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遗传病和人类健康同步练习

八年级生物遗传病和人类健康同步练习
八年级生物遗传病和人类健康同步练习

第20 章第6 节遗传病和人类健康同步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不能避免遗传病患儿降生的是()

A、积极锻炼身体

B、禁止近亲结婚

C、遗传劝导

D、产前诊断

2、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先天性裂唇

B、先天性愚型

C、孕妇乱吃药造成的婴儿畸形

D、白化病

3、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

A 、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B 、近亲结婚后代身体抵抗力差,易得病

C 、近亲血缘关系近,后代易得遗传病

D 、近亲结婚,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4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B、优生优育就是选择胎儿性别

C基因疗法目前已能治疗治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D遗传咨询的目的是避免遗传病患儿的降生[来

5、在我国西部的偏远地区有一个“傻子村” 。该村了傻子特别多,而

距离该村不远的另一个村子就没有这种现象。你认为“傻子村”是怎样造

成的()

A、生活水平低 B 、该地区水土不养人

C、教育水平落后 D 、多是近亲结婚引起的

6、近亲结婚有危害的根本原因是()

A、携带正常基因较多

B、孩子不易长大

C、夫妻不会长寿

D、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

7、下列哪项不符合优生优育的原则()

A、禁止近亲结婚

B、将生下的患病儿童送人

C、提倡遗传咨询

D、进行产前诊断

8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病一般是由外界环境改变而引起的

B、遗传病一般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

C、遗传病目前可以得到根治

D、遗传病一般是由非致病基因引起的

9、下列关于人类色盲的说发错误的是()

A、色盲患者的色觉发生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B、人类红绿色盲是一种传染病

C、人类红绿色盲是一种遗传病

D、人类红绿色盲不能得到根治

10、下列亲缘关系中,不属于近亲的是: A 、堂兄弟姐妹 B 、姑表兄弟姐妹 自己与舅妈的弟弟

11. 下列属于人类遗传病的是

()

A .坏血病

B .爱滋病

C .白化病

D .巨人症 12. 下列都是遗传病的一组是

性痢疾

贫血病 二、非选择题

13. 下表是人口专家关于近亲结婚危害的数据统计表,请据表回答:

C 、爷爷与孙子

D 、

A.先天性聋哑、手足口病、佝偻病

B.流感、甲肝、细菌

C.血友病、色盲病、先天性智力障碍

D.坏血病、脚气病、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近亲结婚的后代患病率比正常结婚的后代

患病率_______ ,为什么?

(2)这些遗传病符合遗传规律吗?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还是隐性基因控制?

(3)当看到表兄妹准备结婚时,你应该怎么做?

14.将下列疾病与相关内容连线。

a先天聋哑

-b先天性愚型

c肺炎

(1)遗传病d乙型肝炎

e无脑儿

(2)非遗传病f猩红热

g呆小症

h甲状腺机能亢进

i苯丙酮尿症

j 侏儒症

参考答案

、选择题

ACCDDDBBBDCC

非选择题

13. (1)高他们来自于共同的祖先,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几率大(2)符合隐性基因[来源:学科网ZXXK]

(3)设法说服他们,告诉他们属于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大。(合理即可)

14. (1)——abei (2)——cdfghj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优质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优质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优质教案 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参考资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学编著,《生物2必修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任志鸿主编,《高中优秀教案·生物·必修:Ⅱ》2005年9月第2版,南方出版社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学编著,《新课标教案生物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一、课标解读 新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内容要求:简述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说出医学遗传学对遗传病的分类原则,列出遗传病的类型;举例说出各类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和患病率;列举染色体病对新生儿的严重危害。调查某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二、教材分析 《人类遗传病》包括“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于人体健康”。课程标准对人类遗传病的要求是了解水平,教材辅以实例,简要介绍了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这部分,教材还根据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安排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旨在培养学生接触社会、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该教学设计面向高中二年级综合班学生。学生已经习得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知识后,不难理解遗传病依据其病理进行的分类。而且学生在第二章第3节已经学习

