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错题集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错题集

四年级上册数学错题集

四年级上册数学错题集一、大数的认识1. 题目:读数:300005000,错误答案:三亿零五千。

解析:读这个数时,从高位读起,亿级是3,读作三亿;万级都是0,只读一个零;个级是5000,读作五千。

正确答案应该是三亿零五千。

这里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万级的0的读法,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 题目:写数:三十亿零三百,错误答案:300000300。

解析:三十亿零三百,十亿位是3,百位是3,其他数位是0,正确写法应该是3000000300。

错误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导致少写了0。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1. 题目:1公顷 =()平方米,错误答案:100。

解析:因为1公顷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100×100 = 10000平方米,所以1公顷 = 10000平方米。

这里错误是对公顷和平方米的换算关系没有牢记。

2. 题目:一个长方形果园长500米,宽200米,这个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错误答案:直接用500×200 = 100000(平方米),回答100000公顷。

解析:首先算出果园面积为500×200 = 100000平方米,然后将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因为1公顷 = 10000平方米,所以100000平方米=10公顷。

错误在于没有进行单位换算。

三、角的度量1. 题目:用量角器量角时,角的一边与量角器内圈0°刻度线重合,另一边指向120°,这个角是()度,错误答案:120°。

解析:当角的一边与量角器内圈0°刻度线重合时,另一边指向120°,这个角应该是60°。

因为内圈刻度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读数的,而我们通常用量角器量角时,按照顺时针方向读数是外圈刻度,这里容易混淆内圈和外圈刻度的读数方法。

2. 题目: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是()角,错误答案:锐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题目描述】一千万零一百美元。

写作:()【错例】写作:1000100【错误分析】读法和写法上有不同,读作的时候一个数中间数位的零不管有多少个都只读一个零,学生对写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没有分级再读【解决方案】让学生对文字也进行分级,找到万字,再写数。

【题目描述】把3米长的绳子剪4次,剪成相等的长度,则()。

A、每段占3米的1/4B、每段是1米的3/5C、每段是全长的3/5D、每段是3/4米【错例】很少同学选择B,【错误分析】剪4次,其实剪了5段,这和锯木头的规律是一样的。

【解决对策】学生之所以会做错,主要与他们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脱节,完全意识不到建四段是得到了五节儿,因此要强调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学会联系生活实际【题目描述】一堆煤重75吨,运煤队一次可运20吨,运完这些煤需要多少次?最后一次运了多少吨?【典型错例】75 20=3(次)……15(吨)答:运完这些煤需要3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

【错因分析】同学们有余数的除法学的还不错,解题的主要步骤能很快就知道了,但很多同学没有理解“运完”这个概念,还有可能就是把解题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最后一次运的重量上,而忽视了次数。

这里不单单是要计算75吨里面有几个20吨,还要把剩下的那不满20吨的15吨也要消耗一次去运,这样才能“运完”,否则总会剩下15吨没运。

所以,如果有余数,要在除法的商上再加1次。

【解决对策】同学们在做题中要充分理解题意,充分明白问题中的每一个词,否则就可能掉进陷阱。

对于这种求把一整堆分成小部分的份数,一定要看清是不是要考虑不满足条件的剩下部分。

正确解题过程:75 20=3(次)……15(吨)3 + 1=4(次)答:运完这些煤需要4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

【题目描述】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典型错例】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错因分析】平行线的定义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很明显是同学定义没有记清,或者是对定义还不理解,缺少空间想象力,对平面认识不够,只能认识到一个平面。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错题集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错题集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错题集一、单位换算类错题1. 5公顷 =()平方米错误答案:500。

题目解析:因为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所以5公顷换算成平方米应该是5×10000 = 50000平方米。

同学们容易记错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把1公顷错误地当成100平方米。

2. 3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错误答案:30公顷,30平方千米。

题目解析:因为1公顷 = 10000平方米,所以3000000平方米换算成公顷是3000000÷10000 = 300公顷;又因为1平方千米 = 100公顷,所以300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是300÷100 = 3平方千米。

这道题的错误在于没有正确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将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千米时,直接用公顷数当成平方千米数,忽略了100倍的进率。

二、面积大小比较类错题1. 在括号里填上“>”“<”或“=”。

4公顷()4000平方米错误答案:<。

题目解析:先把4公顷换算成平方米,4公顷 = 4×10000 = 40000平方米,40000平方米>4000平方米。

出错原因是没有将公顷换算成平方米就直接比较大小,对公顷和平方米这两个单位的大小概念模糊。

9平方千米()90公顷错误答案:=。

题目解析:因为1平方千米 = 100公顷,9平方千米 = 9×100 = 900公顷,900公顷>90公顷。

这道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正确换算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把1平方千米当成10公顷来计算了。

