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护理程序讲义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讲义【全】 (17)

第十七章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1.常用抢救技术2.危重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常用抢救技术1.氧气吸入法2.吸痰法3.洗胃法4.人工呼吸器的使用一、吸氧法1.缺氧的分类缺氧分类病理机制常见疾病低张性缺氧吸入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高原病、慢阻肺、先心病等血液性缺氧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贫血、CO中毒、高铁血红蛋白症循环性缺氧组织血流量减少休克、心衰、栓塞组织性缺氧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氰化物中毒、放射线照射等2.缺氧程度判断缺氧程度PaO2(mmHg)SaO2(%)表现氧疗轻度>50 >80 无发绀不需氧疗中度30~5060~80轻度发绀,呼吸困难需氧疗重度<30 <60 严重发绀,呼吸极度困难,三凹征氧疗绝对适应症3.氧疗方法插管长度:鼻尖至耳垂的2/3(单侧鼻导管)。
将双侧鼻导管插入鼻孔内约lcm(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各种吸氧法:面罩法——用于张口呼吸,病情重者;氧流量6~8L/min。
头罩法——用于患儿。
鼻塞法。
氧气枕法:此法可用于家庭氧疗、危重病人的抢救或转运途中,以枕代替氧气装置。
4.氧流量和吸氧浓度换算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5.注意事项:防震、防火、防热、防油(四防)。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
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中途改变流量,先将氧气和鼻导管分离,调好流量再接上。
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氧气筒内氧气不能用尽,保留0.5mPa。
6.氧疗监护(1)氧疗有效指征:发绀减轻,呼吸困难减轻消失,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PaO2(正常值95~100mmHg)、PaCO2(正常值35~45mmHg)、SaO2(正常值95%)。
(2)氧气装置(3)氧疗不良反应——持续用氧24h以上,浓度>60%①氧中毒:胸骨下不适、疼痛,恶心,干咳等;②肺不张:烦躁,呼吸困难、发绀、昏迷等;③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加强湿化和雾化吸入;④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等;⑤呼吸抑制:Ⅱ型呼衰高流量给氧时出现。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基础护理学之护理程序

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理论,主要有一般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论、沟通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和Orem的自理模式等。其中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护理评估
一、资料的分类
二、资料的来源
三、收集资料的方法
四、收集资料的步骤
一、资料的分类(2种,学会如何区别)
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诉) 是其对经历、感觉、思考及担心的内容进行的诉说。如“我感觉不舒服”、“我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我的头很疼”等。
——尽量用病人的语言,加引号
客观资料(主要通过检查获得) 是护士通过观察、体检或借助诊断仪器和实验室检查获得的资料。如“病人体温37.5℃”、“血红蛋白70g/L”、“病人1周内体重下降2kg”等。
2.护理诊断 即护士对评估获得的资料对照标准进行分析,以确认护理对象存在的问题,明确护理诊断。
3.计划阶段 护士以确定的护理诊断为依据制订护理计划,列出护理诊断的次序,确定预期护理目标,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形成文字。
4.实施阶段 是护士执行和完成护理计划的具体护理活动,护士每天按照护理计划,选择性地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措施,解决其护理问题。
3.健康的护理诊断对个体、家庭或社区具有向更高健康水平发展潜能的描述。陈述方式为潜在的……增强”,“执行……有效”。
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1)三部分陈述法:即PSE公式,P(problem,护理诊断名称)+S(syptos and sign,症状和体征,也包括其他检查结果)+E(etiology,相关因素),PSE——现存的护理诊断。如:低效性呼吸形态(P):发绀、呼吸急促(S):与胸部疼痛有关(E)。
护理程序
概述
护理学基础第05章护理程序

第三十七页,共73页。
三、护理诊断的陈述
三要素: P(Problem) E(Etiology) S(Sign or symptom)
三部分陈述:三段式陈述(P+S+E)
二部分陈述:二段式陈述(P十八页,共73页。
三部分陈述法
PES公式 (P+S+E)
第三十四页,共73页。
(四)相关因素 Etiology
促成护理诊断成立和维持的原因或情景。 eg:睡眠形态的紊乱 相关因素:1、病理生理因素
2、心理方面 3、治疗因素 4、情境因素 5、年龄因素
第三十五页,共73页。
一个护理诊断可有多个相关因素
睡眠型态紊乱
手术后伤口疼痛引起
焦虑
连续24小时静脉输液
书写护理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避免将临床表现误做为相关因素 活动无耐力:与活动后心慌、气短有关
睡眠型态紊乱:与醒后不易入睡有关
当相关因素尚无法确定时,可以写成与“未知因 素有关”,需进一步收集资料
第四十七页,共73页。
计划(Planning)
• 排列护理诊断的优先顺序 • 制定目标
• 制定护理措施
3.结肠性便秘: 是指个体处于因食物残渣通过停止以致其排 泄形态以干,硬为特征的状态.
