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直接法
对外汉语教学流派直接法

对外汉语教学流派直接法(Direct Method)1、概述直接法(Direct Method)也叫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改良法(Reformed Method)。
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生。
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更为频繁的国际贸易往来,需要大量能用外语进行口头交际的人。
外语教学的重心由原来的书面翻译转向口头交际。
当时语言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对欧洲几种主要语言做了比较全面的描述与对比,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并不存在完全等值的关系,动摇了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当时语音学的发展,国际音标的制定为口语教学创造了条件。
直接法最成功的实践是从1878 年开始创办的贝力子外语学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种学校遍及欧美,达到300 多所。
2、含义所谓直接法,就是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重视口语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直接法以口语教学为基础,不注重语法形式。
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
有两个支系:口授法、阅读法。
3、代表人物1. 贝力子(M.Berlitz),德国人,他创办了“贝力子外语学校”,主张按“幼儿学语”的过程和方法来教外语,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自然法”,即以实物教具体词,以联想词教抽象词,以实例和演示教语法。
他聘请外国老师任教,采取小班教学,贯彻听说领先,加强师生对话。
2. 叶斯帕森(O.Jespersen)丹麦人,著名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法家。
他论证了古典的语法翻译法的弊病,针对当时一些人对直接法的疑虑,论证了这种教学法的可行性。
他的教学法观点集中体现在《怎样教外语》一书中。
4、理论基础、心理学基础理论基础:直接法的理论依据是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当时的语言理论认为:任何两种语言中,许多词(特别是常用词)在语义、搭配、用法上,都不存在一对一的简单对应关系。
教学法——直接法

教学法——直接法直接法(Direct Methods)⼜名改⾰法,⾃然法产⽣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地点:西欧(法国、德国)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的主张以⼝语教学为基础按幼⼉习得母语的⾃然过程⽤⽬的与直接与客观事物联系(不⽤母语,不⽤翻译)产⽣背景:19世纪中叶西欧各国⼯业发展,贸易兴盛,经济往来频繁,急需外语⼝⼈才。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外语教学的“改⾰运动”(The Reform Movement)⼼理学基础:联想主义⼼理学直接法强调词语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不通过母语的中介,运⽤联想使新旧语⾔材料建⽴联系,以加强学习和记忆代表⼈物:早期:菲埃托(V. W. Vietor,德国,改⾰运动的先驱,直接法的奠基⼈)《语⾔教学必须彻底改⾰》贝⼒⼦(M. Berlitz,德国,教育家)古安(F. Gouin,法国,语⾔学家)《语⾔教授法和学习法》典型教材:《基础英语》艾克斯利(C. E. Eckersley,英国)对于语⾔的观点:直接发的语⾔观认为语⾔是习惯,语⾔的运⽤是靠感觉和记忆的,⽽不是思维(背景:不同语⾔词汇与语法不等价;语⾳的发展和国际⾳标的出现)主要特点:1. ⽬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直观⼿段⽤⽬的语学习⽬的语(动作,涂画,⾓⾊扮演,演戏)2. 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主动的习惯,在⼀定阶段对已获得的语⾔材料中的语法规则进⾏必要的总结和归纳3. 以⼝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语的第⼀性)。
重视语⾳教学,强调语⾳、语调、语速的规范4. 以句⼦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应⽤,⽽不是从单⾳或孤⽴的词开始的。
句⼦是⾔语交际的基本单位5. 以当代通⽤语⾔为基本教材,学习⽣动的、活的语⾔,⽽不是⽂学名著中典雅、但已过时的语⾔。
从有限的常⽤语⾔材料开始,对常⽤词、常⽤剧是按其使⽤频率进⾏科学的筛选贝⼒⼦:1878年开始创办的贝⼒⼦外语学校所采⽤的贝⼒⼦教学法(按照幼⼉学习的⽅法)教材紧密结合学⽣⽣活,内容⽣动有趣,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
教学法——直接法

直接法(Direct Methods)又名改革法,自然法产生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地点:西欧(法国、德国)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的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与直接与客观事物联系(不用母语,不用翻译)产生背景:19世纪中叶西欧各国工业发展,贸易兴盛,经济往来频繁,急需外语口人才。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外语教学的“改革运动”(The Reform Movement)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直接法强调词语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而不通过母语的中介,运用联想使新旧语言材料建立联系,以加强学习和记忆代表人物:早期:菲埃托(V. W. Vietor,德国,改革运动的先驱,直接法的奠基人)《语言教学必须彻底改革》贝力子(M. Berlitz,德国,教育家)古安(F. Gouin,法国,语言学家)《语言教授法和学习法》典型教材:《基础英语》艾克斯利(C. E. Eckersley,英国)对于语言的观点:直接发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的,而不是思维(背景:不同语言词汇与语法不等价;语音的发展和国际音标的出现)主要特点:1. 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用直观手段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动作,涂画,角色扮演,演戏)2. 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主动的习惯,在一定阶段对已获得的语言材料中的语法规则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归纳3. 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口语的第一性)。
