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周周练试题9(附答案)$487843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学期第15周周练 试题(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15周周练  试题(共7页)

2021-2021学年(xuénián)上期城东中学九年级语文第十五周周练卷一、语文根底知识〔9分〕1、下面词语的字形及加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A、朴(pō)刀庖(páo)官腻(nì)烦面面厮觑B、恁(rén)地禀(bǐng)请桑梓(zǐ) 恃才放旷C、聒(guō)噪腆(tiǎn)着商酌(zuó) 精血成聚D、谮(zèn)害颦(píng)儿画缯(zēng) 启承转合2、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A.影片?木星上行?展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小明同学遇到了难题,不好意思费事教师,只好礼贤下士请教同学了。

D.剪纸、刺绣、皮影、砖雕是陇原大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可总有人对这些产品不屑一顾。

3.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A.刘备、曹操、吕布、孙权、周瑜等人物,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拟熟悉的,结义、六出祁山、火烧等故事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五一〞长假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梵净山风景区热闹非凡。

C.“消费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HY新农村的详细表达。

D.奥运桔祥物福娃,以它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愿望。

二、古诗词默写(mòxiě)〔10分,每空1分〕4.过尽千帆皆不是,,。

〔?望江南?温庭筠〕5.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 ,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HY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的抱负和雄心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

8.把李清照?武陵春?默写完好。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苏教版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苏教版

2014届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氛围(fēn)绮丽(qǐ)隽永(juàn)探骊得珠(lí)B.木讷(nà)拮据(jū)吝啬(lìn)矫揉造作(jiāo)C.殷红(yān)恣睢(zī)鄙夷(bǐ)鞭辟入里(bì)D.攒聚(chuán)翩然(piān)寒噤(jīng)风雪载途(zài)【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了解词义,用普通话拼读汉字,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辅助判断字的读音,注意声韵母和标调有无错误,声母的平舌音与翘舌音、韵母的前后鼻音是易错点,要注意。

用反选排除法,B项中“讷”韵母是e,C项中“殷”韵母是in,D项中“攒”的声母是c。

故A项正确。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质量差不多的商品,如果在韩国,即使国货贵,韩国人也要买国货;而在中国,即使外国货贵不少,中国人也会选择外国货。

B.共产党员任国良在其创作的《颂歌献给党》歌词中写道:“十八大序幕即将开启,奋进的号角又快吹响,我们千遍欢呼万遍歌唱,祝福送给最最敬爱的党”。

C.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D.“持证上岗”本该是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为何在执行过程中却大打折扣?原因何在?又该怎么解决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判断句中分句间的关系,辨析易混标点符号,运用反选排除法,B句“而”前后句是转折关系,不是并列关系,所以“而”前面用逗号,不有分号;C句“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应该用逗号,它们不是并列的词语,而是指各种活动,是短句;D句中句“持证上岗”不用引号,此短语没有特定的意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结束,有近150多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最激烈的职位,出现了“万里挑一”的火爆场面。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苏教版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苏教版

2014届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拾(shí)级缱绻(quǎn)栈(zhàn)桥鄙夷不屑(xuâ)B.地壳(qiào)褒(bǎo)贬诘(jiã)责深谙(àn)C.峰峦(luán)雄踞(jù)恣(zì)睢侃(kǎn)侃而谈D.瞥(piě)见惺忪(sōng)应分(yìng)风雪载(zài)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判断。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运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A“拾”“屑”韵母错,B“褒”声调错,D“瞥”声调错,故选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经过几周的精心筹备,凝聚着我校全体师生心血与汗水的元旦游艺晚会终于在12月30日晚顺利举行。

B.我们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与中方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C.能不能获得模范班级旗帜,关键在于大家对跑操的重视。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B句“停止……”缺少宾语中心语“行为”;C句“能不能……”与“关键在于……”主谓搭配不当;D句“防止”与“不再发生”矛盾,故选A。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期末考试临近,学习互助小组活动在班级内开展得如火如荼,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周周练试题1(附答案)$487839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周周练试题1(附答案)$487839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周周练试题1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积累运用。

20分1.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5分)A.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依然任重道远....。

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别提多高兴了。

C.习近平主席命令部队严格训练,打造一支坚不可摧....的人民军队。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语意重复,“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

)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表意不清,“这样”一词指代不明。

)C.望着白云缭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缺主语,去掉“使”,并将“游览者”,移到“无不”之前。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用词不当,将“依赖”改为“依靠”。

)4.下而的句子,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5分)①一种被命名为“唐乐”中国化的韩国音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丰富多彩而又流露出个性化的气质。