第三十三页,共73页。
(三)诊断依据
是做出该护理诊断的临床判断标准(症状/体征/病 史/危险因素)
主要依据 80%-100%具备 次要依据 50%-70%具备
1、主要依据:做出一个护理诊断通常需要存在的症状和
体征。(80%--100%病人具有) 2、次要依据:对做出一个护理诊断有支持作用,但不一 定每次做出诊断时都存在的依据。(50%--79%病人具备)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讲义【全】 (16)

第十六章病情观察第一节概述1.病情观察的意义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高度的责任心及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做到“五勤”,即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考、勤记录。
病情观察的方法视诊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2.病情观察的内容病情观察的内容一般情况的观察生命体征的观察意识状态的观察瞳孔的观察心理状态的观察特殊检查或药物治疗的观察(一)一般情况的观察1.发育与体型成人的体型分为三种:①均称型(正力型):即身体各部分匀称适中,此型多见;②瘦长型(无力型):身体瘦长,颈长肩窄,胸廓扁平,腹上角<90°;③矮胖型(超力型):身短粗壮,颈粗肩宽,胸廓宽厚,腹上角>90°。
2.饮食与营养状态一般分为良好、中等和不良三个等级描述。
3.面容与表情急性病容,表现为面色潮红,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
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疟疾等急性热病。
慢性病容,表现为面容憔悴,面色灰暗或苍白,目光暗淡。
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病危面容,表现为面肌消瘦、面色苍白或铅灰,表情淡漠,双目无神,眼眶凹陷,鼻骨嵴耸。
见于大出血、严重休克、脱水、急性腹膜炎等病人。
4.体位:分为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三种。
如:昏迷或极度衰竭的病人,由于不能自行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呈被动体位;胆石病、肠绞痛的病人,在腹痛发作时,常辗转反侧,坐卧不宁,病人常常采用强迫体位。
5.姿势与步态6.皮肤与黏膜7.排泄物(二)生命体征的观察1.体温口腔37℃,直肠37.5℃,腋下温度为36.5℃。
常见的热型主要有:①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0~4O℃左右,持续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0℃,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②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在1.0℃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③间歇热: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④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护理学基础》课件——第六章 护理程序

一、收集资料
(二)收集资料的内容
既往健康状况
生长发育中的患病史、 接种史、住院史、过敏 史、手术史、药物治疗 史、家族史。
一、收集资料
(二)收集资料的内容
心理状况
包括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态 度、人格类型、病后精神、 行为及情绪的变化应对能力、 对护理工作有何要求等。
一、收集资料
(二)收集资料的内容
三、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基础和特点
(一)理论基础
系统论 (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信息论以及解决 问题论
需要理论
压力与适应理论
成长与发展理论
控制论
三、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基础和特点
输入
转换
评估、诊断、 计划、实施
输出
反 护理对象原来
馈
的健康状况
经护理后护理对象 的健康状况
重新收集资料 程序终止
评价 未达到预定目标
第六章 护理程序
护理学基础
Basic nursing science
第一节
PART 01
概述
护理程序的概念 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 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基础和
特点 护理程序的对护理实践的指
导意义
一、护理程序的概念
护理程序(nursing process)是指导护理人员以 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 健康为目标,科学系统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系统、 科学的工作方法。
第二节
PART 02
护理评估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记录资料
护 理 评 估
护理评估是指有组织、有系统地收集资料
并加以整理的过程。护理评估是整个护理
程序的基础。护理评估是一个连续、动态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基础护理学之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程序是护士在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时所应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1.评估这一步骤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士通过观察、询问、查体等各种方法和途径,系统地收集与护理对象健康有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评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于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