了伴性遗传,已经学会分析了人类遗传病系谱图,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综合班的同学,学习生物的时间有限,而且学习的兴趣不一定很高。所以采取资料搜集和实用性实例分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学习以后能用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健康生活。对于遗传与进化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他们虽对“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很感兴趣,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教师可启发学生先自学,再尝试用概念图的方法对遗传病加以概括分类。对于实践调查,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先加以趣味性引导,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人类遗传病主要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调查社会人群中的遗传病,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生物学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进行遗传调查和实验活动中,善于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培养勇于创新与合作的科学精神。 (2)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宣传遗传病的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优生意识,从而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2.难点: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复习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教学目的 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A:知道)。 2.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A:知道)。 3.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A:知道)。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2.教学难点 (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教学过程 【板书】 单基因遗传病 人类人类遗传病概述多基因遗传病 遗传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病与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优生优生的概念 禁止近亲结婚 优生的措施进行遗传咨询 提倡“适龄生育” 产前诊断 【注解】 一、单基因遗传病 (一)概念: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二)种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软骨发育不全、并指 1.显性遗传病 X连锁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2.隐性遗传病 X连锁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3.特点:在同胞中发病率较高,在群体中发病率较低 二、多基因遗传病 (一)概念:由多对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二)特点: 1.家族聚集现象 2.易受环境影响 3.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三)病例: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三、染色体病 (一)概念:由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遗传病 (二)种类: 1.常染色体病:(21三体综合征) 2.性染色体病(性腺发育不良XO) (三)特点:引直遗传物质较大改变,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四、危害:危害身体健康;贻害子孙后代;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增加社 会负担。 五、优生 (一)概念:让每一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应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科学 (二)优生学预防性优生学(负优生学) 分类进取性优生学(正优生学) (三)措施 1.禁止近亲结婚(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直系血亲 (1)近亲 旁系血亲 (2)原因: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方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增,使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增 2.遗传咨询(主要手段):诊断→分析判断→推算风险率→提出对策、方法、建议 3.提倡适龄生育 4.产前诊断(重要措施)在胎儿出生前,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等)对孕妇进行检查,以便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病与人类未来》教案-新版

第四节遗传病与人类未来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 2.描述隐性遗传病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组织讨论对遗传病基因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四、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与进化内容有关。本节可采取老师讲解为主,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或者也可以提供资料,提示学生讨论分析。课堂老师或让学生收集苯丙酮尿症、蚕豆病等遗传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维生素C合成的生化知识。课上给学生充分的解释案例,来说明基因的是否有害取决于环境。关于选择放松,可利用哈代——温伯格定律,进行计算,说明由于隐性的致病基因频率本身是很低的,选择放松所带来的致病基因频率可能升高是可以忽略的。要引导学生坚信随着遗传学的进展,特别是医学遗传学的进展,基因治疗所展示的美好前景。 五、教学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提出基本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结合教材内容中的核心观点,对问题进行解答与解释: 问题导入: 有人说,遗传病患者携带有“有害基因”,通过医疗措施让其存活甚至是生育后代,是对“自然选择”的违背,也会增加有害基因的基因频率,你对此做何评价?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分析蚕豆病及苯丙酮尿症的资料。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 提示问题: 能够使人致病的基因是否一定是有害基因? 教材中提到选择放松,是什么含义?请结合教材示例分析选择放松对致病基因的影响。 总结: 1.基因是否有害取决于环境

理论依据:生物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个体的发育和性状表现偏离正常,不仅是有害基因造成的,还与环境条件不合适有关系。判断某个基因的利与害,需与多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选择放松造成的有害基因增多的作用有限。 选择放松是由于科学的发呢,先进医疗技术的不断产生,使许多患有遗传病的患者能够生存下来并生育后代,使人类基因库中存在有许多遗传病致病基因。(1)遗传病基因频率一般都很低,因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与很低。 (2)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判断某个基因的利与害,要结合环境因素综合考虑。 (3)随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保健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有足够的能力面对选择放松对人类产生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选择放松不会影响未来人类的健康。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案1