三、实际应用类错题1. 一个长方形果园,长500米,宽300米,如果每公顷收水果8000千克,这个果园一共能收多少千克水果?错误答案:120000千克。

题目解析:首先计算果园的面积,长方形面积 = 长×宽,即500×300 = 150000平方米。

然后将面积单位换算成公顷,150000平方米 = 15公顷。

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错题集及分析-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错题集及分析-新人教版

错题:第一周: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

特别是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写错。

纠错措施:让学生记住数位表,并分级读数。

改正:30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百零六2、一百万有10个(1千万)。

分析:学生没有仔细读题,想当然以为是10个一百万是多少。

改正:一百万有10个(十万)。

第二周1、服装厂去年出口创汇一千万零一百美元。

写作:(1000100)分析原因:学生对写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没有分级再读,不够仔细。

纠错措施:让学生对文字也进行分级,找到万字,再写数。

改正:服装厂去年出口创汇一千万零一百美元。

写作:(10000100)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 C )。

A. 83688000B.80848400C.800808000分析:学生没有分级就从高位开始看起,导致错误。

改正:B第三周1、5个千亿和5个千组成的数写作(50000005000 )。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分级写数,导致漏了一个0。

纠错措施:让学生熟记数位表,左起右起都能记住。

再按数位写数。

改正:5个千亿和5个千组成的数写作(500000005000 )。

2、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9 )。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省略的尾数是那一部分,最高位是什么,再判断填什么数。

改正: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5~9 )。

1、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

那么,(10000)个蛋糕排起是1千米。

分析原因:学生对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的意思不理解。

纠错措施: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条信息的意思,知道排成一排1米需要20个蛋糕,那么排1千米需要1000个20。

改正:那么,(20000)个蛋糕排起是1千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及分析-已经整理打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及分析-已经整理打印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梯形
2、一个多位数由35个亿,740个万和8400个亿组成,这个数写成( 3507408400 ),读作(三十五亿七百四十万八千四百)。
纠错措施: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了几倍。
改正:3200÷20
=320÷2
=160
新课标第一网
14
1、6956÷7的商与( C )最接近。
A.100 B.1000 C.950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运用估算的意识来进行计算,而是认为1000不到,就一定是950了。
纠错措施:一让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二检查时可以进行计算。
12×9=108(平方米)
3×3=9(平方分米) 9米
108÷9=12(块)
12米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注意到单位的不同,有的学生不明白题目的意思。
纠错措施:分析题意,让学生明白这题的意思是长方形的面积里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或者长和宽各有多少个3分米,再算算共有几块?
改正: 12×9=108(平方米)12米=1200分米
17
1、86□5678≈870万,□里可以填( 5—9 )。
分析原因:学生误以为是填哪些数可以用无“五入“法向前进一。
纠错措施:分级之后让学生明白870是86□加一得到的。
改正:86□5678≈870万,□里可以填( 9 )。
2、舞蹈教室的平面图是长方形,如果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铺这件教室的地面,至少需要多块这样的方砖?
8
分析原因:学生把试商用的20当成了除数去乘商,又没有养成验算的习惯,所以犯了错。
纠错措施:提醒学生看清除数,不要把20当成除数,还要验算,、。
改正:168÷18=8……8
209
18 )1 6 8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常见错题集: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常见错题集: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常见错题集: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重点:①.试商(及试商中的调商)②.商的变化规律:分析:试商的确是本单元的重点,甚至是唯一重点,那是是在学习本单元之处,但是,当试商阶段结束后,试商就无法出题了,因为都会了,没啥考头了。

从单元学习结束后看,商的变化规律就成了考试中真正的重点了,很容易出题,且有出题价值,出题形式也多,也实用。

商的变化规律中尤其是第三条a、“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同乘几或同除几则商不变。

”更重要,即“被除数↑↓÷除数↑↓=商”。

b、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把复杂难算的除法运算式子变成简单、易算的式子,比如:课本P88例9的(1)、(2)题。

700÷25=(700×4)÷(25×4)=2800÷100=28÷1=28180÷36=(180÷9)÷(36÷9)=20÷4=5;或者,180÷36=(180÷18)÷(36÷18)=10÷2=5;c、甚至包含带余数的关系,即“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比如课本P88例10的题。

难点:试商(及试商中的调商)知识点分析:①.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级的上册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除法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是对整数除法的一次扩展、总结,对提升学生的计算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可操作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的方法:a、四舍五入;b、同头无除商9、8、(7);c、折半估商5(4);d、除数是25的试商;e、口诀试商;f、高位试、低位调;g、差数试商等。

③.a、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最基本方法——实质——把除数由非整十数变成整十数,即“整十数化”。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常见错题集: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常见错题集: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常见错题集: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重点:①.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法②.求近似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难点:①.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②.改写: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关键点:数级——先分好数级知识点分析:①.本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