②它与中国古代唐朝及之前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渊源甚深,在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根系上与中国的儒道佛文化一脉相承。

③这种传承与积淀是不可否认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周测十四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周测十四答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周测十四答案一、(8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每空1分,共50分)1.(1)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古诗文后,语文课代表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对话。

请把下面空缺文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9分)课代表:古人常借“月”这一意象营造意境、倾吐心声。

小语:“露从今夜白,①月是故乡明”,杜甫借“月”思亲;“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借“月”表现早行之苦;“③但愿人长久,④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苏轼则借“月”表达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课代表:古人在诗文中展现的旷达胸襟给人以启迪。

小文:遭遇失败,不要气馁,“闲来垂钓碧溪上,⑤忽复乘舟梦日边”,机遇随时都可能出现;面对得失,要平静看待,要培养古仁人那种“⑥不以物喜,⑦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心境。

课代表:时代在发展,一些古诗文名句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小智:是的,比如李商隐《无题》中的“⑧春蚕到死丝方尽,⑨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常被用来歌颂无私执着、献身事业的人。

(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写出与之对称的句子)(《醉翁亭记》欧阳修)。

(1分)(3)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脱胎于此,并表现对人间生活热爱的两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分)(4)九年级课本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自强不息,是李白面对“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仍能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是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能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先忧后乐”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4分)(5)小山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的古诗文后,探究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赋予了山川明月、江海草木等自然景观以诗意,一草一木承载了诗人的悲欢喜乐”,提笔写下这段感想。

你可以从“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感受到刘禹锡面对世事沧桑的乐观豁达;你可以从“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感受到苏轼对世事难全的哲理思考。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九年级语文试卷苏教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九年级语文试卷苏教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仪征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友情提醒:本卷中的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卷中作答无效。

一、积累运用(3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褴褛.(lǒu)拘泥.(nì)精髓.(suǐ)拾.级而上(shí)B.雄踞.(jù)吝.啬(lìn)俊逸.(yì)分道扬镳. (biāo)C.皱缬.(xié)寥.廓(liáo)怅惘.(wǎng)薄.暮冥冥(báo)D.缥.碧(piǎo)簌簌.(sù) 惬.意(xiè)明眸.善睐(mó)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长李江平表示,将根据专家、老百姓的意见,进一步细化实施“新交规”的工作措施。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说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他的言论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歪曲钓鱼岛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

C.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不断发展、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D.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国内党建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B.国内各大代理商对iphone5望眼欲穿....的情形,依然为这款产品带来了足够的声势,足令苹果公司窃喜。

C.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叶圣陶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通过旧毡帽朋友“丰收成灾”的遭遇,描绘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真挚同情。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仪征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满分100分,其中作文5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胆怯.(qiè)追溯.(sù)荒谬.(miù)鲜.(xián)为人知B.倔强.(jiàng)骸.骨(hé)惬.意(qiè)吹毛求疵.(cī)C.差.(chái)使名讳.(huì)鞭挞.(tà)相形见绌.(chù)D.阔绰.(chuò)陨.(yǔn)落污秽.(suì)玲珑剔.(tī)透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

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B.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前线,武警消防官兵首当其冲....,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D.从高空俯视黄山,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

人们怎能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据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今天上午我市举行最大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全市44所学校10万多名师生参加演练。

B.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品质,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C.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等国播出,受到热烈欢迎,覆盖当地1亿人口。

D.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

4.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顺序是【】(3分)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周练2(无答案) 苏教版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周练2(无答案) 苏教版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周练2一、积累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瑕疵(cī)自诩(yǔ)恻隐(cè)海市蜃楼(shèn)B.绽放(zhàn)契合(qiè)殷红(yīn)轩然大波(xuān)C.静谧(mì)邂逅(hòu)驾驭(yù)鳞次栉比(zhì)D.嫉妒(jí)迸溅(bìng)翡翠(fěi)如火如荼(tú)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B.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大搜索行动令人叹为观止....。

C.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D.被浮冰围困多日的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船体前方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水道,真可谓柳暗花明....。

半小时后,“雪龙”号成功突围。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迈出第一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D.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人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总是熠熠生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
语文上册周周练试题9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积累运用。

20分
1.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2分)
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2分)
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B.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

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

B.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

C.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
....,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D.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
....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3分)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包含早春气息的柔风,;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5.综合性学习(共10分)
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请完成下列任务。

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

(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

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

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

主要信息:
②《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

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4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

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

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
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
③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