2.护理诊断即护士对评估获得的资料对照标准进行分析,以确认护理对象存在的问题,明确护理诊断。
3.计划阶段护士以确定的护理诊断为依据制订护理计划,列出护理诊断的次序,确定预期护理目标,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形成文字。
4.实施阶段是护士执行和完成护理计划的具体护理活动,护士每天按照护理计划,选择性地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措施,解决其护理问题。
5.评价阶段根据护理活动后,护理对象身体变化的结果,对照预期目标进行判断,确定目标达到的程度。
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护理程序的特征护理程序特征:循环的、动态的、有组织性、计划性、互动性、协作性、普遍适应性和创造性,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目标特定、涉及多种理论。
(三)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理论,主要有一般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论、沟通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和Orem的自理模式等。
其中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护理评估一、资料的分类二、资料的来源三、收集资料的方法四、收集资料的步骤一、资料的分类(2种,学会如何区别)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诉)是其对经历、感觉、思考及担心的内容进行的诉说。
如“我感觉不舒服”、“我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我的头很疼”等。
——尽量用病人的语言,加引号客观资料(主要通过检查获得)是护士通过观察、体检或借助诊断仪器和实验室检查获得的资料。
如“病人体温37.5℃”、“血红蛋白70g/L”、“病人1周内体重下降2kg”等。
护理学基础——护理程序(人卫版)

护理诊断陈述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统一的护理诊断 ● 一个诊断针对一个具体问题 ●要有充分的资料作为诊断依据 ● 明确找出每一个护理诊断的相关因素 ●勿将临床表现作为相关因素 ●“知识缺乏”的陈述
知识缺乏:缺乏……方面的知识 ●应是护理职责范围内能够予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
病历分析
病历分析1:
10月10日,一胆结石病人为行手术治疗而入 院,在院期间饮食、作息、排泄均正常。拟手术于 10月18日进行,10月16日,护士发现病人晚上入睡 困难,夜间常醒来。对于该病人的护理问题,下列 陈述正确的是:
• 促成护理诊断成立和维持的原因或情景。 eg:便秘 相关因素:1、病理生理因素
2、治疗因素 3、情境因素 4、年龄因素
四、护理诊断的陈述
• 三要素:P(Problem) E(Etiology) S(Sign or symptom)
三部分陈述:三段式陈述(P+S+E) 二部分陈述:二段式陈述(P+E) 一部分陈述:一段式陈述(P)
护理程序
Nursing process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了护理工作的方法——护 理程序。具体内容包括护理程序的概念、 步骤、护理评估的内容及方法、护理诊断 的提出、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的制定、如 何实施护理措施以及最后的护理评价。
章节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护理评估 第三节 护理诊断 第四节 护理计划 第五节 实施 第六节 评价 附:相关的护理计划表格
仪器检查出的症状和体征。 • 主客观资料是提出护理诊断的依据。
三、资料的来源
• 第一来源:病人 • 第二来源:
➢ 病人的重要关系人 ➢ 其他健康专业人员 ➢ 住院的病历记录 ➢ 实验室检查报告 ➢ 医疗和护理的有关文献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讲义【全】 (4)

第四章护理理论1.纽曼健康系统模式2.奥伦自理理论3.罗伊适应模式4.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第一节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内容:人、压力源、反应、预防。
1.人:核心部分:核心部分为基本结构,是机体的能量源。
弹性防线:弹性防线为最外层虚线圈。
位于机体正常防线之外,充当机体的缓冲器和滤过器,常常处于波动之中,可在短期内急速变化。
正常防线:正常防线为弹性防线内层的实线圈,位于弹性防线和抵抗线之间。
机体的正常防线是人在其生命历程中建立起来的健康状态或稳定状态,它是个体在生长发育及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对环境中压力源不断调整、应对和适应的结果。
抵抗线:抵抗线为紧贴基本结构外层的一系列虚线圈。
由支持基本结构和正常防线的一系列已知和未知因素组成,如白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其他生理机制。
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基本结构。
三条防御线中,弹性防线保护正常防线,抵抗线保护基本结构。
2.压力源:个体内的压力源:指来自于个体内与内环境有关的压力,如愤怒、悲伤、自我形象改变、自尊紊乱、疼痛、失眠等。
人际间的压力源:指来自于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压力,如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护患关系紧张,父母与子女间的角色期望冲突等。