重视语音教学,强调语音、语调、语速的规范4. 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应用,而不是从单音或孤立的词开始的。
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5. 以当代通用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而不是文学名著中典雅、但已过时的语言。
从有限的常用语言材料开始,对常用词、常用剧是按其使用频率进行科学的筛选贝力子:1878年开始创办的贝力子外语学校所采用的贝力子教学法(按照幼儿学习的方法)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内容生动有趣,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双语(或多语)现象:指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这就称为双语或多语现象;本族语:指本民族使用的语言。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学科体系:是一门学科的结构系统,它显示构成该学科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核心部分是学科的理论体系。
语言能力: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规则体系。
交际能力: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
语法能力:指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包括语音、拼写、词的组成、词汇、句子结构等规则,并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也就是语言能力。
社会语言能力:指掌握语用规则,在真实的社会语境中得体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话语能力:指运用话语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
策略能力:交际中根据发生的情况,策略地处理语言的能力。
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语言功能: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话语:是在交际过程中一定环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义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话语分析:也成“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
言语行为: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信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
(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说话人通过发生把这句话说出来,它所直接表达的是字面的意思。
言外行为:是通过一句话来表达隐含的真正意图,也就是言外之意。
言后行为:指一句话对听话人所产生的影响。
教育:广义的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和培养的活动。
浅谈直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直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陈长莉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30期摘要直接法是外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教师借助于直接法开展汉语教学,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的知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着重介绍直接法在汉语四要素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直接法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直接法强调直观,强调将语言与事物建立直接的联系,将知识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再通过翻译;强调先口语,后书面语;强调在学习中的模仿。
直接法,因其简便,实用的特性,被用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广泛地应用于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的各个方面。
1在语音教学中的应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部分是学好汉语其他要素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通常设计在教学的初期,此时学生的汉语水平大多数都是初级,所学的知识非常有限;语音部分又是比较复杂的,很难用简单的语言就解释清楚,所以这时我们需要引进直接法的相关理论知识,给学生呈现更为直观的语音知识。
教师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多次示范,示范的时候,学生不仅要听老师的发音,而且要细心观察老师的口型,然后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模仿。
也可以借助于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在教声母、韵母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呈现一幅口腔结构图,每教一个音,就在图上找到此音正确的发音位置,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每人配一把小镜子,让学生在练习中对发音时的嘴型、舌头的位置有更清楚的认识。
汉语声母中,有送气音和非送气音之分,教这一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嘴巴前放上一张小纸片,然后发音,通过纸条的飘动,感受送气和非送气在气流上的不同。
汉语中,有四个声调,教师可以引入体态语教学,比如在教四声的时候,让学生在边读边用手指划出声调的调型走势,这样能够增深印象。
2 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汉语词汇,直接法不赞成从单个的词汇入手进行教学,而是把所学的词融入到整个句子的教学中,从句子入手来讲解具体的词。
直接法

《要红的还是蓝的?》(《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 上》) 保罗:买两支圆珠笔。 售货员:要红的还是蓝的? 保罗:一样一支。 售货员:还要别的吗? 保罗:不要了。
颜色
量词 名词
支…… 圆珠笔,钢笔,毛笔……
课堂讨论
1. 直接法适用的课型和适用的阶段? 能不能用于阅读课,写作课;能不 能用 于中高级阶段的教学中?