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

(不超过15字)(2分)
二.议论文阅读(20分)
读书可戒躁
沐沂
①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一如往年,又引发一番愧疚、反思乃至片刻的警醒,也难免有人援引数据,说明国人阅读率与西人之差距悬殊云云。

然此日一过,依然故我。

②常听人说的借口是“忙”。

古人也很忙,但人家琢磨出个“三上”——马上、枕上、厕上。

尽管有好事者论证,此“三上”都不健康,但至少说明,读书在古人那里,已是一种习惯。

如果说“老黄历”不堪一翻,再看看国外。

有常出国者慨叹,在某国上班早高峰的地铁里,为生计奔波的青年人手一本书,把整个世界读得一片安静。

其实,“忙”很多时候会变成“盲”与“茫”,刚刚关上电脑,顺手拿起手机,刷了一会微博,忽然想起一直追的电视剧更新了,还有一档综艺节目没看,反正这个时代不缺少娱乐元素,足可以把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③也有理由是“读书无用”。

时代飞速向前,要想不被抛下,必须全力奔跑,无形压力让“成功”焦虑蔓延开来,成名要趁早、赚钱要趁早,“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40岁不赚够4000万,就不要来见我了”等各类说法可为佐证。

“颜如玉”和“黄金屋”只是一种传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却未必是我成功的阶梯。

此类拿功利主义套读书的做法,让人们变得短视,要么干脆不读书,读也要读“有用”的书,于是图书市场“虚火”,各类成功学、营销学、厚黑学、养生学书籍层出不穷,人们捧读各类“圣经”“宝典”“红宝书”,在知识中寻找改变命运的路径。

④用娱乐把时间填满,结果可能还是空虚;靠读几本书便要成功起来,也许只是缘木求鱼。

两种理由,一言以蔽之,浮躁。

我们常说时代浮躁,但于个人,浮躁却是万万要不得的。

“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或可再加上一句,神不凝则万事难成。

⑤浮对之以沉,躁对之以静,真正的阅读,正可用来获得一种沉静的心态。

古人把读书比作磨剑,“十年磨一剑”,磨的应该就包括心性。

苏东坡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法,概其
要,就是把书本当“敌人”,每次只集中精力,“消灭”一面之敌,反复研读,自可威风八面——智慧如苏子,读书亦只能用慢功夫和“笨方法”。

⑥总之,读书可戒躁。

是的,一本书就是一扇开启心灵的大门……(原载《人民日报》,有删改)
6.作者在文中针对和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

(6分)
7.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语段加横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分)
8.概括选文第②语段中除“古人‘三上’读书”以外的两个事实论据(每个论据的概括不超过10个字),并分别分析其论证作用。

(6分)
9.请根据文意和选文结尾加点的句子,仿写一个句子。

(4分)
三.作文。

(60分)【2013年·四川省南充市】
10.请以“我的梦想”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参考答案
1.D.[D项很明显是一个设问句,先问后答,所以“哪一种办法省时间”后不应该运用逗号,而应该运用问号]
2.D(解析:A缺宾语,句末加“的物质”B 否定词使用不当,去掉“不能”C前后矛盾,去掉“基本上”或“全”。


3.A解析:精神矍铄专用于老人;语无伦次为贬义词,不适用于“好评”;小巧玲珑指物品,不能指抽象的“生
活细节”。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非常渺小。

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语无伦次: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4.C
5.①【解析】提取主要信息。

难度比去年略高,信息阅读量大,要求的信息点多。

答案示例: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首播时长和总投资都逐年递增,先后推出多部纪录片精品,但与故事片的产量相比还有较大
差距(但远远低于故事片的产量),纪录片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②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二:见证中国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的轨迹
⑤文化认同感强
③【解析】拟标题。

难度大,要求把握整体材料,侧重考查纪录片的核心意义。

答案示例一:体验中国独有文化
①精心选择主题②独有饮食文化展示③剪辑方式新颖,技术设备先进④情感传递性强
6.忙、读书无用,读书可戒躁。

(2分。

前两空各0.5分,后一空1分。


7.承上启下(过渡);前一句总结前两个语段的内容,后一句引出下文。

(2分。

判断作用和具体分析各1分。


8.外国青年地铁安静读书,现代人忙于娱乐;前者论证了外国人善于在忙中利用时间读书,后者论证了现代人因忙于娱乐而空虚。

(4分。

概括论据和分析论证作用各1分。


9.示例:一本书就是一副治疗急躁的良药;一本书就是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2分。

强调符合文意和结构,语句通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