个体外的压力源:是指发生于体外、距离比人际间压力更远的压力,如经济状况欠佳、环境陌生等。
3.反应:压力反应不仅局限在生理方面,这种反应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与发展多方面的综合反应。
反应的结果可以是负性的,也可以是正性的。
4.预防:一级预防:当怀疑或发现压力源确实存在而压力反应尚未发生时,一级预防便可开始。
一级预防的目的是防止压力源侵入正常防线,主要措施可采取减少或避免与压力源接触、巩固弹性防线和正常防线来进行干预。
二级预防:当压力源穿过正常防线,个体表现出压力反应即出现症状体征时,就可开始二级水平的干预,即早期发现病例、及时治疗、增强抵抗线。
二级预防的目的是减轻和消除反应、恢复个体的稳定性并促使其恢复到康强状态。
三级预防:指继积极的治疗之后或个体达到相当程度的稳定性时,为能彻底康复、减少后遗症而采取的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护理程序1.概述2.护理评估3.护理诊断4.护理计划5.实施6.评价第一节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程序是护士在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时所应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1.评估这一步骤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士通过观察、询问、查体等各种方法和途径,系统地收集与护理对象健康有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评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于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
2.护理诊断即护士对评估获得的资料对照标准进行分析,以确认护理对象存在的问题,明确护理诊断。
3.计划阶段护士以确定的护理诊断为依据制订护理计划,列出护理诊断的次序,确定预期护理目标,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形成文字。
4.实施阶段是护士执行和完成护理计划的具体护理活动,护士每天按照护理计划,选择性地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措施,解决其护理问题。
5.评价阶段根据护理活动后,护理对象身体变化的结果,对照预期目标进行判断,确定目标达到的程度。
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护理程序的特征护理程序特征:循环的、动态的、有组织性、计划性、互动性、协作性、普遍适应性和创造性,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目标特定、涉及多种理论。
三、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理论,主要有一般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论、沟通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和Orem的自理模式等。
其中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护理评估护理评估一、资料的分类二、资料的来源三、收集资料的方法四、收集资料的步骤一、资料的分类(2种,学会如何区别)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诉)——尽量用病人的语言,加引号。
如“我感觉不舒服”、“我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我的头很疼”等。
客观资料(主要通过检查获得)——用医学术语,避免主观判断。
如“病人体温37.5℃”、“血红蛋白70g/L”、“病人1周内体重下降2kg”等。
二、资料的来源护理对象(患者)——最主要来源。
家属或关系密切的人员。
其他健康保健人员。
病案记录及各种检查报告。
医疗和护理的文献资料。
三、收集资料的方法(一)交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交流谈话。
1.交谈的方式:正式交谈、非正式交谈。
2.交谈的发展阶段:开始阶段、进行阶段、结束阶段。
3.交谈的注意事项:提前做好准备;环境舒适、安静、保护隐私;选择适当交谈时间;注意沟通技巧,避免不良沟通;控制好谈话内容,引导交谈,避免跑题。
(二)观察法:运用感官获得健康信息资料。
(三)身体评估:系统地运用视、触、叩、听、嗅等体格检查手段和技术对护理对象进行检查和收集资料。
(四)查阅:查阅病人的医疗病历、护理病历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等。
四、收集资料的步骤(一)收集资料:资料的内容应包括一般资料、现在健康状况、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护理查体的结果、近期进行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结果、心理状况、社会文化状况等方面内容。
(二)组织和整理资料:将评估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组织、整理。
(三)核实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
(四)分析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异常的、有临床意义的资料,找出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为确定护理诊断做准备。
(五)记录资料。
第三节护理诊断一、定义与分类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依据,这些预期结果是由护士负责的。
二、组成部分护理诊断的组成:名称+定义+诊断依据+相关因素。
(一)名称护理诊断的种类:现存的潜在的(有危险的)健康的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1)三部分陈述法:PSE——现存的护理诊断。
(2)二部分陈述法:PE——潜在的护理诊断。