②.理解几个概念(词)的含义: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a、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

记录数字需要一些单位,如长度有单位——米、分米、厘米等,同理,记录数字也需要一些单位,即“计数单位”。

注意:计数单位“个位”也叫“一位”。

b、数位:即计数单位要放置的位置,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等。

(P3的叫“数位顺序表”)注意:“计数单位”和“数位”是有区别的,当然,有联系,即“计数单位”放置的位置叫“数位”。

c、数级:为了方便读、写大数字,把数位再分级,即数级。

不同的国家、地区有不同的习惯,中国的习惯是——每4个数位设为“一级”,(英语国家一般是以“三位”分级读数的方法。

)从低到高有“个级”、“万级”、“亿级”等。

要“先看级再看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写”的习惯。

d、十进制: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即倍率、倍数)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即“满十进一”。

③.读、写含有“两级”的大数的方法:a、先“级”后“位”再读写——先“分级”(分级线或分级符),再读、写。

(分级线,数字是资料上的,用实线;数字是手写的,用虚线;以后可以用“,”。

)b、先“万”后“个”——先读、写“万级”、再读写“个级”。

c、读“万”法——“读”“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子。

d、“读”“0”法——每“级”“末尾..”;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连续”几个0,都“读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1单元.四则运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1单元.四则运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1单元四则运算重难点:①.加、减法及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②.含括号(小括号、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③.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特别是“租船问题”。

还比如“交话费问题”。

④.其实本单元的内容实际上在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混合运算”中小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了,本单元主要是上升到理论认识。

知识点分析:①.本单元是数的运算中对以前学习过内容的概括和总结。

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中核心是二年级下册的第5单元“混合运算”,讲四则运算及其顺序,a、先小括号(需要先算的就用小括号);b、先高级运算(乘、除),再低级运算(加、减);c、同级运算先左后右;其它各单元都是为了加强运算的难度,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它的都是很简单的了,比较有点难度的就是四年级上册学过的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和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至于加减法要求到了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

②.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即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③.减法各部分间关系:即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④.乘法各部分间关系:即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⑤.除法各部分间关系:即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⑥.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即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求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余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求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⑦.计算并验算(由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写验算式还真不行,到了最后做单元练习时都还错,主要是: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的关系式,即a=?、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张文杰错题集
一、填空
1、在○里填上<,>或=。

705毫升○5007毫升○5升
2、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3看成36,结果得到商是3,还余
18,正确的结果是()
3、将100毫升的水倒入一容器大约占容器的,这个容器可容量大约
是()
4、□26÷42=1□……□,被除数的□里可以填的数有()种情
况。

5、小红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9写成97,结果得到商8还余14,
正确的结果是()
6、在一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和是551,商是18,除数是(),
被除数是()。

7、甲数加上乙数后,再除以乙数,商是11,甲数是乙数的()
倍。

8、465里有()个15
9、一瓶2升可乐,能装满4个小杯,每个小杯有()毫升;如
果装在可盛300毫升的杯子里,最多能装()杯。

10、425÷3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

11、计算3□0÷37时,把37看作40来试商,初商8偏小了,需改
成9,□里可以填()或()。

二、判断对的打√,错误的打×。

1、1升水的一般重1千克。

()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
3、16×4÷16×4=1 ()
三、选择题
1、被减数除以减数加差的和,商是()
A. 1 B 2 C无法知道
2、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305,其中余数是3,除数是4,
商是()A 60 B 58 C 59
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396看成963,结果得到商是29,
余数是6,正确商是()
A 12
B 24
C 15
D 33
4、计算下面哪些除法算式时,第一次试商后,要把商调小?()
A 265÷31
B 465÷58
C 305÷52
四、计算
1、口算
2、用竖式计算。

420÷6= 400÷25= 918÷23=
2、巧算。

1+2+3+4+…+18+19
五、解决问题
1、王大爷养了56只母鸡和14只公鸡,一个星期共生蛋560只,平
均每只鸡一个星期可生蛋多少只?
2、李阿姨去商店买东西,她先用去所带钱的一半多6元,又用去所
余钱的一半少4元,这时还剩26元。

李阿姨一共带了多少元钱?
3、花店有红花、蓝花各238枝,如果20枝红花与20枝蓝花扎成一
束,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还剩多少枝红花?
3、方阿姨家养了8只母鸡,平均每天共下5个蛋,攒够280个蛋,
一共需要多少个星期?
4、李大叔家养了鸡和鹅一共816只,鸡的只数是鹅的16倍,那么
李大叔养的鹅有多少只?
6、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768平方米,它的长是32米。

一个正方形与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问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