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哪个朝代的诗人
韦应物介绍

韦应物介绍本文是关于韦应物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世人往往用“高雅闲淡”来形容韦应物的诗风,其大部分诗作也的确写得气貌高古,冲和平淡。
除了他的诗歌之外,我们还对他有哪些了解呢? 字号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
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韦应物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字字沉痛悼亡妻从悼亡诗鼻祖《诗经·邶风·绿衣》起,“睹物怀人”便成为诗人对妻子表达追思哀悼之情的典型范式。
韦应物悼亡诗中自不乏此类诗作。
正如人言,“睹物则思人,念彼之德,彼之功,昔者心之所鹜,情之所依,一旦成空,‘存在’之物也就异化为伤情之标记”。
曾经美好的一切皆随着妻子的逝世而变为一种刺眼的存在,触痛着韦应物脆弱的神经。
春日里生机勃发的芳树本应让人感到满心欢喜、活力四射,然而在诗人看来却是“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皆因“佳人不再攀,下有往来躅”(韦应物《对芳树》),看到树下二人足迹尚存,如见往日一同嬉戏陪伴的欢乐场景,而这画面却只能永远定格在过去,美景如故,佳人不复,怎能不心伤。
韦应物借用今昔对比,睹物思人之内容来抒发沉痛哀悼最典型之作或为《过昭国里故第》和《悲纨扇》两首。
《过昭国里故第》诗云:不复见故人,一来过故宅。
韦应物著名的十首诗词

韦应物著名的十首诗词韦应物,唐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淡泊高雅而著称。
他曾在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考中进士,后来历任洛阳丞、殿中侍御史等官职。
他的诗歌作品以山水田园、风景名胜为主题,描写自然风光和民间疾苦,抒发自己内心感受。
他的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备受推崇,被尊为“五言长城”。
韦应物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还是一位正直的官员。
他在洛阳任职期间,勤政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他曾多次出任地方官员,为官廉洁,一心为民。
在安史之乱后,他曾被任命为唐肃宗朝廷的左司郎中,成为唐肃宗的得力助手。
在唐代中后期,韦应物被誉为“韦苏州”,成为当时文坛的巨匠之一。
韦应物的诗歌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被誉为“韦诗”。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淡泊高雅,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在后世也一直受到高度评价。
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诗人也曾多次赞颂韦应物的诗歌,称其为“诗史上的巨匠”。
韦应物还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作品被选入各种诗歌选集和教材中,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文化和艺术发展。
韦应物著名的十首诗词如下:1.《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逢杨开府》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樛木杖,夜上木兰船。
暗害刘将军,谁当为报仇。
3.《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4.《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5.《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6.《游琅琊山寺》郡郭南边猎骑分,毡场校猎醉黄云。
锦衣绣裤行山际,几处惊呼破野闻。
7.《塞下曲》唐韦应物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年),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十五韦应物岁起以三卫郎为唐玄宗近侍,出入宫闱,跟随唐玄宗出游。
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同乡认为他是祸行而苦。
安史之乱起,唐玄宗出逃,流落失职,开始立志读书,常“焚香扫地而坐”。
唐代宗广德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先后担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
贞元七年退职。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
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
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滁州⑴西涧⑵独怜⑶幽草⑷涧边生⑸,上有黄鹂深树⑹鸣。
春潮⑺带雨晚来急,野渡⑻无人舟自横⑼。
[1-3]文学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
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
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
韦应物是哪个朝代的

韦应物是哪个朝代的本文是关于韦应物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诗人简介】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
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
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
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
贞元七年退职。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
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
代表作有《观田家》。
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
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
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
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
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
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之称。
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
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
此外,他偶亦作小词。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做过苏州刺史。
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诗歌的成就】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
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
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代表作有《观田家》。
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
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
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
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
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
韦应物哪个朝代