(3)一部分陈述法:P——健康的护理诊断。
举例:1.体温过高:发热:与细菌的感染有关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3.母乳喂养有效(二)定义对护理诊断名称的一种清晰、精确的描述。
(三)诊断依据分为3种:必要依据、主要依据、次要依据。
(四)相关因素是使护理诊断成立和维持的原因或情境。
三、护理诊断和医疗诊断区别:1.决策者。
2.描述内容。
3.研究对象。
4.职责范围。
四、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1.护理诊断须采用统一规范的名称。
2.贯彻整体护理观念,护理诊断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问题。
3.一个护理诊断只针对一个健康问题。
4.明确每一个护理诊断的相关因素,陈述时应使用“与……有关”。
5.有关“知识缺乏”的诊断,应陈述为“知识缺乏:缺乏……方面的知识。
”五、医护合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合作性问题,是需要医生和护士共同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潜在并发症:……(PC:……)第四节护理计划护理计划是针对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和制订具体护理措施的过程,是护理行动的指南。
护理计划分为入院时护理计划、住院时护理计划和出院时护理计划3类。
护理诊断的排序制定预期目标制订计划的过程(一)排列护理诊断的优先顺序1.护理诊断按优先顺序分类:(1)首优问题;(2)中优问题;(3)次优问题。
2.护理诊断排序时的注意事项。
(二)制订预期目标。
1.目标的种类:长期目标;短期目标。
2.目标的陈述:主语是护理对象或护理对象的机体、生理功能(如皮肤、体重等)时,如主语为护理对象时可以省略;谓语是护理对象要完成的动作;行为标准是行为要达到的程度;时间状语是目标中结果的期望达到时间;条件状语是护理对象完成某行为所处的条件状况。
3.制订目标的原则:①目标的主语必须是护理对象或护理对象的一部分。
②目标必须现实、可行。
③目标必须是可测量的、好评价的,行为目标应尽量具体,避免含糊。
④目标应是通过护理措施可达到的。
⑤一个目标只能包括一个行为动词。
⑥应让护理对象也参与目标的制订,可增强护理对象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感。
⑦对潜在并发症的目标,护士的重点是监测其发生、发展,并积极配合抢救。
(三)制订护理措施1.护理措施的类型:(1)依赖性的护理措施:即遵医嘱执行的措施。
(2)合作性的护理措施:是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协作采取的措施。
(3)独立的护理措施:是不依赖医嘱,护士独立提出和采取的措施。
包括:协助病人完成日常自理活动;治疗性的措施;病情及心理活动的观察;进行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心理支持;制订出院计划等。
2.制订护理措施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实施实施通常发生在护理计划之后,但对急诊病人或病情突然变化的病人应先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然后再书写完整的计划。
(一)实施前准备护士在执行护理计划前,应思考好做什么(what,措施内容)、谁去做(who,实施人)、怎么做(how,技术和技巧)、何时做(when,措施时间)及在何地做(where,实施措施的场所)这五方面问题,即“5个W”的问题。
(二)实施护士运用各种知识、技术和技巧去实施护理措施。
同时实施阶段也是评估和评价的过程。
(三)实施后记录护理记录采取PIO的方式记录护理活动。
P(problem)代表问题;I(intervention)代表措施;O(outcome)代表结果。
实施→评价第六节评价(一)步骤1.收集病人目前健康状态的资料。
2.与预期目标比较,评价目标是否实现。
3.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和修订护理计划。
(二)评价与其他步骤的关系评价相当于护理程序系统中的反馈,通过评价,护理程序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例题下列有关护理诊断排序原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患者首选的护理诊断可以有多个B.“潜在并发症”无需排在首优问题中C.护士可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序D.对有因果关系的诊断,先解决属于原因的问题,后解决其导致结果的问题E.护理诊断的先后次序常随患者病情改变而变化『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有……危险”和“潜在并发症”的护理诊断,虽尚未发生,但可能威胁十分大,常被列为首优问题而需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下列关于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A.决策者不同B.内容不同C.护理诊断数目少,医疗诊断数目多D.护理诊断的预期结果是由护士负责的,医疗诊断的结果是在医疗职责范围内E.护理诊断由护士做出诊断,医疗诊断由医生做出诊断『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护理诊断和医疗诊断区别有:决策者、描述内容、研究对象、职责范围。
医疗诊断一般较少,所以C错误。
关于护理目标的陈述错误的是A.如主语为护理对象时可以省略B.如谓语是护理对象要完成的动作时可以省略C.行为标准是行为要达到的程度D.时间状语是目标中达到期望结果的时间E.条件状语是护理对象完成某行为所处的条件状况『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谓语是不能省略的。
属于健康性护理诊断的是A.语言沟通障碍B.清理呼吸道无效C.有窒息的危险D.母乳喂养有效E.活动无耐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母乳喂养有效属于健康性护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