑于如何借助3D软件提升设计能力——分析其设计难题,例如比较普遍的凸轮设计问题,其中一个共轭凸轮的机构设计尤为难以实现。
本文就是基于解决用户共轭凸轮设计难题的真实案例,介绍了借助Autodesk Inventor设计共轭凸轮的方法及思路。
一、设计要求用户设计某胶订机,其中一台设备使用到一对共轭凸轮,其中一个凸轮是顶升凸轮,带动机构在垂直方向运动,另一个凸轮带动一个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的末端带动一个滑块做水平运动,机构简图如图1。
T形结构FF’E中,端点E与凸轮1的从动件连结,连杆AB的端点A 连接在滑块上,沿FF’平面做水平往复运动,连杆BCD绕C点转动,D点与凸轮2从动件连结,凸轮1和凸轮2绕同一根轴旋转。
1.凸轮1(垂直运动)盘式顶升凸轮(沟槽)做垂直方向往复运动。
凸轮基圆半径为50mm,凸轮升程为30mm,带动T形结构做垂直方向运动,其在一个周期内的运动规律如表所示。
2.凸轮2(水平运动)凸轮驱动连杆机构运动,连杆机构的末端连结到一个滑块,滑块的设计要求为一个往复行程为400mm,为配合机构的运动要求,其速度按照如图2所示规律运动。
本文重点在于说明设计的思路,对于机构的具体尺寸以及系统转速等不做说明,上述的设计参数也仅作示意,不代表实际设计数值。
二、设计分析常见的凸轮形式,包括线性凸轮、盘式凸轮及圆柱凸轮三大类,很多CAD软件没有直接提供凸轮设计工具,需要用户去创建凸轮的轮廓线(通过创建公式曲线,以数据点拟合样条曲线),而轮廓的几何外形仅仅表达了凸轮的位移变化,还无法满足对凸轮性能分析的需求(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和压力角变化等)的分析,造成用户设计效率低下,凸轮优化困难。
Inventor凸轮设计模块集凸轮设计、计算校验于一身,支持上述三种凸轮,其自带了多达13种拟合函数,最高支持七阶多项式,无需用户推导解析函数,即能生成高质量的凸轮轮廓。
凸轮轮廓课程设计

凸轮轮廓的设计与 计算
确定凸轮轮廓的基本参数,如凸轮直径、凸轮高度、凸轮宽度 等。
确定凸轮轮廓的曲线方程,如抛物线、双曲线、椭圆等。
确定凸轮轮廓的旋转角度,如90度、180度、270度等。
确定凸轮轮廓的旋转方向,如顺时针、逆时针等。
确定凸轮轮廓的旋转速度,如匀速、变速等。
确定凸轮轮廓的旋转加速度,如恒定、变化等。
夹具:用于固定凸轮和轴, 保证加工精度
凸轮机构的安装和 维护
清洁凸轮机构:清除灰尘、 油污等
调整间隙:调整凸轮与从动 件之间的间隙,保证正常工
作
润滑:在凸轮和从动件之间 涂抹润滑油,减少摩擦和磨
损
准备工具:扳手、螺丝 刀、润滑油等
安装凸轮:将凸轮安装在 预定位置,注意对准标记
固定凸轮:使用螺丝或螺 栓固定凸轮,确保牢固
表面处理:对凸轮机构进行表面处理, 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装配:将凸轮机构各部分进行装配,保 证其精度和性能
检测:对凸轮机构进行检测,确保其性 能和精度符合要求
磨床:用于加工凸轮轮廓的 精细加工
数控车床:用于加工凸轮轴
数控铣床:用于加工凸轮轮 廓
测量设备:如三坐标测量机, 用于检测凸轮轮廓的精度
刀具:如铣刀、车刀、磨刀 等,用于加工凸轮轮廓和轴
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和资料
设计凸轮轮廓的基本 参数和尺寸
绘制凸轮轮廓的草图 和CAD图
验证凸轮轮廓设计的 可行性和准确性
编写凸轮轮廓设计的 报告和文档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 理和设计基础
凸轮轮廓曲线决定了从动件 的运动规律
凸轮机构由凸轮、从动件和 机架组成
凸轮机构可以实现复杂的运 动规律