第6节遗传病和人类健康 一、教学目标 1.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 2.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 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4.通过了解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知识,关注人类遗传病的预防,培养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有关健康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家长帮助的方式查找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小组协作的精神。 6.通过对遗传病和人类健康的学习,认识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病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7.让计划结婚的男女青年懂得要先作婚前健康检查及遗传咨询,这样可以发现遗传病和遗传缺陷方面的问题,利于后代的身心健康,提高国人素质,利国利民为社会作一分贡献。 8.以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走访、查询、查阅及请家长帮助获得相关信息及资料,体会到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确立 1.遗传病的危害与预防; 2.近亲结婚及其危害。 3.近亲结婚及其危害原因 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传授新知识 问题引入: 1.大家知道,人类根据肤色特征可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请问为什么不同人种的肤色会不同呢? 提示:因为不同人种的肤色基因组成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也不同。 2.什么叫做可遗传的变异?请举一例说明。 提示:凡性状的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做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也就是基因组成的改变产生的。P110 例: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因而在患者家系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发病比例。如色盲、血友病等。(展示多媒体色盲案例)据调查,某班色盲男同学的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皆色觉正常,则此男同学的色盲基因来自祖辈中的外祖母。(展示多媒体列举几种遗传

高中生物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练习题一

高中生物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耳廓多毛症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又由儿子传给孙子,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A.在常染色体上B.在Y染色体上 C.在X染色体上 D.在X、Y染色体上 2.下列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C.原发性高血压 D.21三体综合症 3.列哪项是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遗传病?() A.白化病B.色盲C.苯丙酮尿症D.抗佝偻病 4.唇裂和性腺发育不良症分别属于() A.单基因显性遗传和单基因隐性遗传 B.多基因遗传病和性染色体遗传病 C.常染色体遗传病和性染色体遗传病 D.多基因遗传病和单基因显性遗传病 5.人类的遗传病中,当父亲是某病患者时,无论母亲是否有病,他们子女中的女孩全部患此病,这种遗传病最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X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 6.在下列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A表示常染色体)?() ①23A+X ②22A+X ③21A+Y ④22A+Y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 ④ D.②和④

二、非选择题: 7.下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C.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8.下图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谱,请据图回答: (1)该病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遗传病。 (2)若该病为白化病则: 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患病女孩的机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病为色盲病则: 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3节 人类遗传

第3节人类遗传病 [学习导航] 1.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重点] 2.解释遗传病的致病机理。[难点] 3.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阅读教材P90~P91) 1.遗传病的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类型概念举例 单基因遗传病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白 化病等 多基因遗传病指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 人类遗传病 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 型糖尿病等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愚型)、猫 叫综合征 92 1.措施: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2.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 3. ⊙点拨近亲结婚会明显增大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因此,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阅读教材P92~P93) 1.内容:绘制人类遗传信息的地图。 2.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3.意义: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4.结果: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1.6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2.0万~2.5万个。

1.连线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判断 (1)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分析:如孕妇服药造成的胎儿畸形不属于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高。(√) (3)21三体综合征属于性染色体病。(×) 分析:21三体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病。 (4)只要携带致病基因,就一定会表现遗传病症状。(×) 分析:若致病基因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即便携带也可能不表现出遗传病症状。 (5)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能够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治疗。(×) 分析: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只能够对遗传病进行相应的监测和预防,而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6)性染色体异常患者可通过基因诊断进行产前诊断。(×) 分析:基因诊断是从分子水平对基因进行检测,不能检测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主题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及病因分析 1.单基因遗传病病因分析 结合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探究以下问题: (1)当缺少酶①时苯丙氨酸的代谢受阻,只能形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对婴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苯丙酮尿症,其根本原因是细胞内缺少控制合成酶①的基因。 (2)当缺少酶③时尿黑酸会在人体内积累,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于空气后会变成黑色。 (3)当缺少酶⑤时就不能合成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病症状。 2.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高的原因探究