韦应物哪个朝代 导语:韦应物诗歌 的创作成就最大。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
韦应物哪个朝代的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韦应物的介绍, 希望可以帮助到 大家! 韦应物哪个朝代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文昌右 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传有 10 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 苏州诗集》、10 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 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他的诗风恬淡高远,以善 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生平成就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
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 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
不但贵宦辈出,文学 方面亦人才迭见。
《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 盛,无逾于韦氏。
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 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
”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以 前。
中唐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韦应物 15 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 出入宫闱, 扈从游幸。
早年豪纵不羁, 横行乡里,乡人苦之。
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 欲,常“焚香扫地而坐”。
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 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
贞元七 年退职。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从肃宗广德二年 (764 年)起到德宗贞元七年 (791 年),将近三十年间,韦 应物大部分时间在作地方官吏,其中有短期在长安故园闲居,或在长安任官。
在 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贡 任而空费俸禄自愧。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这是韦应物晚 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
一派仁者忧时爱民心肠, 感动着后世读者。
诗人韦应物简介

诗人韦应物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今传有 10 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 卷本《韦苏州集》。
那么诗 人韦应物简介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 人物生平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
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 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
不但贵宦辈出,文学 方面亦人才迭见。
《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 盛,无逾于韦氏。
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 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
”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以 前。
中庸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韦应物 15 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 出入宫闱, 扈从游幸。
早年豪纵不羁, 横行乡里,乡人苦之。
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 欲,常“焚香扫地而坐”。
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 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
贞元七 年退职。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从肃宗广德二年 (764 年)起到德宗贞元七年 (791 年),将近三十年间,韦 应物大部分时间在作地方官吏,其中也有短期在长安故园闲居,或在长安任官。
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 贡任而空费俸禄自愧。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这是韦应物 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
一派仁者忧时爱民心肠, 感动着后世读 者。
沈德潜评论说: “是不负心语。
”"不负心语"就是有良心的话。
苏州刺史届满之后,韦应物没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贫如洗,居然无川资回 京候选 (等待朝廷另派他职),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就客死他乡。
其享年约 在五十五六。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韦应物十首有名的诗