9
第一阶段
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自然地谈话,使用基本的词 汇和句型,并且突出重复重点词汇。教师通过身 体动作和视觉提示,如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 理解。 只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和执行简短的外语指令,作 出非语言性的反应。许多学生开口之前要经过一 个“沉默”的阶段,这是正常的。在这个时候, 教师要有耐心,不要多催逼。
43
汉字书写教学
汉字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汉字难学、难记、难认、难写。 生词书写教学很不容易,如果在课堂上教学,要 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我们可以把汉字书写制作成视频,通过视频,把 汉字书写的动态过程,笔画笔顺展示出来,让学 生课后学习。 直接模仿。 对外汉语教学视频\汉字的演变动画.flv
40
企鹅
41
立交桥
42
2)视频 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名词,图片可能还 不足以建立起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如京剧、太极拳等,这时可考虑观摩一 段视频。京剧视频中演员的脸谱服装, 唱腔动作,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来加深对京剧的感受; 太极拳视频可以让学生真切地领略到其 独特的导引、吐纳,刚柔相济。 但观摩视频占用的时间较多,不宜多用。
47
2.直接法完全不用母语,可取吗? “直接法”提倡模仿, 重视口语, 这对 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 但是, 直接法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母语在 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使学生对一些抽象 词语难以理解、掌握。同时, 由于过于 重视口语, 使学生目的语基础不牢。 直接法比较适用于少年儿童。
浅谈“直接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的 学 生 使 用 。尽 管此 书 作 为 童 蒙 识 字 课 本 仍 存 在 诸 多不 足 之 处 , 但 其 中 透 露 出来 的 汉 字 教 学 方 法 在 当 今 看 来 依 然 是 科 学 的 、行 之 有 效 的 。这 些 汉 字 教 学 法 既 可 以 应 用 在 以汉 语 为 母 语 的 汉 字 教 学 中 ,也 可 以 为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的 汉 字
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从直接法的理论 背景 、案例分析 、优越性与局 限性等方面 ,并就直接法在对外汉语初级 口语 教 学中的应用提 出了 自己的几点想法与建议,以期进一步提 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关 键 词 :直 接 法
一
对 外 汉语
初级
口语
引言 2 世 纪初 基 于 对 语 法 翻 译 法 的 批 判 而 提 出 的教 学 法 。 1 世 O 9 在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附 属 外 国 语 学 校 的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纪 末 ,语 法 翻 译 法 受 到 了广 泛 的 质 疑 , 从 而 掀 起 外语 教 学 中 , 如 何 能 在 较 短 的 时 间 内迅 速 提 高 外 国 学 生 的 汉 语 水 的 “ 改革 运 动 ” 。 以德 国 的 费 埃 托 ( . . i t r ,法 国 vW Ve o ) 平 ,是我们 多年来一直在探 讨的一个 问题 。国际部 留学生 的 贝利 子 ( . e l z M B r i )为 代 表 的 一批 语 言 教 育 家 提 出 遵 循 大多来 自同属 “ 汉字文化 圈”的 日本 ,学生通 常具有扎实 幼儿习得母语 的 自然过程 ,用 目的语 直接进行教学 的第 二
、
的 汉 字 书 写 功底 。然 而 , 日本 学 生 在 汉 语 课 堂 上 “ 言 寡 语 言 教 学 法 。所 谓 直 接 法 ,就 是 直 接 用 目的 语 来 教 授 目的 少 语 ”, 不 善 于 用 汉 语 口头 表 达 ;在 课 下 ,学 生 往 往 局 限 于 语 , 不 通 过 学 生 母 语 等 媒 介 语 , 不 用 翻 译 , 重 视 口 语 教 自 己的 日语 圈子 里 , 尽 量 不 用 汉 语 交 流 。 因此 , 提 高 学 生 学 , 不 注 重 形 式 语 法 的 一 种 外 语 教 学 方 法 。 它 的 教 学 目 的 汉 语 口语 水 平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在 初 级 汉 语 口语 课 堂 上 , 标 不 是规 范 的 书 面 语 ,而 是 外 语 口语 。直 接 法 的 心 理 学 基 我 们 采 用 了 各 种 各 样 行 之 有 效 的 教 学 方 法 , 直 接 法 就 是 其 础 是 联 结 主 义 心 理 学 , 强 调 以直 观 的手 段 进 行 教 学 , 调 动 视 、 听 、动 觉 等 , 从 而 加 深 大脑 的 “ 层 痕迹 ” , 促 进 联 皮 中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二 、直 接 法 的理 论 背 景 想 和记 忆 。 直接 法 又称 “ 革法 ” “自然 法 ” ,是在 1 世 纪末 改 9 直接 法 的主 要教 学 原 则有 以下 几 条 :