遗传与人类健康教案

基因治疗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遗传病与人类未来 一、教材分析 这两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此节内容是学生通过对第2册前几章有关遗传变异知识的学习,意在理论联系实际,也为以后基因工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基因治疗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教材第一个内容是以治疗SCID患者为例,介绍了基因治疗的基本过程:通过具体病例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基因治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这个内容以学生前面学过的转基因技术为基础的,但学生还未学习器具体步骤,所以对具体步骤还要详细说明,为以后基因工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第二个内容是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过程及意义。安排了一个课外活动:利用互联网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过程和应用价值。通过每位学生亲自查找,搜集资料,全班讨论,获得全面的信息,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并深刻认识到科学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学生活动:讨论谁有权利知道基因检测的结果。设置了多个讨论题,供学生活动,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加深对前面知识的理解。 《遗传病与人类未来》这的第一个内容以苯丙酮尿症和蚕豆病为例,说明了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这个内容与前面的所学的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有关。第二个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生讨论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要应用到学生前面所学的遗传基本定律和来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 关于基因治疗和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目前科学界的热门话题,学生已从电视或各种媒体中有所了解,并且通过本章以上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在第一册中已学习了病毒、细菌、淋巴细胞等细胞结构的特点,通过第二册的学习,已掌握了有关组成基因的碱基序列、性状及基因控制性状等知识,为本章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学生对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措施——基因治疗的具体步骤不是很清楚。 关于遗传病与人类未来,学生已经在前面学过有关基因的表达,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生物进化论中的遗传平衡定律讨论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基因治疗的概念,理解基因治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过程、意义及实施的艰巨性,学会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信息资料。探讨基因检测可能带来的影响,理性思考科学进步的意义与价值。举例说出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因素有关,说出隐性遗传病选择放松对未来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对SCID病基因治疗图的分析,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资料的能力、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探讨基因检测对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遗传病选择放松对未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讨论一进是否有害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辨正思维。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艰巨性,激发学生探求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等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基因治疗的方法和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可以通过例举开展教学活动。 2.教学难点:一是隐性遗传病选择放松对未来的影响,可以通过实例分析组织教学,

生物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5.3人类遗传病 Word版含解析

第3节人类遗传病 基础必刷题 对应学生用书P49 1.21三体综合征、唇裂、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 ①单基因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隐性遗传病③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④多基因遗传病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④②D.③①④ [答案]C [解析]题中三种疾病依次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隐性遗传病。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C.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遗传病 D.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答案]B [解析]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B正确;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C错误;染色体异常的个体不含致病基因,但是可能患遗传病,D错误。 3.为确定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③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④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⑤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⑥汇总结果,统计分析A.①③⑤⑥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⑥D.①②④⑥ [答案]D [解析]调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③错误;调查并计算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⑤错误。 4.遗传咨询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和发展。下列不属于遗传咨询程序的是() A.病情诊断 B.禁止近亲结婚 C.提出防治措施 D.遗传方式分析和发病率测算 [答案]B [解析]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4)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禁止近亲结婚是我国法律的规定,B错误。 5.产前诊断能有效预防遗传病产生和发展,下列不属于产前诊断的是() A.胎儿羊水检查B.孕妇血细胞检查 C.孕妇B超检查D.婴儿体检 [答案]D [解析]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 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A、B、C都属于产前诊断;而婴儿体检是婴儿出生以后对婴儿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D错误。 6.“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 A.DNA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mRNA的碱基的排列顺序 C.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与环境遗传病与人类健康

何黄玉湘中学教学案 课题:第20章第5.6节遗传与环境/遗传病与人类健康课型:新授课 班级:姓名: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型和环境、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3、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 4、理解什么叫近亲结婚 5、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学习重难点: 1、举例说明基因型和环境、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3、理解什么叫近亲结婚 4、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一)遗传与环境 1、一般环境的变化不易使发生变化,的则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2、表现型是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3、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现象。生物变异又分为变异与 变异。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做变异。有一些则不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的变异叫做变异。 4、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变异来改良或培育新品种。 (二)遗传病与人类健康 5、遗传病是由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6、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所有人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每个人的全部基因中都可能有个致病基因。 7、结婚出现遗传病的可能性大。 二、互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互动探究一: 下列几种变异,哪些是可遗传变异?( ) 哪些是不可遗传变异?( ) A.家兔体表的毛,有纯白色,黑色,蓝灰色等类型。 B.玉米粒有黄色,有白色,还有红色的。 C.同一品种的小麦,生长在遮荫处的比生长在阳光充足处的杆细、穗小。 D.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儿子。 E.一对孪生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 ,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结果哥哥比弟弟的脸色较黑。 F.身材高大的父母,其子女由于营养不良而个头长得矮小。 互动探究二: 某医生因工作关系,手臂经常受X光照射,他担心皮肤细胞中的基因发生改变并遗传给后代,你认为他担心的事可能发生吗?为什么? 答:。因为手臂皮肤细胞属于细胞。其基因不会影响细胞的遗传物质,所以遗传给后代。 互动探究三: 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有()传染病是() A、流感 B、肺结核 C、艾滋病 D、肝炎 E、红眼病 F、白化病 G、血友病 H、色盲 I、并指与多指 J、先天性愚型症 K、苯丙酮尿症 三、探究升华(重难点突破,能力提升题): (一)什么叫近亲结婚? (二)国家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