韦应物十首有名的诗韦应物,字暗庵,号晴若,晚唐诗人,杭州人,生于唐代。
他的作品颇受中外读者欢迎,其中有十首更为出名,分别是《望洞庭》、《满江红》、《花犯》、《渔歌子》、《忆江南》、《咏鹅》、《西江月》、《蝶恋花》、《水调歌头》、《渔家傲》。
《望洞庭》是韦应物最著名的诗作,诗中以大自然为切入点,赞叹洞庭湖的无穷美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通过抒情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
《满江红》以对月亮的赞美为主题,抒发对明月的热爱之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诗中运用夸张和抒情的语言,把月亮比作乌鹊,表达了作者对月亮深深的思念与敬畏。
《花犯》运用抒情的叙事手法,体现作者的严肃态度。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被门庭冷落。
”这首诗把一场次第繁复的爱情之事,写得豪迈、激昂,把当时的不幸情况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不禁感叹。
《渔歌子》以渔歌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江上渔歌唱,家住垂钓船。
江南歌舞会,纸花带洋香。
”诗中浓浓的渔家气息令人心醉,给读者带来了一份宁静而淡雅的情感。
《忆江南》也被称作“韦小宝江南游”,以“忆江南”为核心,把韦应物的心情纵横交错地表现出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桥流水阻且静,.。
”这首诗把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思念,以及对家乡变迁的眷恋和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咏鹅》被誉为韦应物的代表作,为中国乐府的经典之作。
全诗以鹅作为切入点,把人性特征与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高尚的人生哲学思想。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中表达了鹅的冒险精神,令人叹为观止。
《西江月》把西江月和兴衰更替的象征结合在一起,把外在的景物与内心的情感统一起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
“一任风吹雨打,西江月未央。
数重山更重山,两岸青杨芳。
”诗中勾勒出灿烂的月光,犹如人生中不可谢幕的美丽梦,让人心中情思深深。
《蝶恋花》是韦应物最具传奇色彩的诗作,以蝴蝶和花朵为主题,把蝴蝶和花朵之间的等价关系和相互依存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出自然美的本质。
韦应物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韦应物是哪个朝代的诗人韦应物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田园派诗人,那么韦应物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韦应物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希望对你有帮助!韦应物是哪个朝代的诗人韦应物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出生于公元737年,是如今的陕西西安人。
卒于792年,享年五十五岁。
韦应物身处盛唐时期,与当时的诸多著名诗人一样,在一生之中留下来的诗篇数不胜数。
而韦应物留下来的诸多诗篇,被后人整理为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以及10卷本《韦苏州集》,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
韦应物简介中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官场,成为了唐玄宗的贴身侍卫。
出入皇宫,就如同郊游一般自在。
但是,在官员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朝中诸多将臣都被诬陷,而韦应物最终也被免职。
从此,韦应物便一心研究文学。
此外,还不断的禁欲,常常在家中焚香席地而坐。
后来,韦应物再次进入官场,先后担任了洛阳丞、功曹参军、江州刺史、遂州刺史等职位,知道贞元七年,才从官场退下。
韦应物再吵为官期间,为人民百姓做了很多的实事,例如开仓赈灾、兴修水利等等。
帮助人们百姓摆脱了天灾的威胁,深受人们百姓的爱戴。
滁州西涧韦应物韦应物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田园派诗人,他一生宦海沉浮,饱尝世间的磨难和疾苦,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句。
韦应物的诗恬淡高远,尤其擅长描写景物和隐逸生活,《滁州西涧》就是韦应物写景诗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韦应物的后半生在各地为官,他看尽了百姓的疾苦与当世的离乱,并致力于勤政爱民,但却杯水车薪,只能寄情于诗文,渴望隐逸避世。
韦应物的这首写景七绝《滁州西涧》是在滁州剌史任上,出门游览滁州西涧时写下的。
这首诗描写的是暮春的景色,全诗大意为诗人独独喜爱长在涧边的幽草,而黄莺在树阴的深处啼鸣。
傍晚时分,潮水上涨,春雨不停,西涧的水势越发湍急,本就荒凉的郊野的渡口,此刻完全不见人影,只有一只空舟随波逐流。
诗中先是用绿草与鸟鸣勾画美景,彰显幽雅,进而表达诗人的恬适随性和悠然自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应物哪个朝代的诗人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其山水诗景致优美, 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韦应物哪个朝代的诗人。
韦应物哪个朝代的诗人 唐代 人物简介 韦应物韦应物(737—792),长安人。
唐玄宗时为三卫郎。
建中二年(781) 为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江州刺史。
贞元初(785 左右)为苏州刺史,后世称 为“韦苏州”。
所作词仅存《三台》、《转应》数曲。
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 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
不但贵宦辈出,文学 方面亦人才迭见。
《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 盛,无逾于韦氏。
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 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
”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 以前。
中庸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韦应物 15 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 出入宫闱, 扈从游幸。
早年豪纵不羁, 横行乡里,乡人苦之。
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 欲,常“焚香扫地而坐”。
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 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
贞元七 年退职。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从肃宗广德二年 (764 年)起到德宗贞元七年 (791 年),将近三十年间, 韦应物大部分时间在作地方官吏, 其中也有短期在长安故园闲居, 或在长安任官。
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 贡任而空费俸禄自愧。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这是韦应物 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
一派仁者忧时爱民心肠, 感动着后世读 者。
沈德潜评论说: “是不负心语。
”"不负心语"就是有良心的话。
苏州刺史届满之后,韦应物没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贫如洗,居然无川资回 京候选 (等待朝廷另派他职),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就客死他乡。
其享年 约在五十五六。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其山水诗景致优美,
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 面。
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
代表作有《观田家》。
此外,他 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
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
韦诗各体俱长,七 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 《与元九书》)。
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
五、七绝清韵秀 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 世称许。
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 之称。
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
其五古以学陶渊明 为主, 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 受谢灵运、 谢朓的影响。
此外, 他偶亦作小词。
今传有 10 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 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 仅存一篇。
因做过苏州刺史。
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 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