常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常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1、直观法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公式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出去、进去、出来、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
2 、情境导入法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教师:××昨天来了没有?学生:他昨天没来。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
××,你昨天去哪儿了?这种闲聊其实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3、语境教学法语法规则都是从一个个典型的语境中抽象出来的。
与其空讲规则,对学生云里来雾里去地讲解,不如再重新回到语境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己发现、总结语法规律,从而掌握语法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或创造语境。
课堂案例:以副词为例,副词意义抽象,它们的意义体现在与句中以及前后句其他成分的关系中,体现在句子的内容与说话人的态度的关系中。
例如“简直”一词,它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状态达到很高的程度,含有夸张语气。
但是,不说明说话人、行为者的主观态度,就不能充分揭示为什么它具有强调作用和夸张语气。
例如:“妈妈平时总唠叨我找对象的事,这次听说有人要给我介绍,简直不知道怎样打扮我好了。
”该句说明了“妈妈”天天急着让我找对象,“简直”的强调,夸张语气也就突显出来了。
4、对比教学法⑴汉外对比如英汉对比:I met her near the bookstore yesterday afternoon .我昨天下午在书店附近遇见了她。
引导学生观察汉英语句子中状语位置的差异。
⑵汉语内部对比有点儿比较贵:这儿的东西有点儿贵。
这儿的东西比较贵。
便宜: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
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直接法是在19世纪后半叶作为语 法-翻法 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是开始于欧洲的 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产物,是古典语法翻 译的对立面。 直接法构想的先驱:德国外语教育贝力兹 代表人物:贝力兹(M.D.Berlitz)、 艾盖尔特(B.Eggert)、 帕默(H.E.Palmer)。
直接法的具体描述
• 二、直接教学法强调口语优先 于其他方面,主张采用口语材 料为教学内容,听说先于写作, 小班集中授课,教师与学生之 间通过提问——回答逐步训练 口头表达技巧。强调模仿,主 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的方法, “通过说话学说话”的方法来 学习外语 。
直接法的具体描述 三、教学过程是一句话一句话的听、 、模仿、模仿、反复练习,直至养 成语言习惯。教学中只用外语讲述, 广泛利用手势、动作、表情、实物、 图画等直观手段,要求外语与思想 直接联系,绝不能借助于翻译,语 法降到完全不重要的地19世纪语音学的 建立和发展的前提上的,特别是国 际语音学会的成立和国际音标的制 定为直接法提供了语音教学的科学 基础,“刺激-反应”行为主义心 理学观点对其有重要的影响。
直接法的具体描述
• 一、直接法:就是直接用外语 教外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 用翻译,也不注重形式语法。 它的教学目标不是规范的书面 语,而是外语口语。
运用直接法的教学流程 1)不借助翻译,用目标语讲解单词 和句型。 2)逐句讲解课文,请学生模仿、练 习。 3)通过练习巩固单词和词汇。
对直接法的评价
• 直接法的优点:
对直接法的评价
• 直接法的缺点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