遗传病的预防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遗传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摘要: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的疾病曾发生了变化,传染病,流行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降低,而由遗传缺陷所致的畸形和疾病发生率却相对增高,儿童住院的30%,成人住院的10%患有部分的或完全由遗传决定的疾病。在一些常见病中,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等的发病中,遗传因子的作用,逐渐被认识,由遗传缺陷导致的出生缺陷或先夭畸形都是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遗传病大部分是难以治疗而困扰终生,其危害极其严重。因此,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预防和治疗遗传病,实现人口现代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字:遗传病、威胁、预防、人类健康。 1.遗传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过去认为遗传病是一个较罕见的疾病,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过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营养性疾病得以控制,而遗传病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如英国1914年的一项儿童死因调查表明,非遗传性疾病(如感染肿瘤等)占83。5%,而遗传性疾病只占16。5%,但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两类疾病各占50%。国内的情况也同样,1951年北京市儿童的死亡原因中,感染性疾病占重要地位,但在1974~1976年儿童死因分析中,先天畸形占全部死因的23。4%,居首位,而在这些畸形中,属遗传病的达3~10名。另一方面,遗传病的病种非常多,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近年发现新的遗传病更是层出不穷。表明1958~1982年人类认识的单基因病的病种,至今已有4000种左右的遗传病被人们所认识。 (1)遗传病总数约占人类疾病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很多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一部分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都与遗传有关,如肿瘤,心脏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支气管哮喘,愚型等。高血压在人群中患病率高达7。7%,动脉粥样硬化在3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也高达5%-7%。 (2)遗传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1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中,约40%是由遗传病和先天畸形所致。遗传病已经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类疾病(肿瘤,心血管病,遗传病)之一,而且有些肿瘤和心血管病也属于遗传病。 (3)遗传病不仅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和生存,同时也给家庭其他成员带来许多精神和经济负担,既影响家庭幸福,又给社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并且还直接影响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2.遗传病的预防与治疗 目前对大多数遗传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所以遗传病的预防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

高中生物人类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 一、知识结构 单基因遗传病 人类常见遗传类型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遗传咨询 人类遗传病遗传病与预防产前诊断 基因诊断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3、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解决方法] ⑴在学习本节内容前一周,布置学生调查人群中的某种遗传病:确定调查目的→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活动→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论。 ⑵在调查的基础上,设置问题串,让学生理解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解决难点] ⑴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⑵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解决方法] ⑴教师制作好调查表,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调查人群中的某种遗传病。 ⑵布置学生分组搜集资料,教师事先列出需要搜集资料的几个方面,如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它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等。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调查法、讲解法。 六、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图片。 七、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2、学生讨论、辩论、回答相关问题。

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1课时 学习本节内容前一周,教师制作好调查表,发给学生,让学生调查人群中的某种遗传病。活动时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搜集有关基因诊断方面的资料,另一组搜集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影响的资料,以备课堂教学讨论时展示。 整个调查活动按照教材P91和P92的相关要求做,同时教师布置下面的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 1、你们小组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查? 2、小组内各成员的调查范围是什么? 3、你打算采用哪些方法获得调查资料? 4、在调查中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准备怎样克服? 教师展示白化病、软骨发育不全、21三体综合征、色盲遗传病的图例,让学生认识到遗传病的危害。 [问题探讨]教材P90,学生讨论回答。 人类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请同学们看书P90——91相关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人类遗传病? 2、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有哪些种类?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多基因遗传病?它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它是如何形成的?以21三体综合征为例说明之。 教师归纳总结之: (三)总结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四)作业布置 教材P94练习一。 (五)板书设计 第3节人类遗传病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案1

第6节遗传病和人类健康 一、教材分析: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是八年级上册第20章第6节的内容。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是这章的最后一节,教材通过前五节的介绍,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改变则是遗传和变异的实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总是从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开始的。在此基础上,特意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放在最后,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如果将其拓展开来,知识量是极其大的,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关系到个体及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后代的健康、国人的素质等。这些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为此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遗传病和人类健康》的知识,并开展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探究,并在课上交流。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捂,既拓展了知识,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基于对本课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 2.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 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4.通过了解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知识,关注人类遗传病的预防,培养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有关健康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家长帮助的方式查找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小组协作的精神。 6.通过对遗传病和人类健康的学习,认识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病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7.让计划结婚的男女青年懂得要先作婚前健康检查及遗传咨询,这样可以发现遗传病和遗传缺陷方面的问题,利于后代的身心健康,提高国人素质,利国利民为社会作一分贡献。