凸轮机构具有高精度、高可 靠性等特点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这就是凸轮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这种方法称为“反转法”
二、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1、偏置直动推杆尖顶盘形凸轮
已知:凸轮的r0=20mm,以ω 逆时针方向转 动,偏距e=10mm(导路偏于凸轮中 心的右侧),推杆的运动规律如下: 1 2 3 4 凸轮运动角δ 0°~120° 120°~180° 180°~270° 270°~360° 推杆的运动规律 等速上升h=15mm 在最高位置静止不动 余弦加速度下降h=15mm 在最低位置静止不动
6)分别以A1、A2、A3、……为中 心,从A1B1、A2B2、A3B3、…… 开始量取摆杆的角位移ψ1、ψ2、 ψ3、……(角位移方向与“-ω”相 同),得A1B1′、A2B2′、 A3B3′、……,得到点B1′、B2′、B3′、……[此即为摆动推杆得尖顶 在复合运动(既转又摆)中依次占据的位置]; 7)光滑连接B1′、B2′、B3′、 ……(此例中:B4′与B5′ 、B8与B之间 为圆弧),此即为所设计的凸轮轮廓曲线。
求:凸轮廓线。
作图步骤(procedure):
1)取位移比例尺μS=?(mm/mm)作s=s(δ ) 线图,并对s线图的δ 0、δ 0′分别作若 干等分,各分点编号为1、2、 3、……(注:等分的角增量应≤15°),δ
01、δ 02不作等分;
2)取作图比例尺μL(= μS ),以r0为半径作基圆、推杆的导路,导 路与基圆交点为A(尖顶的起始位置);
2、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图9-19) 已知:增加滚子半径rr,其他条件同上。
设计思路:把滚子中心A看作是尖顶推 杆凸轮机构的尖顶。Fra bibliotek作图步骤:
1)按尖顶设计方法定出滚子中心A在推杆 复合运动中依次占据的位置1′、2′、 3′、……,并连成光滑的曲线; 2)以光滑的曲线上的一些点为圆心, 以滚子半径rr为半径作一系列的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I n v e n t o r 2 0 0 9 的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冯 光 林 , 曾宪 荣
(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 广东 佛山 5 2 8 3 3 3 摘要 : 以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例 , 介绍 了 在 I n v e n t o r 2 0 0 9运动仿真平台下快速进行盘形凸轮轮廓参 数化设计并生成凸轮实体的 方 法 。 在 产 品 设 计 和 机 械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中 运 用 I n v e n t o r 2 0 0 9 的 运 动 仿 真 功 能, 可使产品设计效率和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 关键词 : I n v e n t o r 2 0 0 9; 凸轮机构 ; 运动仿真 ; 轮廓设计 中图分类号 :T P 3 9 1 . 9∶TH 1 3 2 . 4 7 文献标识码 :A
第 6期( 总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5期) 2 0 1 2年1 2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E CHAN I C A L E NG I N E E R I NG & AUT OMA T I ON
N o . 6 D e c .