遗传与人类健康

[对点训练] 例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以引起单基因遗传病,也可引起多基因遗传病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大多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1条 C.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高 D.环境污染能使遗传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答案B 解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其中21号染色体为3条,比正常人多了1条。 例2下列属于遗传病的是() A.孕妇缺碘,导致出生的婴儿得先天性呆小病 B.由于缺少维生素A,父亲和儿子均得了夜盲症 C.一男子40岁发现自己开始秃发,据了解他的父亲在40岁左右也开始秃发 D.一家三口,由于未注意卫生,在同一时间内均患有甲型肝炎病 答案C 解析孕妇缺碘,导致胎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影响胎儿正常发育,进而引起婴儿患呆小病,与遗传物质没有关系;食物中缺少维生素A,导致人体内代谢紊乱而患夜盲症,并非是父亲传给儿子,它们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与遗传物质没有关系;甲型肝炎病是由于甲型肝炎病毒通过食物等媒介传播引起的,属于传染病,与遗传无关;秃发是由于遗传因素,再加上一定的环境因素(如体内生理状况改变)引起的,属于遗传病。 例3下列有关保障生殖健康的相关措施叙述有误的是() 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 B.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 C.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 D.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 答案D 解析保障生殖健康的主要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产前诊断的主要目的是及早发现患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 例4下列属于保障生殖健康的措施的是() A.产前诊断 B.近亲结婚 C.高龄生育 D.早婚早育 答案A 解析保障生殖健康的措施主要有:婚前检查,适龄生育,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选择性流

高中生物练习-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1)(学生版)

4.4 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 一、选择题 1.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分成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从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子代中的发病率情况是(多选)( ) A.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相同 B.男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C.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 D.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2.人的i、IA、I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表现为O型血,IAIA或IAi为A型血,IBIB 或IBi为B型血,IAIB为AB型血。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 B.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 C.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之一有可能是A型血 D.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 3.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 ) 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 B.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 C.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 D.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 4.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可以成立的是( )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2为纯合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5.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的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 6.我国大约有多大比例的人患有各种遗传病。( ) A.1%~10% B.10%~15% C.20%~25% D.30%~35% 7.遗传咨询的内容不包括( ) A.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学设计

第6节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学杨金娣 一、教材分析: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是八年级上册第20章第6节内容。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是这章的最后一节,教材通过前五节的介绍,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改变则是遗传和变异的实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总是从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开始的。在此基础上,特意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放在最后,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如果将其拓展开来,知识量是极其大的,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关系到个体及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后代的健康、国人的素质等。这些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为此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遗传病和人类健康》的知识,并开展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探究,并在课上交流。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捂,既拓展了知识,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基于我对本课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 (2)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 (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2、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知识,关注人类遗传病的预防,培养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有关健康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家长帮助的方式查找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小组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遗传病和人类健康的学习,认识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病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2)让计划结婚的男女青年懂得要先作婚前健康检查及遗传咨询,这样可以发现遗传病和遗传缺陷方面的问题,利于后代的身心健康,提高国人素质,利国利民为社会作一分贡献。

高中生物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测试题

高中生物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指在同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某DNA分子的一条链,这种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A.都是2 B.0.5和2 C.0.5和1 D.2和1 3.艾弗里细菌转化实验中,为了弄清什么是遗传物质,他设计如下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问培养基中菌落光滑的是:() S菌的蛋白质+R菌S菌的多糖+R菌S菌的DNA+R菌S菌的多糖+S菌的 蛋白质+R菌 4.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让噬菌体侵染细菌,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A.实验证明只有DNA才是遗传物质 B.遗传物质应具有多样性、稳定性和可变异性 C.被侵染后的细菌体细胞内有放射性的存在 D.被侵染的细菌细胞内可以找到不含放射性的噬菌体DNA分子 5.某 DAN分子中含胞密啶27.l%,则该分子中嘌呤碱占全部碱基的值为:() A.54.2%B.45.8%C.27.1%D.50% 6.某信使RNA分子中有碱基36个,形成一条多肽链中含肽键数以及决定该多肽链的基因中脱氧苷酸分子数分别是:() A.12、36 B.12、72 C.11、36 D.11、72

7.下式为中心法则表示式: 其中属于对中心法则的补充的是:() A.①④ B.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 8.下列为豌豆的生活史,对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②基因分离发生在Ⅱ→Ⅲ ③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④Ⅳ为个体发育的起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9.一个DNA分子中,以该DNA为模板转录成的信使RNA上有U34%,则信使RNA上的碱基A为:() A.34% B.15% C.33% D.36% 10.下列哪些物质是转录过程中所必需的:() ①脱氧核糖核苷酸;②酶;③DNA;④核糖核苷酸;⑤氨基酸;⑥ATP;⑦;⑧ A.①②③⑥B.②④⑤⑦C.②③④⑥D.②③⑥⑧ 11.性状分离是指:() 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基因的分离 C.等位基因的分离D.杂种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12.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马与棕色马并配,组合如下:() ①黑×棕→1匹黑马②黑×黑→黑马 ③棕×棕→棕马④黑×棕→黑马+棕马 有关上述杂交组合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第四节 遗传病与人类未来

第四节遗传病与人类未来 一、教材分析 《遗传病和人类未来》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6章第4节内容。《遗传病和人类未来》是这章的最后一节,教材通过前几章的介绍,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认识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总是从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开始的。在此基础上,特意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遗传病和人类未来》放在最后,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 (2)描述隐性基因遗传病选择放松对未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行收集有关资料对“选择放松”提出质疑 (2)用反证法来证明对隐性遗传病的有限的“选择放松”来证明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科学家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明确质疑是所有科学发现的前提。 (3)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诸事。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 (2)描述隐性基因遗传病选择放松对未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行收集有关资料对“选择放松”提出质疑 (2)用反证法来证明对隐性遗传病的有限的“选择放松”来证明对人类未来

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科学家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明确质疑是所有科学发现的前提。 (3)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诸事。 三、学情分析 《遗传病和人类未来》如果将其拓展开来,知识量是极其大的,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关系到个体及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后代的身心健康和国人的素质等。这些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为此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平面、网络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遗传病和人类未来》的知识,并在课上交流(在备课过程中自然就联想到了辩论赛),可以让学生既拓展知识,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高中生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行动力极强,且已经具备一定的查找资料、分析整合相关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我很放心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同时通过担任主席的角色,依托辩论赛的程序将课堂的掌控权牢牢抓在手中。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基因是否有害取决于环境因素 (2)理解对遗传病的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对遗传病的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遗传病与人类未来 三、设计思路 1、一个有趣的日本动漫短片作为导入。短片通过不到30秒的时间描述了人的一生,背景音乐是激昂的康康舞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课堂中由学生来担任辩手,提出观点、罗列实例、据理力争。 3、小结部分分别点评正方和反方的观点、例证,既肯定他们的观点又加以补

遗传与人类健康会考习题选

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会考习题选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遗传性佝偻病男子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女孩全部患病,所生男孩则全部正常。由此判断此种遗传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在下列遗传系谱中,一定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遗传系谱是 (图中阴影者表示患者) 3.有关母亲生育年龄与所生子女先天愚型(唐氏综合征)患病率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小于20岁的母亲所生子女患病率高 B.25-34岁的母亲所生子女患病率高 C.大于40岁的母亲所生子女患病率高 D.母亲年龄与所生子女患病风险无关 4.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在下列血亲关系中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A.兄弟之间 B.舅舅与外甥 C.叔叔与侄子 D.外祖父与外孙女 5.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了人体细胞内的24条染色体,这24条染色体是 A.全部的常染色体 B.随机抽取的24条染色体 C.24对同源染色体的各一条 D.22对常染色体的各一条和X、Y染色体 6.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 A.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D.DNA的基因排列顺序 二、简答题 1.下图是人类性染色体的示意图,其中I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研究发现大约有54对等位基因位于该区段;II-1、II-2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_______型。 (2)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调查发现男性发病率约7%, 而女性的发病率仅有0.5%,其原因之一是男性的Y染色体上缺少与X 染色体上致病基因相对应的_________,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 图中的______________(I、II-1、II-2)区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