( ) 文章编号 : 1 6 7 2 4 1 3 2 0 1 2 0 6 0 2 9 3 -6 -0 -0
h h h ) - c o s 1-c o s 1 θ= ( θ)。 …………… ( 2 2 2 其中 : h 为推杆的最大位移 ; θ 为控杆运动曲线自变量 。 设δ 为凸轮转角 , θ 与δ 的关系为 : s =
; 修回日期 :2 收稿日期 :2 0 1 2 5 2 0 1 2 6 1 -0 -0 -0 -2
π ) 2 θ= δ 。 …………………………………… ( δ 0 其中 : δ 0 为半程凸轮转角 。 ) ) 将式 ( 代入式 ( 并求导 , 得推杆的位移 、 速度和 2 1 加速度为 : h π ) 烄 ( s = [ 1-c o s δ] 2 δ 0 -π h ω ( π ) v= s i n δ) 。 …………………… ( 3 烅 2 δ δ 0 0 2 2 -π h ω π ) ( a= c o s δ 2 2 δ 0 δ 0 烆 推程位 移 、 速 度、 加 速 度 如 图 1 所 示, 回 程 时 把s ” “ ” , : 中“ 改为 即回程时位移为 - + h[ π ) ( ) s = 1+c o s 4 δ ]。 ……………………… ( 2 δ 0 因为 a 为余弦变化 , 故称为余弦加速度运动 , 在两 。 端 a 有突变 ( 变化量为有限值 , 故有柔性冲击 ) 1. 2 凸轮 基 圆半径确定 以偏心机构为 例 , 如 图 2 所 示, 其 P 点( 瞬 心) 速 : 度v 为 P d s d s d s δ d ) v P= = · = ω 。 ……… ( 5 ω×O P= d t d t d δ d δ 凸轮基圆半径r 0 为: / d s d e ) δ 2 ( 。 ……………… ( ) r - s 2+ e 6 0= t a n α 其中 : e 为 偏 心 距。 图 2 中, n-n 为 接 触 α 为压力 角 ; 点公法线 , P 点为接 触 点 公 法 线 与 凸 轮 轴 线 水 平 线 之 , 交点 ( 瞬心 ) s 0 为推杆初始位移 。 压力角α 增大 ; r r α 变大时 , 0 变小时 , 0 减小 。 当α ] ( ) , 。 : 取[ 极限压力角 时 最小 故有 r α 0 / d s d e δ 2 2 ( ) 。 ……………… ( ) r - s + e 7 0≥ [ t a n α]
槡
槡
, 男 , 江苏常州人 ,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机械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作者简介 : 冯光林 ( 1 9 6 4 -)
·3 0·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2 0 1 2 年第 6 期
) , 式( 中, 当偏心距e 和瞬心 P 点在同侧时取 “ 7 -” 。取“ 异侧时取 “ 号时 , 压力角α 比 对 心 +” -” t a n α 小, 机构的α 小 , 对传动有利 , 用于推程 ; 取“ 时, 压力角α +” 。 比对心机构的α 大 , 故用于回程 ( 力锁合 )
0 引言 盘形凸轮由 于 其 形 状 简 单 , 应 用 极 为 广 泛。传 统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方 法 费 时 耗 力 , 其设计效率往往 产 不尽如人意 。 在制造 业 信 息 化 迅 猛 发 展 的 背 景 下 , 品设计领域从早期运用计算机绘图到三维设计再到今 天的结合数字样机实现设计信息化 。 本文以直动滚子 介绍了在 I 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为例 , n v e n t o r 2 0 0 9 运动 , 。 仿真平台下 盘形凸轮轮廓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1 盘形凸轮的参数化设计 常用图解法 、 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 图解法由 方便 , 因此在设计早期应用较为广泛 , 采用 于绘制简单 、 反转图解法 绘 制 凸 轮 轮 廓 曲 线 时 , 由于是手工绘制凸 其精度受到位移曲线 、 制图工具 、 人为因素等影响 , 轮, 即使借助于绘图软件 , 由于是基于普通原理 , 其实际操 。 作也很困难麻烦 而采用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就 计算出凸轮轮廓上 是建立凸轮轮廓曲线的数学方程式 , 各点的准确坐标值 , 据此对凸轮进行数控加工和检验 。 1. 1 解 析 法设计 凸轮轮廓曲线 采用解析法设计 凸 轮 轮 廓 , 就是根据工作要求合 按照具体要求及结构所 理地选择从动件的运 动 规 律 , 允许的空间 , 逐 步 确 定 凸 轮 的 基 圆 半 径r 绘制凸轮 0, 。 的轮廓曲线 本文实例中的盘 形 凸 轮 机 构 运 动 要 求 如 下 : 设计 一滚子直动推杆盘 形 凸 轮 机 构 , 凸轮以等角速度ω 逆 凸轮转动一周 , 推杆实现简谐运动 。 由 时针方向转动 , 于正 、 余弦函数互为导数 , 因此位移 、 速度 、 加速度均为 连续函数 。 推杆的位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